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温东鸣作为工业战线的人,当然知道万吨水压机是什么:“计厂长,你说的是万吨水压机里那三根横梁吧,这个我知道的……焊接没办法了啊……我也不太清楚分体研制的具体技术,不知道对你们有没有用……你要来江城,好的好的,我们约个时间。”
他挂上电话,缓缓吐出一口气。
没等脑子里想一会儿,专用电话又响了起来。
“好的好的,我们红旗厂欢迎来学习。”
“我这边没问题,你们得上报一下吧?”
“嗯嗯,我肯定重视,帮你问问林工……”
温东鸣这一下午活都没干,光接电话了,难以想象座机都被打烫了。
他脑子特别亢奋。
车间机械铃响,他倏然惊醒,灵活从座位上跳起,披了件外套就往车间里跑。
第46章 为重塑大国脊梁出上一份绵薄之力
江城, 红旗厂。
一车间。
随着进入深秋,车间顶部永不停歇呼啦啦直转的吊扇也安静下来,天气非常舒服。
林巧枝正在车间, 处理一台出问题的铣床。
相比做项目。
安安静静地做技术,林巧枝发现真的是有点舒服。
比起错综复杂的人员进度管理, 推敲着不断发生细微变化的方案, 迎接变幻莫测的问题,纯粹做技术实在是轻松享受。
好像在给头皮按摩。
是一种心安的感觉,沉浸在钢铁机械的世界里,仿佛世界都随她手下操作而动。
“吁——真爽快。”林巧枝处理完嵌压碎屑,脸上都不免多了几分惬意和舒心。
只不过, 她这里是开心了。
在她的旁边,胡清却迷茫了。
一边忍不住来来回回看林巧枝操作,一边怀疑自己的眼睛。
毕竟,在胡清看来, 林巧枝的技术,在这几个月的项目经历之后, 就像是坐火箭一样, 一下进步得飞快,让同班组里很多师兄弟都猝不及防。
老天呐,林巧枝这到底是吃了什么饲料?
她的錾削、锉削、攻丝、锯切技术,又上升到哪个台阶了?
王工!!
萧师兄说得没错,这简直是不讲道理,您得来看看呀……
最近被臊得面红耳赤,又被练得泪眼汪汪的胡清在心里哀嚎, 心里情绪就和他爱的八卦一样精彩纷呈。
林巧枝专注着,并没有察觉。
她现在很爽!
这种快乐, 就好像她小时候就能修好全家属院所有小孩玩具一样。
她都非常熟悉,在熟悉的领域里,问题被她一个个揪出来,然后一个个解决,如同眼前沉疴暴发乱糟糟的铣床,一点点被理顺,变得规整、变得有秩序。
她满意地看了看。
抬头对上胡清,“胡哥你没事正好,我记得你上次是不是领了红丹粉,还有剩吗?给我抓一把。”
胡清从他的操作台边弯腰拿过来一罐红丹粉,更近一点看她拆开铣床修理的情况:“这台铣床加工精度丢失,还有器械变形的原因?”
林巧枝接过来,点头道:“嗯,金属碎屑和氧化锈层形成了硬垢,局部区域因为应力变形,产生了0.3mm的高低差,我用红丹粉测一测接触面,标一下高点和凹面。”
胡清大致是听明白了。
这问题好像不太简单的样子。
再探头看了一眼她这边的铣床,他问:“你这才做了半下午吧?”
中午才分配到她手上的新任务。
林巧枝这小师妹,绝对是坐火箭了吧?!从铣刀拆到导轨,这么复杂的排查和检修,她都快把问题处理完了。
而且,这是已经找到精度丢失的原因了吧?
“差不多吧,午休后接过来的。”林巧枝把红丹粉涂抹上,导轨上因为应力变形而凸出来和陷进去的地方一目了然。
她继续处理,将这台铣床导轨凸出的高点,非常干净利落的削切掉,并且很快对削切的部位做磨平。
林巧枝这一削切,好像直接削在胡清颤巍巍的心脏上。
他余光捕捉到王柏强。
不由大狗看肉骨头一样热切的看过去。
王工!
你来看呐!!
这还有天理吗,不能拿他和林巧枝比啊!!
王柏强对上他手电筒一样锃亮的目光,额头青筋一跳。
管着这一群徒弟,跟养了一群嘎嘎叫的鸭子一样,没几个省心的。
等到王柏强靠近,胡清才藏着点最近被狠狠收拾的委屈,“王工,您看看,敢信这真是报修的那台问题复杂、精度丢失的铣床?”
王柏强走近了才看清楚。
这会儿,这台出问题的铣床,除了基体金属的细微变形外,什么氧化锈层、什么应力变形,什么嵌压碎屑,都不见了。
整个操作区域,规整有序,压根看不出这台铣床曾经报修的数个毛病,还存在车间钳工无法独立解决的复杂问题。
这台铣床,好像不是高压高负荷白班夜班撑了很多年爆发问题的老铣床,倒像是来做日常保养维护的。
哪里像是丢失精度的样子?
王柏强站旁边默默看了一会儿。
林巧枝如今也算是正式的三级核心人员了,不再是之前那种“被照顾”的状态。
之前的林巧枝,能参与去湖南的实地考察,能制作新款丘陵拖拉机传动系统里的关键部件,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王柏强看重,或者说因为她表现优秀被照顾。
其实,按道理,之前的林巧枝,作为刚刚毕业入厂的二级工,是要负担起不少一线生产工作的。
不过现在,林巧枝是真的不一样了。
在落地过20吨大型模具之后,她不需要再去承担那种最基本的一线略带重复性的生产任务,毕竟太浪费技术人才了。
她现在做的,都是真正带一点“独当一面”“需要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能力有提升和锻炼”的实质性工作了。
比如:
更高阶、更核心的工件和模具。
非常能锻炼人的、综合性的维修、机械探伤、设计新农机新功能等等实际问题。
她喜欢这些工作,总感觉有一天,她也能像是路工一样,被各地遇到困难的单位满怀期待地请去,瞟一眼,搓一刀,就能轻而易举解决对方的问题。
那可太厉害了!
让她劲头十足!!
她喜欢这些一步一个脚印,能感觉自己变得更厉害的努力。
这就让在旁边的王柏强也有点懵了,很摸不着头脑,他之前就不太想得通,林巧枝是怎么进步的,能在厂里青年组钳工技术比试里拿下第一名。
他都还没琢磨出来林巧枝是怎么进步的,现在发现林巧枝又进步了。
就在他眼皮子底下。
王柏强技术强,眼力也强,自然能看得出来,就现在,林巧枝在处理铣床导轨问题,她的手法每一下都有细微的变化和精进。
这就有点不可思议了。
等林巧枝处理完应力变形的区域,再抬头就看到王工用一种囧囧压眉的不解表情来回扫视,吓了一跳,“王工?”
“……您看什么呢?”
“你说我看什么呢?”
“啊?”
“你当你师傅是傻子啊,你现在涨技术这么明显,我难道看不出来吗?”王柏强向林巧枝投以一个纳闷的眼神。
林巧枝飞快摇头,赶紧道:“我绝对没有这个意思!”
“其实,我有私下用功的。”
“就是吧……总不好见人就说,您说是吧?”
林巧枝说得是大实话,就是带点戏谑和调皮。
这几个月虽然在忙项目,但她在梦里可没消停,为了缓解压力到处看,什么齿轮厂、机床厂、吊扇厂……脑子累了就找点铁搓搓,休息一下。
但她总不能一做梦,一学习,就跑到王柏强面前嘚瑟,师傅,我又进步了。
再一晚上。
林巧枝又说,师傅,我对锉削有了新的感悟。
又睡一晚上。
林巧枝钻出来,师傅,我好像懂了一* 种新的电渣焊技术。
第四天。
林巧枝又蹦出来,师傅,我对天车怎么用,又有了新的想法,以后再有异形模具,可以试下柔性吊装法……
第五天。
林巧枝又跳出来,哎嘿嘿!
别说是王柏强了,就算是全国最顶尖的工业人,来了都得被林巧枝弄得怀疑人生。
可以预见,即使是随便一个路人,也会因为林巧枝过于嘚瑟,而生出把她痛扁一顿的想法。
而几个月的积累,全都需要在梦外用身体消化吸收,就好像身体里蓄积了一蓄水池的洪水,总要找个倾泻而出的出口。
就造成了现在的局面。
王柏强显然是个“努力论”的忠实拥趸。
他脸上的纳闷显而易见的变成理所当然,眉头都恍然翘起,就是仍旧有些稀奇地看她:“你什么时候用功的?”
他挂上电话,缓缓吐出一口气。
没等脑子里想一会儿,专用电话又响了起来。
“好的好的,我们红旗厂欢迎来学习。”
“我这边没问题,你们得上报一下吧?”
“嗯嗯,我肯定重视,帮你问问林工……”
温东鸣这一下午活都没干,光接电话了,难以想象座机都被打烫了。
他脑子特别亢奋。
车间机械铃响,他倏然惊醒,灵活从座位上跳起,披了件外套就往车间里跑。
第46章 为重塑大国脊梁出上一份绵薄之力
江城, 红旗厂。
一车间。
随着进入深秋,车间顶部永不停歇呼啦啦直转的吊扇也安静下来,天气非常舒服。
林巧枝正在车间, 处理一台出问题的铣床。
相比做项目。
安安静静地做技术,林巧枝发现真的是有点舒服。
比起错综复杂的人员进度管理, 推敲着不断发生细微变化的方案, 迎接变幻莫测的问题,纯粹做技术实在是轻松享受。
好像在给头皮按摩。
是一种心安的感觉,沉浸在钢铁机械的世界里,仿佛世界都随她手下操作而动。
“吁——真爽快。”林巧枝处理完嵌压碎屑,脸上都不免多了几分惬意和舒心。
只不过, 她这里是开心了。
在她的旁边,胡清却迷茫了。
一边忍不住来来回回看林巧枝操作,一边怀疑自己的眼睛。
毕竟,在胡清看来, 林巧枝的技术,在这几个月的项目经历之后, 就像是坐火箭一样, 一下进步得飞快,让同班组里很多师兄弟都猝不及防。
老天呐,林巧枝这到底是吃了什么饲料?
她的錾削、锉削、攻丝、锯切技术,又上升到哪个台阶了?
王工!!
萧师兄说得没错,这简直是不讲道理,您得来看看呀……
最近被臊得面红耳赤,又被练得泪眼汪汪的胡清在心里哀嚎, 心里情绪就和他爱的八卦一样精彩纷呈。
林巧枝专注着,并没有察觉。
她现在很爽!
这种快乐, 就好像她小时候就能修好全家属院所有小孩玩具一样。
她都非常熟悉,在熟悉的领域里,问题被她一个个揪出来,然后一个个解决,如同眼前沉疴暴发乱糟糟的铣床,一点点被理顺,变得规整、变得有秩序。
她满意地看了看。
抬头对上胡清,“胡哥你没事正好,我记得你上次是不是领了红丹粉,还有剩吗?给我抓一把。”
胡清从他的操作台边弯腰拿过来一罐红丹粉,更近一点看她拆开铣床修理的情况:“这台铣床加工精度丢失,还有器械变形的原因?”
林巧枝接过来,点头道:“嗯,金属碎屑和氧化锈层形成了硬垢,局部区域因为应力变形,产生了0.3mm的高低差,我用红丹粉测一测接触面,标一下高点和凹面。”
胡清大致是听明白了。
这问题好像不太简单的样子。
再探头看了一眼她这边的铣床,他问:“你这才做了半下午吧?”
中午才分配到她手上的新任务。
林巧枝这小师妹,绝对是坐火箭了吧?!从铣刀拆到导轨,这么复杂的排查和检修,她都快把问题处理完了。
而且,这是已经找到精度丢失的原因了吧?
“差不多吧,午休后接过来的。”林巧枝把红丹粉涂抹上,导轨上因为应力变形而凸出来和陷进去的地方一目了然。
她继续处理,将这台铣床导轨凸出的高点,非常干净利落的削切掉,并且很快对削切的部位做磨平。
林巧枝这一削切,好像直接削在胡清颤巍巍的心脏上。
他余光捕捉到王柏强。
不由大狗看肉骨头一样热切的看过去。
王工!
你来看呐!!
这还有天理吗,不能拿他和林巧枝比啊!!
王柏强对上他手电筒一样锃亮的目光,额头青筋一跳。
管着这一群徒弟,跟养了一群嘎嘎叫的鸭子一样,没几个省心的。
等到王柏强靠近,胡清才藏着点最近被狠狠收拾的委屈,“王工,您看看,敢信这真是报修的那台问题复杂、精度丢失的铣床?”
王柏强走近了才看清楚。
这会儿,这台出问题的铣床,除了基体金属的细微变形外,什么氧化锈层、什么应力变形,什么嵌压碎屑,都不见了。
整个操作区域,规整有序,压根看不出这台铣床曾经报修的数个毛病,还存在车间钳工无法独立解决的复杂问题。
这台铣床,好像不是高压高负荷白班夜班撑了很多年爆发问题的老铣床,倒像是来做日常保养维护的。
哪里像是丢失精度的样子?
王柏强站旁边默默看了一会儿。
林巧枝如今也算是正式的三级核心人员了,不再是之前那种“被照顾”的状态。
之前的林巧枝,能参与去湖南的实地考察,能制作新款丘陵拖拉机传动系统里的关键部件,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王柏强看重,或者说因为她表现优秀被照顾。
其实,按道理,之前的林巧枝,作为刚刚毕业入厂的二级工,是要负担起不少一线生产工作的。
不过现在,林巧枝是真的不一样了。
在落地过20吨大型模具之后,她不需要再去承担那种最基本的一线略带重复性的生产任务,毕竟太浪费技术人才了。
她现在做的,都是真正带一点“独当一面”“需要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能力有提升和锻炼”的实质性工作了。
比如:
更高阶、更核心的工件和模具。
非常能锻炼人的、综合性的维修、机械探伤、设计新农机新功能等等实际问题。
她喜欢这些工作,总感觉有一天,她也能像是路工一样,被各地遇到困难的单位满怀期待地请去,瞟一眼,搓一刀,就能轻而易举解决对方的问题。
那可太厉害了!
让她劲头十足!!
她喜欢这些一步一个脚印,能感觉自己变得更厉害的努力。
这就让在旁边的王柏强也有点懵了,很摸不着头脑,他之前就不太想得通,林巧枝是怎么进步的,能在厂里青年组钳工技术比试里拿下第一名。
他都还没琢磨出来林巧枝是怎么进步的,现在发现林巧枝又进步了。
就在他眼皮子底下。
王柏强技术强,眼力也强,自然能看得出来,就现在,林巧枝在处理铣床导轨问题,她的手法每一下都有细微的变化和精进。
这就有点不可思议了。
等林巧枝处理完应力变形的区域,再抬头就看到王工用一种囧囧压眉的不解表情来回扫视,吓了一跳,“王工?”
“……您看什么呢?”
“你说我看什么呢?”
“啊?”
“你当你师傅是傻子啊,你现在涨技术这么明显,我难道看不出来吗?”王柏强向林巧枝投以一个纳闷的眼神。
林巧枝飞快摇头,赶紧道:“我绝对没有这个意思!”
“其实,我有私下用功的。”
“就是吧……总不好见人就说,您说是吧?”
林巧枝说得是大实话,就是带点戏谑和调皮。
这几个月虽然在忙项目,但她在梦里可没消停,为了缓解压力到处看,什么齿轮厂、机床厂、吊扇厂……脑子累了就找点铁搓搓,休息一下。
但她总不能一做梦,一学习,就跑到王柏强面前嘚瑟,师傅,我又进步了。
再一晚上。
林巧枝又说,师傅,我对锉削有了新的感悟。
又睡一晚上。
林巧枝钻出来,师傅,我好像懂了一* 种新的电渣焊技术。
第四天。
林巧枝又蹦出来,师傅,我对天车怎么用,又有了新的想法,以后再有异形模具,可以试下柔性吊装法……
第五天。
林巧枝又跳出来,哎嘿嘿!
别说是王柏强了,就算是全国最顶尖的工业人,来了都得被林巧枝弄得怀疑人生。
可以预见,即使是随便一个路人,也会因为林巧枝过于嘚瑟,而生出把她痛扁一顿的想法。
而几个月的积累,全都需要在梦外用身体消化吸收,就好像身体里蓄积了一蓄水池的洪水,总要找个倾泻而出的出口。
就造成了现在的局面。
王柏强显然是个“努力论”的忠实拥趸。
他脸上的纳闷显而易见的变成理所当然,眉头都恍然翘起,就是仍旧有些稀奇地看她:“你什么时候用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