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裂痕是完全符合热应力失衡的开裂模式的,肯定是有东西导致了这一现象,从前觉得是操作问题导致急冷油黏度变化,现在否认了这一点……”
林巧枝经过这一轮五星和四星难度的检修,自己其实成长也很大,她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理念——异常参数必有其载体,失效模式必留其痕迹。
“那是什么导致了急冷油黏度的波动呢?”林巧枝提出这个切入点。
“卢工,你有什么想法吗?”林巧枝也不管别人怎么想,继续推进,直接提了卢当山的名字。
卢当山感觉自己才恍了一下神,才一分钟不到吧?怎么话题突然就跳了,忙集中精神:“这……急冷油黏度的话,除了温度和急冷油本身的质量,比如裂解副产物聚合?烯烃和芳烃在高温下发生聚合反应。”
“举个例子。”林巧枝追问。
“丁二烯、苯乙烯就可以,不过要在超过200c的高温下才有反应条件。”
“它们的产物呢?”
“大分子焦油。”
“黏度是变高?”
“对。”
林巧枝示意黄彩霞记录下来这一条,又从别的学徒中点了一个接着记录。
虽然是假的,但是一切都是要按照正常带教模式来的,否则岂不是容易被人察觉到不对?而且她们都很聪明,这些工作和工业相关知识,一教就会。
紧接着,按照她对机械工业的理解,又继续追问道:“管道密封有可能失效吗?急冷油接触空气、氧气、二氧化碳这些气体,会怎么样?”
“可能性极小吧……”卢当山有点不确定的说,尽管相信外国货的质量,但也不敢保证,不过说起反应他就得心应手了,“接触氧气的话,会引发分子交联,接触二氧化碳……”
林巧枝点头,顺着整条急冷油的路线,继续思考:“固体颗粒呢?比如炉管腐蚀产物,fe2o3这种?催化剂粉尘?密封材料碎屑?”
果然化工和机械还是两个有跨度的行业。
卢当山脑子都有点转不过来,怎么会有人去考虑密封材料碎屑?固体掺入还好,要是讲化学反应,岂不是千奇百怪了?
……
林巧枝收集到了急冷油所有可能被影响的因素,满意了。
卢当山感觉脑子被搅和了。
就跟那白稀饭和酸腌菜一样,被筷子嚯愣嚯愣,全给搅和乱了。
“林工你这是、怀疑急冷油的问题?”卢当山问道。这样的话,绕来绕去好像还是他们油的质量问题,或者操作问题?
林巧枝摇头:“我是怀疑整条急冷系统有问题。”她之所以盯紧这里,就是发现工人在这一块的操作上,有所变化。
而且,她看向卢当山:“急冷油这玩意黏度变化,总得有个说法吧?”
旁边跟不上的人已经乱了,什么说法,黏度变化不是因为温度吗?哦不,已经被否了。
卢当山勉强跟上了,他有点怀疑的摸了摸脑子,好像在这一条小路上,已经走到美日法三方前面了?
他都来不及问林巧枝怎么怀疑到急冷系统的,就听林巧枝问:“卢工你有时间吗?我打算先做离心分离,再测急冷油里面的成分,应该是用化学反应来检测,或者是有一些我不知道的化学手段?”她补充,“您没有时间的话,给我推荐一个擅长化学的人。”
卢当山想问的话都到嘴边了,又咽回肚子里,忙道:“有时间!”
他难道想跟在别人后面吃灰?难道乐意被牵着走又没法抵抗?哈哈哈让老贺他们去头疼吧,他先走小路试一试超车的感觉!
哈哈哈哈!
等他反应过来,手里已经握着两根试管,试管里分别是:高黏度油样、低黏度油样。
卢当山看着这两支试管,只感觉到一股巨大的推背感,不知道怎么就被推到这里了。
不是管路裂缝吗?
他脑海里冷不丁就冒出:坦克式推土机。
第121章 距离真相更近了一步
短短几个小时。
林巧枝这边的情况, 已经在燕化内部,小范围飞快流传开。
赵振云梳理完大后方的后勤工作,就投入了会议里, 又到工业局总局汇报工作,深入了解目前的局势和情况。
才从会议脱身, 就被同样来首都汇报工作的熟人赵志国拉住。
两人一起往外走。
“振云, 听说林工否了鲁姆斯公司的意见,还拿出了切实有力的反驳证据?”他暗啧了一声,又有点羡慕的看了赵振云一眼,“这才多久。”
从112厂离开后,他就时不时听到林巧枝的战绩, 如果不认识林巧枝也就罢了,偏偏他还真的亲眼见过林巧枝的能耐。
他兀自感慨:“同为赵局,咱俩同姓不同命啊。”
他最近真的是头发都要揪光了。
是特意跑来首都求援,这是好听的说法, 说直白一点,就是来求爷爷告奶奶的。
冷不丁听到燕山石化的消息, 心猛地一颤, 那是什么一种感觉呢,就好像自己在战场上跟人拼刺刀血战,突然听说,隔壁部队缴获一门重火力大炮,正拿着它“砰砰砰”开炮……
“机械工业那边是一通百通,林工之前接触过化工行业吗?好像没有吧。”赵志国语气都有些怀疑人生了,边和赵振云往外走, 边回忆:“我记得林工读得是红旗厂办的中专学校,她这技术也不知道怎么练出来的, 大型化工装置,江城没有条件的吧,学校里就更不可能教这些了。”
赵振云曾经也经历过这个阶段。
但是怀疑人生久了,习惯了,就能做到云淡风轻了。
她现在是不会随意透露更深层的东西了,只以随意的状态说:“以战代练嘛。前面那些项目熟悉一些,把握足一些,上手多了就有经验了,积累也就深厚了。”
赵志国:?
他简直像大鹅一样伸长了脖子,转头去看这个昔日老熟人,对,昔日,他觉得现在眼前这个人有点陌生,陌生得可怕。
听听,要不你把自己说的话录下来,然后好好听听说的这是什么话?
“林工入行总共也没有几年吧。”赵志国笑笑,实际上感觉牙酸得牙齿要打架了。
赵振云却是很自然的点头,像是赞同:“一通百通嘛,技术这个东西是这样的。赵局你做这行时间也不短了,应该也知道,天赋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不讲理的。”他们还见得少吗?那些被国家收编,隐姓埋名去到杳无人烟、去到隐秘之地的人才。
赵志国觉得这天没法聊下去了,像是信了赵振云的解释似的,缓缓点头:“你这边有没有做技术方面的总结?”
他觉得还是得聊点对自己心脏有利的东西,有这么个熟人,以后有事能先排个队,也是很爽的。
就是不知道林巧枝到底擅长什么,之前那一版“通用的、常见的、比较接近技术链条底层”的说法,还是太笼统的。
这就真问到赵振云痛点了。
她难道没有思考总结过?从塔机、6y2型机车起,她就一直试图总结,想把林巧枝的天赋和技能点方向总结出来,这也是她的工作之一。
“你怎么看?”赵振云把问题抛了回去,依旧很自若的样子。
赵志国挑了挑眉毛,不太确定赵振云是什么意思,难道是在提醒他不该打听的别打听?可这些引进的东西,本就是掀开了说的,也不太涉及保密。
他思索着,语气也是不太确定地分析说:“依我看的话,林工对机械动力原理肯定是有自己独一份的理解的,像是传动系统、液压泵、齿轮箱、动力引擎这些,再就是电路、控制这一方面,能量的利用好像也有涉猎……”
说着说着,赵志国语气已经是有些不好了。
思绪也是有些混乱。
林巧枝这种攻克问题的方式,还是有点吓人了。
真要是再往上发展,去搞武器……
赵志国想到这里,忽然把自己吓了一跳,他又摇摇头,呢喃自语道:“还是不一样,难度系数都不是一个级别的。”
“什么?”赵振云问了一句。
赵志国如梦初醒,再看赵振云,越是觉得自己猜对了,板正着面色:“纪律我都懂,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说的不说。”正好两人走出了这栋办公小楼,赵志国顺势向她道别,满脸郑重的走了。
只是有点头疼,想听一听同事意见的赵振云:“……”
看着赵志国远去的背影,你懂什么了?
***
独立车间。
林巧枝穿戴石棉手套,防护面罩。
卢当山给夹套蒸汽管包裹保温层防止烫伤,看向林巧枝说:“林工你等我结果就好了,这操作也不必要亲自参与。”
林巧枝整理了一下石棉手套:“多学一点也是没有坏处的,说不定以后什么时候就有用的。”
“这基本是纯化学的东西了。”卢当山合上配电箱刀闸,确认离心机通电后,点击启动按钮,“林工以后想往这方面发展?”
林巧枝经过这一轮五星和四星难度的检修,自己其实成长也很大,她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理念——异常参数必有其载体,失效模式必留其痕迹。
“那是什么导致了急冷油黏度的波动呢?”林巧枝提出这个切入点。
“卢工,你有什么想法吗?”林巧枝也不管别人怎么想,继续推进,直接提了卢当山的名字。
卢当山感觉自己才恍了一下神,才一分钟不到吧?怎么话题突然就跳了,忙集中精神:“这……急冷油黏度的话,除了温度和急冷油本身的质量,比如裂解副产物聚合?烯烃和芳烃在高温下发生聚合反应。”
“举个例子。”林巧枝追问。
“丁二烯、苯乙烯就可以,不过要在超过200c的高温下才有反应条件。”
“它们的产物呢?”
“大分子焦油。”
“黏度是变高?”
“对。”
林巧枝示意黄彩霞记录下来这一条,又从别的学徒中点了一个接着记录。
虽然是假的,但是一切都是要按照正常带教模式来的,否则岂不是容易被人察觉到不对?而且她们都很聪明,这些工作和工业相关知识,一教就会。
紧接着,按照她对机械工业的理解,又继续追问道:“管道密封有可能失效吗?急冷油接触空气、氧气、二氧化碳这些气体,会怎么样?”
“可能性极小吧……”卢当山有点不确定的说,尽管相信外国货的质量,但也不敢保证,不过说起反应他就得心应手了,“接触氧气的话,会引发分子交联,接触二氧化碳……”
林巧枝点头,顺着整条急冷油的路线,继续思考:“固体颗粒呢?比如炉管腐蚀产物,fe2o3这种?催化剂粉尘?密封材料碎屑?”
果然化工和机械还是两个有跨度的行业。
卢当山脑子都有点转不过来,怎么会有人去考虑密封材料碎屑?固体掺入还好,要是讲化学反应,岂不是千奇百怪了?
……
林巧枝收集到了急冷油所有可能被影响的因素,满意了。
卢当山感觉脑子被搅和了。
就跟那白稀饭和酸腌菜一样,被筷子嚯愣嚯愣,全给搅和乱了。
“林工你这是、怀疑急冷油的问题?”卢当山问道。这样的话,绕来绕去好像还是他们油的质量问题,或者操作问题?
林巧枝摇头:“我是怀疑整条急冷系统有问题。”她之所以盯紧这里,就是发现工人在这一块的操作上,有所变化。
而且,她看向卢当山:“急冷油这玩意黏度变化,总得有个说法吧?”
旁边跟不上的人已经乱了,什么说法,黏度变化不是因为温度吗?哦不,已经被否了。
卢当山勉强跟上了,他有点怀疑的摸了摸脑子,好像在这一条小路上,已经走到美日法三方前面了?
他都来不及问林巧枝怎么怀疑到急冷系统的,就听林巧枝问:“卢工你有时间吗?我打算先做离心分离,再测急冷油里面的成分,应该是用化学反应来检测,或者是有一些我不知道的化学手段?”她补充,“您没有时间的话,给我推荐一个擅长化学的人。”
卢当山想问的话都到嘴边了,又咽回肚子里,忙道:“有时间!”
他难道想跟在别人后面吃灰?难道乐意被牵着走又没法抵抗?哈哈哈让老贺他们去头疼吧,他先走小路试一试超车的感觉!
哈哈哈哈!
等他反应过来,手里已经握着两根试管,试管里分别是:高黏度油样、低黏度油样。
卢当山看着这两支试管,只感觉到一股巨大的推背感,不知道怎么就被推到这里了。
不是管路裂缝吗?
他脑海里冷不丁就冒出:坦克式推土机。
第121章 距离真相更近了一步
短短几个小时。
林巧枝这边的情况, 已经在燕化内部,小范围飞快流传开。
赵振云梳理完大后方的后勤工作,就投入了会议里, 又到工业局总局汇报工作,深入了解目前的局势和情况。
才从会议脱身, 就被同样来首都汇报工作的熟人赵志国拉住。
两人一起往外走。
“振云, 听说林工否了鲁姆斯公司的意见,还拿出了切实有力的反驳证据?”他暗啧了一声,又有点羡慕的看了赵振云一眼,“这才多久。”
从112厂离开后,他就时不时听到林巧枝的战绩, 如果不认识林巧枝也就罢了,偏偏他还真的亲眼见过林巧枝的能耐。
他兀自感慨:“同为赵局,咱俩同姓不同命啊。”
他最近真的是头发都要揪光了。
是特意跑来首都求援,这是好听的说法, 说直白一点,就是来求爷爷告奶奶的。
冷不丁听到燕山石化的消息, 心猛地一颤, 那是什么一种感觉呢,就好像自己在战场上跟人拼刺刀血战,突然听说,隔壁部队缴获一门重火力大炮,正拿着它“砰砰砰”开炮……
“机械工业那边是一通百通,林工之前接触过化工行业吗?好像没有吧。”赵志国语气都有些怀疑人生了,边和赵振云往外走, 边回忆:“我记得林工读得是红旗厂办的中专学校,她这技术也不知道怎么练出来的, 大型化工装置,江城没有条件的吧,学校里就更不可能教这些了。”
赵振云曾经也经历过这个阶段。
但是怀疑人生久了,习惯了,就能做到云淡风轻了。
她现在是不会随意透露更深层的东西了,只以随意的状态说:“以战代练嘛。前面那些项目熟悉一些,把握足一些,上手多了就有经验了,积累也就深厚了。”
赵志国:?
他简直像大鹅一样伸长了脖子,转头去看这个昔日老熟人,对,昔日,他觉得现在眼前这个人有点陌生,陌生得可怕。
听听,要不你把自己说的话录下来,然后好好听听说的这是什么话?
“林工入行总共也没有几年吧。”赵志国笑笑,实际上感觉牙酸得牙齿要打架了。
赵振云却是很自然的点头,像是赞同:“一通百通嘛,技术这个东西是这样的。赵局你做这行时间也不短了,应该也知道,天赋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不讲理的。”他们还见得少吗?那些被国家收编,隐姓埋名去到杳无人烟、去到隐秘之地的人才。
赵志国觉得这天没法聊下去了,像是信了赵振云的解释似的,缓缓点头:“你这边有没有做技术方面的总结?”
他觉得还是得聊点对自己心脏有利的东西,有这么个熟人,以后有事能先排个队,也是很爽的。
就是不知道林巧枝到底擅长什么,之前那一版“通用的、常见的、比较接近技术链条底层”的说法,还是太笼统的。
这就真问到赵振云痛点了。
她难道没有思考总结过?从塔机、6y2型机车起,她就一直试图总结,想把林巧枝的天赋和技能点方向总结出来,这也是她的工作之一。
“你怎么看?”赵振云把问题抛了回去,依旧很自若的样子。
赵志国挑了挑眉毛,不太确定赵振云是什么意思,难道是在提醒他不该打听的别打听?可这些引进的东西,本就是掀开了说的,也不太涉及保密。
他思索着,语气也是不太确定地分析说:“依我看的话,林工对机械动力原理肯定是有自己独一份的理解的,像是传动系统、液压泵、齿轮箱、动力引擎这些,再就是电路、控制这一方面,能量的利用好像也有涉猎……”
说着说着,赵志国语气已经是有些不好了。
思绪也是有些混乱。
林巧枝这种攻克问题的方式,还是有点吓人了。
真要是再往上发展,去搞武器……
赵志国想到这里,忽然把自己吓了一跳,他又摇摇头,呢喃自语道:“还是不一样,难度系数都不是一个级别的。”
“什么?”赵振云问了一句。
赵志国如梦初醒,再看赵振云,越是觉得自己猜对了,板正着面色:“纪律我都懂,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说的不说。”正好两人走出了这栋办公小楼,赵志国顺势向她道别,满脸郑重的走了。
只是有点头疼,想听一听同事意见的赵振云:“……”
看着赵志国远去的背影,你懂什么了?
***
独立车间。
林巧枝穿戴石棉手套,防护面罩。
卢当山给夹套蒸汽管包裹保温层防止烫伤,看向林巧枝说:“林工你等我结果就好了,这操作也不必要亲自参与。”
林巧枝整理了一下石棉手套:“多学一点也是没有坏处的,说不定以后什么时候就有用的。”
“这基本是纯化学的东西了。”卢当山合上配电箱刀闸,确认离心机通电后,点击启动按钮,“林工以后想往这方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