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年代好年华 第67节
两个妇女同志说了一会儿话,陈秀云才拿着菜回家。
很快韭菜鸡蛋饼就一张张的出了锅,摞起了很厚的一层。
炒田鸡里今天添加了嫩嫩的还没长熟的南瓜以及没结果的南瓜花,趁着田鸡还在锅里时,陈秀云同志又凉拌了个黄瓜。
雨越来越小,天却始终阴着,制片厂的同志不知道去哪拍戏了,姜玉珠和李月珍直到姜馨玉都洗完澡了还没回来。
姜馨玉坐在凳子上趴在床边翻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陈奕的声音在院外响起。
她的头发还潮着,却见他身上都湿了。
“下着雨你怎么来了?”
陈奕的脚上都是泥,布鞋已经湿透了,他把伞立在墙根下,抹了抹手臂上的水,“我怕你冒着雨去学校,就来看看。”
她道:“你咋那么傻。”
嘴上骂他傻,不过心里甜滋滋的。
陈秀云从里屋探出头,“吃饭没?正好在这吃点,馨玉,去给陈奕盛饭来。”
陈奕忙拒绝,“婶儿别麻烦了,今天既然不去学校,我就先回家了,明天早上我早早的来。”
见他弯腰要拿伞,姜馨玉干脆把直接把他拽进了屋,“你坐着,吃完再回去。”
他湿透的鞋上沾满的泥说明他是走着回来的,姜馨玉怎么会不心疼他。
灶眼里还热着,锅里的水温着,篦子上的鸡蛋饼半盆菜还在锅里闷着,带着温热的气息。
姜馨玉盛了一碗菜出来,上面盖着鸡蛋饼,把筷子递给他,“放心吧,今天的菜不辣。”
她还记得那次炒的太辣,他压根就没吃几口菜却干了一碗米饭。从前和他吃饭的次数屈指可数,对他的饮食习惯根本就不了解。
陈奕还是第一次吃炒南瓜花,咸香爽滑又带着肉香的口感还挺美味。
几张饼子一碗菜下肚,他身上确实舒坦了不少。
等把人送走了,陈秀云看着哼着小调的姜馨玉轻笑了声。
她还记得小闺女以前大言不惭的说“反正有陈奕兜底”这种话的样子。小闺女就是嘴硬,现在还没嫁过去就知道心疼人了。不过让她看,陈奕这小伙子还是挺不错的。
夫妻之间想过的长久,就讲究个你心疼我我体谅你,哪怕日子过得艰难,也总有好起来的那天。
到了晚上制片厂的同志们还没回来,陈秀云已经觉得不对劲了,姜馨玉还跑去问了留在大队里的给制片厂同志们做饭的厨子。
厨子说今天他们去龟子山西面取景了。
龟子山不是一座高山,因为形像乌龟才被山脚下的大队称呼为龟子山。
五里桥大队和沈庄大队都是龟子山脚下的大队,离的虽近,但到底不是一个方向的。
姜馨玉和陈秀云正担心时,制片厂回来送信的人来了。
沈庄大队那边雨下的太大,一众在山上拍摄的同志们暂时被困在上面了,得等下山的路干的差不多再走,不然人和机器都有可能被摔坏。
好歹知道了那边什么情况,母女俩微微安心。
这一夜里姜馨玉是没怎么睡安稳,屋里头的陈秀云也翻来覆去的。
第二天早上天还没亮,陈秀云就把姜馨玉喊起来了。
母女俩简单的吃过饭后,陈秀云给姜馨玉装了一罐腌好的酸黄瓜,又把粮食提上,陈奕穿着雨鞋打着伞来时顺手接过包袱背在了肩上。
“路上慢点啊。”
陈秀云看着两人的背影消失在村口,心里惦记着姜玉珠怎么样了。
今日的清晨很凉快,没有一丝闷热,鸟儿的鸣叫声清脆悠远。
路上并没有人,两人便光明正大的牵着手肩并肩的走着。
到了校门口,陈奕低头看着她交代道:“星期五放学我要是不在门口,你就和同学结伴走,我要是有空,肯定提前在这等着。”
她“嗯嗯”的点着头。
他每个星期基本上都要交代一遍,从前她都没发现他这么婆婆妈妈。
“我姐今天要是回来了,明天你有空就来给我报个信。”
陈奕点着头说道:“快进去吧。”
被姜馨玉惦记的姜玉珠同志在中午时终于回了家。
沈庄大队那边的雨下的更大些,昨天下了一天,那路根本没法走,一位男同志还从坡上滚下去摔了腿。索性昨天晚上雨停了,上午又被太阳晒了晒,众人勉强能下山了。
第118章 陈进华
星期二中午时陈奕带着国营饭店的肉包子来看姜馨玉,把姜玉珠已经平安回家的事告诉了她。
姜馨玉松了一口气,觉得肉包子都更香了。
一个星期转瞬即过,让姜馨玉舒心的是,最近几天时不时滴点小雨,天气都没这么闷热了,虽然每天免不了要劳动,但在学校的日子总归是比在大队上轻松的。
六月初,天气好时更炎热了。
刊登上了那次表彰大会照片的报纸也出现在了不少人的桌案头。
公安同志们的英勇无畏该被全国人民所知晓,而拐卖妇女儿童的事件也要给全国人民敲响警钟,才能避免更多这样的事件发生。
某军区家属院内,一身绿色军装严肃威严的陈进华正坐在椅子前看报纸,看到有拐卖妇女的事件,他眉头皱起。
身上红疹在回到首都后已经全部消下去的陈嘉嘉从外进屋,看到他爸这么严肃,问道:“爸你看什么看的这么认真?”
陈进华年纪已经不小了,肃起一张脸时嘴角边的沟壑都写着严肃,不过陈嘉嘉并不怕他,毕竟他从小就疼她,他虽然严厉,但绝对能称的上一句慈父。
陈进华粗糙的手指指着报纸上写着拐卖妇女案件的地方严肃说道:“我没想到现在竟然有拐卖妇女的,拐子就该木仓毙。”
陈嘉嘉坐到陈进华旁边看着他手指指着的地方,视线移到文字下面的配图上时,一眼就看到了照片上立在一群公安中的姜馨玉和陈奕。
“她俩竟然上报纸了?”陈嘉嘉语气惊讶。
“怎么,你认识?”陈进华的目光移到了照片上,看到陈奕的脸时眉头皱了皱,看到这张脸,他心中难免浮起微妙的情绪。
“我之前去拍电影,就是住的她家。那个地方克我,蚊虫太多,疹子怎么也消不下去,回来没几天就好了。”
陈嘉嘉的语气中都是怨念,这可是她第一次拍电影,还是重要的女主角,可就因为她不争气的身体,还没拍到一半愣是回来了。
那个又穷又破的地方就是克她,不然她哪能这么倒霉。
“这两位同志叫什么?”陈进华自从看到陈奕的照片,就无法忽视心中的异样。
陈嘉嘉随意的说道:“女同志叫姜馨玉,男同志叫陈奕,她俩还是对象关系来着。”
陈嘉嘉虽然不喜欢姜馨玉,但不能否认她长的确实好。而陈奕虽然也是乡下人,但他长的也很周正精神,身上有股斯文劲,俩人身上都没有乡下人土巴巴的气息。
听到陈奕也姓陈,陈进华眉头微微动了动,随即说道:“也没听你说过拍电影时在乡下的经历,今天我正好有空听,不和爸讲讲。”
陈嘉嘉不满说道:“我给我妈说过,你天天都在忙,确实是没空听我说。”
抱怨完后,陈嘉嘉说道:“也没什么好说的,乡下么,蚊虫特别多,还专门就咬我,提起来我就生气,那边的房屋下一场雨就塌了。我住的那家连电灯都没有,村里拉电灯的人家很少,茅厕臭的要命。不过这位姜同志的妈摊的鸡蛋饼很好吃,我现在还记得那个味。”
想起鸡蛋饼,陈嘉嘉咽了口口水,“晚上我们也吃韭菜鸡蛋饼吧”。
陈嘉嘉又指着陈奕说道:“他好像没爸,他妈在村里是个泼辣的,我见过她和别人吵架,完全就是一泼、呃,可凶着呢。”
泼妇二字终究被陈嘉嘉咽了回去。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让她知道这么说一个妇女同志是不合适的。
陈嘉嘉有公主脾气,不喜欢比她长的漂亮的女同志,只喜欢别人捧着她,嫌弃乡下的贫穷,这一切都源自于她从小生活的环境造成的骨子里的高高在上。但若说她心眼有多坏,那倒也真没有。
“爸,虽然我在五里桥大队没待多久,但那里的贫穷给了我很深的印象。她们平日里吃棒子面,还会去野地里挖野菜,要是让我生活在那里,我肯定是遭不住。不过我住的这家条件在村里算是还不错的,姜同志的母亲是从沪市下乡扎根在当地的知青…”
陈嘉嘉絮絮叨叨的说了一堆,喝了一口水后就听她爸问道:“这位陈同志的母亲姓什么你知道吗?”
陈嘉嘉不知道她爸为什么会打听这个,却还是说道:“我听大队里的人都叫她王寡妇。”
陈进华怔在了当场。
他想,哪有这么巧合的事?
她的名字他都要记不清了,她家里太穷,孩子又太多,小小的就被送去了他家,以前人人都喊她六丫,后来他有学问的爸给她取了名字,就叫王素梅。
他从海岛调到首都后,回家去接人时才知道她早就失踪了。邻居说他妈要把她嫁给别人,她连夜跑了,跑的不知所踪,他连找都不知道去哪找。
“爸,爸,你在想什么呢?”
陈嘉嘉连叫几声才才陈进华喊回魂。
陈进华摇摇头,“没什么。”
他想,许是他想的太多了,天下哪有这么巧合的事?可陈奕那张和他年轻时有些像的脸又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
他将心中的些许异样压下,开始教导自己的女儿,“你自己都说了,让你生活下乡下你肯定也遭不住,可你要知道,咱们国家现在大部分都是这样的状况,平日里你还挑三拣四,想想那些连饭都吃不饱的人,就不觉得羞愧?”
陈嘉嘉心中有羞愧,但不多。
她家条件比别人好那也是她爸妈有本事,她爸脖子后的伤疤痕迹到现在还发着黑,可见当初有多凶险。
现在家里的一切是她爸靠性命搏来的,她吃喝起来并不心虚,不过面对陈进华的谆谆教导,陈嘉嘉还是识趣的点头,“我知道了爸,以后我肯定不会浪费粮食。”
让她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改变国家的现状,陈嘉嘉觉得是天方夜谭,她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那完全是不可能的事。她顶多做到不浪费粮食,以后拍电影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了。
给点票呗(~_~;)
第119章 有缘再见
电影制片厂的工作按照最原本的计划早该完成回去了,因为陈嘉嘉的身体原因耽误了些时间,在姜馨玉星期五放假这天,所有工作终于全部完成了。
此时姜馨玉家的小院里可有不少人,陈秀云在厨房里炖鸡,鸡肉土豆的香味直让人流口水。
一众人快要离别了,难免都有些不舍。
制片厂的同志们来的时候觉得这里又穷又破,真到要离开时,却又有些舍不得。
等姜馨玉端着洗好的衣裳回来时,土豆菇子炖鸡出了锅,另外之前方士斌提过来的五花肉也早就烧好了,还有嫩南瓜炒田鸡,凉拌黄瓜,肉丝茄子,干煸豆角,外加一个凉拌凉粉以及一个已经凉了的勾了芡的菠菜鸡蛋的咸汤。
家里桌子椅子不够,又去隔壁借了桌椅过来,两张桌子上坐的满满当当。制片厂的同志都来肯定坐不下,大部分人都在大队里的棚子那边吃大锅饭呢。
一行人掏钱掏票,陈秀云一概不收。
很快韭菜鸡蛋饼就一张张的出了锅,摞起了很厚的一层。
炒田鸡里今天添加了嫩嫩的还没长熟的南瓜以及没结果的南瓜花,趁着田鸡还在锅里时,陈秀云同志又凉拌了个黄瓜。
雨越来越小,天却始终阴着,制片厂的同志不知道去哪拍戏了,姜玉珠和李月珍直到姜馨玉都洗完澡了还没回来。
姜馨玉坐在凳子上趴在床边翻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陈奕的声音在院外响起。
她的头发还潮着,却见他身上都湿了。
“下着雨你怎么来了?”
陈奕的脚上都是泥,布鞋已经湿透了,他把伞立在墙根下,抹了抹手臂上的水,“我怕你冒着雨去学校,就来看看。”
她道:“你咋那么傻。”
嘴上骂他傻,不过心里甜滋滋的。
陈秀云从里屋探出头,“吃饭没?正好在这吃点,馨玉,去给陈奕盛饭来。”
陈奕忙拒绝,“婶儿别麻烦了,今天既然不去学校,我就先回家了,明天早上我早早的来。”
见他弯腰要拿伞,姜馨玉干脆把直接把他拽进了屋,“你坐着,吃完再回去。”
他湿透的鞋上沾满的泥说明他是走着回来的,姜馨玉怎么会不心疼他。
灶眼里还热着,锅里的水温着,篦子上的鸡蛋饼半盆菜还在锅里闷着,带着温热的气息。
姜馨玉盛了一碗菜出来,上面盖着鸡蛋饼,把筷子递给他,“放心吧,今天的菜不辣。”
她还记得那次炒的太辣,他压根就没吃几口菜却干了一碗米饭。从前和他吃饭的次数屈指可数,对他的饮食习惯根本就不了解。
陈奕还是第一次吃炒南瓜花,咸香爽滑又带着肉香的口感还挺美味。
几张饼子一碗菜下肚,他身上确实舒坦了不少。
等把人送走了,陈秀云看着哼着小调的姜馨玉轻笑了声。
她还记得小闺女以前大言不惭的说“反正有陈奕兜底”这种话的样子。小闺女就是嘴硬,现在还没嫁过去就知道心疼人了。不过让她看,陈奕这小伙子还是挺不错的。
夫妻之间想过的长久,就讲究个你心疼我我体谅你,哪怕日子过得艰难,也总有好起来的那天。
到了晚上制片厂的同志们还没回来,陈秀云已经觉得不对劲了,姜馨玉还跑去问了留在大队里的给制片厂同志们做饭的厨子。
厨子说今天他们去龟子山西面取景了。
龟子山不是一座高山,因为形像乌龟才被山脚下的大队称呼为龟子山。
五里桥大队和沈庄大队都是龟子山脚下的大队,离的虽近,但到底不是一个方向的。
姜馨玉和陈秀云正担心时,制片厂回来送信的人来了。
沈庄大队那边雨下的太大,一众在山上拍摄的同志们暂时被困在上面了,得等下山的路干的差不多再走,不然人和机器都有可能被摔坏。
好歹知道了那边什么情况,母女俩微微安心。
这一夜里姜馨玉是没怎么睡安稳,屋里头的陈秀云也翻来覆去的。
第二天早上天还没亮,陈秀云就把姜馨玉喊起来了。
母女俩简单的吃过饭后,陈秀云给姜馨玉装了一罐腌好的酸黄瓜,又把粮食提上,陈奕穿着雨鞋打着伞来时顺手接过包袱背在了肩上。
“路上慢点啊。”
陈秀云看着两人的背影消失在村口,心里惦记着姜玉珠怎么样了。
今日的清晨很凉快,没有一丝闷热,鸟儿的鸣叫声清脆悠远。
路上并没有人,两人便光明正大的牵着手肩并肩的走着。
到了校门口,陈奕低头看着她交代道:“星期五放学我要是不在门口,你就和同学结伴走,我要是有空,肯定提前在这等着。”
她“嗯嗯”的点着头。
他每个星期基本上都要交代一遍,从前她都没发现他这么婆婆妈妈。
“我姐今天要是回来了,明天你有空就来给我报个信。”
陈奕点着头说道:“快进去吧。”
被姜馨玉惦记的姜玉珠同志在中午时终于回了家。
沈庄大队那边的雨下的更大些,昨天下了一天,那路根本没法走,一位男同志还从坡上滚下去摔了腿。索性昨天晚上雨停了,上午又被太阳晒了晒,众人勉强能下山了。
第118章 陈进华
星期二中午时陈奕带着国营饭店的肉包子来看姜馨玉,把姜玉珠已经平安回家的事告诉了她。
姜馨玉松了一口气,觉得肉包子都更香了。
一个星期转瞬即过,让姜馨玉舒心的是,最近几天时不时滴点小雨,天气都没这么闷热了,虽然每天免不了要劳动,但在学校的日子总归是比在大队上轻松的。
六月初,天气好时更炎热了。
刊登上了那次表彰大会照片的报纸也出现在了不少人的桌案头。
公安同志们的英勇无畏该被全国人民所知晓,而拐卖妇女儿童的事件也要给全国人民敲响警钟,才能避免更多这样的事件发生。
某军区家属院内,一身绿色军装严肃威严的陈进华正坐在椅子前看报纸,看到有拐卖妇女的事件,他眉头皱起。
身上红疹在回到首都后已经全部消下去的陈嘉嘉从外进屋,看到他爸这么严肃,问道:“爸你看什么看的这么认真?”
陈进华年纪已经不小了,肃起一张脸时嘴角边的沟壑都写着严肃,不过陈嘉嘉并不怕他,毕竟他从小就疼她,他虽然严厉,但绝对能称的上一句慈父。
陈进华粗糙的手指指着报纸上写着拐卖妇女案件的地方严肃说道:“我没想到现在竟然有拐卖妇女的,拐子就该木仓毙。”
陈嘉嘉坐到陈进华旁边看着他手指指着的地方,视线移到文字下面的配图上时,一眼就看到了照片上立在一群公安中的姜馨玉和陈奕。
“她俩竟然上报纸了?”陈嘉嘉语气惊讶。
“怎么,你认识?”陈进华的目光移到了照片上,看到陈奕的脸时眉头皱了皱,看到这张脸,他心中难免浮起微妙的情绪。
“我之前去拍电影,就是住的她家。那个地方克我,蚊虫太多,疹子怎么也消不下去,回来没几天就好了。”
陈嘉嘉的语气中都是怨念,这可是她第一次拍电影,还是重要的女主角,可就因为她不争气的身体,还没拍到一半愣是回来了。
那个又穷又破的地方就是克她,不然她哪能这么倒霉。
“这两位同志叫什么?”陈进华自从看到陈奕的照片,就无法忽视心中的异样。
陈嘉嘉随意的说道:“女同志叫姜馨玉,男同志叫陈奕,她俩还是对象关系来着。”
陈嘉嘉虽然不喜欢姜馨玉,但不能否认她长的确实好。而陈奕虽然也是乡下人,但他长的也很周正精神,身上有股斯文劲,俩人身上都没有乡下人土巴巴的气息。
听到陈奕也姓陈,陈进华眉头微微动了动,随即说道:“也没听你说过拍电影时在乡下的经历,今天我正好有空听,不和爸讲讲。”
陈嘉嘉不满说道:“我给我妈说过,你天天都在忙,确实是没空听我说。”
抱怨完后,陈嘉嘉说道:“也没什么好说的,乡下么,蚊虫特别多,还专门就咬我,提起来我就生气,那边的房屋下一场雨就塌了。我住的那家连电灯都没有,村里拉电灯的人家很少,茅厕臭的要命。不过这位姜同志的妈摊的鸡蛋饼很好吃,我现在还记得那个味。”
想起鸡蛋饼,陈嘉嘉咽了口口水,“晚上我们也吃韭菜鸡蛋饼吧”。
陈嘉嘉又指着陈奕说道:“他好像没爸,他妈在村里是个泼辣的,我见过她和别人吵架,完全就是一泼、呃,可凶着呢。”
泼妇二字终究被陈嘉嘉咽了回去。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让她知道这么说一个妇女同志是不合适的。
陈嘉嘉有公主脾气,不喜欢比她长的漂亮的女同志,只喜欢别人捧着她,嫌弃乡下的贫穷,这一切都源自于她从小生活的环境造成的骨子里的高高在上。但若说她心眼有多坏,那倒也真没有。
“爸,虽然我在五里桥大队没待多久,但那里的贫穷给了我很深的印象。她们平日里吃棒子面,还会去野地里挖野菜,要是让我生活在那里,我肯定是遭不住。不过我住的这家条件在村里算是还不错的,姜同志的母亲是从沪市下乡扎根在当地的知青…”
陈嘉嘉絮絮叨叨的说了一堆,喝了一口水后就听她爸问道:“这位陈同志的母亲姓什么你知道吗?”
陈嘉嘉不知道她爸为什么会打听这个,却还是说道:“我听大队里的人都叫她王寡妇。”
陈进华怔在了当场。
他想,哪有这么巧合的事?
她的名字他都要记不清了,她家里太穷,孩子又太多,小小的就被送去了他家,以前人人都喊她六丫,后来他有学问的爸给她取了名字,就叫王素梅。
他从海岛调到首都后,回家去接人时才知道她早就失踪了。邻居说他妈要把她嫁给别人,她连夜跑了,跑的不知所踪,他连找都不知道去哪找。
“爸,爸,你在想什么呢?”
陈嘉嘉连叫几声才才陈进华喊回魂。
陈进华摇摇头,“没什么。”
他想,许是他想的太多了,天下哪有这么巧合的事?可陈奕那张和他年轻时有些像的脸又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
他将心中的些许异样压下,开始教导自己的女儿,“你自己都说了,让你生活下乡下你肯定也遭不住,可你要知道,咱们国家现在大部分都是这样的状况,平日里你还挑三拣四,想想那些连饭都吃不饱的人,就不觉得羞愧?”
陈嘉嘉心中有羞愧,但不多。
她家条件比别人好那也是她爸妈有本事,她爸脖子后的伤疤痕迹到现在还发着黑,可见当初有多凶险。
现在家里的一切是她爸靠性命搏来的,她吃喝起来并不心虚,不过面对陈进华的谆谆教导,陈嘉嘉还是识趣的点头,“我知道了爸,以后我肯定不会浪费粮食。”
让她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改变国家的现状,陈嘉嘉觉得是天方夜谭,她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那完全是不可能的事。她顶多做到不浪费粮食,以后拍电影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了。
给点票呗(~_~;)
第119章 有缘再见
电影制片厂的工作按照最原本的计划早该完成回去了,因为陈嘉嘉的身体原因耽误了些时间,在姜馨玉星期五放假这天,所有工作终于全部完成了。
此时姜馨玉家的小院里可有不少人,陈秀云在厨房里炖鸡,鸡肉土豆的香味直让人流口水。
一众人快要离别了,难免都有些不舍。
制片厂的同志们来的时候觉得这里又穷又破,真到要离开时,却又有些舍不得。
等姜馨玉端着洗好的衣裳回来时,土豆菇子炖鸡出了锅,另外之前方士斌提过来的五花肉也早就烧好了,还有嫩南瓜炒田鸡,凉拌黄瓜,肉丝茄子,干煸豆角,外加一个凉拌凉粉以及一个已经凉了的勾了芡的菠菜鸡蛋的咸汤。
家里桌子椅子不够,又去隔壁借了桌椅过来,两张桌子上坐的满满当当。制片厂的同志都来肯定坐不下,大部分人都在大队里的棚子那边吃大锅饭呢。
一行人掏钱掏票,陈秀云一概不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