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摆摊之前,刘青青一样捡了五只,装了三个篮子,由赵垚提着,分别送去给姜老大夫,和县衙。
  姜老大夫很是抱怨了一番,拉着刘青青质问:“原来是你家做的,昨日饱满多汁的卤肉粽,怎么没给我几个?”
  刘青青无奈解释:“那是热吃的,不方便带出去看龙舟!再说,今日的桂花银耳味特意为您做的,和你仙风道骨的模样很是般配!”
  姜老大夫似信似疑:“真的?”
  “比珍珠还真!”
  县衙的粽子刘青青装了两个篮子,贴上温大人和史居正的名字放在门房,看门的杨伯,对她客气多了,承诺一会就送进去。
  赵垚家六个,小叔家十五个,阿喜家十八个,大春家十二个,自家留十八个。大房还有阿奶,要不要留呢,刘青青打心眼里不愿意,架不住要名声,也留了二十四个,全都是按照人头数,每人三个,一种口味一个。
  这样一来,只剩八百多个粽子,摆在摊位上,熟客来得早,仅半个时辰就卖完收摊。
  行吧,他们也要去逛逛街,买些物件回家过节呢。
  这次刘青青没敢放开来采购,家里棉花苗等着移栽,不晓得要多少工钱。随意买了八九个糯米粽子回家应景,把家里吃用的米面酱醋糖佐料补全,猪肉羊肉来一点,棉布油布买了些。即便省着用,小五两银子就不见了。
  因驴子已经被刘鑫牵回村,买完物件后,几人约好后在城门口集中,凑钱租了一辆马车回村。
  坐在马车上,刘鑫从怀里掏出一只梅花银簪,笑眯眯同大家伙显摆:“这是给我媳妇的,你们觉得好看么?”
  刘青青无语的看了他一眼,鑫叔这是高兴昏了头,拿这话来问他们一群半大的小孩。果然大家都嘻嘻哈哈笑着不吭声。
  只有大春性子直,提醒道:“那你给徐奶奶和赵阿爷买了啥?还有宝儿呢?”
  刘鑫一拍大腿,翻出包袱:“诺,怎么会忘记,阿娘有簪子,我就没买,扯了五尺鲜亮的棉布布料,我娘就喜欢这些花花草草的,她肯定喜欢。”
  刘青青瞟一眼蓝底纯棉布料,上面开满了红色黄色的缠枝花,有些捂脸,这是年轻媳妇才穿得出来的料子罢。
  她要不要提醒一下呢?
  一车人就在这样的嬉笑中回了村。
  因刘家买了粮食,所以马车直接停在刘家门口。
  刘鑫和小伙伴们帮着下了车,才抱着各自的物件回自己家。
  刘有山站在一边,苏氏泪眼婆娑的抱着刘慧兰和刘青青从头看到脚,两个闺女完好无损才破涕为笑。
  刘青青静静的由着她看,阿娘懦弱,没远见,啰嗦,也始终疼爱她。
  姐妹两一样一样归置买回来的物件。
  才收拾完毕,院子门被拍得震天响:“老二,开门!”
  宋老太脸上堆着笑,走进刘家堂屋,扫一眼堆得满满的东里间,眼里全是算计:“老二,你腿瘸着,免得你跑一趟,我自个过来取端午节的节礼。正好,宝柱要交私塾,就给钱吧!粽子就不用了,你们留着自个吃吧。”
  刘有山头回听见有人当着他的面说他瘸,愣了一下。强笑道:“阿娘说的是!我这就去取。”
  他杵着拐回到自己的卧室,从枕头底下翻出一个荷包,拿出来双手递给宋老太:“娘,早就准备好了!”
  把桌子上的篮子递给他:“还给您二老准备了粽子,羊肉,您一道带回去,过个好节!”
  宋老太扫一眼篮子,里头十个胖嘟嘟的粽子,两条约摸各半斤的猪肉和羊肉,满意的点点头。接过荷包,手上一用力,是铜钱?
  不敢置信的打开一看,荷包里鼓鼓囊囊装了一百个铜板。
  她顿时不好了,气急的砸在刘有山身上,嚎哭起来:“不孝的畜生,我生养你一场,你赚了大钱,就给我一百钱,是打发叫花子么?”
  第41章 解释
  刘有山被铜钱砸中脑袋,殷红的血顺着脸颊淌下来,他愣愣的看着洒落一地的铜钱,心沉到了谷底。
  苏氏嗷一声,焦急的跑上去用帕子给他堵住脑门:“当家的,你怎么样?”
  刘青青恼怒至极,她一头撞到宋老太肚子上:“你要打死我爹,卖了我们娘儿姐妹,休想!今日我和你同归于尽。”
  宋老太被她撞得头昏眼花,捂着老腰站稳后,气往脑门冲,扯住刘青青的头发:“小比崽子,还敢打老娘,老娘剥了你的皮!”
  握着拳头一拳一拳砸在刘青青的背上,沉闷的咚咚咚声响像石头,砸在每个人的心口。郭守云急了眼,嗷一声,扒拉着宋老太。
  宋老太前面有刘青青,后面有郭守云,刘慧兰拉这个也不是,扯那个也不妥,眼看妹妹的头发都要被揪完了,急得直掉眼泪,死死抱着宋老太的手臂跪下祈求:“阿奶,有什么好好
  说,你是要逼死我们才甘心哪!”
  刘青青趁机得了自由,狠狠在宋老太腿上掐了几把。叫你揪我的头发,叫你为老不尊,叫你
  偏心眼,叫你重男轻女。
  疼得直吸冷气的宋老太被刘慧兰和郭守云死死捆住,气得睚眦目裂:“你们反了,竟敢殴打长辈!刘慧兰,你忘了,你是我一把屎一把尿带大的,你也学着他们忤逆不孝,抗逆不尊?”
  这么一顶帽子扣实在,刘慧兰也不用说亲了。
  刘有山绝望的闭了眼,跪在宋老太面前,一个头接着一个磕,重重落在石板铺就的地面上,脑门上的伤口再次崩开:“娘,我错了,我不该只给你一百钱,我应该把几个娃卖了,把钱都给你……”
  呼啦啦跟着刘翠翠来的村长族老一群人,进来就看到,刘有山糊了一脸血的磕着头,刘家的几个孩子跪着旁边抱着宋老太,哭得惊天动地,泣不成声。
  老村长看不下去了,一拐杖砸在宋老太背上:“混账,你要逼死山娃子一家才罢休!”他气得直哆嗦,嚷嚷着喊刘长谷来休妻。
  刘老头名叫刘长谷。
  村长刘长贵慌忙给他顺气:“爹,你别动气,都是小事……”
  刘老头讪讪的扶着他:“二大爷,我在呢,宋氏糊涂,我回去教训她,你莫要生气!”
  宋老太见了村子里辈分最大的老村长,悻悻道:“二叔,你不晓得,是这几个娃天生反骨,先打我,我才打他们的。”
  还没说完,又被砸了一拐杖:“胡说!你看看小丫头的头发,都被你扯完了,有你这么当奶奶的么!”
  人生七十古来稀,他今年七十六,腿脚不便,平时在后院颐养天年,轻易不出门,孙子刘鑫得了银子,不忘给他带一份布料,虽然那布料不咋的,丑出天际,但这份孝心他收下了。
  家里正热闹着,和重孙子一样大的女娃去到家里直哭,拖着儿子就走,嘴里喊着救命。
  孙子提了一句,这是带领着大家卖木薯的刘家,清水沟村好不容易出了这么一个聪慧的人,领着大家伙开荒磨木薯面卖钱,不论是男是女,是老是少,他一定要护好咯。
  叫儿子用竹凳抬着他过来。
  他扯着刘老头的耳朵,破口大骂:“当年我就和你爹说,你这媳妇心气高,要不得,你偏偏死皮赖脸讨要回来,你看看,好好的一个家,折腾成这样!
  我们农村人,做人要踏实,不要好高骛远。念个书认识字是好事,但没有拿女儿去填窟窿的。你小闺女这么些年不回来,你还没得到教训么!”
  刘老太爷是刘家如今辈分最大的,出口完全不留情面,直接往宋氏心窝子里扎。
  宋氏自诩闺女高嫁府城,是村子里头一份,平时没少在村子里嘚瑟。如今被刘老太爷道破底细,顿时脸涨得通红,又不敢在老爷子面前撒泼,强撑着面皮喃喃念叨:“我闺女是官家夫人,掌家忙得团团转,哪里得空回来!”
  刘长贵上前道:“宋嫂子,你们已经分了家,各过各的,你这是来闹什么?说出来,大家评评理。”
  宋老太气愤填膺:“他们赚了大钱,竟只给我一百文过节,我养他作甚?竟是一只白眼狼。”
  “哦,有田给了您多少钱?”
  宋老太顿了一下,提高音量道:“老大给了十两!老二也得给十两!”
  嘶,人群中传来一阵吸气声,马上就有人反驳:“不对吧,刘有田哪来的十两,他家既没卖石头屋顶,又没有卖木薯面,靠地里那点收成,手里最多三两银,怎么可能给宋氏十两!”
  宋老太不高兴了:“许你们卖石头卖木薯赚钱,不许我儿子想其他生钱的法子么,笑话!”
  她看着刘有山:“老二,你就说给不给吧?”
  刘有山苦着脸:“娘,儿子瘸腿,苏氏眼不爽利,家里全靠往日打猎的兄弟们和村子里的乡亲们帮衬,几个孩子没日没夜的干活,才淘得一口吃的。
  为什么用石头屋顶,还不是因为家里买不起青瓦,茅草顶没人帮着换,才想出来的法子。为什么发现木薯面能吃,家里实在没粮食下锅,几个孩子到处寻弄吃的,发现木薯根白白胖胖,即便有毒,也管不了那么多,放在水里多洗了几次,因缘巧合才发现可以祛毒。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