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崔杜衡面色不变,如常笑道:“臣不担心这个,但陛下,四殿下的处置......您想好了吗?”
他见李怀熙面带不虞,又解释了一句:“臣斗胆进言,四殿下与那些世家关系紧密,您若顾忌着手足情......很可能会助长他们的气焰。”
李怀熙眸底极快地闪过一丝郁气,他忽而眯眼看向崔杜衡,笑道:“祝余不是崔家人吗?你怎么反倒急着让朕去打压这些世家?”
新帝的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崔杜衡只好闭嘴了。他知道新帝眼下并不想看到自己,便自觉请退。
李怀熙没怎么犹豫就答应了。
他答应的太快,两人之间沉默了一瞬,随后崔杜衡恭了恭身,转身走出灵堂。
他眯眼看着崔杜衡离开的背影,细长眉眼拢着灵堂幽白的光,显得有些诡异。
崔杜衡刚一离开灵堂,便与李沙棠碰上了。两人齐齐一怔。
李沙棠的视线不由自主地停在他殷红的唇畔上,待看到那上面未消的血痂时,她脸皮一红,又微微挪开视线,将目光留在他的脖颈旁。
他的颈子很白,几缕发丝绕在上面,随着喉结的滚动而微微松动。
他忽而伸出手,将颈上的碎发撩到耳后。
李沙棠眼前忽而没了视线的承载物,她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了什么,脸皮愈发深红,但她的神色却逐渐淡下来。
“劳烦公子让让,本殿还得赶去太庙。”她的语气客气又疏离。
她看着崔杜衡默默离开的侧影,目不斜视地往前走着,直到走了好长一段路,她忽又觉着不对。
她身后有人。
她剑眉微皱,随即步子拐了个弯儿,往那一旁走去。那道身影也随之跟上。
她又改了方向,那道身影继续跟上。
她忍了又忍,最终没忍住,一下转过身来,却差点撞进一个充满松香的怀抱里。
李沙棠表情一滞,她也没抬头,反而恶声恶气地问道:“崔公子作甚跟着本殿?”
她看不清崔杜衡的表情,只能听见他略带笑意的声音:“殿下这话好生无礼,此乃灵堂必经之路,怎么变成我跟着殿下了呢?”
此乃灵堂必经之路。
李沙棠猛然回神,她一下后退好几步,随后转过身,半响冷笑道:“随你吧。”
她不管身后事,便闷头走了一路,径自走进灵堂东侧。
东侧乃朝臣聚集之地,他们见着李沙棠来了,一个个议论纷纷。
“她怎么来了?先帝已......她还不安分些?”
“要我说,新帝已立,她这官职早该被摘了。”
“她先前还监视咱们......”
“她连陆相都敢冒犯。”
细细碎碎的声音若蚂蚁般爬过她的耳朵,令人厌烦。
他们不管事实真假,一股脑地给她编织着他们自以为的罪名。
李沙棠无视这些言论,径自找到一个角落,安静跪下。她身旁自动清出一圈人来。
灵堂只准四品及以上的官员以及夫人进入,陆飞鸿他们进不来。
偌大的灵堂,竟找不到几个对她心怀善意之人。
她正自嘲着,一股松香忽而落在她的身旁。
她斜眼睨着,只见崔杜衡淡着张脸,在她身旁笔直跪着。
崔杜衡现在还是白身,按理说,比她更没资格进灵堂。
可朝中众人皆知是他跟赵统领联手推新帝登基的,故而对他敬畏不已,竟无一人指出期间的不合理处。
她倏忽间收回头,闭着眼开始诵读祭文。
守灵期间需保持绝对寂静,李沙棠的进来只掀起一小股议论,又很快被那些大人物压下去了。
堂中顿时一片诵读声。
这样的日子一连过了十日,这期间风平浪静,总让李沙棠有种隐隐的不安。
许是上天看不惯她这般清闲过
日,第十日时,南蛮使者忽至。
使者不仅带了大量的贺礼,还带来了一则震惊朝野的消息:
南蛮王驾崩,拓跋宏继位,咸安公主成为南蛮皇后。
新王登基后,应王后请求,派使臣来拜访新帝。
李怀熙看着手上的拜帖,面上不知忧喜。
“拓跋宏登基后遵照着汉人仪制,守孝至今未办登基大典。”他沉声说着,“他此次来信是来示好的,想要我朝派出使臣来参加他一月后的大典......你说我要不要应?”
崔杜衡在一旁恭敬立着,闻言沉思了一会儿,复又笑道:“先帝临终前的愿望,便是与南蛮睦邻友好。如今南蛮新王主动递出橄榄枝,陛下接住又何妨?”
李怀熙放下帖子,小祥子马上给他倒了杯温茶。他抿了口茶,这才道:“话虽如此......祝余觉着,朕该派谁去呢?朝阳是先帝钦定的,是必然要去的,但随行文臣......”
他似有些犹豫,“祝余乃朝中栋梁,朕还需祝余帮朕稳定朝纲。可先帝遗旨不得不从,朕实在是为难啊!”
崔杜衡神色不变,只道:“先帝命臣去,臣自当听命,但陛下......”
他的脸色徒然严肃起来,“世家尾大不掉,必成祸患!”
“朕知道了,爱卿退下吧。”李怀熙揉着太阳穴,眼底隐隐带着抹不耐。
他看着崔杜衡离开乾清殿,这才对小祥子说:“将崔小姐带过来吧。”
崔玉娇婷婷袅袅地走过来,她一袭白衣娇弱,杏眼又雾蒙蒙的,似含了无限愁绪,又像那欲语还休的情愫。
“臣女拜见陛下,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她还未完全跪下去,李怀熙便握住她的胳膊,将她轻轻带起。
“崔小姐不必多礼,”李怀熙眼含笑意,“你先前与朕说的那句诗,朕想出下句了。”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他念着念着,不禁吟唱起来。
“陛下接的真好,”崔玉娇满眼濡慕,“春天的明月是这般多情,依旧眷恋着即将化泥的落花。”
她说着说着,便以袖掩面,情不自禁地哭了起来,“臣女就如这落花,很快便会在庄子上碾落成泥......”
李怀熙瞧着美人落泪,很快便慌了神。他怕唐突了佳人,便只好围在崔玉娇身侧,低声哄着。
眼看着崔玉娇泪流不止,他咬咬牙,忽而豪横道:“玉娇莫怕,待朕根基稳固后,朕定当迎你为后!”
崔玉娇用绢帕擦着眼角泪痕,闻言迟疑道:“陛下这般为我,怕是不太妥......”
她话还未说完,李怀熙心中已升万丈豪情,只道:“此事在朕,玉娇只等着便是了!”
“陛下,时辰不够了,该继续去守灵了!”小祥子眼见着时间不够了,只得硬着头皮提醒。
崔玉娇朝李怀熙盈盈一拜,念念不舍地望了李怀熙一眼,随即颇为懂事地离开了。
李怀熙看着佳人离去的背影,忽而抚平绣有五爪金龙的金袍,眉眼一厉。
他四弟还与玉娇有婚约,若他下令处死四弟,不仅对玉娇名声有害,还会惹玉娇伤心。
若要为两全法......那只得那样做了。
他招来小祥子,写下了他登基后的第一份圣旨:
一:封李沙棠为从三品禁军左将军,大将军仍由大太监李德昭担任。
二:封崔杜衡为正四品御史中丞,协助李沙棠出使南蛮。
三:李怀恒一心向佛,为父祈福,特赦留清正寺剃发修行。
第68章 三更合一李沙棠的刀尖抵上了崔杜衡的……
郝洲最后一缕晨钟荡碎时,李沙棠的刀尖抵上了崔杜衡的咽喉。
郝洲城郊的小径上冬风冷冽,两匹白马不安地踏着冷硬黑土,随行车队早在三里外被甩开。
李沙棠出发前故意在马匹饲料里掺了巴豆。
全车队除了他俩,其余人都因此滞留在魏家村。
“若本殿现在杀你......你说陛下会判你殉职身亡,还是判本殿公报私仇?”她握着雁翎刀的指节绷出青白,刀背从崔杜衡分明的下颚一路滑到微凸的喉结,最终在喉结出划出细微的血痕。
“殿下还不够狠。”崔杜衡的视线顺着刀背一路往下,轻声低喃着。
李沙棠皱眉,正想收回手。
他忽而弯眼笑了笑,桃花似的眼眸在阳光下折出透亮而温柔的色泽。
没等李沙棠从他那乍然的笑意里回过神来,他猛然圈住她握刀的手,微微缩紧,将刀锋对准咽喉,“应该这样......”
锋利的刀尖被阳光淬出烈烈强光,骤然闪进李沙棠的眼底,彻底照亮崔杜衡不断冒血的咽喉。
她急速收回刀,哒哒往后几步,微偏过头,气息有些不稳:“你也不怕本殿真杀了你!”
她的话音渐冷,又转回头,打量着崔杜衡。
她是真不理解这个人,她有一瞬是真动了杀心,想要借此机会将他杀了。
但他毫不畏惧,眼里甚至含着期盼。
这反而让她杀心消退,想看看他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他见李怀熙面带不虞,又解释了一句:“臣斗胆进言,四殿下与那些世家关系紧密,您若顾忌着手足情......很可能会助长他们的气焰。”
李怀熙眸底极快地闪过一丝郁气,他忽而眯眼看向崔杜衡,笑道:“祝余不是崔家人吗?你怎么反倒急着让朕去打压这些世家?”
新帝的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崔杜衡只好闭嘴了。他知道新帝眼下并不想看到自己,便自觉请退。
李怀熙没怎么犹豫就答应了。
他答应的太快,两人之间沉默了一瞬,随后崔杜衡恭了恭身,转身走出灵堂。
他眯眼看着崔杜衡离开的背影,细长眉眼拢着灵堂幽白的光,显得有些诡异。
崔杜衡刚一离开灵堂,便与李沙棠碰上了。两人齐齐一怔。
李沙棠的视线不由自主地停在他殷红的唇畔上,待看到那上面未消的血痂时,她脸皮一红,又微微挪开视线,将目光留在他的脖颈旁。
他的颈子很白,几缕发丝绕在上面,随着喉结的滚动而微微松动。
他忽而伸出手,将颈上的碎发撩到耳后。
李沙棠眼前忽而没了视线的承载物,她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了什么,脸皮愈发深红,但她的神色却逐渐淡下来。
“劳烦公子让让,本殿还得赶去太庙。”她的语气客气又疏离。
她看着崔杜衡默默离开的侧影,目不斜视地往前走着,直到走了好长一段路,她忽又觉着不对。
她身后有人。
她剑眉微皱,随即步子拐了个弯儿,往那一旁走去。那道身影也随之跟上。
她又改了方向,那道身影继续跟上。
她忍了又忍,最终没忍住,一下转过身来,却差点撞进一个充满松香的怀抱里。
李沙棠表情一滞,她也没抬头,反而恶声恶气地问道:“崔公子作甚跟着本殿?”
她看不清崔杜衡的表情,只能听见他略带笑意的声音:“殿下这话好生无礼,此乃灵堂必经之路,怎么变成我跟着殿下了呢?”
此乃灵堂必经之路。
李沙棠猛然回神,她一下后退好几步,随后转过身,半响冷笑道:“随你吧。”
她不管身后事,便闷头走了一路,径自走进灵堂东侧。
东侧乃朝臣聚集之地,他们见着李沙棠来了,一个个议论纷纷。
“她怎么来了?先帝已......她还不安分些?”
“要我说,新帝已立,她这官职早该被摘了。”
“她先前还监视咱们......”
“她连陆相都敢冒犯。”
细细碎碎的声音若蚂蚁般爬过她的耳朵,令人厌烦。
他们不管事实真假,一股脑地给她编织着他们自以为的罪名。
李沙棠无视这些言论,径自找到一个角落,安静跪下。她身旁自动清出一圈人来。
灵堂只准四品及以上的官员以及夫人进入,陆飞鸿他们进不来。
偌大的灵堂,竟找不到几个对她心怀善意之人。
她正自嘲着,一股松香忽而落在她的身旁。
她斜眼睨着,只见崔杜衡淡着张脸,在她身旁笔直跪着。
崔杜衡现在还是白身,按理说,比她更没资格进灵堂。
可朝中众人皆知是他跟赵统领联手推新帝登基的,故而对他敬畏不已,竟无一人指出期间的不合理处。
她倏忽间收回头,闭着眼开始诵读祭文。
守灵期间需保持绝对寂静,李沙棠的进来只掀起一小股议论,又很快被那些大人物压下去了。
堂中顿时一片诵读声。
这样的日子一连过了十日,这期间风平浪静,总让李沙棠有种隐隐的不安。
许是上天看不惯她这般清闲过
日,第十日时,南蛮使者忽至。
使者不仅带了大量的贺礼,还带来了一则震惊朝野的消息:
南蛮王驾崩,拓跋宏继位,咸安公主成为南蛮皇后。
新王登基后,应王后请求,派使臣来拜访新帝。
李怀熙看着手上的拜帖,面上不知忧喜。
“拓跋宏登基后遵照着汉人仪制,守孝至今未办登基大典。”他沉声说着,“他此次来信是来示好的,想要我朝派出使臣来参加他一月后的大典......你说我要不要应?”
崔杜衡在一旁恭敬立着,闻言沉思了一会儿,复又笑道:“先帝临终前的愿望,便是与南蛮睦邻友好。如今南蛮新王主动递出橄榄枝,陛下接住又何妨?”
李怀熙放下帖子,小祥子马上给他倒了杯温茶。他抿了口茶,这才道:“话虽如此......祝余觉着,朕该派谁去呢?朝阳是先帝钦定的,是必然要去的,但随行文臣......”
他似有些犹豫,“祝余乃朝中栋梁,朕还需祝余帮朕稳定朝纲。可先帝遗旨不得不从,朕实在是为难啊!”
崔杜衡神色不变,只道:“先帝命臣去,臣自当听命,但陛下......”
他的脸色徒然严肃起来,“世家尾大不掉,必成祸患!”
“朕知道了,爱卿退下吧。”李怀熙揉着太阳穴,眼底隐隐带着抹不耐。
他看着崔杜衡离开乾清殿,这才对小祥子说:“将崔小姐带过来吧。”
崔玉娇婷婷袅袅地走过来,她一袭白衣娇弱,杏眼又雾蒙蒙的,似含了无限愁绪,又像那欲语还休的情愫。
“臣女拜见陛下,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她还未完全跪下去,李怀熙便握住她的胳膊,将她轻轻带起。
“崔小姐不必多礼,”李怀熙眼含笑意,“你先前与朕说的那句诗,朕想出下句了。”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他念着念着,不禁吟唱起来。
“陛下接的真好,”崔玉娇满眼濡慕,“春天的明月是这般多情,依旧眷恋着即将化泥的落花。”
她说着说着,便以袖掩面,情不自禁地哭了起来,“臣女就如这落花,很快便会在庄子上碾落成泥......”
李怀熙瞧着美人落泪,很快便慌了神。他怕唐突了佳人,便只好围在崔玉娇身侧,低声哄着。
眼看着崔玉娇泪流不止,他咬咬牙,忽而豪横道:“玉娇莫怕,待朕根基稳固后,朕定当迎你为后!”
崔玉娇用绢帕擦着眼角泪痕,闻言迟疑道:“陛下这般为我,怕是不太妥......”
她话还未说完,李怀熙心中已升万丈豪情,只道:“此事在朕,玉娇只等着便是了!”
“陛下,时辰不够了,该继续去守灵了!”小祥子眼见着时间不够了,只得硬着头皮提醒。
崔玉娇朝李怀熙盈盈一拜,念念不舍地望了李怀熙一眼,随即颇为懂事地离开了。
李怀熙看着佳人离去的背影,忽而抚平绣有五爪金龙的金袍,眉眼一厉。
他四弟还与玉娇有婚约,若他下令处死四弟,不仅对玉娇名声有害,还会惹玉娇伤心。
若要为两全法......那只得那样做了。
他招来小祥子,写下了他登基后的第一份圣旨:
一:封李沙棠为从三品禁军左将军,大将军仍由大太监李德昭担任。
二:封崔杜衡为正四品御史中丞,协助李沙棠出使南蛮。
三:李怀恒一心向佛,为父祈福,特赦留清正寺剃发修行。
第68章 三更合一李沙棠的刀尖抵上了崔杜衡的……
郝洲最后一缕晨钟荡碎时,李沙棠的刀尖抵上了崔杜衡的咽喉。
郝洲城郊的小径上冬风冷冽,两匹白马不安地踏着冷硬黑土,随行车队早在三里外被甩开。
李沙棠出发前故意在马匹饲料里掺了巴豆。
全车队除了他俩,其余人都因此滞留在魏家村。
“若本殿现在杀你......你说陛下会判你殉职身亡,还是判本殿公报私仇?”她握着雁翎刀的指节绷出青白,刀背从崔杜衡分明的下颚一路滑到微凸的喉结,最终在喉结出划出细微的血痕。
“殿下还不够狠。”崔杜衡的视线顺着刀背一路往下,轻声低喃着。
李沙棠皱眉,正想收回手。
他忽而弯眼笑了笑,桃花似的眼眸在阳光下折出透亮而温柔的色泽。
没等李沙棠从他那乍然的笑意里回过神来,他猛然圈住她握刀的手,微微缩紧,将刀锋对准咽喉,“应该这样......”
锋利的刀尖被阳光淬出烈烈强光,骤然闪进李沙棠的眼底,彻底照亮崔杜衡不断冒血的咽喉。
她急速收回刀,哒哒往后几步,微偏过头,气息有些不稳:“你也不怕本殿真杀了你!”
她的话音渐冷,又转回头,打量着崔杜衡。
她是真不理解这个人,她有一瞬是真动了杀心,想要借此机会将他杀了。
但他毫不畏惧,眼里甚至含着期盼。
这反而让她杀心消退,想看看他能玩出什么花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