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魁首是如何养成的 第163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宋从心还有事务繁忙,在交代完灵希希望加入外道调查队的意愿后,她便提前告辞离去。
  离开时,宋从心走得雄赳赳气昂昂,决心一定要铲平一切外道,让灵希口中数百年后的英杰们能生活在太平盛世里。更有甚者,宋从心心里甚至还有几分隐秘的欢喜,根据灵希的说法,日后大厦将倾之时,无极道门还会出现许多能在危急关头站出来力挽狂澜的英杰。即便面对那样绝望的局面,正道修士依旧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他们在人间建立了日落之城,维系着神舟最后的火种。看来,她也不用在掌教的位置上熬到死,一百年后或许就能等来后继者,这日子可比先前来得有盼头。
  想到退休之后的生活,宋从心一时间心花怒放,就连通往堆满了案宗与经卷的主殿之路上,她的脚步都轻快了不少。
  宋从心并不知道,在她离开后不久,茶室中的三人都陷入了一种近乎死寂的沉默。
  清仪道人给自己斟了一杯茶水,默默地消化着一肚子的情报。明尘上仙却在片刻的沉默后,突然开口道:“彼世中,拂雪是因何而死的?”
  “咣当”一声,清仪道人像是被茶杯烫到了手,翻倒的茶盏打湿了衣袖。
  对于注重礼节的清仪道人来说,这是极其严重的失态了。
  清仪道人并不迟钝,只是先前没有想到这一点。明尘这一提点,她立刻反应了过来,只见她面色煞白,颤声道:“……彼世继任仪典长老之位的人,是拂雪?”
  “我不知道。”灵希注视着自己的杯盏,仿佛能从中看出一朵花来,“两世的差距实在太大了,我不知她的身份名姓,只知道她的一些过去。她因何而死,我也不甚明了。我只知道那一天,很平常的一天,跟往常的每一天都没有任何不同的一天。她笑着说自己累了,想回去好好睡一觉。她跟我们道别,说明日再见。
  “她说明日再见,但在那之后,明日……再也没有到来。”
  日落城的太阳,彻底落下了。
  第268章
  那真是很普通很普通的一天,没有倾盆大雨,没有电闪雷鸣,甚至连拂面而来的风都难得和煦。
  与话本故事中天地同悲、日月俱泣的场景不同,那个人的死去,并没有换来上苍的一声悲泣。
  苍天没有流泪,是人在流泪,是许许多多的人在流泪。
  灵希站在险峻的山地之上极目远眺,看着日落城满城缟素,行人麻衣。阴沉的天,暗沉的地,明明彼世的人们早已习惯了没有太阳的天空。但不知为何,她离开的那天,尘世好似突然蒙上了一层黯淡的云翳。可灵希记得她还在时,无论多么绝望的境地里,日落城里都能听见民众笑声以及关于明天的希冀。
  并非伤重,也非遇害,她的陨落轻描淡写,据说只是寿数已尽。
  寿数已尽——也就是说这并非人力可改,而是天命。
  灵希记得那一天,她记得蜿蜒在苍茫大地之上扶灵前行的“蚁群”,她记得向来冷静自持的刀客不知从何处抱来了一坛酒,独自一人喝得人事不省。灵希走到他身边用酒勺舀了一勺子酒,吞咽入腹时却像吞了刀子般肠穿肚烂的痛楚。灵希只喝了一口便栽倒在地,卡着喉咙干呕不停。
  她呕出混杂着点点猩红的酒水,以为他在酒里下了毒,因为友人的死而想不开准备以身相殉。但酒就是酒,普普通通,谁也不知道它为什么喝起来会这么疼痛。
  那时刀客没有看她,他坐姿豪放地自斟自酌,修长的手指摁在膝盖上,打着不知名的节拍,轻轻地哼着歌。
  日落城静默如死,而他低低地哼了一首歌。
  所以,那真的是很普通、很普通的一天。
  ……
  “……抱歉,我暂且失陪一下。”清仪道人并没有继续听下去,她捂着嘴仓皇离席。灵希看见她袖摆上未干的茶渍,浸染着沉甸甸的水汽。
  最终,茶室内只剩灵希与明尘上仙这对师徒相对而坐。直至残茶渐冷,彼此却依旧默然无语。
  “你想加入情报调查组?”最终,还是身为师长的明尘上仙开口打破了平静。
  “嗯,我想掌握此世更多的情报,推衍未来将会发生什么。在那个未来到来之前,我想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灵希并非冲动行事,她是经历过深思熟虑后才做出的这个决定。一昧被人保护、不思进取,除了在危难关头愤怒之外,她还是没能逃离当年那场灰蒙蒙的山雨。
  但是在与此世的兰因叔相遇之后,灵希能感觉到,自己停滞不前的时间终于开始前进了。
  “你若想去,那便去吧。”明尘上仙并不阻止,他会引导自己的徒弟,却不会强制干涉她们的决定,“无极道门有一隐在暗处的暗门,他们专司此道。你若做好了准备,我便让人去接你。”
  灵希得到明尘的首肯,起身告退时朝着这位师长行了一个弟子礼。他们师徒二人间虽有隔阂,始终难以亲近,但灵希对明尘依旧心怀敬意。
  他没有问,彼世为何会变得满目疮痍;她也没说,为何她从未在彼世见过明尘上仙的身影。
  ……
  宋从心继任掌教之位
  后,除内门长老之位的更迭以外,还有一件事情变得刻不容缓了起来。
  “……奉剑者啊。”
  宋从心看着经司太上长老递交上来的名单,忍不住头疼扶额。无极道门身为正道第一仙门,必要的场合中该有的排面还是得有的。随心所欲不拘小节不是不行,但第一仙门排场如此寒酸,其他宗门哪里敢越过无极道门炫耀自家的实力?更何况礼仪也是大宗实力的一环,无极道门能站到仙门首位也不完全只是依靠武力。
  宋从心奉剑者的选举已经拖延了很久了,好不容易选出两名候补,其中一个胥千星竟然还是外道的探子。从胥千星闹出来的祸事里便能看出奉剑者的权利地位有多么重要,人选真的轻忽不得。但这次是真的不能再继续拖延下去了,无极道门掌门平日里下达指令都需要人监督沟通,九州列宿让信息的传送便捷了许多,但有许多事还是需要派人亲自去考察落实的。纳兰清辞和梁修虽有辅助掌教的职责,但他们身为内门长老同样有要务在身,总不能让他们去干这些跑腿的琐事。
  除了下达的命令之外,掌教出席重要场合的行头法衣也是需要奉剑者去打理的。若宋从心仅仅只是拂雪道君,她平日里生活再如何简朴粗糙都不会有人质疑一句。但她既然成为了无极道门的掌门人,那她外出时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无极道门的脸面,总不能让外人觉得无极道门亏待了自家掌门。
  “掌门,经司长老说了,这次无论如何一定要选出几个看得顺眼的人来。”跪坐在宋从心身边的,是眼睛圆滚滚、脸蛋还有些婴儿肥的商和。小男孩正襟危坐的模样有种强装大人的好笑,让人不禁想要逗逗他。但宋从心看着这孩子认真的神情,又觉得不能敷衍了事,免得伤了他的自尊心。
  宋从心翻开经司长老整理的名录,能送到她面前的名单自然已经经历过了层层筛选。宋从心知道自己只需要随便圈几个人名,最后选上的基本都不会有错。但想到这些奉剑者候补都是付出了许多努力与汗水才会被选中的,宋从心便不愿将其草草搁置。
  “陪我一起看吧。”宋从心一边翻看名录,一边揉揉商和的脑袋,“有些弟子我并不相识。”
  宋从心想到这又不免叹气,掌教权位更替之后,自下一任外门大比开始,所有被选入内门但并未被师长选中的弟子将会依照惯例列入掌教门下,成为掌教的记名弟子。换句话说,自下届外门大比的选举开始,无极道门内门的记名弟子都将是“拂雪之徒”而非“明尘之徒”,以后内门弟子都得恭恭敬敬地唤她一声“师尊”。
  “商和仅有拙见,不好对同门妄加点评。能被长老选上,自然都是十分优秀的人杰。”商和的语气十分真诚,哪怕说着这样的客套之语,听上去也仿佛肺腑之言。
  宋从心在商和小时候给他换过尿布,这孩子的父母也曾见过宋从心最平凡普通的一面。对于这个算得上是侄子的少年,宋从心倒是没太多心理包袱。她翻看着奉剑者候补的名录,看着上面附录的画像以及履历,莫名有种自己在翻看他人求职简历的错觉。
  “虽说现在文字与图像都能转录刻印至地脉网上,但长老们还是觉得纸质文书比较正式。”商和环顾四周,看着殿内堆积如山的卷宗与案宗,语气有些发虚,“当然,长老们也考虑到纸质文书堆积起来实在有些占地方,就算有储物戒或粟米珠,但还是不够轻便。只是无极道门的文书卷宗数量过于庞大,在以前的文书尽数转录成功之前,宗门内还是要维持传统的办公方法。”
  “我明白。”宋从心落笔圈起一个名字,奉剑者候补第一页便是与胥千星同为随侍弟子的云迟迟,她能出现在名录第一页,证明长老已经查清了她的底细,确认她不是胥千星的同伙。观她这段时日以来的表现以及玄中事件中表现出来的素养,宋从心觉得云迟迟值得一个名额。
  云迟迟之后,宋从心又翻看了几名弟子的画像履历,商和在一旁为她略作讲解。翻了几页之后,宋从心突然看见一个熟悉的人名。
  “半夏?”宋从心看着明眸皓齿的女子画像,她记得她。宋从心自苦刹一行闭关而出后、前往外门替老饕寻找厨子的路上偶遇了被外门弟子欺凌的灵希,当时半夏因为滥用职权而被宋从心收回了权利。本以为半夏经此一事后会被长老除名,没想到时隔一年之后,她的名字依旧在候补行列。
  “听说半夏自那之后行事收敛稳妥了不少,而且她确实临危不惧,聪敏机变。”商和看了一眼半夏的画像,也想起这么个人。毕竟对于当初的外门弟子来说,半夏是很出名的人,拂雪首席的事迹被人不断提起,这一桩趣闻中自然也会反复提起半夏的名姓。最初看她被拂雪道君亲自收回职权,还有人落井下石想要奚落于她,但都被半夏巧妙地反击了回去,反而落得一个没脸。从这点来看,半夏实在是个心性坚韧、永不服输的性子。
  “我听说,半夏原是凡间皇朝的名门贵女,被选中将要入宫的。”商和回想半夏的履历,“据她所说,她之所以对掌门奉剑者的位置如此执着,是因为她当时上京参加海选时太过拔尖冒头,不小心遭了别人的毒手。她落在外道信徒手中,险些遭遇不测,但掌教当时恰好率领平山海捣毁了那一处窝点,将她救了出来。”
  半夏的家族虽是名门显贵,但内里的斗争却堪称残酷艰险。遭了道后,半夏心知自己即便回到京城也不会有好果子吃,家族很可能也已将她视作弃子。于是半夏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抱着当时参与剿灭的弟子大腿哭诉自己无处可去。幸运的是她之后被外门长老验出仙骨,虽然入道的年纪有
  些晚了,但无极道门并不特别在意这个。半夏便也随着平山海的小队来到了无极道门,成为了一名外门弟子。
  “……稍等,海选?”宋从心有些迟疑地重复道。
  “啊,是的,听说半夏是魁首。”商和微微颔首,“据说原本是要成为太子妃的,那个恨毒之下对她下手的家族应该是落选了。”
  宋从心顿感无力:“……”
  所以半夏这孩子之所以搅和进一堆一目国和永留民派来的探子中依旧能杀出重围的原因,是因为她原本就是个宫斗王者啊!这孩子估计是从小就在旁人的恶意中泡大的,根本没意识到他们那一届的弟子中藏了许多包藏祸心的探子。根据长老的汇报来看,不少探子和内鬼还是半夏结党营私后惨遭排挤,最后因诸事不顺而露出马脚的。
  所以她的奉剑者候补人选中都是些什么人啊?!
  第269章
  半夏之所以仍在候补行列,是因为经司长老调查后发现,玄中安插的探子曾在私底下接触过半夏。
  据长老调查所知,探子看中半夏那股子无论如何都要往上爬的野心,对其许以重利的同时还做出了能将其捧上奉剑者之位的承诺。但半夏并没有被探子的威逼利诱打动,她敏锐地察觉出无极道门内部恐怕有一个能干涉奉剑者选拔的高位者。整整半年之内,半夏与那探子反复周旋,她先是宣称不相信对方有这等能耐,要求对方证明自己的实力。而后她借着这个间隙摸清楚了探子的底细,设计让对方在纳兰清辞面前露出了马脚,成功将其送进了牢狱里。
  半夏的手段十分巧妙,甚至连探子自己都没意识到自己是被人出卖,只以为自己被无极道门查到了来历。甚至对方在落网后还留下信息让其他探子前来联系半夏,就连纳兰清辞也以为探子是大意失误才暴露了自己。半夏并不屈服对方的威逼利诱,也并未向无极道门邀功,直到后来玄中道人落马,内门弟子开始调查那些探子期间接触过的人,半夏才对长老说出了实情。
  长老询问半夏为何不借此向上邀功,半夏回答说若是可以,我当然想这么做。但那探子背后的人还未落马,她不能确保对方的阴影有多庞大。失去一份功绩还能再挣,但暴露自己却会让招致祸端。半夏并不觉得以自己的实力,日后会没有立功的机会,所以权衡之下,她选择了隐瞒。
  “有野心,但能及时止住自己的贪欲。手段奸猾,但颇具远见与大局。”商和如实地评价道,“她很清楚首席最后是要登上掌教之位的,保持立场清白比什么都重要。在当时的情况下,半夏其实可以选择将探子作为投名状告知长老,得到任何一方长老的庇佑。但她没有这么做,因为她想保住‘掌教奉剑者’这个中正的立场。”
  “目的明确,也不为眼前小利而偏移方向。”宋从心翻看完半夏的履历,垂下眼眸,将半夏的名字圈了起来,“除了心思太复杂,将无极道门内部的势力分化揣测得过于险恶以外,于情于理,确实该给她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商和干巴巴地抿了抿唇,眨了眨眼睛。确实如此,无极道门说到底依旧是道门清净地,所有修士的最终目的都是大道飞升,并不贪求地位与权利。无极道门和人间皇朝不同,长老们各司其职,内部并没有太多党派之分。寻常弟子遇到这种事都是上报长老解决了事,半夏却选择了最麻烦迂回的一种。
  不过考虑到半夏的出身,她会有这种思考方式倒也不算奇怪。以她的能力确实可以胜任奉剑者一职,只是需要一些时间替她纠正这个思考回路了。
  “如此,云迟迟和半夏,已经决定下两位了。”商和谨慎地提醒道,“至少还要选出两位,掌教。”
  宋从心心想两位奉剑者其实也差不多了,她真的不喜欢太多人围在自己身边侍候。但她转念一想,师尊他老人家算是无极道门内最说一不二的人了吧,但就算是明尘上仙,也拗不过佐世长老最终被迫配备了四名奉剑者。她还是不要挣扎为好,老老实实再选两个名额吧。
  “云迟迟心思细腻,行事稳妥,擅长处理细务;半夏聪慧机敏,又通人情世故,沟通传令之事可以交给她。”宋从心思索道,“如此……”还缺少对外稍显强硬、能行督查追责之事的人。这个位置有点像风纪考察,多少可能会得罪人,所以司职的奉剑者必须手段强硬、能辨是非。
  明尘上仙那边负责此事的是物生,半夏倒是也可以胜任这个职责。但正是因为半夏习惯了他人的恶意,宋从心才不能让她一直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
  宋从心一路往下翻,突然,一张画像吸引了宋从心的注意力。
  那是一位冷眼持剑、约莫二十来岁的青年,五官算不上出众但十分端正板直,甚至还有几分一丝不苟的威严气质。在外门一众年纪尚幼的弟子当中,此人可谓是鹤立鸡群,有种吹毛断发的锋芒与不动声色的威慑。不知道是画师的画技过人还是他本人就是如此,宋从心不由得升起几分好奇,翻找了此人的履历名录。
  “……方衡。”宋从心无意间读出了此人的名字,“人间道宗正心派……掌门?”
  啊?宋从心整个人都懵了。她提起精神仔细研读,最后确认这位名叫方衡的外门弟子确实是元黄天中一个名为“正心派”的道派掌门人。
  而方衡此人的人生经历也堪称传奇,据记载,方衡本是寒门子弟,文武科举中举后当过某国朝廷的史官。结果当官不到三年,皇朝内乱,乱臣贼子持政后血洗朝堂,逼迫史官改史。方衡不从,摔了乌纱帽后带着一批追随他的学生远走,将记载真实历史的史册散于民间,遭到官府追杀。
  五年间,方衡一党的追随者死伤惨重、十不存一,但他们却始终没向逆党低头,反而屡次出手援助民间义军。后来逆党政权被推翻,官府洗清了方衡的冤屈,欲请方衡还朝。方衡拒绝,转头遁入了道门,与追随他的学生们创立了“正心派”,取义“浩然天地,正心归一”。
  若不出意外,方衡将作为正心派祖师爷留名于世,或流芳百世,或泯然于岁月史书。
  但方衡在约莫知天命年间,突然辞别了自己的徒子徒孙,告知自己心感大限将至,不如在临死前去上清界一窥青云。方衡本无撞仙缘的意愿,但却机缘巧合之下步上了无极道门的天梯。登梯时他凭借着几名外门弟子口传的粗陋口诀,成功引气入体,步入旋照期,成为了无极道门的外门弟子。
  宋从心:“……”啊?!
  宋从心正绞尽脑汁地思考着此事是否合理,转瞬间却又想起鼎鼎有名的风猴君也是半生疯癫、临死入道。据履历所载,方衡岁数太大,天资一般,但他心性过人,兼之又熟读道门经史。正心派不求长生只求正心,因此不修长生之法。方衡一生所学甚杂,礼乐射御书数自不必提,他在逃亡年间还自学了医术、卜筮、风水、星相等等杂学。他学识广博、底蕴深厚,这才能在旁听了几名外门弟子口传的心法术决后迅速融会贯通,踏上仙途。
  这样的人只当奉剑者多少有些可惜啊。宋从心询问商和对方衡的看法,商和愣了一下,似乎没料到会听见这个名字。
  “方大哥看似严肃,实则外冷内热,是个心肠很好的人。”商和回忆道,“他很少跟别人说起自己的事,所以我对他知道得不多。但方大哥什么都会,有时还帮着我阿爷带孩子。有些外门弟子年岁太小,调皮胡闹,不过只要方大哥站出来,再闹腾的皮猴都会安安静静,老老实实。我们都很尊敬他。”
  “但、但是……”商和有些为难地皱了皱眉,“我从没听说过方大哥想成为奉剑者,而且根据奉剑者的基本要求,方大哥他……”
  商和眉头拧紧,似是有些难以启齿。宋从心见状,抚了抚他的发顶后,道:“但说无妨。”
  商和松开眉头,缓而长地吐出了一口气,他小身板坐得笔直,注视着宋从心道:“掌教,以我个人而言,方大哥无论品行心性还是能力都无可指摘。但他不符合奉剑者的选拔要求,因为……方大哥是名蹇者。”
  蹇者,难也,跛也。换句话说,方衡有手脚不足之症。
  “方大哥练功勤快,人也通透,但他剑术总是落后于人,因为他十指舒展后总是难以合拢。”商和语气有些低落,他不知道方衡的名字为何会在奉剑者的候补名单之上,但他不愿意多嘴他人身上的苦难,“除此之外……方大哥平日里虽然看不出来,但走得快时总有些跛足。我听阿爷说,方大哥的十指被人敲断过,所以才会合不拢……跛足也是,阿爷帮方大哥看过,但方大哥畸形的腿骨已经长合闭死,药石难治。除非方大哥能突破融合期,重锻仙骨,或许还能弥补……”
  听着商和的描述,宋从心终于明白为何他方才会。
  方衡的品行与能力都无可挑剔,但代替掌教出面各大场合的奉剑者,首要的条件便是“五官端正,无有不足”。
  这个条件在择捡之时便会对外公开,能者居之,方衡不可能不清楚这一点。但他为何会参选奉剑者一职,长老又为何会将其书入奉剑者的候补名单呢?
  宋从心沉吟半晌,重新拿起名录细看。她翻开方衡的履历,一路看到了最底,却见上面留有一行经司长老的批注。
  [此子虽有难也,然其品行清正,举书自荐。吾斟酌再三,留其名也,望掌教斟酌。]
  [此子上书曰:所为众生者,不可覆之以雪;唯此一心报,愿道君一往无前。]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