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年代好年华 第95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堆人说说这说说那,袁春花在众人口中已经不是人了。
  姜老头端着饭碗吸溜着苞米稀饭厚着脸皮蹲在姜馨玉家院里,姜馨玉正在啃煮熟的苞谷棒子。
  大队里别的都缺,就是不缺苞谷,家家户户吃棒子面窝窝头吃的都想吐了。
  姜馨玉觉得鲜玉米棒煮熟了和窝窝头的味道还是不一样的,吃的挺起劲。
  不光玉米棒好吃,玉米杆也好吃,虽然没有甘蔗汁水充足,但也带着甜味,这玩意也是村里小孩解馋的东西了。
  猪蹄被炖的色泽红亮,软烂入味,配着菌子和辣椒,没掀开锅盖,飘出的味道都馋的小孩直流口水。
  陈秀云不想让姜老头占他家便宜,这会院里人也多,干脆就一直闷着,让大家都闻着味。
  等人都散的差不多了,姜老头才依依不舍的走了,陈秀云给王寡妇端去了一碗,回来母女三才开始大快朵颐。
  第二日一大早,袁春花家的四个孩子哭声震天,社员们才知晓,袁春花吞老鼠药自杀了。
  第164章 袁春花之死
  姜馨玉母女三人今天要去姜珍珍婆家那边,今天起的早,天还没亮就都收拾好了。
  母女三提着东西徒步去了镇上,赶上了镇上去县里的早班车。
  三人走的时候袁春花的四个儿子还没发现袁春花死了,自然也还没开始嚎。
  袁春花家里的小孩最近没少被大队里的人欺负嘲笑辱骂,昨个夜里袁春花悄无声息灰头土脸的回了家,他们也不跟她亲近。
  袁春花心里难受,有这几天的经历和昨个那一遭,她自觉已经没脸活着了。
  自己的孩子也觉得她丢人,他们的眼神让她煎熬至极,袁春花枯坐至半夜,最后吞下了老鼠药。
  直到方小川早上起床后看到她睁着眼倒在里屋的地上,怎么叫她都不应。
  四个小子最近在村里都被别的小孩欺负,听到别的小孩说他们的娘是破鞋,几人即使不太明白,也知道这不是什么好词。
  他们知道他们的娘做错了事,连累着他们也跟着丢人,可他们没想过亲娘会死。
  四个小孩无措的哭声引来了队里的社员们,昨个大家大部分还骂的起劲,现在看到袁春花的尸体和四个嗷嗷哭的小子,也觉得心里酸酸的。
  张铁柱比大队里的人都难受,他和袁春花的关系都有两年了,以前也动过和她过日子的心,尽管知道她和别人钻小树林时想揍死她,可他知道她是为了让家里小子吃饱饭,俩人到底还有一份情意在。
  李义平她媳妇看了一眼袁春花的尸体就走了,尽管之前举报的时候很痛快,可看到孤零零的四个小子,最大的不过八岁,她心里又不得劲了。
  书记让人去了袁春花娘家的大队,把她娘家人找来,看看这四个小子怎么解决。
  最大的八岁,最小的三岁多,没人养着,光靠之前发的粮食能熬多久?
  大队的事姜馨玉母女三暂时还不知道,三人折腾了三个多小时才到姜珍珍婆家所在的公社。
  母女三先去了供销社,姜珍珍正在柜台里头卖货。
  姜馨玉今天穿了新的碎花裙,手上还戴了陈奕给她送的表,可谓是全副武装,走出门去谁也小看不了她。今天她就是来姜珍珍婆家“显摆”的。
  姜珍珍工作之余一抬眼看到娘家人,还有些不敢置信。
  她迫不及待的从柜台后出来,眉眼间都是惊喜的笑意:“妈,你们咋来了?”
  母女四人还没说几句话,姜珍珍就癫癫的去找经理要请半天假。
  陈秀云今天给姜珍珍提了不少吃的,让她自己放起来吃,只给她婆家拿了一提挂面。
  到了姜珍珍婆家时,姜珍珍大嫂正在做饭,还有一个年轻姑娘正抱着孩子在哄,听姜珍珍的介绍,那是她四弟妹潘玉,抱着的孩子是她大嫂的。
  潘玉长着小小的瓜子脸,面庞挺白净秀气,和乡下主流审美大脸盘子浓眉大眼很不同,她看起来就瘦瘦小小的,比较符合后世的白幼瘦审美。
  没一会儿,姜珍珍的公婆就都从外面回来了,看到多出来的母女三,心里有些惊讶。
  不管两家人心里如何,面上还是过的去的。
  这个点儿去食品站买,肯定是买不到肉的。张华他爸让张华去公社的食堂打几个菜回来,张华他妈又去别人家借点腊肉。
  潘玉斜着眼打量着姜馨玉和姜玉珠姐妹俩,看到姜馨玉身上的裙子和腕上的手表,心里哼道:“肯定是出门为了面子借的别人的,借别人的出来显摆,真是穷乡下人。”
  有人斜她,姜馨玉自然也是要斜回去,斜完还不算,她还送了她一个白眼。
  这下潘玉可来劲了,她略不屑的故意问道:“我听三嫂说她小妹今年也高中毕业了,不知道找到工作没有?”
  这问题正合姜馨玉意,她今天就是来显摆的。
  她轻轻一笑,“我前两天刚通过我们公社初中老师的考核,后天就要上课了。”
  潘玉还没咋的,姜珍珍简直不要太高兴,拍着自己儿子说道:“以后你也好好学习,跟你姨姨们一样有出息。”
  张华他妈庞丽娟和他爸都多看了姜馨玉和姜玉珠好几眼。就算在公社,也不是家家户户每个人都有工作的。
  潘玉瘪着嘴一副不怎么高兴的样子,“你这表是啥牌子的,我们公社的供销社怎么没卖的?”
  姜馨玉举起手腕晃了晃,“这是浪琴牌的,我对象送的,好像是在省城买的。”
  庞丽娟趁机问陈秀云:“你家小闺女有对象了?”
  陈秀云嗯了一声说道:“是我们公社的电影放映员,两家已经定下了。”
  一旁的潘玉坐那不吭声了。她向来觉得张家所有儿媳妇中,她是数一数二的,就凭她是县上来的这点,就把上头两个嫂子比下去了。现在看到姜珍珍妹妹比她还像是城里人,心里真是不舒坦。
  家里做饭还要不少时间,一时半会的也开不了饭,庞丽娟让张华和姜珍珍以及她家小闺女张凤霞带着姐妹俩到镇上转转去。
  都是镇子,张华家所在的公社的乡镇企业比红旗公社多些,镇上看起来比红旗公社要大,不过再大也就那回事,用不了多久就能逛完。
  张华家中午这顿饭做的挺丰盛,还蒸的干米饭,庞丽娟招呼着她们吃,此时的她客气中带着热情,一点都看不出来偏心婆婆的样。
  母女三没打算在张华家过夜,吃完饭待了没多久就坐车去县上了,一路辗转,到了天蒙蒙黑的时候才回到五里桥大队。
  此时母女三知道了袁春花吞老鼠药自杀了的事。
  袁春花的娘家来了人,她们自己家人口就挺多,条件也就那样,全家就在饿不死的边缘撑着。袁春花的四个儿子他们也不想要,他们姓方不姓袁,是外姓人,养了以后还要管着他们长大娶媳妇,得花多少钱?养的起么?
  大队长和书记与袁家的人协商,最后他们表示要让他们把孩子带回去可以,但只能带老大方小川回去。
  方小川的八岁了,勉强可以挣工分了,也不算吃白食。
  但方小川不愿意,他走了三个弟弟咋办?
  张铁柱和队长、书记协商,要把袁春花家最小的小子抱走,以后跟他姓,当他儿子。
  队里的社员都对他刮目相看,队长和书记也没意见,但袁家的几个小子非常仇视他,不愿意跟他走。
  这事就僵持在这了。
  今天一睁眼竟然看到了来自“雪中回眸”大神的推荐票,以为碰到假的了(˙˙)
  第165章 开学
  袁家想要袁春花的老大方小川,是图着孩子大了能挣工分,张铁柱要最小的,是想着小孩儿还不记事,他能养熟,以后就当自己亲儿子。
  只可惜袁家和张铁柱的打算都落空了。
  村里人谁家也不想养别人家的儿子,养不养的熟另说,太费粮食了,这不是丫头片子,等养大了还能收点彩礼嫁出去,养男娃只有往里面投钱的,半大的小子多能吃啊。
  不是社员们没有同情心,而是家家户户都不容易。
  姜馨玉心中唏嘘,好好的一个人说没就没了,留下四个小孩,也是可怜人。
  袁春花的尸体还在屋里放着,陈秀云没让俩闺女去看,揣着四个煮熟的鸡蛋和几个饼子去了她家院子。
  给四个小孩送东西吃的不止陈秀云一个,四个小子眼睛哭的肿的跟核桃一样。
  陈秀云心中不落忍,可又能咋办呢?
  第二天上午陈奕知道了这事,和他妈商量了一下,把家里的棒子面给四个小孩提过去了十斤。
  为避张大力,之前从龟子山上提回来的小麦还没拿去处理,不过最近王寡妇费劲偷偷磨了一些吃,算是从属于陈奕的份额中扣的。
  张大力是个不定时炸弹,往外卖小麦风险挺高,陈奕已经不想往外出了,想着等李磊下次回来,直接给了相应的钱了事。
  袁春花的大儿子方小川年纪不大,但看起来比同龄的娃懂事多了。
  陈奕摸着他的头说道:“把粮食都藏好,谁也不告诉,知道不?”
  方小川用力的点头,眼中含着一包泪。
  十斤粮食吃不了多久,这样的资助以后指定断不了。
  陈奕不心疼粮食,他也不评判袁春花的对错,反正这四个小孩是真的挺可怜。
  姜馨玉要去学校上课了,这两天陈秀云熬了一些辣椒酱,里面掺了点碎姜和花生碎,又加了点白砂糖,熬出来的味道还挺不错的。
  谢晓芳都跟她说过了,学校有专门的炊事员给老师做大锅饭,吃饭的地点在男老师的集体宿舍里。
  炊事员有一个专门记账的小账本,谁吃了几顿饭、几顿菜,都会记的清清楚楚,账一个月结算一次。不过每餐饭之前都要提前和炊事员报备,炊事员才好准备足够的饭量。
  相比于人数多的学生的大锅饭,老师的数量就少多了,不过据谢晓芳所说,那饭的味道也就那样,大冬天的吃大白菜吃到人想吐。
  当老师,两辈子都是头一遭,姜馨玉多少是有点兴奋的。
  陈秀云这几天都没去上工,今天还和姜玉珠一起去送姜馨玉。
  家里的旧柜子在自行车后座放着,车把上还挂着一个草兜,里头有个大西瓜,布兜里放着辣椒酱和一些吃的。
  到了宿舍时,宋桂芳和她男人朱林以及小孩儿都在。
  六个人把屋里挤的满满当当。
  两方人难免要打招呼,陈秀云掏出一颗水果硬糖给了宋桂芳的闺女吃。
  安顿好后,陈秀云骑着自行车带着姜玉珠回去了。
  宋桂芳她男人也带着孩子回去了,宿舍里瞬间就安静多了。
  姜馨玉拿着盆打了水洗了脸,随即要去理发店把头发剪了。
  原主的头发又厚又长,又黑又亮,每次洗头都是一个大工程,夏天热的人受不了。
  听说这年头剪头发还能卖钱来着,不知道她这一头秀发能卖多少钱。
  “宋姐,我去剪头发,你要不要去?”
  宋桂芳留着的是这年头不少女性会留的刘胡兰发型,她的头发不能剪更短了,不过她要去供销社买点东西,干脆起身和她一块去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