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简单来说,测试这款拖拉机转弯能力,尤其是在比较极端复杂的工作状况下。
我国地广、气候多样,即使同为丘陵山地,种植的作物也是天差地别,会有各种各样的农耕作业需求,极端工况绝不稀缺,更是难度非常高。
狭窄丘陵小地块的东2测试点。
只见小拖拉机不断转向,在狭窄地块辗转腾挪,灵活得像是蛇一样在舞。
引得阵阵惊呼,闪光灯亮成一片。
都希望捕捉到它动态的灵活感,捕捉到那种气势。
有聪明的记者,已经赶紧逮住身边的高工,率先提问起来。别看现在这么多技术工人,但现在不抓紧问,等测试结束了,还真不一定这么好抓人。
倒霉记者抓了个说不出三五二六的,伤心于自己抓人眼力下降后,干脆转头,诚恳问:“哪位高工能说两句?这一上午看测试也是很紧凑、很紧张了,也没空细问,光顾着拍照了,确实很需要懂行的人介绍一下。”
真不止一个记者有这个想法。
被记者们盯住的高工们相互看看,都有些缩脖子,折腰转向、电传系统、双向驾驶、四轮等大,深入想一下,这一套可真不简单。
倒不是完全没想法,就怕万一说错话,把林工的技术理解错了,把她的测试用意会错了,眼看着丢脸要丢到全市、全省、全国去了。
还是接待了几队人前来红旗厂的赵振云,没有技术压力的从宏观角度道:“林工的这套技术,绝对是超一流的,可以说领先世界拖拉机水平二三十年。大家可以看到,它极大地降低了拖拉机的最小转弯半径,这也是为了适应小地块作业的需求,从难度上来说,世界范围内目前没有任何一款拖拉机能做到,除此之外,全新概念的传动系统,也有极高的技术要求……”
领先世界水平二三十年。
赵振云是首个给出如此中肯确切评价的人,她显然对此极为敏锐。
“这位是?”
“工业局江城分局,赵振云局长。”
“赵局,你给出这个评价,我们报社可以刊登吗?”记者询问的语气里都带着一丝颤抖和兴奋。
“可以刊登。”赵振云气定地点头,给出肯定答复。
“红旗厂在丘陵山地拖拉机技术上,已经达到世界一流,并且技术领先世界二三十年,我们能这样理解吗?”
“如果我们能批量生产这款拖拉机,中国丘陵山地拖拉机就能达到世界一流?”
“林工的水准,是不是可以称作中国丘陵农机第一人?”
记者们接连的提问,让周围瞬间沸腾了起来。
一种骨子里的自豪升腾,与有荣焉到面貌都显得红润昂扬。
在场很多人,光是听到“中国世界一流”几个字,脊背就蹿起激颤感,心里说不清的发酸发麻。
温东鸣连忙过来,手压了压稳定道:“各位记者朋友,咱们的测试还远没有结束,目前也不是记者招待会,稍安勿躁。等为期七天的一轮测试结束,我们红旗厂会安排专门的时间,来回答各位的问题,还有对技术上的疑问。”
“时间快到中午了,采集到足够素材的记者朋友,可以先去休息吃饭。”
说是这么说,但眼看都这个点了,眼看马上就能采访到出来的林巧枝,谁愿意在这个时候离开?
大冬天的,都守了一上午了,谁这个节骨眼走真是脑子被冻傻了,谁走谁傻帽!
看到温东鸣过来,快到中午林巧枝的测试也快结束。
各地基层班子心中百转千回,简直像是年轻时要见相亲对象一样,心里预案12345全都琢磨好了,脑子里都预演了不知道多少遍。
中午下工铃响了。
把最后一个测试项目收尾,林巧枝宣布:“今天早上就到这里,大家把测试记录交给组长,就都去吃饭吧,辛苦了。”
林巧枝揉了下太阳穴。
也收好自己的测试记录册,拿起水壶喝了两口热水,才随着人流往外走。
结果前面走的也没出去,而在围线入口看稀奇。
聚集在那里,有胆子大的兴奋回头起哄:“林工,都是来堵你的!”
马上就被温东鸣往后脑勺拍了一巴掌:“会不会说话?”
他又转头,顶住热情的人潮压力,“咱们记者朋友等招待会好不好?咱们林工也要吃饭休息,我也知道你们都等一早上了……好好好,我们集体选两三个问题怎么样?”
人潮攒动。
看得林巧枝脚步也踌躇起来,停在原地。
“王工,怎么回事啊?”林巧枝靠近战场二线的王柏强,低声问。
“三拨人,都来找你的。”王柏强侧头看了看她,努努嘴示意,又感慨了一声,“你要是学个分身术,就不用面对这种烦恼了。”
“您教教我?”林巧枝瞅了一眼对面,随口应对这种调侃。
王柏强哈哈大笑两声:“我可不用学。”
他入行这么多年,可还从没见过这样的西洋景。
***
最终。
林巧枝饭后坐到了厂办公楼的会议室里,赵振云坐在对面。
分身术肯定是没有的,但温东鸣处理问题的能力还是有的,他迅速敲定了几个有价值,但又不会太刁钻的问题。
林巧枝大大方方地就回答了。
分管生产的齐邵宁主任接管去了各地丘陵地区来访的同志,这个事,厂里多少还是有经验的。
唯独赵局带来的这些,厂里是真的没有什么经验了。
赵振云简练道:“这几位是遇到了和112厂类似麻烦的同志,我简单介绍一下……”她其实并没有通知,但是有些人就是消息灵通,听到风声动作比谁都快。
人千里迢迢的来了,都求上门了,难道她还能不管,让人被拒之门外吗?
林巧枝点点头,一一打招呼问候。
对面也是笑得很好、很和蔼的样子,起身与她握手。
“林工,百闻不如一见啊。”
“林工,久闻大名。”
……
赵局干练,林巧枝直接。
她们都不喜欢弯弯绕绕,当然了,赵振云肯定有处理弯弯绕绕的能力,但此刻,自然是迁就林巧枝的喜好。
赵振云直接切入正题,介绍起详细情况来。
国家现在什么都缺,虽然因为资金、政策、封锁等原因,引进的设备也不算太多,但毕竟偌大一个国家,数不清的单位和制造厂,哪怕千分之一,乃至万分之一数量也是不容小觑的。
能凑成这一桌,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这一桌人和项目,涉及重工业大设备,有化工压缩生产线,还有正在建设的重点工程等等。
比如大型火电站的建设。
林巧枝暗咋,又笑了笑道:“都是切实关注民生问题的建设啊。”
“不是重要切实的问题,咱们国家哪有那个闲钱去高价引进设备。毕竟兜里都穷得叮当响了,是吧?”面对林巧枝直接的夸奖,谢书记开了个玩笑,既不显高傲又拉近了距离。
顿时引起了这一桌子人的共鸣,还顺便还替国家哭一把穷。
林巧枝把几个东西都在脑子里思索一番,有言在先:“我这边的测试工作还没有完成,完成之后,作为项目负责人,我还要设计生产方案,确保流水线生产能达到样机质量……算一算下来,可能要忙到年底了。”
“没关系没关系,咱们今天主要还是先讨论林工擅长、或者说熟悉哪种技术,彼此了解一下。”
林巧枝点点头,对谢老书记道:“当初引进这个塔机的时候,对方应该会给技术介绍册一类的东西?”她稍微比划了一下。
老王卖瓜,还得自卖自夸呢。
这还只是个瓜。
这么大项目的引进,对方总不能不介绍介绍自己吧?
“塔机你也懂?”王柏强见她要具体资料,不由坐直了身体,有些错愕地看他。
“我琢磨过天车,都是起重设备,有共通之处吧。”林巧枝随便解释了一句。
但也不完全是假话,当初她做20吨模具,生怕出问题,到处找东西开拓思路,完善思维,真的操作过超大型塔机。
她们悬吊区区十吨。
超大型塔式起重机悬吊上百吨。
王柏强虽然觉得自己已经做足了心理准备,但面对林巧枝这么不讲道理的天赋,也是瞪大了眼睛不知道怎么理解。
“有的,我们还带来了。”谢书记回头忙低声让人去取。
林巧枝想了想,这一桌还真没什么偏门的技术,解决问题难度肯定有,甚至会很大。
但她努力积淀知识厚度,让自己不断进步,不就是为了这种时刻吗?
能火力全开。
能让梦境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为工业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几位都有带类似的资料吗?如果有的话,可以都一并拿过来我看一下?”林巧枝目光看过一圈。
我国地广、气候多样,即使同为丘陵山地,种植的作物也是天差地别,会有各种各样的农耕作业需求,极端工况绝不稀缺,更是难度非常高。
狭窄丘陵小地块的东2测试点。
只见小拖拉机不断转向,在狭窄地块辗转腾挪,灵活得像是蛇一样在舞。
引得阵阵惊呼,闪光灯亮成一片。
都希望捕捉到它动态的灵活感,捕捉到那种气势。
有聪明的记者,已经赶紧逮住身边的高工,率先提问起来。别看现在这么多技术工人,但现在不抓紧问,等测试结束了,还真不一定这么好抓人。
倒霉记者抓了个说不出三五二六的,伤心于自己抓人眼力下降后,干脆转头,诚恳问:“哪位高工能说两句?这一上午看测试也是很紧凑、很紧张了,也没空细问,光顾着拍照了,确实很需要懂行的人介绍一下。”
真不止一个记者有这个想法。
被记者们盯住的高工们相互看看,都有些缩脖子,折腰转向、电传系统、双向驾驶、四轮等大,深入想一下,这一套可真不简单。
倒不是完全没想法,就怕万一说错话,把林工的技术理解错了,把她的测试用意会错了,眼看着丢脸要丢到全市、全省、全国去了。
还是接待了几队人前来红旗厂的赵振云,没有技术压力的从宏观角度道:“林工的这套技术,绝对是超一流的,可以说领先世界拖拉机水平二三十年。大家可以看到,它极大地降低了拖拉机的最小转弯半径,这也是为了适应小地块作业的需求,从难度上来说,世界范围内目前没有任何一款拖拉机能做到,除此之外,全新概念的传动系统,也有极高的技术要求……”
领先世界水平二三十年。
赵振云是首个给出如此中肯确切评价的人,她显然对此极为敏锐。
“这位是?”
“工业局江城分局,赵振云局长。”
“赵局,你给出这个评价,我们报社可以刊登吗?”记者询问的语气里都带着一丝颤抖和兴奋。
“可以刊登。”赵振云气定地点头,给出肯定答复。
“红旗厂在丘陵山地拖拉机技术上,已经达到世界一流,并且技术领先世界二三十年,我们能这样理解吗?”
“如果我们能批量生产这款拖拉机,中国丘陵山地拖拉机就能达到世界一流?”
“林工的水准,是不是可以称作中国丘陵农机第一人?”
记者们接连的提问,让周围瞬间沸腾了起来。
一种骨子里的自豪升腾,与有荣焉到面貌都显得红润昂扬。
在场很多人,光是听到“中国世界一流”几个字,脊背就蹿起激颤感,心里说不清的发酸发麻。
温东鸣连忙过来,手压了压稳定道:“各位记者朋友,咱们的测试还远没有结束,目前也不是记者招待会,稍安勿躁。等为期七天的一轮测试结束,我们红旗厂会安排专门的时间,来回答各位的问题,还有对技术上的疑问。”
“时间快到中午了,采集到足够素材的记者朋友,可以先去休息吃饭。”
说是这么说,但眼看都这个点了,眼看马上就能采访到出来的林巧枝,谁愿意在这个时候离开?
大冬天的,都守了一上午了,谁这个节骨眼走真是脑子被冻傻了,谁走谁傻帽!
看到温东鸣过来,快到中午林巧枝的测试也快结束。
各地基层班子心中百转千回,简直像是年轻时要见相亲对象一样,心里预案12345全都琢磨好了,脑子里都预演了不知道多少遍。
中午下工铃响了。
把最后一个测试项目收尾,林巧枝宣布:“今天早上就到这里,大家把测试记录交给组长,就都去吃饭吧,辛苦了。”
林巧枝揉了下太阳穴。
也收好自己的测试记录册,拿起水壶喝了两口热水,才随着人流往外走。
结果前面走的也没出去,而在围线入口看稀奇。
聚集在那里,有胆子大的兴奋回头起哄:“林工,都是来堵你的!”
马上就被温东鸣往后脑勺拍了一巴掌:“会不会说话?”
他又转头,顶住热情的人潮压力,“咱们记者朋友等招待会好不好?咱们林工也要吃饭休息,我也知道你们都等一早上了……好好好,我们集体选两三个问题怎么样?”
人潮攒动。
看得林巧枝脚步也踌躇起来,停在原地。
“王工,怎么回事啊?”林巧枝靠近战场二线的王柏强,低声问。
“三拨人,都来找你的。”王柏强侧头看了看她,努努嘴示意,又感慨了一声,“你要是学个分身术,就不用面对这种烦恼了。”
“您教教我?”林巧枝瞅了一眼对面,随口应对这种调侃。
王柏强哈哈大笑两声:“我可不用学。”
他入行这么多年,可还从没见过这样的西洋景。
***
最终。
林巧枝饭后坐到了厂办公楼的会议室里,赵振云坐在对面。
分身术肯定是没有的,但温东鸣处理问题的能力还是有的,他迅速敲定了几个有价值,但又不会太刁钻的问题。
林巧枝大大方方地就回答了。
分管生产的齐邵宁主任接管去了各地丘陵地区来访的同志,这个事,厂里多少还是有经验的。
唯独赵局带来的这些,厂里是真的没有什么经验了。
赵振云简练道:“这几位是遇到了和112厂类似麻烦的同志,我简单介绍一下……”她其实并没有通知,但是有些人就是消息灵通,听到风声动作比谁都快。
人千里迢迢的来了,都求上门了,难道她还能不管,让人被拒之门外吗?
林巧枝点点头,一一打招呼问候。
对面也是笑得很好、很和蔼的样子,起身与她握手。
“林工,百闻不如一见啊。”
“林工,久闻大名。”
……
赵局干练,林巧枝直接。
她们都不喜欢弯弯绕绕,当然了,赵振云肯定有处理弯弯绕绕的能力,但此刻,自然是迁就林巧枝的喜好。
赵振云直接切入正题,介绍起详细情况来。
国家现在什么都缺,虽然因为资金、政策、封锁等原因,引进的设备也不算太多,但毕竟偌大一个国家,数不清的单位和制造厂,哪怕千分之一,乃至万分之一数量也是不容小觑的。
能凑成这一桌,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这一桌人和项目,涉及重工业大设备,有化工压缩生产线,还有正在建设的重点工程等等。
比如大型火电站的建设。
林巧枝暗咋,又笑了笑道:“都是切实关注民生问题的建设啊。”
“不是重要切实的问题,咱们国家哪有那个闲钱去高价引进设备。毕竟兜里都穷得叮当响了,是吧?”面对林巧枝直接的夸奖,谢书记开了个玩笑,既不显高傲又拉近了距离。
顿时引起了这一桌子人的共鸣,还顺便还替国家哭一把穷。
林巧枝把几个东西都在脑子里思索一番,有言在先:“我这边的测试工作还没有完成,完成之后,作为项目负责人,我还要设计生产方案,确保流水线生产能达到样机质量……算一算下来,可能要忙到年底了。”
“没关系没关系,咱们今天主要还是先讨论林工擅长、或者说熟悉哪种技术,彼此了解一下。”
林巧枝点点头,对谢老书记道:“当初引进这个塔机的时候,对方应该会给技术介绍册一类的东西?”她稍微比划了一下。
老王卖瓜,还得自卖自夸呢。
这还只是个瓜。
这么大项目的引进,对方总不能不介绍介绍自己吧?
“塔机你也懂?”王柏强见她要具体资料,不由坐直了身体,有些错愕地看他。
“我琢磨过天车,都是起重设备,有共通之处吧。”林巧枝随便解释了一句。
但也不完全是假话,当初她做20吨模具,生怕出问题,到处找东西开拓思路,完善思维,真的操作过超大型塔机。
她们悬吊区区十吨。
超大型塔式起重机悬吊上百吨。
王柏强虽然觉得自己已经做足了心理准备,但面对林巧枝这么不讲道理的天赋,也是瞪大了眼睛不知道怎么理解。
“有的,我们还带来了。”谢书记回头忙低声让人去取。
林巧枝想了想,这一桌还真没什么偏门的技术,解决问题难度肯定有,甚至会很大。
但她努力积淀知识厚度,让自己不断进步,不就是为了这种时刻吗?
能火力全开。
能让梦境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为工业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几位都有带类似的资料吗?如果有的话,可以都一并拿过来我看一下?”林巧枝目光看过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