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天气越来越冷,大家开始准备过冬的衣服鞋袜。
苏氏体虚,早早的做了薄款的新棉袄套在身上,暖和又轻便,村里许多人家上门,求购刘家的棉花。
刘家当初种了13亩棉花,平均亩产量在130公斤左右,总计收获棉花1700公斤。自家做棉被铺盖垫子用掉了100公斤,还剩下1600公斤堆放在仓库里。
外面市场价100文一公斤的棉花,刘家的棉花可以得160两银子。
不过,刘青青热情礼貌的拒绝了上门的乡亲:“实在对不住,家里的
棉花已经答应别人了,要不,你们去村长家看一看,或者阿喜家,他们也种了棉花!”
苏氏不解:“那么多棉花放在屋里,占屋不说,还容易长霉!”
刘青青呵呵一笑,不在意道:“都晒干了,哪里会长霉,留着有大用呢!”
她掏出一叠白纸,一张一张翻给苏氏看:“阿娘,你能照着图纸,将它们做出来么,里头塞上软软的棉花,像做给阿云的棉花黑炭布偶一样。”
苏氏扶了扶水晶眼镜,盯着她手里的胖嘟嘟的各种小动物:吃着胡萝卜的兔子,粉色的小猪,大耳朵的老鼠,黄色带着帽子的鸭子,绿色张着大嘴巴露出尖牙的妖怪:“哎,兔子咋个会站着哩,猪是黑的的,不是粉色的!”
刘青青扶额,她应该怎么解释,她画的图纸是各种卡通布偶。
苏氏咂摸了一会,闺女手里这些画纸把动物们,画得奇形怪状,但确实惹人喜欢,尤其是那只粉色的小猪,胖嘟嘟肥蹬蹬的,特别福气。
苏氏捧着图纸爱不释手,立刻翻箱倒柜找出藏在箱子底下舍不得用的各种颜色鲜亮的布料,翻出自己的针线篮子,刷刷刷剪裁缝制起来。
刘青青放轻步伐,没有打断投入的苏氏,悄悄退出,绕着村子转了一圈。
不看不知道,村子里已经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
家家户户由原来的茅草顶换成了石片顶,地面如同他家一样,铺就了石板,白墙青顶,干净清爽。
后院猪圈里的胖猪,呼噜呼噜将耳朵盖着眼睛睡觉,线鸡们顶着五彩的羽毛上蹿下跳,捉虫淘草。
不时有汪汪队的狗狗看到她,警惕的站起来后,又趴下继续睡觉。
刘青青绕了一圈,心里有了底。
她回家找到正在盘账的刘有山:“阿爹,村民们家家户户至少两头猪,我们每家收一头回来做腊肉火腿。”
“得为青华楼明年的菜准备起来。”
说起这个,刘有山感叹:“你三财叔们来请我们吃杀猪饭,往年哪里敢想!
去年算是收成好的一年,辛辛苦苦养出来的猪,全卖给猪贩子,换点银钱过年。油盐酱醋茶,针头线脑开销,全指着这点银钱。
今年呢,家家户户准备杀一头自己吃,说明啊,他们都赚到了银子。”
刘有山苦着脸摊手:“只是,我们却银子不凑手!”
刘青青卖月饼的钱全部投到府城青华园,手里剩二万两,付了商户村民们的尾款后,尤其铁器铺子,花销最大。
现在,他手里只剩下一千八百两银子。
买淤泥发酵肥料,泡发种子,支付人工各种费用后,落得手里的也才一百二十两。
买马又去掉六百两,姜老大夫治疗马匹,配置打虫药,用掉了二百两,幸好青华楼门庭若市,排队吃黄鳝血的,已经预定到了后天。
新菜受到了极大的欢迎的,带动着纯酿销售额大增,每日能有八十两的流水,去掉人工成本,每日还能净赚40两左右。
也就是说,刘青青手里,现在只剩下两千两银子。
2千两银子看着多,但要做的事情也多。
若苏氏的样品做出来没有问题,布偶需要投入一大笔钱买布料,请人流水线做工。
还有收购土猪,制作火腿要消耗大量的食盐,也是一笔不菲的开销。
啧,还是缺钱。
自清水河通航以来,驾船送货的事便归给了赵二贵,汪汪队们闲着没事干。
刘青青想到阿姊的抱怨,心头一动。
青华楼二楼包厢有限,大家因为排队,已经出了好几起口角,若让这些客人回家去吃,既解决了桌子不够的问题,又把钱赚到了手里,能快速的归拢资金。
她有个新思路,青华楼开展外卖业务,而且不用再花钱召人,有现成的:汪汪队。
晚间的集会上,刘青青主持了会议。
家庭会议第一项目:通过讨论决定了对刘慧兰的处罚:取消她今年年底的分红和奖金,撤销她青华楼掌柜的职务,任命她为青华楼二掌柜,厨师长。
改赵垚为青华楼总掌柜,因他要上值,由刘慧兰协助完成平时事务。
换句话说,刘慧兰不再有青华楼的决定权,刘青青将青华楼的决定权一分二,两人同时签子,才能生效。
家庭会议第二项便在刘青青提出的汪汪队外卖计划,刚才还热烈发言的众人,诡异的安静了下来。
刘鑫:“莫不是开玩笑?”
刘有山:“狗狗们能听懂客人的要求么?”
苏氏:“淘气的孩子最喜欢逗弄狗狗玩耍,万一狗狗反击咬伤了孩子怎么办?”
刘慧兰心有愧疚,无条件支持刘青青:“我觉得好!”支支吾吾却说不出好的地方!
赵垚:“我是在听故事么?”
除了翠翠拍手欢迎:“好啊好啊!”
其他人就一个意思,这事成不了。
第102章 外卖
郭守云在常平县的码头下船,戚眉交了30文的船费,又涨价了,明明上次回来才25文。
他背起书箱站在岸边张望,刘青青还未到,因在信中约好,他怕错过,便立在岸边没动,静静等候。
这一等,他发现了点不同。
码头上人来人往,中间还有几只眼熟的大黄狗。
它们身上穿着统一的绿色小马褂,上面绣着青华楼的字样。
郭守云心中一惊,汪汪队他晓得,之前阿青弄出来搬运货物的,这些狗狗们跑来码头,难道她也在码头?
郭守云朝着狗狗招呼了一声,那只大黄狗扭过头看了看他,确定是他在叫,颠颠跑了过来。
大黄狗跑近前,郭守云才发现了它的不同。
它脖子上的脖环标着号码,三十二号。说明这样的狗狗至少出动了32只。
它嘴巴上带着竹片编织的嘴笼,样子有些奇怪。
郭守云心念一转,立马发现了嘴笼的好处,大黄狗嘴巴可以自由活动,但对行人或者路边的孩童又没有威胁。
大黄狗疑惑的看了他一眼,不解他为何还不从它背篼里淘水牌,体贴的将背篼往他面前怼了怼。
郭守云垂眸,伸手从背篓里掏出一本小册子,翻开一看,五颜六色画着各种各样的菜式,图画下面注着号码名称和单价。
前面的是多人餐,后面是单人快餐。
旁边还绑了一只竹子笔:外面是小竹棍,里头塞了黑炭,可以简单的划拉出字。
郭守云感觉很新奇,闲着无聊,在本子上划了个五,这代表着红烧鳝鱼套饭。
塞回本子,狗狗没动,眼巴巴的盯着他的腰间:“汪?”
那样子仿佛在说,你咋个还不掏钱。
郭守云呵呵一笑,顺着它的目光,从腰间的荷包里掏出十五文钱放在它的另一个褡裢里。
铜钱的响声像是一声指令,狗狗看了他一眼,一溜烟便跑掉。
郭守云好奇,它还会回来么?
在他不时的眺望中,约摸等了半刻钟,狗狗撒欢的跑来,这一次,它背上鼓鼓的。
来到他面前,狗狗一个刹车站住,将后背的褡裢凑到他面前。
郭守云将手伸进褡裢里,摸到一个圆形微微发烫的物体,掏出来一看,布包里圆柱形的盒子,上面画了一个箭头,顺着方向些微用力一扭,便打开
。
好巧妙的设计!
原来上面有纹路,能将盒盖和盒身,紧紧的扭在一起。
这是个两层的食盒,上面一层分做了三格,一格放了红烧鳝鱼,里头雪白的大蒜,黄色的姜片,灰白的鳝鱼片,躲在红油油的汤汁中,散发着霸道的香气。
另外一格摆着烫好的翠绿豌豆尖,最后一格有两样咸菜:卤豆腐酸萝卜。
下面一格是雪白的碎米饭,颗粒均匀,冒着热气。
郭守云凌晨起身坐船,整整四个时辰,肚子已经空空,色香味俱全的食物摆在面前,捡起米饭头上的小勺子便唏哩呼噜吃起来。
在他吃的过程中,大黄狗老实的在旁边趴着,不时跳起来,很有眼色替他驱赶周围的苍蝇。
郭守云:“……”
服务意识还挺强。
等他吃完,大黄狗又凑到他面前,郭守云看了看手中的食盒,按原样扭起来,装到它的褡裢里。
大黄狗对着他欢喜的汪了一声,颠颠跑了。
它要回去送饭盒,有奖励哦。
苏氏体虚,早早的做了薄款的新棉袄套在身上,暖和又轻便,村里许多人家上门,求购刘家的棉花。
刘家当初种了13亩棉花,平均亩产量在130公斤左右,总计收获棉花1700公斤。自家做棉被铺盖垫子用掉了100公斤,还剩下1600公斤堆放在仓库里。
外面市场价100文一公斤的棉花,刘家的棉花可以得160两银子。
不过,刘青青热情礼貌的拒绝了上门的乡亲:“实在对不住,家里的
棉花已经答应别人了,要不,你们去村长家看一看,或者阿喜家,他们也种了棉花!”
苏氏不解:“那么多棉花放在屋里,占屋不说,还容易长霉!”
刘青青呵呵一笑,不在意道:“都晒干了,哪里会长霉,留着有大用呢!”
她掏出一叠白纸,一张一张翻给苏氏看:“阿娘,你能照着图纸,将它们做出来么,里头塞上软软的棉花,像做给阿云的棉花黑炭布偶一样。”
苏氏扶了扶水晶眼镜,盯着她手里的胖嘟嘟的各种小动物:吃着胡萝卜的兔子,粉色的小猪,大耳朵的老鼠,黄色带着帽子的鸭子,绿色张着大嘴巴露出尖牙的妖怪:“哎,兔子咋个会站着哩,猪是黑的的,不是粉色的!”
刘青青扶额,她应该怎么解释,她画的图纸是各种卡通布偶。
苏氏咂摸了一会,闺女手里这些画纸把动物们,画得奇形怪状,但确实惹人喜欢,尤其是那只粉色的小猪,胖嘟嘟肥蹬蹬的,特别福气。
苏氏捧着图纸爱不释手,立刻翻箱倒柜找出藏在箱子底下舍不得用的各种颜色鲜亮的布料,翻出自己的针线篮子,刷刷刷剪裁缝制起来。
刘青青放轻步伐,没有打断投入的苏氏,悄悄退出,绕着村子转了一圈。
不看不知道,村子里已经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
家家户户由原来的茅草顶换成了石片顶,地面如同他家一样,铺就了石板,白墙青顶,干净清爽。
后院猪圈里的胖猪,呼噜呼噜将耳朵盖着眼睛睡觉,线鸡们顶着五彩的羽毛上蹿下跳,捉虫淘草。
不时有汪汪队的狗狗看到她,警惕的站起来后,又趴下继续睡觉。
刘青青绕了一圈,心里有了底。
她回家找到正在盘账的刘有山:“阿爹,村民们家家户户至少两头猪,我们每家收一头回来做腊肉火腿。”
“得为青华楼明年的菜准备起来。”
说起这个,刘有山感叹:“你三财叔们来请我们吃杀猪饭,往年哪里敢想!
去年算是收成好的一年,辛辛苦苦养出来的猪,全卖给猪贩子,换点银钱过年。油盐酱醋茶,针头线脑开销,全指着这点银钱。
今年呢,家家户户准备杀一头自己吃,说明啊,他们都赚到了银子。”
刘有山苦着脸摊手:“只是,我们却银子不凑手!”
刘青青卖月饼的钱全部投到府城青华园,手里剩二万两,付了商户村民们的尾款后,尤其铁器铺子,花销最大。
现在,他手里只剩下一千八百两银子。
买淤泥发酵肥料,泡发种子,支付人工各种费用后,落得手里的也才一百二十两。
买马又去掉六百两,姜老大夫治疗马匹,配置打虫药,用掉了二百两,幸好青华楼门庭若市,排队吃黄鳝血的,已经预定到了后天。
新菜受到了极大的欢迎的,带动着纯酿销售额大增,每日能有八十两的流水,去掉人工成本,每日还能净赚40两左右。
也就是说,刘青青手里,现在只剩下两千两银子。
2千两银子看着多,但要做的事情也多。
若苏氏的样品做出来没有问题,布偶需要投入一大笔钱买布料,请人流水线做工。
还有收购土猪,制作火腿要消耗大量的食盐,也是一笔不菲的开销。
啧,还是缺钱。
自清水河通航以来,驾船送货的事便归给了赵二贵,汪汪队们闲着没事干。
刘青青想到阿姊的抱怨,心头一动。
青华楼二楼包厢有限,大家因为排队,已经出了好几起口角,若让这些客人回家去吃,既解决了桌子不够的问题,又把钱赚到了手里,能快速的归拢资金。
她有个新思路,青华楼开展外卖业务,而且不用再花钱召人,有现成的:汪汪队。
晚间的集会上,刘青青主持了会议。
家庭会议第一项目:通过讨论决定了对刘慧兰的处罚:取消她今年年底的分红和奖金,撤销她青华楼掌柜的职务,任命她为青华楼二掌柜,厨师长。
改赵垚为青华楼总掌柜,因他要上值,由刘慧兰协助完成平时事务。
换句话说,刘慧兰不再有青华楼的决定权,刘青青将青华楼的决定权一分二,两人同时签子,才能生效。
家庭会议第二项便在刘青青提出的汪汪队外卖计划,刚才还热烈发言的众人,诡异的安静了下来。
刘鑫:“莫不是开玩笑?”
刘有山:“狗狗们能听懂客人的要求么?”
苏氏:“淘气的孩子最喜欢逗弄狗狗玩耍,万一狗狗反击咬伤了孩子怎么办?”
刘慧兰心有愧疚,无条件支持刘青青:“我觉得好!”支支吾吾却说不出好的地方!
赵垚:“我是在听故事么?”
除了翠翠拍手欢迎:“好啊好啊!”
其他人就一个意思,这事成不了。
第102章 外卖
郭守云在常平县的码头下船,戚眉交了30文的船费,又涨价了,明明上次回来才25文。
他背起书箱站在岸边张望,刘青青还未到,因在信中约好,他怕错过,便立在岸边没动,静静等候。
这一等,他发现了点不同。
码头上人来人往,中间还有几只眼熟的大黄狗。
它们身上穿着统一的绿色小马褂,上面绣着青华楼的字样。
郭守云心中一惊,汪汪队他晓得,之前阿青弄出来搬运货物的,这些狗狗们跑来码头,难道她也在码头?
郭守云朝着狗狗招呼了一声,那只大黄狗扭过头看了看他,确定是他在叫,颠颠跑了过来。
大黄狗跑近前,郭守云才发现了它的不同。
它脖子上的脖环标着号码,三十二号。说明这样的狗狗至少出动了32只。
它嘴巴上带着竹片编织的嘴笼,样子有些奇怪。
郭守云心念一转,立马发现了嘴笼的好处,大黄狗嘴巴可以自由活动,但对行人或者路边的孩童又没有威胁。
大黄狗疑惑的看了他一眼,不解他为何还不从它背篼里淘水牌,体贴的将背篼往他面前怼了怼。
郭守云垂眸,伸手从背篓里掏出一本小册子,翻开一看,五颜六色画着各种各样的菜式,图画下面注着号码名称和单价。
前面的是多人餐,后面是单人快餐。
旁边还绑了一只竹子笔:外面是小竹棍,里头塞了黑炭,可以简单的划拉出字。
郭守云感觉很新奇,闲着无聊,在本子上划了个五,这代表着红烧鳝鱼套饭。
塞回本子,狗狗没动,眼巴巴的盯着他的腰间:“汪?”
那样子仿佛在说,你咋个还不掏钱。
郭守云呵呵一笑,顺着它的目光,从腰间的荷包里掏出十五文钱放在它的另一个褡裢里。
铜钱的响声像是一声指令,狗狗看了他一眼,一溜烟便跑掉。
郭守云好奇,它还会回来么?
在他不时的眺望中,约摸等了半刻钟,狗狗撒欢的跑来,这一次,它背上鼓鼓的。
来到他面前,狗狗一个刹车站住,将后背的褡裢凑到他面前。
郭守云将手伸进褡裢里,摸到一个圆形微微发烫的物体,掏出来一看,布包里圆柱形的盒子,上面画了一个箭头,顺着方向些微用力一扭,便打开
。
好巧妙的设计!
原来上面有纹路,能将盒盖和盒身,紧紧的扭在一起。
这是个两层的食盒,上面一层分做了三格,一格放了红烧鳝鱼,里头雪白的大蒜,黄色的姜片,灰白的鳝鱼片,躲在红油油的汤汁中,散发着霸道的香气。
另外一格摆着烫好的翠绿豌豆尖,最后一格有两样咸菜:卤豆腐酸萝卜。
下面一格是雪白的碎米饭,颗粒均匀,冒着热气。
郭守云凌晨起身坐船,整整四个时辰,肚子已经空空,色香味俱全的食物摆在面前,捡起米饭头上的小勺子便唏哩呼噜吃起来。
在他吃的过程中,大黄狗老实的在旁边趴着,不时跳起来,很有眼色替他驱赶周围的苍蝇。
郭守云:“……”
服务意识还挺强。
等他吃完,大黄狗又凑到他面前,郭守云看了看手中的食盒,按原样扭起来,装到它的褡裢里。
大黄狗对着他欢喜的汪了一声,颠颠跑了。
它要回去送饭盒,有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