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些事几个孩子也没瞒着村子里,带着大家伙一起做屋顶,磨木薯面,大哥家也没瞒着,可是呢?
  大哥宁愿在家睡觉,也不愿一起来做屋顶,大嫂宁愿在村子里乱窜道长短,也不愿意去开荒坎木薯,现在几个孩子拼死拼活卖木薯换了点钱,淘弄了点粮食,您就跑来闹腾,您说,您忍心么?”
  儿子没用,瘸了腿全靠孩子们养着,就是这一百文,也是苏氏在太阳光下绣帕子换的钱,您要就接着,是儿子的孝心,不要就算了,当爹的靠几个孩子早出晚归养着,实在没脸要他们卖木薯的钱,您就当没养过我这个儿子!
  这是要断绝母子关系!
  宋老太几乎一口气没上来,曾经听话体贴的儿子竟然变成了这样,说出大逆不道的话来!她刷的扭过头,用淬了毒的目光盯着苏氏,定然是这扫把星挑拨的。
  苏氏:“!”
  她没有,都是当家的主意。
  刘青青了然,他们才进屋宋老太就找来,定然是村子有人去挑拨了。
  这一场闹得起来,一切都是因为钱。
  村里人觉得他家赚了大钱,眼红嫉妒心里不平衡,怂恿宋老太来闹事。
  人性就是这样,只看得到贼吃肉,看不到到贼挨打。
  他们只看得到他家赚钱买一车的东西,却看不见她和阿姊阿云天不亮就起床干活,她绞尽脑汁卖粽子,担着风险收木薯面。
  刘青青当着所有人的面朗声道:“木薯面在常平县城卖价在四文到五文之间,运费差不多一文一公斤,凭着自愿的原则,三文收购大家伙木薯面,送到城里成本是四文,还有摊位费,住宿费,伙食费等,全在里头。我们家和刘鑫叔为大家奔波这么些天,沐着晨曦,踏着星光把木薯送到城里卖,从里头抽出一点买点好的补补身子有错么?难道要我们倒贴钱帮大家卖木薯么。
  一亩荒地可收400公斤木薯面,合计一两200钱,买荒地的钱已经赚了回来,还富余两百文,过个好节。剩下一千多公斤木薯渣喂猪,年底收获一头大胖猪。”
  “各位叔叔伯伯婶子,我知道大家觉得我们赚了你们的钱,你们心里憋着气,这样好了,我们也不收木薯面了,大家伙自己运到城里去卖,试试其中的艰辛,也知道我和刘鑫叔叔有没有赚你们的钱!”
  她扫过围观人群中,几个脸上带着幸灾乐祸的,幽幽道:“人呐,要讲良心,不然夜里鬼敲门!”
  赵刚婆娘张氏是她坚定的粉丝:“别介,还是收吧,我们都卖给你!县城里人生地不熟的,我们去哪里卖哦!”
  她恨恨扫过人群:“也不晓得哪个王八羔子,心黑得没边,胡乱编排在村子里传些什么,等我拿实了,我撕了她的嘴!”
  刘青青苦笑:“别介,婶子,我们是真的不收木薯面了,出力不讨好!你们自个拉去城里卖吧!”
  她顿了顿道:“二来,我们家要种棉花,是高价从城里买来的种子育的苗,都是乡亲,愿意种的呢,来我家买苗,我匀一些给你们。当然,因为我们也是第一次种,收成什么的,我们也不晓得。所以大家伙自己看着办!”
  围观的不少人悻悻的退走,也有犹豫讨论着种不种棉花的。宋老太临被刘老头拉走,不忘捡起荷包和篮子了,一百文再小,也是肉呢。
  闹腾了一场,总算清静了,刘长贵叫了几个后生抬着二老太爷回家,刘鑫留下来帮着收拾乱糟糟的院子,他悄咪咪摸到刘青青面前:“青青,我们这样骗乡亲们,是不是不太好?”
  刘青青挑眉:“哪里骗了?”
  “我们不是十文卖出去的们,要不要退一些差价给乡亲们?”银子都被他花完了,他其实不怎么想退。
  刘青青冷笑:“我又没撒谎,县城确实是五文一公斤。府
  城那么远,一公斤十文没毛病啊!有路子,他们也可以拉到府城去卖啊。”
  她冒着出头的风险,差点被掳走,赚点差价怎么了,再说,也没赚多少啊。
  刘青青心底冷哼一声,阿爹嘱咐她低调些,村子里流传她突然懂那么多,是鬼上身!
  好家伙,这是打算把她吊起来烧啊。
  既然有人想要她的命,她就不客气了!
  第42章 堵车
  大青驴养了三四天,恢复了精神活泼乱跳,郭守云将驴车架好,刘青青扶着刘有山,苏氏,叫上阿姊和幼妹,一起到镇上木匠铺子买家具。
  手里有了银子,她一天都忍不下去,立刻,马上要睡木板床。
  今日端午节,乡亲们脸上挂着节日的喜庆,已经到了未时,大部分乡民从镇上赶集回来,或坐在驴车,或三三两两走在一起吹着牛皮谈着笑,驴车上背篓里都堆满了蔬菜瓜果点心。
  苏氏趴在驴车护栏上,一路光明正大的张望,看看路上跑跳的小童,望着赌气后你追我赶的小夫妻,不禁会心一笑。
  心情随着呼吸,慢慢开朗起来,成婚这些年,她首次自在的出门。
  她慈爱的看着车里一家人,阿云板着个脸,僵着手臂紧紧拉着驴绳,双眼不错的盯着大青驴,引导着青驴走成一个笔直的一字。
  当家的在一旁教他要注意路边乱跑的小孩,避开石块土坑。
  三个女儿聚在一起,头挨着头唠叨着要买个什么样子的床。
  这样舒心美好的日子,都是从小叛逆的二闺女带来的,村里竟然有人说阿青不是人,她捏紧了手指,她自己的孩子怎么会不是人。
  这些长舌妇,眼红鬼就是嫉妒,她家青青起早贪黑,不藏私,带着大家一起过好日子,竟然有人坏了良心诋毁她。
  苏氏闭眼虔诚的祈求,菩萨啊,睁睁眼,让坏人受到惩罚吧。
  到了集上,一家人直奔木匠铺子。
  刘青青眼热的看着里头摆放整齐各种淡黄色家具,这时候的家具都是实木的,铆合结构,不像她们末世,全是生产线上的合成板,表面光鲜亮丽,但甲醛味熏得人头昏。
  当然,末世大多数时候她们在外面奔波打丧尸,回基地的时候也没几天,闻一点甲醛也没事。用上层的话说,超高的死亡率,平均年龄37,为什么要考虑几十年后的事情。
  可是,有选择的话,谁不希望有一个温馨舒适安心的小窝呢?
  伙计热络的对着刘有山介绍:“大哥,您看,这大床是纯松木的,铆钉用的是花梨木,用个十年八载没问题,结实又划算”
  “三门的大衣柜,特能装,换季的时候冬衣冬被洗干净晒干塞到里头,冬天拿出来干干爽爽一点都不会发霉”
  “哟,侄女这么大了,得配个梳妆台,我们家还有花梨木的,过几年直接做嫁妆,省得从新置办”
  “男娃念书了吧,写字桌得来一张”
  ……
  一个恨不得长出八张嘴,使出浑身解数卖,一个有心买,这生意可不就成了。
  因为他们是大单子,伙计拍着胸口包送货安装,今晚就用上新家具。
  堂屋置办了一张新的大八仙桌,八把椅子,刘有山夫妻卧室新买了一张六尺大床,原来那张实在太破,床板都榻了两块。
  四门的大衣柜,梳妆台,五斗柜置办齐全。
  刘慧兰和翠翠的屋子里摆了一张五尺大床,翠翠还小,一个人会登被子,刘慧兰领着一起睡比较放心。
  两人各自盖一床被子,互不影响。
  还有两个小衣柜,一人一个。两个小梳妆台,也是一人一个,刘慧兰不时觑着上面的铜镜,可以看出她心里极其满意。
  因房间较小,摆不下两张五尺大床,刘青青又不愿意妥协睡小床,和阿云商量,让他独自睡一屋,他眼里的亮晶晶的光立刻熄灭了一半,刘青青说不下去了。
  退了一步,让木匠铺子当场打了一架双层五尺高低床,旁边装了可以上下的台阶,台阶下的空间做成了储物柜,安全又不占地方。
  她睡下面,郭守云睡上面。怕他掉下来,让木匠师傅修了二尺高的栅栏。
  她们没要梳妆台,每人选了一套书桌,还配了一个柜子。
  惊喜的是,刘青青还发现了一张中间有洞的大餐桌,伙计看见她盯着餐桌看,笑咪咪介绍:“府城里流行吃什么咕咚锅,我们东家弄了一张桌子来,可没人识货,你要是喜欢,打折卖给你们家!”
  不仅没人识货,还说他们家卖烂桌子,就很离谱了。
  刘青青立马拍板定下,还配了大小两个橱柜,小的放厨房,大的放杂物间收纳,免得她那些金贵的调料、珍惜的种子被老鼠祸害。
  选了这么多家具,全是纯松木的,也不算太贵,总计花费14两300钱,伙计做主抹了零头,只用付14两。
  一家人选好家具,苏氏夫妇去菜市买家里没有的蔬菜,果子。
  刘青青带着阿云到书店,挑了些纸和两只笔,选了一本三字经字帖,竟然去掉了二两银子,啧,这年头读书真费钱,有了刘宝柱那个吞金兽,难怪阿奶不要脸皮反复来闹腾。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