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魁首是如何养成的 第222节
信众悲愤齐呼:“请君上降罪!”
请罪的声浪一落,戴着黄金面的骨架便转头望向了楚夭,眼眶魂火幽幽:[你是何人?]
“我、我?”楚夭十指绞紧,脸蛋红得滴血,“小、小女子名楚夭,双木楚,蕨草夭,芳龄……呃,永远十八,尚未婚配……”
谁问你这个!俯跪于地的信众差点喷出一口老血,几乎要悲愤地呐喊出声。这邪门的妖女死到临头居然还敢调戏祂们君上!
[你只身穿越了吾之法域,没有迷失方向,没有步入疯狂,甚至一路抵达了
吾的长眠之地。]冥神骨君,亦或者说“姜佑”眼眶中的魂火一盛,却又很快回落,[……原来如此,你身负吾之血肉,受吾遗泽庇佑。是以虽非神使,却依旧有穿行无相法域之能。]
“啊?”楚夭放下了交握的双手,捂着自己的腹部,茫然地呢喃道,“……身、身负血肉?我我没有吧?姜郎,这是不是有点太快了……?”
此话一出,永留民哽在喉口的那蓬血终究还是喷了。
一位老者悲愤欲绝地大喊:“冥器!君上的血肉化作了一百零八件冥器,妖女!你竟偷盗了君上留予天殷的遗泽!”
“我没有,你们休要血口喷人!”楚夭瞠大了眼眸,大声反驳道,“我还觉得奇怪呢,一群神神叨叨的魔修把姑奶……把我绑到了变神天!要不是我机灵,趁着大雾逃跑,差点就被那群杂碎下油锅了!结果一跑到雾里就突然冒出一群人追杀我,要不是我因祸得福遇见了姜郎,我非得把你们闹个天翻地覆不可!”
你擅闯我族圣殿,不追杀你追杀谁!永留民们纷纷怒视楚夭,如果目光能杀人,楚夭早就被千刀万剐了。
不过话虽如此,但在场的永留民心里还是有些发虚的。数百年来,为了推行大计,祂们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君上生前留下的血肉遗泽,如今天殷也仅剩四十来件,其中大半还分散在中州各地,用以镇压地脉,护佑山河。其余冥器,要么耗尽了神力化为只有象征意义的国宝,要么在战事中损毁亦或是流落在外。君上说这妖女手中存着冥器,必然不会是假的。但流落到妖女手中的冥器究竟是哪一件?永留民心里也没有底。
眼见着两方还要在辩,姜佑抬手向下一压。场中嘈杂的喧嚣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姜佑的声音,在所有人识海深处响起:[你如何知道吾之名姓?]
“姜佑”是冥神真名,但知道这个名讳的人却寥寥无几。五百年对神舟大地而言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也足够人间改天换地。而在姜佑升格成为神祇后,祂的名姓也被尘世遗忘,或是因忌讳而不敢提起。世人用自己所能理解的方式为祂封号,以自己的认知来塑造神明。久而久之,连信众也忘记了君王之名。
更何况,“姜佑”这个名字,世间知道的人本就少之又少,敢于提起的更不足五指之数。这其中,大多都是姜佑生前的旧识。
但,姜佑并不记得自己生前曾见过这位奇怪的女子。
臣民们表现得如此悲愤,大殿内还残留着血色的法阵。姜佑只需一眼,便大抵知道发生了什么——信众们施展的仪式本是为了召唤祂尚为人时的枯骨制成的人俑“骨君”,但不知为何仪式发生了意外,被召唤来的不是能驭使百万阴兵的城隍法王,而是姜佑。
姜佑,乃冥神所剩无几的人性残余。祂不像其他人俑一样拥有通天的伟力,与那些被永留民舍弃的灵性残余一样,姜佑是“无用”的。
世人渴慕的是神祇的伟力,而不是一位无能为力的君王。
“……”楚夭抬头,望着站在王座前的姜佑,先前顾左右而言他的心虚瞬间敛得彻底,“我,读完了你生前留下的万卷书,书卷尾端有你留下的印……”
“撒谎!”不等楚夭说完,一名信众便呵斥道,“君上神力之宏伟,岂是凡夫俗子参悟得透的?!你若翻阅了库藏中的万卷书,你怎么还能留有神智与人形!”
受位格限制,人族无法理解神祇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想。故而神祇留下的一切文字、图案以及印痕都带有强烈的污染性。换而言之,神祇流传人世的经义,本身便是其道的具现。境界不够之人,稍加翻阅便会被其玄妙深奥篡夺心神。轻者神魂受损,疯执成魔;重则形骸俱灭,万念成灰。
曾经的姬重澜,便是因为翻阅了海祇大壑流传下来的经义,这才一步错步步错。最终被深海的涡流拖入了无底之渊。
而如今,这妖女竟敢大放厥词,扬言自己翻完了冥神流传于世的书卷。
信众认定妖女定是在向君上献媚,谁知楚夭却抬头,眼神怪异地打量了祂们一眼:“……你们难道没翻过吗?难怪这些书都在库藏里落了灰。这些书是姜郎生前誊抄撰写的,都与国政、农桑、教民、军法、天文、地质相关,且其上都有朱砂作批。我虽只是囫囵吞枣,但也知道这些藏书对后人大有用处。我原先还想着这里是姜郎的皇陵,你们怎么还将这般珍贵的藏书用来随葬。若要使文字经年不腐,应当将其流传于世才对啊?”
大殿一片死寂,徒留楚夭困惑的质问漾出空荡荡的回音。
俯跪于地的信众汗湿了衣襟,姜佑却没有其余的反应。祂只是缓缓颔首,表明自己已知前因,随后道:[是以,你为何唤吾至此?]
姜佑这么问,楚夭瞬间便回过神。她再次羞赧地绞紧了十指,喃喃道:“我……我想见你。”
[见我,又如何?]
“我想告诉你,我心慕于你。”楚夭用手背贴了贴自己滚烫的脸颊,再抬首,春光十里都不及她眼中的水光粼粼,“只是……想告诉你这件事而已。”
“……”这回,再没有人开口打断楚夭的话语,所有永留民都将自己的头颅深深地伏低了
下去。
陷入热恋的人都不讲道理。楚夭不顾场中信众的心情,大胆且热恋地表达自己的爱。于是她看见,高座上的白骨人听了她的话,颅骨忽而往一侧微微一偏——一具没有血肉的白骨当然看不出喜怒,但这个微小的动作却莫名让人看出几分困惑与难解。
太可爱了!楚夭热血上涌,只觉得心上人……哦不,心上骨的一举一动都如此扣人心弦。
[世事变迁,沧海桑田。吾竟已不懂人心了。]半晌,姜佑如此道。
“很难理解吗?”楚夭纳闷道,“那……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姜郎生前所在的时代,这样的诗应当时有传唱吧?”
[吾知,你见我,心中全无敬畏,仅有欢喜。但吾实不懂你一腔欢喜,何以投注于冢中枯骨。]
“不是冢中枯骨,是姜佑,我心慕姜佑。”楚夭认真道,“你贵为君王,下葬时的衣着饰物无一不精无一不美,但那是臣子为你换上的。你真正随身的仅有一柄重剑,一副被我一撞就掀开的薄棺。你为自己取名为‘佑’,但天殷却无人知晓你的名姓,只称呼你为‘王’。哪怕是养育你、辅佐你的臣子,也从来不会呼唤那个你为自己取的名字。从生到死,你都戴着那张黄金假面,成为世人心中的一个象征,成为黎民苍生理想的君王。”
“我翻看了你留下的万卷书,书上没有记载任何与你相关的功绩,字里行间都是你穷尽一生为黎民寻找的出路。你曾登上了九宸山,拜见当时的魁首明尘掌教,想从他口中得到一个答案。也曾放纵你的子民,任由他们推行将你奉上神位的疯狂计划。哪怕时至今日,身为神祇的你,通天的伟力依旧在为‘人’所用。”
“姜佑。”楚夭抬眸,毫不避讳地注视着枯骨,“你,爱着世人。穷尽一切,偏执成魔。”
[……]姜佑不语,只是沉默着,与楚夭对视。
“我能感受到你那疯狂的、不计一切代价的爱意。哪怕舍弃尊严与自我,你也爱着‘人’。”楚夭阖眼,似在感受着在大殿内起舞时,那萦绕在自己身旁的火,“我生来便会被这样浓烈偏执的感情所吸引,所以我心慕你,心慕姜佑。我心慕那个为黎民苍生写下万卷书的少年,心慕那个拔剑既为旭日东升的剑仙,心慕那个不见真颜的无面君王,也心慕为求世人生而只身向死的神。”
“姜佑,我心慕你。”楚夭睁眼,面上轻慢尽去,只余近乎虔诚的真心,“我翻你的书,是为了从字里行间拼凑一个你。冢中枯骨又如何?爱人的血肉在我心间生芽,我见枯骨,只觉得白骨中要开出花。千刀万剐,分薄血肉,你会痛吗?你会流泪吗?没能继承人皇氏的传承,却践行着人皇应有的责任。当你为自己取名为‘佑’时,是不是已经找到自己的路,不在意所谓的‘人皇氏天命’了?你居于神座之上,但实际被你奉之为神的,是人。对吗?”
永留民注视楚夭的眼神不再是憎恶,取而代之的是恐惧。
深入骨髓的恐惧。
楚夭慢条斯理地梳理着一切,那些她从书里看到的,亦或是她从过往感受到的。楚夭不爱看书也不关心世事,但身坠爱河时,“爱人”便是她眼中唯一鲜亮的色彩。
“跟我走,好吗?”楚夭苦苦地哀求着,“哪怕只有这具人俑也好,请不要将姜佑视作应被剔去的残余。让‘姜佑’作为一个人活着。我知道你曾在书封的内侧画过山海的地图,一笔朱批横纵九州四海——你定是想要亲身踏足大地,亲眼去见这人间的。”
楚夭迈步,向王座前的君王走去。她伸出手,仰着头,满怀希冀道:“我陪你去,好吗?”
[……]姜佑眼中魂火幽幽,深深地注视着楚夭。
良久,祂道:[不。]
[吾将应子民诉求,离去,换城隍至此。]姜佑的话语残忍且直白,[你现在可以离开。吾令祂们不再对你出手。]
原本死死盯着楚夭的信众再次低头,以此掩盖自己面上近乎失态的惊骇。冥神自升格后从来只制定仪法、回应祈求,但祂从未向信众下达过明确的指令!
“为什么?”楚夭拧眉,她缓缓收回手,却不禁露出几分被刺伤的情态,“你不相信我?”
[邯郸梦枕,华胥酒瓯。人世情爱,过眼云烟尔。]姜佑眼中的魂火明灭不定,祂平静道,[无人能阻吾行于此道,拂雪如此,你亦然。]
姜佑的头颅低了下去,眼眶内的魂火也熄灭了。
楚夭抖了抖嘴唇,一时间说不出话。
“……你见到了拂雪。”楚夭仰头望着殿堂的穹顶,近乎失神地呢喃。她不以事实论据,仅以全然的灵性与对心慕之人的感触,推衍出双星相撞时唯一的可能。
“无人能阻你的路,无人能令你止步,除非你摔得粉身碎骨。”楚夭僵直的眼珠回落,死死地钉在白骨上。
“所以……你见到她,定然会杀了她。是吗?”
无人回应楚夭的诘问。
骨君垂落的头颅缓缓抬起,但与先前深邃幽蓝的魂火不同,这次掠过眼眶的是一抹近似浓痰的猩红。
咔嗒。神殿之外,诡雾笼罩的森林里传来阵阵异响,窸窣声不绝于耳。须臾,一只骨手破土而出,却带出一具遍布浮土苔藓的甲胄。一具,两具,三具,随葬皇陵的人俑于冢中复活。祂们扭曲着肢体站起,沙土自骨骼与甲胄的罅隙中簌簌滑落,扬起滚滚烟尘。
祂们眼眶空洞,神智全无,却又在某一刻如聆纶音般,拖动着沉重的步伐向神殿移行。祂们自四面八方而来,似将起的围剿,又似无言的朝圣。
城隍自王座之上起身,血光作祂神瞳,戾气擂如惊鼓。祂朝大殿外聚来的阴兵大军走去,如信徒祈愿的那般,祂将唤来腥风血雨,洗涤人间的不洁。
然而,一道纤细轻盈的身影,却突然拦在了骨君面前。
“姜郎。”楚夭望着骨君,一滴欲坠不坠的泪挂在她的眼睫上,端得是凄然万般,“你怎能轻视我的爱?”
“妖女!”正为城隍法王的降临狂喜的信众闻言,忍不住破口大骂,“君上慈悲,饶你一命。尔不识相退避,还想做什么?!”
楚夭充耳不闻,只是捂着自己的心口。她一口一口地汲取着空气,但每一次吐息都像软刀般凌迟着她的心。于是那坠在眼睫上的泪狼狈滑落,掺进她痛到语不成句的低吟中:“……人世情爱,过眼云烟尔。但是,姜郎啊,你可曾见过我的心……?”
楚夭松开紧攥胸口衣物的手,些许光亮漏出她的指缝。定睛一看,楚夭手里,竟托着一支约莫二指长、通透晶莹的火烛。
【九州山河图】
缄物:空无琉璃烛
一滴燃烧千年的人蜡的眼泪。
两节三世轮回皆亡于母胎的婴儿的指骨。
三两磨得细细的长生天的花蕊,掺入神祇心头血,便成此烛。
“烬灭光琉璃,扶诸世人苦。”
喜乐之道大祸主琉璃光世尊传于后世的邪物之一,光世派镇宗之宝。后被末代圣女炼化入体,光世派亦因此覆灭。
封存“贪婪”之咒言,从身上任取一物献祭,从而获取渴望之物。
欲望、思念、记忆、情愁、寿命,甚至身体、皮肤、血肉、脏器,皆可为其燃料。
楚夭幼年时,被无知的父母与村民献给了一个宣扬“大喜乐、大自在、大欲天”的邪道教派,与其他同样作为祭品的女孩一起参加所谓的“圣女择捡”。
光世派的信众相信,只有“十六岁以下,身着华服于刀尖起舞、烈火焚身亦笑颜如初”的女孩才能得到开山元祖的传承,成为光世派的圣女。为此,他们不惜坑蒙拐骗,乃至强行绑架,将所有他们认为“有资质”的女孩带到琉璃光世尊的圆寂之所,迫她们接受世尊的择捡以及传道。
在那形如炼狱的崖洞中,有人在刀山上失足跌落,有人在火海中生生焚死……女孩的惨叫恸哭与圣乐随奏,有人在笑,有人在哭。
被献祭的上百名女孩中,只有楚夭遍体鳞伤、
体无完肤地闯进墓室,从一具玉化的白骨手中,夺得了这件邪祟的缄物。火烛融进她的掌心,渗进她的皮肉。当她捧着圣物归来时,那些疯执的信众狂喜下拜,甘愿尊她为主。
他们在笑,再无人哭。但那时的楚夭高举火烛,点燃的却是覆灭光世教的火。
这件被污染的冥器,本是一件邪物。
得此缄物,必将走上一条不断献祭自我的不归路。而当一个人燃尽所有时,比死亡更可怖的寂灭便会悄然而至。
楚夭从光世派信徒临死前的话语中得知,空无琉璃烛是开山元祖琉璃光世尊的法器,与之成配的还有一柄形似并蒂莲的刀。并蒂刀可夺人所有,琉璃烛则焚烧所有,只要持有并蒂刀不断夺人命数,便可借琉璃烛走上无尽大道。只要燃料源源不断,物主甚至能以凡人之身,比肩天神。
抓住缄物的瞬间,贪婪与渴求如洪水一般汹涌。楚夭渴望更多,贪求更多,缄物因此认主。
楚夭奉上的第一份祭物,是自己入教前,对邻家阿哥那小小的、不值一提的钦慕。
楚夭本以为思慕之情燃尽时,她便会断情绝爱,再不会为他人心动。但当她又一次坠入爱河时,她才发现自己原是个天生多情的人。
她是如此情痴,爱得真诚且不管不顾。情到深处,她也会绞尽脑汁、不择一切手段来延续心中的爱火。只是人世真情,无一桩抵得过贪欲的磋磨。
尽管如此,无论世人如何谩骂,无论他人如何看她,楚夭知道自己每一次动情都竭尽全力,无半分轻慢之意。
人世情爱,如过眼云烟。可她的云烟,却让缄物长燃不熄。
“你走不得。”楚夭身上燃起了熊熊烈火,澄净纯粹、色如琉璃的烈火。她双目一片空白,漆黑的符纹在短短几个吐息间漫至全身。霎时,地动山摇,大地龟裂,永留民惊骇欲绝地发现,从那妖女身上迸发出来的气势竟如天人化境,隐隐能与城隍法王分庭抗礼!
“极情,乃我之道。”楚夭艰涩地扯了扯嘴角,“便让这为郎君而燃的烈火,令郎君止步于此。如何?”
第354章
元黄天,丝织商路。
请罪的声浪一落,戴着黄金面的骨架便转头望向了楚夭,眼眶魂火幽幽:[你是何人?]
“我、我?”楚夭十指绞紧,脸蛋红得滴血,“小、小女子名楚夭,双木楚,蕨草夭,芳龄……呃,永远十八,尚未婚配……”
谁问你这个!俯跪于地的信众差点喷出一口老血,几乎要悲愤地呐喊出声。这邪门的妖女死到临头居然还敢调戏祂们君上!
[你只身穿越了吾之法域,没有迷失方向,没有步入疯狂,甚至一路抵达了
吾的长眠之地。]冥神骨君,亦或者说“姜佑”眼眶中的魂火一盛,却又很快回落,[……原来如此,你身负吾之血肉,受吾遗泽庇佑。是以虽非神使,却依旧有穿行无相法域之能。]
“啊?”楚夭放下了交握的双手,捂着自己的腹部,茫然地呢喃道,“……身、身负血肉?我我没有吧?姜郎,这是不是有点太快了……?”
此话一出,永留民哽在喉口的那蓬血终究还是喷了。
一位老者悲愤欲绝地大喊:“冥器!君上的血肉化作了一百零八件冥器,妖女!你竟偷盗了君上留予天殷的遗泽!”
“我没有,你们休要血口喷人!”楚夭瞠大了眼眸,大声反驳道,“我还觉得奇怪呢,一群神神叨叨的魔修把姑奶……把我绑到了变神天!要不是我机灵,趁着大雾逃跑,差点就被那群杂碎下油锅了!结果一跑到雾里就突然冒出一群人追杀我,要不是我因祸得福遇见了姜郎,我非得把你们闹个天翻地覆不可!”
你擅闯我族圣殿,不追杀你追杀谁!永留民们纷纷怒视楚夭,如果目光能杀人,楚夭早就被千刀万剐了。
不过话虽如此,但在场的永留民心里还是有些发虚的。数百年来,为了推行大计,祂们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君上生前留下的血肉遗泽,如今天殷也仅剩四十来件,其中大半还分散在中州各地,用以镇压地脉,护佑山河。其余冥器,要么耗尽了神力化为只有象征意义的国宝,要么在战事中损毁亦或是流落在外。君上说这妖女手中存着冥器,必然不会是假的。但流落到妖女手中的冥器究竟是哪一件?永留民心里也没有底。
眼见着两方还要在辩,姜佑抬手向下一压。场中嘈杂的喧嚣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姜佑的声音,在所有人识海深处响起:[你如何知道吾之名姓?]
“姜佑”是冥神真名,但知道这个名讳的人却寥寥无几。五百年对神舟大地而言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也足够人间改天换地。而在姜佑升格成为神祇后,祂的名姓也被尘世遗忘,或是因忌讳而不敢提起。世人用自己所能理解的方式为祂封号,以自己的认知来塑造神明。久而久之,连信众也忘记了君王之名。
更何况,“姜佑”这个名字,世间知道的人本就少之又少,敢于提起的更不足五指之数。这其中,大多都是姜佑生前的旧识。
但,姜佑并不记得自己生前曾见过这位奇怪的女子。
臣民们表现得如此悲愤,大殿内还残留着血色的法阵。姜佑只需一眼,便大抵知道发生了什么——信众们施展的仪式本是为了召唤祂尚为人时的枯骨制成的人俑“骨君”,但不知为何仪式发生了意外,被召唤来的不是能驭使百万阴兵的城隍法王,而是姜佑。
姜佑,乃冥神所剩无几的人性残余。祂不像其他人俑一样拥有通天的伟力,与那些被永留民舍弃的灵性残余一样,姜佑是“无用”的。
世人渴慕的是神祇的伟力,而不是一位无能为力的君王。
“……”楚夭抬头,望着站在王座前的姜佑,先前顾左右而言他的心虚瞬间敛得彻底,“我,读完了你生前留下的万卷书,书卷尾端有你留下的印……”
“撒谎!”不等楚夭说完,一名信众便呵斥道,“君上神力之宏伟,岂是凡夫俗子参悟得透的?!你若翻阅了库藏中的万卷书,你怎么还能留有神智与人形!”
受位格限制,人族无法理解神祇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想。故而神祇留下的一切文字、图案以及印痕都带有强烈的污染性。换而言之,神祇流传人世的经义,本身便是其道的具现。境界不够之人,稍加翻阅便会被其玄妙深奥篡夺心神。轻者神魂受损,疯执成魔;重则形骸俱灭,万念成灰。
曾经的姬重澜,便是因为翻阅了海祇大壑流传下来的经义,这才一步错步步错。最终被深海的涡流拖入了无底之渊。
而如今,这妖女竟敢大放厥词,扬言自己翻完了冥神流传于世的书卷。
信众认定妖女定是在向君上献媚,谁知楚夭却抬头,眼神怪异地打量了祂们一眼:“……你们难道没翻过吗?难怪这些书都在库藏里落了灰。这些书是姜郎生前誊抄撰写的,都与国政、农桑、教民、军法、天文、地质相关,且其上都有朱砂作批。我虽只是囫囵吞枣,但也知道这些藏书对后人大有用处。我原先还想着这里是姜郎的皇陵,你们怎么还将这般珍贵的藏书用来随葬。若要使文字经年不腐,应当将其流传于世才对啊?”
大殿一片死寂,徒留楚夭困惑的质问漾出空荡荡的回音。
俯跪于地的信众汗湿了衣襟,姜佑却没有其余的反应。祂只是缓缓颔首,表明自己已知前因,随后道:[是以,你为何唤吾至此?]
姜佑这么问,楚夭瞬间便回过神。她再次羞赧地绞紧了十指,喃喃道:“我……我想见你。”
[见我,又如何?]
“我想告诉你,我心慕于你。”楚夭用手背贴了贴自己滚烫的脸颊,再抬首,春光十里都不及她眼中的水光粼粼,“只是……想告诉你这件事而已。”
“……”这回,再没有人开口打断楚夭的话语,所有永留民都将自己的头颅深深地伏低了
下去。
陷入热恋的人都不讲道理。楚夭不顾场中信众的心情,大胆且热恋地表达自己的爱。于是她看见,高座上的白骨人听了她的话,颅骨忽而往一侧微微一偏——一具没有血肉的白骨当然看不出喜怒,但这个微小的动作却莫名让人看出几分困惑与难解。
太可爱了!楚夭热血上涌,只觉得心上人……哦不,心上骨的一举一动都如此扣人心弦。
[世事变迁,沧海桑田。吾竟已不懂人心了。]半晌,姜佑如此道。
“很难理解吗?”楚夭纳闷道,“那……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姜郎生前所在的时代,这样的诗应当时有传唱吧?”
[吾知,你见我,心中全无敬畏,仅有欢喜。但吾实不懂你一腔欢喜,何以投注于冢中枯骨。]
“不是冢中枯骨,是姜佑,我心慕姜佑。”楚夭认真道,“你贵为君王,下葬时的衣着饰物无一不精无一不美,但那是臣子为你换上的。你真正随身的仅有一柄重剑,一副被我一撞就掀开的薄棺。你为自己取名为‘佑’,但天殷却无人知晓你的名姓,只称呼你为‘王’。哪怕是养育你、辅佐你的臣子,也从来不会呼唤那个你为自己取的名字。从生到死,你都戴着那张黄金假面,成为世人心中的一个象征,成为黎民苍生理想的君王。”
“我翻看了你留下的万卷书,书上没有记载任何与你相关的功绩,字里行间都是你穷尽一生为黎民寻找的出路。你曾登上了九宸山,拜见当时的魁首明尘掌教,想从他口中得到一个答案。也曾放纵你的子民,任由他们推行将你奉上神位的疯狂计划。哪怕时至今日,身为神祇的你,通天的伟力依旧在为‘人’所用。”
“姜佑。”楚夭抬眸,毫不避讳地注视着枯骨,“你,爱着世人。穷尽一切,偏执成魔。”
[……]姜佑不语,只是沉默着,与楚夭对视。
“我能感受到你那疯狂的、不计一切代价的爱意。哪怕舍弃尊严与自我,你也爱着‘人’。”楚夭阖眼,似在感受着在大殿内起舞时,那萦绕在自己身旁的火,“我生来便会被这样浓烈偏执的感情所吸引,所以我心慕你,心慕姜佑。我心慕那个为黎民苍生写下万卷书的少年,心慕那个拔剑既为旭日东升的剑仙,心慕那个不见真颜的无面君王,也心慕为求世人生而只身向死的神。”
“姜佑,我心慕你。”楚夭睁眼,面上轻慢尽去,只余近乎虔诚的真心,“我翻你的书,是为了从字里行间拼凑一个你。冢中枯骨又如何?爱人的血肉在我心间生芽,我见枯骨,只觉得白骨中要开出花。千刀万剐,分薄血肉,你会痛吗?你会流泪吗?没能继承人皇氏的传承,却践行着人皇应有的责任。当你为自己取名为‘佑’时,是不是已经找到自己的路,不在意所谓的‘人皇氏天命’了?你居于神座之上,但实际被你奉之为神的,是人。对吗?”
永留民注视楚夭的眼神不再是憎恶,取而代之的是恐惧。
深入骨髓的恐惧。
楚夭慢条斯理地梳理着一切,那些她从书里看到的,亦或是她从过往感受到的。楚夭不爱看书也不关心世事,但身坠爱河时,“爱人”便是她眼中唯一鲜亮的色彩。
“跟我走,好吗?”楚夭苦苦地哀求着,“哪怕只有这具人俑也好,请不要将姜佑视作应被剔去的残余。让‘姜佑’作为一个人活着。我知道你曾在书封的内侧画过山海的地图,一笔朱批横纵九州四海——你定是想要亲身踏足大地,亲眼去见这人间的。”
楚夭迈步,向王座前的君王走去。她伸出手,仰着头,满怀希冀道:“我陪你去,好吗?”
[……]姜佑眼中魂火幽幽,深深地注视着楚夭。
良久,祂道:[不。]
[吾将应子民诉求,离去,换城隍至此。]姜佑的话语残忍且直白,[你现在可以离开。吾令祂们不再对你出手。]
原本死死盯着楚夭的信众再次低头,以此掩盖自己面上近乎失态的惊骇。冥神自升格后从来只制定仪法、回应祈求,但祂从未向信众下达过明确的指令!
“为什么?”楚夭拧眉,她缓缓收回手,却不禁露出几分被刺伤的情态,“你不相信我?”
[邯郸梦枕,华胥酒瓯。人世情爱,过眼云烟尔。]姜佑眼中的魂火明灭不定,祂平静道,[无人能阻吾行于此道,拂雪如此,你亦然。]
姜佑的头颅低了下去,眼眶内的魂火也熄灭了。
楚夭抖了抖嘴唇,一时间说不出话。
“……你见到了拂雪。”楚夭仰头望着殿堂的穹顶,近乎失神地呢喃。她不以事实论据,仅以全然的灵性与对心慕之人的感触,推衍出双星相撞时唯一的可能。
“无人能阻你的路,无人能令你止步,除非你摔得粉身碎骨。”楚夭僵直的眼珠回落,死死地钉在白骨上。
“所以……你见到她,定然会杀了她。是吗?”
无人回应楚夭的诘问。
骨君垂落的头颅缓缓抬起,但与先前深邃幽蓝的魂火不同,这次掠过眼眶的是一抹近似浓痰的猩红。
咔嗒。神殿之外,诡雾笼罩的森林里传来阵阵异响,窸窣声不绝于耳。须臾,一只骨手破土而出,却带出一具遍布浮土苔藓的甲胄。一具,两具,三具,随葬皇陵的人俑于冢中复活。祂们扭曲着肢体站起,沙土自骨骼与甲胄的罅隙中簌簌滑落,扬起滚滚烟尘。
祂们眼眶空洞,神智全无,却又在某一刻如聆纶音般,拖动着沉重的步伐向神殿移行。祂们自四面八方而来,似将起的围剿,又似无言的朝圣。
城隍自王座之上起身,血光作祂神瞳,戾气擂如惊鼓。祂朝大殿外聚来的阴兵大军走去,如信徒祈愿的那般,祂将唤来腥风血雨,洗涤人间的不洁。
然而,一道纤细轻盈的身影,却突然拦在了骨君面前。
“姜郎。”楚夭望着骨君,一滴欲坠不坠的泪挂在她的眼睫上,端得是凄然万般,“你怎能轻视我的爱?”
“妖女!”正为城隍法王的降临狂喜的信众闻言,忍不住破口大骂,“君上慈悲,饶你一命。尔不识相退避,还想做什么?!”
楚夭充耳不闻,只是捂着自己的心口。她一口一口地汲取着空气,但每一次吐息都像软刀般凌迟着她的心。于是那坠在眼睫上的泪狼狈滑落,掺进她痛到语不成句的低吟中:“……人世情爱,过眼云烟尔。但是,姜郎啊,你可曾见过我的心……?”
楚夭松开紧攥胸口衣物的手,些许光亮漏出她的指缝。定睛一看,楚夭手里,竟托着一支约莫二指长、通透晶莹的火烛。
【九州山河图】
缄物:空无琉璃烛
一滴燃烧千年的人蜡的眼泪。
两节三世轮回皆亡于母胎的婴儿的指骨。
三两磨得细细的长生天的花蕊,掺入神祇心头血,便成此烛。
“烬灭光琉璃,扶诸世人苦。”
喜乐之道大祸主琉璃光世尊传于后世的邪物之一,光世派镇宗之宝。后被末代圣女炼化入体,光世派亦因此覆灭。
封存“贪婪”之咒言,从身上任取一物献祭,从而获取渴望之物。
欲望、思念、记忆、情愁、寿命,甚至身体、皮肤、血肉、脏器,皆可为其燃料。
楚夭幼年时,被无知的父母与村民献给了一个宣扬“大喜乐、大自在、大欲天”的邪道教派,与其他同样作为祭品的女孩一起参加所谓的“圣女择捡”。
光世派的信众相信,只有“十六岁以下,身着华服于刀尖起舞、烈火焚身亦笑颜如初”的女孩才能得到开山元祖的传承,成为光世派的圣女。为此,他们不惜坑蒙拐骗,乃至强行绑架,将所有他们认为“有资质”的女孩带到琉璃光世尊的圆寂之所,迫她们接受世尊的择捡以及传道。
在那形如炼狱的崖洞中,有人在刀山上失足跌落,有人在火海中生生焚死……女孩的惨叫恸哭与圣乐随奏,有人在笑,有人在哭。
被献祭的上百名女孩中,只有楚夭遍体鳞伤、
体无完肤地闯进墓室,从一具玉化的白骨手中,夺得了这件邪祟的缄物。火烛融进她的掌心,渗进她的皮肉。当她捧着圣物归来时,那些疯执的信众狂喜下拜,甘愿尊她为主。
他们在笑,再无人哭。但那时的楚夭高举火烛,点燃的却是覆灭光世教的火。
这件被污染的冥器,本是一件邪物。
得此缄物,必将走上一条不断献祭自我的不归路。而当一个人燃尽所有时,比死亡更可怖的寂灭便会悄然而至。
楚夭从光世派信徒临死前的话语中得知,空无琉璃烛是开山元祖琉璃光世尊的法器,与之成配的还有一柄形似并蒂莲的刀。并蒂刀可夺人所有,琉璃烛则焚烧所有,只要持有并蒂刀不断夺人命数,便可借琉璃烛走上无尽大道。只要燃料源源不断,物主甚至能以凡人之身,比肩天神。
抓住缄物的瞬间,贪婪与渴求如洪水一般汹涌。楚夭渴望更多,贪求更多,缄物因此认主。
楚夭奉上的第一份祭物,是自己入教前,对邻家阿哥那小小的、不值一提的钦慕。
楚夭本以为思慕之情燃尽时,她便会断情绝爱,再不会为他人心动。但当她又一次坠入爱河时,她才发现自己原是个天生多情的人。
她是如此情痴,爱得真诚且不管不顾。情到深处,她也会绞尽脑汁、不择一切手段来延续心中的爱火。只是人世真情,无一桩抵得过贪欲的磋磨。
尽管如此,无论世人如何谩骂,无论他人如何看她,楚夭知道自己每一次动情都竭尽全力,无半分轻慢之意。
人世情爱,如过眼云烟。可她的云烟,却让缄物长燃不熄。
“你走不得。”楚夭身上燃起了熊熊烈火,澄净纯粹、色如琉璃的烈火。她双目一片空白,漆黑的符纹在短短几个吐息间漫至全身。霎时,地动山摇,大地龟裂,永留民惊骇欲绝地发现,从那妖女身上迸发出来的气势竟如天人化境,隐隐能与城隍法王分庭抗礼!
“极情,乃我之道。”楚夭艰涩地扯了扯嘴角,“便让这为郎君而燃的烈火,令郎君止步于此。如何?”
第354章
元黄天,丝织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