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安静了半晌。
  “带了!”
  “我这就让人去拿。”
  林巧枝最先拿到的还是超大型塔式起重机的宣传资料,封面就是一张塔机的全身照片。
  体型大,威武霸气。
  林巧枝看到它的一瞬间有些错愕,又眼前一亮,这台塔机,正是她梦里操作过的那一款。
  型号居然都一模一样。
  第92章 林工这是长了一双技术鹰眼吧
  林巧枝很快就想明白了原因。
  可能不是她运气好。
  而是超大型塔式起重机可以随着项目移动, 而非重点工程和项目,又用不到这样重量级的起重设备,这样的大工程又不会太多, 所以很有可能国家只引进了这一批,并且会用很多年。
  “某一个固定配件坏了?是已经确定问题所在点了吗?”林巧枝仔细看这份资料, 里面都是功能性介绍, 技术深入部分不多。
  “是的。”谢书记道。
  陆续又有资料送过来,赵振云看着眼前的情况,思忖片刻,安排定性道:“我们今天做一个初步沟通,以不影响拖拉机项目的为基础。”
  几人都看向赵振云。
  “让林工先做一个初步判断, 看能不能像是步进梁式加热炉一样有一些想法。”
  赵振云解释道:“大家也都看到现在的情况了,项目不止一个两个,涉及的行业也很多,林工不可能都有涉猎。咱们当断则断, 有希望,就自己试试, 没有希望, 咱们该送修的送修、该请西方维修员的也要请,申请经费也都要准备起来,两手抓两手硬。”
  赵振云给这一桌人稍稍加压,道:“各位远道而来,我肯定是明白诸位迫切的,但是责任重大、干系也深,到底是继续请西方协助, 稳妥走路,还是自力更生, 拼上一把,都是要考虑清楚的。”
  总而言之,林巧枝如果有一些想法,并且给出建议、甚至能亲赴解决问题,肯定是皆大欢喜的。但是她不可能是全能的,更不可能说把压力推到林巧枝这边。
  赵振云想传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也是对自己辖下技术人才的一种保护。
  谢书记等人一听就明白了,连忙笑两声,好声道:“这个赵局你放心,让林工帮忙看看,真要是不行,我们肯定也不会强求……”
  丑话说在前头,也算是把预防针打好了。
  赵振云点点头,她就防着有些人厚颜无耻,明明是自己责任,硬要林巧枝给出承诺,偏偏技术人员很多都简单自傲,容易掉进这样的责任感陷阱里。
  其实在赵振云心里,对此行也不是很有信心,即使有步进梁式加热炉的先例,但是一个人能触类旁通到这种程度,也是实在让人不太敢相信。
  能对其中一两个有想法,就已经足够厉害了。
  她是这么想的,才事先做了这些铺垫。
  其实这一桌人心里大抵也如此想,只是盼着那一两个是自己而已,所以听到赵振云话中有话的提醒,都没有什么生气或激烈的反应。
  顶多就是有人讪笑两下而已。
  这年头,高级知识分子不够用,顶尖技术工人也稀缺,偏偏技术困难又太多,光是靠传帮带的学徒体系,很难教出顶级技工,因为缺乏了学识积累,很多人只能是在工作中不断磨炼成长。
  也只有集聪明、自律、勤奋、好学为一体的人,才能脱颖而出。
  稀缺自然就珍贵,尤其是林巧枝这种稀缺程度的,赵局护着点不是很正常?
  林巧枝见赵振云这么给她撑腰,也就专心看起了资料。
  超大型塔式起重机,虽然和天车同为起重设备,但实际上区别还是非常大的。
  类似于私家小汽车和坦克,都是几个轱辘在地上跑,但能说是一个东西吗?
  当然了,硬要闭着眼睛说差不多,也真的能挑出一些相似的点。
  塔机由金属结构、工作机构、电气系统三部分组成,金属结构就是塔身、动臂、底座,工作机构包含起升、变幅、回转和行走四部分,电气系统大体就是控制、线路这些。[1]
  这款wolff的塔机,有效工作幅度70米,作业面积覆盖两个足球场,最大起重重量120吨,内爬高度55米。
  优点也非常明显,结构紧凑,安装调试便捷,甚至可以做到五车运输。
  林巧枝逐渐翻阅手中这一册资料,对这款塔机心里大致有数了。
  王柏强也不吭声,就做个陪同。
  倒不是他不想做什么,而是跨越行业去探索前沿技术,这在绝大多数人看来,都是不可能做到,甚至匪夷所思的。
  另一方面,林巧枝在此前很多地方,就已经展现出了她远超于普通人的天赋和头脑,王柏强觉得没必要去干涉她。
  会议室里,逐渐的安静下来。
  只有林巧枝一页页翻动纸张的声音。
  这会儿,林巧枝在出问题的大臂上,已经停留好一会儿了,才开口:“我有一点思路,这个问题还有点特别。”
  “怎么说?”谢书记背脊像安了根弹簧一样,立马坐直起来。
  林巧枝却道:“您能再详细描述一下塔机的这个‘点头’现象吗?”
  谢书记一愣,但还是说:“其实就是大臂在往下趴的过程中,会一颤一颤的抖动。”
  他指了指宣传册上的具体部位,又捏起一张纸,用手臂作为操作臂,简单抖动着模拟了一下:“就是这样晃着抖,悬吊的重物就会跟着一上一下的跳动,太危险了!”
  但是吧,也不至于坏到不能用。
  如果不是真的太危险,按照国人朴素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节省思维,肯定是将就着继续用的。
  换一个模块就要十多万呢,还是美元。
  就是处于一个“肯定要修”但又“太贵了、也不是不能先将就着用”的抠搜状态。
  这不磨磨蹭蹭,就磨蹭到林巧枝这里了。
  林巧枝思索着:“我记得目前全世界塔机方面,都存在卷扬溜钩、吊臂旁弯、变幅抖动这些问题,对吧?”
  “你是说,这个可能是多发性问题?”
  “很像。”
  “其实说来也有道理,我们反馈了这个问题之后,对方人都没来,只是做了远程沟通,就给出了更换零件模块的维修建议。”谢书记对林巧枝这个想法,倒是接受得很良好,不管对不对,起码这个逻辑是走得通的。
  更让谢书记注意的,还是林巧枝的情绪和语气。
  他是想观察一下,林巧枝对这个问题,到底是个什么看法。
  是觉得茫然,还是觉得有思路有希望,或是觉得困难,亦或者忐忑不敢下手?
  人面临困难时的想法,其实相当一部分会体现在表情上。
  他正暗暗观察着。
  却听林巧枝直接道:“我应该能修好。”
  “咳咳咳咳……”旁边王柏强猛地重重咳嗽几声,好像是被茶叶沫呛到的样子,又连忙抬手,“等等,你不是才看宣传资料册子吗?”
  是不是过于简单草率了?
  林巧枝顿了顿,觉得好像听起来是有点太狂妄轻率了,于是委婉了一些,道:“我对这个塔机的想法,实际是比步进梁式加热炉更为深入一些的。”
  都同型号了。
  而且连出问题的部位,具体需要修的模块,都已经明确指出来了。
  就算到时候她真找不到原因,还不能直接拆开,一比一对着每个机械零件还原吗?
  以她现在的水平,可以拆卸,还能随意实践,想在梦中理解一个模块的具体功能,她还是有信心的。
  在场除了红旗厂本家人,基本都仔细了解过步进梁式加热炉的事,还大都听过陆良的推崇式赞美,听到林巧枝说比那个还有把握,谢书记不禁有些振奋,不由再往前坐了坐:“真的比当初步进梁式加热炉还有信心?”
  “目前自我感觉是这样没错。”林巧枝回了一句。
  谢书记眼睛都瞬间瞪大了,还是有点不敢相信:“真能修好?确定吗?”
  “咳咳。”赵振云咳嗽了两声。
  “有信心吧,只能这么说,毕竟现在没看到设备。”林巧枝发现人还是得谦虚一点,毕竟说实话可能有些太刺激人了,反倒是让人不相信。
  果然,谢书记的表情都松下来,又浮现出高兴雀跃来。
  他“嗯嗯”两声称好,连忙压制住有点激动的心情。
  能在重点工程中担任三把手,他其实是稳定情绪的好手,实在是这个问题有点磨人了。
  别看就是轻微点头,但是要看它吊了多重的东西啊!作为负责领导之一,天天看这么个糟心玩意在眼前抖抖抖,真的是心惊肉跳啊。
  随着时间的积累,那种胆战心惊在心里是成倍积累的。
  林巧枝又陆续看了几份资料。
  “这几份我也有些想法。”她将会议进度推进得简单直接。
  “你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