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这一说,又惹得一阵阵共鸣。
毕竟百工技能比试的,就是大家伙每天都做惯了的活,像是装配拖拉机、车工技术大比拼……谁会觉得自己每天都做的东西难呢?
人人都觉得自己是没好好准备,要是提前刻苦练上一两个月,肯定也能拿个好名次回来!!
这会儿想着就不免心痛了。
……
各种各样的声音此起彼伏。
林巧枝想要房子,自然也看过厂里之前的分房文件。
其实这一版,和之前的也没有太大差别。
只是在后面的细微项目上,有些分值的调整,还新增了一些条款,比如在市级/省级/国家级的平台发表文章,为红旗厂争光添彩,加2/3/5分。
曾经是没有这一条的,之前的一条是,做出突出事迹,被市级/省级/国家级的平台公开表扬报道,为红旗厂争光。
林巧枝眨眨眼睛。
总觉得这一版分房文件里,很多细微处的修改,是对她有利的。
或者更准确的说,是对……能为红旗厂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有利。
却又不失人情味。
让大部分的名额,惠及勤勤恳恳在一线岗位上,为红旗厂挥洒汗水、付出了最好年华的职工。
看完了公告。
去往厂办的路上,林巧枝心里一直就在默默的算。
两年的工龄,4分。
三级的级别,9分。
铁路部的正式嘉奖,属于部委级的,6分。
丘陵山地拖拉机的设计,王柏强主导占10分,后面每个人都能算3分。
《红旗牌拖拉机速查速修百问百答》目前出了两版,不知道算一本还是算两本,先按一次算,5分。
她在百工技能大赛上,青年钳工组技术大赛获得的第一名名次,5分。
独立主持20吨大型模具的分体研制项目,10分。
这就有42分了。
还有去上海,几次上报纸被报道,广交会争取到订单的口头嘉奖,内部分享的分体研制经验文件……
……
看着不起眼,除了20吨大型模具那个10分比较突出外,其余都是零零散散的小分。
可把能想到的这些随便加一加,她也有四五十分了!
和拖家带口的老职工们比,好像也不差什么。
林巧枝去往厂办领取过年福利的路上,感觉兴奋像是夏天的气泡水一样啪啪啪的在她脑子里炸开。
“林工,来领福利啊。”厂办值班的还是上次的干事刘群,笑得非常热情。
给她倒了一杯水,又去旁边推了个小推车,边说:“林工你去上海弄回来的那批装备是真好用,我们主任说,咱们厂的效益起码要比去年增长八个点!!”
这是很好算的事,因为这会儿每台拖拉机的售价都是国家计划统一定好的,又供不应求,产量就是销量,知道提升的产量,就知道能增长的效益了。
刘群当然高兴,这不仅代表他们的工作好开展,而且他自己也是厂里职工,福利待遇好,他也能得一份!
“也幸亏是年后人少了,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排队来领福利,可没有小推车能用,只能自己扛回去了。”刘群把小推车放到桌前。
林巧枝笑:“你们的工作也做的好,都是拿钱都买不到的好东西,往自己家里大包小包的搬,没有小推车,大家也都是干劲十足吧?”
“那当然!”刘群自豪。
“我记得林工你爱吃这个金华火腿,你的待遇分这个最重的,足足有我大半截胳膊这么长……”
刘群一样样从里头往外拿,米面油、白糖、肉票、火腿、糕点、水果罐头、布料、干红枣、党参……
林巧枝即使已经习惯了红旗厂福利待遇好,也不免有些惊奇,不断搭手往小推车里放:“今年过年福利这么好?”
连党参、红枣都安排上了,这是要炖鸡汤?
“厂里效益好嘛!”
“而且别看多,我们都是有计划的,除了过年走亲戚用糕点、水果罐头、红糖白糖这些,其余都考虑了职工衣食住行基本需求,你看这米面油和布料,厂里现在孩子多,人口多的家庭,每个月定量都是精打细算着吃的,生怕月底饿肚子,孩子长得快,买布做衣,要攒好久的布票,衣服缝缝补补老大穿了老二穿都是补丁……”
说着,刘群就给林巧枝堆了高高的一推车东西。
林巧枝签好字,推着推车走了。
再想到宿舍里那一大包从上海带回来的东西,更感到头疼。
都是好东西。
可她都没地儿放了。
她推着小推车就哐啷哐啷跑进了食堂,把米面油这些都兑换到食堂,换成红旗厂食堂餐券。
回去之后把糕点、罐头一类可以直接吃、不占地的都清理出来,放到柜子里。
又把金华火腿,还有上海带回来的很多特产放到小推车上。
推到家属院!
她先去宁珍珠家,留一些自己爱吃的,比如金华火腿。
“巧枝你回来了啊!!”宁珍珠兴奋地把她往里面拉,脚步飞快,都雀跃得要蹦起来了,“我刚好也有两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你看!”她手往那张她们都熟悉的书桌上指过去。
是一枚戴在胸口的,长方形的小工牌,还有一张计算着分房数据的纸。
林巧枝伸手去拿那个工牌,惊喜:“你换到妇联工作了?”
她都错过了!
宁珍珠笑容灿烂,得意地抱着胳膊:“不错吧?”又用肩膀怼怼她,“以后你可就是我的工作招牌了,可得跟我打配合。”
“还用说?肯定没问题!”林巧枝翻来覆去看那张工牌,嘴角的笑容压都压不住。
这可是她们从小的梦想!
“我之前还想着你会回红旗厂呢。”林巧枝感慨道。
“是孟主任给我的建议,她听了我的想法,知道我想做妇女工作,建议我到妇联那边试试。我就一直在打听,供销社这边也吃香,刚好年前就找到人愿意跟我换工作了。”
就是被几个哥嫂说了几句,说供销社这么吃香的单位换妇联,是亏了爸留下来的关系什么的。
但有宁妈妈护着,珍珠都不往心里去。
宁珍珠往她手里塞了一张纸,把工牌拿回去:“这个以后再慢慢看,听说妇联工作可复杂了,以后你少不了要听我头疼,先看看这个!!”
这张纸上,写了一条条分房规则,是帮林巧枝算的。
按理说,分房这种事,是和单身小年轻没有什么关系的,但偏偏在看到厂里张贴的分房公告之后,她们都不约而同的觉得巧枝很有希望!
就那上面的一条条加分项,巧枝很多都对得上啊!
“我们三个都算了好几遍了,巧枝,你足足有57分,完全有可能赶上这一批分房!!”宁珍珠算完的时候都没忍住兴奋的抱着纸到床上啊啊啊的兴奋嚎了好几声。又兴奋一把抱住宁妈妈:“妈——巧枝简直太厉害了!”
就没有一个年轻人,能有这么多成绩,厉害到可以以一己之力摸到分房名额的希望。
不一条条罗列出来,都不知道她居然做了这么多厉害的事。
“我妈妈都打听过了,那些工龄长、孩子多、双职工、有技能大赛加分,还有劳动模范的表彰的家庭,多的也就七八十分。”
“帮我谢谢你妈妈,这些你拿给……”林巧枝都来不及把东西放下,就被宁珍珠往怀里塞了一堆上海带回来东西,然后兴奋地往外撵,“别管这些了,有喜欢的我可不会跟你客气,你赶紧的,先去给温厂长拜个晚年,顺便打听一下,房子诶!!”
她刚开始算的时候还没感觉,越算越觉得希望很大,那几个不确定的地方,可得好好问问清楚!
林巧枝推着这一推车来家属院,确实是想拜一圈年,再送一些回家。
干脆就先拎着东西上了温东鸣家。
温东鸣给林巧枝拿了一盒牛奶,知道她的来意之后,笑呵呵地道:“怎么样,三年之内有没有信心拿到分房名额?”
原来设置成三年三批次,还有这个意思,照顾她这个年轻人。
但是吧……林巧枝赧然:“我想拿今年第一批次的名额。”
温东鸣倒也没有多错愕,笑道:“你这胆子就没小过。”
又走到屋里,从抽屉里抽了一张下面交的摸底表,是制定分房计划之前做的摸底,“咱们红旗厂可有不少一线干将,不能小看了人喔!~”
递给林巧枝看,不乏有能力、有成绩、拿过好几年大比武前三,还有改进过车间制造办法上过红旗厂表彰大会的工人。
即使单项不是很出挑,但积累的时间长,还有很多例如林巧枝跟着王柏强做丘陵山地拖拉机那样的团队附加三分,比赛奖项也是年年有……再加上结婚20分,要是再有一两个孩子,分数就冲上去了。
红旗厂人多,堆积在七十分段的职工家庭一大把。
毕竟百工技能比试的,就是大家伙每天都做惯了的活,像是装配拖拉机、车工技术大比拼……谁会觉得自己每天都做的东西难呢?
人人都觉得自己是没好好准备,要是提前刻苦练上一两个月,肯定也能拿个好名次回来!!
这会儿想着就不免心痛了。
……
各种各样的声音此起彼伏。
林巧枝想要房子,自然也看过厂里之前的分房文件。
其实这一版,和之前的也没有太大差别。
只是在后面的细微项目上,有些分值的调整,还新增了一些条款,比如在市级/省级/国家级的平台发表文章,为红旗厂争光添彩,加2/3/5分。
曾经是没有这一条的,之前的一条是,做出突出事迹,被市级/省级/国家级的平台公开表扬报道,为红旗厂争光。
林巧枝眨眨眼睛。
总觉得这一版分房文件里,很多细微处的修改,是对她有利的。
或者更准确的说,是对……能为红旗厂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有利。
却又不失人情味。
让大部分的名额,惠及勤勤恳恳在一线岗位上,为红旗厂挥洒汗水、付出了最好年华的职工。
看完了公告。
去往厂办的路上,林巧枝心里一直就在默默的算。
两年的工龄,4分。
三级的级别,9分。
铁路部的正式嘉奖,属于部委级的,6分。
丘陵山地拖拉机的设计,王柏强主导占10分,后面每个人都能算3分。
《红旗牌拖拉机速查速修百问百答》目前出了两版,不知道算一本还是算两本,先按一次算,5分。
她在百工技能大赛上,青年钳工组技术大赛获得的第一名名次,5分。
独立主持20吨大型模具的分体研制项目,10分。
这就有42分了。
还有去上海,几次上报纸被报道,广交会争取到订单的口头嘉奖,内部分享的分体研制经验文件……
……
看着不起眼,除了20吨大型模具那个10分比较突出外,其余都是零零散散的小分。
可把能想到的这些随便加一加,她也有四五十分了!
和拖家带口的老职工们比,好像也不差什么。
林巧枝去往厂办领取过年福利的路上,感觉兴奋像是夏天的气泡水一样啪啪啪的在她脑子里炸开。
“林工,来领福利啊。”厂办值班的还是上次的干事刘群,笑得非常热情。
给她倒了一杯水,又去旁边推了个小推车,边说:“林工你去上海弄回来的那批装备是真好用,我们主任说,咱们厂的效益起码要比去年增长八个点!!”
这是很好算的事,因为这会儿每台拖拉机的售价都是国家计划统一定好的,又供不应求,产量就是销量,知道提升的产量,就知道能增长的效益了。
刘群当然高兴,这不仅代表他们的工作好开展,而且他自己也是厂里职工,福利待遇好,他也能得一份!
“也幸亏是年后人少了,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排队来领福利,可没有小推车能用,只能自己扛回去了。”刘群把小推车放到桌前。
林巧枝笑:“你们的工作也做的好,都是拿钱都买不到的好东西,往自己家里大包小包的搬,没有小推车,大家也都是干劲十足吧?”
“那当然!”刘群自豪。
“我记得林工你爱吃这个金华火腿,你的待遇分这个最重的,足足有我大半截胳膊这么长……”
刘群一样样从里头往外拿,米面油、白糖、肉票、火腿、糕点、水果罐头、布料、干红枣、党参……
林巧枝即使已经习惯了红旗厂福利待遇好,也不免有些惊奇,不断搭手往小推车里放:“今年过年福利这么好?”
连党参、红枣都安排上了,这是要炖鸡汤?
“厂里效益好嘛!”
“而且别看多,我们都是有计划的,除了过年走亲戚用糕点、水果罐头、红糖白糖这些,其余都考虑了职工衣食住行基本需求,你看这米面油和布料,厂里现在孩子多,人口多的家庭,每个月定量都是精打细算着吃的,生怕月底饿肚子,孩子长得快,买布做衣,要攒好久的布票,衣服缝缝补补老大穿了老二穿都是补丁……”
说着,刘群就给林巧枝堆了高高的一推车东西。
林巧枝签好字,推着推车走了。
再想到宿舍里那一大包从上海带回来的东西,更感到头疼。
都是好东西。
可她都没地儿放了。
她推着小推车就哐啷哐啷跑进了食堂,把米面油这些都兑换到食堂,换成红旗厂食堂餐券。
回去之后把糕点、罐头一类可以直接吃、不占地的都清理出来,放到柜子里。
又把金华火腿,还有上海带回来的很多特产放到小推车上。
推到家属院!
她先去宁珍珠家,留一些自己爱吃的,比如金华火腿。
“巧枝你回来了啊!!”宁珍珠兴奋地把她往里面拉,脚步飞快,都雀跃得要蹦起来了,“我刚好也有两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你看!”她手往那张她们都熟悉的书桌上指过去。
是一枚戴在胸口的,长方形的小工牌,还有一张计算着分房数据的纸。
林巧枝伸手去拿那个工牌,惊喜:“你换到妇联工作了?”
她都错过了!
宁珍珠笑容灿烂,得意地抱着胳膊:“不错吧?”又用肩膀怼怼她,“以后你可就是我的工作招牌了,可得跟我打配合。”
“还用说?肯定没问题!”林巧枝翻来覆去看那张工牌,嘴角的笑容压都压不住。
这可是她们从小的梦想!
“我之前还想着你会回红旗厂呢。”林巧枝感慨道。
“是孟主任给我的建议,她听了我的想法,知道我想做妇女工作,建议我到妇联那边试试。我就一直在打听,供销社这边也吃香,刚好年前就找到人愿意跟我换工作了。”
就是被几个哥嫂说了几句,说供销社这么吃香的单位换妇联,是亏了爸留下来的关系什么的。
但有宁妈妈护着,珍珠都不往心里去。
宁珍珠往她手里塞了一张纸,把工牌拿回去:“这个以后再慢慢看,听说妇联工作可复杂了,以后你少不了要听我头疼,先看看这个!!”
这张纸上,写了一条条分房规则,是帮林巧枝算的。
按理说,分房这种事,是和单身小年轻没有什么关系的,但偏偏在看到厂里张贴的分房公告之后,她们都不约而同的觉得巧枝很有希望!
就那上面的一条条加分项,巧枝很多都对得上啊!
“我们三个都算了好几遍了,巧枝,你足足有57分,完全有可能赶上这一批分房!!”宁珍珠算完的时候都没忍住兴奋的抱着纸到床上啊啊啊的兴奋嚎了好几声。又兴奋一把抱住宁妈妈:“妈——巧枝简直太厉害了!”
就没有一个年轻人,能有这么多成绩,厉害到可以以一己之力摸到分房名额的希望。
不一条条罗列出来,都不知道她居然做了这么多厉害的事。
“我妈妈都打听过了,那些工龄长、孩子多、双职工、有技能大赛加分,还有劳动模范的表彰的家庭,多的也就七八十分。”
“帮我谢谢你妈妈,这些你拿给……”林巧枝都来不及把东西放下,就被宁珍珠往怀里塞了一堆上海带回来东西,然后兴奋地往外撵,“别管这些了,有喜欢的我可不会跟你客气,你赶紧的,先去给温厂长拜个晚年,顺便打听一下,房子诶!!”
她刚开始算的时候还没感觉,越算越觉得希望很大,那几个不确定的地方,可得好好问问清楚!
林巧枝推着这一推车来家属院,确实是想拜一圈年,再送一些回家。
干脆就先拎着东西上了温东鸣家。
温东鸣给林巧枝拿了一盒牛奶,知道她的来意之后,笑呵呵地道:“怎么样,三年之内有没有信心拿到分房名额?”
原来设置成三年三批次,还有这个意思,照顾她这个年轻人。
但是吧……林巧枝赧然:“我想拿今年第一批次的名额。”
温东鸣倒也没有多错愕,笑道:“你这胆子就没小过。”
又走到屋里,从抽屉里抽了一张下面交的摸底表,是制定分房计划之前做的摸底,“咱们红旗厂可有不少一线干将,不能小看了人喔!~”
递给林巧枝看,不乏有能力、有成绩、拿过好几年大比武前三,还有改进过车间制造办法上过红旗厂表彰大会的工人。
即使单项不是很出挑,但积累的时间长,还有很多例如林巧枝跟着王柏强做丘陵山地拖拉机那样的团队附加三分,比赛奖项也是年年有……再加上结婚20分,要是再有一两个孩子,分数就冲上去了。
红旗厂人多,堆积在七十分段的职工家庭一大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