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魁首是如何养成的 第220节
“姜家与长老阁,留在京城内的并不多。董桀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枚棋子,其余的,我已尽皆抹杀。”
“你不打算回宗。”湛玄敏锐察觉到灵希的言外之意。
灵希停声,没有接话,只是用那双恐怖的眼睛注视着他。
湛玄道:“掌教身陨,长明宫鸣钟三声。”
“我知。”灵希语气冰冷地回答。
“她去了哪?发生了什么?”
“姜家道君姜恒常邀请师姐参加恒久永乐大典本就另有居心,她察觉到天殷长老阁已经失控,便想借外力剔除天殷内部的腐肉。师姐与姜恒常达成了合作,借冥器之能进入了骨
君的神国。如你所见,天殷所图甚大,且经营日久。冥神骨君的神国位于神舟背面,与天殷帝都永乐城形成镜影。”
“据董桀的口证,永留民以名衔接阴阳两界,令愿力与气运纵错交织。姜家历代君王皆是冥神的活遗体,永乐城对映下方的永久城,若水则对映变神天的弱水。”
“而今,他们耗费十数代人的大计,即将完成。”灵希冷笑,“师姐欲查明此事,不惜深入险境。恒久永乐大典的第七日,冥神骨君将自地底苏生,神国也会彻底封闭。如今已是最后一日,师姐没有回来,姜恒常也没有,我便知道出事了。”
灵希说完,复归沉默。一旁戴着无面的白影安静地站在灵希身后,双方两两对峙,似有无形的沟壑。
山间飘雨,凉风习习。
“你……”湛玄吐出一口气,他敛去近乎审问的严厉,轻声道,“随师兄回宗。”
灵希一顿,半晌,却是缓缓摇头:“不。我还有未竟之事。”
“不管什么事,都交给师兄师姐。我让人带你回宗,去见明尘太上。”湛玄主动上前,在灵希面前驻足。
灵希胸腔震动了一瞬,似轻笑出声。她身上尖锐的冷意一点点地融去,淋成一场凄凉的苦雨。
“我不回去,师兄。”灵希摇头,这般唤他,“冥神骨君的神国封闭在即,寻常手段无法进入被诡雾笼罩的神国。那些诡雾是虚空的水,是此世之外的流毒。只有我能渡过虚空,进入冥神的地界,将师姐……带回人间。”
灵希的话语令众弟子不禁抬头,湛玄却品到一丝不详的意味:“……你想做什么?”
“师兄,把我所说的一切带回无极道门。”灵希不再回答,只是转身朝深林走去,“告诉师尊,我若因此丧失本面,请他不必留手。”
“等等!”湛玄快步上前想抓住灵希,但她的身影却像雾一样散在了风里。
“师妹,珍重己身,切勿犯险!”
……
灵希站在山巅,俯瞰着无极道门一行人在搜寻无果后离去的背影。她身后,白色的幽灵如拱卫君王般如影随形。
“师姐……”灵希低头看着自己的右手,异化程度不深的右手还保留着人的指节,她伸出手,站在身后的幽灵便恭敬地奉上了无极道门的弟子佩剑。
昔年,站在明尘上仙面前的女孩低头看着掌心时,到底说了什么呢?
“我因她而生。”
灵希将佩剑横于脖颈,畸变的双手握住了拜师的剑。
“也将为她而死。”
利刃划过颈项,如破开一枚枯萎的茧。有灵的宝剑发出尖锐的嗡鸣,大片绚烂的金红从灵希的皮囊中喷薄而出。
那张属于人族灵希的皮囊瞬间萎靡,像一樽石像般重重倒地。那些围在灵希身旁的幽灵跪伏于地,将无面死死地抵入尘埃里。
“刺啦”,一根节肢破壳而出,混着金红黏腻的血。一股强大恐怖的气息席卷山林,引起天边暴怒的雷鸣。
最先破体而出的是漆黑的肢节,随后是细密的鳞片、刺毛,以及纤长的触须。
最后挣脱出躯体的是一双湿淋淋收拢在身后,蔓延出十数米的庞大翅羽。
祂发出一声凄厉刺耳的嗡鸣,横扫四方暴雨,似在向尘世宣告祂降生于此的消息。
来自天外的魔物,幽神。虚空是祂襁褓,星海是祂的故乡。
祂将跨越沧海,涉过虚空,飞往星辰所在的方向。
第351章
变神天,十绝殿。
“是时候了。”白衣僧人俯身,吹灭了案上的烛火。他并掌起身,没有回头。
“短短数日熬干千年元寿,阁下,此事若不能成,你即便兵解转生也无济于事。”
修士突破分神期后便有了可越千年的寿数,千年也成了修仙路上仅次于飞升的天堑。有修士渡劫失败或遭人杀害,只要魂魄不灭,还是有机会兵解转生的。但兵解转生的前提是寿元未尽,若是寿元尽了,那即便兵解转生,也不过是回光返照、昙花一现。
盘坐在蒲团上的青年没有说话,他高束的墨发尽染霜白,隐隐散发着油尽灯枯的气息。
昏暗的大殿内,唯独高座上的神龛还焕发着隐秘的幽微。明月楼主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掌,那枚被他攥在掌心的珠子已经和他的血肉长到了一起,黏腻的浆液从指缝中不断渗出,筋脉与血管朝五指与小臂漫去。乍一看,他的掌心好像生出了一只非人的眼睛。
明月楼主平静地注视着这只眼睛,他已经听到死亡朝自己走来的足音。
“双生系命珠本就是一对的冥器,一方身死,另一方也无法独活。”梵觉深语气平静,他不询问明月楼主冥器的来历,也不问他究竟将另一颗珠子赠予了何人,“此处界域与冥器皆是冥神伟力的体现。阁下手持冥器走过十绝殿,得以窥见真正的死。但若阁下于红尘还有未竟之事,此时回头虽为时已晚,但好歹只对不起自个儿。”
前代佛子除了佛理,其余时候说话都很难听。
两人同为两百年前问世的英才,恩怨由来已久。虽说仙门情谊淡薄,但梵觉深与明月楼主皆是入世悟心之人。明月楼主在与拂雪道君相遇前是个十足邪性的人物,他会因为一个人的故事有珍藏的价值而寥添笔墨,然后作壁上观看人为角逐自己心中的道义而死。他助小人,扶侠士,看人间离合悲欢,书红尘恩怨情仇。但他这般作为,总有人看不惯的时候。禅心院佛子梵觉深在外游历时搅过几次明月楼的棋局,渡了几位痴绝城看好的痴人。两派因此结下了不大不小的仇怨。
禅心院觉得明月楼戏弄人心之举好比熔炉添薪,明月楼觉得禅心院渡人皈依是把绝代佳人剔成秃驴。
“你若心中这般舍得,也不会行杀伐之道,得如舍之名。半步的疯子嘲笑一介俗世的痴人,又是何苦来哉?”明月楼主嗓音低哑,闲懒地扶着桌案站了起来,“走吧,修士得道飞升是往天外而去,那若沉入众生低谷,是否也和飞升相似呢?”
明月楼主终究是不信命的。
他深知想要把控自己的命运,就必须将真相握在自己的手里。而那让明尘上仙缄口不言、令冥神骨君偏执成魔的真相,就在天外。
以人世七情为鉴,涉过尘世的长河,淌过时年的流水。
他欲放手一搏,跨越生死,得道升仙。
……
梵缘浅盘腿凌于虚空,与茫茫雾海中庞大的鬼佛相对而坐。
“吾是空心莲,汝是泥身佛。”梵缘浅阖目浅笑,与鬼佛论道,“汝是吾之前身,吾乃汝之藏识。汝即是吾,吾即是汝。唯有二者合一,方可甄于圆满。”
“此具泥泞肉身,乃万千枉死魂灵所化。”千手千眼千面的鬼佛发出了万人齐吟之声,“尘世恶业造就此身,熔炉磋磨得此孽果。吾降生之日,既为众生之劫。然,造化万千,必留一线。大光明佛子阿豆因缘而生,受人世善念所度,亦造人心恶念所害。其魂融于此身,与万千怨灵同在。”
“鬼王问世,本应回以尘世万千恶念。然佛子梵觉深以身入魔,行杀伐之道,代鬼王偿还孽;他舍佛门佛位,以如舍之名乱无常因果;后封印鬼王肉身,剥离纯净藏识,取……一枚莲种落入潭水,得空心莲,便是汝。”
梵缘浅双手合十,垂眸不言。
然而,鬼佛与她同心共识,知她所思:“梵缘浅乃佛子阿豆一线善念,非其正身。汝与阿豆,恰似此身与汝,是也,非也,皆非确凿之言。”
鬼佛垂首:“禅心院两代佛子,一人魂归此身,一人身担报业。祂们与吾同在。”
——与众生同在。
鬼佛的言语无悲无喜,自幽微中生出无尽庄严之意。
“受众生之苦,承众生之悲,担众生之孽,全众生之业。”
“而今,汝来到吾之身前。汝乃佛子阿豆残魂所化,受禅心院与觉深佛子殷殷教诲。善恶佛魔,皆在汝一念之间。”
“原来如此。”得知一切真相之后,梵缘浅依旧平静,她回头,望向远方的雾海,“这片雾海孕育了你,来自神舟之外的虚空之水,将一切有、有无、无有之物融聚于此。我穿过诡雾森林,因缘际会下步入了自己的因果。我回到过去,本以为能改变自己与师哥的命运,到头来却反而应了命中的劫数。”
梵缘浅注定会重走一遍师哥走过的路,她会追逐梵觉深过往的脚步。哪怕友人没有出事,她依旧会走向骨君的神国,走向这片虚空的诡雾。
“当我步入雾海,错综复杂的命运重叠交织。我允诺了你了生,你见证了我的死。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梵缘浅身上泛起金灿的佛光,那光芒越来越盛,越来越亮,最终在梵缘浅心口处聚作一团。
梵缘浅托着那一小团光晕,仰头望向鬼佛。
鬼佛缄默不语,祂的头颅掉了下来,被长满眼睛的四双手臂接住。与其狰狞的法相不同,鬼佛眉眼悲悯慈和,竟与梵缘浅一般无二。
石山一样庞大的四臂缓缓移动,将那枚鬼魅与圣洁共存的头颅递至梵缘浅身前。祂身上生有一千只水墨般流动的眼,但这颗头颅上的眼眸却是阖上的。
“汝可杀吾,令此身造化消散于无。天给养的,回归于天;地哺育的,回归于地。然人心之恶如无妄轮回,今有之事,后必有之。此身乃无死无灭之躯,一度轮转,一度生灭,吾将恒久与众生同在。汝若决意毁之,此后必将走上修罗之道。以杀止伐,以死肃正,同此身此恶纠缠至万世寂灭。”
那一千只活灵活现、仿佛承载着万千情绪的眼,突然变得空洞了起来。
“然,汝若不忍杀之,愿渡化此身,汝也将与吾等恒久同在。百年千年,乃至万万年后,尘世化为净土,地狱开出花簇,凡尘众生因汝一念晓悟正觉。代价,则是世上再无梵缘浅之名。汝将成为阿赖耶识,与尘世再无因果。”
是换得世间一时安宁,还是寻求一个渺茫光明的未来?
梵缘浅只是浅笑,摇头:“这是觉深师哥和阿豆的道,非我之道。”
“昔年入门第一课,师哥便告诉过我等。”梵缘浅垂眸浅笑,注视着自己掌心的光,“佛法,无边。”
水珠落入池塘的清音,金色的涟漪自梵缘浅脚底漾开,向四周拂照而去。
“前人所为之事,后人应行之更远。我已亲身涉足这段往事,见证了师哥与阿豆的决意。前人心中宏伟的愿景,我愿为之筑基。”
话音刚落,佛门最深奥的轮回之理于缘浅眼中显现,她掌中托举的金光在极致的绚烂中化作一面形似莲花的梵轮。就在梵轮成型的刹那,梵缘浅猛然并掌,无数庞大繁复的金轮于她身后显现。梵轮焕发的佛光普照八方天地,竟在混沌的雾海中搅起澎湃的潮汐。
咔嗒。鬼佛紧闭的双眼,裂开了一线的罅隙。
“汝欲设新法,重铸神舟轮回往生之基。”祂开口,道,“汝做不到。”
咔擦。梵缘浅面上浮现出蜡样的质感,被金光笼罩的地方都呈现出金器的光泽。她注视着鬼佛的佛首,神情依旧平静。
“今时之法,亦为旧日所立。何必画地为牢,作茧自缚。”梵缘浅默念佛号,立下大宏愿。
“愿我得菩提时,世间轮回有道,死生成序,一切无有归宿者,皆得恒常安宁之所;
“愿我得菩提时,一切智光遍照法界,众生觉悟本有佛者,邪祟不侵,世间常保清净光明;”
梵缘浅许下两大宏愿,一为重铸神舟轮回六道,二令智光拂照三界。
许下两大宏愿,梵缘浅已浑身蜡化,仅剩五官眉眼。
“愿我得菩提时,苦海有崖,死难有边,愿取善者,得舟一片。”
古往今来,无数佛陀许下过更为宏大的愿景,或愿世人百病皆消,或愿红尘再无疾苦。
缘浅展望不了那样的未来,但她相信众生能觉悟自我之佛性。所以她只愿世间一切向善之人,能于苦海中得舟一片,航登彼岸。
然而,下一瞬,梵缘浅蜡化的法身碎出裂纹,并以极快的速度向全身蔓延。她许下的第一宏愿是对抗冥神骨君的信仰,第二个宏愿是抗争虚空漫入神舟的污染。要与那样庞大的洪流相抗,即便散去一身功德,也是远远不够的。
但梵缘浅神情平静,任由裂纹爬上她的鬓角。须臾,金玉碎裂声炸响,梵缘浅半身破碎,散作金粒,飘向远方的虚空雾海。
与其正对的佛首,也缓慢且艰难地睁开了一半的眼瞳。
“汝将死。”鬼佛道。
“我知。”缘浅微笑。
“你不打算回宗。”湛玄敏锐察觉到灵希的言外之意。
灵希停声,没有接话,只是用那双恐怖的眼睛注视着他。
湛玄道:“掌教身陨,长明宫鸣钟三声。”
“我知。”灵希语气冰冷地回答。
“她去了哪?发生了什么?”
“姜家道君姜恒常邀请师姐参加恒久永乐大典本就另有居心,她察觉到天殷长老阁已经失控,便想借外力剔除天殷内部的腐肉。师姐与姜恒常达成了合作,借冥器之能进入了骨
君的神国。如你所见,天殷所图甚大,且经营日久。冥神骨君的神国位于神舟背面,与天殷帝都永乐城形成镜影。”
“据董桀的口证,永留民以名衔接阴阳两界,令愿力与气运纵错交织。姜家历代君王皆是冥神的活遗体,永乐城对映下方的永久城,若水则对映变神天的弱水。”
“而今,他们耗费十数代人的大计,即将完成。”灵希冷笑,“师姐欲查明此事,不惜深入险境。恒久永乐大典的第七日,冥神骨君将自地底苏生,神国也会彻底封闭。如今已是最后一日,师姐没有回来,姜恒常也没有,我便知道出事了。”
灵希说完,复归沉默。一旁戴着无面的白影安静地站在灵希身后,双方两两对峙,似有无形的沟壑。
山间飘雨,凉风习习。
“你……”湛玄吐出一口气,他敛去近乎审问的严厉,轻声道,“随师兄回宗。”
灵希一顿,半晌,却是缓缓摇头:“不。我还有未竟之事。”
“不管什么事,都交给师兄师姐。我让人带你回宗,去见明尘太上。”湛玄主动上前,在灵希面前驻足。
灵希胸腔震动了一瞬,似轻笑出声。她身上尖锐的冷意一点点地融去,淋成一场凄凉的苦雨。
“我不回去,师兄。”灵希摇头,这般唤他,“冥神骨君的神国封闭在即,寻常手段无法进入被诡雾笼罩的神国。那些诡雾是虚空的水,是此世之外的流毒。只有我能渡过虚空,进入冥神的地界,将师姐……带回人间。”
灵希的话语令众弟子不禁抬头,湛玄却品到一丝不详的意味:“……你想做什么?”
“师兄,把我所说的一切带回无极道门。”灵希不再回答,只是转身朝深林走去,“告诉师尊,我若因此丧失本面,请他不必留手。”
“等等!”湛玄快步上前想抓住灵希,但她的身影却像雾一样散在了风里。
“师妹,珍重己身,切勿犯险!”
……
灵希站在山巅,俯瞰着无极道门一行人在搜寻无果后离去的背影。她身后,白色的幽灵如拱卫君王般如影随形。
“师姐……”灵希低头看着自己的右手,异化程度不深的右手还保留着人的指节,她伸出手,站在身后的幽灵便恭敬地奉上了无极道门的弟子佩剑。
昔年,站在明尘上仙面前的女孩低头看着掌心时,到底说了什么呢?
“我因她而生。”
灵希将佩剑横于脖颈,畸变的双手握住了拜师的剑。
“也将为她而死。”
利刃划过颈项,如破开一枚枯萎的茧。有灵的宝剑发出尖锐的嗡鸣,大片绚烂的金红从灵希的皮囊中喷薄而出。
那张属于人族灵希的皮囊瞬间萎靡,像一樽石像般重重倒地。那些围在灵希身旁的幽灵跪伏于地,将无面死死地抵入尘埃里。
“刺啦”,一根节肢破壳而出,混着金红黏腻的血。一股强大恐怖的气息席卷山林,引起天边暴怒的雷鸣。
最先破体而出的是漆黑的肢节,随后是细密的鳞片、刺毛,以及纤长的触须。
最后挣脱出躯体的是一双湿淋淋收拢在身后,蔓延出十数米的庞大翅羽。
祂发出一声凄厉刺耳的嗡鸣,横扫四方暴雨,似在向尘世宣告祂降生于此的消息。
来自天外的魔物,幽神。虚空是祂襁褓,星海是祂的故乡。
祂将跨越沧海,涉过虚空,飞往星辰所在的方向。
第351章
变神天,十绝殿。
“是时候了。”白衣僧人俯身,吹灭了案上的烛火。他并掌起身,没有回头。
“短短数日熬干千年元寿,阁下,此事若不能成,你即便兵解转生也无济于事。”
修士突破分神期后便有了可越千年的寿数,千年也成了修仙路上仅次于飞升的天堑。有修士渡劫失败或遭人杀害,只要魂魄不灭,还是有机会兵解转生的。但兵解转生的前提是寿元未尽,若是寿元尽了,那即便兵解转生,也不过是回光返照、昙花一现。
盘坐在蒲团上的青年没有说话,他高束的墨发尽染霜白,隐隐散发着油尽灯枯的气息。
昏暗的大殿内,唯独高座上的神龛还焕发着隐秘的幽微。明月楼主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掌,那枚被他攥在掌心的珠子已经和他的血肉长到了一起,黏腻的浆液从指缝中不断渗出,筋脉与血管朝五指与小臂漫去。乍一看,他的掌心好像生出了一只非人的眼睛。
明月楼主平静地注视着这只眼睛,他已经听到死亡朝自己走来的足音。
“双生系命珠本就是一对的冥器,一方身死,另一方也无法独活。”梵觉深语气平静,他不询问明月楼主冥器的来历,也不问他究竟将另一颗珠子赠予了何人,“此处界域与冥器皆是冥神伟力的体现。阁下手持冥器走过十绝殿,得以窥见真正的死。但若阁下于红尘还有未竟之事,此时回头虽为时已晚,但好歹只对不起自个儿。”
前代佛子除了佛理,其余时候说话都很难听。
两人同为两百年前问世的英才,恩怨由来已久。虽说仙门情谊淡薄,但梵觉深与明月楼主皆是入世悟心之人。明月楼主在与拂雪道君相遇前是个十足邪性的人物,他会因为一个人的故事有珍藏的价值而寥添笔墨,然后作壁上观看人为角逐自己心中的道义而死。他助小人,扶侠士,看人间离合悲欢,书红尘恩怨情仇。但他这般作为,总有人看不惯的时候。禅心院佛子梵觉深在外游历时搅过几次明月楼的棋局,渡了几位痴绝城看好的痴人。两派因此结下了不大不小的仇怨。
禅心院觉得明月楼戏弄人心之举好比熔炉添薪,明月楼觉得禅心院渡人皈依是把绝代佳人剔成秃驴。
“你若心中这般舍得,也不会行杀伐之道,得如舍之名。半步的疯子嘲笑一介俗世的痴人,又是何苦来哉?”明月楼主嗓音低哑,闲懒地扶着桌案站了起来,“走吧,修士得道飞升是往天外而去,那若沉入众生低谷,是否也和飞升相似呢?”
明月楼主终究是不信命的。
他深知想要把控自己的命运,就必须将真相握在自己的手里。而那让明尘上仙缄口不言、令冥神骨君偏执成魔的真相,就在天外。
以人世七情为鉴,涉过尘世的长河,淌过时年的流水。
他欲放手一搏,跨越生死,得道升仙。
……
梵缘浅盘腿凌于虚空,与茫茫雾海中庞大的鬼佛相对而坐。
“吾是空心莲,汝是泥身佛。”梵缘浅阖目浅笑,与鬼佛论道,“汝是吾之前身,吾乃汝之藏识。汝即是吾,吾即是汝。唯有二者合一,方可甄于圆满。”
“此具泥泞肉身,乃万千枉死魂灵所化。”千手千眼千面的鬼佛发出了万人齐吟之声,“尘世恶业造就此身,熔炉磋磨得此孽果。吾降生之日,既为众生之劫。然,造化万千,必留一线。大光明佛子阿豆因缘而生,受人世善念所度,亦造人心恶念所害。其魂融于此身,与万千怨灵同在。”
“鬼王问世,本应回以尘世万千恶念。然佛子梵觉深以身入魔,行杀伐之道,代鬼王偿还孽;他舍佛门佛位,以如舍之名乱无常因果;后封印鬼王肉身,剥离纯净藏识,取……一枚莲种落入潭水,得空心莲,便是汝。”
梵缘浅双手合十,垂眸不言。
然而,鬼佛与她同心共识,知她所思:“梵缘浅乃佛子阿豆一线善念,非其正身。汝与阿豆,恰似此身与汝,是也,非也,皆非确凿之言。”
鬼佛垂首:“禅心院两代佛子,一人魂归此身,一人身担报业。祂们与吾同在。”
——与众生同在。
鬼佛的言语无悲无喜,自幽微中生出无尽庄严之意。
“受众生之苦,承众生之悲,担众生之孽,全众生之业。”
“而今,汝来到吾之身前。汝乃佛子阿豆残魂所化,受禅心院与觉深佛子殷殷教诲。善恶佛魔,皆在汝一念之间。”
“原来如此。”得知一切真相之后,梵缘浅依旧平静,她回头,望向远方的雾海,“这片雾海孕育了你,来自神舟之外的虚空之水,将一切有、有无、无有之物融聚于此。我穿过诡雾森林,因缘际会下步入了自己的因果。我回到过去,本以为能改变自己与师哥的命运,到头来却反而应了命中的劫数。”
梵缘浅注定会重走一遍师哥走过的路,她会追逐梵觉深过往的脚步。哪怕友人没有出事,她依旧会走向骨君的神国,走向这片虚空的诡雾。
“当我步入雾海,错综复杂的命运重叠交织。我允诺了你了生,你见证了我的死。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梵缘浅身上泛起金灿的佛光,那光芒越来越盛,越来越亮,最终在梵缘浅心口处聚作一团。
梵缘浅托着那一小团光晕,仰头望向鬼佛。
鬼佛缄默不语,祂的头颅掉了下来,被长满眼睛的四双手臂接住。与其狰狞的法相不同,鬼佛眉眼悲悯慈和,竟与梵缘浅一般无二。
石山一样庞大的四臂缓缓移动,将那枚鬼魅与圣洁共存的头颅递至梵缘浅身前。祂身上生有一千只水墨般流动的眼,但这颗头颅上的眼眸却是阖上的。
“汝可杀吾,令此身造化消散于无。天给养的,回归于天;地哺育的,回归于地。然人心之恶如无妄轮回,今有之事,后必有之。此身乃无死无灭之躯,一度轮转,一度生灭,吾将恒久与众生同在。汝若决意毁之,此后必将走上修罗之道。以杀止伐,以死肃正,同此身此恶纠缠至万世寂灭。”
那一千只活灵活现、仿佛承载着万千情绪的眼,突然变得空洞了起来。
“然,汝若不忍杀之,愿渡化此身,汝也将与吾等恒久同在。百年千年,乃至万万年后,尘世化为净土,地狱开出花簇,凡尘众生因汝一念晓悟正觉。代价,则是世上再无梵缘浅之名。汝将成为阿赖耶识,与尘世再无因果。”
是换得世间一时安宁,还是寻求一个渺茫光明的未来?
梵缘浅只是浅笑,摇头:“这是觉深师哥和阿豆的道,非我之道。”
“昔年入门第一课,师哥便告诉过我等。”梵缘浅垂眸浅笑,注视着自己掌心的光,“佛法,无边。”
水珠落入池塘的清音,金色的涟漪自梵缘浅脚底漾开,向四周拂照而去。
“前人所为之事,后人应行之更远。我已亲身涉足这段往事,见证了师哥与阿豆的决意。前人心中宏伟的愿景,我愿为之筑基。”
话音刚落,佛门最深奥的轮回之理于缘浅眼中显现,她掌中托举的金光在极致的绚烂中化作一面形似莲花的梵轮。就在梵轮成型的刹那,梵缘浅猛然并掌,无数庞大繁复的金轮于她身后显现。梵轮焕发的佛光普照八方天地,竟在混沌的雾海中搅起澎湃的潮汐。
咔嗒。鬼佛紧闭的双眼,裂开了一线的罅隙。
“汝欲设新法,重铸神舟轮回往生之基。”祂开口,道,“汝做不到。”
咔擦。梵缘浅面上浮现出蜡样的质感,被金光笼罩的地方都呈现出金器的光泽。她注视着鬼佛的佛首,神情依旧平静。
“今时之法,亦为旧日所立。何必画地为牢,作茧自缚。”梵缘浅默念佛号,立下大宏愿。
“愿我得菩提时,世间轮回有道,死生成序,一切无有归宿者,皆得恒常安宁之所;
“愿我得菩提时,一切智光遍照法界,众生觉悟本有佛者,邪祟不侵,世间常保清净光明;”
梵缘浅许下两大宏愿,一为重铸神舟轮回六道,二令智光拂照三界。
许下两大宏愿,梵缘浅已浑身蜡化,仅剩五官眉眼。
“愿我得菩提时,苦海有崖,死难有边,愿取善者,得舟一片。”
古往今来,无数佛陀许下过更为宏大的愿景,或愿世人百病皆消,或愿红尘再无疾苦。
缘浅展望不了那样的未来,但她相信众生能觉悟自我之佛性。所以她只愿世间一切向善之人,能于苦海中得舟一片,航登彼岸。
然而,下一瞬,梵缘浅蜡化的法身碎出裂纹,并以极快的速度向全身蔓延。她许下的第一宏愿是对抗冥神骨君的信仰,第二个宏愿是抗争虚空漫入神舟的污染。要与那样庞大的洪流相抗,即便散去一身功德,也是远远不够的。
但梵缘浅神情平静,任由裂纹爬上她的鬓角。须臾,金玉碎裂声炸响,梵缘浅半身破碎,散作金粒,飘向远方的虚空雾海。
与其正对的佛首,也缓慢且艰难地睁开了一半的眼瞳。
“汝将死。”鬼佛道。
“我知。”缘浅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