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梁术哪里敢多看她,忙是收了眼神,这会子脑中一片空白,胡乱客气了句,“一件衣裳罢了,还劳您特意送来,便请进来罢。”
手一推门,只想给自己一嘴巴子,怪哉,她来送衣裳,他伸手接了就是,怎还把人喊进来了?让世子晓得了,可怎么得了?
再想说话也太迟,那女郎腿脚飞快,眨眼间裙裾上的石榴花纹就落进了余光下,梁术抿了抿唇,手下再一用力,把门儿敞宽了,自往桌前为她斟茶。
李辞盈此来目的明确,把衣裳搁了在案上关切几句,便又问道,“妾上回走得匆忙,可不晓得世子如今状况如何了?”她蹙眉做个忧心的模样,连叹好几声。
哦,原是为了打听世子的消息,梁术眨了眨眼,实则他在探听到漕船异动的消息就已离了长安,那时世子仍未清醒,是这两日与飞翎等办案才晓得个大概,他略思索了,答道,“世子如今清醒着,只是医官们说他肺腑、脑袋均受了重创,需些时日才好痊愈。另外——”
梁术一顿,李辞盈的心倏然就停止了跳动,她撑手倾身靠近了些,催促道,“另外?”
罢了,反正李娘子也不是外人,梁术舍了犹豫,放低声音道,“世子眼睛有些不好了,只怕是……”
后面的话他不敢说,但李辞盈听得明白——这回真把萧应问给弄瞎了,不怪说想要亲自报仇呢,他这般人,瞎了眼睛岂非比死了更难忍受。
她按下心中惶恐,喃喃道,“怎会如此……”
梁术摇头,“事情查不明白,世子也不肯再让咱们查了,说是先办了沉船案子要紧——”
话一出口,忽是脑中一道灵光——此事若非是李娘子所为,世子怎会不彻查?这下梁术惊出一身汗来,猛地抬头看向李辞盈,一张嘴说了个“你”,又抿回了话语。
世子对李娘子可谓事事尽心,可美人心如蛇蝎,半点不领情算罢了,仍琢磨着要人性命。而世子呢,醒来第一事仍是要与他下令保她万全……
想到密令,梁术叹了声,展臂取了案上那衣裳来手中——或是浣衣的娘子粗心大意,那绢布仍留在袖中没动过——他垂目解开袖绳儿,将那信件抖落到案上,苦口婆心劝说道,“娘子您瞧瞧这个,世子晓得歹人作祟,最最忧心的便是您的安危,可不是手上没气力也要亲笔写信过来么——”
思及之前李辞盈不愿再见萧应问的事儿,梁术又长叹一声,“世子心意日月可鉴,您回了长安城也发发好心,去永宁侯府探望探望他罢。”
李辞盈岂敢,她连案上的东西都不敢多看一眼,更别提自个送到萧应问面前去,她一扭了脑袋,低声道,“世子吉人天相,按照医官的方子好好治理着,想是很快就能恢复如初了,别人去不去看又有什么要紧。”
她越说越低声,“且我本就是个不会讨人欢喜的性子,没说两句吵起来,可惹了世子不愉。”
哪里会呢,可这两人之间的事也容不得第三人插嘴,梁术倒想世子舍了李娘子去,可世子肯么,想必是难舍,否则怎又想方设法要把人弄到九台山去?
唏嘘着把人送走,梁术还得去看望了傅弦去——昨日夜里公子弦高烧不退,这会子仍没清醒——此等大事不敢瞒了长安城那边,飞翎急信传了侯府与傅府,只怕过几日还有得忙呢。
这事儿李辞盈不知情,心事重重在驿馆待了两日,便又随着裴家的行队踏上归途。
*
一路辛劳且不提它,再说那九台山。
九台山处在鬼谷岭南麓,其势巍巍,千峰竞上,行队到达山腰时恰值黄昏,李辞盈骑在马儿上眺望天际,正是流霞掩了峰峦万壑,山接穹窿,涌翠如海。
多久未赏过这般美景,李辞盈望得痴了,由着人牵马往前边慢行,出密林之外,便有一道矮墙拦住去路,不远处隐隐可见金碧辉煌之楼阁,正是皇家贵亲等清心疗养的琼台。
真到了此处,李辞盈倒有些忐忑来,荣国夫人虽是裴家大爷之遗孀,可前世她俩个没碰过面,那人究竟是个什么性子李辞盈不清楚,这样冒冒然来了,心里可一点底都没有。
旁敲侧击问问随行的人,那名唤采釉的侍女尽心答道,“荣国夫人礼敬神佛,在这九台山里已安心静养二十余载,然而人哪有不怕寂寥的,夫人时不时会请年轻的小娘子上山,是个和蔼的性子,娘子不必担忧。”
她一指北边,说道,“平日里参禅,娘子只等夫人召请咱们往明光寺去,闲时无事,您在琼台之中歇息便罢了。”
那倒也不算什么难事。
时辰不早,裴家的人送到这儿也就完事,卫参事又让她们今夜好好歇息着,“先不急着拜见了荣国夫人,大都督嘱咐了,这两日空闲了便上山来,届时与李娘子一同往寺中去,免得您心里头不安呢。”
大都督肯这般体贴,李辞盈自欣然接受,目送了卫参事等人走远,便携了采釉慢慢儿往琼台走,一面又问,“这么大个地儿,还有别人在这儿住么?”
再美的景色到了夜里也只怕阴风卷暗桠,李辞盈见得这空空荡荡的楼阁,难免惴惴不安。
采釉道,“素日有些贵主会来这儿小住的,但琼台浩广,咱们轻易见不着别人。”
轻易见不着么,这可不一定,采釉话音刚落,忽是一阵不同寻常的声响自她俩个身后滚滚而过,李辞盈心里咯噔猛跳,立即转头去瞧。
但见桃树之下红英照灼,赤霞辉光落满那一张镶嵌宝石珠子的木辇华轮,萧应问冷漠却没有丝毫波澜的眸子浸于此间浓墨重彩的翠焰之中,反而泠泠清寂。
他怎么在这儿?!若不是亲眼看着卫参事刚走,李辞盈早认为此事必是萧应问之阴谋,正想着呢,那人忽然是停住了。
李辞盈腿下一软,险些摔个倒仰。
采釉亦惊着了,忙伸手来扶她,“李——”关切的话还没说出口,嘴上便盖了个严实。
李辞盈捂了采釉的嘴连连摇头让她不要出声,然后就这么盯着那棵桃树,一步一退,足足退开二十余步,确认那人毫无察觉,才转身牵裙狂奔*而逃。
“……”
哼,久别重逢,她就这般不懂风情?暗眸之中微光疏淡,萧应问很浅地勾唇冷笑,罢了,来日方长,旧账慢慢清算,今夜且让她睡个好觉。
第93章 “撞坏了脑子。”
永宁侯府那位萧世子恶名在外,长安城众贵女多少都听闻过他于台狱暗牢中剐皮割肉、剔髓挑筋的传闻,再一者,他治下飞翎卫办起差事来素是跋扈,从不因门第而高看谁一眼,只要是涉案从疑,半夜三更闯门抓人乃是常事。
这荒郊野岭忽见了他来,娇怯的女郎惊慌失措也是情理之中。
只是采釉没想到,李娘子瞧着娉娉袅袅,奔走起来却飞快,她牵了马儿,险些是没追得上她。
好容易是赶上了,才好领了人往住处去,一面思忖着问道,“娘子您晓得那人是谁?”
走了这样远,桃树与人影早融进山间灿灿霞光中不见踪迹了,李辞盈确认好萧应问没跟来,才心有余悸地呼了一口气,点头答道,“不错,此前我涉进萧世子审理的一宗案子,略是打过照面、问了几句话。”
原是如此,想来是在那人手中吃过苦头的,采釉明白了,亦点头道,“娘子不必惊慌,琼台之中楼阁无数,咱们所居的宝泽楼距世子居处堪称天各一方,往后出行,奴必定先打听了那人行踪,必不教您再与他碰上了。”
单是一句话可安抚不了她,李辞盈万不信此番只是巧合,“为何萧世子会在九台山?”
这事儿长安城传得满城风雨,采釉怎不晓得,她说道,“前些时候,萧世子在一场比试中坠了马,险些是要了性命的,多亏得司天台没日没夜地祈星才终于清醒,可您猜猜怎么着,奴听说世子醒了之后好似变了个人,连自个姓谁名谁都记不清楚了。为此清源公主府上还请了道士驱魔呢。”
“……”这般大阵仗,若不是李辞盈恰巧见了那张绢布,可不得又被他骗过去,她想不明白萧应问这样做的用意,怔怔重复道,“驱魔?”
采釉答道:“想是没有起什么用处,是以搬到九台山上沐浴佛光,静养一段时日。”
鬼扯,他那样的性子哪里能静养,此来要么是为了办案子,要么就真是为了“报仇”,怎么的,如今她身不由己,还能如何呢。
多想无益,李辞盈叹气一摆手,只道“罢了”。
此来九台山,大都督府已安排好一切,李辞盈所暂居的宝泽楼,乃琼台之中颇受长安娘子们青睐的一间楼阁,其位在悬崖之侧,一推窗儿满山连云翠色皆入目,难得美景。
除采釉外,都督府另遣了四名侍女留在宝泽楼伺候她,一进了院门,一众著碧纱罗裙的女郎纷纷停了手里的活儿来拜见。
当中一人自名凝翠,昂首来是个俊俏聪慧的模样,她招呼其余人接了行李与马匹,又殷勤请李辞盈二人往里边去,“娘子一路舟车劳顿,奴等已备下膳食,您请先用些,等热汤调和了,再往沐浴歇息。”
手一推门,只想给自己一嘴巴子,怪哉,她来送衣裳,他伸手接了就是,怎还把人喊进来了?让世子晓得了,可怎么得了?
再想说话也太迟,那女郎腿脚飞快,眨眼间裙裾上的石榴花纹就落进了余光下,梁术抿了抿唇,手下再一用力,把门儿敞宽了,自往桌前为她斟茶。
李辞盈此来目的明确,把衣裳搁了在案上关切几句,便又问道,“妾上回走得匆忙,可不晓得世子如今状况如何了?”她蹙眉做个忧心的模样,连叹好几声。
哦,原是为了打听世子的消息,梁术眨了眨眼,实则他在探听到漕船异动的消息就已离了长安,那时世子仍未清醒,是这两日与飞翎等办案才晓得个大概,他略思索了,答道,“世子如今清醒着,只是医官们说他肺腑、脑袋均受了重创,需些时日才好痊愈。另外——”
梁术一顿,李辞盈的心倏然就停止了跳动,她撑手倾身靠近了些,催促道,“另外?”
罢了,反正李娘子也不是外人,梁术舍了犹豫,放低声音道,“世子眼睛有些不好了,只怕是……”
后面的话他不敢说,但李辞盈听得明白——这回真把萧应问给弄瞎了,不怪说想要亲自报仇呢,他这般人,瞎了眼睛岂非比死了更难忍受。
她按下心中惶恐,喃喃道,“怎会如此……”
梁术摇头,“事情查不明白,世子也不肯再让咱们查了,说是先办了沉船案子要紧——”
话一出口,忽是脑中一道灵光——此事若非是李娘子所为,世子怎会不彻查?这下梁术惊出一身汗来,猛地抬头看向李辞盈,一张嘴说了个“你”,又抿回了话语。
世子对李娘子可谓事事尽心,可美人心如蛇蝎,半点不领情算罢了,仍琢磨着要人性命。而世子呢,醒来第一事仍是要与他下令保她万全……
想到密令,梁术叹了声,展臂取了案上那衣裳来手中——或是浣衣的娘子粗心大意,那绢布仍留在袖中没动过——他垂目解开袖绳儿,将那信件抖落到案上,苦口婆心劝说道,“娘子您瞧瞧这个,世子晓得歹人作祟,最最忧心的便是您的安危,可不是手上没气力也要亲笔写信过来么——”
思及之前李辞盈不愿再见萧应问的事儿,梁术又长叹一声,“世子心意日月可鉴,您回了长安城也发发好心,去永宁侯府探望探望他罢。”
李辞盈岂敢,她连案上的东西都不敢多看一眼,更别提自个送到萧应问面前去,她一扭了脑袋,低声道,“世子吉人天相,按照医官的方子好好治理着,想是很快就能恢复如初了,别人去不去看又有什么要紧。”
她越说越低声,“且我本就是个不会讨人欢喜的性子,没说两句吵起来,可惹了世子不愉。”
哪里会呢,可这两人之间的事也容不得第三人插嘴,梁术倒想世子舍了李娘子去,可世子肯么,想必是难舍,否则怎又想方设法要把人弄到九台山去?
唏嘘着把人送走,梁术还得去看望了傅弦去——昨日夜里公子弦高烧不退,这会子仍没清醒——此等大事不敢瞒了长安城那边,飞翎急信传了侯府与傅府,只怕过几日还有得忙呢。
这事儿李辞盈不知情,心事重重在驿馆待了两日,便又随着裴家的行队踏上归途。
*
一路辛劳且不提它,再说那九台山。
九台山处在鬼谷岭南麓,其势巍巍,千峰竞上,行队到达山腰时恰值黄昏,李辞盈骑在马儿上眺望天际,正是流霞掩了峰峦万壑,山接穹窿,涌翠如海。
多久未赏过这般美景,李辞盈望得痴了,由着人牵马往前边慢行,出密林之外,便有一道矮墙拦住去路,不远处隐隐可见金碧辉煌之楼阁,正是皇家贵亲等清心疗养的琼台。
真到了此处,李辞盈倒有些忐忑来,荣国夫人虽是裴家大爷之遗孀,可前世她俩个没碰过面,那人究竟是个什么性子李辞盈不清楚,这样冒冒然来了,心里可一点底都没有。
旁敲侧击问问随行的人,那名唤采釉的侍女尽心答道,“荣国夫人礼敬神佛,在这九台山里已安心静养二十余载,然而人哪有不怕寂寥的,夫人时不时会请年轻的小娘子上山,是个和蔼的性子,娘子不必担忧。”
她一指北边,说道,“平日里参禅,娘子只等夫人召请咱们往明光寺去,闲时无事,您在琼台之中歇息便罢了。”
那倒也不算什么难事。
时辰不早,裴家的人送到这儿也就完事,卫参事又让她们今夜好好歇息着,“先不急着拜见了荣国夫人,大都督嘱咐了,这两日空闲了便上山来,届时与李娘子一同往寺中去,免得您心里头不安呢。”
大都督肯这般体贴,李辞盈自欣然接受,目送了卫参事等人走远,便携了采釉慢慢儿往琼台走,一面又问,“这么大个地儿,还有别人在这儿住么?”
再美的景色到了夜里也只怕阴风卷暗桠,李辞盈见得这空空荡荡的楼阁,难免惴惴不安。
采釉道,“素日有些贵主会来这儿小住的,但琼台浩广,咱们轻易见不着别人。”
轻易见不着么,这可不一定,采釉话音刚落,忽是一阵不同寻常的声响自她俩个身后滚滚而过,李辞盈心里咯噔猛跳,立即转头去瞧。
但见桃树之下红英照灼,赤霞辉光落满那一张镶嵌宝石珠子的木辇华轮,萧应问冷漠却没有丝毫波澜的眸子浸于此间浓墨重彩的翠焰之中,反而泠泠清寂。
他怎么在这儿?!若不是亲眼看着卫参事刚走,李辞盈早认为此事必是萧应问之阴谋,正想着呢,那人忽然是停住了。
李辞盈腿下一软,险些摔个倒仰。
采釉亦惊着了,忙伸手来扶她,“李——”关切的话还没说出口,嘴上便盖了个严实。
李辞盈捂了采釉的嘴连连摇头让她不要出声,然后就这么盯着那棵桃树,一步一退,足足退开二十余步,确认那人毫无察觉,才转身牵裙狂奔*而逃。
“……”
哼,久别重逢,她就这般不懂风情?暗眸之中微光疏淡,萧应问很浅地勾唇冷笑,罢了,来日方长,旧账慢慢清算,今夜且让她睡个好觉。
第93章 “撞坏了脑子。”
永宁侯府那位萧世子恶名在外,长安城众贵女多少都听闻过他于台狱暗牢中剐皮割肉、剔髓挑筋的传闻,再一者,他治下飞翎卫办起差事来素是跋扈,从不因门第而高看谁一眼,只要是涉案从疑,半夜三更闯门抓人乃是常事。
这荒郊野岭忽见了他来,娇怯的女郎惊慌失措也是情理之中。
只是采釉没想到,李娘子瞧着娉娉袅袅,奔走起来却飞快,她牵了马儿,险些是没追得上她。
好容易是赶上了,才好领了人往住处去,一面思忖着问道,“娘子您晓得那人是谁?”
走了这样远,桃树与人影早融进山间灿灿霞光中不见踪迹了,李辞盈确认好萧应问没跟来,才心有余悸地呼了一口气,点头答道,“不错,此前我涉进萧世子审理的一宗案子,略是打过照面、问了几句话。”
原是如此,想来是在那人手中吃过苦头的,采釉明白了,亦点头道,“娘子不必惊慌,琼台之中楼阁无数,咱们所居的宝泽楼距世子居处堪称天各一方,往后出行,奴必定先打听了那人行踪,必不教您再与他碰上了。”
单是一句话可安抚不了她,李辞盈万不信此番只是巧合,“为何萧世子会在九台山?”
这事儿长安城传得满城风雨,采釉怎不晓得,她说道,“前些时候,萧世子在一场比试中坠了马,险些是要了性命的,多亏得司天台没日没夜地祈星才终于清醒,可您猜猜怎么着,奴听说世子醒了之后好似变了个人,连自个姓谁名谁都记不清楚了。为此清源公主府上还请了道士驱魔呢。”
“……”这般大阵仗,若不是李辞盈恰巧见了那张绢布,可不得又被他骗过去,她想不明白萧应问这样做的用意,怔怔重复道,“驱魔?”
采釉答道:“想是没有起什么用处,是以搬到九台山上沐浴佛光,静养一段时日。”
鬼扯,他那样的性子哪里能静养,此来要么是为了办案子,要么就真是为了“报仇”,怎么的,如今她身不由己,还能如何呢。
多想无益,李辞盈叹气一摆手,只道“罢了”。
此来九台山,大都督府已安排好一切,李辞盈所暂居的宝泽楼,乃琼台之中颇受长安娘子们青睐的一间楼阁,其位在悬崖之侧,一推窗儿满山连云翠色皆入目,难得美景。
除采釉外,都督府另遣了四名侍女留在宝泽楼伺候她,一进了院门,一众著碧纱罗裙的女郎纷纷停了手里的活儿来拜见。
当中一人自名凝翠,昂首来是个俊俏聪慧的模样,她招呼其余人接了行李与马匹,又殷勤请李辞盈二人往里边去,“娘子一路舟车劳顿,奴等已备下膳食,您请先用些,等热汤调和了,再往沐浴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