第102章
连赶了十来天的车辇,早是精疲力尽了,李辞盈嗟息点头,从前惯有侍女伺候着,此时也不觉什么,任由她们摆弄了吃喝沐浴,整个人热融融舒服着,再一跪进那柔软的芙蓉羽帐,顷刻睡得不省人事。
琼台之吃食用度比肩皇亲贵族,样样儿都挑不出错处来的,而李辞盈坐享奢华毫不胆怯,既都给到她眼前了,没道理惶惶退却,如此过了三个太平日,连萧应问的影子都没见着,岂非快活似神仙?
第四日,凝翠一早带了消息,说收到卫参事飞鸽传书,大都督明言今日便要往这儿来。
此番严阵以待,李辞盈著装半日,选了藕色对襟窄袖衫并蓝白间色多破裙,长长的夏布裙带挽上单耳结,步履轻盈时,摇曳翻飞,娇俏亦不失端逸。
收拾好往望云亭去,伸长脖子忐忑等了半个多时辰,密林之中唯有风吹叶落,可一丝人声都没有。
李辞盈目不转睛眺望着,分明晓得裴家与“那位”不可能沆瀣一气,但久候大都督不至,心里头还是慢慢儿打起鼓来。
回溯以来为着萧应问的缘故,功亏一篑的事儿还少了去么,这会子又装什么撞坏了脑子,谁晓得他还留着什么后招。
正想着呢,茂绿的风林之中忽簌簌声大作,几道精骑掠过森沉叶影间隙直往山上飞跃,速度之快,让人目不暇接。
李辞盈心中一紧,霎时忘了萧应问仍须乘木辇轮,捏在臂间的五指越掐越紧,她只怕见着了不想见着的人。
还好不是…
裴家儿郎人人擅骑射,裴启真为裴氏家主,更是其中之翘楚,奔马绝尘,俄顷之间一行六人便到了望云亭外。
李辞盈喜心盛极,没等大都督下马,一下竟积了两眼水光轻闪,“大都督!”这一声欢足乐扬,实能听得出她此刻多少欣畅。
裴启真阅人无数,哪能看不出何人几分真情假意?自李茵容离去,他孤身一人在长安城生根长成无枝无叶的木麻黄,为裴氏经营族业、为李家夙兴夜寐,红脸白脸都是一个人唱,可少有谁会这般欢欣地盼望着他。
他目光轻扫,恰巧是瞧着李辞盈腰间系带随风纷揺——无论李三娘有多少心窍,也不过是个年芳十六、爱娇爱俏的小娘子罢了,在浮光阁窥得几分“真相”,怎不让这无父无母的孩子渴望了亲情么?
思及此处,裴启真翻身下马,一抬手招了李辞盈来,笑道,“等久了?瞧着脸色有些发白。”
可不发白么,李辞盈只当来的是那瘟神呢,这会儿心定下来才觉失仪,她先见了礼,才从容几步越了众人往裴启真跟前去。
裴启真垂目仔细瞧了她,又一皱眉,变了个严苛的调子喊了采釉过去,“山上风冷,怎给娘子穿得这般单薄,出来前不是嘱咐过尔等给娘子准备羽衫了么?”
冤枉,采釉跪地稽首,只道,“大都督恕罪,奴上山前不知李娘子是良人,是以准备的羽衫等物如今没用得上,前日奴已另遣人往市集采买合适的衣物,估量着明日方能送到,委屈李娘子著旧衣,奴万死。”
“……”裴启真闻言一愣,也是,能与荣国夫人为伴的女郎,怎会是区区良人,上边没说明了,下边的人也没问,这么的就闹出这事儿来。
不必他再开口,一旁卫参事眼疾手快,立即转身从鞍屉中取了件薄披呈上,“郎主,这儿往明光寺还有些路程,只怕李娘子着风要头疼。”
掠眼一瞧那薄披上头的蟒纹,这分明是大都督的东西,李辞盈哪里敢接,身上吓得轻颤,心里边上下把卫参事八代祖宗爆骂一通,他是疯了不成,敢把这个给她穿?!
而裴启真呢,见了只叹这纤弱的孩子就快要被山风吹碎,接了来随手给她披上了,只道,“先用着罢,这儿没外人,到了明光寺再取不迟。”
这披风里大抵是浸了火,否则怎会这样轻轻的一张披上来,浑身都沉重热烫。
“会骑马么?”
李辞盈盯着身上的蟒纹正迷糊着呢,一点没听清楚,茫茫然“啊?”一句,手下不自觉地用力往腿上掐了一把。
天爷,竟是疼的,可这几日过得这般顺畅欢乐,怎不算是好梦一场!
稚子天真,这点子好处就以为在做美梦了?裴启真好笑抻了抻袖笼,随后躬身举了李辞盈的两腋,只像提孩子般的把人提到那匹黑俊马上边,又耐心问了一遍,“三娘可会骑马?”
这下李辞盈终于清醒,一点头,“略会一些。”
“会一些?”这怎么行,裴家人哪能有不会骑马的,既要做他的女儿,御马之术定要好好练才行,裴启真略一想,亦翻身上了马。
他拽住缰绳,笑道,“咱们便从这儿骑到明光寺去,让吾瞧瞧三娘马术究竟如何。”
李辞盈别的或许懒怠,只这马术一项为裴听寒亲自传授,半点不掺假的。
她道声“好”,便一震缰绳,往那巍峨的寺庙疾驰而去。
既是裴听寒亲授,奔跃间便少不了带着裴家御马术的影子,此间又多树木,李辞盈搁上十二分用心快马扬鞭,发间布绦,腰上系带,与那蟒纹轻披一同扬荡烈风,那女郎身姿一跃好似浮云翻南天,说不尽的翩然轻盈。
裴启真本是玩笑一句,没想到她马术果真这样高超,跟在后边奔走间忽生出念头,若他也有女儿,该是如此意气飞扬的。
而李辞盈没想那么多,单只披了大都督的披风、骑了大都督的骏马一项,就足够让她心里边如万花开遍,醉赏浓春了。
飘飘然下了马儿回头一瞧,却见裴启真神色尽敛,李辞盈登时惊觉自己多少僭越,忙是撒开了缰绳,两只手齐整地贴附在身侧,乖巧冲他露了个笑。
裴启真见状唇角微沉,小小女郎本该无忧,是于世间吃了太多的愁苦,才至于这般懂得察言观色。
他的目光再次落在她身上廉薄的夏布,重重叹了一口气,还是将垂眸将袖中一物取了给她,令她“看看”。
看看?李辞盈不明白,仍是带着笑才接的,东西一到手上沉甸甸的,低头一瞧,原是一册以金纸捆着的卷轴。
她忽是僵住了,时年大魏籍书仍是刻于竹简之上,良以红绳束、贵以金箔缚,前世之时,该是另一个裴姓儿郎将此物交给她的——
李辞盈茫茫然解了那绳子,见得上首分明写有「魏永熙年洛邑籍」几字,再展开来,“……‘洛阳士族裴氏二十一娘裴舒遥年十六岁’……”
裴家有二十一娘么?好似是有的,可为何大都督要把这张籍书与她“看看”?
李辞盈一抬首,庙宇长阶尽头万道金光,一道弧峭的影子凛然而立,千山万峰,他如万仞中不仰不俯的松柏,凌云峥嵘。
第94章 “无耻。”
阴魂不散……
来者并非萧应问一人,目接片刻,清源公主与永宁侯爷亦走到了阶上,空山寂风,清源公主略带担忧的声音远远传来,“……眼睛都瞎了,还自个儿乱走——”
她点了萧世子两位随侍的名儿,“陈朝、方迁呢,怎不让他俩个跟着你?”
既出了声儿,再作没瞧见可就失礼了,裴启真暂歇了与李辞盈说明白的打算,领了人拾阶而上,笑脸迎过去,“竟是吾来得晚了,让殿下、侯爷好等。”
清源公主才见着阶下来人,虚虚往前了半步,一团和气地与他招呼,“大都督事忙,哪像咱们几个这般清闲,恰好是此处风月无边,快快儿来同赏。”
话毕了,落一眼到李辞盈身上的薄披,也笑语,“裴娘子可好?”
裴娘子?
无论李辞盈如何不信,此一刻福至心灵,她低头再读那籍册,果然见其所书裴舒遥乃裴家二爷裴启真之女。
怎会如此?李辞盈只觉身心浮满了诧异,若她果真是裴启真的女儿,那么前世之时萧应问只摆出此项便可断了她与裴听寒的姻缘,哪里用得着再威逼利诱“请”她往暗牢去。
而裴启真这般人不会做毫无益处的事,难不成——仍是萧应问命人散布了不实情报,让其产生了某种误会?
是了,不怪说什么撞坏了脑子,原是在这儿等着呢,待事情暴露了,正好都往她身上推,反正——世子什么都记不得了。
想到这儿简直毛骨悚然,一旦裴启真晓得了真相,她当然死无葬身之地。
此局何解?李辞盈毫无准备,此刻用了最大气力忍住两股战战,她只当没听见清源公主的称呼,做了叉手礼给这三人请安,“妾见过殿下,殿下万安,侯爷万安——”
纵使万般不愿又如何,她恨恨咬牙,又调和了柔然的笑意,接上道,“世子万安。”
萧应问好似没听见,又或者是眼睛在这般光亮之中实在瞧不见东西,闻言身躯略顿了顿,连头也不点一下。
如此无动于衷,李辞盈顷刻验证自个的揣测,萧应问恨她恨得不行,要用尽百宝来折磨她才好,冒领贵家身份,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
待离了这里,务必要和大都督说个明白!
琼台之吃食用度比肩皇亲贵族,样样儿都挑不出错处来的,而李辞盈坐享奢华毫不胆怯,既都给到她眼前了,没道理惶惶退却,如此过了三个太平日,连萧应问的影子都没见着,岂非快活似神仙?
第四日,凝翠一早带了消息,说收到卫参事飞鸽传书,大都督明言今日便要往这儿来。
此番严阵以待,李辞盈著装半日,选了藕色对襟窄袖衫并蓝白间色多破裙,长长的夏布裙带挽上单耳结,步履轻盈时,摇曳翻飞,娇俏亦不失端逸。
收拾好往望云亭去,伸长脖子忐忑等了半个多时辰,密林之中唯有风吹叶落,可一丝人声都没有。
李辞盈目不转睛眺望着,分明晓得裴家与“那位”不可能沆瀣一气,但久候大都督不至,心里头还是慢慢儿打起鼓来。
回溯以来为着萧应问的缘故,功亏一篑的事儿还少了去么,这会子又装什么撞坏了脑子,谁晓得他还留着什么后招。
正想着呢,茂绿的风林之中忽簌簌声大作,几道精骑掠过森沉叶影间隙直往山上飞跃,速度之快,让人目不暇接。
李辞盈心中一紧,霎时忘了萧应问仍须乘木辇轮,捏在臂间的五指越掐越紧,她只怕见着了不想见着的人。
还好不是…
裴家儿郎人人擅骑射,裴启真为裴氏家主,更是其中之翘楚,奔马绝尘,俄顷之间一行六人便到了望云亭外。
李辞盈喜心盛极,没等大都督下马,一下竟积了两眼水光轻闪,“大都督!”这一声欢足乐扬,实能听得出她此刻多少欣畅。
裴启真阅人无数,哪能看不出何人几分真情假意?自李茵容离去,他孤身一人在长安城生根长成无枝无叶的木麻黄,为裴氏经营族业、为李家夙兴夜寐,红脸白脸都是一个人唱,可少有谁会这般欢欣地盼望着他。
他目光轻扫,恰巧是瞧着李辞盈腰间系带随风纷揺——无论李三娘有多少心窍,也不过是个年芳十六、爱娇爱俏的小娘子罢了,在浮光阁窥得几分“真相”,怎不让这无父无母的孩子渴望了亲情么?
思及此处,裴启真翻身下马,一抬手招了李辞盈来,笑道,“等久了?瞧着脸色有些发白。”
可不发白么,李辞盈只当来的是那瘟神呢,这会儿心定下来才觉失仪,她先见了礼,才从容几步越了众人往裴启真跟前去。
裴启真垂目仔细瞧了她,又一皱眉,变了个严苛的调子喊了采釉过去,“山上风冷,怎给娘子穿得这般单薄,出来前不是嘱咐过尔等给娘子准备羽衫了么?”
冤枉,采釉跪地稽首,只道,“大都督恕罪,奴上山前不知李娘子是良人,是以准备的羽衫等物如今没用得上,前日奴已另遣人往市集采买合适的衣物,估量着明日方能送到,委屈李娘子著旧衣,奴万死。”
“……”裴启真闻言一愣,也是,能与荣国夫人为伴的女郎,怎会是区区良人,上边没说明了,下边的人也没问,这么的就闹出这事儿来。
不必他再开口,一旁卫参事眼疾手快,立即转身从鞍屉中取了件薄披呈上,“郎主,这儿往明光寺还有些路程,只怕李娘子着风要头疼。”
掠眼一瞧那薄披上头的蟒纹,这分明是大都督的东西,李辞盈哪里敢接,身上吓得轻颤,心里边上下把卫参事八代祖宗爆骂一通,他是疯了不成,敢把这个给她穿?!
而裴启真呢,见了只叹这纤弱的孩子就快要被山风吹碎,接了来随手给她披上了,只道,“先用着罢,这儿没外人,到了明光寺再取不迟。”
这披风里大抵是浸了火,否则怎会这样轻轻的一张披上来,浑身都沉重热烫。
“会骑马么?”
李辞盈盯着身上的蟒纹正迷糊着呢,一点没听清楚,茫茫然“啊?”一句,手下不自觉地用力往腿上掐了一把。
天爷,竟是疼的,可这几日过得这般顺畅欢乐,怎不算是好梦一场!
稚子天真,这点子好处就以为在做美梦了?裴启真好笑抻了抻袖笼,随后躬身举了李辞盈的两腋,只像提孩子般的把人提到那匹黑俊马上边,又耐心问了一遍,“三娘可会骑马?”
这下李辞盈终于清醒,一点头,“略会一些。”
“会一些?”这怎么行,裴家人哪能有不会骑马的,既要做他的女儿,御马之术定要好好练才行,裴启真略一想,亦翻身上了马。
他拽住缰绳,笑道,“咱们便从这儿骑到明光寺去,让吾瞧瞧三娘马术究竟如何。”
李辞盈别的或许懒怠,只这马术一项为裴听寒亲自传授,半点不掺假的。
她道声“好”,便一震缰绳,往那巍峨的寺庙疾驰而去。
既是裴听寒亲授,奔跃间便少不了带着裴家御马术的影子,此间又多树木,李辞盈搁上十二分用心快马扬鞭,发间布绦,腰上系带,与那蟒纹轻披一同扬荡烈风,那女郎身姿一跃好似浮云翻南天,说不尽的翩然轻盈。
裴启真本是玩笑一句,没想到她马术果真这样高超,跟在后边奔走间忽生出念头,若他也有女儿,该是如此意气飞扬的。
而李辞盈没想那么多,单只披了大都督的披风、骑了大都督的骏马一项,就足够让她心里边如万花开遍,醉赏浓春了。
飘飘然下了马儿回头一瞧,却见裴启真神色尽敛,李辞盈登时惊觉自己多少僭越,忙是撒开了缰绳,两只手齐整地贴附在身侧,乖巧冲他露了个笑。
裴启真见状唇角微沉,小小女郎本该无忧,是于世间吃了太多的愁苦,才至于这般懂得察言观色。
他的目光再次落在她身上廉薄的夏布,重重叹了一口气,还是将垂眸将袖中一物取了给她,令她“看看”。
看看?李辞盈不明白,仍是带着笑才接的,东西一到手上沉甸甸的,低头一瞧,原是一册以金纸捆着的卷轴。
她忽是僵住了,时年大魏籍书仍是刻于竹简之上,良以红绳束、贵以金箔缚,前世之时,该是另一个裴姓儿郎将此物交给她的——
李辞盈茫茫然解了那绳子,见得上首分明写有「魏永熙年洛邑籍」几字,再展开来,“……‘洛阳士族裴氏二十一娘裴舒遥年十六岁’……”
裴家有二十一娘么?好似是有的,可为何大都督要把这张籍书与她“看看”?
李辞盈一抬首,庙宇长阶尽头万道金光,一道弧峭的影子凛然而立,千山万峰,他如万仞中不仰不俯的松柏,凌云峥嵘。
第94章 “无耻。”
阴魂不散……
来者并非萧应问一人,目接片刻,清源公主与永宁侯爷亦走到了阶上,空山寂风,清源公主略带担忧的声音远远传来,“……眼睛都瞎了,还自个儿乱走——”
她点了萧世子两位随侍的名儿,“陈朝、方迁呢,怎不让他俩个跟着你?”
既出了声儿,再作没瞧见可就失礼了,裴启真暂歇了与李辞盈说明白的打算,领了人拾阶而上,笑脸迎过去,“竟是吾来得晚了,让殿下、侯爷好等。”
清源公主才见着阶下来人,虚虚往前了半步,一团和气地与他招呼,“大都督事忙,哪像咱们几个这般清闲,恰好是此处风月无边,快快儿来同赏。”
话毕了,落一眼到李辞盈身上的薄披,也笑语,“裴娘子可好?”
裴娘子?
无论李辞盈如何不信,此一刻福至心灵,她低头再读那籍册,果然见其所书裴舒遥乃裴家二爷裴启真之女。
怎会如此?李辞盈只觉身心浮满了诧异,若她果真是裴启真的女儿,那么前世之时萧应问只摆出此项便可断了她与裴听寒的姻缘,哪里用得着再威逼利诱“请”她往暗牢去。
而裴启真这般人不会做毫无益处的事,难不成——仍是萧应问命人散布了不实情报,让其产生了某种误会?
是了,不怪说什么撞坏了脑子,原是在这儿等着呢,待事情暴露了,正好都往她身上推,反正——世子什么都记不得了。
想到这儿简直毛骨悚然,一旦裴启真晓得了真相,她当然死无葬身之地。
此局何解?李辞盈毫无准备,此刻用了最大气力忍住两股战战,她只当没听见清源公主的称呼,做了叉手礼给这三人请安,“妾见过殿下,殿下万安,侯爷万安——”
纵使万般不愿又如何,她恨恨咬牙,又调和了柔然的笑意,接上道,“世子万安。”
萧应问好似没听见,又或者是眼睛在这般光亮之中实在瞧不见东西,闻言身躯略顿了顿,连头也不点一下。
如此无动于衷,李辞盈顷刻验证自个的揣测,萧应问恨她恨得不行,要用尽百宝来折磨她才好,冒领贵家身份,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
待离了这里,务必要和大都督说个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