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魁首是如何养成的 第5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想到这,宋从心深吸了一口气,目光冷冽实际悲痛欲绝地看向山门的问心路,却在猝不及防之下对上了三双写满惊艳的眼。
  ……说真的,那一瞬间,宋从心感觉自己的心脏直接蹦出胸膛离她而去,跟见鬼也没多大区别了。
  要不是她曾经因为恐高而被外门长老挂在悬崖边上三天两夜从而炼就了古井无波之心,恐怕在看见三人的第一眼,她就脚底打滑,壮烈成仁了。
  无极道门的“问心路”是一段极其漫长的天梯,天梯被宗门长老施了术法,可以照见一人的本心。在很多人看来,“问心路”是无极道门考验诸多渴望求仙的修士的手段,刻意将天梯修得那么长,就是为了试炼求仙者的心性。
  但其实宋从心知道,这条天梯其实没有那么长,只要你愿意,花两个时辰就能走到顶。
  身为无极道门的外门弟子,宋从心当然也走过这条问心路,甚至她走这条问心路的时候年纪还很小,也就七八岁的样子。她走这条路时很随意,基本是抱着“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心态去爬梯的,走到累了就停下来抱着水壶喝喝水,休息够了就爬起来继续走,抱着游玩的心,一上午就走到了山顶。直到被外门长老抱起来摸头时,她才知道,走这条问心路最重要的是“无我”之心。
  简单来说,就是保持心性澄明,如入坐忘无我之境。否
  则你心中所思所想,一切杂念都会成为你问心路上的坎坷与阻碍。
  虽然顺利通关是好事,但宋从心当时莫名有种被人骂了“脑袋空空”的委屈。
  因为听说别人走这条问心路,不是父母在背后深情呼唤,就是前面的路坎坷崎岖,或是干脆台阶断出一个深不见底悬崖幽谷,前路荆棘遍地。
  只有宋从心,一路走来不是小花花就是小蝴蝶,甚至还躺在台阶上小憩了片刻,让旁观了全程的外门长老啧啧称奇。
  对此,宋从心觉得自己很无辜,谁会在爬山的时候会突然产生“我爹妈在背后叫我回家吃饭”和“前面突然裂出个东非大裂谷”的想法啊?这不是问心不问心的问题,是符不符合逻辑的问题好吗?
  话虽这么说,但问心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的确不怎么好爬,当你产生“路陡”的想法时,台阶就会真的变得陡峭。而大部分人是没有办法立刻进入“无我”之境的,所以他们基本都是走到身心俱疲,只靠一股意念硬撑着,头脑开始麻木的时候,才会进入没有任何杂念的“无我”之境。
  对于天梯来说,当你累到什么都不想也依旧坚持前行的话,那也算合格了。
  一般来说,能通过天梯的往往只有三类人,一种是宋从心这种“少私寡欲”从不多想的,一种是聪明伶俐很快发现天梯运作规律的,还有一种就是使用笨方法、坚持“天道酬勤”理念并且坚持到最后的。宋从心观察眼前明显累得虚脱的三人,推测他们应该是第三类。
  顺带一提,明尘上仙属于第一类,灵希仙子属于第二类。前者是心无杂念,后者是聪明伶俐。
  虽然骤然和不认识的道友撞见让宋从心有点发慌,但她三年的修行很有成效,好歹还是稳住了清冷孤绝的仪态。按照先前预想过的情况,宋从心与三人短暂地对视了片刻后,便冷淡地移开了目光,微微颔首示意后便转身离去,浑身散发着生人勿近的气场。
  现在的山门已经不安全了,随时可能碰见外来的陌生人。虽然心里还是害怕,但宋从心还是硬着头皮踏入了择捡仪式的广场。
  宋从心感觉到在自己踏入广场的瞬间,不少人的目光都落到了她的身上。
  宋从心忍住心慌,一边思索着自己头发衣服有没有乱,一边神情冷淡自若地走向了一处僻静人少的地方。她这三年来已经彻底稳固了自己融合期的境界,虽然不显,但以融合期修士的耳目,方圆百米的窃窃私语都听得到。
  “那位道友是谁?哪个附属宗门或者修真世家的天骄吗?”有人语气难掩兴奋,朝着周边人小声地打听着。
  “不知道啊,没见过。这般出众的风采气度,我要是见过不可能没有印象啊。”有人一头雾水,对她的出身猜测纷纷。
  “莫非是散修?看她背着琴,难道是音修吗?”有人心生忌惮,语气似有不甘,“我看不透她的境界,这次大比恐怕要再添一名强敌了……”
  周围不断扫来的视线中不乏警惕、戒备的打量,但惊艳、诧异的目光更多,算是达成了她“初次亮相”的目的吧。
  为了避免有人上来搭话,宋从心将焦尾抱在怀中,低垂着眼帘作闭目沉思状。她对着镜子练习过无,已经能将“垂眸”这个表情做得很美很有故事感了。果不其然,她那因为害怕与人接触而衍生出来的冷冽气场令人退避三尺,即便有人蠢蠢欲动,也没人敢真的上来搭话。
  毕竟大家能站在这里,多多少少都是红尘中有点身份的人。万一搭话不成被冷落,岂不是在周围这些对手面前丢脸了吗?
  宋从心落得一个清净,就在她努力摆造型准备等待择捡仪式开场时,突然听见远处传来一声高亢的喝骂:“纳兰清辞!你不要给脸不要脸!”
  这是怎么了?众人都抬头朝着声音的方向望去,眼神或是嫌弃或是好奇。要知道在这里,众人即便交谈也都尽量小声克制,因为这里是无极道门。修道清净之地,岂能这般大声喧哗?
  话虽如此,但看热闹毕竟是人之天性,很快,发生争执的地方便被人空了出来。
  而宋从心,在听见“纳兰清辞”这个名字时便下意识地抬起了头。原因无他,只因这个名字是书中拥有不少戏份的关键人物。
  纳兰清辞,出身修真界的纳兰世家。家中祖上也曾出过大能修士、并且传承下功法的贵族名门便可称为“修真世家”。
  在九州这片地域,纳兰、慕容、即墨、姬、姜、张、齐七族是传承至今、被世人所承认的修真世家。其中,慕容、姬氏与姜家乃是皇族,张齐两家多天师,即墨隐居避世,纳兰是千年名门望族。而灵希仙子最初进入外门时遇见的引路人,便名为“纳兰清辞”。
  在故事中,纳兰清辞是宗门派来教导外门弟子的内门天骄,是诲明长老座下的大弟子。与宋从心这个讨人嫌的“大师姐”不同,纳兰清辞是真正温柔雅达、刚柔并济的“大师姐”。她作为前辈,一路引导灵希仙子熟悉修真者的世界,在后续的故事中也曾作为少数人为灵希仙子发过声。
  作为故事中段便被千刀万剐的失败配角,宋从心自然会想瞻仰一下这位活到故事最后的成功者。
  结果,宋从心听了一个“家族让我们结为道侣共同进退,但你却一心只想过独木桥”的狗血家庭伦理剧。
  宋从心想起来了,故事中的纳兰清辞的确有一个对她纠缠不休的“未婚夫”。正是因为不想遵从家族的联姻安排,纳兰清辞才义无反顾地上了九宸山,拜入无极道门。那位未婚夫名为“齐照天”,出身齐家,与纳兰清辞一样是修真世家之后。因为两人年纪相当,又恰好门当户对,所以两家一直都有结亲的意向。甚至后来纳兰清辞拜入太极道门之后,两家还希望齐照天能和纳兰清辞结为道侣,两人能在修真路上互相扶持。
  宋从心也是来了这个世界之后才知道“道侣”一词本是指“一起修炼问道的伙伴”,而不是话本中指代“夫妻”的另一种说法。道侣不一定是情侣,可以是同门也可以是血亲,但一定得是俞伯牙和钟子期那般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灵魂之友。
  毕竟,“道不同,不相为谋”在修真界可不仅仅只是一句狠话。
  很不凑巧的就是,纳兰清辞和齐照天所行的道不同。如果仅仅只是为了家族而结亲,纳兰清辞也未必不能接受,但是结成道侣,那便是万万不能了。
  “够了,不要在这里闹事。”宋从心还在想着事,远处却突然传来一道温和中夹带着气怒的女声,“像个成熟的体面人吧,齐照天。这里已经不是任你闹事的齐家族地了。”
  听得出来女方是想要息事宁人,但本就跋扈的齐家少爷顿时气炸了心肺。宋从心还想旁观,却听得一声尖叫:“快松手!你做什么?!”
  宋从心回头一看,人群顿时如沸水入油般翻腾了起来,原来是那位齐公子气怒攻心,竟突然伸手掐住了纳兰清辞的肩膀。
  站在纳兰清辞身旁的少女似乎是陪伴她一起过来的友人,见状顿时慌了手脚。她伸手想要掰开齐照天的手,却因气力不济而撼动不了分毫。被钳住肩膀的粉裙女子露出了吃痛的神色,周围的人顿时哗然,却因为踌躇迟疑而没有在第一时间上前相帮。
  就在这时,距离较近的外门弟子只感觉一股清淡的冷香从自己身边拂过,一只白皙且骨节分明的手从女子旁侧伸出,稳稳地捏住了齐照天的手。
  “咔”的一声轻响,怒发冲冠的齐照天只感到一阵锥心的刺痛,不由得惨叫出声,下意识地松开了紧捏纳兰清辞的手。
  众人只看见,方才另一名少女无论如何都掰不开的铁手,此时正被另一只纤细修长的手稳稳地捏在了掌中。哪怕齐照天拼命角力,憋得面色通红,他的手依旧被迫一点点地远离了纳兰清辞的肩膀。
  所有人都能清楚地看到,齐照天的手止不住地轻颤,而捏着他的那只手稳如磐石,没有一丝一毫的动摇。
  一名身穿白衣的女子负手而立,背上背着一面半段焦木的古琴,半垂着眼帘,一手捏着齐照天的手腕,如山峦
  般岿然不动。
  “你弄痛她了。”然而,当女子抬眸扫向齐照天的瞬间,那鹄峙鸾停般稳陈的气质便如云烟一般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泓秋水出匣般凌厉的雪光。
  女子的声音低沉悦耳,却如寒水坠潭,乍一入耳,便冻得人肺腑生寒。
  直到女子抬起头,众人才发现她生了一张令人心折的脸庞,但此时所有人都觉得,她那一身风雪般凛然冷冽的气势,尤比容貌出挑。
  第7章
  众人并不知道,此时顶着一身凛然冰冷的气势、满脸高不可攀神色的宋从心,内心几乎是崩溃的。
  如果可以,她真的恨不得现在就冲上去给齐照天两个大耳刮子,左右开弓,她能连扇他十分钟都不带喘一下的。
  她想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在外门大比开始前的当头还惹祸闹事。要知道,这可是正道第一仙门的择捡仪式,是他们这些初出茅庐的小鸡崽子面见仙门一众泰山北斗的重要场合。眼前这哥们儿不想着好好表现自己,在这里攀扯个家长里短到底图个什么?
  众所周知,修道讲究一个“清净”,像齐照天这种不分场合闹事的跋扈弟子,就算天赋再高,也是会被长老们第一个踢出择捡队列的。
  齐照天此人不好惹,所以宋从心一直在祈祷他能冷静下来,结果他还是热血上头,对纳兰清辞出手了。
  宋从心捏着齐照天的手,一派举重若轻的从容,但其实她心里已经成了一团乱麻。
  沐浴在众人的视线中,她心中怨气横生,齐照天什么时候闹事不好?偏偏要在外门大比上惹事,偏偏要在她面前惹事。
  宋从心是个下定决心便一定要去做的人,所以不管内心有多胆小,走到外面她都会立刻扛起正道魁首该有的标杆。齐照天如果只是咆哮两句,那宋从心还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但他既然动手了,宋从心就不能坐视不管,不然这“未来的正道魁首”名头还要不要了?
  伸手去捏齐照天的手腕时,宋从心心里还是有些忐忑的,因为她怕自己捏不住。但捏住之后才发现,竟然比想象中的还要轻松。
  “你、你是谁?”手臂被向后掰扯,疼得龇牙咧嘴的齐照天不停地吸气道,“放手!不要多管闲事!”
  众人只见白衣负琴的女子神情漠然,屈指朝着齐照天的肘部一弹,齐照天便当场痛叫一声,捂着手连连倒退数步。
  他的整条手臂都在痉挛颤抖,显然已经麻得没有了抬手的力气了。
  齐照天不是一个人来的,他身后还跟着两个齐家安排给嫡系少爷的分家弟子。他们跟着齐照天一起拜入山门,拿着家族提供的资源,也算得上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刚刚是少爷和自己“未婚妻”之间的矛盾,他们不好插手,但现在来了个不认识的人欺负他们少爷,身为狗腿子可不应该赶快表忠心吗?
  “竖子!报上名来,你可知我们少爷是谁?!”
  “这是我们两家的私事,奉劝阁下不要将手伸得太长为好!”
  看着两个面目稚嫩的少年色厉内荏地喊着话,宋从心也不恼,只是侧过身将两名少女挡在身后:“阁下若不动手,我本也无意多管。”
  宋从心说的是大实话,怎奈何这自尊心比天还高的齐家少爷根本听不进去,还以为她是在挑衅,登时气红了眼,拔剑道:“道上走的都知道没点本事就莫要挑担子,你既然连别人家的家事都要管,想必本事不俗。那我也尊重你,就不说什么不打女人的废话了,来过几招!”
  站在宋从心身后的纳兰清辞顿时急道:“住手,齐照天你疯了?!”
  然而,她话音未落,怒火攻心的齐照天已经一剑刺出。那剑光如露如电,如影如风,凝在剑尖上的竟是一股再纯正不过的道家清气。宋从心只看了一眼,脑海中便瞬间浮现出天书的注解:[齐家玄术第二法,三业清净剑诀,地阶剑技。其剑诀意在斩去“身业、口业、意业”,以正慈心,常保清净。此剑乃初代南通天师齐珩所创,对鬼神而不对人,斩业障而不斩人,是为“无争之剑”。]
  对鬼神而不对人,斩业障而不斩人。
  最初发下宏愿的圣人已逝,在他死后,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无争之剑终究沦落成了争斗之物。
  宋从心在对方拔剑的瞬间便下意识地反手摸上了自己藏剑的琴格,但很快又收回了手,强行摁捺下拔剑的冲动。
  原因无他,主要是丢人。
  未来的正道魁首的第一次试剑怎么能用在这种人身上?宋从心觉得自己第一次拔剑就算不是为了天下大义,那也不能浪费在这种白瞎了家传绝学的纨绔子身上啊?传出去也太丢分子了。
  既然不能拔剑,那便只能用拳脚制敌了。
  众人只见齐照天突然拔剑,而那为别人出头的女子不躲不闪,眼见着这一剑便要刺个瓷实,少女的身影却突然虚化,变得如烟般缥缈。
  她速度很快,但奇妙的是她的动作看上去轻缓而又从容,哪怕是修为较低的弟子都能清楚地看见她侧身闪避、抬手摁住了齐照天的手臂,整个人的轮廓便如柔柔的水雾般光影朦胧。
  无极道门入门步法第一式,云步!
  这是道门最基础的步法之一,讲究“虚实表里间,行步如凌云”。其步伐看似缓慢,实际举重若轻,练至巅峰后踏出的每一步都恍若踏在云上般轻盈无痕。这无极道门的外门弟子初入门时都要学习的基础步法,然而照猫画虎易,练出神形难。
  正如宋从心先前预想的一样,无极道门身为正道第一仙门,其本身的基础功法便已经是整个修真界大浪淘沙后保留下来的精华中的精华。现阶段的宋从心根本没必要去强求那些来历不明又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功法,将无极道门传授下来的知识彻底吃透才是最重要的。
  身为外门弟子,宋从心从外门长老的日常授课中可以习得基础步法十二式、基础剑法十三式、基础拳法一套、基础内外功法一套,用来对敌是完全足够的。而这些看似粗浅的外门功法实际上是整个无极道门绝学的基石,几乎内门所有高深的术法都是由此衍生。
  另一方面,宋从心也是在埋头苦读仪典长老赠予的礼法书籍中发现的,外门教导的基础武学看似简单,实际其中都蕴藏着深奥的道门真意。但这些功法的精髓与“形意”都藏在枯燥的经史课与礼法课中,武学课上反而不会详说。这也就意味着若是外门弟子一心专研武学而不认真研究经义,那最终学会的只是一个框架,难以复刻出其中的神形。
  这个发现也让宋从心惊出了一身冷汗,原来长老们对外门弟子的考察这么早就开始了。这样一来等到外门大比之日,长老只需看一眼弟子的架势,便可以轻易区分出心性浮躁之辈与诚心修学之人。
  齐照天一击不成,咬牙反转手腕,变刺为削,直直地朝着宋从心的脖颈砍来。身为修真世家的嫡子,齐照天修为不弱,剑法也有几分火候,但与宋从心在天书中互搏的各路剑道天骄相比,终究还是云泥之别。
  宋从心捏着齐照天胳膊的手微一用力,往自己怀里一带,齐照天立刻便身体前倾失去了重心。他意识到不妥,立刻稳住下盘,可惜已经迟了。宋从心一脚伸至他腿间便是一个漂亮的绊摔,同时手上也变拉为推,令其失衡朝后仰去。
  在齐照天后仰的瞬间,宋从心顺势收腿出掌,朝着齐照天心口平平击出一拳。
  太极八卦掌。问心捶!
  这一拳看似绵柔实际暗藏劲气,直接击散了齐照天好不容易聚起的一口灵气。宋从心的对敌动作一环扣一环,一式接一式,仿佛在敌人出招的瞬间便已经猜测了他下一步的走向,直到齐照天倒退数步险险被两个跟班扶住,众人都还有些回不过神来。
  与齐照天的狼狈相比,负琴而立的白衣少女神情冷淡地站在那里,一掌平平伸出,身长玉立如云间白鹤,令人移不开眼。
  “好!”有识货的人当即抚掌而叹,少女这生生不息、一环接一环的攻势显然已经得了太极“圆融”的真意。
  宋从心微微垂首,她没准备伤人也不准备与人纠缠,因此只是让齐照天跌了个跟头而已。虽然她方才能如此流畅地击退齐照天有一部
  分原因是他自己怒火攻心还轻敌大意,但到了这一步,对方再怎么糊涂也该意识到自己并不好惹,应该顺势收手了。
  然而,宋从心不知道,对齐照天这种心比天高的大家少爷来说,大庭广众之下丢脸可比受伤更难以接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