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
即使是繁华的上海,过年也很是冷清。
林巧枝玩了一天,就觉得没意思了。
大冬天的,还是宾馆暖和舒服。
她就窝在宾馆里学习。
看看书,拿工具搓搓铁。
她拿锻造万吨水压机横梁的边角料,给自己搓了一个锤子和镰刀的工农铁牌吊坠。
打磨得特别仔细,每一个截面都光可鉴人。
但凡阳光照耀到它,整个房间一瞬间都亮了。
这个纪念的铁牌吊坠,被她夹到本子里。
旁边写着:【万吨水压机横梁,十七岁纪念】
同时留下的,还有属于十七岁林巧枝的钳工技艺。
春节渐过。
计剑锋笑道:“听说你这几天都在看书,连去车间都带着书,过年怎么不歇歇?”
林巧枝笑笑,歇着反而焦虑,她喜欢自己变强大的感觉,更喜欢这种对未来的掌控力,“我的知识厚度,知识深度,和徐总工比还是相形见绌,得努努力啊!”
那是她暂时无法达到的程度。
“你才多大,跟徐老比做什么?”计剑锋有点好笑,哪有这样给自己找对手的,不得把自己累坏了。
林巧枝不觉得哪里好笑,她想当八级工,想走上人类工业制造最巅峰。
她写在入党申请书里的话,是认真的。
她也不想纠结于这个明显善意的调侃,转而询问,以她现在的保密级别,有可以看到、或者学习的舰艇吗?
计剑锋当然高兴她对船舶行业感兴趣:“你要是把编制转移来我们造船厂,能看的就多了。”
林巧枝听出了他的言下之意,有点遗憾。“也就是说现在不行了?”
计剑锋笑了两声,拍了拍她的肩膀:“等你入党之后吧。”
入党之后倒是可能会有更多的机会,级别也会再次提升,能接触到更多高精尖的技术。
“不过你要是喜欢,我们这边倒是可以帮忙申请一些不太受限制的资料。”计剑锋给出了一个提议,这些资料,要是能激发林巧枝对船舶业的热爱,那就再好不过了。
林巧枝欣然接受。
“是直接送到红旗厂吗?”
“当然,难道让你拿着到处跑?”计剑锋玩笑道。
林巧枝一乐。
可不能让她拎着那些资料在外面瞎跑,那潜藏在人群中的坏分子,岂不是闻着味就像是苍蝇一样飞上来了?还是交给专门的人来负责转运这些资料的得好。
心里也开始期待回江城的事来。
回去入党,回去一鼓作气把拖拉机做出来!
不是追赶,是一鼓作气做出领先世界水平的拖拉机!
相比最初看到那台不可思议拖拉机时的懵懂,她现在有经验、有技术、有项目落地的能力。
而且离开一段时间,林巧枝确实有些归心似箭了,一想到回去后可以吃到热干面、苕面窝,重油烧麦,整个人就雀跃起来。
临走前,计剑锋领着车间一批工人来送她,与她握手,真诚道:“林巧枝同志,感谢你的帮助。”
林巧枝道:“非常高兴能见证祖国万吨水压机的诞生,也是我的荣幸。”
她也为此出了一份力。
她是万吨水压机横梁的缔造者、攻坚人。
***
火车桄榔桄榔的响。
江南造船厂派遣了一位机修钳工,随着林巧枝一同回到江城。
双脚踏上熟悉的土地。
林巧枝有种熟悉且心安的感觉。
舟车劳顿,回到厂里之后,她饱饱地睡了一觉。
再睁开眼的时候,宿舍里是各种起床穿衣的声音,她听到有人说:“我妈最近在到处给我物色对象。”
“我也是,感觉恨不得明天就结,后天就生。”
“最近咱们厂里去领证的可不少。”
林巧枝眉头往上一挑。
她从梯子上爬下来,好奇地问:“这是发生什么了?”
怎么忽然就一下都要找对象、领证、生娃一条龙了。
林巧枝简直满脑子问号,月老下凡也没有这个本事吧。
“新年好。”朱秀等人当然知道她回来了,因为她带回来的东西堆得老高,而且还有本厂的过年福利没有领取,估计啊,到时候都不知道往哪里放才好,“你才回来估计还不知道吧,咱们红旗厂要建新的家属楼了。”
林巧枝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新建家属楼?”
“对,年后才刚刚贴出来的公告,就在厂办的那块大公告板上。”
林巧枝心跳不受控制地快了一拍,她一边梳头编头发,一边问:“怎么都讨论找对象的事,是分房必须成家吗?”
“那倒不是,这次分房名额还设计得挺复杂的,居然要分三年、三批次来分。”朱秀把自己打的毛线衣穿好,再穿工装外套,羡慕道,“不过结了婚的算20分,多一个孩子5分,可比什么劳动模范、工龄那些快多了。”
林巧枝飞快的洗漱换好衣服,感受着自己逐渐变快的心跳,顾不上还没领的福利、还有带回来的一堆东西,快步朝着厂办公告板的方向去。
她依稀记得,上一次为厂办那块大公告板上内容如此热切,好像还是为了看中考成绩。
远远地,她就看到公告板前欢声如雷,人声鼎沸。
第57章 林巧枝想拿第一批分房名额
“林工。”
“林工从上海回来啦!”
“上海那边运过来的那批设备可好用了, 我们车间现在生产效率都比原来快了不止一倍!”
“我们车间产能也变高了,现在谁都想去新生产线,嫌弃老线上的设备慢得像驴, 也不知道谁之前还当宝贝一样护着。”
“哈哈哈哈哈……”
热闹的人群自发分开一条道,还说“林工也是听说了咱们厂要分房来看热闹”“是不是得赶紧找个对象”“也就咱们红旗厂待遇这么好了”……
确实如大家所说, 分房这么大的喜事, 不管有没有分房可能的,即使是才刚刚入厂的临时工,都忍不住要来看几眼。
最近车间里,大家伙生产热情高涨!
这几张薄薄的纸可是功不可没。
林巧枝笑笑走到公告栏边。
也没有表现出心里藏着的那点大胆想法。
《关于红旗农械厂职工家属楼分配办法》
林巧枝目光落在上面,认真的看起来。
周围的人也重新恢复了讨论。
没有结婚的年轻人哀怨:“结了婚的算20分, 要不最近媒婆抢手呢,现在找对象比之前可难多了。”
有家有室的,拿出经验:“别光看媒婆抢手,你也不想想, 听说红旗厂分房,全江城多少好姑娘、好小伙想和咱红旗厂的职工来一段革命友谊, 然后组成家庭的?”
“赵哥, 你又结婚,又有两孩子,还有八年的工龄,20分、10分、16分,这一下就拿了四十六分,可算赶上好时候了!!”有年轻人酸溜溜的说,觉着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周围又是一阵哄笑的议论。
“这多正常啊, 哪个厂不是这样分房子的?总不能让结了婚还带着几个娃的人,再继续住宿舍吧?”
“拖家带口的, 挤家里也挤不下了,就厂校那个张大爷,总在传达室睡,还不是家里只有那两间房,足足住了九口人,你说说哪里住得下!”
“就是就是。”
“这工龄一年算两分也不多,总不能让辛辛苦苦在厂里干了一辈子的老员工,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吧?那才是丧良心,糟糕咧。”这是工龄长的职工。
大家讨论的最多的,就是整个文件最上面的几条,因为几乎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这几条占据最大块的分值。
结婚的,20分。
一个娃,5分。
工龄,一年2分。
随便算算,但凡一个有家有室,家里有孩子的,这个基础分就差不了。
这也是人之常情了。
总不能把房子全分给刚刚入厂没多久的单身小青年,然后让拖家带口的老职工干瞪眼吧?
那就乱套了!
所以对很多年轻人来说,想要争取这次的分房名额,最快的办法就是结个婚,再生个孩子。
工龄、级别、职称、劳动模范这些,可没有这么容易追赶上来!
对职工们来说,这样清晰的、公开的、所有人有目共睹的分房规则,不仅公平,也是非常激励人心的。
会让人非常有奔头,至少未来三年里,什么车间劳动模范,技能大赛的排名和荣誉,都会是所有人积极追求、奋力拼搏的东西。
“还是咱们红旗厂好,这些条条框框都给的明白,不像是之前棉纺厂,我听说分房都乱套了,好多人走关系送礼,打架到扯头发的都不少。”
“早知道要分房,我去年前年百工技能大比武就认真一点了,就差一点就进前十了,前十加3分,前三加五分呢!”
即使是繁华的上海,过年也很是冷清。
林巧枝玩了一天,就觉得没意思了。
大冬天的,还是宾馆暖和舒服。
她就窝在宾馆里学习。
看看书,拿工具搓搓铁。
她拿锻造万吨水压机横梁的边角料,给自己搓了一个锤子和镰刀的工农铁牌吊坠。
打磨得特别仔细,每一个截面都光可鉴人。
但凡阳光照耀到它,整个房间一瞬间都亮了。
这个纪念的铁牌吊坠,被她夹到本子里。
旁边写着:【万吨水压机横梁,十七岁纪念】
同时留下的,还有属于十七岁林巧枝的钳工技艺。
春节渐过。
计剑锋笑道:“听说你这几天都在看书,连去车间都带着书,过年怎么不歇歇?”
林巧枝笑笑,歇着反而焦虑,她喜欢自己变强大的感觉,更喜欢这种对未来的掌控力,“我的知识厚度,知识深度,和徐总工比还是相形见绌,得努努力啊!”
那是她暂时无法达到的程度。
“你才多大,跟徐老比做什么?”计剑锋有点好笑,哪有这样给自己找对手的,不得把自己累坏了。
林巧枝不觉得哪里好笑,她想当八级工,想走上人类工业制造最巅峰。
她写在入党申请书里的话,是认真的。
她也不想纠结于这个明显善意的调侃,转而询问,以她现在的保密级别,有可以看到、或者学习的舰艇吗?
计剑锋当然高兴她对船舶行业感兴趣:“你要是把编制转移来我们造船厂,能看的就多了。”
林巧枝听出了他的言下之意,有点遗憾。“也就是说现在不行了?”
计剑锋笑了两声,拍了拍她的肩膀:“等你入党之后吧。”
入党之后倒是可能会有更多的机会,级别也会再次提升,能接触到更多高精尖的技术。
“不过你要是喜欢,我们这边倒是可以帮忙申请一些不太受限制的资料。”计剑锋给出了一个提议,这些资料,要是能激发林巧枝对船舶业的热爱,那就再好不过了。
林巧枝欣然接受。
“是直接送到红旗厂吗?”
“当然,难道让你拿着到处跑?”计剑锋玩笑道。
林巧枝一乐。
可不能让她拎着那些资料在外面瞎跑,那潜藏在人群中的坏分子,岂不是闻着味就像是苍蝇一样飞上来了?还是交给专门的人来负责转运这些资料的得好。
心里也开始期待回江城的事来。
回去入党,回去一鼓作气把拖拉机做出来!
不是追赶,是一鼓作气做出领先世界水平的拖拉机!
相比最初看到那台不可思议拖拉机时的懵懂,她现在有经验、有技术、有项目落地的能力。
而且离开一段时间,林巧枝确实有些归心似箭了,一想到回去后可以吃到热干面、苕面窝,重油烧麦,整个人就雀跃起来。
临走前,计剑锋领着车间一批工人来送她,与她握手,真诚道:“林巧枝同志,感谢你的帮助。”
林巧枝道:“非常高兴能见证祖国万吨水压机的诞生,也是我的荣幸。”
她也为此出了一份力。
她是万吨水压机横梁的缔造者、攻坚人。
***
火车桄榔桄榔的响。
江南造船厂派遣了一位机修钳工,随着林巧枝一同回到江城。
双脚踏上熟悉的土地。
林巧枝有种熟悉且心安的感觉。
舟车劳顿,回到厂里之后,她饱饱地睡了一觉。
再睁开眼的时候,宿舍里是各种起床穿衣的声音,她听到有人说:“我妈最近在到处给我物色对象。”
“我也是,感觉恨不得明天就结,后天就生。”
“最近咱们厂里去领证的可不少。”
林巧枝眉头往上一挑。
她从梯子上爬下来,好奇地问:“这是发生什么了?”
怎么忽然就一下都要找对象、领证、生娃一条龙了。
林巧枝简直满脑子问号,月老下凡也没有这个本事吧。
“新年好。”朱秀等人当然知道她回来了,因为她带回来的东西堆得老高,而且还有本厂的过年福利没有领取,估计啊,到时候都不知道往哪里放才好,“你才回来估计还不知道吧,咱们红旗厂要建新的家属楼了。”
林巧枝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新建家属楼?”
“对,年后才刚刚贴出来的公告,就在厂办的那块大公告板上。”
林巧枝心跳不受控制地快了一拍,她一边梳头编头发,一边问:“怎么都讨论找对象的事,是分房必须成家吗?”
“那倒不是,这次分房名额还设计得挺复杂的,居然要分三年、三批次来分。”朱秀把自己打的毛线衣穿好,再穿工装外套,羡慕道,“不过结了婚的算20分,多一个孩子5分,可比什么劳动模范、工龄那些快多了。”
林巧枝飞快的洗漱换好衣服,感受着自己逐渐变快的心跳,顾不上还没领的福利、还有带回来的一堆东西,快步朝着厂办公告板的方向去。
她依稀记得,上一次为厂办那块大公告板上内容如此热切,好像还是为了看中考成绩。
远远地,她就看到公告板前欢声如雷,人声鼎沸。
第57章 林巧枝想拿第一批分房名额
“林工。”
“林工从上海回来啦!”
“上海那边运过来的那批设备可好用了, 我们车间现在生产效率都比原来快了不止一倍!”
“我们车间产能也变高了,现在谁都想去新生产线,嫌弃老线上的设备慢得像驴, 也不知道谁之前还当宝贝一样护着。”
“哈哈哈哈哈……”
热闹的人群自发分开一条道,还说“林工也是听说了咱们厂要分房来看热闹”“是不是得赶紧找个对象”“也就咱们红旗厂待遇这么好了”……
确实如大家所说, 分房这么大的喜事, 不管有没有分房可能的,即使是才刚刚入厂的临时工,都忍不住要来看几眼。
最近车间里,大家伙生产热情高涨!
这几张薄薄的纸可是功不可没。
林巧枝笑笑走到公告栏边。
也没有表现出心里藏着的那点大胆想法。
《关于红旗农械厂职工家属楼分配办法》
林巧枝目光落在上面,认真的看起来。
周围的人也重新恢复了讨论。
没有结婚的年轻人哀怨:“结了婚的算20分, 要不最近媒婆抢手呢,现在找对象比之前可难多了。”
有家有室的,拿出经验:“别光看媒婆抢手,你也不想想, 听说红旗厂分房,全江城多少好姑娘、好小伙想和咱红旗厂的职工来一段革命友谊, 然后组成家庭的?”
“赵哥, 你又结婚,又有两孩子,还有八年的工龄,20分、10分、16分,这一下就拿了四十六分,可算赶上好时候了!!”有年轻人酸溜溜的说,觉着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周围又是一阵哄笑的议论。
“这多正常啊, 哪个厂不是这样分房子的?总不能让结了婚还带着几个娃的人,再继续住宿舍吧?”
“拖家带口的, 挤家里也挤不下了,就厂校那个张大爷,总在传达室睡,还不是家里只有那两间房,足足住了九口人,你说说哪里住得下!”
“就是就是。”
“这工龄一年算两分也不多,总不能让辛辛苦苦在厂里干了一辈子的老员工,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吧?那才是丧良心,糟糕咧。”这是工龄长的职工。
大家讨论的最多的,就是整个文件最上面的几条,因为几乎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这几条占据最大块的分值。
结婚的,20分。
一个娃,5分。
工龄,一年2分。
随便算算,但凡一个有家有室,家里有孩子的,这个基础分就差不了。
这也是人之常情了。
总不能把房子全分给刚刚入厂没多久的单身小青年,然后让拖家带口的老职工干瞪眼吧?
那就乱套了!
所以对很多年轻人来说,想要争取这次的分房名额,最快的办法就是结个婚,再生个孩子。
工龄、级别、职称、劳动模范这些,可没有这么容易追赶上来!
对职工们来说,这样清晰的、公开的、所有人有目共睹的分房规则,不仅公平,也是非常激励人心的。
会让人非常有奔头,至少未来三年里,什么车间劳动模范,技能大赛的排名和荣誉,都会是所有人积极追求、奋力拼搏的东西。
“还是咱们红旗厂好,这些条条框框都给的明白,不像是之前棉纺厂,我听说分房都乱套了,好多人走关系送礼,打架到扯头发的都不少。”
“早知道要分房,我去年前年百工技能大比武就认真一点了,就差一点就进前十了,前十加3分,前三加五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