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年代好年华 第326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今天我在集市碰到有人卖自家打的电视柜的,我看你们那书房里头就一张桌子两张椅子,就想着让人来家里量量尺寸,打上一个书架,再给小宋那屋配个小柜子,他那间屋子光秃秃的也不像样。”
  “妈你决定就行。”
  姜馨玉就喜欢房子里装修的亮堂堂的,现在家里的摆设她都不怎么喜欢,也就是能住人,比乡下强很多,和以后各种智能家居比起来,还差的远。等以后家居、装修市场起来了,这院子肯定得重新装修一遍。
  婆媳俩有商有量的说着铺子里和家里的事,说完后王素梅回屋拿了一双泡沫底的棉鞋出来。
  “我给你做的,天马上冷了,快能穿了。还有小宋的,入冬之前我也得给他做两双出来。”
  姜馨玉捏了捏鞋子,好奇问道:“这里头的棉哪来的?”
  王素梅:“以前的旧褥子毁了,烘一烘晒一晒还能做鞋子。”
  很好,她婆母真是太聪明了,太会节省了。
  王素梅嘟囔说道:“不少东西在街头是都能买了,但布票肉票油票这些供销社里还要。”
  姜馨玉接话,“所以不要票的东西卖的快。”
  老百姓就图一个有需要的时候方便。
  俩人说着话,宋亚辉在门口探头探脑,王素梅知道他干啥来的,说道:“进来看电视吧,声音放小点,馨玉还要看书。”
  姜馨玉看他裤腿都提溜上去一小截,脚脖子在外头露着,扭头对她婆母说道:“妈,把陈奕的旧裤子给亚辉一条吧。”
  她不信以后陈奕回来还能看得上他以前这些旧衣服,两年后街头肯定有卖衣服的店铺,估计也用不着布票了,她还真是没什么不舍得的。
  王素梅早就发现宋亚辉的裤腿短一截了,“我给他改了一条,裁短了些,我瞅着他这个头长不太高,顶多就比你高一点,腿又没陈奕长,裁个一拃后还拖着地。”
  宋亚辉本来还在不好意思,他每月工资可不少,包吃包住,平时没什么花钱的地方,再让老板给他弄衣服,他可真是脸皮厚。然后就听到王婶说他长不高腿也不长的话了。
  听到婆母的话,姜馨玉上下打量宋亚辉一圈,发现这小子腿确实不长,五五分的身材,陈奕的裤子给他穿,确实得裁。
  宋亚辉再次被她的眼神伤害到,不服气道:“我今年蹿高了不少,以后肯定还长个儿。”
  <divclass="contentadv">
  姜馨玉没打击他。
  他父母的个头就没多高,他长个大高个的可能虽然有,但绝对不多,还是不要说出来打击他了。
  东北的货没先来,姜馨玉先等来了沪市出版社给她寄来的成品读物。
  信上赵编辑说还要一个多月这本读物才会出现在书店里,这本样品先让她过过目。
  姜馨玉看到成品时别说多激动了。
  比起她手绘的成品,用油墨印出来的画面更加平衡美观,每一张纸翻开都泛着一股油墨香气。
  她买过好几本连环画,除了封面是彩色的,里面的内页全是黑白的,所以内页的纸也很薄。
  她这本不同,封面很硬,内页的纸和市面上连环画的封面皮子一样,里头的着色更加均匀,色彩的明暗更有层次感。
  看了眼售价,是二点八元。
  这个价钱相当不便宜了。
  市面上一本连环画才几毛而已。
  不过就她这本书的质感和画面的舒适度,她觉得值两块八。
  做成一件事的喜悦快要溢出胸腔,可惜陈奕不在,她只能在下午放学回来时跟婆母分享。
  谁知道家里只有宋亚辉在厨房煮红薯稀饭,婆母和孩子竟然都不在家。
  “晏晏早上起来发烧了,婶子带他去医院了。”
  姜馨玉心里一紧,“发烧了?哪个医院?”
  她家崽子去年还是个小婴儿,冬天还不会走的时候都没感冒发烧生过病,身体倍棒,都没让她操过心。
  她想着回去给陈秋华请个假,没成想这时候婆母抱着孩子进了院门。
  打屁股针时哭的嗷嗷的,王素梅好不容易拿糖把他哄住了,这会儿见到亲娘又嗷嗷的哭了起来。
  姜馨玉贴了贴他的额头,还是有点烫,心里也揪着。
  王素梅说道:“夜里凉,他晚上睡觉蹬被子,我一夜给他盖好几回,但总有睡熟了顾及不到的时候。”
  王素梅解释也是怕儿媳妇埋怨她没照顾好孩子。
  姜馨玉则道:“天凉了,妈你也注意点,不然把里屋的门口也挂个厚布帘子,还有窗口…”
  她当然不会怪婆母,说句不好听的,孩子生下来,婆母照顾的时间比她多,她这个当奶奶的比她这个当妈的都心疼孩子。
  哪个孩子成长过程中不生点小病?这不都是正常的。
  第543章 货运
  孩子夜里就退烧了,连着几天都有一点咳嗽,王素梅把铺子里的活计大部分都交给宋亚辉,每天就去看一趟。
  姜馨玉也是中午下午都往回跑,三四天之后孩子没什么症状了她才松了口气。
  月底,她没先等来丁长海的货,却等到了郭益民发过来的货。
  货款不到一千三,条子上运费三百七十六块,姜馨玉对了对账,之前给的一千五百块不够,还得再补一百七。
  这次来通知她去取货时已经是半下午了,放学后姜馨玉干脆去找陈秋华请假。
  陈秋华皱眉说道:“你儿子病还没好?天天请假哪能行?你要是能办理走读还是别住校了,天天请假我这没意见,你们辅导员看到了也得找你谈话,学校的规章制度在这,你要是请假出了什么事,谁来负责?”
  学校第一学年无论学生是不是首都本地的,都得住校,第二学年开始,就可以办理走读了。
  之前租的院子离的远,俩人没法办走读,现在把家安在了学校旁边,走读确实比住宿方便的多。
  “我晚上真有事,您今天给我批了,明天我就找辅导员申请走读去。”
  陈秋华没再多说什么,在值班表上写明情况,又抬头对她说:“我听说陈奕出国了。”
  姜馨玉点点头,“走了快一个月了。”
  陈秋华问道:“你婆母是真不打算和陈奕他爸过了?这外头可多的是想他爸介绍对象的人。”
  姜馨玉疑惑道:“陈奕爸的身体不是…?”
  都肺癌了还能再成家?陈进华估计没那心思吧?
  陈秋华好像还不知道陈进华身体有啥毛病,皱眉问:“身体咋了?”
  陈进华既然没往外头说,姜馨玉自然摇头,“没事,就是上次听他咳嗽了几声。”
  陈秋华没当一回事的说道:“老毛病了,偶尔咳两声,不碍啥事。”
  “回去劝劝你婆母,跟谁过不是过?人都要老了还瞎折腾啥?陈奕是有出息,但出门能有小车坐?”
  “翠芬她大姨给我寄了信,说你婆母她哥嫂一直想来看你婆母,去年冬天俩人就来过一趟,不过被陈奕爸赶回去了。你婆母她兄弟说难听点,就是个没脸没皮的,指不定啥时候又来了。”
  姜馨玉说道:“他们又不知道我们现在住哪,要是找到地方了,肯定是有人告诉他们的。”
  陈秋华听这话意有所指,好像在指着她说,要是她家的地址泄露了,那肯定是她干的。
  “你这丫头真是…”不识好歹。
  陈秋华撇撇嘴说:“行了行了,你有事就赶紧走吧。”
  坐回桌前,陈秋华抱臂眼睛都不眨的看着窗口楼道里人来人往。
  一眨眼这么多年过去了,爹娘全都不在了,以前她妈虽然事多,虽然爱管各家的闲事,但至少兄妹几家都热热闹闹的。
  现在人没了,事是少了不少,可总感觉缺了什么。
  陈秋华的话姜馨玉听过就算,可没打算到她婆母跟前去嚼舌根。婆母有时候思想有点老派,其实她心里是很明白的,用不着别人多嘴多舌。
  姜馨玉真打算当个跑校生了。
  反正家里离的近,平时去学校图书馆学习也很方便,家里要是有什么事需要她,她也不至于请不出假来。
  <divclass="contentadv">
  婆母带着孩子在家,姜馨玉带着宋亚辉骑着车去了运输公司找范师傅。
  不巧,范师傅跑长途去了,她便拿着烟去运输公司的家属院请了范师傅他徒弟赵胜。
  之前陈奕和范师傅关系维系的好,有范师傅交代,赵胜二话没说穿上衣服和她们走了。
  自行车撂到车厢里,货车不到一个小时到了货运站那边。
  一吨多的货还没二十个袋子,每个袋子里都敦实的很,打开口,拿着手电筒往里照,一个个榛子乌溜溜的趟在那,货没问题,又称了重量,也对的上数,不到十分钟就装到了车上。
  等把货卸到院里,给司机赵胜包了十五元的红包,又打开袋子装了一兜榛子给司机。
  “这么客气干啥,我师傅说了,他要是不在,你们就来找我。”
  姜馨玉硬是把东西塞给他,“就是一点坚果,带回去给家人尝尝。”
  王素梅端着温热正好能入口的水出来招呼他,聊了好一阵。
  姜馨玉趁机问:“你们运输队跑长途,都是往哪跑的?”
  赵胜端着茶杯说:“都是南边的,你们今天的货是从东北拉过来的吧?太远的地方还是甭找货车干,还没火车便宜,不过货车比火车方便点,速度快不少。”
  姜馨玉就是为了打听货车拉长途什么价钱,点头说道:“是从东北拉过来的,八百多里地,一吨多的货,三百七十六块的运费,你觉得贵不贵?”
  赵胜摆摆手,“还真不贵。你这个肯定适合货车长途货运,要是我们货车去跑,这一趟没有五百下不来。钱还不是最主要的,是路上货和人的安全都不如货车运货,我们运输公司里,十年死了三个师傅,都是在半道上碰到劫道的,有一次连人带货都没了,我们跑长途的身上和车里都得带着防备的武器…”
  王素梅听的一愣一愣的。
  她以为货车司机都特别挣钱,绝对属于铁饭碗里的好工作,没想到还有生命危险呢。
  姜馨玉也歇了以后找货车运货的心。
  疆省来的货运费实在是太高昂了,东北距离没那么远,价钱虽然没那么贵,但也不便宜。
  运费一直占着她们支出里的大部分,如果少点,她们的利润是不是能更高点?
  不过就像刚才司机赵胜说的,货车运货时效上是快点,还能直接送货到家门口,方便是方便,但货物安全没保障,费用也更高。
  “下次我师傅不不在,你们再来找我。天色不晚了,我得赶紧回去了。”
  人走了,宋亚辉才道:“我上次就想问,一来一回油费得用多少?馨玉姐你们给十五是不是太多了?货车司机挣钱也太容易了吧?”
  姜馨玉给的酬劳数目是跟着上次陈奕给范师傅的数目给的,她问:“给你一辆车,你敢开不?你知道怎么开不?甭管这一趟油费要用多少,你请人帮忙能只给别人付油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