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外行嘛!
  “……所以如果想要测这个裂解气保护蒸汽系统,根本不需要这么麻烦的办法,你不了解。”布德作为被派出来的前锋,说得都口干舌燥了。
  林巧枝却听着若有所思,舔了舔嘴唇:“我好像听明白了。”
  布德一喜。
  开窍啦?
  林巧枝摸着下巴:“我是不是可以理解成,这里注入蒸汽,是为了降低烃分压,缩短油品停留时间,避免重质油裂解的时候,过度反应结焦?”
  她感觉忽然就和梦里理解的一些东西对上了。
  又转头问布德:“那为什么不在对流段分段注入蒸汽?这样效果岂不是更好?”
  布德脸色一变,嘴巴猛地紧闭。
  旁边派遣布德出来的安斯艾,本坐在一把椅子上喝咖啡,吓得一下子坐直了。
  他难以置信地看布德,用英语:“伙计,你都说了些什么!!!”
  是让你去说服中国乔治放弃这样的笨办法,不是让你去透露裂解炉的核心机密技术的!
  对华封锁的协议,公司签署了,他们这些外派的技术员可也都签了!二次注汽技术他们连日方都没有提供!
  没有让这套在60万吨乙烯设备上改进的技术,用于这一套对外销售的裂解气保护的蒸汽系统。
  布德也是满脸慌张,举手发誓:“我真的没有说这个,安斯艾,我发誓!”
  安斯艾知道坏菜了。
  他刚刚没有怎么听,怕是反应有点大,但违反了对华封锁协议真的是麻烦大了!
  他不确定到底是布德透露的,还是中方用什么别的渠道得知的。
  怀疑地看向林巧枝,语气放柔和,很绅士地样子问道:“你是从哪里得知的?”这是他们对外保密的技术,对每隔一千小时左右的清焦问题有非常大的改善作用,炉管壁沉积硬质焦层时间会大大延长,是绝对不能外泄的。
  林巧枝:“猜的。”
  她把新抽取出的一管急冷油记好编号,让人带送去检测,又用黑亮有神且无辜的眼神看向这位美国友人,友好道:“要不我给你讲一讲我的思路,咱们再深入探讨一下?”
  “我要是弄懂了,可能就换成你们的思路做了。”她特意补充了一句。
  眼神甚至有点期待。
  安斯艾被看得心一抖,然后一颗心脏“嘭嘭嘭嘭”地狂跳。
  怀疑起卢当山所说“外行”的真实性了,她真的不是化工技术专家吗?中国是不是有一句话,说是什么伪装成无害的小猪可以吃掉老虎?
  太狡诈了!中国人!
  还不等安斯艾想好怎么处理。
  一道惊喜的声音像是浪潮一样,从远处层层叠高的传来。
  “检出了!!”
  第125章 日方自然只能兵败如山倒
  “检出了!”
  “急冷油分离出水相中检出了氘!”
  林巧枝一下子激动起来, 猛然上前,发丝扬起:“是哪一组?”
  跑过来最快的年轻工人,此刻激动得像是刚刚喝完一坛烈酒, 面颊涨红:“编号c6的那组!”
  “浓度是187 ppm!”
  车间里的一众工人们比林巧枝还要激动,满脸期待和惊喜, 更有甚者从发丝到脚趾尖都在激动颤抖。
  分布在30万吨乙烯生产设备各处的中方技术人员, 都快步往这边赶,走着走着就跑起来。
  日方、法方、美方的专家团队,也都在愣神后,向这边靠拢。
  不需要去会议室里。
  就在车间原地,当场就有人耐不住地发起提问。
  “真的检出了?从哪一组?”法国代表觉得意外, 这种笨办法,竟然效率会这么高。
  “c6组,裂解气保护组。”林巧枝干脆道。
  法国代表难以置信:“裂解气保护组,说的是防止裂解气冷凝的过热蒸汽吗?”
  不是他少见多怪, 而是这完全不符合事实逻辑,过热蒸汽怎么会和水共存?这就和1+1=5一样离谱。
  “哪里出了问题吧?”法国代表看向安斯艾, 这个技术团队中最有发言权的大佬。
  林巧枝也好整以暇, 抱着胳膊看向安斯艾,等他给出一个说法。
  激动平复之后,再看这张金发碧眼的面孔,就觉得有点可惜了。
  要是结果再晚点来,为了“说服她”,指不定她还能再从安斯艾和布德身上抠点干货下来。
  安斯艾脑子还是乱的,不过这种常识也不用过脑子:“过热蒸汽不可能变成水, 先检查一下温度,看是不是实施不达标。”
  “为什么过热蒸汽不可能形成冷凝水?”林巧枝问道。
  安斯艾:?
  他不敢置信地看向林巧枝, 还在装?竟然还装!!哪有一个化工行业的专家会问出如此愚蠢的问题?
  什么叫过热蒸汽!!
  就是温度上升超过蒸发温度、又超过饱和温度之后的过热气!
  当有水存在的时候,过热度就没法产生了!!
  根本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两种东西。
  安斯艾气得直说:“林专家,你就是化工行业的专家,就不要装外行了,这很明显!”
  装得一点也不好,问题也很拙劣!
  翻译把这话传达后。
  日方技术团队:!!!
  法方技术团队:???
  中方技术团队:?!?!
  林巧枝失笑,不过她也不需要解释那么多,转头向卢当山请教了这个问题。
  从前,她可能会对这种错误很敏感,会觉得丢脸。
  但现在就觉得很平常,心态强大之后,觉得这都不过尔尔。
  卢当山给她解释了一遍,确实是化工领域内一个比较基础的问题,“加这个过热蒸汽,是用来防止裂解气冷凝的。”讲完又低声问了句,“刚才安斯艾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林巧枝一乐,也是压低声音:“捞到大鱼了。”
  一两句说不清,她也就不在这个上面再多做停留。
  她和中方卢当山、贺红星等人商量了几句,最后道:“那就先检查一下这个过热蒸汽?”
  “行。”
  “理论上这里确实不会出现水,但偏偏过热蒸汽里的氘跑到急冷油里去了,总归是有个环节出了问题。”
  “那就从这里查起。”
  中方技术团队商量的时候,三方翻译也都低声将讨论同步给各自的专家团队听。
  法方和美方都表情各异。
  日方脸色明显就难看起来,肃着脸,严阵以待的样子。
  不管提前知不知道,藏没藏着心思,这会儿也都该难看了。
  法方炉管的问题最先被怀疑,但也最先就被排除了八成可能,一旦不是美方技术包的问题,就只能是他们日方实施制造的问题了。
  在场十几个技术专家,全都活动了起来,围着11台裂解炉上上下下地爬。
  且整个车间的工人,也都从兴奋紊乱,恢复成井井有条的良好秩序。
  终于,在这个庞大到像是小山一样的设备中,发现了不对劲地根源。
  “过热蒸汽实测只有180c,这都不能叫过热蒸汽了!”贺红星语气都有点骂骂咧咧道。
  安斯艾沉着脸、沉着心,只有烦躁是上扬的:“我们技术包给出的要求,这里需要大于300c的过热蒸汽。”
  矛头全部指向日方。
  前川亮太也是觉得尴尬,只能承认:“可能确实出了一些问题。”他当即顿首行礼,“实在是抱歉,我们也不愿意发生这样的意外,请多多原谅!”
  问题找到了,但原因还是要梳理清楚。
  四方专家团队坐到一起。
  安斯艾也调整好了心态,神情镇定下来。
  贺红星本应做主场的主导,但他直接伸手示意林巧枝。
  林巧枝也不推脱,她先总结道:“所以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日方出现理解混淆,将本应大于300c的过热蒸汽,设计成180c、0.25 mpa的次低压饱和蒸汽。”
  安斯艾立马接上,“饱和蒸汽温度不够,停炉降温时冷凝。”
  他如此积极热情,似乎变成一个捧哏,以他强大的知识底蕴分析道:“冷凝水在后续流程中混入急冷油,发生油水乳化,导致急冷油黏度变大……”
  林巧枝就觉得安斯艾这个时候看起来顺眼极了。
  听到安斯艾提到“水击现象”的时候,她忽然就想起了自己曾经感受到的那一丝震动。
  她提了一句。
  “林专家想的没错。”安斯艾当即表示赞同!
  又帮她分析,“应该就是水击现象导致的震动,急冷油黏度上升之后,流动性下降,会导致局部过热,冷凝水遇到高温管线瞬间汽化,体积膨胀1600倍,产生热冲击波……”
  林巧枝听明白了,点头表示认可,就好像裂解炉内部化学反应会有大量副反应一样,实际工业中也不可能像是读书做题一样,就只有一个原因,只发生一种问题。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