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魁首是如何养成的 第58节
“我认为,我们应该先确认一下只有你是这样的,还是当初参与九婴灾变事件的弟子都这样。”宋从心冷静了下来,提议道。
宋从心和梁修默默地对视了一眼,随即两人同时出门,目光环视四周,恰好从人群中发现了一个幸运儿。两人二话不说便冲过去一人一边手臂地将人架起,直接就朝房间内拖去。这个幸运儿满脸莫名其妙,扭头看见梁修时正想口喷毒液,但眼角的余光猝不及防地瞥见拂雪那张清冷淡漠的脸,他几乎是瞬间惊恐了起来。
“干什么干什么?你们干什么?我喊人了啊!”应如是下意识地双手护胸,作良家状,“就算我得罪了谁你们想揍我一顿也不用拉上首席吧?!”
我去,为什么你熟练得不像是第一次被人拉进小黑屋啊?饶是情况严峻,宋从心依旧没忍住腹诽了一句。
将询问过梁修的问题再次询问了一遍,宋从心发现视角不同的人居然会以不同的看法与观点去弥补逻辑上的缺口。
“你没觉得大家不怕死地留下来和九婴对抗这件事很奇怪吗?”
“这有什么?天下间不自量力、时常被自己无谓的道德所感动的伪君子多得去了。”应如是满不在乎地道。
宋从心和梁修对视了一眼,梁修道:“那你觉得拂雪师姐也是这么自不量力的人吗?”
应如是停顿了一下,居然露出了思索的神情:“……嗯,因为哪怕只有一个傻驴选择留下,拂雪师姐也不会轻易放弃他吧。”
宋从心一时觉得难以言喻,不知该感动于大家对自己德行的信任还是该无言于应如是被篡改了记忆都如此刻薄。没有办法,她只能坐下来,将自己和梁修记忆上的偏差简单描述了一遍。出乎宋从心意料的是,应如是几乎是立刻便沉下了面色,相信了她的话语。
“也就是说,我们的记忆和神识被篡改了,有一座城池悄无声息地消失了。”应如是站起身,冷声道,“这种多人神识偏离的情况连我们都被影响了,那人间只可能会更多。这已经是天丙级的魔患事故了,必须立刻上报掌门和长老。”
“曾经发生过类似的事件吗?”
“五百年前的五毂国事件……算了,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你们跟我来。”
应如是是清宇玄门的少宗主,清宇玄门虽然是无极道门的分宗,但与主宗之间的关系紧密得几乎堪称同脉分支。其主要原因便是清宇玄门与无极道门的开山老祖同出一脉,只是为了确保主宗的核心弟子数量一直保持在可控范围之内,清宇玄门才会被分割出去。但清宇玄门与无极道门资源共享,每一任掌门也都是掌教或长老的亲传弟子,比如应如是,身为本代经司长老的曾重孙,他从小就是按照一宗之主的标准来培养的。
应如是知道许多密辛,在这方面,他甚至比进入内门不满十年的宋从心还要敏感。因为宋从心说到底还是在师父庇佑下的内门弟子,而应如是从很小的时候就要学着独立处理主宗之外的各种事物。他很清楚这件事情的严重性,立刻带着梁修和宋从心找上了自己的曾祖兼师父。
经司长老外表只有十六七岁,带点婴儿肥的脸蛋看上去不像应如是的长辈反而像他的妹妹。然而,这个露着小虎牙笑得一脸慈爱的长老听完应如是的来意后,冷沉下来的面色透着几分凶戾。
“如是,你召集所有弟子前往静心斋进行神识校正,确认偏离范围。”经司长老果决道,“我去寻掌教师兄。”
应如是应下此事,立刻下令让管事弟子召集所有内门弟子,令所有人在静心斋中等待神识校正。
所谓神识校正,乃是修真界正道防备外道渗透甚至是控制门中弟子的手段之一。灵魂与神识十分敏感,目前并没有任何一种法器能够完全确保在不伤及神魂的情况下检测出其原有的波动,因为人的思想是会变化的。
无极道门采用的是传统却有效的方法,每隔五年便让弟子的神魂进入幻境回答一千道问题。在离开幻境后,弟子只会记得自己回答了问题,却模糊了对问题以及答案的记忆。等到下一次进行神识校正时,宗门便可以根据问题的偏差程度来确认弟子的神魂是否遭到了污染。
模糊记忆是为了防备外道拓印问题的答案,干扰神识校对的准确性,不过为了表示尊重,宗门并不会窥探弟子的答案。
这得亏没窥探啊。宋从心呆滞地想,这万一要是被长老们看见自己“喜欢的饮品?可乐”、“爱吃的东西?红烧牛腩粉”、“最想念?电脑wifi小说漫画”这种回答,她未来正道魁首的脸面还要不要啦?
一连串的测验下来,管事长老们对众弟子的神识偏差进行了校对,发现当初参与九婴灾变事件的弟子以及本身出自幽州的弟子都有偏移现象。
“看来是针对某人某物的群体术法,而非针对我宗弟子的神魂侵染。”仪典长老道,“这种奇诡之术通常引动的是天相之力,所有弟子中唯有拂雪的神识没有偏移。对此,拂雪你有什么头绪吗?”
宋从心推测是因为自己身上认主的缄物:“东海一战后,我能忽视绝大部分的幻术与迷心术。”
“原来如此。”仪典长老也没有多问,毕竟到了长老这等修为的人,群体迷魂术法已经无法扭改他们的记忆与意志,小辈有相似的奇遇也不算什么稀奇事,“目前可以确定大部分的人的记忆没有明显的被篡改的痕迹,如拂雪所说,只有一座名为‘桐冠城’的相关记忆被抹除了。”
“会是外道所为吗?”有人问道。
“不知。”仪典长老摇了摇头,这种事情不能随意下结论。
“咸临国出事了。”
宋从心询问天经楼负责九州列宿筹划的弟子:“我记得桐冠城曾经派了俗家弟子前去授课,幽州那边的信号断了吗?”
“没有,师姐。”那弟子百思不得其解,按理来说特意动用这种大型术法来抹灭人们对桐冠城的记忆,足以见幕后之人所图甚大。但这么大手笔的事情是不可能不事先调查一番的,无极道门的“九州列宿”筹划并不是秘密,幕后之人不应该忽视这个关键的问题。
“幽州那边的信号还在,数日前前去授课的俗家弟子还传讯说,咸临宣怀王下旨表彰了他们的功勋,还宣他们入京面圣。”
俗家弟子,顾名思义,并未超脱凡俗但是因为悟性上佳而与仙门有师徒之缘的民间弟子。这些弟子要么舍不下凡尘的一切,要么确实没有修真的灵根与资质。成为无极道门的外门弟子之后,他们背靠大山,享有仙家门第的资源,同时仙门也会扶持他们,帮助他们在人间获取一定的地位。俗家弟子通常会为仙门解决一些俗事,比如帮助仙家弟子经营行走人间的身份,或者安排一些不涉及政治纠纷的布局。
但既然是俗家弟子,那自然是要生活在凡间界,受君王统辖与治理。而且出于道家“隐世”的习性,俗家弟子通常也不会大肆宣扬自己是仙门的俗家弟子。无极道门派遣去为子民开悟的人乃是俗家弟子之事,应当只有宣白凤公主与军师谢秀衣知晓。
远在国都的君王会注意到两个小小的教习先生,实在不同寻常。
因为《天景百条》悬于所有人的头顶之上,任何涉及凡间朝政之事都会变得格外复杂。
“我去一趟吧。”宋从心站起身,准备去和明尘上仙报备一声,“这些诡谲术法无法对我起效,我不会被蒙蔽,由我去调查最好。”
仪典长老有些忧心,但拂雪已经用了六年的时间证明了自己,她完全可以独当一面了:“万事小心。”
宋从心微微颔首,这件事越少人知道越好,她并不准备以“拂雪”的身份亲赴咸临。
然而,宋从心没有想到,当她去向明尘上仙请示辞别之时,明尘上仙竟道:“不要去。”
“他们针对的不是桐冠,而是你。”
宋从心微微一怔:“师尊何意?”
“谁不会忘记这座城池?谁能注意到这座城池?谁会在意这座城池?”明尘上仙问道。
“拂雪,信号没有消失,是因为祂们在等着你发现。”
那埋伏在无尽深渊之下的爪牙,潜伏多年,终于露出了自己狰狞的、意图吞象的血盆大口。
【拂雪的事迹传开之后,她已经成为了一些人恨不得除之而后快的心头大患。
但也有另一些人,已经决意用生命守护这一轮冉冉升起的太阳。】
“衔蝉与和光已经带人前往咸临了。”
“不出意料的话,和五百年前一样,桐冠并非消失,而是被献祭了。”
五百年前,那一场致使人皇陨落、人间道统断绝、仙门从此隐世不出的灾厄。
第100章
宋从心不知道衔蝉与和光是谁,但明尘上仙的话语里却透露出了许多东西。
比如,这场针对宋从心的阴谋恐怕是从很多年前便开始的了,从她传出“乱世而出,盛世则隐”的名号时,幕后之人便已经开始谋划布局了。而那幕后之人对她的了解之深入,甚至连她近些年来一直在关注外门大比这么细小的事情都不曾忽略。恐怕这次外门大比的任务之所以在幽州,也是为了引她注意到消失的桐冠城。
内门已经被清洗过一次,未必是内部再次被内鬼渗透。而是在恰到好处的时候引出魔患,呈递上求助,无极道门便没有不接的理由。
“……师尊,这是阳谋。”对方是在用那满城百姓的性命在威胁她,让她明知是局,却不能坐视不管,“弟子必须前往。”
她固然可以躲在宗门庇护的羽翼之下,让师尊与各位长老来替她履行这份职责。但对方真的没有后手吗?这些年来,各方大能们如同约定俗成一般轻易不出山,其中必然有其缘由所在。而且这其中若当真那般凶险,焉知那些外道的疯子不会行更疯狂之事?要知道,他们可是有能力杀死一位山主的。而除掉一位无极道门的内门长老,可比除掉一位内门弟子的价值要高。
宋从心明白,这世上有许多事并不是修为高便能解决的,反而修为越高,受到的制约便越多。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切都是因果。
而身怀天书、手持多种缄物的宋从心,无疑是解决这些奇诡之事的最好人选。
“你若执意要去,为师也阻止不了你。”明尘上仙容色淡淡,仙家门第的“清静无为”在他身上挥发得淋漓尽致,他话已说尽,弟子却仍执意要去,那便证明这件事对她有不同的意义。他身为师长若是强行阻止,拂雪孝顺,想必是会听从的。但拂雪日后万一因此而生心魔,那便是他身为师者的过错,因为他的举止违背了人心。
宋从心觑了明尘上仙一眼,小心道:“师尊你生气了?”
“师尊不生气。”明尘上仙抬手揉了揉她的脑袋,为了方便行动,宋从心向来只将长发挽起,没有精美的发饰与繁复的发髻,“为师只是担心你。”
宋从心有些无言,她目前已经是金丹后期的修士了,放在外头都是能开宗立派的修士,距离泽被一方的大能仅有一步之遥。但在明尘上仙的眼中,她仿佛还是会在雪地中打滚耍赖要糖葫芦吃的小屁孩一样。
宋从心当然不知道自己先前“奋不顾身”的行动给人留下了什么印象,她抬手将明尘上仙揉她脑袋的手抓下来,握在手中,明尘上仙也不反抗,就这么被她捏着。宋从心看着那修长有力、属于剑修的手,斟酌良久,却是道:“师尊有没有意向再收一个徒弟?”
“嗯?”明尘上仙不明白弟子为何会说这话,“何出此言?”
“不,拂雪说笑了。”宋从心打量着明尘上仙的神情,相处这么多年,她已经能分辨出明尘上仙一些极其细微的情绪变化。明尘上仙的确没考虑过收徒,至少现在没有。那“灵希”究竟是哪里打动了他,让他突然生出收徒的念想呢?
“我会保护好自己的,师尊。”我会保护好你们的,哪怕师父你是如此的强大。
明尘上仙静静地凝视着宋从心,半晌,他转身道:“到这儿来,为师跟你交代一些事情。”
既然阻止不了想要飞上高天的鸟儿,那便借她一缕风,助她乘风而起,目睹她奔向苍穹。
……
“这次外门大比的任务是调查消失的乱葬岗啊。”
扎着两个双丫髻的少女翻看着外门大比的名录,忽而加快脚步小跑了一段,双腿一蹬便扑到了走在前方的清瘦少年的背上:“师兄,这次的任务跟我们那一届一样也在幽州呢。不过这个大夏,大夏国有点耳熟,好像在哪里听过一样。”
“小心点。”苏白卿反手捞住了师妹挂在自己腰上的双腿,稳住她的身形不让她掉下去,好在剑修下盘够稳,也没被云依的突然袭击冲撞到歪斜,“应该是我们之前那一届外门大比时无意间听到的吧。就是因为之前大比的事,所以现在才要配备几名内门弟子随护在旁。好了别撒娇了,快下去吧。一会儿要见外人,被看到了不太好。”
“你嫌弃我?”
“我没有。”
“你不嫌弃我你怕什么被看到?”
“我平等地嫌弃所有还没成为同门的外人,所以不给他们看。”
齐照天回头,看着这对吵吵嚷嚷过于黏糊的师兄妹,拧眉道:“你们女人都那么无理取闹的吗?”
此话一出,云依看了齐照天一眼,没有说话;苏白卿看了齐照天一眼,也没有说话。
虽然两人都没有说话,但不知道为何,齐照天愣是生出了一种被嘲讽了的不适感:“你们有事说事,不要阴阳怪气的。接下来还要一起做任务,我们监察小队总不能先积压出矛盾来吧?”被佐世长老教导了这么多年,齐照天也终于“懂事”了些许。
云依侧着头把自己的脸蛋压在师兄的后脑勺上,看着齐照天唉声叹气道:“齐师弟,这么说话这辈子都不可能找到道侣的。”
“毕竟是把家族联姻整天挂嘴上的世家公子呢。”苏白卿仿若无物地背着看似娇小但实际比三四个成年男子还重的体修师妹,刻意走远了一点。
“……”齐照天额角爆出青筋,咬牙道,“苏白卿,我看你对同门也没客气到哪里去。”
虽然彼此吵嘴时总是阴阳怪气,但苏白卿和云依这对师兄妹与齐照天的关系其实还算不错。佐世长老与执法长老一脉惯来走得近,两脉弟子时常一同外出做任务,一来二去,不想熟也得熟。齐照天虽然傲气,但却意外地拥有统领队伍的能力,这一点在九婴灾变事件中便初露端倪。而云依与苏白卿在同位阶修士中堪称战力巅峰,两人配合默契,随机应变能力又强,适合接手调查与突袭相关任务。
这三人各有所长,恰好能组成一支攻守兼备的队伍。这次无极道门的外门大比,他们又被分配到了一起,负责监察与保护参与大比的外门弟子。
“给,这是天经楼新研发的第三代‘柔兆’令牌。”云依将一个看上去跟“令牌”根本不搭边的金色砖头朝着齐照天丢了过去,“这次外门大比便以此作为通讯,你可要拿好了,不要随便弄丢了。”
齐照天本要伸手去接,然而那呼啸而至的破空之声令他心中警铃大作。他猛然抬手,广袖翻飞如云,出手如层云堆叠漾去。在强大的求生欲下,齐照天以一式精妙至极的“拂云手”强行改变了“板砖”飞行的轨道,令其在空中翻了好几个跟头才伸手去接。
即便如此,甫一碰到这块“板砖”,齐照
天还是险些被暗藏其中的强横劲力砸出一口老血:“云小依!你个披着人皮的巨怪,你想杀了我吗?!”
“这次的‘令牌’小了不少。”苏白卿看着那板砖,含蓄地点了点头,“之前第二代的‘旃蒙令牌’怎么看怎么像门板,这回倒是进步了许多。”
“拂雪师姐先前定下的目标是手指到手腕那么长、巴掌宽、厚不超一指,天经楼那群弟子知道时还一直在喊‘做不到,怎么想到做不到的吧’。结果现在不也有模有样了吗?”云依在苏白卿背上伸了一个懒腰,她根本不知道这种“令牌”从门板缩小为板砖究竟蕴含了怎样恐怖的技术量。
“这次外门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好苗子吗?”苏白卿见师妹趴稳了,便空出手来翻看名录,问道。
齐照天骂骂咧咧地收起了柔兆令牌,哼了一声:“纳兰清辞说有一个女散修自己找到了宗门在元黄天的据点,而且第一个走过了问心路。”
“咦?”这倒是有些新奇,往年来“撞仙缘”的散修与凡人不是没有,但是真正出挑的却是少之又少,“是个什么样的人?”
“不知道。”齐照天没好气地说道,“我跟你们是同时得到名单的好吧?”
“总感觉这次大比不简单啊。”云依一手托腮,“这次的任务也是,好端端的,乱葬岗怎么会消失呢?”
“此次事件发生在幽州大夏国,这处乱葬岗原是咸临与大夏边界的战场,因为战火与离乱,周围已经荒无人烟了。在距离战场百里之处有一座‘离人村’,离人村靠为死人收殓尸骨与拾荒为生。他们做事有一套自己的规律,取死人财物,便会为死人收殓尸骨。甚至有时,他们若是在将士的遗骸上发现家书,还会替死人将家书送还。因此夏国百姓在上战场前都会写一封家书装进皮革的夹层里,这些村子也有了‘离人村’的名号。”
“喝。”云依下意识地往后一仰,皱着眉头喃喃,“我已经有不好的预感。”
宋从心和梁修默默地对视了一眼,随即两人同时出门,目光环视四周,恰好从人群中发现了一个幸运儿。两人二话不说便冲过去一人一边手臂地将人架起,直接就朝房间内拖去。这个幸运儿满脸莫名其妙,扭头看见梁修时正想口喷毒液,但眼角的余光猝不及防地瞥见拂雪那张清冷淡漠的脸,他几乎是瞬间惊恐了起来。
“干什么干什么?你们干什么?我喊人了啊!”应如是下意识地双手护胸,作良家状,“就算我得罪了谁你们想揍我一顿也不用拉上首席吧?!”
我去,为什么你熟练得不像是第一次被人拉进小黑屋啊?饶是情况严峻,宋从心依旧没忍住腹诽了一句。
将询问过梁修的问题再次询问了一遍,宋从心发现视角不同的人居然会以不同的看法与观点去弥补逻辑上的缺口。
“你没觉得大家不怕死地留下来和九婴对抗这件事很奇怪吗?”
“这有什么?天下间不自量力、时常被自己无谓的道德所感动的伪君子多得去了。”应如是满不在乎地道。
宋从心和梁修对视了一眼,梁修道:“那你觉得拂雪师姐也是这么自不量力的人吗?”
应如是停顿了一下,居然露出了思索的神情:“……嗯,因为哪怕只有一个傻驴选择留下,拂雪师姐也不会轻易放弃他吧。”
宋从心一时觉得难以言喻,不知该感动于大家对自己德行的信任还是该无言于应如是被篡改了记忆都如此刻薄。没有办法,她只能坐下来,将自己和梁修记忆上的偏差简单描述了一遍。出乎宋从心意料的是,应如是几乎是立刻便沉下了面色,相信了她的话语。
“也就是说,我们的记忆和神识被篡改了,有一座城池悄无声息地消失了。”应如是站起身,冷声道,“这种多人神识偏离的情况连我们都被影响了,那人间只可能会更多。这已经是天丙级的魔患事故了,必须立刻上报掌门和长老。”
“曾经发生过类似的事件吗?”
“五百年前的五毂国事件……算了,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你们跟我来。”
应如是是清宇玄门的少宗主,清宇玄门虽然是无极道门的分宗,但与主宗之间的关系紧密得几乎堪称同脉分支。其主要原因便是清宇玄门与无极道门的开山老祖同出一脉,只是为了确保主宗的核心弟子数量一直保持在可控范围之内,清宇玄门才会被分割出去。但清宇玄门与无极道门资源共享,每一任掌门也都是掌教或长老的亲传弟子,比如应如是,身为本代经司长老的曾重孙,他从小就是按照一宗之主的标准来培养的。
应如是知道许多密辛,在这方面,他甚至比进入内门不满十年的宋从心还要敏感。因为宋从心说到底还是在师父庇佑下的内门弟子,而应如是从很小的时候就要学着独立处理主宗之外的各种事物。他很清楚这件事情的严重性,立刻带着梁修和宋从心找上了自己的曾祖兼师父。
经司长老外表只有十六七岁,带点婴儿肥的脸蛋看上去不像应如是的长辈反而像他的妹妹。然而,这个露着小虎牙笑得一脸慈爱的长老听完应如是的来意后,冷沉下来的面色透着几分凶戾。
“如是,你召集所有弟子前往静心斋进行神识校正,确认偏离范围。”经司长老果决道,“我去寻掌教师兄。”
应如是应下此事,立刻下令让管事弟子召集所有内门弟子,令所有人在静心斋中等待神识校正。
所谓神识校正,乃是修真界正道防备外道渗透甚至是控制门中弟子的手段之一。灵魂与神识十分敏感,目前并没有任何一种法器能够完全确保在不伤及神魂的情况下检测出其原有的波动,因为人的思想是会变化的。
无极道门采用的是传统却有效的方法,每隔五年便让弟子的神魂进入幻境回答一千道问题。在离开幻境后,弟子只会记得自己回答了问题,却模糊了对问题以及答案的记忆。等到下一次进行神识校正时,宗门便可以根据问题的偏差程度来确认弟子的神魂是否遭到了污染。
模糊记忆是为了防备外道拓印问题的答案,干扰神识校对的准确性,不过为了表示尊重,宗门并不会窥探弟子的答案。
这得亏没窥探啊。宋从心呆滞地想,这万一要是被长老们看见自己“喜欢的饮品?可乐”、“爱吃的东西?红烧牛腩粉”、“最想念?电脑wifi小说漫画”这种回答,她未来正道魁首的脸面还要不要啦?
一连串的测验下来,管事长老们对众弟子的神识偏差进行了校对,发现当初参与九婴灾变事件的弟子以及本身出自幽州的弟子都有偏移现象。
“看来是针对某人某物的群体术法,而非针对我宗弟子的神魂侵染。”仪典长老道,“这种奇诡之术通常引动的是天相之力,所有弟子中唯有拂雪的神识没有偏移。对此,拂雪你有什么头绪吗?”
宋从心推测是因为自己身上认主的缄物:“东海一战后,我能忽视绝大部分的幻术与迷心术。”
“原来如此。”仪典长老也没有多问,毕竟到了长老这等修为的人,群体迷魂术法已经无法扭改他们的记忆与意志,小辈有相似的奇遇也不算什么稀奇事,“目前可以确定大部分的人的记忆没有明显的被篡改的痕迹,如拂雪所说,只有一座名为‘桐冠城’的相关记忆被抹除了。”
“会是外道所为吗?”有人问道。
“不知。”仪典长老摇了摇头,这种事情不能随意下结论。
“咸临国出事了。”
宋从心询问天经楼负责九州列宿筹划的弟子:“我记得桐冠城曾经派了俗家弟子前去授课,幽州那边的信号断了吗?”
“没有,师姐。”那弟子百思不得其解,按理来说特意动用这种大型术法来抹灭人们对桐冠城的记忆,足以见幕后之人所图甚大。但这么大手笔的事情是不可能不事先调查一番的,无极道门的“九州列宿”筹划并不是秘密,幕后之人不应该忽视这个关键的问题。
“幽州那边的信号还在,数日前前去授课的俗家弟子还传讯说,咸临宣怀王下旨表彰了他们的功勋,还宣他们入京面圣。”
俗家弟子,顾名思义,并未超脱凡俗但是因为悟性上佳而与仙门有师徒之缘的民间弟子。这些弟子要么舍不下凡尘的一切,要么确实没有修真的灵根与资质。成为无极道门的外门弟子之后,他们背靠大山,享有仙家门第的资源,同时仙门也会扶持他们,帮助他们在人间获取一定的地位。俗家弟子通常会为仙门解决一些俗事,比如帮助仙家弟子经营行走人间的身份,或者安排一些不涉及政治纠纷的布局。
但既然是俗家弟子,那自然是要生活在凡间界,受君王统辖与治理。而且出于道家“隐世”的习性,俗家弟子通常也不会大肆宣扬自己是仙门的俗家弟子。无极道门派遣去为子民开悟的人乃是俗家弟子之事,应当只有宣白凤公主与军师谢秀衣知晓。
远在国都的君王会注意到两个小小的教习先生,实在不同寻常。
因为《天景百条》悬于所有人的头顶之上,任何涉及凡间朝政之事都会变得格外复杂。
“我去一趟吧。”宋从心站起身,准备去和明尘上仙报备一声,“这些诡谲术法无法对我起效,我不会被蒙蔽,由我去调查最好。”
仪典长老有些忧心,但拂雪已经用了六年的时间证明了自己,她完全可以独当一面了:“万事小心。”
宋从心微微颔首,这件事越少人知道越好,她并不准备以“拂雪”的身份亲赴咸临。
然而,宋从心没有想到,当她去向明尘上仙请示辞别之时,明尘上仙竟道:“不要去。”
“他们针对的不是桐冠,而是你。”
宋从心微微一怔:“师尊何意?”
“谁不会忘记这座城池?谁能注意到这座城池?谁会在意这座城池?”明尘上仙问道。
“拂雪,信号没有消失,是因为祂们在等着你发现。”
那埋伏在无尽深渊之下的爪牙,潜伏多年,终于露出了自己狰狞的、意图吞象的血盆大口。
【拂雪的事迹传开之后,她已经成为了一些人恨不得除之而后快的心头大患。
但也有另一些人,已经决意用生命守护这一轮冉冉升起的太阳。】
“衔蝉与和光已经带人前往咸临了。”
“不出意料的话,和五百年前一样,桐冠并非消失,而是被献祭了。”
五百年前,那一场致使人皇陨落、人间道统断绝、仙门从此隐世不出的灾厄。
第100章
宋从心不知道衔蝉与和光是谁,但明尘上仙的话语里却透露出了许多东西。
比如,这场针对宋从心的阴谋恐怕是从很多年前便开始的了,从她传出“乱世而出,盛世则隐”的名号时,幕后之人便已经开始谋划布局了。而那幕后之人对她的了解之深入,甚至连她近些年来一直在关注外门大比这么细小的事情都不曾忽略。恐怕这次外门大比的任务之所以在幽州,也是为了引她注意到消失的桐冠城。
内门已经被清洗过一次,未必是内部再次被内鬼渗透。而是在恰到好处的时候引出魔患,呈递上求助,无极道门便没有不接的理由。
“……师尊,这是阳谋。”对方是在用那满城百姓的性命在威胁她,让她明知是局,却不能坐视不管,“弟子必须前往。”
她固然可以躲在宗门庇护的羽翼之下,让师尊与各位长老来替她履行这份职责。但对方真的没有后手吗?这些年来,各方大能们如同约定俗成一般轻易不出山,其中必然有其缘由所在。而且这其中若当真那般凶险,焉知那些外道的疯子不会行更疯狂之事?要知道,他们可是有能力杀死一位山主的。而除掉一位无极道门的内门长老,可比除掉一位内门弟子的价值要高。
宋从心明白,这世上有许多事并不是修为高便能解决的,反而修为越高,受到的制约便越多。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切都是因果。
而身怀天书、手持多种缄物的宋从心,无疑是解决这些奇诡之事的最好人选。
“你若执意要去,为师也阻止不了你。”明尘上仙容色淡淡,仙家门第的“清静无为”在他身上挥发得淋漓尽致,他话已说尽,弟子却仍执意要去,那便证明这件事对她有不同的意义。他身为师长若是强行阻止,拂雪孝顺,想必是会听从的。但拂雪日后万一因此而生心魔,那便是他身为师者的过错,因为他的举止违背了人心。
宋从心觑了明尘上仙一眼,小心道:“师尊你生气了?”
“师尊不生气。”明尘上仙抬手揉了揉她的脑袋,为了方便行动,宋从心向来只将长发挽起,没有精美的发饰与繁复的发髻,“为师只是担心你。”
宋从心有些无言,她目前已经是金丹后期的修士了,放在外头都是能开宗立派的修士,距离泽被一方的大能仅有一步之遥。但在明尘上仙的眼中,她仿佛还是会在雪地中打滚耍赖要糖葫芦吃的小屁孩一样。
宋从心当然不知道自己先前“奋不顾身”的行动给人留下了什么印象,她抬手将明尘上仙揉她脑袋的手抓下来,握在手中,明尘上仙也不反抗,就这么被她捏着。宋从心看着那修长有力、属于剑修的手,斟酌良久,却是道:“师尊有没有意向再收一个徒弟?”
“嗯?”明尘上仙不明白弟子为何会说这话,“何出此言?”
“不,拂雪说笑了。”宋从心打量着明尘上仙的神情,相处这么多年,她已经能分辨出明尘上仙一些极其细微的情绪变化。明尘上仙的确没考虑过收徒,至少现在没有。那“灵希”究竟是哪里打动了他,让他突然生出收徒的念想呢?
“我会保护好自己的,师尊。”我会保护好你们的,哪怕师父你是如此的强大。
明尘上仙静静地凝视着宋从心,半晌,他转身道:“到这儿来,为师跟你交代一些事情。”
既然阻止不了想要飞上高天的鸟儿,那便借她一缕风,助她乘风而起,目睹她奔向苍穹。
……
“这次外门大比的任务是调查消失的乱葬岗啊。”
扎着两个双丫髻的少女翻看着外门大比的名录,忽而加快脚步小跑了一段,双腿一蹬便扑到了走在前方的清瘦少年的背上:“师兄,这次的任务跟我们那一届一样也在幽州呢。不过这个大夏,大夏国有点耳熟,好像在哪里听过一样。”
“小心点。”苏白卿反手捞住了师妹挂在自己腰上的双腿,稳住她的身形不让她掉下去,好在剑修下盘够稳,也没被云依的突然袭击冲撞到歪斜,“应该是我们之前那一届外门大比时无意间听到的吧。就是因为之前大比的事,所以现在才要配备几名内门弟子随护在旁。好了别撒娇了,快下去吧。一会儿要见外人,被看到了不太好。”
“你嫌弃我?”
“我没有。”
“你不嫌弃我你怕什么被看到?”
“我平等地嫌弃所有还没成为同门的外人,所以不给他们看。”
齐照天回头,看着这对吵吵嚷嚷过于黏糊的师兄妹,拧眉道:“你们女人都那么无理取闹的吗?”
此话一出,云依看了齐照天一眼,没有说话;苏白卿看了齐照天一眼,也没有说话。
虽然两人都没有说话,但不知道为何,齐照天愣是生出了一种被嘲讽了的不适感:“你们有事说事,不要阴阳怪气的。接下来还要一起做任务,我们监察小队总不能先积压出矛盾来吧?”被佐世长老教导了这么多年,齐照天也终于“懂事”了些许。
云依侧着头把自己的脸蛋压在师兄的后脑勺上,看着齐照天唉声叹气道:“齐师弟,这么说话这辈子都不可能找到道侣的。”
“毕竟是把家族联姻整天挂嘴上的世家公子呢。”苏白卿仿若无物地背着看似娇小但实际比三四个成年男子还重的体修师妹,刻意走远了一点。
“……”齐照天额角爆出青筋,咬牙道,“苏白卿,我看你对同门也没客气到哪里去。”
虽然彼此吵嘴时总是阴阳怪气,但苏白卿和云依这对师兄妹与齐照天的关系其实还算不错。佐世长老与执法长老一脉惯来走得近,两脉弟子时常一同外出做任务,一来二去,不想熟也得熟。齐照天虽然傲气,但却意外地拥有统领队伍的能力,这一点在九婴灾变事件中便初露端倪。而云依与苏白卿在同位阶修士中堪称战力巅峰,两人配合默契,随机应变能力又强,适合接手调查与突袭相关任务。
这三人各有所长,恰好能组成一支攻守兼备的队伍。这次无极道门的外门大比,他们又被分配到了一起,负责监察与保护参与大比的外门弟子。
“给,这是天经楼新研发的第三代‘柔兆’令牌。”云依将一个看上去跟“令牌”根本不搭边的金色砖头朝着齐照天丢了过去,“这次外门大比便以此作为通讯,你可要拿好了,不要随便弄丢了。”
齐照天本要伸手去接,然而那呼啸而至的破空之声令他心中警铃大作。他猛然抬手,广袖翻飞如云,出手如层云堆叠漾去。在强大的求生欲下,齐照天以一式精妙至极的“拂云手”强行改变了“板砖”飞行的轨道,令其在空中翻了好几个跟头才伸手去接。
即便如此,甫一碰到这块“板砖”,齐照
天还是险些被暗藏其中的强横劲力砸出一口老血:“云小依!你个披着人皮的巨怪,你想杀了我吗?!”
“这次的‘令牌’小了不少。”苏白卿看着那板砖,含蓄地点了点头,“之前第二代的‘旃蒙令牌’怎么看怎么像门板,这回倒是进步了许多。”
“拂雪师姐先前定下的目标是手指到手腕那么长、巴掌宽、厚不超一指,天经楼那群弟子知道时还一直在喊‘做不到,怎么想到做不到的吧’。结果现在不也有模有样了吗?”云依在苏白卿背上伸了一个懒腰,她根本不知道这种“令牌”从门板缩小为板砖究竟蕴含了怎样恐怖的技术量。
“这次外门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好苗子吗?”苏白卿见师妹趴稳了,便空出手来翻看名录,问道。
齐照天骂骂咧咧地收起了柔兆令牌,哼了一声:“纳兰清辞说有一个女散修自己找到了宗门在元黄天的据点,而且第一个走过了问心路。”
“咦?”这倒是有些新奇,往年来“撞仙缘”的散修与凡人不是没有,但是真正出挑的却是少之又少,“是个什么样的人?”
“不知道。”齐照天没好气地说道,“我跟你们是同时得到名单的好吧?”
“总感觉这次大比不简单啊。”云依一手托腮,“这次的任务也是,好端端的,乱葬岗怎么会消失呢?”
“此次事件发生在幽州大夏国,这处乱葬岗原是咸临与大夏边界的战场,因为战火与离乱,周围已经荒无人烟了。在距离战场百里之处有一座‘离人村’,离人村靠为死人收殓尸骨与拾荒为生。他们做事有一套自己的规律,取死人财物,便会为死人收殓尸骨。甚至有时,他们若是在将士的遗骸上发现家书,还会替死人将家书送还。因此夏国百姓在上战场前都会写一封家书装进皮革的夹层里,这些村子也有了‘离人村’的名号。”
“喝。”云依下意识地往后一仰,皱着眉头喃喃,“我已经有不好的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