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年代好年华 第66节
等把所有东西都归置好,陈秀云戳了戳姜馨玉的脑门,“你出门容易出事,以后可少去那偏僻的地方。”
姜馨玉不服,“这谁能预料到会出事?我和陈奕这也算做了好事,间接的帮了被拐的妇女们。”
姜馨玉从前看过新闻,以为拐卖妇女是发生在八九十年代到两千年,却没想到这个时候就有拐卖妇女的了。
那天虽然惊险,可是间接救了几位妇女同志,姜馨玉现在觉得很庆幸。
陈秀云拿起挂在墙上的帽子,放到姜馨玉头上,没好气的说道:“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这磨蹭是要偷懒,赶紧去晒谷场干活去。”
姜馨玉服了,突然间觉得身躯好疲惫。
听到她叹气,陈秀云也很无语。
陈秀云不知道小闺女是怎么回事,明明从前是多勤快的一个人,现在怎么一干活就一副头疼的样子。她想了想,觉得可能得赖陈奕,都是被他给惯的。可这也说明了陈奕这年轻伙子不错,以后也肯定是个疼媳妇的。
县里的公安和苗月、何志三位同志的出现阵仗还是挺大的,大队里的人难免打听发生了什么事。
姜馨玉回到晒谷场还被在晒谷场里干活的社员们给围了。
听说她和陈奕还得了先进分子的称号,一个二个羡慕的不得了。
天快黑下来的时候,姜馨玉和文桂丽几人合力把麦子全部铲起来装好,再送回库房里,毕竟谁也不能保证夜里不下雨。
晚上库房外头也是要守着人的,不过这就轮不到姜馨玉了,守库房的都是村里的大老爷们和青壮,夜里只能不讲究的睡在库房门口的土地上。
何家是真心感谢,很大方的送了一条肉一只鸡外加一条大前门,这算下来可要不少钱了。
现在天热,鸡是活的,还能养一养,但肉放过夜可能就有味道了。
昨天才吃了张华提过来的肉,今天又有肉吃了,姜馨玉都觉得这日子有点美。
姜玉珠的电影再有个个把星期就全部结束了,在陈秀云想在方士斌他们走前请人来家里吃一顿,这只大公鸡就得留到那个时候。
红油赤酱香味浓郁的红烧肉里掺着今年刚下来的土豆炖了一锅,汤汁都是浓稠的,颜色看起来非常有食欲,煮的绵软的土豆都吸满了肉香,配上棒子面的窝窝头,让人吃的停不下来。
姜馨玉这个不爱吃肥肉的都觉得陈秀云今天做的红烧肉一点都不腻,非常软烂。
吃完饭又开了两个小香瓜,小风再一吹,那个舒坦呀。
到了星期五那天,姜馨玉换上了自己那身最体面的衣服,在吃过早饭后坐上了陈奕的自行车,两人出发去县城了。
陈奕穿的是陈秀云同志新给他做的衬衣,穿上是有一点大,但扎到裤子里也显不出什么。他身量高,体型挺拔匀称,长的精神利落又干净,站在那看起来就稳重可靠。
今天可是表彰大会呢,这么光荣且重要的事,当然不能缺席啦。
办表彰大会的大礼堂虽然看起来没有后世的各种会堂富丽堂皇,但充斥着一股庄严肃穆的感觉,被公安同志迎进去之后,姜馨玉都下意识收敛了平日里的嬉皮笑脸,也变的严肃认真了起来。
第116章 看望何勇
庄严肃穆的礼堂之内,穿着公安制服的公安同志们各个坐的腰杆笔挺,帽子都戴的一丝不苟,各个严肃认真。
姜馨玉真心觉得兵哥哥和公安同志就是最帅的。
市里安公系统的领导都来了,坐在上首讲着话。
姜馨玉觉得非常荣幸,能在这种场合被喊姓名。更让她惊喜的是,除了前天送去的搪瓷缸子那些奖励还不算,她和陈奕每个人又被奖励了五元。
最后全体大合影,俩人的身影荣幸的定格在了照相机内。
这张照片是要登上省报的,会被很多人传阅观看。
出了大礼堂,已经两点多了,陈奕问她饿不饿。
姜馨玉有点兴奋的拍了拍在手中折好的五元的钱币说道:“我记得有次拍卖会上就有这种的五元钱,拍了三十六万港币。”
陈奕眉尾微挑,“所以…?”
姜馨玉信誓旦旦:“我要完整的放好,以后三十六万就是我的了!”
陈奕无话可说,还有点想笑,把自己的五块也递给她,“再给你三十六万。”
姜馨玉认真摇头,“它能卖到三十六万是因为它稀少,这一张,我替你花了吧。”
陈奕差点没笑出声,他把钱递给她,“去花吧。”
姜馨玉满意的点头,点评似的说道:“你现在非常上道,我很满意。”
陈奕觉得她有点幼稚,可这小模样又真的招他稀罕。
俩人去了县里的国营饭店,姜馨玉兜里有陈秀云给的粮票,这大热的天,在征求过他的意见后,姜馨玉点了两碗过了凉水的肉饺子。
接着,两人骑车去了机械厂的家属院。
何勇是供销社的司机,苗月同志和何志都在机械厂上班,他们的房子也在机械厂。
姜馨玉早上走时,陈秀云就去地里摘了两个发白的香瓜,又摘了些黄瓜、豆角这些时令蔬菜,这是专门让她带上去看何勇的。
何家虽然是县城的,吃这些蔬菜水果的可没村里的方便。
王寡妇也把自家母鸡下的蛋都装上了,她家自留地里的辣椒长的好,又给装了不少辣椒。
两人提的东西可不少,都挂在车把上用布兜装着。等进了家属院,都还没问人何家具体在哪呢,就看到了筒子楼前的大树下坐在椅子上的何勇。
他的腿上还绑着木板,手上拿着一把蒲扇悠哉的扇着,扭头看到他两人,坐直了身子,瞬间想起那天在车上黏黏糊糊的小年轻,当时他神志模糊间还以为俩人是结了婚的呢。
他拿着扇子对两人招手,“找我呢是吧,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
两人对着他叫了一声“叔”,又问他好些没有。
三人说着话,筒子楼上在二楼正做饭的苗月听到了底下说话的动静,站在栏杆上向下探着身子,对两人喊道:“小陈小姜上来说话。”
何勇拄着一根拐起身,陈奕伸手去扶他,怕他走不稳给摔了。
何勇摆摆手,“我一条腿上楼也行,这几天多走走,以后腿好不利索也没事。”
筒子楼看起来比乡下的土坯房篱笆院气派,但走上去才知道里头有多逼仄。
一条外走廊本来就不宽,家家户户还在门口堆了东西,东头就一个做饭的地,西头的厕所味道在大夏天里散发着很浓重的味道,此时厕所和饭菜的混合气味实在是让人一言难尽。
姜馨玉觉得,还是她家的篱笆院好,空间大不说,茅厕也不在院里头,除了猪圈的味道有点重,基本没别的毛病。
何勇身形本就健壮,一蹦起来地面都在咚咚跳。天热的连蝉都懒得叫了,等上了楼何勇流了一脖子汗,他脸庞红彤彤的,一看就累的不轻。
“叔这体力真是没得说。”
何勇挺起胸膛骄傲的说道:“那可不,都是以前当兵那会练出来的。”
苗月看到两人提的东西,笑着说:“来就来,还带东西干什么。”
“都是自家种的,没花一分钱,叔婶都是敞亮人,我们送这些东西你们别看不上就好。”
苗月笑着瞅了姜馨玉一眼,“就你会说话,我在城里还吃不到这香瓜呢,哪能嫌弃。”
苗月扬声让自己的小闺女拿饼干果子出来招待客人。
“吃饭没?你俩和我们一起吃点。”说着苗月就拿碗去盛饭。
姜馨玉忙道:“吃了吃了,刚才我俩去饭店吃饭的饺子,吃完才来的。婶子你们这吃的是哪顿饭?”
苗月道:“一天两顿,整层楼就那一个厨房,都得错开了用,现在吃的是第二顿。”也就是她今天休班,这会才能在家提前把饭做了。
何勇家虽然日子过得还不错,但在住房的问题上也是相当紧张的。家里儿女多,大儿子何志结婚了,但还没分到房,带着媳妇住在家里,二儿子在铁路部门工作,因为长时间不回家,倒还缓和了家里的住房压力,还有俩闺女挤在一个房间里,面积不大的房子里住了六口人。
姜馨玉和陈奕两人就是来看看何勇,苗月是个很热情的人,说了一通后两人识趣的起身告辞。
屋里挺闷热,坐了不到二十分钟她就出了一身汗,怪不得何勇会老神在在的坐在树下乘凉。
等回到家时,天色将将擦黑,两人刚到院门口,就被热情的社员们围着了。
社员们都刚刚从地里回来,一个二个头上的汗还没抹干净呢,可他们太想听听表彰大会什么样了。
陈奕可以在酒桌上应酬,可以在会议上面不改色,但对于社员们这种热情还是遭不住。
他又想起第一天把自行车骑回来时被社员们围住的样子了。那辆普普通通的自行车在社员们眼中好像是私人飞机!
今天和那天,何其相似。
姜馨玉看他浑身不自在,心里嘿嘿笑,挺身而出对着大爷婶子大娘们吹起了牛皮。
大礼堂怎么怎么气派,场面怎么庄荣肃穆,一群穿着军绿色公安制服的公安同志们有多帅,市里的领导们都来了,两人还被评为了先进分子有幸和领导以及公安同志们拍了大合照…
最后她总结,可要看好了家里的妇女同志和小孩,有拐子专门干这杀千刀的勾当。
姜馨玉像是说话本一样,描述的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一群大爷婶子们频频点头附和,她家的院门口仿佛成了她的专场。
陈奕看着这样的姜馨玉,清湛的眼眸中浮起淡淡的笑意。
姜馨玉说的口干舌燥,终于把一群意犹未尽的社员们打发走了。
陈秀云已经切好的香瓜,招呼陈奕一起吃,随即递给了姜馨玉一块,“风头出够了吧,吃个瓜润润嗓子。”
姜馨玉嘿嘿一笑。
第117章 甜滋滋
农忙假的最后一天,大中午的天空就阴了下来,乌云密布又刮起了小风,闷热中夹着湿气,这是要下雨的前兆。
姜馨玉和一众在晒谷场上的社员们赶忙把晾晒在地上的作物全部装进袋子里转移进库房,还没忙完时,小雨淅淅沥沥的下了起来,有越下越大之势。
在地里劳动的社员们也都提着工具陆陆续续回家了,姜馨玉到家时,陈秀云正在收衣服,姜玉珠和李月珍同志并没有回来。
一场雨下了半个小时,空气变的凉爽起来,中雨转小雨,看天色,这一时半会的估计也停不了。
陈秀云收完衣服说道:“摊个韭菜鸡蛋饼吃吧,把昨天抓回来的田鸡也炒了。”
姜馨玉跟小鸡啄米似的点头,“可以可以,吃完我洗个澡洗个头,也要去学校了,就是不知道雨能不能停。”
“停不了明天早上起早点去。”陈秀云带着草帽去自留地里割韭菜。
韭菜鸡蛋饼,除了要费白面,剩下的都是自家产的,用不着钱,还有炒田鸡,也就是费些油的事。
整片天地都变成了乌青之色,姜馨玉和小黑一起坐在屋檐下看着雨珠连绵而下,织起硕大的雨幕,把天地连接在一起,让地表变的泥泞,消除了大地的炎热。
此时她坐在屋檐下就觉得舒坦,一场雨让她提前回了家,不用再弯着腰劳作,她甚至希望每当她放假回家都来这么一场雨。不过也只是想想罢了,要是时不时来一场雨,社员们还怎么丰收吃饭?
自留地里的蔬菜今年长的很好,一些黄瓜再不摘都要变老了。陈秀云拿着盆摘了不少蔬菜,回程时进了王寡妇家,留下了不少菜。
陈奕今天不在家,就王寡妇一人在家,她正坐在屋檐下剁猪草。
姜馨玉不服,“这谁能预料到会出事?我和陈奕这也算做了好事,间接的帮了被拐的妇女们。”
姜馨玉从前看过新闻,以为拐卖妇女是发生在八九十年代到两千年,却没想到这个时候就有拐卖妇女的了。
那天虽然惊险,可是间接救了几位妇女同志,姜馨玉现在觉得很庆幸。
陈秀云拿起挂在墙上的帽子,放到姜馨玉头上,没好气的说道:“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这磨蹭是要偷懒,赶紧去晒谷场干活去。”
姜馨玉服了,突然间觉得身躯好疲惫。
听到她叹气,陈秀云也很无语。
陈秀云不知道小闺女是怎么回事,明明从前是多勤快的一个人,现在怎么一干活就一副头疼的样子。她想了想,觉得可能得赖陈奕,都是被他给惯的。可这也说明了陈奕这年轻伙子不错,以后也肯定是个疼媳妇的。
县里的公安和苗月、何志三位同志的出现阵仗还是挺大的,大队里的人难免打听发生了什么事。
姜馨玉回到晒谷场还被在晒谷场里干活的社员们给围了。
听说她和陈奕还得了先进分子的称号,一个二个羡慕的不得了。
天快黑下来的时候,姜馨玉和文桂丽几人合力把麦子全部铲起来装好,再送回库房里,毕竟谁也不能保证夜里不下雨。
晚上库房外头也是要守着人的,不过这就轮不到姜馨玉了,守库房的都是村里的大老爷们和青壮,夜里只能不讲究的睡在库房门口的土地上。
何家是真心感谢,很大方的送了一条肉一只鸡外加一条大前门,这算下来可要不少钱了。
现在天热,鸡是活的,还能养一养,但肉放过夜可能就有味道了。
昨天才吃了张华提过来的肉,今天又有肉吃了,姜馨玉都觉得这日子有点美。
姜玉珠的电影再有个个把星期就全部结束了,在陈秀云想在方士斌他们走前请人来家里吃一顿,这只大公鸡就得留到那个时候。
红油赤酱香味浓郁的红烧肉里掺着今年刚下来的土豆炖了一锅,汤汁都是浓稠的,颜色看起来非常有食欲,煮的绵软的土豆都吸满了肉香,配上棒子面的窝窝头,让人吃的停不下来。
姜馨玉这个不爱吃肥肉的都觉得陈秀云今天做的红烧肉一点都不腻,非常软烂。
吃完饭又开了两个小香瓜,小风再一吹,那个舒坦呀。
到了星期五那天,姜馨玉换上了自己那身最体面的衣服,在吃过早饭后坐上了陈奕的自行车,两人出发去县城了。
陈奕穿的是陈秀云同志新给他做的衬衣,穿上是有一点大,但扎到裤子里也显不出什么。他身量高,体型挺拔匀称,长的精神利落又干净,站在那看起来就稳重可靠。
今天可是表彰大会呢,这么光荣且重要的事,当然不能缺席啦。
办表彰大会的大礼堂虽然看起来没有后世的各种会堂富丽堂皇,但充斥着一股庄严肃穆的感觉,被公安同志迎进去之后,姜馨玉都下意识收敛了平日里的嬉皮笑脸,也变的严肃认真了起来。
第116章 看望何勇
庄严肃穆的礼堂之内,穿着公安制服的公安同志们各个坐的腰杆笔挺,帽子都戴的一丝不苟,各个严肃认真。
姜馨玉真心觉得兵哥哥和公安同志就是最帅的。
市里安公系统的领导都来了,坐在上首讲着话。
姜馨玉觉得非常荣幸,能在这种场合被喊姓名。更让她惊喜的是,除了前天送去的搪瓷缸子那些奖励还不算,她和陈奕每个人又被奖励了五元。
最后全体大合影,俩人的身影荣幸的定格在了照相机内。
这张照片是要登上省报的,会被很多人传阅观看。
出了大礼堂,已经两点多了,陈奕问她饿不饿。
姜馨玉有点兴奋的拍了拍在手中折好的五元的钱币说道:“我记得有次拍卖会上就有这种的五元钱,拍了三十六万港币。”
陈奕眉尾微挑,“所以…?”
姜馨玉信誓旦旦:“我要完整的放好,以后三十六万就是我的了!”
陈奕无话可说,还有点想笑,把自己的五块也递给她,“再给你三十六万。”
姜馨玉认真摇头,“它能卖到三十六万是因为它稀少,这一张,我替你花了吧。”
陈奕差点没笑出声,他把钱递给她,“去花吧。”
姜馨玉满意的点头,点评似的说道:“你现在非常上道,我很满意。”
陈奕觉得她有点幼稚,可这小模样又真的招他稀罕。
俩人去了县里的国营饭店,姜馨玉兜里有陈秀云给的粮票,这大热的天,在征求过他的意见后,姜馨玉点了两碗过了凉水的肉饺子。
接着,两人骑车去了机械厂的家属院。
何勇是供销社的司机,苗月同志和何志都在机械厂上班,他们的房子也在机械厂。
姜馨玉早上走时,陈秀云就去地里摘了两个发白的香瓜,又摘了些黄瓜、豆角这些时令蔬菜,这是专门让她带上去看何勇的。
何家虽然是县城的,吃这些蔬菜水果的可没村里的方便。
王寡妇也把自家母鸡下的蛋都装上了,她家自留地里的辣椒长的好,又给装了不少辣椒。
两人提的东西可不少,都挂在车把上用布兜装着。等进了家属院,都还没问人何家具体在哪呢,就看到了筒子楼前的大树下坐在椅子上的何勇。
他的腿上还绑着木板,手上拿着一把蒲扇悠哉的扇着,扭头看到他两人,坐直了身子,瞬间想起那天在车上黏黏糊糊的小年轻,当时他神志模糊间还以为俩人是结了婚的呢。
他拿着扇子对两人招手,“找我呢是吧,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
两人对着他叫了一声“叔”,又问他好些没有。
三人说着话,筒子楼上在二楼正做饭的苗月听到了底下说话的动静,站在栏杆上向下探着身子,对两人喊道:“小陈小姜上来说话。”
何勇拄着一根拐起身,陈奕伸手去扶他,怕他走不稳给摔了。
何勇摆摆手,“我一条腿上楼也行,这几天多走走,以后腿好不利索也没事。”
筒子楼看起来比乡下的土坯房篱笆院气派,但走上去才知道里头有多逼仄。
一条外走廊本来就不宽,家家户户还在门口堆了东西,东头就一个做饭的地,西头的厕所味道在大夏天里散发着很浓重的味道,此时厕所和饭菜的混合气味实在是让人一言难尽。
姜馨玉觉得,还是她家的篱笆院好,空间大不说,茅厕也不在院里头,除了猪圈的味道有点重,基本没别的毛病。
何勇身形本就健壮,一蹦起来地面都在咚咚跳。天热的连蝉都懒得叫了,等上了楼何勇流了一脖子汗,他脸庞红彤彤的,一看就累的不轻。
“叔这体力真是没得说。”
何勇挺起胸膛骄傲的说道:“那可不,都是以前当兵那会练出来的。”
苗月看到两人提的东西,笑着说:“来就来,还带东西干什么。”
“都是自家种的,没花一分钱,叔婶都是敞亮人,我们送这些东西你们别看不上就好。”
苗月笑着瞅了姜馨玉一眼,“就你会说话,我在城里还吃不到这香瓜呢,哪能嫌弃。”
苗月扬声让自己的小闺女拿饼干果子出来招待客人。
“吃饭没?你俩和我们一起吃点。”说着苗月就拿碗去盛饭。
姜馨玉忙道:“吃了吃了,刚才我俩去饭店吃饭的饺子,吃完才来的。婶子你们这吃的是哪顿饭?”
苗月道:“一天两顿,整层楼就那一个厨房,都得错开了用,现在吃的是第二顿。”也就是她今天休班,这会才能在家提前把饭做了。
何勇家虽然日子过得还不错,但在住房的问题上也是相当紧张的。家里儿女多,大儿子何志结婚了,但还没分到房,带着媳妇住在家里,二儿子在铁路部门工作,因为长时间不回家,倒还缓和了家里的住房压力,还有俩闺女挤在一个房间里,面积不大的房子里住了六口人。
姜馨玉和陈奕两人就是来看看何勇,苗月是个很热情的人,说了一通后两人识趣的起身告辞。
屋里挺闷热,坐了不到二十分钟她就出了一身汗,怪不得何勇会老神在在的坐在树下乘凉。
等回到家时,天色将将擦黑,两人刚到院门口,就被热情的社员们围着了。
社员们都刚刚从地里回来,一个二个头上的汗还没抹干净呢,可他们太想听听表彰大会什么样了。
陈奕可以在酒桌上应酬,可以在会议上面不改色,但对于社员们这种热情还是遭不住。
他又想起第一天把自行车骑回来时被社员们围住的样子了。那辆普普通通的自行车在社员们眼中好像是私人飞机!
今天和那天,何其相似。
姜馨玉看他浑身不自在,心里嘿嘿笑,挺身而出对着大爷婶子大娘们吹起了牛皮。
大礼堂怎么怎么气派,场面怎么庄荣肃穆,一群穿着军绿色公安制服的公安同志们有多帅,市里的领导们都来了,两人还被评为了先进分子有幸和领导以及公安同志们拍了大合照…
最后她总结,可要看好了家里的妇女同志和小孩,有拐子专门干这杀千刀的勾当。
姜馨玉像是说话本一样,描述的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一群大爷婶子们频频点头附和,她家的院门口仿佛成了她的专场。
陈奕看着这样的姜馨玉,清湛的眼眸中浮起淡淡的笑意。
姜馨玉说的口干舌燥,终于把一群意犹未尽的社员们打发走了。
陈秀云已经切好的香瓜,招呼陈奕一起吃,随即递给了姜馨玉一块,“风头出够了吧,吃个瓜润润嗓子。”
姜馨玉嘿嘿一笑。
第117章 甜滋滋
农忙假的最后一天,大中午的天空就阴了下来,乌云密布又刮起了小风,闷热中夹着湿气,这是要下雨的前兆。
姜馨玉和一众在晒谷场上的社员们赶忙把晾晒在地上的作物全部装进袋子里转移进库房,还没忙完时,小雨淅淅沥沥的下了起来,有越下越大之势。
在地里劳动的社员们也都提着工具陆陆续续回家了,姜馨玉到家时,陈秀云正在收衣服,姜玉珠和李月珍同志并没有回来。
一场雨下了半个小时,空气变的凉爽起来,中雨转小雨,看天色,这一时半会的估计也停不了。
陈秀云收完衣服说道:“摊个韭菜鸡蛋饼吃吧,把昨天抓回来的田鸡也炒了。”
姜馨玉跟小鸡啄米似的点头,“可以可以,吃完我洗个澡洗个头,也要去学校了,就是不知道雨能不能停。”
“停不了明天早上起早点去。”陈秀云带着草帽去自留地里割韭菜。
韭菜鸡蛋饼,除了要费白面,剩下的都是自家产的,用不着钱,还有炒田鸡,也就是费些油的事。
整片天地都变成了乌青之色,姜馨玉和小黑一起坐在屋檐下看着雨珠连绵而下,织起硕大的雨幕,把天地连接在一起,让地表变的泥泞,消除了大地的炎热。
此时她坐在屋檐下就觉得舒坦,一场雨让她提前回了家,不用再弯着腰劳作,她甚至希望每当她放假回家都来这么一场雨。不过也只是想想罢了,要是时不时来一场雨,社员们还怎么丰收吃饭?
自留地里的蔬菜今年长的很好,一些黄瓜再不摘都要变老了。陈秀云拿着盆摘了不少蔬菜,回程时进了王寡妇家,留下了不少菜。
陈奕今天不在家,就王寡妇一人在家,她正坐在屋檐下剁猪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