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林巧枝忽然就问了:“这不是挺完美的吗?叫我去干什么?”
看!
还是没理解到位!
温东鸣决定直接一点:“你看啊,无论是将六国局势作为筹码的苏秦和张仪,还是舌战群儒的诸葛亮,能达到想要的效果,有一个必要条件,就是他们本身必须立得住。”
不够分量的话,凭什么拿得住筹码?
不够受重视的话,凭什么听你说话?任你舌战?
“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三方其实都心里清楚,我们对他们的技术其实没什么接触,甚至有大片空白盲区。”温东鸣语气都有些凝滞。
再好的策略,再精湛的谋略。
如果没有一定的支撑,宛如空中楼阁,虚幻泡影,一戳就破。
想要披上虎皮,总还是要有老虎的高度和体型不是?倘若就只有猫咪、狐狸的体型,虎皮再真,披上去也是一眼就被看破。
“嘶~”林巧枝牙齿吸了口凉气,终于是领悟到这个“游走其中”的真正难度。
“这岂不是在走钢丝?”
猫咪狐狸搞了几根竹竿,皮影戏一样撑着虎皮,强行演老虎?
温东鸣终于是点点头:“所以难啊……”他语调叹得长,又说,“要不怎么能跟刘副司令手里争取到你一点时间,江南造船厂那边也是很迫切的,西沙那边发生的事,你应该也有所耳闻吧?”
林巧枝点点头。
也许只有国家强大了,才不会有人胆敢来觊觎这片土地,才能有长久的安定,才能有人民的幸福。
林巧枝微微起身,伸手将文件拿到跟前,仔细看了一遍,问:“我什么时候出发?去江南造船厂之前,先前去参与武兴钢厂的引进谈判?”
“尽早吧,红旗厂这边都好,至于后面的事,赵局会安排好的,顺着这个引进谈判,后面应该会有一个掩人耳目的项目,然后再秘密进入船研所,我这边会安排好上级交代的对外的说法和保密工作。”温东鸣如此说道。
说完,心里就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嗯。”林巧枝点点头,打算回去准备一下,收好文件抬头,突然有点纳闷的问:“您这眼神和平时不一样?”
这个眼神很不一样,似乎在高兴又有些失落。
“当然是因为我们巧枝出息了。”温东鸣笑笑说,“九万里风鹏正举啊。”
等林巧枝进到征调的项目里,就是他的权限也无从得知的程度了,一直护着的宝贝苗苗日后就真的照看不到了,他虽然说也有些失落,但还是为林巧枝感到高兴。
又不免有些担忧、牵挂。
未来会怎么样呢?
林巧枝会成长到什么程度呢?她能登到顶峰的高度吗?她会不会在路上遇到坎坷挫折?她能一直坚守本心吗?
这条路太难了。
荆棘重重,万里关山。
可总要有人闯开生路,任它百步九折、巉岩绝壑,否则代代国人,都无法远离今朝苦难。
她出息了,为什么会是这种复杂眼神,林巧枝纳罕:“这不是好事吗?”
温东鸣老怀大慰,笑着拍了一下桌子:“就要这样,年轻人就该自信些!”
笑意里带着几分思忖,最终还是道:“有些事现在告诉你,也不妨碍了,你知道路工为什么从北方来南方,而后就再也没有提升过级别吗?”
从前年纪轻,崇拜路工这样的高工,自然不好打破年轻人的幻想。
林巧枝:“这里面,有内情吗?”
在没有走到现在这个高度之前,真的从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多厉害啊!
但现在想想,路工当年被请来的时候,就是六级工了,并不是像红旗厂其他很多高工一样,是上了年龄之后,才慢慢积累功劳升上来的。
当年在北方的路工,应该也是年轻意气的天才一代吧。
温东鸣手搁在桌上,十指交叉拢起,叹息:“当年,路工也是被征调……”
或许每个能在中年之前,走到这个程度的人,都曾是一路来时,所有人眼中的天才。
但到了更高的层次,通往金字塔顶端的路上,就会发现天才如过江之鲫,而自己也并没有那般天赋卓绝。
太难了。
路上是数不清的失败,是数不清的碰壁,是感觉看不到头的困难……自身的信仰,国家的投入,一次次失败后的自我怀疑,压力大到喝酒甚至酗酒。
如此,也不至于遭处分。
但或许人都是不甘心的,天之骄子哪里甘心承认自己不过如此。
最后引发了一次事故。
或许是酗酒,或许是打击太大,路锋手抖了。
突发性的。
不能长时间工作,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突然抖一下。
所以,很多重要性质的工作,都无缘再参加了。
一代天才折戟。
使人唏嘘。
正巧当年年轻的温东鸣北上,才有了江城红旗厂的今天。
林巧枝回忆起很多细枝末节,比如红旗厂莫名比别的厂严格很多的禁酒令,比如很少在车间看到路工,比如去铁道局那次,得知路工喜欢抓人做示范,比如北方两个厂前来的时候……
所以这些年路工出去各地帮忙,都是在吃年轻时积累的老本?
还有之前温厂长很奇怪的,想让她自信一点,哪怕狂一点都好。
林巧枝安静片刻,半晌,才道:“……太可惜了。”
太多太多人奔赴在新中国的强国之路上。
能走到最后的,能出成果的,终究是少数。
温东鸣也是感慨,是啊,太可惜了,起身拍拍林巧枝的肩膀:“往后的路上,肯定会有很多的诱惑,很多的打击,很多的困难,你现在这样就很好,保持初心,天不怕地不怕的去闯,总之记着,红旗厂永远是你的后盾,永远是你的家。”
林巧枝一时眼睛有点发涩,就是有些难以出口,于是侧仰头看他,笑笑道:“您还清楚我的初心呢。”
温东鸣却不像小年轻一样脸皮薄,真心赞美也是能自然而出:
“冠军之心。”
“红彤彤的。”
想要走到极致,一定少不了那颗勇冠三军,渴望胜利、渴望成功的坚定之心。
而想要在这条路上走到极致,鲜红的信仰更是必不可少。
***
林巧枝收拾了一下。
想了想。
尤其是考虑未来,如果要在一起,她和宋莆总有一人要做出牺牲。
她不想妥协和牺牲,她有她的追求。
也不想宋莆牺牲,他也有他的追求,天下无饥啊,多么伟大而纯粹的信仰和理想。
她收拾好行李,借着暖黄色的灯光,给宋莆写了一封信,清晰地表述了这一想法。
想起那些真挚的笑容,她祝福道:献身于不朽的人类事业,是最光荣不过的事情了。
合上钢笔。
把信封封好,贴上邮票。
林巧枝再次坐上火车,望着窗外不断后退的景色,奔赴她自己的理想。
武兴钢铁设计院。
设计院院长袁立华热情地迎上来:“林巧枝同志,久仰大名啊。”
他忍不住仔细打量眼前的年轻人,她被簇拥着走来,眼神明锐,炯炯有神,透出一往无前的镇定,让他下意识就回忆起林巧枝的赫赫战绩。
成功或许真的是垫脚石,即使不算下面石头的高度,人站在上面也会显得高大。
成功堆积出信心,凝聚出她身上这种气势。
看着她,真的就下意识相信,相信她无惧任何挑战,相信她一定能做成任何事。
袁立华思绪里赫然就蹦出那句“意气风发正少年”,眼前人当真应极了!
正是那句 “意气风发” 撕开纸页,站在了日光里。
第151章 真怕有人把林巧枝给截胡去了
袁立华热情地同林巧枝握手。
“麻烦袁院长和周秘书了。”林巧枝客气地道。
她们一下火车, 就是袁院长的秘书亲自来接,又派了一辆小车,林巧枝一路坐过来, 车上就感受到隐隐紧张的气氛了。
“都是我们应该做的。”袁立华笑着说了一句,他的秘书就接替上来, “我们院长可早早就盼着您能到, 不仅老早听到您的名声,就一直跟大伙夸您,这次可是特意交代了,一定做好接待工作,让您顺顺利利地到咱们武兴钢铁设计院, 否则我可要吃挂落。”
林巧枝笑了一下:“可没必要这么紧张,我又不是搪瓷娃娃,还能摔一下就碎了?”
她当然看出了这是重视,要不然设计院这么多部门, 哪一个不能来做接待,哪怕干事级别低, 换一个部门主任, 副主任,总该也是够的。最后却是院长秘书亲自到火车站去接人,真的是相当慎重了。
林巧枝不知道。
袁立华是真怕派出去的人级别低了,魄力不够,让人把林巧枝给截胡去了。
看!
还是没理解到位!
温东鸣决定直接一点:“你看啊,无论是将六国局势作为筹码的苏秦和张仪,还是舌战群儒的诸葛亮,能达到想要的效果,有一个必要条件,就是他们本身必须立得住。”
不够分量的话,凭什么拿得住筹码?
不够受重视的话,凭什么听你说话?任你舌战?
“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三方其实都心里清楚,我们对他们的技术其实没什么接触,甚至有大片空白盲区。”温东鸣语气都有些凝滞。
再好的策略,再精湛的谋略。
如果没有一定的支撑,宛如空中楼阁,虚幻泡影,一戳就破。
想要披上虎皮,总还是要有老虎的高度和体型不是?倘若就只有猫咪、狐狸的体型,虎皮再真,披上去也是一眼就被看破。
“嘶~”林巧枝牙齿吸了口凉气,终于是领悟到这个“游走其中”的真正难度。
“这岂不是在走钢丝?”
猫咪狐狸搞了几根竹竿,皮影戏一样撑着虎皮,强行演老虎?
温东鸣终于是点点头:“所以难啊……”他语调叹得长,又说,“要不怎么能跟刘副司令手里争取到你一点时间,江南造船厂那边也是很迫切的,西沙那边发生的事,你应该也有所耳闻吧?”
林巧枝点点头。
也许只有国家强大了,才不会有人胆敢来觊觎这片土地,才能有长久的安定,才能有人民的幸福。
林巧枝微微起身,伸手将文件拿到跟前,仔细看了一遍,问:“我什么时候出发?去江南造船厂之前,先前去参与武兴钢厂的引进谈判?”
“尽早吧,红旗厂这边都好,至于后面的事,赵局会安排好的,顺着这个引进谈判,后面应该会有一个掩人耳目的项目,然后再秘密进入船研所,我这边会安排好上级交代的对外的说法和保密工作。”温东鸣如此说道。
说完,心里就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嗯。”林巧枝点点头,打算回去准备一下,收好文件抬头,突然有点纳闷的问:“您这眼神和平时不一样?”
这个眼神很不一样,似乎在高兴又有些失落。
“当然是因为我们巧枝出息了。”温东鸣笑笑说,“九万里风鹏正举啊。”
等林巧枝进到征调的项目里,就是他的权限也无从得知的程度了,一直护着的宝贝苗苗日后就真的照看不到了,他虽然说也有些失落,但还是为林巧枝感到高兴。
又不免有些担忧、牵挂。
未来会怎么样呢?
林巧枝会成长到什么程度呢?她能登到顶峰的高度吗?她会不会在路上遇到坎坷挫折?她能一直坚守本心吗?
这条路太难了。
荆棘重重,万里关山。
可总要有人闯开生路,任它百步九折、巉岩绝壑,否则代代国人,都无法远离今朝苦难。
她出息了,为什么会是这种复杂眼神,林巧枝纳罕:“这不是好事吗?”
温东鸣老怀大慰,笑着拍了一下桌子:“就要这样,年轻人就该自信些!”
笑意里带着几分思忖,最终还是道:“有些事现在告诉你,也不妨碍了,你知道路工为什么从北方来南方,而后就再也没有提升过级别吗?”
从前年纪轻,崇拜路工这样的高工,自然不好打破年轻人的幻想。
林巧枝:“这里面,有内情吗?”
在没有走到现在这个高度之前,真的从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多厉害啊!
但现在想想,路工当年被请来的时候,就是六级工了,并不是像红旗厂其他很多高工一样,是上了年龄之后,才慢慢积累功劳升上来的。
当年在北方的路工,应该也是年轻意气的天才一代吧。
温东鸣手搁在桌上,十指交叉拢起,叹息:“当年,路工也是被征调……”
或许每个能在中年之前,走到这个程度的人,都曾是一路来时,所有人眼中的天才。
但到了更高的层次,通往金字塔顶端的路上,就会发现天才如过江之鲫,而自己也并没有那般天赋卓绝。
太难了。
路上是数不清的失败,是数不清的碰壁,是感觉看不到头的困难……自身的信仰,国家的投入,一次次失败后的自我怀疑,压力大到喝酒甚至酗酒。
如此,也不至于遭处分。
但或许人都是不甘心的,天之骄子哪里甘心承认自己不过如此。
最后引发了一次事故。
或许是酗酒,或许是打击太大,路锋手抖了。
突发性的。
不能长时间工作,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突然抖一下。
所以,很多重要性质的工作,都无缘再参加了。
一代天才折戟。
使人唏嘘。
正巧当年年轻的温东鸣北上,才有了江城红旗厂的今天。
林巧枝回忆起很多细枝末节,比如红旗厂莫名比别的厂严格很多的禁酒令,比如很少在车间看到路工,比如去铁道局那次,得知路工喜欢抓人做示范,比如北方两个厂前来的时候……
所以这些年路工出去各地帮忙,都是在吃年轻时积累的老本?
还有之前温厂长很奇怪的,想让她自信一点,哪怕狂一点都好。
林巧枝安静片刻,半晌,才道:“……太可惜了。”
太多太多人奔赴在新中国的强国之路上。
能走到最后的,能出成果的,终究是少数。
温东鸣也是感慨,是啊,太可惜了,起身拍拍林巧枝的肩膀:“往后的路上,肯定会有很多的诱惑,很多的打击,很多的困难,你现在这样就很好,保持初心,天不怕地不怕的去闯,总之记着,红旗厂永远是你的后盾,永远是你的家。”
林巧枝一时眼睛有点发涩,就是有些难以出口,于是侧仰头看他,笑笑道:“您还清楚我的初心呢。”
温东鸣却不像小年轻一样脸皮薄,真心赞美也是能自然而出:
“冠军之心。”
“红彤彤的。”
想要走到极致,一定少不了那颗勇冠三军,渴望胜利、渴望成功的坚定之心。
而想要在这条路上走到极致,鲜红的信仰更是必不可少。
***
林巧枝收拾了一下。
想了想。
尤其是考虑未来,如果要在一起,她和宋莆总有一人要做出牺牲。
她不想妥协和牺牲,她有她的追求。
也不想宋莆牺牲,他也有他的追求,天下无饥啊,多么伟大而纯粹的信仰和理想。
她收拾好行李,借着暖黄色的灯光,给宋莆写了一封信,清晰地表述了这一想法。
想起那些真挚的笑容,她祝福道:献身于不朽的人类事业,是最光荣不过的事情了。
合上钢笔。
把信封封好,贴上邮票。
林巧枝再次坐上火车,望着窗外不断后退的景色,奔赴她自己的理想。
武兴钢铁设计院。
设计院院长袁立华热情地迎上来:“林巧枝同志,久仰大名啊。”
他忍不住仔细打量眼前的年轻人,她被簇拥着走来,眼神明锐,炯炯有神,透出一往无前的镇定,让他下意识就回忆起林巧枝的赫赫战绩。
成功或许真的是垫脚石,即使不算下面石头的高度,人站在上面也会显得高大。
成功堆积出信心,凝聚出她身上这种气势。
看着她,真的就下意识相信,相信她无惧任何挑战,相信她一定能做成任何事。
袁立华思绪里赫然就蹦出那句“意气风发正少年”,眼前人当真应极了!
正是那句 “意气风发” 撕开纸页,站在了日光里。
第151章 真怕有人把林巧枝给截胡去了
袁立华热情地同林巧枝握手。
“麻烦袁院长和周秘书了。”林巧枝客气地道。
她们一下火车, 就是袁院长的秘书亲自来接,又派了一辆小车,林巧枝一路坐过来, 车上就感受到隐隐紧张的气氛了。
“都是我们应该做的。”袁立华笑着说了一句,他的秘书就接替上来, “我们院长可早早就盼着您能到, 不仅老早听到您的名声,就一直跟大伙夸您,这次可是特意交代了,一定做好接待工作,让您顺顺利利地到咱们武兴钢铁设计院, 否则我可要吃挂落。”
林巧枝笑了一下:“可没必要这么紧张,我又不是搪瓷娃娃,还能摔一下就碎了?”
她当然看出了这是重视,要不然设计院这么多部门, 哪一个不能来做接待,哪怕干事级别低, 换一个部门主任, 副主任,总该也是够的。最后却是院长秘书亲自到火车站去接人,真的是相当慎重了。
林巧枝不知道。
袁立华是真怕派出去的人级别低了,魄力不够,让人把林巧枝给截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