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刘慧兰眼里冒着星星,二妹总是心灵手巧。
  各种普通的食材,在她随意的摆放下,产生了其妙的变化。
  一大盘的米线,像火山一样堆着,最里头是雪白的米线,四周铺上的蔬菜像山腰上绿的树,红的花,最上面红彤彤的茱萸油,如同火山口里翻滚的岩浆,还卧着一只振翅欲飞的凤凰,五颜六色,鲜艳夺目。
  刘青青拿了双筷子给她:“阿姐,愣着干嘛,快尝尝啊!”
  她撩起袖子,三两下便把米线和佐料翻拌均匀,白皙的米线上均匀的裹上各种调料,刘青青分了一碗给她,端起自己那碗唏哩呼噜嗦起来。
  舒喟的叹了口气,最近总是饿,终于吃饱了。
  刘慧兰夹了一根尝了尝,米线爽滑弹韧,带着大米的清香,搭配各种佐料后,胡萝卜的甜,青笋的脆,麻辣滑香在舌头上层层爆发,给人极其愉悦的体验。
  刘青青神秘兮兮道:“阿姊,我在府城发现了一种新调料,等成熟采收后加进去,保证吃过的人念念不忘!”
  刘慧兰斯文吃完自己的那碗米线,簌了口,才提出一个致命的问题:“阿青,这凉米好是好吃,但现在天气慢慢变冷,大冷天吃凉的,只怕客人不多。”
  刘青青嘿嘿一笑:“阿姊哪,米线的吃法变化无穷,这只其中一种选择,也该准备晚饭了,我们今晚就只吃米线,你瞧好咯!”
  天黑时,苏氏等人回到家,发现桌子上摆满了小小的蘸水碟子,里头五颜六色,盛了一点点菜蔬:绿色的熟韭菜,金黄的脆豆芽,白色的雪脆,红色的腊肠,橙黄的胡萝卜丝,淡粉色的酸萝卜丁,大块的鸡胸肉……这些还算正常,但还带着水汽的生豌豆尖,在碟子里头晃悠悠的橙红色鹌鹑蛋,纹理分明的生里脊肉,金黄色的野菊花花瓣,是几个意思,今晚是要吃生菜么?
  字面上的生。
  刘有山一言难尽的问刘青青:“阿青,你又出什么幺蛾子?”
  现在是晚秋,女儿弄这些摆在桌子上,花花绿绿一桌子,小碟子整整齐齐排成行,看着赏心悦目,可是是凉的啊,适合看不适合吃。
  只是家里人在一起吃饭,也要这样有仪式感么?
  山里的动物秋天在养膘呢,他也要贴点膘。他就想喝点热乎乎的汤,啃两块肥腻腻的肉。
  “别急,来了!”
  刘慧兰用托盘每人发了一个有头大的的砂锅,里头是乳黄色的汤汁,上头飘了几颗红色的大枣,白色的葱段,看着平平无奇。
  刘有山伸出筷子捞了捞,真的只是汤,里头没有躲着他心心念念的肉。
  他疑惑的看着刘青青,看她能变出什么样的花来。
  刘青青和刘慧兰上完菜,坐到自己的位置上,抬起生的里脊肉小碟便倒进砂锅里,然后挑选了喜欢吃的生里脊肉,豌豆尖,再放上豆腐皮丝豆芽等小菜,最后倒入了一碗米线,加上一点自己喜欢的调料,用筷子拌了拌,平平无奇的汤汁,立马散发出一股奇异的鲜香。
  她夹起里脊肉晃了晃:“诺,肉变熟了哦!”
  众人有样学样,各自挑选自己喜欢的小菜加进去后,放入调料。
  她解释:“砂锅里的汤是用老母鸡和筒子骨文火熬煮出来,在锅中翻滚舀入砂锅,热气被浮在表面的鸡油封住,小心烫哦”
  她说晚了!
  刘有山做好后,忍不住夹起一片里脊肉
  尝了尝,被烫得差点跳起来,但他舍不得吐掉,因为实在太鲜嫩多汁了。
  他被嘴里的里脊肉征服,这是他这辈子吃过的最嫩的里脊肉,里头还有浓浓的汤汁,鲜嫩香浓奇妙的集合在一起。
  吃完里脊肉后,他捞出里头的鹌鹑蛋,流动的蛋液完全凝固,变成雪白的蛋白,里头躲着黄色的蛋心,一口一个,别提多带劲。
  飘在汤汁上的雪脆,吸收了一点汤汁后,变得酥脆多汁,是的,你敢想象么,竟然有一种食物,酥脆的同时,还能一□□浆。
  他最后才吃米线,雪白的米线一条条吸溜一嘴,入口是大米的清香,却比米饭多了爽滑弹韧有嚼劲,实在太过瘾了。
  这一顿晚饭,各个吃得满头大汗,酣畅淋漓。
  刘有山擦了擦头上的汗:“这个菜式叫什么,是不是准备在青华楼上?”他头一次见把黄色的野菊花放在汤里吃的,不得不说,放好配菜的米线中,各种颜色鲜艳的配菜躲在汤汁里若隐若现,表面漂浮的红色的大枣,金黄色的菊花辨,翠绿的芫荽,赏心悦目,一下子戳中那些文人书生的心。
  刘青青点点头:“这个叫过桥米线,味道鲜美,吃法新颖,还充满仪式感,准备在二楼,一楼就吃点平常的米线就行,比如小锅米线,臭豆腐米线等等。”
  确定了大方向,刘青青将细节交给刘慧兰去完善,她准备了一篮子的米线,从罐子里取出一只弥渡卷蹄敲响了县衙的大门。
  她是来提前还款的。
  之前欠了府衙244两银子,她现在随手就能拿出来,提前还款利息照常支付,这点利息她必须得出,因为,她想要重新借一大笔钱。
  府衙后院的花厅里,温如初、史居正、杨雪眉和两个孩子,与刘青青同桌而坐,吃着她带来的过桥米线。
  温家大户人家出身,吃饭的规矩多,饭桌上静悄悄的,不过从温一鸣两个孩子亮晶晶的眼神可以看出,他们对这顿饭的满意。
  饭后茶毕,换到议事厅,史居正打趣她:“阿青姑娘,你弄的喷药队,打谷队,碾米坊帮了老百姓的大忙,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我们大人很是欢喜。你今儿来,不会只给我们尝一尝你的米线吧,可是有什么我们能帮得上的?”
  所以说,人家这么能当师爷呢,这脑子,望叶之秋。
  刘青青嘿嘿一笑:“大人,先生,我确实有个想法,能大大的提升我们常平县的经济水平!”
  温如初虽然没吭声,但他的背脊不自觉的挺直了些。
  史居正:“哦?”
  刘青青道:“大人,我们平安镇这半年来飞速发展,特别是我们村,因为卖蚂蚱粉,卖菌子,户户有余粮,黄泥塘村一样,卖菊蓟和鸭子,家家都吃上了大米饭。”
  “只要肯发现,其实每个村子多少都能找出点特产来换钱,但是,长长的运输路程提高了百姓的风险和成本,才导致大家龟缩一方,若我们把清水河疏通后能走船,从平安镇到常平县只要半个时辰的功夫,其他镇也是一样,那我们常平县的特产,是不是就能卖到府城,卖到全国,无数的铜钱将流向我们常平县,流到每一户人家!”
  温如初面色变得严肃,这是个大问题。
  史居正提出了一个致命的困难:“百姓们每三年就要服兵役,朝廷下了死命令,不准再给百姓摊派苦役,若衙门出面组织清淤,一定会引起暴动的。”
  到时候,温大人一个欺压百姓,苛捐杂税的帽子扣下来,谁也救不了。
  刘青青笑道:“我们不摊派苦役啊,我们出钱请百姓来清淤。或者按照河段承包给愿意清淤的团队”
  趁着冬天枯水期,把清水河清理出来,来年雨季浇灌周边的田地,上游不再干旱,下游不会洪涝。
  二来可以走船,用河运代替陆运,省钱又省力。
  史居正戚眉:“可是,衙门垫付了这么一大笔钱,从哪收回来呢?难道让我们大人出自己的银子填这个窟窿?”
  刘青青笑得一脸诡异:“这简单,我们弄个关口,按船只的大小收过船费啊!”
  第92章 人模狗样
  夜幕四合,刘家的厨房里亮着温暖的烛光,刘青青到县城有事,刘慧兰忙于青华楼上新,苏氏学堂上课,今晚的晚饭,是暂时有空闲的刘有山做的。
  他做得相当简单,四菜一汤。
  廊下风干的腊肠切一断下来,胡乱切片一股脑堆在盘子里放在甑子头上,顺便从坛子里捞几个咸鸭蛋放进去,盖上锅盖,锅里冷水入锅,将墙角的带着霜的老南瓜弄一个,去皮扣心,切块丢在锅里,甑子罩上去,加水将甑子下沿淹没。
  锅洞了塞两截柴火,橘黄的火苗滚烫的拥抱锅底,一会儿便将锅里的水烧开,底层煮南瓜,水蒸气顺着甑子上行,将米饭和腊肠鸭蛋蒸熟,一次完成了煮菜蒸菜蒸米饭。
  中间没事干,他绕到后院,从刘青青的苗圃里褥一把肥厚翠绿的豌豆尖,打一桶井水随意摆动两遍后便干干净净。
  回到厨房,甑子已经上气,和小伙伴玩耍回来的翠翠,带着棉花黑炭摸到厨房,嘴巴里喊饿,他从甑子里捏了三个饭团,让她用筷子插着,一边啃一边规规矩矩坐在锅洞旁烧火。
  两小只有样学样老实趴在旁边,一只一个饭团。
  他将甑子端到桌子上,锅里的南瓜装盆,洗干净锅后,添点水烧开,丢入几粒姜丝,切一块嫩嫩的豆腐,洒下豌豆尖滚一圈,挖一勺雪白板结的猪油进去烧化后起锅盛入汤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