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嘴上说说谁不会?
搞得谁不想孩子出息一样。
“你、你血口喷人!”江红梅气得脸紫红,“我什么时候看不惯她写作业了?我踩在那么高的凳子上做卫生,喊你又喊不动,就会当大爷,我不喊巧枝还能喊谁?”
“你怎么不喊家栋?两个孩子一起喊,你看巧枝干不干活,你非心疼家栋,把活都揽到自己身上,最后搞得两个孩子都不干活,是不是你?”林父理直气壮,“说盼她念书好,我才是真心,钢笔都是我给她买的!”
江红梅都气得眼红了,她有钱吗?那时候就是林武强一个人赚钱,她又没钱,拿什么买钢笔!!而且谁家不这样,女孩子不勤快一点,以后怎么说婆家,“你也别装什么好人,你就是怕她闹,图简单,图清净,图个好名声,要不你会给她买?”
“你才是血口喷人!!”林父气急败坏,“头发长见识短的婆娘,真是倒了八辈子霉才娶了你,我给她带拐子骨回来玩,给她凑齐一套做玩具的工具,带她去供销社买糖汽水,你都没看见?”
“你有两个钱,逗孩子高兴,自己也乐呵,你得意什么?你为她做过一件麻烦事吗?孩子在外面被欺负了,你个当爹的不去给孩子出头,一把力气白长了。”
“我白长了?这么多年,谁养活的你?”
……
这样的争吵,又一次无疾而终。
父母这笔账,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算不清。
运气好,是笔好账,那快快乐乐糊糊涂涂的过,也未尝不可,总归是幸福的糊涂。
运气不好,是笔烂账,无论是糊涂顺从还是清醒反抗,总要从孩子身上剜点肉。
林武强和江红梅,只是万万千普通父母中平凡的一种。
平凡、普通、又大众。
他们这些吵架,并没有传入林巧枝的耳朵里。
林巧枝看到的,只有笑容。
看吧,强大了,连负面情绪和苦水,都会从世界离开。
都觉得这样不好,也都知道这样不好,但却忘了,她是从小听这些苦水和埋怨长大的。
所有的情绪,都朝小巧枝倾倒过。
但此刻,林巧枝情绪被小心照顾得很好,一路也舒舒服服的。
想到她回老家要做什么,林巧枝就有些斗志昂扬,心情大好。
牛车重重碾过积雪,发出簌簌的压雪声,辽阔的自然风景,像是滚滚长江一样使人心胸开阔。
远远地,牛车逐渐靠近。
又是那个美丽的小山村。
它真的非常美,白雪皑皑的山峦,结着细细碎冰的湖泊,松柏常青,使人心安的炊烟气息一缕缕、慢悠悠地往上飘。
村口站着一群人,看到牛车,热情地迎了上来。
第99章 祠堂就是专门为你一个人开的
迎上来的人, 全都是村里村长、村支书还有族里德高望重的长辈。
看清了人,直接把林武强吓了一跳。
下车踩地的腿一软。
还好是从小在田埂泥地里长大的汉子,腿脚稳得住, 不至于摔个踉跄。
紧接着,他就呼吸发抖, 脑子一片空白。
只紧张地擦一擦手心汗, 挤出笑容,下意识地伸手,接过林村长的握手,听对方说:“回来就好,这一路不容易吧, 天冷,咱们赶紧进村烤烤火,暖暖身!”
林村长说这话的时候,只有“回来就好”这四个字的开头, 是笑着对林父说的,很快就转头看向林巧枝, 边招呼她们往里走, 边热情地说:“巧枝一晃眼都这么大了,真是长成大姑娘了,看着就精神又利落,不愧是上过人民日报的,看着大不一样啊。”
全部人都对她说话很客气,夸着她的精神面貌,聊着各个报纸上报道的拖拉机, 又拉点家常以示亲近,但不论说什么话题, 都十分克制、热络笑声里藏着客气和恭维。
单从辈分来说,他们当然不必去讨好林巧枝,可现在已经不是辈分能说得上话的,反而是他们,想要已经扶摇直上的林巧枝,帮帮村里,甚至能给族里,他们家的子女、孙辈带来一些帮助和好处。
林巧枝只是浅笑着。
说句不好听的,她连眼前这些人都有种“认不清”的陌生感。
一年才见一次。
而且这些人,无论是村长、还是族里德高望重的长辈,显然不会和从前的小巧枝有什么交集。
“啪啪啪啪啪啪……”
一阵鞭炮的声音响起。
林巧枝他们一行人才迈入林家门前院子,就马上有人往地上丢了一串红色鞭炮,炸得震天响。
因为有林武强这个工人儿子,尤其是这两年日子更好了,林家的房子相比前些年真是大变样,桌椅木头都是新打的,摆着一些喜庆散糖,墙上刷了大白,贴了红对联,看着就很有年味。
见人进来了,林家的媳妇们纷纷搬椅子、倒茶水、摆瓜子,端一盘橘子,招呼孩子喊人。
林家大儿媳热情地领着林巧枝往里走,先把她领进一间宽敞明亮的屋子,说:“这是朝南的屋子,亮堂,太阳也晒得进来。屋子早早就收拾得干干净净,床单也都是换洗过,在太阳下晾晒干了的,闻着都是皂角味……”
林家几个媳妇,都是非常勤快又利索的女人,这间屋子正如大伯母所说,被仔细打扫得到处都亮堂,透着淡淡的木质香味。
“你今晚就睡这屋。”孙兰还拍了拍被子,笑得质朴,“这棉花厚实,新弹过的,要是还差什么,你就跟大伯母说,都是自家人,别讲客气。”
“好,有需要我再找大伯母你讲。”林巧枝也笑道,她看着孙兰的淳朴热情的笑。
抛去儿时的恐惧和抵触,脱去厌恶的情绪,再看向这片土地。
如果抛去这青山绿水的褶皱间那些腐朽的、污浊的东西,其实这里的人,和这里的山水一样美丽。
行走于泥土间,用汗水丈量这一寸寸土地,四季流转、播种又丰收,勤劳是这片山水间,最质朴又最充盈的东西。
只可惜。
她就是从褶皱间可怖的污泥里走出来的女孩子。
她没法忽视,无法抛开。
她的心生来就是偏的,就好像她出生就有了性别。
林巧枝出了屋子,刚到堂屋,就被热情的拉去写对联、写福字。
屋里烤着火塘,柴火噼里啪啦的烧得红旺,暖烘烘的,而在屋子最暖和的位置,摆着一张桌子。
陆续有人带着红字,满心期待地的来到林家,想求林巧枝一幅字。
这年头,念书的孩子写得最多的就是毛笔字,然后才是钢笔字,毕竟毛笔易得,钢笔难买。
林巧枝也是会写的,只是她没有特意练过,写不出什么大师级的字,但却有一番她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尤其是现在她手力气足,又十分稳,落到纸上,结构端严,刚劲雄浑。
看得她旁边的林村长连忙笑着夸起来。
“都说字如其人,这字结构开阔,笔画有力,一看就感觉透着豪迈的气魄,巧枝不愧是做大事的人。”
在旁边作陪的林爷爷忙咧着嘴谦虚道:“哪有这么厉害,小孩子家家才写了几年字?”
“叔,你这说的就不对了,我可要批评批评你,无志空长百岁,有志不在年高,咱可不能以年龄论英雄。”林村长笑着,好似晚辈般玩笑,说完才转头对大家,“是吧?”
自然是高低错落的应和,还有笑声。
林爷爷可高兴得意坏了,平时哪里轮得到他和村长、族老这样称兄道弟,叔叔伯伯的聊?于是更热情的帮忙张罗,“是是是,巧枝这字写得好,是我眼拙了,那咱们再多写几张!”
又主动去迎接那些拿着红字和鸡蛋过来求字的人。
厨房里忙忙碌碌的女人们,在忙碌的间隙,看到的就是堂屋里人群泱泱,以林巧枝为中心的环绕画面,笑声阵阵,都是热络和夸奖,还有人专门为她铺纸研磨。
这时候能拿着红字和鸡蛋来的人,大多是感觉自己在村里有些地位的,要么辈分高,要么就是有点话语权比如生产队的干部,小队长、记分员之类的。
都是村里很多人想要讨好,不敢得罪的人家。
而现在,他们都堆着满脸的笑围绕着一个年轻女孩。
“二嫂,你看到堂屋里的热闹没?我滴个乖乖。”洗着菜的女人忽然说道。
江红梅当然看到了,虽然说是厨房操持年夜饭的活,可要洗菜择菜,去打水舀水,去菜园摘一盆菜、薅一把葱,总是要出去的。
要路过堂屋的。
她看着那些在村里都要笑脸相迎,努力处好关系的人家,现在都满面热情笑着请林巧枝写字,各种夸奖,各种好话,各种小意讨好的笑容,把林巧枝像是众星环绕一样拱卫在中间。
如果不是真的亲眼见到,看到此刻巧枝,她怕是一辈子都见不着村里会出现这样的场景,甚至不敢想!
搞得谁不想孩子出息一样。
“你、你血口喷人!”江红梅气得脸紫红,“我什么时候看不惯她写作业了?我踩在那么高的凳子上做卫生,喊你又喊不动,就会当大爷,我不喊巧枝还能喊谁?”
“你怎么不喊家栋?两个孩子一起喊,你看巧枝干不干活,你非心疼家栋,把活都揽到自己身上,最后搞得两个孩子都不干活,是不是你?”林父理直气壮,“说盼她念书好,我才是真心,钢笔都是我给她买的!”
江红梅都气得眼红了,她有钱吗?那时候就是林武强一个人赚钱,她又没钱,拿什么买钢笔!!而且谁家不这样,女孩子不勤快一点,以后怎么说婆家,“你也别装什么好人,你就是怕她闹,图简单,图清净,图个好名声,要不你会给她买?”
“你才是血口喷人!!”林父气急败坏,“头发长见识短的婆娘,真是倒了八辈子霉才娶了你,我给她带拐子骨回来玩,给她凑齐一套做玩具的工具,带她去供销社买糖汽水,你都没看见?”
“你有两个钱,逗孩子高兴,自己也乐呵,你得意什么?你为她做过一件麻烦事吗?孩子在外面被欺负了,你个当爹的不去给孩子出头,一把力气白长了。”
“我白长了?这么多年,谁养活的你?”
……
这样的争吵,又一次无疾而终。
父母这笔账,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算不清。
运气好,是笔好账,那快快乐乐糊糊涂涂的过,也未尝不可,总归是幸福的糊涂。
运气不好,是笔烂账,无论是糊涂顺从还是清醒反抗,总要从孩子身上剜点肉。
林武强和江红梅,只是万万千普通父母中平凡的一种。
平凡、普通、又大众。
他们这些吵架,并没有传入林巧枝的耳朵里。
林巧枝看到的,只有笑容。
看吧,强大了,连负面情绪和苦水,都会从世界离开。
都觉得这样不好,也都知道这样不好,但却忘了,她是从小听这些苦水和埋怨长大的。
所有的情绪,都朝小巧枝倾倒过。
但此刻,林巧枝情绪被小心照顾得很好,一路也舒舒服服的。
想到她回老家要做什么,林巧枝就有些斗志昂扬,心情大好。
牛车重重碾过积雪,发出簌簌的压雪声,辽阔的自然风景,像是滚滚长江一样使人心胸开阔。
远远地,牛车逐渐靠近。
又是那个美丽的小山村。
它真的非常美,白雪皑皑的山峦,结着细细碎冰的湖泊,松柏常青,使人心安的炊烟气息一缕缕、慢悠悠地往上飘。
村口站着一群人,看到牛车,热情地迎了上来。
第99章 祠堂就是专门为你一个人开的
迎上来的人, 全都是村里村长、村支书还有族里德高望重的长辈。
看清了人,直接把林武强吓了一跳。
下车踩地的腿一软。
还好是从小在田埂泥地里长大的汉子,腿脚稳得住, 不至于摔个踉跄。
紧接着,他就呼吸发抖, 脑子一片空白。
只紧张地擦一擦手心汗, 挤出笑容,下意识地伸手,接过林村长的握手,听对方说:“回来就好,这一路不容易吧, 天冷,咱们赶紧进村烤烤火,暖暖身!”
林村长说这话的时候,只有“回来就好”这四个字的开头, 是笑着对林父说的,很快就转头看向林巧枝, 边招呼她们往里走, 边热情地说:“巧枝一晃眼都这么大了,真是长成大姑娘了,看着就精神又利落,不愧是上过人民日报的,看着大不一样啊。”
全部人都对她说话很客气,夸着她的精神面貌,聊着各个报纸上报道的拖拉机, 又拉点家常以示亲近,但不论说什么话题, 都十分克制、热络笑声里藏着客气和恭维。
单从辈分来说,他们当然不必去讨好林巧枝,可现在已经不是辈分能说得上话的,反而是他们,想要已经扶摇直上的林巧枝,帮帮村里,甚至能给族里,他们家的子女、孙辈带来一些帮助和好处。
林巧枝只是浅笑着。
说句不好听的,她连眼前这些人都有种“认不清”的陌生感。
一年才见一次。
而且这些人,无论是村长、还是族里德高望重的长辈,显然不会和从前的小巧枝有什么交集。
“啪啪啪啪啪啪……”
一阵鞭炮的声音响起。
林巧枝他们一行人才迈入林家门前院子,就马上有人往地上丢了一串红色鞭炮,炸得震天响。
因为有林武强这个工人儿子,尤其是这两年日子更好了,林家的房子相比前些年真是大变样,桌椅木头都是新打的,摆着一些喜庆散糖,墙上刷了大白,贴了红对联,看着就很有年味。
见人进来了,林家的媳妇们纷纷搬椅子、倒茶水、摆瓜子,端一盘橘子,招呼孩子喊人。
林家大儿媳热情地领着林巧枝往里走,先把她领进一间宽敞明亮的屋子,说:“这是朝南的屋子,亮堂,太阳也晒得进来。屋子早早就收拾得干干净净,床单也都是换洗过,在太阳下晾晒干了的,闻着都是皂角味……”
林家几个媳妇,都是非常勤快又利索的女人,这间屋子正如大伯母所说,被仔细打扫得到处都亮堂,透着淡淡的木质香味。
“你今晚就睡这屋。”孙兰还拍了拍被子,笑得质朴,“这棉花厚实,新弹过的,要是还差什么,你就跟大伯母说,都是自家人,别讲客气。”
“好,有需要我再找大伯母你讲。”林巧枝也笑道,她看着孙兰的淳朴热情的笑。
抛去儿时的恐惧和抵触,脱去厌恶的情绪,再看向这片土地。
如果抛去这青山绿水的褶皱间那些腐朽的、污浊的东西,其实这里的人,和这里的山水一样美丽。
行走于泥土间,用汗水丈量这一寸寸土地,四季流转、播种又丰收,勤劳是这片山水间,最质朴又最充盈的东西。
只可惜。
她就是从褶皱间可怖的污泥里走出来的女孩子。
她没法忽视,无法抛开。
她的心生来就是偏的,就好像她出生就有了性别。
林巧枝出了屋子,刚到堂屋,就被热情的拉去写对联、写福字。
屋里烤着火塘,柴火噼里啪啦的烧得红旺,暖烘烘的,而在屋子最暖和的位置,摆着一张桌子。
陆续有人带着红字,满心期待地的来到林家,想求林巧枝一幅字。
这年头,念书的孩子写得最多的就是毛笔字,然后才是钢笔字,毕竟毛笔易得,钢笔难买。
林巧枝也是会写的,只是她没有特意练过,写不出什么大师级的字,但却有一番她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尤其是现在她手力气足,又十分稳,落到纸上,结构端严,刚劲雄浑。
看得她旁边的林村长连忙笑着夸起来。
“都说字如其人,这字结构开阔,笔画有力,一看就感觉透着豪迈的气魄,巧枝不愧是做大事的人。”
在旁边作陪的林爷爷忙咧着嘴谦虚道:“哪有这么厉害,小孩子家家才写了几年字?”
“叔,你这说的就不对了,我可要批评批评你,无志空长百岁,有志不在年高,咱可不能以年龄论英雄。”林村长笑着,好似晚辈般玩笑,说完才转头对大家,“是吧?”
自然是高低错落的应和,还有笑声。
林爷爷可高兴得意坏了,平时哪里轮得到他和村长、族老这样称兄道弟,叔叔伯伯的聊?于是更热情的帮忙张罗,“是是是,巧枝这字写得好,是我眼拙了,那咱们再多写几张!”
又主动去迎接那些拿着红字和鸡蛋过来求字的人。
厨房里忙忙碌碌的女人们,在忙碌的间隙,看到的就是堂屋里人群泱泱,以林巧枝为中心的环绕画面,笑声阵阵,都是热络和夸奖,还有人专门为她铺纸研磨。
这时候能拿着红字和鸡蛋来的人,大多是感觉自己在村里有些地位的,要么辈分高,要么就是有点话语权比如生产队的干部,小队长、记分员之类的。
都是村里很多人想要讨好,不敢得罪的人家。
而现在,他们都堆着满脸的笑围绕着一个年轻女孩。
“二嫂,你看到堂屋里的热闹没?我滴个乖乖。”洗着菜的女人忽然说道。
江红梅当然看到了,虽然说是厨房操持年夜饭的活,可要洗菜择菜,去打水舀水,去菜园摘一盆菜、薅一把葱,总是要出去的。
要路过堂屋的。
她看着那些在村里都要笑脸相迎,努力处好关系的人家,现在都满面热情笑着请林巧枝写字,各种夸奖,各种好话,各种小意讨好的笑容,把林巧枝像是众星环绕一样拱卫在中间。
如果不是真的亲眼见到,看到此刻巧枝,她怕是一辈子都见不着村里会出现这样的场景,甚至不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