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之前总见林巧枝独自练习技术,倒是对她这股拼劲儿没有一点怀疑。
  “不是您说的吗,时间挤一挤总是有的。”林巧枝还能怎么说,只能用王柏强自己的话打太极。
  王柏强沉默了。
  他头一次被自己的话给干沉默了。
  时间挤一挤,是林巧枝这么用的吗?
  经常因为谈对象耽搁时间,总被王工用“时间挤一挤总是有的”这句话敲打的胡清本人:“……”
  他喊王工来。
  是想让王工看看师妹天赋多好,不能拿他跟林巧枝这种八个月毕业的天才比啊!!
  温厂长就是在这个时候,带着亢奋昂扬快步迈进了车间,脚步都带风。
  作为厂长,他本人的学识经验称得上涉猎甚广,在拖拉机上也算有些深耕,但真正对比一线高工,就显得不那么深刻了。
  正因为如此,他平时是不会随便跑到车间晃来晃去的,而是放手给各个班组的高工、组长来管,尤其是高级技术工人干活,一人一机床一套工具足矣,领导在旁边完全是画蛇添足。
  但是,温东鸣今天,实在是接到太多来自工业战线同行来的电话了。
  要说作为南方拖拉机市场龙头,收到各单位的请托请教,或者是来自各个地方的求援求助,都很正常,可今天还是很有些不一样。
  有的指名道姓想请林巧枝看看自己单位的某某大型设备,或者看看某国外进口的某重机械……一开始他都还是用脑子记的,后来都不得不夹着电话往本子上记了。
  生怕给忘了。
  “这是在琢磨啥呢?”温东鸣笑呵呵的靠拢,看王柏强又逮着两个年轻人在跟前。
  他是晓得的,柏强别看面上黑,心里其实喜欢这个小弟子不得了,拿了青年组第一名还扬眉吐气到他跟前来了,怕是舍不得训。
  那就是旁边这个年轻小伙了。
  “温厂长。”林巧枝和王柏强两人都问候道。
  面对温东鸣询问的眼神,王柏强可能是最近心情确实比较愉悦,连石头一样硬邦邦的臭脾气都收敛不少,只挑拣着一些“我这小徒弟也没有特别厉害就是努努力就进步了某某某。”的凡言凡语给温东鸣如此这般了一番。
  林巧枝觉得王柏强变了。
  不是爱骂人吗,说话怎么变成这样式的口气了?
  她偏偏作为徒弟,拿当师傅的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在每次打喷嚏之后,暗暗琢磨这次是不是又是王工,然后默默同情一番王工的朋友和这满厂高工。
  比如乔元。
  林巧枝真心怀疑他深受其害,要不然怎么最近躲着王柏强走?看他那张脸,都好像写着——烦人!真的很想打死这家伙!
  “哈哈哈,这不是正应了主席那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温东鸣先也是讶然,又大笑两声,百年战火英杰辈出,能人志士如过江之鲫,见惯了史书惊艳,亲历了血红年代,他当然不会为林巧枝展现出来的过人天赋而太过惊讶。
  反而亲切道:“累不累?复工还能适应吧?我可听说你不老实,让你休息还跑去宣传科那边写手册。”
  林巧枝颇有些不好意思:“毕竟有那么多人需要……而且也是为了多点钱嘛。”
  虽然一再强调说辞,不是稿费。
  但连林巧枝都知道,在这套体制里,越是强调越是真相。
  她就是在变相拿稿费啊!
  出版有钱。
  加印有钱。
  写新书也有钱。
  谁会不爱钱呢?
  有钱她可以换到足够的票,天天吃肉蛋鱼,让身体变得更结实更有力气。
  有钱她可以不用受任何人钳制,任何时候都不委屈自己。
  不需要去担心“性子这么凶以后哪个婆家要你”“嫁不出去看你怎么办”,她不需要靠谁就可以养活自己。
  也不需要担心“钱钱钱,就知道找我要钱,上次给你的钱呢?都花哪儿去了。”,像她妈妈一样因为窘迫时伸手要钱,咽了半辈子委屈。
  ……
  而且。
  林巧枝想到杨玲给她带来的天南海北读者寄来的感谢信,无意识想咧嘴笑,又感觉好像不太谦虚,于是几次笑开嘴角又忍回去。
  她可真厉害呀。
  温东鸣三言两语把林巧枝拐走了,留胡清满脸宽面眼泪,独自面对眼神更可怕的王柏强。
  温东鸣稍微整理了一下思绪,他来时路上满脑子的想法和说辞,都有些被这一插曲搅乱了。
  他边走边说:“想挣钱不是什么坏事,没什么不好意思的,第一笔款应该也快到了,后来加印一次,再加这本新的,出版社那边还得再打两笔钱给咱们……你有这天赋,可得好好用起来,不能埋没了,有没有想过写个分体研制的技术总结?”
  “工作笔记我一直都在写,但应该没有厂需要再重复做这个模具了吧?”林巧枝不太明白,又隐隐有些感觉。
  温东鸣摇头:“我说的是里面的经验,或许可以整理出一份《大型模具分体研制经验以20吨大型复杂冷轧模具为例》”
  林巧枝步子一顿。
  又兴奋地看向温东鸣:“内部技术资料?”
  她之前在王柏强的担保下,提前得到权限,看过许多内部技术资料,凝聚着许多工业人的心血和经验,见证着这个大国在封锁中举步维艰的成长。
  “是的。”温东鸣笑着说,又拍拍她的肩膀,“入党申请书也可以准备起来了,刚好开年就十八了吧,你想的话,我可以当你的介绍人,或者王工也可以。”
  他觉得这事顺理成章,没注意到林巧枝脸上惊喜之下的那一丝犹豫。
  她……其实很早很早心里已经藏着介绍人的人选了。
  温东鸣继续说:“你有做工作笔记的习惯很好,这几天可以慢慢梳理,有不少单位都打电话过来,说想要来我们这里学习经验,到时候我们用大礼堂办个分享交流会……”
  天才的光辉,就好像初升的朝阳,真当是遮掩不住的光亮,吸引着四面八方的目光。
  她还如此年轻,如此有冲劲儿。
  温东鸣心中忍不住感慨。
  “大礼堂……交流会?”林巧枝起初还兴致冲冲,这会儿仿佛被揪住了命运的后脖颈,目露茫然和不敢相信。
  这是不是太夸张了,怎么还用上大礼堂了,那不是表彰大会之类的大活动,才用得上的吗?
  温东鸣忍俊不禁:“指不定我办公室的专用电话,这会儿还在响呢。”见年轻人懵懂的样子,对自己在外面初露峥嵘的名气宛若未闻,忍不住逗她,“说个你肯定知道的,上海江南造船厂他们也要来。”
  林巧枝大为吃惊,仿佛不敢相信自己耳朵捕捉到的音节:“是那个在抗日战争时 ‘**炸舰’‘沉船封江’ 的江南造船厂?”
  那可是船舶行业的巨龙!
  也是工业领域赫赫有名的领头羊之一啊!
  温东鸣露出一丝笑:“历史学得还不错,这事都知道?”
  “当然了!!”林巧枝生长在长江流域,与船舶为伴,怎么会不知道抗日战争时期,足足8次沉船阻塞航道的壮举,“当年江南造船所,配合海军在长江要塞沉船御敌,还布置了他们自造的**,那场沉船行动粉碎了日军想要速战速决,一个月占领上海的狂妄企图。”
  她记忆中长江要塞沉船的黑白照片,悲壮得宛如一场黑色葬礼,一艘艘装满石块的铁船自凿沉没,缓缓没入冰凉江水,那是航运人慷慨应征,以极其悲壮的方式拯救家国于存亡之际的壮举。
  “他们真的要来?”林巧枝至今仍是不敢相信,那样历史悠久的船舶大厂,会要来红旗厂交流学习。
  她虽然自豪于红旗厂,但也是有自知之明的,她们是新中国后才崛起的,和那样底蕴深厚,历史悠久的江南造船厂如何能比?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温东鸣听到的时候何尝不诧异又自豪,不过在年轻人面前,他还是端得住,“不管是谁,多么雄厚的底蕴,要是故步自封,都只会走下坡路。”
  偌大的一个国都能败给故步自封。
  何况一个制造厂。
  恰恰是对方这种积极交流的态度,才是锐意进取、迎头直上的征兆啊。
  温东鸣又提了几个压铸厂,制造厂:“看到你用分体研制的方法制作出超天车重量两倍的大型模具,就都想找你帮忙看看他们行业的类似问题,我感觉着,应该是有一些共通之处的,咱们既然作为开路先锋闯出了一条路来,有了一例成功经验,就把它发扬光大,用到极致。”
  林巧枝:“分享经验我肯定没问题,不过,能不能用得上我就没法保证了。”
  “那肯定的。”温东鸣安抚她,“你别太大压力,自信点,那20吨大型模具的方案和图纸都是开山之作,成品也惊艳,就代表你的能力还是相当强的,所以大家才闻风而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