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问题都是环环嵌套、相互影响的。
一旦一种问题发生了,很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可惜了。
他们中方的专家对乙烯生产技术掌握得还是太少,否则那天她感受到震动,可能就能直接找出根源了。
日方简直不敢相信。
为什么美方技术团队的领头人会突然倒向中方?这是发生了什么?前川亮太发誓,他甚至看出了一丝谄媚!
他们本来就不占理,本来还能靠技术优势和中方打个有来有回,结果美国人这样搞,他们简直没有招架之力。
法国中立,美方和中方联手,把日方逼得节节败退。
最终定论:
这是日方全责,混淆了饱和蒸汽和过热蒸汽的作用,导致热应力失衡和水击现象,进而引发炉管破裂。
四国专家团队会议散场。
安斯艾笑着走到林巧枝身边来:“林女士,是否有幸可以邀请你共进晚餐。”
还有同样逃不掉责任的翻译,毕竟话都是通过他转达出去的。
林巧枝瞥了安斯艾一眼:“有事说事。”
安斯艾嘴角笑容一僵,又语气温柔地暗示道:“我们探讨一下技术上的事,相信我,你肯定会满意的。”
听他这么说,林巧枝就来神了:“技术探讨吗?”
“那我问一下,饱和蒸汽在降温时必然产生冷凝水,为什么设备中还要使用饱和蒸汽。”
安斯艾看林巧枝的笑容就感觉有点抖,表情神态看起来不像是装的,但问题一听就知道是装的,这种问题她会不懂吗?太会演了!!但他还是耐心应对道:“因为饱和蒸汽热传递系数,是过热蒸汽的10倍以上……”
“那饱和蒸汽流量……”
“可以减少……”
“在重质油裂解中的风险……”
林巧枝把蒸汽保护系统中的几种不同蒸汽,都了解了一遍,她感觉脑子被打通了,表示:“所以,如果想要改进装置,是不是可以设置蒸汽系统动态切换,换热时用饱和蒸汽提效,输送时过热蒸汽防凝?”
安斯艾听得腿突然软了一下。
差点被石阶绊倒,整个人一踉跄。
林巧枝眼疾手快,拽住他的后衣领,强壮的手臂肌肉,让她像是拎小鸡仔一样轻松地把人拎回来。
她用英语关心:“没事吧?”
安斯艾不自觉的后退一大步。
震惊地看着她,脸颊冒出一层细密冷汗。
这也是他们国家60万吨乙烯设备里改进的新技术的思路,本质上,是对蒸汽保护乙烯裂解的深度驾驭。
为什么林巧枝会知道?
就凭刚刚聊的那一点东西?
他脑海里忽然冒出布德给他叫屈,斩钉截铁的发誓:“安斯艾,相信我!!我绝对不可能主动透露技术机密!!”是活腻了吗,还是放着这么高的薪资不要?
安斯艾回忆中鸡皮疙瘩直起。
林巧枝还想再和他讨论来着。
安斯艾条件反射地退后两步,眼神防备地大声:“乔治,你不要再和我说话了!”
他需要静一静。
背后抵着墙壁,轻轻喘气。
“那好吧,”林巧枝当初在广交会上学过一点外语,这种还是能听懂的,她遗憾道,“对了,你的发音好像不太准,是巧枝。”
安斯艾强自镇定,咬牙:“我要和你们领导谈。”
不能再跟这个中国巧枝谈了!
林巧枝看他这个看洪水猛兽的眼神,其实很想告诉他,她真就是个外行,最多也就挤出这两个了,主要是和这次故障都密切相关,即使再给她讲,怕是也不会有收获了,甚至还会一头雾水。
可惜的是,安斯艾坚定地拒绝沟通,嘴里连喊着no,还绕着她走。
她发了善心,结果人家拒不接受。
林巧枝耸耸肩。
这个四国技术专家讨论来得突然,结束得也突然。
在燕山石化做准备的谈判团队,有点懵。
他们已经做好了战斗的准备,会有一场艰苦卓绝的谈判,结果在技术团队的支持下,日方只象征性的抵抗了几下,就节节败退了。
既不占理。
也讲不赢技术。
自然只能兵败如山倒。
回到住宿的地方,前川亮太眉头紧蹙,痛声骂道:“浑蛋,安斯艾他们疯了吗?”
他气急败坏地狠踢椅子:“野岛,你去发电报,向总部说明情况。”
旁边野岛一郎闻言当即顿首:“哈依,我这就去发电!”
前川亮太见他离去,在不宽裕的空间里,心焦烦躁地走来走去,“本来大好的机会,我们已经和史考特谈的差不多了。”只要他在温度的检测数据上稍做手脚,他就有信心让温度一说盖棺定论,越想越气,“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这么个人,横生枝节!”
在别人的地盘,不敢太大声,只能忍着怒气:“这个混蛋,她肯定不是什么乔治,她绝对是化工行业的专家!!”
“我看到公告栏玻璃里贴的报纸,好像是一个人。”长谷声音小小的。
前川亮太再也压制不住怒火,破口骂道:“你是蠢货吗,这你都信!还是你是觉得我连个外行都比不过?”
在他的怒火下,屋内一时噤若寒蝉。
相较于此。
中方这边就是一团喜气了。
日方公司还没回消息,暂时还谈不上庆功,但他们内部欢庆一下肯定是没问题的。
“不愧是坦克式推土机,林工真是名不虚传,我们给林巧枝同志鼓掌。”这位不认识的领导高声道,并且率先抬手鼓起了掌。
“啪啪啪啪……”
会议室内响起一阵连绵不绝的掌声。
“林工年少有为。”
“燕化这边肯定记一大功。”
……
领导说完了,技术团队的贺红星和卢当山等人也都来夸,满面红光的样子。
林巧枝觉得这就有点太过了,领导夸她可以当做他们都不懂技术,是来自外行的吹捧,但懂行的也这样吹,就真的过火了,她化工行业几斤几两自己难道不清楚?
“过誉了,真的过誉了!”林巧枝认真强调,且说,“化工行业我真没那么擅长,纯粹是乱拳打死老师傅。”
她说的很真心,揪住一根线头,其实就是乱拳,打得中是运气好,打不中基本就没招了,所以她才给三星的难度评级。
老师傅们:“……”
合着你管这个叫乱拳?
要不,林工你还是狂一点吧,你好我好大家好。
沉稳质朴这个品质,不是说它不好,实在是配不上你的技术。
见到这里一时尬住,领导笑着来解围,热情的挤过来和林巧枝握手,张口就是一串不带重复的感谢和重视夸奖。
林巧枝握着手,刚好顺势道:“还有一件事想和组织汇报,美方技术团队的安斯艾专家,想要和我们谈一个合作,希望我们中方保密技术。”
领导愣了一下:“说反了吧?”
第126章 上兵伐谋,要不还是稍微用一点智慧?
“没有说反, 他主动来找我的。”
林巧枝老实说。
领导一脸惊愕:“什么?”
安斯艾主动来找的她?
虽然说他们推翻了安斯艾等人的判断,自己发现了问题,但也不至于让安斯艾直接傻了吧?被灌了迷魂汤也不至于此?
林巧枝想了想, 解释说:“可能是因为在技术交流过程中,被我无意中猜到了对华封锁的一些机密技术, 比如二次注汽?”
领导呆若木鸡, 盯着林巧枝看了好一会儿,才一字一顿冒出:“能说得再细致点吗?”
这是高情商说法。
低情商就是:你说的话我怎么听不懂呢?
林巧枝想了想,再次降低标准,用大白话:“就是原本从一个孔往里通气,换成多个孔定时定量往里通气, 有个好处,可以降低结焦,就是炉管壁沉积的那些硬质焦层。原本按照维护手册,可能60天左右就要清理一次, 如果我们加班加点生产,可能四五十天就要清理一次, 每一次停炉清焦, 单次会损失2000吨左右的乙烯产能。”
她觉得应该解释地够清楚了,总结道:“用上这个技术,可以大大延缓这个时间。”
领导若有所思。
听起来是非常好的技术。
因为林巧枝的大白话省去了大量技术,听起来有一种易如反掌的感觉,似乎简单理解好像不太难的样子。
但这位首都领导还是有一点技术素养的,压低嗓音:“林工,这个技术, 你怎么旁敲侧击出来的……”
总不可能是人主动送上门来的。
这个难度,应该不小吧?
“那个叫布德的美国人, 追着给我讲的。”林巧枝一脸正直,她绝对没有主动和外国人接触!
领导感觉有点晕。
处理首都这块地界的人际关系,他都从来没有觉得这么弯弯绕绕过。
一旦一种问题发生了,很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可惜了。
他们中方的专家对乙烯生产技术掌握得还是太少,否则那天她感受到震动,可能就能直接找出根源了。
日方简直不敢相信。
为什么美方技术团队的领头人会突然倒向中方?这是发生了什么?前川亮太发誓,他甚至看出了一丝谄媚!
他们本来就不占理,本来还能靠技术优势和中方打个有来有回,结果美国人这样搞,他们简直没有招架之力。
法国中立,美方和中方联手,把日方逼得节节败退。
最终定论:
这是日方全责,混淆了饱和蒸汽和过热蒸汽的作用,导致热应力失衡和水击现象,进而引发炉管破裂。
四国专家团队会议散场。
安斯艾笑着走到林巧枝身边来:“林女士,是否有幸可以邀请你共进晚餐。”
还有同样逃不掉责任的翻译,毕竟话都是通过他转达出去的。
林巧枝瞥了安斯艾一眼:“有事说事。”
安斯艾嘴角笑容一僵,又语气温柔地暗示道:“我们探讨一下技术上的事,相信我,你肯定会满意的。”
听他这么说,林巧枝就来神了:“技术探讨吗?”
“那我问一下,饱和蒸汽在降温时必然产生冷凝水,为什么设备中还要使用饱和蒸汽。”
安斯艾看林巧枝的笑容就感觉有点抖,表情神态看起来不像是装的,但问题一听就知道是装的,这种问题她会不懂吗?太会演了!!但他还是耐心应对道:“因为饱和蒸汽热传递系数,是过热蒸汽的10倍以上……”
“那饱和蒸汽流量……”
“可以减少……”
“在重质油裂解中的风险……”
林巧枝把蒸汽保护系统中的几种不同蒸汽,都了解了一遍,她感觉脑子被打通了,表示:“所以,如果想要改进装置,是不是可以设置蒸汽系统动态切换,换热时用饱和蒸汽提效,输送时过热蒸汽防凝?”
安斯艾听得腿突然软了一下。
差点被石阶绊倒,整个人一踉跄。
林巧枝眼疾手快,拽住他的后衣领,强壮的手臂肌肉,让她像是拎小鸡仔一样轻松地把人拎回来。
她用英语关心:“没事吧?”
安斯艾不自觉的后退一大步。
震惊地看着她,脸颊冒出一层细密冷汗。
这也是他们国家60万吨乙烯设备里改进的新技术的思路,本质上,是对蒸汽保护乙烯裂解的深度驾驭。
为什么林巧枝会知道?
就凭刚刚聊的那一点东西?
他脑海里忽然冒出布德给他叫屈,斩钉截铁的发誓:“安斯艾,相信我!!我绝对不可能主动透露技术机密!!”是活腻了吗,还是放着这么高的薪资不要?
安斯艾回忆中鸡皮疙瘩直起。
林巧枝还想再和他讨论来着。
安斯艾条件反射地退后两步,眼神防备地大声:“乔治,你不要再和我说话了!”
他需要静一静。
背后抵着墙壁,轻轻喘气。
“那好吧,”林巧枝当初在广交会上学过一点外语,这种还是能听懂的,她遗憾道,“对了,你的发音好像不太准,是巧枝。”
安斯艾强自镇定,咬牙:“我要和你们领导谈。”
不能再跟这个中国巧枝谈了!
林巧枝看他这个看洪水猛兽的眼神,其实很想告诉他,她真就是个外行,最多也就挤出这两个了,主要是和这次故障都密切相关,即使再给她讲,怕是也不会有收获了,甚至还会一头雾水。
可惜的是,安斯艾坚定地拒绝沟通,嘴里连喊着no,还绕着她走。
她发了善心,结果人家拒不接受。
林巧枝耸耸肩。
这个四国技术专家讨论来得突然,结束得也突然。
在燕山石化做准备的谈判团队,有点懵。
他们已经做好了战斗的准备,会有一场艰苦卓绝的谈判,结果在技术团队的支持下,日方只象征性的抵抗了几下,就节节败退了。
既不占理。
也讲不赢技术。
自然只能兵败如山倒。
回到住宿的地方,前川亮太眉头紧蹙,痛声骂道:“浑蛋,安斯艾他们疯了吗?”
他气急败坏地狠踢椅子:“野岛,你去发电报,向总部说明情况。”
旁边野岛一郎闻言当即顿首:“哈依,我这就去发电!”
前川亮太见他离去,在不宽裕的空间里,心焦烦躁地走来走去,“本来大好的机会,我们已经和史考特谈的差不多了。”只要他在温度的检测数据上稍做手脚,他就有信心让温度一说盖棺定论,越想越气,“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这么个人,横生枝节!”
在别人的地盘,不敢太大声,只能忍着怒气:“这个混蛋,她肯定不是什么乔治,她绝对是化工行业的专家!!”
“我看到公告栏玻璃里贴的报纸,好像是一个人。”长谷声音小小的。
前川亮太再也压制不住怒火,破口骂道:“你是蠢货吗,这你都信!还是你是觉得我连个外行都比不过?”
在他的怒火下,屋内一时噤若寒蝉。
相较于此。
中方这边就是一团喜气了。
日方公司还没回消息,暂时还谈不上庆功,但他们内部欢庆一下肯定是没问题的。
“不愧是坦克式推土机,林工真是名不虚传,我们给林巧枝同志鼓掌。”这位不认识的领导高声道,并且率先抬手鼓起了掌。
“啪啪啪啪……”
会议室内响起一阵连绵不绝的掌声。
“林工年少有为。”
“燕化这边肯定记一大功。”
……
领导说完了,技术团队的贺红星和卢当山等人也都来夸,满面红光的样子。
林巧枝觉得这就有点太过了,领导夸她可以当做他们都不懂技术,是来自外行的吹捧,但懂行的也这样吹,就真的过火了,她化工行业几斤几两自己难道不清楚?
“过誉了,真的过誉了!”林巧枝认真强调,且说,“化工行业我真没那么擅长,纯粹是乱拳打死老师傅。”
她说的很真心,揪住一根线头,其实就是乱拳,打得中是运气好,打不中基本就没招了,所以她才给三星的难度评级。
老师傅们:“……”
合着你管这个叫乱拳?
要不,林工你还是狂一点吧,你好我好大家好。
沉稳质朴这个品质,不是说它不好,实在是配不上你的技术。
见到这里一时尬住,领导笑着来解围,热情的挤过来和林巧枝握手,张口就是一串不带重复的感谢和重视夸奖。
林巧枝握着手,刚好顺势道:“还有一件事想和组织汇报,美方技术团队的安斯艾专家,想要和我们谈一个合作,希望我们中方保密技术。”
领导愣了一下:“说反了吧?”
第126章 上兵伐谋,要不还是稍微用一点智慧?
“没有说反, 他主动来找我的。”
林巧枝老实说。
领导一脸惊愕:“什么?”
安斯艾主动来找的她?
虽然说他们推翻了安斯艾等人的判断,自己发现了问题,但也不至于让安斯艾直接傻了吧?被灌了迷魂汤也不至于此?
林巧枝想了想, 解释说:“可能是因为在技术交流过程中,被我无意中猜到了对华封锁的一些机密技术, 比如二次注汽?”
领导呆若木鸡, 盯着林巧枝看了好一会儿,才一字一顿冒出:“能说得再细致点吗?”
这是高情商说法。
低情商就是:你说的话我怎么听不懂呢?
林巧枝想了想,再次降低标准,用大白话:“就是原本从一个孔往里通气,换成多个孔定时定量往里通气, 有个好处,可以降低结焦,就是炉管壁沉积的那些硬质焦层。原本按照维护手册,可能60天左右就要清理一次, 如果我们加班加点生产,可能四五十天就要清理一次, 每一次停炉清焦, 单次会损失2000吨左右的乙烯产能。”
她觉得应该解释地够清楚了,总结道:“用上这个技术,可以大大延缓这个时间。”
领导若有所思。
听起来是非常好的技术。
因为林巧枝的大白话省去了大量技术,听起来有一种易如反掌的感觉,似乎简单理解好像不太难的样子。
但这位首都领导还是有一点技术素养的,压低嗓音:“林工,这个技术, 你怎么旁敲侧击出来的……”
总不可能是人主动送上门来的。
这个难度,应该不小吧?
“那个叫布德的美国人, 追着给我讲的。”林巧枝一脸正直,她绝对没有主动和外国人接触!
领导感觉有点晕。
处理首都这块地界的人际关系,他都从来没有觉得这么弯弯绕绕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