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温东鸣不否认这份分房政策的偏* 颇,但公平的大框架是红旗厂的原则,是不能丢的。
  不可能把某些单项的估值,拔高到不应该、不正常的水平。
  他喝了口茶,脑子里思索一圈,还是道:“你想要今年第一批就争到分房名额的话……”他笑眯眯,“要不我给你介绍个对象?”
  加上这20分,应该就稳了。
  林巧枝脸一绷:“厂长,我是说正经的!”
  “哎呀,谈对象怎么就不正经了?小年轻正是谈对象的时候,革命友谊是多美好的情谊……”温东鸣还想好好跟小年轻说说当年,说说那些年同甘共苦的奋斗情谊。
  林巧枝微笑:“不知道王工有没有跟您说过,有很多青年钳工技艺停滞,就是从谈对象开始的。”
  温东鸣脸上的笑容缓缓消失。
  然后转移到林巧枝脸上。
  林巧枝笑容更盛,努力压住忍笑的嘴角,故作羡慕:“其实想想您说的也对,谈个对象,心里多美啊~干活也不觉得枯燥了,惦记着下班,惦记着对象,惦记着和对象一起自行车去兜风,一起去吃哪家好吃的,一起去看电影……”
  温东鸣眼皮一跳。
  心都狠狠漏了一拍。
  好什么好?
  心都飞了!!!
  不行不行不行,可不能让哪个臭小子,把他家宝贝苗苗的心给勾走了。
  他义正言辞的“咳”了一声,有点后怕,当即改口道:“谈对象咱不急,过两天,省里有个表彰大会,到时候,你和路工、王工一起去领奖授章。”
  林巧枝在之前,已经积累了不少功劳功绩了,对此也有些期待,就直接问:“我评上了什么奖项?”
  工业行业里可也有不少含金量十足的奖项,最高有国。务院颁发的,比如全国劳动模范。
  江对面的仪器仪表厂,曾经还有人获评过“中华高技能人才十大楷模”称号呢!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问这么清楚,到时候都没有惊喜了。”温东鸣卖了个关子,还指出,“是截止到分体研制交流大会,你这次去上海的还不算,后面应该还有。”
  林巧枝被勾得心痒痒,皱皱鼻子:“卖关子。”
  温东鸣微微放下心,卖关子就卖关子吧,惦记荣誉,总比惦记对象好!
  第58章 被光荣授予“技术创新标兵”的称号
  省会议厅。
  林巧枝提前过来, 进行一个简单的彩排。
  大概就是主持人告诉大家,上台顺序,大家走的路线, 颁奖过程等等。
  这个时候,林巧枝才知道路锋和王柏强两人的情况。
  王柏强其实技术水平很早就够了, 但是直到丘陵山地拖拉机落地、流入各地, 这份功劳才让他评上六级。
  得知这些,林巧枝忽然惊觉一件事。
  为什么路工现在还是六级?
  她从小听的故事里,路工被从北边请来的时候,就是六级工了啊!
  对曾经的林巧枝来说,六级工已经是非常厉害, 可望不可及的存在。
  所以,她不会去想为什么路工“才”六级。
  可她现在踏上这条路,并且想朝着更高水平迈进,六级好像就没有那么遥远了。
  褪去儿时崇拜的滤镜, 用清醒的视角去看这一切,就显得有些奇怪了。
  这么多年, 教的徒弟都评上六级了, 路工怎么说也该往上升一升了?
  她想了又想,怎么都觉得没有道理,趁着排练时路锋不在的空档。
  “王工,你现在和路工一样的等级?”林巧枝没有很直白地问。
  然后还一边拿了个像是参军的大红花,非常自然的递给王柏强。
  王柏强伸手接过,表情一瞬不自然,又熟练地板起脸来:“不该打听的别瞎打听。”
  不等林巧枝再说什么, 他就先发制人,拿出在厂校多年积攒的教导主任式的压迫力, 岔开话题:“技术怎么样了,萧隆可有精度稳步向4丝的迹象,人家上次比赛完回去,知耻而后勇,一直埋头苦练,可进步不小。”
  “他稳4丝了?”
  林巧枝愣了一瞬,然后道:“他这个进步是不是太快了,不是说后面几丝都是要以年为单位计算吗?”
  “去上海这段时间,有抽空练吗?”王柏强问。
  林巧枝:“……有是有。”
  可也没有这么快就能从5丝精度跨入4丝的道理吧?
  “明天早上你抽空到我工作台来一趟。”王柏强安排道。
  林巧枝应了一声好,然后默默和王柏强拉开了一段距离。
  王柏强没有感受到林巧枝的嫌弃,他镇定自如:“不要畏难,也别埋头苦干,有摸不透的地方就问,争取今年上半年进4丝精度?”
  周围几个离得近的彩排人,都默默侧头看了一眼王柏强。
  尤其是带入徒弟视角了,感觉听了那语气,都下意识头皮一紧,再听听那话,简直汗流浃背了。
  简直不敢大声喘气,甚至呼吸一滞,然后屏着气,小心翼翼放轻了脚步,往旁边挪了几步。
  已经不会下意识带入徒弟视角的老师傅,也走了,走之前,又看了一眼林巧枝。
  这么年轻,4丝精度?
  传说严师出高徒,难不成徒弟水平这么好,是因为这种带教方式?
  他们默默想到自己带的几个不争气的徒弟。
  江城周边各地,忽然有几个年轻钳工,狠狠打了几个喷嚏,感觉后脖颈凉凉的。
  王柏强看看眼下彩排的情况,越发觉得林巧枝该抓一抓技术了。行业里,大多数人都是技术磨到位了,但是功劳跟不上,所以很难继续往上提级,要一点点参与项目积攒。
  林巧枝现在这个情况,搞反了。
  功劳虽然谈不上厚厚一沓,但也算积累不少了,绝对超三级工的水平,但是技术却差一点才满足四级工水准。
  中国人骨子里似乎就是有一种比较奇怪的执着,要是需要靠脑子的东西差了,那实在没办法,但如果可以勤学苦练的东西差了,就心里别扭得不行。
  比如数学距离满分扣个二三十分,提不上去也不会太恼火,甚至只考个及格,没办法就是没办法,但如果体育满分扣个三分五分的,天都要塌了。
  王柏强现在看林巧枝,就有点这种感觉。
  可能是在厂校那边的工作,常年累月留下了一点后遗症,他就着这个机会,叨叨叨地分析起来,还十分顺手的,拿萧隆来激一激林巧枝。
  林巧枝:“……”
  她记得之前王工春风满面那阵,说漏嘴过,说翁工拿她来刺激萧隆来着。
  翁工拿她刺激萧隆,萧隆技术猛涨。
  王工又拿萧隆来刺激她,她又心里不服气。
  这是在玩套环吗?
  你们当师傅的可真会玩。
  她在心里暗暗唾弃这个老掉牙的套路。
  可还是有点鼓气。
  林巧枝感觉自己好像真的落入了王工的陷阱。
  难怪老师都喜欢这个套路,虽然老套又落伍,但有用啊!!
  可恶!
  “林工,您来这边。”主持人喊了一嗓子。
  林巧枝连忙应了一声:“来了!”
  她一溜烟跑了。
  可不能再往王工挖的明晃晃的陷阱里迈脚了!!
  相比于厂里的表彰,省里的表彰显然不好拿,有一些荣誉,是需要有突出贡献的,而更高一级的称号,则是需要重大贡献且具有一定影响的。
  林巧枝觉得自己拿的这个“湖北省技术创新标兵”称号,好像还挺厉害的。
  即使在省一级的表彰大会上,和她最后站一排的也就六个人。
  打眼望过去,她简直就跟绿油油的小菜帮一样水灵鲜嫩,简直和旁边的人像是在两个图层。
  彩排很快过去。
  省里的各个单位领导、各个比较有实力的国营厂代表,都陆陆续续来到了大礼堂。
  有一部分领导是早早来了,参与彩排,给人颁奖之类的,这些时间临近才来的领导,基本就是来凑场子了——充当表彰大会的等级门面。
  很多时候,也许领导并没有什么实际用途,但为表示重视,为了体现出此次活动的等级和逼格,即便是领导,即便领奖整个流程与他们无关,也要在参会席上正襟危坐到整个流程结束。
  要不然记者报道出去,别人说你这是省级表彰大会?怕不是个草台班子吧!
  那表彰大会的意义何在?
  等到林巧枝按照彩排的顺序,走上颁奖台的时候,台下应邀而来的记者,纷纷举起手里的照相机。
  此起彼伏的闪光灯都亮了不止一度。
  新闻需要什么?要话题度啊!报道人民群众都知道的,都理所当然的,能有吸引力吗?当然是不一样的,与众不同的,能带来更多的传播度,成为报道中有趣的亮点。
  主持人也知道领导有意用年轻人来激励工业战线的新一代,她声音昂扬,向大家介绍: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