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偷听的霍小老头不禁坐直了身体,转头看他拉住的袁立华,不许他出声干扰,自己又低声问:“意思是,怀疑这个问题日方没有解决?”
“差不多是这样。”袁立华点头,“但也有可能,是想套一套这个技术的底细。”
谈判其实不仅是谈价格,有的时候,对方用于说服中方的技术信息,也都包含着重要的信息。
比如,谈判获取的纯净度参数,中国有可能,依此研发出真空脱气轴承钢。
霍凯康真的来兴趣了,最近听说多了,说武兴谈判这边推进顺利,结果一来就亲眼目睹现场了。
林巧枝的思路还是很丝滑的。
不管霍凯康这个旁听生跟不跟得上,至少她两个徒弟是能跟上的,时不时点着头,还有“她们”和能被选到谈判里帮忙的人,也都是多有点头,表示明白。
林巧枝很快讲到:“如果没有解决电磁干扰问题,按照前面商务谈判组给出的参考数据,”她停顿一下,对比前面思考了一下,“或许我们可以以此为由,成功压减1200万美元左右……”
霍凯康感觉就像是才上战场的新兵蛋子,糊里糊涂就跟着部队冲,就光听前面子弹啪啪啪的打,炮弹轰隆隆的炸,也不晓得前面战况到底怎么样。
“也就是说,这就又抓住一个谈判点?”他忙转头问袁立华道。
“应该是吧,等会开小会的时候,林工应该会提,再进行一些细致化的讨论,确定一下。”袁立华简单介绍,就忍不住夸:“按前面的经验看,不准的就一两成,十有八九是能打点东西下来的。”
霍凯康眉毛跳了一下,看看他,又看看林巧枝,还有同步做记录的徒弟们。
想到谈判桌上罕见的强势局面。
甚至都有点压着对方打的趋势了。
忽然就后悔了。
真是悔得腿都要拍断了,戚岳干什么吃的,竟然把人让给了海军方面,什么狗屁决定!
第156章 法方代表:不想见到她
霍凯康蹲守。
看到林巧枝的徒弟把记录好的纪要拿去, 先让她看过,签字,又拿去给谈判团队里其他人通气。
看到好几位专家, 看着林巧枝的纪要,或缓缓点头, 或者表情郑重, 霍凯康于是转头看袁立华:“这是八九不离十了?”
“估计晚一点,要开会了。”袁立华翻手腕看了下表,又转头吩咐身边的人,吃的还是都要准备好,估计又要搞到很晚, 再有,商务团队也可以准备起来了,在技术轮敲定之后,尽早给出一个估算和预案
霍凯康看着他这种熟练的操作, 再想一想去别的项目视察的时候,那些能夹死苍蝇的眉毛, 意味笑着看袁立华:“你这小日子过得比我们还舒坦啊。”
“哪有哪有, 也是多亏了组织照顾。”袁立华感觉头皮有点紧,连忙笑道,“要不是组织看到了我们的难处,派林工来支援,调派过来这么多高水平的同志,咱这也是压力大着呢。”
霍凯康也是估了一下时间:“这么看的话,林工其实熟悉了项目, 发现问题还都是比较敏锐,比较快的?”
“也还是需要各方面配合的!”袁立华感觉到一丝不对, 急忙反口诉苦,“您是不知道……”
“那就给她需要的配合好了。”霍凯康打断他,“水平高的难找,能做事的人还怕没有?”
这语气,袁立华越听越不对,心里警报铃嗡嗡嗡的响。
他嘴都说干了,可算把半点不起眼的霍小老头从这间办公室请出来了。
可别表扬和嘉奖没来,反而把林巧枝给他弄走了。
和林巧枝比起来,那些表扬什么,不要也罢!!
什么人手、什么配合,他难道弄不来?林工最需要的是时间,领导能给吗?也就能给点荣誉上的东西了。
这玩意,谈判成功了,还能缺?
而且,林工这个年龄做到现在这个程度,还能缺了那几句夸奖,那点荣誉不成?
霍凯康也是随着袁立华笑眯眯的就往外走,去其他部分继续视察,看起来半点不生气,就是那个笑容里,不知道在琢磨什么。
先是去隔壁上锁的独立小办公室,看了看已经签署了技术附件。
又走出来,往商务谈判团队的办公室走。
陪同霍凯康一同来的几名文职人员,也都是面带兴奋,到走廊上,就道:“看来武兴钢厂这边的谈判,确实是很顺利。之前还觉得有点夸张了,现在看来,可半点没有吹。”
霍凯康心情显然不错。
不仅是谈判进度,还有人,不过……想到这样的人被别人划拉到兜里,就不是滋味了。
“我看林巧枝还带了几个徒弟,怎么样?”他转头问袁立华,仍是有点不死心。
袁立华小声提醒:“您想想林工的年龄。”
哪有这么快就能出徒的?
除非又是一个林工,但这种天赋的人才,可遇不可求,哪可能一下出两个?
霍凯康就难免有些失落了,人也给出去了,徒弟也还不能独当一面,怎么搞哟,“你说说她这是怎么学的?谁教出来的?”
袁立华其实也偷偷思考过这个问题,甚至还找朋友了解了一下王柏强这号人物,还有他带的其他徒弟,只能说:“有些事吧,肯定也不是全靠教的。”
他举例:“您看咱们队伍里打仗最厉害的那一批,里面可不乏穷苦出身、农民出身,也没上过一天军校,也没谁教打仗,不也打着打着就打出来了,还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
你说说,这找谁说理去?
尤其是那些战败的敌方名将,难道还找谁要个说法?真要找,怕是只能找老天了。
一行人穿过走廊,走上了楼梯,又形成了一个小型考察队伍,走进了负责商务谈判的办公室。
说实话,其实这边更有冲击性。
毕竟都是人,还是穷的。
旁听技术,脑子还有点懵懵的。
听钱,人一下就激灵了。
“按照目前的技术谈判进度来看,等我们商务组最后进行交叉谈判的时候,总采购成本应该可以比初始报价降低18%左右,目前落实的已经有4800万美元了。”商务谈判代表认真地汇报道。
霍凯康眼皮跳了一下。
包括他在内,众人都是眼睛都不敢眨,看着商务谈判代表。
商务谈判代表也是心里舒坦,总是开会灰头土脸的,挨批评是他们,做外交忍气也是他们,可算有场漂亮仗扬眉吐气了!
四三方案连43亿美元预算都打不住,后来还要再追加,那也不能全怪他们商务谈判不作为啊!!
但是他们偏偏处于谈判链条的终端,价格这块还真就是他们负责的,有苦难言啊。
他喝了口茶,真的是有股扬扬美劲儿,道:“确实是这样没错,目前几个主要的地方,我简单说一下,首先是……”
他把技术谈判拿下高地的几个点,都一一列开。
霍凯康越听,表情就越像是打翻了调料铺,糖、盐、酱、醋、臭腐乳等数不清滋味的调料混匀在脸上。
高兴得眉毛都扬起来,恨不得拍手叫好了,下一秒就又像是吃了酸橘子。
最后,还是勉强镇定地提醒道:“也不能一味的追求压价,质量上还是要有保障的。”
“您放心,我们签署的技术附件,可比压价谈得多。”
霍凯康心里又酸又涩,很时宜地决定厚不要脸,问身后的人:“还有没有可能,咱们把人截下来?”
“怕是不行了。”陪同人员表情为难,海军那边那么积极抢人,算算时间,怕是红头文件早就下了。
听着他现在知道要人了,袁立华其实也是有点小幽怨的:“您当初不是也没表态嘛。”
“这不是被西沙的事冲昏了头脑吗?”霍凯康摸摸鼻子。
刘志远那家伙,开会的时候说的那么悲壮,说的那么悲愤。
搞得慷慨激昂的。
说实话,从战场上退下来的一些老伙计,哪有能不动容的?
当年缺火力,缺炮弹吃的苦太多了。
谁不想国家拳头再硬一点?
难道就眼睁睁的看着海军拿着一堆小艇,去和排水量大数倍的大舰贴身肉搏,就差上刺刀了吗?
这不就脑袋一热,血液一滚,没吱声吗。
就如计剑锋挂电话的愤慨,抢人这个事,到底能不能抢来,还是要看够不够强势,态度够不够坚决,到了刘志远这个级别,真是又诉苦又抹泪又打鸡血的,没什么抢不来的人。
不止是霍凯康,戚岳等一条线的工业方面领导,上上下下,尽管很舍不得,割肉一样,但当时开会确实是同意了的。
要么也是没作声。
反正是没有多少投反对票。
但现在冷静下来了,霍小老头确实有点后悔了。
刘志远那家伙,就是在偷换概念,夸大事实。难道缺了林巧枝,他们立项的东西,就不造了?
“差不多是这样。”袁立华点头,“但也有可能,是想套一套这个技术的底细。”
谈判其实不仅是谈价格,有的时候,对方用于说服中方的技术信息,也都包含着重要的信息。
比如,谈判获取的纯净度参数,中国有可能,依此研发出真空脱气轴承钢。
霍凯康真的来兴趣了,最近听说多了,说武兴谈判这边推进顺利,结果一来就亲眼目睹现场了。
林巧枝的思路还是很丝滑的。
不管霍凯康这个旁听生跟不跟得上,至少她两个徒弟是能跟上的,时不时点着头,还有“她们”和能被选到谈判里帮忙的人,也都是多有点头,表示明白。
林巧枝很快讲到:“如果没有解决电磁干扰问题,按照前面商务谈判组给出的参考数据,”她停顿一下,对比前面思考了一下,“或许我们可以以此为由,成功压减1200万美元左右……”
霍凯康感觉就像是才上战场的新兵蛋子,糊里糊涂就跟着部队冲,就光听前面子弹啪啪啪的打,炮弹轰隆隆的炸,也不晓得前面战况到底怎么样。
“也就是说,这就又抓住一个谈判点?”他忙转头问袁立华道。
“应该是吧,等会开小会的时候,林工应该会提,再进行一些细致化的讨论,确定一下。”袁立华简单介绍,就忍不住夸:“按前面的经验看,不准的就一两成,十有八九是能打点东西下来的。”
霍凯康眉毛跳了一下,看看他,又看看林巧枝,还有同步做记录的徒弟们。
想到谈判桌上罕见的强势局面。
甚至都有点压着对方打的趋势了。
忽然就后悔了。
真是悔得腿都要拍断了,戚岳干什么吃的,竟然把人让给了海军方面,什么狗屁决定!
第156章 法方代表:不想见到她
霍凯康蹲守。
看到林巧枝的徒弟把记录好的纪要拿去, 先让她看过,签字,又拿去给谈判团队里其他人通气。
看到好几位专家, 看着林巧枝的纪要,或缓缓点头, 或者表情郑重, 霍凯康于是转头看袁立华:“这是八九不离十了?”
“估计晚一点,要开会了。”袁立华翻手腕看了下表,又转头吩咐身边的人,吃的还是都要准备好,估计又要搞到很晚, 再有,商务团队也可以准备起来了,在技术轮敲定之后,尽早给出一个估算和预案
霍凯康看着他这种熟练的操作, 再想一想去别的项目视察的时候,那些能夹死苍蝇的眉毛, 意味笑着看袁立华:“你这小日子过得比我们还舒坦啊。”
“哪有哪有, 也是多亏了组织照顾。”袁立华感觉头皮有点紧,连忙笑道,“要不是组织看到了我们的难处,派林工来支援,调派过来这么多高水平的同志,咱这也是压力大着呢。”
霍凯康也是估了一下时间:“这么看的话,林工其实熟悉了项目, 发现问题还都是比较敏锐,比较快的?”
“也还是需要各方面配合的!”袁立华感觉到一丝不对, 急忙反口诉苦,“您是不知道……”
“那就给她需要的配合好了。”霍凯康打断他,“水平高的难找,能做事的人还怕没有?”
这语气,袁立华越听越不对,心里警报铃嗡嗡嗡的响。
他嘴都说干了,可算把半点不起眼的霍小老头从这间办公室请出来了。
可别表扬和嘉奖没来,反而把林巧枝给他弄走了。
和林巧枝比起来,那些表扬什么,不要也罢!!
什么人手、什么配合,他难道弄不来?林工最需要的是时间,领导能给吗?也就能给点荣誉上的东西了。
这玩意,谈判成功了,还能缺?
而且,林工这个年龄做到现在这个程度,还能缺了那几句夸奖,那点荣誉不成?
霍凯康也是随着袁立华笑眯眯的就往外走,去其他部分继续视察,看起来半点不生气,就是那个笑容里,不知道在琢磨什么。
先是去隔壁上锁的独立小办公室,看了看已经签署了技术附件。
又走出来,往商务谈判团队的办公室走。
陪同霍凯康一同来的几名文职人员,也都是面带兴奋,到走廊上,就道:“看来武兴钢厂这边的谈判,确实是很顺利。之前还觉得有点夸张了,现在看来,可半点没有吹。”
霍凯康心情显然不错。
不仅是谈判进度,还有人,不过……想到这样的人被别人划拉到兜里,就不是滋味了。
“我看林巧枝还带了几个徒弟,怎么样?”他转头问袁立华,仍是有点不死心。
袁立华小声提醒:“您想想林工的年龄。”
哪有这么快就能出徒的?
除非又是一个林工,但这种天赋的人才,可遇不可求,哪可能一下出两个?
霍凯康就难免有些失落了,人也给出去了,徒弟也还不能独当一面,怎么搞哟,“你说说她这是怎么学的?谁教出来的?”
袁立华其实也偷偷思考过这个问题,甚至还找朋友了解了一下王柏强这号人物,还有他带的其他徒弟,只能说:“有些事吧,肯定也不是全靠教的。”
他举例:“您看咱们队伍里打仗最厉害的那一批,里面可不乏穷苦出身、农民出身,也没上过一天军校,也没谁教打仗,不也打着打着就打出来了,还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
你说说,这找谁说理去?
尤其是那些战败的敌方名将,难道还找谁要个说法?真要找,怕是只能找老天了。
一行人穿过走廊,走上了楼梯,又形成了一个小型考察队伍,走进了负责商务谈判的办公室。
说实话,其实这边更有冲击性。
毕竟都是人,还是穷的。
旁听技术,脑子还有点懵懵的。
听钱,人一下就激灵了。
“按照目前的技术谈判进度来看,等我们商务组最后进行交叉谈判的时候,总采购成本应该可以比初始报价降低18%左右,目前落实的已经有4800万美元了。”商务谈判代表认真地汇报道。
霍凯康眼皮跳了一下。
包括他在内,众人都是眼睛都不敢眨,看着商务谈判代表。
商务谈判代表也是心里舒坦,总是开会灰头土脸的,挨批评是他们,做外交忍气也是他们,可算有场漂亮仗扬眉吐气了!
四三方案连43亿美元预算都打不住,后来还要再追加,那也不能全怪他们商务谈判不作为啊!!
但是他们偏偏处于谈判链条的终端,价格这块还真就是他们负责的,有苦难言啊。
他喝了口茶,真的是有股扬扬美劲儿,道:“确实是这样没错,目前几个主要的地方,我简单说一下,首先是……”
他把技术谈判拿下高地的几个点,都一一列开。
霍凯康越听,表情就越像是打翻了调料铺,糖、盐、酱、醋、臭腐乳等数不清滋味的调料混匀在脸上。
高兴得眉毛都扬起来,恨不得拍手叫好了,下一秒就又像是吃了酸橘子。
最后,还是勉强镇定地提醒道:“也不能一味的追求压价,质量上还是要有保障的。”
“您放心,我们签署的技术附件,可比压价谈得多。”
霍凯康心里又酸又涩,很时宜地决定厚不要脸,问身后的人:“还有没有可能,咱们把人截下来?”
“怕是不行了。”陪同人员表情为难,海军那边那么积极抢人,算算时间,怕是红头文件早就下了。
听着他现在知道要人了,袁立华其实也是有点小幽怨的:“您当初不是也没表态嘛。”
“这不是被西沙的事冲昏了头脑吗?”霍凯康摸摸鼻子。
刘志远那家伙,开会的时候说的那么悲壮,说的那么悲愤。
搞得慷慨激昂的。
说实话,从战场上退下来的一些老伙计,哪有能不动容的?
当年缺火力,缺炮弹吃的苦太多了。
谁不想国家拳头再硬一点?
难道就眼睁睁的看着海军拿着一堆小艇,去和排水量大数倍的大舰贴身肉搏,就差上刺刀了吗?
这不就脑袋一热,血液一滚,没吱声吗。
就如计剑锋挂电话的愤慨,抢人这个事,到底能不能抢来,还是要看够不够强势,态度够不够坚决,到了刘志远这个级别,真是又诉苦又抹泪又打鸡血的,没什么抢不来的人。
不止是霍凯康,戚岳等一条线的工业方面领导,上上下下,尽管很舍不得,割肉一样,但当时开会确实是同意了的。
要么也是没作声。
反正是没有多少投反对票。
但现在冷静下来了,霍小老头确实有点后悔了。
刘志远那家伙,就是在偷换概念,夸大事实。难道缺了林巧枝,他们立项的东西,就不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