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年代好年华 第93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舅无奈说道:“你这位置一空出来,盯着的人本来就不少,杨琴也是别人找关系塞进来的。晓芳,不是我没为你考虑,但我保证这三人谁表现最好学校才会要谁。”
  谢晓芳脸色难看,她当初信誓旦旦的对姜馨玉保证百分百能行,这万一不行,她没面子是一回事,还要再赔三百块呢。
  在做卷子的姜馨玉心里已经觉得不对劲了,但暂时也没想太多,看到卷子上的题目,她还是很有信心的。
  第161章 走关系
  试卷上的题不算全面,但有基础理论题,也有计算题,至于两道基础农业知识,在经过农村的田间劳动后,姜馨玉也答的差不多。
  姜馨玉做的还是比较顺利的,九十分钟后,三人全部交卷。
  出了教室,谢晓芳正在门口等着,她的脸色没有来时的轻松了。
  姜馨玉看到多出来的两个参加考核的人就知道了,之前谢晓芳没说实话。
  不过有三百块钱兜底,她倒是没有多少不高兴,要是不成,她就继续做小生意搞钱。
  上午考试,下午才会进行讲课,听谢晓芳说,除了她舅,还有两个公社高中的老师和另外一个教育干事一起听。
  这年头的教育体系还不是特别完善,公社小学初中和高中学校虽然不在一起,但都归公社管。虽说教师的任命由所属的县文化局决定,但县官不如现管,往往公社这边自己就能决定了。
  回去的路上,谢晓芳说道:“之前我没告诉你有别人,因为张玲上高中时成绩就不好,我觉得以她的水平,再有我舅,她不会是你的威胁,我也没想到会多出一个人。”
  姜馨玉点点头,“没事,等下午讲完课再看吧。”
  谢晓芳看她还算淡定,心里到底非常不好意思,回到家特地让她妈多炒了一个菜。
  下午到了学校后,三个竞争上岗的人先抽了签,选了一会儿要讲的课题以及开讲的顺序。
  姜馨玉抽到的顺序是第一个,只有十分钟的准备时间,讲题是关于二次函数的。
  除了四个“评委”,张玲和杨琴也在底下听着。
  讲课,姜馨玉也是头一遭,不过就六个观众,她还是能稳得住的。
  她口齿清晰,逻辑顺畅,四个老师在她讲完知识点后出了两道化学题让她解析,姜馨玉把题解出后一步一步的讲的都很明白。
  她自己一个人就讲了有四十多分钟,等结束时,姜馨玉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表现是不差的。
  接下来,作为观众,姜馨玉看了杨琴和张玲的表现。
  说实话,不是她自视甚高,从这俩人的表现可以看出她们也没有讲课的经验,多少都是有点紧张的。
  这位张玲同志的水平确实不怎么样,知识点分析的不清楚,还语无伦次。
  而杨琴面对老师出的两道题目,还解错了一道。
  如果按照今天的表现,姜馨玉觉得自己稳了的。
  谢晓芳她舅刘军也觉得他外甥女推荐的人挺不错。
  三人出去后,四人在里头讨论。
  “我觉得姜馨玉同志的表现最为出色,上午的卷子也是她的分数最高,刚才讲课也很稳当,基本上没什么毛病。”
  姜馨玉的高中老师也说道:“她逻辑清晰,知识点分析的还算透彻,在三个人里,她确实是最好的。”
  “我不否认她讲的好,但她年纪太轻了,怕是压不住学生,个别初中生年纪和她差不多大。”
  刘军看了一眼说话的贾辉,干脆说道:“姜同志表现好,你就拿人家年纪小说话,张玲和杨琴也就比她大了几岁,干脆贾干事说说你中意她俩谁?”
  贾辉脸色不怎么好看,“咱们是就事论事,你咋说话的,什么叫我中意她俩谁?”
  刘军哼了一声,“表现好的人你说人家年纪小,那还搞什么考核,直接谁年纪大你就让谁上岗不就行了?我们还坐这听什么听?白费这个劲。”
  贾辉不甘示弱,“她年纪确实小,压不住学生,这难道不是问题?”
  两人吵了半天,谁也没说服谁,最后刘军说让公社书记来决定。
  两人去了一趟王书记的办公点,被告知王书记下乡视察去了。没办法,只能等到第二天了。
  不管是谁进学校,都要经过公社书记那一关,书记不给开介绍信,人也没法进学校呢。
  姜馨玉觉得自己尽力了,要是不成,那肯定就是关系不到位。
  谢晓芳不想坐以待毙,下午吃完饭干脆抱着一个大西瓜去了王书记家。
  姜馨玉看到她抱着瓜出去就当没看到,晓芳同志这是在为了三百块努力呀。
  王书记他儿媳叫张娟,谢晓芳认识,俩人关系还可以,平日里她也没找她帮过忙,毕竟人情关系不好还,找人帮忙这种事也确实挺让别人烦的。
  但这次事关三百块,她决定脸皮厚一点。
  谢晓芳抱着西瓜到王书记家时,见贾辉和张玲也在,她心里顿时就警惕起来了。
  王书记刚从乡下回来没多久,一家子吃完饭正在院里乘凉。
  张娟看到谢晓芳来了,招呼着人进来,“来就来,还抱什么西瓜?”
  谢晓芳和众人打了一圈招呼后说道:“我嫂子怀着呢,我妈让我换点鸡蛋回来,之前我去五里桥大队了。这是我朋友给我送的西瓜,她们队自留地里的西瓜可甜,送来让你尝尝。”
  张玲哪会不知道谢晓芳是来干嘛的,这会儿脸色不怎么好看。
  张娟和家里人说了一声后,和谢晓芳一起出了院子。
  “今个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张玲和你都来了,她是为了进学校,你是为了啥?你不是结婚要去县里了?”
  谢晓芳拧她一把,“咋,没事就不能来找你?”
  “我听我舅说了,今天的考核张玲是最差的,我就在想,她这么差,要是进了学校不是误人子弟…”
  谢晓芳把那她舅和贾辉的争执说了一通,重点说了贾辉拿姜馨玉年纪小为由,不想她进学校的事。
  “娟子,这么多年我没求过你什么事,就这一回,你可一定要帮我在你公爹面前说两句。”
  张娟觉得在公公面前说几句还是没什么问题的,不过再三问了谢晓芳说的是否属实。
  谢晓芳拍着胸脯保证绝对属实。
  俩人散后,张娟也回了家,贾辉和张玲已经走了。
  张娟她婆母问道:“晓芳来干啥的?也是为了学校老师的事?”
  张娟她婆母见过谢晓芳几回,知道谢晓芳是在中学当老师的,也知道她要嫁去县里了。
  婆母问起,张娟正好把先前谢晓芳给她说的话挑拣着说了一遍。
  “那张玲以前和我一届的,她的成绩是不咋样。”
  “妈,张玲和那位贾叔是什么关系?”
  谢晓芳婆母说道:“张玲是他继女。”
  张娟还真不知道贾辉娶了张玲她妈,一时之间有些瞠目结舌。
  坐那抽着烟的王书记问道:“你刚才说的那年纪小点的姓姜的女同志是不是五里桥大队的?”
  张娟不确定的说道:“好像是吧。”
  谢晓芳没和她说姜馨玉是哪的,不过她去五里桥大队换鸡蛋了,那位姜同志应该也是五里桥大队的吧。
  “爸你认识那位小姜同志啊?”
  王书记说道:“见过一次,人挺机灵的。”
  第162章 尘埃落定
  作为当事人的姜馨玉当天晚上睡的挺香,反倒是谢晓芳躺在她旁边翻来覆去的睁着眼睡不着。
  三百块给了她压力,生怕出了什么变故。
  谢晓芳打定了主意,要是张玲这个没水平的进了学校,她咋样都得去闹一下。
  第二天一大早,吃过饭谢晓芳就去找他舅了。
  刘军还不知道贾辉昨天晚上去了王书记家的事,谢晓芳见到他就把这事说了。
  刘军和贾辉因为一个名额争到现在已经不是为了帮他外甥女了,而是为了争那口气。
  听完谢晓芳的话,刘军哼了一声,“就张玲那水平要是进学校了,那就是笑话。”
  可这年头没水平却有关系的进学校当老师也是有的。
  刘军和贾辉前后脚到的书记办公室,刘军还把昨天的卷子也带过去了。
  刘军抢先发言:“贾干事觉得姜馨玉年纪小,忽视了别人的优秀,那完全没必要搞考核,看谁年纪大用谁不就行了?”
  贾辉不服气,依旧老生重谈,觉得昨天晚上书记的态度挺不错,他的事应该能成。
  “书记,那位姜同志不光年纪小,还长的过分漂亮,要是进了学校,那些小伙子还能用心学习么?”
  刘军被贾辉恶心到了,他不光拿年纪说事,还拿人家姑娘长相说事。
  “长相是天生的…”
  王社书摆摆手,让两人别吵,他严肃认真的说道:“贾辉,这我就要批评你了,就事论事,谁的能力更优秀学校就用谁,刘军说的对,既然考核了,就该以考核结果为准,那不然考核就是为了走过程吗?”
  “年纪轻又怎么了,有能力就行,长的好又怎么了?这不是你刷掉别人的理由。小姜同志还上过报纸,是组织上都认可的先进分子,怎么在你嘴里就不对味了。”
  贾辉心虚抹汗,他不甘心,还想继续争辩几句,王书记就下了逐客令,“都别在我这怵着了,通知小姜下午来拿介绍信。”
  刘军露出笑容,出了门对着贾辉轻哼了一声。
  刘军不怕贾辉,俩人都算是公社的教育干部,谁也压不了谁。
  谢晓芳一直在外等着,从她舅这得到确切的结果,她高兴的都蹦起来了。
  不用出那三百块了,咋让人不兴奋呢!
  姜馨玉得知这结果时也露出了笑意,她以后竟然要成为一名代课老师去教初中生了,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事成了,谢晓芳非常高兴,她道:“我过去的教案你都带走,陈奕今天要是有空,我请你们去饭店吃一顿,庆祝这事圆满成功并结束。”
  正说着陈奕,陈奕就骑着自行车来了。
  要是去远一点的大队放电影,他晚上就不回来了,有些天他都是在别的大队睡的,第二天上午再回来。
  大前天他去了一趟县城,把包裹给姜玉珠送去了,只要回到镇上,他都会先来看一趟姜馨玉。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