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峭春风吹酒醒(一)
一夜飞雪,又将长封带回长冬之中。化不尽的雪,冻入骨血的寒意,被逼退的暖意不过一晚就兵败如山倒,彻底没了痕跡。
姚盛在朝后被景明帝召见,临到书房前,却不得而入,被梁百拦在廊道。
一贯含笑的面容没了情绪,馀下的就是分外强烈的漠然。
他冷眼看着内侍来来去去,不是手捧热水,就是苦到薰人的药液,皆是垂首不语快步而行。
仅仅一晚,风雨欲来的强烈不安席捲了整个皇宫,所有人都歛眉肃目做事,唯恐引祸上身。
良久,直到姚盛肩头被雪花染白,梁百才萎着腰,脚步虚浮朝他走来。
「大人久等了。」似是一夜无眠,梁百试着揣上笑容,却只将眼尾挤出皱痕,脣角拉出僵直的线条,「陛下有请。」
「谢公公。」没了客套的心思,姚盛逕自进屋。
先前在朝堂上,他离得远,瞧不清帝王面容。直到此时,他才发现那一夜荒诞带走的,不仅是长封剩馀的暖意,还有景明帝摇摇欲坠的生机。
先前才养出一点肉悉数消退,景明帝满头白发,法令纹深刻,龙袍空盪盪地掛在宛如一具骷髏的身躯之上,与破布无异。
这位老狮王似乎察觉了什么,一该先前的运筹帷幄,高坐龙位观虎斗,变得慌乱且急迫。
是药三分毒,为了延年益寿,他一贯用药小心,如今却顾不得温补,走头无路地用猛药将剩馀力气高高吊起,撑着他熬过这场足以淹没大周的风雪。
「姚二。」景明帝抬眼,眼神已经没了锋利气势,只有孤注一掷的倦怠,「不必再查是谁运走粮食了,朕只要你想办法找到那些粮食,全部带到你姚家驻地。」
「记住,朕说的是你,只能由你离开长封,亲自去送。」
问言,姚盛诧异地抬头,对上老狮王混浊的眼,不再是浮于表面的关切,而是确切将他看入眼中。
景明帝朝他招手,梁百会意,立刻退开,给姚盛让位。
姚盛静默半晌,才敢踩上地毯,一步一步登上阶梯,走到龙椅旁。
离得近了,他突然闻到景明帝身上隐约冒出淡淡的腐朽气味,全靠强烈的苦涩药味粉饰太平。
姚盛心头重重一跳,似有所感,欲言又止,「陛下……您……」
「你确定粮食位置后,切莫声张,偷偷出发转移便是。」无视他的诧异,景明帝将一个信封交到他手上,慢条斯理地说:「这是朕给你的暗旨,有了这个,就算你被发现,也无人敢置喙……但千万记得,如非必要,绝不能张扬。」
薄薄一张纸,姚盛捧在掌心,只觉无比沉重,「可要是我离开长封,国库……」
这句话似是刺激到了老狮王,他猛地大笑出声,甚至笑到喘不上气,只呼出嘶哑至极的嗓音,都不停止,「你不必管,那孽子为了坐上这位置,大局都不顾,我又何必在最后还在仔细打算,让他幻想能拥有一个充盈的国库?」
「朕就要他知道,他什么都算计,全然不顾后果,还想朕会跟以前一样,替他兜底,简直是作白日梦!」景明帝瞪大爬满血丝的眼,几分疯癲道:「没有你,没有姚家,甚至没有张家,这大周都将摇摇欲坠,他却自顾私欲,把所有人当作弃子,用一个丢一个,真是白费了他那副善人模样。」
姚盛越听,越是震惊──景明帝口中的那个「他」,怎么越听越熟悉?
难道陛下已经什么都知道了?
缓过了气,景明帝伸手扣住姚盛的手腕,道:「那些人牙子的身分不难查,配上先前江簫笙的匯报,与裴将成送来木盒里的簪子……老四他那点把戏,朕早玩烂了,岂容他肆虐?」
「昨晚过去,天下文人都在看,朕必然得处置办事不力的张家人,他要是以为,这样他就能顺势安排他的人上位,真是想得美!」
长年的经营,四皇子温文儒雅,礼贤下士的形象深植人心,四方文人与文官都对他推崇至极,真心爱戴。
四皇子势力发展至今,就算景明帝知道他有问题,篤定他为罪犯,在收集到足够证据前,也不能轻易发作,否则就是跟天下文人为敌,逆行于朝代洪流。
长冬过后,大周还没走出天灾的阴霾,根本禁不起再一次的消耗。可人证已死,物证未获,四皇子揭开了真面目,肯定不会给他们机会继续查下去。
这一局,景明帝註定大败,不如止损,另谋出路。
景明帝粗喘着气,不甘地说:「老三他性子单纯,若是要争,就算有张家护着,也肯定不是老四的对手。」
或许是知道,有些话再不说就没了机会,景明帝一句不歇,竭力倾诉着:「在朕看来。老三要坐上这位置,将来必有外戚大祸……可朕已经等不了,我大周百年流传,绝不能传给老四,毁于自私自利之上。」
「陛下,您别担忧,事情还没到这地步。」姚盛对景明帝感情十分纠结,说不清爱恨情仇。
从小看到大的人,那怕相处起于虚情假意,这么多年,熬也能熬出几分真切,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位为了大周付出一切,值得敬重的长辈。
如今,见景明帝彷彿託孤,事事交待的模样,姚盛心绪复杂,就算明白他的顾忌有道理,也不愿面对,「您的身体只要调养好了,外人再多的算计都没用,何必如此?」
缓缓摇头,景明帝道:「朕的身体,朕知道。」
年少时,还是皇子的他与姚方源并肩作战,出入沙场多年,攒下的除了赫赫军功,还有无数潜藏的暗伤,悄然啃食着他的精气。
这些伤,并未随着他登上帝位获得妥贴照护,而是在他为了国事殫精竭虑,日夜难眠的情况下,一分一寸消磨他的岁寿。
生而为人,年老属实无常。身为帝王又如何,景明帝在光阴面前也得妥协,学着将酒水换成一碗碗汤药,用以祈求上天多给他一点时间,让他有机会再见大周巔峰。
无奈他一切盘算,全在昨晚湮灭于无形。
景明帝时至此刻,仍记得当时被梁百唤醒,得知诗会遭人捣乱,朝堂上下费尽心血打造,用以筹措银两的事,全让权谋算计毁于一旦,他一时情绪大起大落,骤然喘不过气,手脚打颤,头晕目眩的滋味。
他不是头一回呕血了,却是第一次感觉到身体内所有的温度都随着那口血,一点不剩流出体外,馀下的全是疮痍。
啊,苍天终究没听见他的祈祷,准备来收拾他的性命了吗?
狮王会衰老,终有一日幼狮会健壮,踩着前任狮王的尸体走向高峰。
景明帝心知肚明,他已在那刻的无力挣扎中覷探到生命的暮色,如今不过是回光返照,命悬一线,随时可能坍塌。
身为大周帝王,这命他认了,却也不能认。
景明帝不知他还能清醒多久,唯一确定的,是四皇子正在暗处等待他的消亡,他无法避免,只求在最后的时光,寻得大周一线生机。
「阿盛。」景明帝从未如此亲暱唤过姚盛,眼下动了真心,字字含情,「张家不行,他们让朕养坏了,自大莽撞,很容易被四皇子找到破绽。朕现在能倚仗的,只有你们姚家,你们才是我大周最后的底牌。」
「陛下!」姚盛顾不得礼仪,抽出手,跪倒在地,与身后的梁百一起,两人深深叩拜,额头结结实实撞在冰冷地砖,渗出丝丝血色。
姚盛看出来了,景明帝生气已散,性命悬在强弩之末,不过是硬憋着一口气,为了压制四皇子,绝不能撒手离开。至少在姚家准备妥当前,他每苟延残喘一天,天下苍生就能多安居乐业一日。
景明帝望着空出的手,发楞半晌,才道:「如今想来,老四送他的心腹离京,兴许也是他顺水推舟的计谋,好让那些混帐潜入边疆,方便通敌卖国,藉外国之力,弥补他手上无兵的缺陷。」
张家之所以如此猖狂,不外乎是军权在握,就是四皇子深受朝中大臣喜爱,他们依旧能靠兵权,强逼景明帝下旨传位于三皇子。
至于姚家,他们自从太子退避权力之外,便是坚定的保皇派,只要是景明帝的旨意,心中觉得不妥,也不会为了四皇子起兵反击。
频繁回顾过往,景明帝最后似是脱力,往后一瘫靠在椅背,头颅扬起,眼神又散了点,「阿盛,你可知朕这辈子,最后悔什么?」
姚盛没回答,只是更深地埋下头。
片刻,景明帝的嗓音再度响起,竟是几分沙哑,彷彿哽咽,「当年,太子锋芒毕露,又有你承王府作为靠山,当真是意气风发,不可一世。」
某种预感,姚盛猜到了景明帝想说的话,不由抿紧了脣,浑身颤抖起来。
「朕忌惮于此,就是发现了对太子投毒的是老四,也在权衡利弊后,选择抬举当时身后没有势力的老四,用以制衡老三,对此事高拿轻放。」景明帝话音渐轻,「朕没想到,这一放,不仅毁了太子,还让大周没了未来储君,陷入混乱。」
「当初他能果断对亲兄弟下手,将相关人士全数灭口……朕早该明白,老四本是心狠手辣,抬举他无异于养虎为患。」
太子中毒一事,不仅景明帝后悔,于姚盛而言,同样是无法忘怀的恶梦。
从大起到大落,姚盛见过挚友于生死边缘挣扎的痛苦模样,更是无法喜爱这公道不过是筹码的世界,愈发放逐自己在异世飘盪,不过分眷恋。
如今听景明帝一席话。他心头酸甜苦辣都有,过于浓烈的情绪,压得他起不了身,久久未抬头。
景明帝像是陷入梦魘,神色恍惚,仍盯着虚空,缓缓磨出一句:「阿盛,去吧,去看看你的父亲,以及你与太子的老师,告诉他们是朕错了。」
他的声音已经发虚,不仔细听很快就会消散不见,姚盛却从中品出了浓重的悔恨,是无法挽回过错在日夜折磨他的心神。
权势滔天又如何?
走到最后,所谓遗憾对谁都公平,光阴千金不换,谁也无法改变。
姚盛在朝后被景明帝召见,临到书房前,却不得而入,被梁百拦在廊道。
一贯含笑的面容没了情绪,馀下的就是分外强烈的漠然。
他冷眼看着内侍来来去去,不是手捧热水,就是苦到薰人的药液,皆是垂首不语快步而行。
仅仅一晚,风雨欲来的强烈不安席捲了整个皇宫,所有人都歛眉肃目做事,唯恐引祸上身。
良久,直到姚盛肩头被雪花染白,梁百才萎着腰,脚步虚浮朝他走来。
「大人久等了。」似是一夜无眠,梁百试着揣上笑容,却只将眼尾挤出皱痕,脣角拉出僵直的线条,「陛下有请。」
「谢公公。」没了客套的心思,姚盛逕自进屋。
先前在朝堂上,他离得远,瞧不清帝王面容。直到此时,他才发现那一夜荒诞带走的,不仅是长封剩馀的暖意,还有景明帝摇摇欲坠的生机。
先前才养出一点肉悉数消退,景明帝满头白发,法令纹深刻,龙袍空盪盪地掛在宛如一具骷髏的身躯之上,与破布无异。
这位老狮王似乎察觉了什么,一该先前的运筹帷幄,高坐龙位观虎斗,变得慌乱且急迫。
是药三分毒,为了延年益寿,他一贯用药小心,如今却顾不得温补,走头无路地用猛药将剩馀力气高高吊起,撑着他熬过这场足以淹没大周的风雪。
「姚二。」景明帝抬眼,眼神已经没了锋利气势,只有孤注一掷的倦怠,「不必再查是谁运走粮食了,朕只要你想办法找到那些粮食,全部带到你姚家驻地。」
「记住,朕说的是你,只能由你离开长封,亲自去送。」
问言,姚盛诧异地抬头,对上老狮王混浊的眼,不再是浮于表面的关切,而是确切将他看入眼中。
景明帝朝他招手,梁百会意,立刻退开,给姚盛让位。
姚盛静默半晌,才敢踩上地毯,一步一步登上阶梯,走到龙椅旁。
离得近了,他突然闻到景明帝身上隐约冒出淡淡的腐朽气味,全靠强烈的苦涩药味粉饰太平。
姚盛心头重重一跳,似有所感,欲言又止,「陛下……您……」
「你确定粮食位置后,切莫声张,偷偷出发转移便是。」无视他的诧异,景明帝将一个信封交到他手上,慢条斯理地说:「这是朕给你的暗旨,有了这个,就算你被发现,也无人敢置喙……但千万记得,如非必要,绝不能张扬。」
薄薄一张纸,姚盛捧在掌心,只觉无比沉重,「可要是我离开长封,国库……」
这句话似是刺激到了老狮王,他猛地大笑出声,甚至笑到喘不上气,只呼出嘶哑至极的嗓音,都不停止,「你不必管,那孽子为了坐上这位置,大局都不顾,我又何必在最后还在仔细打算,让他幻想能拥有一个充盈的国库?」
「朕就要他知道,他什么都算计,全然不顾后果,还想朕会跟以前一样,替他兜底,简直是作白日梦!」景明帝瞪大爬满血丝的眼,几分疯癲道:「没有你,没有姚家,甚至没有张家,这大周都将摇摇欲坠,他却自顾私欲,把所有人当作弃子,用一个丢一个,真是白费了他那副善人模样。」
姚盛越听,越是震惊──景明帝口中的那个「他」,怎么越听越熟悉?
难道陛下已经什么都知道了?
缓过了气,景明帝伸手扣住姚盛的手腕,道:「那些人牙子的身分不难查,配上先前江簫笙的匯报,与裴将成送来木盒里的簪子……老四他那点把戏,朕早玩烂了,岂容他肆虐?」
「昨晚过去,天下文人都在看,朕必然得处置办事不力的张家人,他要是以为,这样他就能顺势安排他的人上位,真是想得美!」
长年的经营,四皇子温文儒雅,礼贤下士的形象深植人心,四方文人与文官都对他推崇至极,真心爱戴。
四皇子势力发展至今,就算景明帝知道他有问题,篤定他为罪犯,在收集到足够证据前,也不能轻易发作,否则就是跟天下文人为敌,逆行于朝代洪流。
长冬过后,大周还没走出天灾的阴霾,根本禁不起再一次的消耗。可人证已死,物证未获,四皇子揭开了真面目,肯定不会给他们机会继续查下去。
这一局,景明帝註定大败,不如止损,另谋出路。
景明帝粗喘着气,不甘地说:「老三他性子单纯,若是要争,就算有张家护着,也肯定不是老四的对手。」
或许是知道,有些话再不说就没了机会,景明帝一句不歇,竭力倾诉着:「在朕看来。老三要坐上这位置,将来必有外戚大祸……可朕已经等不了,我大周百年流传,绝不能传给老四,毁于自私自利之上。」
「陛下,您别担忧,事情还没到这地步。」姚盛对景明帝感情十分纠结,说不清爱恨情仇。
从小看到大的人,那怕相处起于虚情假意,这么多年,熬也能熬出几分真切,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位为了大周付出一切,值得敬重的长辈。
如今,见景明帝彷彿託孤,事事交待的模样,姚盛心绪复杂,就算明白他的顾忌有道理,也不愿面对,「您的身体只要调养好了,外人再多的算计都没用,何必如此?」
缓缓摇头,景明帝道:「朕的身体,朕知道。」
年少时,还是皇子的他与姚方源并肩作战,出入沙场多年,攒下的除了赫赫军功,还有无数潜藏的暗伤,悄然啃食着他的精气。
这些伤,并未随着他登上帝位获得妥贴照护,而是在他为了国事殫精竭虑,日夜难眠的情况下,一分一寸消磨他的岁寿。
生而为人,年老属实无常。身为帝王又如何,景明帝在光阴面前也得妥协,学着将酒水换成一碗碗汤药,用以祈求上天多给他一点时间,让他有机会再见大周巔峰。
无奈他一切盘算,全在昨晚湮灭于无形。
景明帝时至此刻,仍记得当时被梁百唤醒,得知诗会遭人捣乱,朝堂上下费尽心血打造,用以筹措银两的事,全让权谋算计毁于一旦,他一时情绪大起大落,骤然喘不过气,手脚打颤,头晕目眩的滋味。
他不是头一回呕血了,却是第一次感觉到身体内所有的温度都随着那口血,一点不剩流出体外,馀下的全是疮痍。
啊,苍天终究没听见他的祈祷,准备来收拾他的性命了吗?
狮王会衰老,终有一日幼狮会健壮,踩着前任狮王的尸体走向高峰。
景明帝心知肚明,他已在那刻的无力挣扎中覷探到生命的暮色,如今不过是回光返照,命悬一线,随时可能坍塌。
身为大周帝王,这命他认了,却也不能认。
景明帝不知他还能清醒多久,唯一确定的,是四皇子正在暗处等待他的消亡,他无法避免,只求在最后的时光,寻得大周一线生机。
「阿盛。」景明帝从未如此亲暱唤过姚盛,眼下动了真心,字字含情,「张家不行,他们让朕养坏了,自大莽撞,很容易被四皇子找到破绽。朕现在能倚仗的,只有你们姚家,你们才是我大周最后的底牌。」
「陛下!」姚盛顾不得礼仪,抽出手,跪倒在地,与身后的梁百一起,两人深深叩拜,额头结结实实撞在冰冷地砖,渗出丝丝血色。
姚盛看出来了,景明帝生气已散,性命悬在强弩之末,不过是硬憋着一口气,为了压制四皇子,绝不能撒手离开。至少在姚家准备妥当前,他每苟延残喘一天,天下苍生就能多安居乐业一日。
景明帝望着空出的手,发楞半晌,才道:「如今想来,老四送他的心腹离京,兴许也是他顺水推舟的计谋,好让那些混帐潜入边疆,方便通敌卖国,藉外国之力,弥补他手上无兵的缺陷。」
张家之所以如此猖狂,不外乎是军权在握,就是四皇子深受朝中大臣喜爱,他们依旧能靠兵权,强逼景明帝下旨传位于三皇子。
至于姚家,他们自从太子退避权力之外,便是坚定的保皇派,只要是景明帝的旨意,心中觉得不妥,也不会为了四皇子起兵反击。
频繁回顾过往,景明帝最后似是脱力,往后一瘫靠在椅背,头颅扬起,眼神又散了点,「阿盛,你可知朕这辈子,最后悔什么?」
姚盛没回答,只是更深地埋下头。
片刻,景明帝的嗓音再度响起,竟是几分沙哑,彷彿哽咽,「当年,太子锋芒毕露,又有你承王府作为靠山,当真是意气风发,不可一世。」
某种预感,姚盛猜到了景明帝想说的话,不由抿紧了脣,浑身颤抖起来。
「朕忌惮于此,就是发现了对太子投毒的是老四,也在权衡利弊后,选择抬举当时身后没有势力的老四,用以制衡老三,对此事高拿轻放。」景明帝话音渐轻,「朕没想到,这一放,不仅毁了太子,还让大周没了未来储君,陷入混乱。」
「当初他能果断对亲兄弟下手,将相关人士全数灭口……朕早该明白,老四本是心狠手辣,抬举他无异于养虎为患。」
太子中毒一事,不仅景明帝后悔,于姚盛而言,同样是无法忘怀的恶梦。
从大起到大落,姚盛见过挚友于生死边缘挣扎的痛苦模样,更是无法喜爱这公道不过是筹码的世界,愈发放逐自己在异世飘盪,不过分眷恋。
如今听景明帝一席话。他心头酸甜苦辣都有,过于浓烈的情绪,压得他起不了身,久久未抬头。
景明帝像是陷入梦魘,神色恍惚,仍盯着虚空,缓缓磨出一句:「阿盛,去吧,去看看你的父亲,以及你与太子的老师,告诉他们是朕错了。」
他的声音已经发虚,不仔细听很快就会消散不见,姚盛却从中品出了浓重的悔恨,是无法挽回过错在日夜折磨他的心神。
权势滔天又如何?
走到最后,所谓遗憾对谁都公平,光阴千金不换,谁也无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