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一回去,就猛灌了一茶缸的凉白开,不行,他也得找找人!
  当然是无果。
  就很气了!
  他脸色不太好,被同僚看到,关心:“这是怎么了?”
  “咱们吃亏吃大了!”霍小老头气饱了,姓刘的,还跟打仗的时候一个德行!!
  他背着手,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走来走去转圈。
  人还在他们这边呢!
  阻止不了调令,难道还不能偷点时间?
  他当即踱步去了进口小组领导办公室。
  ***
  武兴钢铁研究院。
  今日又是一轮新的谈判。
  还是和法方公司。
  林巧枝还是进去就挑了旁边的位置,放下手中资料,拉开椅子坐下。
  主要发言位,还是留给马蜂窝心眼得好。
  法方:“……”
  不想见到她。
  这张脸怎么看怎么都讨厌。
  时至今日,法方谈判团队,都没有搞清楚林巧枝到底是怎么发现15万吨这个数据,是从实验室测试出来的理想数据。
  更是琢磨不透,她是怎么在那么多化学成分的防锈添加剂里,精准的猜到硫磷的。
  可怕的是,
  这样的事情,发生了不止一次!!
  搞得法方谈判代表都有些心悸了,既不明白她是怎么做到的,又不明白自己是在谈判的过程中,哪里出了问题。
  甚至不止一次的怀疑,会不会真是谈判团队里有谁被收买了?
  但事实很残酷,如果每一次都怀疑是己方透露,那么整个团队就没有可以信任的人了。
  最后,只能接受最不可能的现实——真的是林巧枝,真的是她谈判分析出来的。
  中方当然不会告诉他们答案。
  谈判嘛,摸不清楚对方深浅才是最高的攻心计。
  他们不仅不会解释。
  甚至还会通过一些行为,继续塑造和加强林巧枝的这种形象,以达到混淆视听的目的,顺便还能加强心理攻势。
  比如把情报人员查到的资料,也通过林巧枝的口说出去,佯造是她看破的、戳破的真相。
  又或者安排一些小动作,在某些谈判关键的瞬间,中方谈判代表,会偶尔向林巧枝投以暗中的请示或询问的眼神。
  林巧枝:“……”
  太坏了。
  她这么简单直接的一个人,既没啥心眼,也不会演戏,往这位置上一坐,愣是感觉自己像变身成什么诸葛巧枝了,是幕后主导,是暗中推手。
  林巧枝真的是如坐针毡呐!!
  幸好,很快到了她的主场。
  她心顿时一松,伸手翻开面前的资料。
  “我这次想重点了解一下,挤压成型异型管的生产相关问题。”林巧枝给出了一个善意的微笑,顺便表示一点点同情,连她都觉得胡明德这名字怕是取反了。
  法方代表看着她的笑容,却没感觉到一点友善。
  可能心里怎么想,眼里看到的就是什么样吧。
  他们觉得林巧枝并非在笑,反而有种胜券在握的自信和挑衅。
  她为什么会突然提到“挤压成型异型管”?难道他们刚刚哪里表述得有问……题?
  杰勒米表情镇定,实际上桌下的手心已经出满了热汗。
  林巧枝仍在笑。
  依旧是初见时,坐在旁边位置,浅淡友好的那种微笑。
  第157章 如果是林巧枝,一点也不奇怪!
  其实在之前的谈判中。
  中方就以cpe机组引进为契机, 提出希望法方公司能一同转让异型管生产核心技术。
  尤其是其中制造难度很高的非圆截面管材,例如椭圆管、六角管。
  甚至不惜再多加一些预算!
  但是没有谈拢。
  法方公司,以“设备参数保密”为由, 回避了技术转移的问题。
  并且强调道:“据我们了解,目前日本连轧管机组无法实现异型管, 德国的技术也并不是特别适配贵方需求。”
  这确实是独家优势。
  双方僵持之下, 就没有达成一致。
  将问题留到了下一轮。
  实际上,林巧枝之前接触到的很多引进设备,都不涉及这样具体的内容。
  技术谈判合同相较于现在,也显得有些薄弱了。
  或许是从前国力问题,又或者是原来工业底子太薄, 又可能是曾经封锁制裁导致的……
  原因有很多。
  但毋庸置疑的是,今天这样较好的谈判局面,是一批批人摸爬滚打,不断积累出的教训和经验, 才从一穷二白发展到现在。
  吃过了亏。
  下次就会成长。
  新中国就是这样踩着一个个坑,闯过一道道困难, 在群狼环伺的危机下, 一步步迈向自强。
  法方公司的谈判代表心中也是百转千回,还是开口道:“那个……贵方想了解哪方面?”
  逃避是没法逃避的。
  双方坐在这里,就是要促成交易,同时让己方利益最大化。
  面对法方这个意向。
  中方能做的无非是来软的、来硬的两种办法。
  软的就是加钱,同时找到各种合适的理由,但失败了。
  硬的,比如“日方比你价格低, 德方自动化更好维护”等理由,假意考虑第三方, 施压迫使对方让步。
  再就是林巧枝提出的,“咱们试着破解cpe机组为何能生产异型管这条技术逻辑链看看?”
  谈判团队听到她的想法,也是先自己吓了一跳,没有这样干的!!
  而且林工你说的,会不会太理所当然了一点……跟吃个包子似的。
  但相处下来,还就发现了,对林巧枝来说,她觉得机械简单质朴,人情反而难得多。
  谈判组:“……”
  会不会有点倒反天罡了?
  为什么别人不这样干?难道是他们不想吗?
  独家技术优势的厉害之处就在“独家”。
  被破解了,这个优势就会顷刻间荡然无存。
  哪怕只是个苗头,也是大厦将倾、摇摇欲坠。
  因为,即便中国暂时做不出,别的发达国家呢?
  技术领域的更迭和厮杀,就是如此残酷。
  林巧枝整理了一下思路,代表中方谈判团队主动出击道:“贵方强调cpe的异型管能力源于‘挤压成型’,但真正的核心技术是‘动态变形补偿’吧?”
  杰勒米背脊后爬起了一层细密冷汗,思绪都要被捣烂。
  为什么?
  为什么!
  到底是为什么!!
  这个中国女人是魔鬼吗?是女巫吗?谈判中难道能窥探到别人的心声吗?
  林巧枝精准的、犀利的点出对方承诺的:
  “如何在缩口率>30%时仍保证管端不褶皱?”
  “贵方的模具,在异型管轧制的过程中,允许的弹性变形量是≤0.05mm?”
  “贵方是否是用‘摩擦因子逆向补偿模型’抵消非对称轧制力?”
  林巧枝的声音不疾不徐。
  还带着点思考的缓慢。
  但落在法方谈判团队的杰勒米、瓦奥莱特等人耳朵里,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已经对这个声音有点条件反射的难受了。
  却不得不凝神去听内容。
  这一听,这三句话比惊雷还响,直直的炸进脑子里。
  前两条确实是他们给出的技术承诺里的内容,但已经顾不上林巧枝最后一条为什么能确认他们用的补偿模型了。
  这三点,直指异型管轧制的核心啊!
  分别对应壁厚均匀性、用于加强弹性形变阈值的模具材料配比,异型管精度,这三个最关键的突破点。
  完成这三大核心的突破,这套技术也就攻破五六成了。
  分明是海量数据里的参数,林巧枝为什么却能精准的挑出来?
  杰勒米顽固地想要抵抗,却又觉得自己像是被猫踩住尾巴的老鼠,压根无力抵抗,挣扎道:“这…这些属于专利细节…”
  他不是很想说话。
  也不是很敢说话。
  “可以理解。”林巧枝也是很善解人意的点头,“我也并没有要求贵方透露其中技术细节,只是再次确认一下引进的设备,能否达到该承诺标准。”
  杰勒米气得全身肌肉发抖,连说话的力气都好像使不上了,忍了又忍,咽了又咽,这世界还能不能好了?
  否认吧,自己打自己的脸?
  承认吧,岂不是肯定林巧枝的思路,推动她继续?
  此刻,他就好像一只被赶进了死巷子的老鼠,只能越陷越深。
  最后落入捕鼠夹。
  杰勒米深吸一口气,揪住领口抖了抖衣服,让身上的汗水透点气,心里已经对曾经费尽心思争夺这个带队机会的自己,骂了八百句脏话。
  沉默了半晌,还是只能道:“数据指标是这样,没错。”
  林巧枝点头。
  她摊开笔记本,看着上面的数据和算式道:“我方对此有些想法……”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