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厨房里还挤着几个年轻女娃干活,小的八九岁,大的十三四岁。
  择菜的老人边择边看她们的手上活,顺嘴就唠叨:“你们也都不小了,也都是能嫁人的大姑娘了,怎么眼里一点活没有,要有人喊才晓得来帮忙。现在没嫁人还好,以后嫁到婆家可千万不能这么懒,要被指着鼻子骂的。”
  这话女孩们从小听多了,她们其实对这个也没有太多概念,因为从小看到的是这样,听到的也是这样,既定的世界给她们植入了根深蒂固的想法,勤快才是好姑娘,没有好人家会娶懒婆娘,客人来了懒在床上,不管在家、在外没眼力见,都是要被说嘴的,严重点要被戳脊梁骨骂。
  而嫁人之后,把男人伺候好,给他洗衣做饭做衣服做鞋,这些手艺都是要从小在家做熟的,再生几个娃娃开枝散叶,把家里里里外外操持好,把日子过得蒸蒸日上,那就是十里八乡都会夸的好女人、能干女人,谁不羡慕男人娶了个这么好的媳妇?
  她们自己的认知中,也默认如此。
  被夸了贤惠、勤快,会高兴得意。
  她们目睹的世界里,妈妈那一辈人,谁家男人要是被村子里别的男人羡慕“你可娶了个好媳妇”“你婆娘可真能干”女人都是直起腰杆,硬气得不行的。
  但是今天,看到堂屋里那一幕过于冲击认知了。
  尤其是刚刚去菜地回来的女孩,她张了张嘴,想说什么。
  只是仍旧没能说出口。
  就是择菜的时候,难免有些心不在焉了。
  在下次出去,不管是去茅房、还是去借碗筷,都不免在堂屋门前,多停留了一会儿,眼睛不自觉地往里多看几眼。
  大年三十,按习俗到底还是自家聚。
  和林巧枝确定好了明天祭祖之后,到时候族里吃个小族饭,然后热闹的人群才逐渐散去。
  拿到了林巧枝写的对联和福字的人家,回到家后,首先就是笑得合不拢嘴地贴上,有的把原来的取下来贴新的,有的原本就没贴,直接贴在大门上,又生怕被调皮小孩弄坏了,都对家里小孩叮嘱又威胁,竹笋炒肉的话没少出现,这字他们还要好好留着,收好了仔细放起来。
  新年伊始,清晨天色黢黑中刚透出点亮。
  林家全家上上下下都开始动起来,林爷爷换了身最精神、最体面的衣服,又催促林武强赶紧去喊闺女。
  林武强也是穿得精神又郑重,他拉着江红梅一起敲响林巧枝这间屋的房门。
  “咚咚咚……”
  “巧枝!快起床啦!今天可不能贪睡,咱们要去祭祖了!!千万不能迟到的!”
  “哪有那么急?”林巧枝翻了个身,听着咚咚咚的急切敲门声,不是很高兴的皱了皱眉,困意未散,“还千万不能迟,之前女孩连祠堂门内都进不去,不到都行,迟到能是什么天大的事。”
  林巧枝睡的还有些迷糊,昨晚守夜放完鞭炮,她又琢磨什么时候提效果最好,琢磨来琢磨去,发现祭祖就是最好的时候,全村人都要去的吧?
  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睡着的,但现在半梦半醒,感觉舒服得不得了,和小时候睡几个高凳子拼起来的窄床,感觉完全不一样。
  不会不敢翻身,一晚上睡得腰酸背痛了。
  她舒服又迷糊,带出点直脾气。
  林武强可不像林巧枝那样不把宗族和族谱当回事,怕她真的突然犟起来,赶忙道:“急!!怎么不急?咱可不能这么想啊巧枝,你上人民日报,还被点名表扬,* 号召全国人民向你学习,这种光宗耀祖的大事,就是天大的事啊,祠堂就是专门为你一个人开的,谁不去都行,唯独你不能缺席啊!”
  第100章 她生生劈开荆棘,开辟了这条路
  水湾村。
  也可以叫半个林家村。
  全村大半人都姓林, 大都是沾亲带故的关系,此刻都聚集在后山的祠堂前。
  之前林巧枝得到了省技术标兵的称号,还有一系列的报道, 林族长就想开祠堂祭告祖宗了,然后把这些事都记在族谱上, 让往后林家子孙, 翻开族谱都能知道祖上出过什么样的人物,有过什么样的辉煌和荣光。
  草拟的稿子都准备好了,结果林巧枝人没有回来。
  当时绝对是错愕又不敢置信的,甚至还有些恼怒,但历经今年这些事, 再看林巧枝新做的事,新获得的荣誉,便觉得此前……倒显得自己小性了。
  是他啊!!
  是伟大的领袖啊!!
  被他表扬,这是多少人做梦都不敢想的光荣。
  全村老老小小姓林的人家, 都到了祠堂外的空地上,这里早早被安排人铲干净了雪, 众人看着林巧枝被簇拥着走过来, 只感觉这片山野间的磅礴灵气好像都汇聚到她一个人身上。
  很多人对林巧枝的记忆,还停留在两三年前,更多人停在留五六年、七八年前,忽然看到眼前肩膀宽阔,高挑有力,走路赫赫带风的林巧枝,一时都有些不敢认。
  一次次完成旁人不能完成的事, 一次次挑战无法战胜的困难,让林巧枝凝聚出强大的自信心。
  管理项目, 统管很多人,又锻炼出威严的气势。
  经历过许多事的锤炼,闯过一关关的困难,使她面对多大的场面都能保持冷静和镇定。
  眼下只能说小场面了。
  在大半个村子的瞩目下,林巧枝神色镇定,从容且不显出一丝局促。
  村里众人看着这一幕,只觉得林巧枝不一样了,有种和旁人格格不入的强大气场,就好像连相貌都变了,看着不讨喜的攻击性外表,都成了威严肃穆的勋章。
  祭祖的流程,对很多女孩子来说,其实并不熟悉。
  她们从来没有踏入祠堂的资格,等到十几岁,嫁到外村去,祠堂就和她们更没有什么关系了。
  林巧枝也不熟。
  但她也不觉得有什么关系,自然有人拥簇着她走,她从祠堂正门进入,然后进行上香、祝颂等一系列环节。
  能进入祠堂还站在前排,站在林巧枝附近的,都是族里有头有脸的长辈和人物。
  林巧枝则是踏入祠堂,唯一一个女孩。
  这让门外很多尚且年幼的女孩子们,忍不住仰头问:“妈妈,不是说女人不能进祠堂吗?”
  被喊妈妈的中年妇女,也是忽然被问得愣了一下神。
  她们很多都是外嫁来的,每到这个时候,都是照看着孩子,男孩子要依次进去上香、给老祖宗磕头。
  闺女就跟在身边,张望着祠堂里面,等着回家吃热乎的好饭好菜。
  她们原本对这些是不在意的。
  其实这种从小都没得到过好处的事,每年还要吹一阵冷风,女孩们真的一直都觉得自己不在意。
  但是直到今天,看到林巧枝,才知道,女孩子不是不能进祠堂。
  但看到眼前这一幕,心里还是有情绪翻涌。
  忍不住发问:为什么呢?
  但到底是什么在心底作祟,却又说不清楚。
  林巧枝知道,是权利。
  女孩们不在意进不进祠堂这种事,但其实在意自己无缘无故失去了和男孩们同等的权利。
  不公平,委屈在心底滋生而起。
  即使前头村长在说什么大道理,在说什么村子以后肯定越来越好的事,她们也是一句都听不进去。
  和她们有什么关系呢?那些好的东西,都是家里的,家里的都是哥哥弟弟的,而她们都是要嫁到外村去的。
  “巧枝,你给大伙说两句?”站在祠堂前慷慨发言过后,林村长看向林巧枝征求道。
  不愧是族长,说话真的很有水平,慷慨激昂、鼓舞人心的话语里,看似全都是对林巧枝的夸奖和吹捧,好听得不得了。
  但是却滴水不漏地藏着“肯定不会忘本的”“造福家乡的父老乡亲们”之类意识的话。
  若是迟钝一点的,容易骄傲上头的,此刻怕是涨红着脸,飘飘然当着全村这么多人的面,拍着胸脯许下承诺了。
  喝醉酒的人,尤其男人,最爱如此。
  可惜她不是未经世事的小年轻了,她这一路走来,接触过太多人精了,而且也真不觉得这有什么好得意洋洋,甚至飘飘然了。
  这样围观的、热切的、崇拜的目光,对她来说,已是寻常。
  是的,寻常。
  通过实打实的技术就能拥有,是汗水和努力刻入身体的东西,而不需要吹嘘和吹捧才能获得,更不会使她头脑充血,理智全消。
  林巧枝浅浅一笑。
  接过话头,对着祠堂外乌泱泱的众人说:“我这次回来,确实有想法造福咱们家乡父老乡亲们。”
  她顿了顿。
  众人一个激灵,耳朵不由竖起来,生怕错过了什么消息。
  林巧枝目光扫过人群中一个个女孩,才又开口,“我准备组建一个全女子钳工班组,作为带教老师,组织今年给我特批了五个社会招工名额,希望我能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也能去冲击更大的团队项目。”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