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年代好年华 第94节
得知事情成了,他也松了口气,“这两天我休息,等拿到介绍信后我送你回去,和你妈说一声。”
两人商量完后,几人去了国营饭店。
这会儿饭店里正是人多的时候,谢宏斌瞅准机会给三人占上了位置。
谢晓芳的工资给家里交一半,剩下的也攒了不少,今个儿出来请客,她妈又特意给她拿了票。
“姐,今天饭店有酱牛肉,要不要来一盘?”
牛肉可遇不可求的,今天也是赶巧了,谢晓芳大方的要了一斤,又点了一盘溜肝尖,一个红烧鱼,还有一盘青菜炒菇子,配着大米饭吃。
空气不流通,饭店里的窗户都开着还是闷的很,几人都吃了一头汗。
吃完后,陈奕又去要了两斤酱牛肉,一斤一斤分开装。他没带饭盒,谢宏斌就把自己的饭盒贡献出来了,又借了同事的一个饭盒。
吃完饭就去王书记那拿介绍信。
姜馨玉敲门后进了办公室,王书记见果真是她,还开了个玩笑,“小姜同志以后要成为小姜老师了。”
姜馨玉嘿嘿一笑,马屁张口就来,“还是托书记的福,我才能有这个机会。”
王书记温和的不置可否的笑了笑,把介绍信递给她,不忘嘱咐好好干之类的话。
姜馨玉已经好多天没回大队了,在去田里给陈秀云报喜的途中,难免碰上大队其它人。
“馨玉呀,你不是去国营饭店上班了,大队里去国营饭店吃饭的人咋没看到你?”
姜馨玉成为初中老师是板上钉钉了,现在可以好好嘚瑟了。
“国营饭店的工作让给别人了,我去公社当代课老师了,已经通过考核,过几天开学就正式去学校了。”
姜馨玉撂下的话对村里的人来说也是一个大雷。
不论是国营饭店还是去公社当老师,那可都是好去处。
队里人看她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这消息瞬间席卷了五里桥大队,把丢人现眼的张凤梅家和袁春花干的这些破事的风头都压下去了。
陈秀云同志正在田里挥汗如雨,热的都快中暑了,姜馨玉把水递给她,“妈,歇歇。”
姜馨玉有些得意的把事成了的消息告诉了陈秀云。
陈秀云本来又累又热,听到她的话后,瞬间觉得不累也不热了,她笑的合不拢嘴,眼角的纹路都深了几分。
姜馨玉继续说道:“以后你别干了,我和姐都有工资,一个月我有三十块钱,养你肯定不成问题。”
不说她俩的工资,就陈秀云自己挣的工分也足够她一个人吃的了。
“妈,袁春花那事咋样了?”
陈秀云从高兴中回神,瞪她一眼,“你咋啥都打听?”
陈秀云没给姜馨玉讲那些糟污事,姜馨玉知道了开头,却听不到结尾,让她抓心挠肝的难受。这事她都惦记了几天,就等着回来好打听清楚呢。
回去的时候,在半道上看到了文桂丽,她本来想打听的,结果想起李会计是她公爹,指不定这事她家也受到了影响,基于此,姜馨玉没张开嘴问。
姜馨玉去陈奕家没找到人,就去了猪圈,陈奕正在给王寡妇帮忙。
王寡妇已经知道了她即将成为初中老师的事了,看到她难免夸了几句。
王寡妇心里且美着呢,儿子和未来儿媳都有工作了,以后她家的日子只有越来越好的。
“馨玉,你不是想要葡萄,山上的葡萄熟了,让陈奕带你去看看。”
姜馨玉眼睛一亮,“这会还有吗?没被人摘完?”
王寡妇说道:“我上午去,见还有不少,就是酸的慌。”
酸没事啊,多放点糖就行了。
姜馨玉兴致勃勃的想做点葡萄酒出来。
两人提着篮子往龟子山上去,姜馨玉迫不及待的问:“你知不知道袁春花她们咋样了?”
陈奕看她晶亮的双眼,有些无语。
“周大壮和袁春花被拘留了,到现在还没回来。”
“张铁柱也被叫去了,据我所知,他能出来是因为他在里头说会和袁春花来往是想娶她,把她当正经媳妇对待的,他人倒是没事,两天前就出来了。”
姜馨玉有些目瞪口呆,“其它人呢?”
陈奕反问:“谁?”
姜馨玉声音小了点:“就和袁春花有关系的人啊,比如原先的李会计。”
陈奕明白了她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思,“袁春花谁也没牵扯,一个张铁柱好像还是队里的人去举报的。”
袁春花的事也是他听别人说的,具体内情他知道的不是太清楚。
袁春花没把别人扯出来还是聪明的,毕竟牵扯的越多,她的处境就越糟糕。
“那袁春花和周大壮会去蹲篱笆吗?”
陈奕对着她挥了挥手,示意她附耳过来,随即悄悄在她耳边说了几句。
袁春花家里就剩四个小子了,她要是进去了,小孩可就没人管了,基于这点,她就不会出大事,但名声一定会扫地的。蹲篱笆也蹲不了多久就要放出来,不过可能会罚款外加游/街。
至于张兰香她男人周大壮,听说已经挨过好几顿了,以后也要罚款被游/街,名声扫地。
第163章 红火
龟子山上现在连野兔野鸡都不咋能看的到了,一些沟沟里野葡萄树倒是不少,姜馨玉摘了一些看起来熟的紫葡萄尝尝,被酸的脸都皱成了一团。
挑挑拣拣摘了一大筐子,足够她做好几坛子的。不过家里坛子不够,还得去再弄俩回来。
回到家时天已经蒙蒙黑,姜馨玉家院子里围了不少人,看到她回来,又打听起了她成为学校老师的事。
陈奕一看这架势,找个理由就回家了,这群大娘婶子们聚在一堆说话可以说到明天早上的。
姜馨玉洗着葡萄和众人说的口干舌燥,最后不忘对着她们总结上学的重要性。
陈秀云今天高兴,特意给姜馨玉蒸了两个鸡蛋。
母女俩喝着凉的青菜粥,就着酱牛肉吃了一顿晚饭。
择干净又洗好的葡萄晾了一夜,第二天中午陈奕又送来了三个干净的坛子以及一兜白砂糖。
姜馨玉把家里所有的白砂糖和陈奕提来的糖都霍霍了,就这她还觉得不太够。陈秀云看她这败家样,自是没少说。
等葡萄都捏完,酒坛子全部放好,大半天都过去了。
这几天姜馨玉的事可不少,离开学没几天了,她得拿着介绍信去学校报到,再把住处生活用品都拾整好。
学校里除了学生宿舍,还有一片小房子在教室北边,那里还有几棵树,周围的野草长的倒是挺茂盛的,学校老师的宿舍就在那。
姜馨玉接的是谢晓芳的班,住的自然是她以前的宿舍,宿舍里还有另外一个二十多岁的女老师,名叫宋桂芳。
宋桂芳娘家是红旗公社下的庙西大队的,她已经结婚了,不过婆家人在前进大队上。
宿舍空间并不大,也就摆放了两张床,宋桂芳那边有一个旧衣柜,里头放着她自己的东西。
陈秀云把搪瓷盆放下,看了一圈室内说道:“下次我也给你拿个柜子来。”
姜馨玉没反对,她的衣服数量并不足以用衣柜,叠着放在床上一点都不碍事,但她难免有些私人物品要放。
宿舍中间还有两张并在一起的旧桌子,姜馨玉把谢晓芳给她的教案全都摆了上去,也把自己的书和少量文具归置了一下。
等出了学校,陈秀云要去供销社买些东西,走在街上,姜馨玉看到了一脸菜色眼睛都凹陷下去的袁春花和垂着头面如死灰的周大壮,两人身上挂着写了带着侮辱性字眼的牌子。
眼前的阵仗挺大,人们议论纷纷,唾弃着、鄙夷着。
姜馨玉之前一直想看热闹,此时那种心思突然就没了,她说不出来此时心中的滋味。
陈秀云同志拉着她快速去了供销社,买了可以纳鞋底子的白布和线头。本来还想买白糖,结果供销社没货。
母女俩回到家时,发现姜玉珠回来了。
姜玉珠今个提回来的东西可不少,周齐给她寄的东西大部分都让她带回来了。
一罐颜色非常诱人的果脯,铁盒子装的点心,一包大白兔奶糖,黄色的纸包的茉莉花茶,还有一些零零碎碎的果丹皮等小零嘴。
陈秀云问:“都是哪来的?”
姜玉珠不自在的说道:“是首都电影制片厂的人给我寄的。”
她把周齐含糊了过去,不等陈秀云多说什么,姜玉珠赶忙说道:“妈,人家给我寄了这不少东西,我也想寄些回去。”
陈秀云点头,“这是应该的。不过我们这边供销社里卖的东西首都人估计也不稀罕,这送什么也是问题。”
姜馨玉指了指院里的枣树,“枣快熟了,能不能送啊?”
“晒干了能送,不然在路上少说得邮个好多天,都得闷坏了。”
送什么作为回礼确实是个问题,这一大包东西可不便宜,陈秀云想到了大闺女公社大队那边种的山药和之前陈奕在夜里抗来的半袋花生。
姜玉珠已经发工资了,把工资和票据都给了陈秀云。
陈秀云只收了十块钱,剩下的让她自己拿着,这十块也是攒着,等以后闺女结婚了也是要给她留着当私房钱的。
除了周齐寄来的东西,姜玉珠还带回来了两只猪蹄和不要票没什么肉的棒骨。
陈秀云去做饭了,姜玉珠又给姜馨玉拿出一个紫色两指宽的发箍。
姐妹俩说着话,姜玉珠得知小妹以后要去公社初中代课,惊喜的不得了。
“我之前给人代班,这一个多月都没休息,把假期都攒下来了,这次能在家待四天,我们找个时间去大姐那看看吧。”
大后天姜馨玉就要正式开学了,要去姜珍珍那,只能明天去。
姐妹俩说的话陈秀云也听到了,她干脆的表示同意。
她俩个闺女现在都有工作,算是小有出息,让她们去姜珍珍婆家那晃一圈,也是想给姜珍珍婆婆提个醒,以后少欺负人。
傍晚的时候是社员们最活跃的时候,不少人端着饭碗到别人家门口扎堆吃饭。
姜馨玉家现在就是村里人爱聚堆的地方,都知道姜玉珠回来了,大家来打听她在城里的工作生活。
炖猪蹄的香味馋的一群人吸着鼻子,心里羡慕的不要不要的。
看看人家这日子,越过越红火,一个月能吃几回肉,哪像他们,只能抓田鸡吃解解馋。可一想到陈秀云没儿子,以后老了孤苦伶仃的,这些人的心思就平衡了不少。
两人商量完后,几人去了国营饭店。
这会儿饭店里正是人多的时候,谢宏斌瞅准机会给三人占上了位置。
谢晓芳的工资给家里交一半,剩下的也攒了不少,今个儿出来请客,她妈又特意给她拿了票。
“姐,今天饭店有酱牛肉,要不要来一盘?”
牛肉可遇不可求的,今天也是赶巧了,谢晓芳大方的要了一斤,又点了一盘溜肝尖,一个红烧鱼,还有一盘青菜炒菇子,配着大米饭吃。
空气不流通,饭店里的窗户都开着还是闷的很,几人都吃了一头汗。
吃完后,陈奕又去要了两斤酱牛肉,一斤一斤分开装。他没带饭盒,谢宏斌就把自己的饭盒贡献出来了,又借了同事的一个饭盒。
吃完饭就去王书记那拿介绍信。
姜馨玉敲门后进了办公室,王书记见果真是她,还开了个玩笑,“小姜同志以后要成为小姜老师了。”
姜馨玉嘿嘿一笑,马屁张口就来,“还是托书记的福,我才能有这个机会。”
王书记温和的不置可否的笑了笑,把介绍信递给她,不忘嘱咐好好干之类的话。
姜馨玉已经好多天没回大队了,在去田里给陈秀云报喜的途中,难免碰上大队其它人。
“馨玉呀,你不是去国营饭店上班了,大队里去国营饭店吃饭的人咋没看到你?”
姜馨玉成为初中老师是板上钉钉了,现在可以好好嘚瑟了。
“国营饭店的工作让给别人了,我去公社当代课老师了,已经通过考核,过几天开学就正式去学校了。”
姜馨玉撂下的话对村里的人来说也是一个大雷。
不论是国营饭店还是去公社当老师,那可都是好去处。
队里人看她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这消息瞬间席卷了五里桥大队,把丢人现眼的张凤梅家和袁春花干的这些破事的风头都压下去了。
陈秀云同志正在田里挥汗如雨,热的都快中暑了,姜馨玉把水递给她,“妈,歇歇。”
姜馨玉有些得意的把事成了的消息告诉了陈秀云。
陈秀云本来又累又热,听到她的话后,瞬间觉得不累也不热了,她笑的合不拢嘴,眼角的纹路都深了几分。
姜馨玉继续说道:“以后你别干了,我和姐都有工资,一个月我有三十块钱,养你肯定不成问题。”
不说她俩的工资,就陈秀云自己挣的工分也足够她一个人吃的了。
“妈,袁春花那事咋样了?”
陈秀云从高兴中回神,瞪她一眼,“你咋啥都打听?”
陈秀云没给姜馨玉讲那些糟污事,姜馨玉知道了开头,却听不到结尾,让她抓心挠肝的难受。这事她都惦记了几天,就等着回来好打听清楚呢。
回去的时候,在半道上看到了文桂丽,她本来想打听的,结果想起李会计是她公爹,指不定这事她家也受到了影响,基于此,姜馨玉没张开嘴问。
姜馨玉去陈奕家没找到人,就去了猪圈,陈奕正在给王寡妇帮忙。
王寡妇已经知道了她即将成为初中老师的事了,看到她难免夸了几句。
王寡妇心里且美着呢,儿子和未来儿媳都有工作了,以后她家的日子只有越来越好的。
“馨玉,你不是想要葡萄,山上的葡萄熟了,让陈奕带你去看看。”
姜馨玉眼睛一亮,“这会还有吗?没被人摘完?”
王寡妇说道:“我上午去,见还有不少,就是酸的慌。”
酸没事啊,多放点糖就行了。
姜馨玉兴致勃勃的想做点葡萄酒出来。
两人提着篮子往龟子山上去,姜馨玉迫不及待的问:“你知不知道袁春花她们咋样了?”
陈奕看她晶亮的双眼,有些无语。
“周大壮和袁春花被拘留了,到现在还没回来。”
“张铁柱也被叫去了,据我所知,他能出来是因为他在里头说会和袁春花来往是想娶她,把她当正经媳妇对待的,他人倒是没事,两天前就出来了。”
姜馨玉有些目瞪口呆,“其它人呢?”
陈奕反问:“谁?”
姜馨玉声音小了点:“就和袁春花有关系的人啊,比如原先的李会计。”
陈奕明白了她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思,“袁春花谁也没牵扯,一个张铁柱好像还是队里的人去举报的。”
袁春花的事也是他听别人说的,具体内情他知道的不是太清楚。
袁春花没把别人扯出来还是聪明的,毕竟牵扯的越多,她的处境就越糟糕。
“那袁春花和周大壮会去蹲篱笆吗?”
陈奕对着她挥了挥手,示意她附耳过来,随即悄悄在她耳边说了几句。
袁春花家里就剩四个小子了,她要是进去了,小孩可就没人管了,基于这点,她就不会出大事,但名声一定会扫地的。蹲篱笆也蹲不了多久就要放出来,不过可能会罚款外加游/街。
至于张兰香她男人周大壮,听说已经挨过好几顿了,以后也要罚款被游/街,名声扫地。
第163章 红火
龟子山上现在连野兔野鸡都不咋能看的到了,一些沟沟里野葡萄树倒是不少,姜馨玉摘了一些看起来熟的紫葡萄尝尝,被酸的脸都皱成了一团。
挑挑拣拣摘了一大筐子,足够她做好几坛子的。不过家里坛子不够,还得去再弄俩回来。
回到家时天已经蒙蒙黑,姜馨玉家院子里围了不少人,看到她回来,又打听起了她成为学校老师的事。
陈奕一看这架势,找个理由就回家了,这群大娘婶子们聚在一堆说话可以说到明天早上的。
姜馨玉洗着葡萄和众人说的口干舌燥,最后不忘对着她们总结上学的重要性。
陈秀云今天高兴,特意给姜馨玉蒸了两个鸡蛋。
母女俩喝着凉的青菜粥,就着酱牛肉吃了一顿晚饭。
择干净又洗好的葡萄晾了一夜,第二天中午陈奕又送来了三个干净的坛子以及一兜白砂糖。
姜馨玉把家里所有的白砂糖和陈奕提来的糖都霍霍了,就这她还觉得不太够。陈秀云看她这败家样,自是没少说。
等葡萄都捏完,酒坛子全部放好,大半天都过去了。
这几天姜馨玉的事可不少,离开学没几天了,她得拿着介绍信去学校报到,再把住处生活用品都拾整好。
学校里除了学生宿舍,还有一片小房子在教室北边,那里还有几棵树,周围的野草长的倒是挺茂盛的,学校老师的宿舍就在那。
姜馨玉接的是谢晓芳的班,住的自然是她以前的宿舍,宿舍里还有另外一个二十多岁的女老师,名叫宋桂芳。
宋桂芳娘家是红旗公社下的庙西大队的,她已经结婚了,不过婆家人在前进大队上。
宿舍空间并不大,也就摆放了两张床,宋桂芳那边有一个旧衣柜,里头放着她自己的东西。
陈秀云把搪瓷盆放下,看了一圈室内说道:“下次我也给你拿个柜子来。”
姜馨玉没反对,她的衣服数量并不足以用衣柜,叠着放在床上一点都不碍事,但她难免有些私人物品要放。
宿舍中间还有两张并在一起的旧桌子,姜馨玉把谢晓芳给她的教案全都摆了上去,也把自己的书和少量文具归置了一下。
等出了学校,陈秀云要去供销社买些东西,走在街上,姜馨玉看到了一脸菜色眼睛都凹陷下去的袁春花和垂着头面如死灰的周大壮,两人身上挂着写了带着侮辱性字眼的牌子。
眼前的阵仗挺大,人们议论纷纷,唾弃着、鄙夷着。
姜馨玉之前一直想看热闹,此时那种心思突然就没了,她说不出来此时心中的滋味。
陈秀云同志拉着她快速去了供销社,买了可以纳鞋底子的白布和线头。本来还想买白糖,结果供销社没货。
母女俩回到家时,发现姜玉珠回来了。
姜玉珠今个提回来的东西可不少,周齐给她寄的东西大部分都让她带回来了。
一罐颜色非常诱人的果脯,铁盒子装的点心,一包大白兔奶糖,黄色的纸包的茉莉花茶,还有一些零零碎碎的果丹皮等小零嘴。
陈秀云问:“都是哪来的?”
姜玉珠不自在的说道:“是首都电影制片厂的人给我寄的。”
她把周齐含糊了过去,不等陈秀云多说什么,姜玉珠赶忙说道:“妈,人家给我寄了这不少东西,我也想寄些回去。”
陈秀云点头,“这是应该的。不过我们这边供销社里卖的东西首都人估计也不稀罕,这送什么也是问题。”
姜馨玉指了指院里的枣树,“枣快熟了,能不能送啊?”
“晒干了能送,不然在路上少说得邮个好多天,都得闷坏了。”
送什么作为回礼确实是个问题,这一大包东西可不便宜,陈秀云想到了大闺女公社大队那边种的山药和之前陈奕在夜里抗来的半袋花生。
姜玉珠已经发工资了,把工资和票据都给了陈秀云。
陈秀云只收了十块钱,剩下的让她自己拿着,这十块也是攒着,等以后闺女结婚了也是要给她留着当私房钱的。
除了周齐寄来的东西,姜玉珠还带回来了两只猪蹄和不要票没什么肉的棒骨。
陈秀云去做饭了,姜玉珠又给姜馨玉拿出一个紫色两指宽的发箍。
姐妹俩说着话,姜玉珠得知小妹以后要去公社初中代课,惊喜的不得了。
“我之前给人代班,这一个多月都没休息,把假期都攒下来了,这次能在家待四天,我们找个时间去大姐那看看吧。”
大后天姜馨玉就要正式开学了,要去姜珍珍那,只能明天去。
姐妹俩说的话陈秀云也听到了,她干脆的表示同意。
她俩个闺女现在都有工作,算是小有出息,让她们去姜珍珍婆家那晃一圈,也是想给姜珍珍婆婆提个醒,以后少欺负人。
傍晚的时候是社员们最活跃的时候,不少人端着饭碗到别人家门口扎堆吃饭。
姜馨玉家现在就是村里人爱聚堆的地方,都知道姜玉珠回来了,大家来打听她在城里的工作生活。
炖猪蹄的香味馋的一群人吸着鼻子,心里羡慕的不要不要的。
看看人家这日子,越过越红火,一个月能吃几回肉,哪像他们,只能抓田鸡吃解解馋。可一想到陈秀云没儿子,以后老了孤苦伶仃的,这些人的心思就平衡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