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事一朝归(五)
盛德四十一年,当在史书上落下浓重一笔。
长封居民一夜睡醒,本该散尽的春寒席捲重来,陡降的酷寒辗碎了枝枒上才冒头的花蕊,化做一地残春痕跡。
景明帝见此,连连召请官员商谈,经过一日一晚的盘查,终是确认反扑的风雪,彻底浇灭了这季农收的最后一丝生机。
隔日,天未明,姚盛就被请入宫中,姚家小廝在外苦等大半天,直至宫门落锁前一刻,才盼来淋着雪的主子回归。
小廝急忙迎上,递过仔细抱在怀中的水囊与油纸包,「主子,喝点茶和点心,我刚让人买了的,还热乎。」
「多谢。」姚盛显然是熬得狠了,面无血色,薄脣起了死皮,平日修整乾净的下頷爬上青色鬍鬚,只靠一身气势撑着。
他翻身上了马车,刚坐稳,就听小廝问起,「主子,咱们回府?」
「不。」姚盛沉声道:「去太子府。」
闻言,小廝扬鞭策马,将马车转调车头,急往太子府而去。
#
太子府的烛火从前日一夜未灭,待姚盛披着风雪踏入太子书房,又高高燃起。
事关重大,姚盛被人迎入门内,抬眼就对上太子眼下熬出一圈暗色的憔悴模样,不由皱眉,道:「殿下应当以身体为重。」
转眼,就见屋内除了太子,还坐着江簫笙与姚瓚,姚盛选择直接朝姚瓚道:「阿兄你怎么也不劝一劝,殿下的身子哪能折腾?」
不等姚瓚回应,葛君暉抢一步说:「瓚兄劝过了,是我越睡越不踏实,与其煎熬,不如起来想法子。」
缺粮一事已是燃眉之急,景明帝召姚盛进宫,不外乎商讨如何挣钱与买粮。
知道大家在等什么,姚盛不拖泥带水,直接道:「陛下让户部多拨了点银子给我。恐怕明日就要请阿兄去商道走一趟,趁应接不暇前,先带一批粮食回来。」
「我早与爹通过信,他会先派一批护卫接应我,顺带护送粮草回来。」姚瓚道:「不过这批护卫是加急从父亲身边调来的心腹,只得期待人手补上前,国境千万别闹事。」
国难当前,姚家别无选择,自当选择全力以赴。
太子拍了拍姚瓚的肩膀,接着问:「父皇肯定还交代了诗会的事吧?」
「是。」姚盛道:「除了额外开销一笔粮食的钱,賑灾的银子也得备上。陛下交代了,这诗会必须提早举办,还得加大规模,挣更多钱才能勉强打平这笔银子。」
江簫笙闻言,叹了一口气,道:「这几日我让人守着酒楼,果然发现有一群行跡诡异,手段拙劣的人多次查探,应是民间人士。」
「既然那群学子经不起验证,恐怕是想找人破坏诗会。」太子蹙眉,道:「难道四弟是真的不知情学子之事?不然怎么会不帮着派人,而是放任学子额外找人,留下马脚?」
诸事皆有线索,偏又什么都不合理,真相近在咫尺,却探寻不得的滋味着实不好受,扰得眾人心绪繁杂。
姚盛倒是乐观,「若是如此,不若放任那群人将事闹开,陛下必然会替我们刨根究柢?」
朝廷特意掩下灾情,外人只会臆测诗会不过是姚盛新得的挣钱法子,不知诗会如今为朝中要务,破坏了肯定追查到底,还敢大胆胡闹。
「也行,我正好试试四弟到底知不知道。」太子沉思半晌,道:「可诗会至关重要,出点小波澜便罢,你得多派些人手,控制住场面,确保能顺利办完。」
姚盛应下,平时轻佻的神情收敛乾净,沉稳模样格外让人安心。
窗外风雪猖狂,屋内火盆烧得旺,仍暖意不绝,叫人感受不到门外厉风咆哮,寒冷绵绵不绝。
春寒将尽未尽,暖意冒了头,又在北风凛冽中没了气势,若隐若现,苟延残喘着。
#
买粮与诗会一齐提前,景明帝未免姚盛应付不来,反倒两件事都办砸了,就将诗会后续工作交由旁人。
对此,姚盛也落得轻松,赶在诗会开始前,才与潜伏于酒楼外的江簫笙接头。
两人并不张扬,身旁只带着负责驾车把风的明暘,将马车停在隐蔽巷弄,远远窥探。
倚靠车窗边,江簫笙提起帘布一角,问:「诗会最后交给了谁?」
诗会办在夜里,酒楼灯火通明,大门处车马络绎不绝,期间隐有士兵打扮的人来回穿梭,景象热闹极了。
「禁军,三皇子的人。」姚盛将头靠上江簫笙肩膀,闔着眼道;「这次举办诗会,所有人都有得利,独独他们没有,张家人就自请接手诗会。」
接手诗会,就代表能操弄与会文人,要想压一压文官们各自塞进来的学生风头,简直易如反掌。
江簫笙不欲理会他们那点手脚,只在乎一件事,「若有禁军在,你要塞人进酒楼预防学子作乱,岂不麻烦?」
「塞不得。我要塞人了,事后调查肯定会被翻出来定罪名,我只能在酒楼外围安排人手,一有动静就衝进去。」姚盛睁开眼,道:「但学子闹事只为中断诗会,顶多声势大了点,禁军就能应付,指不定根本用不上我的人。」
江簫笙想来应如是,便抬手盖在他的眼上,道:「那你再歇会,这都忙了好几天,怕是根本没睡多久。」
买粮听来轻松,可要隐瞒身分,瞒过边境那群精明的商人,还要争取时间,多凑点银子让姚瓚带过去,要预先做的准备真不少。
姚盛四处奔波,好不容易预备妥当,午后刚送走姚瓚,连停下脚的时间都没有,就赶往酒楼外盯场,一刻不得间。
江簫笙抚过姚盛又细又软的发,忽然有些好笑,这人总爱嚷嚷懒散,到头来却是最忙的那一个。
姚盛循着他的笑声,懒懒抬起眼皮,顺带取下江簫笙的手,放到嘴边亲了亲,,「你也不差,线索查到不少了吧?」
江簫笙挠了挠掌下男人的厚脸皮,道:「是不少。顺着那发簪,我发现那些短少粮食的粮仓管理者,前阵子都有闹出点传闻,大多与女人有关。」
姚盛:「美人计?」
「没错。」江簫笙接着说:「先前太傅查不到的事,我也有了点头绪。」
他没因为学子派来的人功夫低劣就放松戒心,竟意外顺着这点,查到了学子们的真实身分,「那些学子恐怕是人牙子,还是专门卖高级货色的,太傅才会追查不到。」
名门贵族看似光鲜亮丽,内里说不得的事不少,偶有额外需求,就会找上手段高超的人牙子,跟他们买调教过的奴婢。
为了不让自己买货的事流传出去,委託过的客户通常会协助人牙子隐藏身分。若人牙子经手无数,得到眾多贵族的庇护,短时间内,就算是胡千礼,也别挖到更多讯息。
江簫笙冷声道;「此番,若不是这场风雪来得突然,陛下提前了诗会,人牙子被打得措手不及,仓促行事,只找得来恰好在附近的普通货源,当作弃子使用,我们怕是要花许久,才能逮住他们的真实身分。」
「美人计与贩售高级货物的人牙子,」姚盛轻笑一声,「这要如何不让人怀疑?」
「如今,我们只能肯定偷粮一事筹谋许久,却不能确认四皇子究竟知不知情。他将这些人带到长封绝非偶然,可如今不多加协助,又像是确信人牙子有本事……」江簫笙道:「也罢,过了今晚,只要四皇子替人牙子出了头,咱们基本就能肯定这事他必有参与。」
两人耳目清明,隐隐可闻一街之外,酒楼内器乐拉奏,用以助兴的歌舞声──不知过了多久,里头彼此称讚的庆贺声,不出所料,忽然换成了阵阵尖叫,几些书生装扮的人相互拉扯,争先恐后逃出酒楼。
动手了?
车厢内,两人对视一眼,并未立即闯入酒楼。姚盛不慌不忙,掏出一个指节大小的笛子,轻轻吹了一个无声的笛音。
下一瞬,几道黑影逆流人群,如飞鳶急速窜进酒楼,酒楼内的尖叫声依然杂乱,却缓了点,逐渐没了先前的慌张失措。
处理好了?
江簫笙刚缓了口气,就听酒楼内,又是一阵凄厉至极的尖叫响起,顿时将他激起一身鸡皮疙瘩,再也坐不住。
顾不上静观其变,三人无须多言,拎起刀直闯酒楼,在推开人群后,面对的是远比他们想像中还要多,功夫更为精实的刺客。就算禁军与姚盛安排的暗卫齐心联手,也不过与他们在伯仲之间。
「该死!」江簫笙暗咒一声,隐约可见中央舞台之上,似有几名书生倒卧血泊,不知生息,与他们设想的小打小闹全然不同。
到底是哪里出了错?
没时间细想,江簫笙与明暘迅速拔刀加入战局。姚盛则是观望左右,见有几名文官朝他看来,当即换上一副惊慌模样,边喊救命,边抄起酒杯,往刺客后脑勺扔,偶有得中,竟真能击昏刺客,立即吸引了一群人往他身后躲。
破碎的嘶吼声此起彼落,诗文抄本在慌乱间被扫落在地,上头歌颂大周的诗文浸入血泊,霎时爬满腥红痕跡,一片狼藉。
从歌舞昇平到阿鼻地狱,不过几息之间。
银光猎猎,江簫笙出手并非粗獷地大开大合,而是縝密连贯的杀招,往往趁着敌人攻击之时逮住细微破绽,咬住要害死命不放,一招致命。
他的攻势绵实精巧,击杀刺客只在转瞬之间,原先相互抗衡的局势很快翻转,成了禁军一面倒的压制。
可事发往往出人预料,刺客见他们落入下风,竟毫不恋战,纷纷饮刀自刎,伤痕直入三寸,筋脉尽断,血水喷溅涌出,绝无生机。
「该不会……」姚盛登时脸色大变,跑向被他扔晕的刺客,就见他们果然也没了呼吸。
他俐落掰开刺客的嘴一瞧,立刻散出一道奇异苦味,显然是刺客嘴中早含了剧毒药包,若中招倒地,受到撞击就会破裂流出,当场夺命。
姚盛暗叫不好,扭头就见江簫笙越过满地尸首,披着血色,神色漠然,大步朝向舞台而去。
弯下腰,江簫笙翻动尸体,一个一个都不放过,脸上神情虽未变化,眼底却是一片凝重。
──全是人牙子,那些他们以为是兇手的人牙子,一个不留,全让人一刀封喉,。
江簫笙重新直起身子,环顾周围凌乱且破烂的场面,顿感头昏脑涨,连日疲惫趁他失了气力一拥而上,扰得他踉蹌几步,差点跌坐在地。
「下棋之人终究在棋局之内。」江簫笙喃喃,面色铁青,久久迈不开步。
错了,他们完全猜错了。
打从一开始,四皇子将人牙子提前招来长封,并非有利要图,预先替他们铺路,而是打算将人放到眼皮子底下监视,最后抓准机会,藉着旁人之手将人牙子全数灭口。
唯有死人不会告密。
明面上,他或许允诺了人牙子,会替他们破坏诗会,还能让他们改头换命,位极人臣。
私底下,他藉着这次诗会,先是派出鱉脚的探子,假借试探之名,实则给出他要送出的讯息,引导可能暗地关注人牙子的人判断错误,放任他安排的人潜入诗会肆虐。
那些人牙子,很可能直到死前,才知道主子替他们找来破坏诗会的人,其实是为了夺命而来,断了所有隐患。
更荒谬的是,事后景明帝要追究,极可能会得到与江簫笙一样的结果,人都是人牙子自己找来的,最后不过是黑吃黑,根本编排不到四皇子身上。
又何况,这场诗会,由头至尾,起草方案的是姚家人,经手的人是景明帝,最后举办的是张家人。所有人都可能被追究责任,唯有他乾乾净净的,是个受害者,不少手下的文官遭了难。
真是下得一手好棋!
江簫笙死命紧握手中的刀,藉此汲取稀薄的力气,足够他再一次踏入风雪,迎接波澜。
长封居民一夜睡醒,本该散尽的春寒席捲重来,陡降的酷寒辗碎了枝枒上才冒头的花蕊,化做一地残春痕跡。
景明帝见此,连连召请官员商谈,经过一日一晚的盘查,终是确认反扑的风雪,彻底浇灭了这季农收的最后一丝生机。
隔日,天未明,姚盛就被请入宫中,姚家小廝在外苦等大半天,直至宫门落锁前一刻,才盼来淋着雪的主子回归。
小廝急忙迎上,递过仔细抱在怀中的水囊与油纸包,「主子,喝点茶和点心,我刚让人买了的,还热乎。」
「多谢。」姚盛显然是熬得狠了,面无血色,薄脣起了死皮,平日修整乾净的下頷爬上青色鬍鬚,只靠一身气势撑着。
他翻身上了马车,刚坐稳,就听小廝问起,「主子,咱们回府?」
「不。」姚盛沉声道:「去太子府。」
闻言,小廝扬鞭策马,将马车转调车头,急往太子府而去。
#
太子府的烛火从前日一夜未灭,待姚盛披着风雪踏入太子书房,又高高燃起。
事关重大,姚盛被人迎入门内,抬眼就对上太子眼下熬出一圈暗色的憔悴模样,不由皱眉,道:「殿下应当以身体为重。」
转眼,就见屋内除了太子,还坐着江簫笙与姚瓚,姚盛选择直接朝姚瓚道:「阿兄你怎么也不劝一劝,殿下的身子哪能折腾?」
不等姚瓚回应,葛君暉抢一步说:「瓚兄劝过了,是我越睡越不踏实,与其煎熬,不如起来想法子。」
缺粮一事已是燃眉之急,景明帝召姚盛进宫,不外乎商讨如何挣钱与买粮。
知道大家在等什么,姚盛不拖泥带水,直接道:「陛下让户部多拨了点银子给我。恐怕明日就要请阿兄去商道走一趟,趁应接不暇前,先带一批粮食回来。」
「我早与爹通过信,他会先派一批护卫接应我,顺带护送粮草回来。」姚瓚道:「不过这批护卫是加急从父亲身边调来的心腹,只得期待人手补上前,国境千万别闹事。」
国难当前,姚家别无选择,自当选择全力以赴。
太子拍了拍姚瓚的肩膀,接着问:「父皇肯定还交代了诗会的事吧?」
「是。」姚盛道:「除了额外开销一笔粮食的钱,賑灾的银子也得备上。陛下交代了,这诗会必须提早举办,还得加大规模,挣更多钱才能勉强打平这笔银子。」
江簫笙闻言,叹了一口气,道:「这几日我让人守着酒楼,果然发现有一群行跡诡异,手段拙劣的人多次查探,应是民间人士。」
「既然那群学子经不起验证,恐怕是想找人破坏诗会。」太子蹙眉,道:「难道四弟是真的不知情学子之事?不然怎么会不帮着派人,而是放任学子额外找人,留下马脚?」
诸事皆有线索,偏又什么都不合理,真相近在咫尺,却探寻不得的滋味着实不好受,扰得眾人心绪繁杂。
姚盛倒是乐观,「若是如此,不若放任那群人将事闹开,陛下必然会替我们刨根究柢?」
朝廷特意掩下灾情,外人只会臆测诗会不过是姚盛新得的挣钱法子,不知诗会如今为朝中要务,破坏了肯定追查到底,还敢大胆胡闹。
「也行,我正好试试四弟到底知不知道。」太子沉思半晌,道:「可诗会至关重要,出点小波澜便罢,你得多派些人手,控制住场面,确保能顺利办完。」
姚盛应下,平时轻佻的神情收敛乾净,沉稳模样格外让人安心。
窗外风雪猖狂,屋内火盆烧得旺,仍暖意不绝,叫人感受不到门外厉风咆哮,寒冷绵绵不绝。
春寒将尽未尽,暖意冒了头,又在北风凛冽中没了气势,若隐若现,苟延残喘着。
#
买粮与诗会一齐提前,景明帝未免姚盛应付不来,反倒两件事都办砸了,就将诗会后续工作交由旁人。
对此,姚盛也落得轻松,赶在诗会开始前,才与潜伏于酒楼外的江簫笙接头。
两人并不张扬,身旁只带着负责驾车把风的明暘,将马车停在隐蔽巷弄,远远窥探。
倚靠车窗边,江簫笙提起帘布一角,问:「诗会最后交给了谁?」
诗会办在夜里,酒楼灯火通明,大门处车马络绎不绝,期间隐有士兵打扮的人来回穿梭,景象热闹极了。
「禁军,三皇子的人。」姚盛将头靠上江簫笙肩膀,闔着眼道;「这次举办诗会,所有人都有得利,独独他们没有,张家人就自请接手诗会。」
接手诗会,就代表能操弄与会文人,要想压一压文官们各自塞进来的学生风头,简直易如反掌。
江簫笙不欲理会他们那点手脚,只在乎一件事,「若有禁军在,你要塞人进酒楼预防学子作乱,岂不麻烦?」
「塞不得。我要塞人了,事后调查肯定会被翻出来定罪名,我只能在酒楼外围安排人手,一有动静就衝进去。」姚盛睁开眼,道:「但学子闹事只为中断诗会,顶多声势大了点,禁军就能应付,指不定根本用不上我的人。」
江簫笙想来应如是,便抬手盖在他的眼上,道:「那你再歇会,这都忙了好几天,怕是根本没睡多久。」
买粮听来轻松,可要隐瞒身分,瞒过边境那群精明的商人,还要争取时间,多凑点银子让姚瓚带过去,要预先做的准备真不少。
姚盛四处奔波,好不容易预备妥当,午后刚送走姚瓚,连停下脚的时间都没有,就赶往酒楼外盯场,一刻不得间。
江簫笙抚过姚盛又细又软的发,忽然有些好笑,这人总爱嚷嚷懒散,到头来却是最忙的那一个。
姚盛循着他的笑声,懒懒抬起眼皮,顺带取下江簫笙的手,放到嘴边亲了亲,,「你也不差,线索查到不少了吧?」
江簫笙挠了挠掌下男人的厚脸皮,道:「是不少。顺着那发簪,我发现那些短少粮食的粮仓管理者,前阵子都有闹出点传闻,大多与女人有关。」
姚盛:「美人计?」
「没错。」江簫笙接着说:「先前太傅查不到的事,我也有了点头绪。」
他没因为学子派来的人功夫低劣就放松戒心,竟意外顺着这点,查到了学子们的真实身分,「那些学子恐怕是人牙子,还是专门卖高级货色的,太傅才会追查不到。」
名门贵族看似光鲜亮丽,内里说不得的事不少,偶有额外需求,就会找上手段高超的人牙子,跟他们买调教过的奴婢。
为了不让自己买货的事流传出去,委託过的客户通常会协助人牙子隐藏身分。若人牙子经手无数,得到眾多贵族的庇护,短时间内,就算是胡千礼,也别挖到更多讯息。
江簫笙冷声道;「此番,若不是这场风雪来得突然,陛下提前了诗会,人牙子被打得措手不及,仓促行事,只找得来恰好在附近的普通货源,当作弃子使用,我们怕是要花许久,才能逮住他们的真实身分。」
「美人计与贩售高级货物的人牙子,」姚盛轻笑一声,「这要如何不让人怀疑?」
「如今,我们只能肯定偷粮一事筹谋许久,却不能确认四皇子究竟知不知情。他将这些人带到长封绝非偶然,可如今不多加协助,又像是确信人牙子有本事……」江簫笙道:「也罢,过了今晚,只要四皇子替人牙子出了头,咱们基本就能肯定这事他必有参与。」
两人耳目清明,隐隐可闻一街之外,酒楼内器乐拉奏,用以助兴的歌舞声──不知过了多久,里头彼此称讚的庆贺声,不出所料,忽然换成了阵阵尖叫,几些书生装扮的人相互拉扯,争先恐后逃出酒楼。
动手了?
车厢内,两人对视一眼,并未立即闯入酒楼。姚盛不慌不忙,掏出一个指节大小的笛子,轻轻吹了一个无声的笛音。
下一瞬,几道黑影逆流人群,如飞鳶急速窜进酒楼,酒楼内的尖叫声依然杂乱,却缓了点,逐渐没了先前的慌张失措。
处理好了?
江簫笙刚缓了口气,就听酒楼内,又是一阵凄厉至极的尖叫响起,顿时将他激起一身鸡皮疙瘩,再也坐不住。
顾不上静观其变,三人无须多言,拎起刀直闯酒楼,在推开人群后,面对的是远比他们想像中还要多,功夫更为精实的刺客。就算禁军与姚盛安排的暗卫齐心联手,也不过与他们在伯仲之间。
「该死!」江簫笙暗咒一声,隐约可见中央舞台之上,似有几名书生倒卧血泊,不知生息,与他们设想的小打小闹全然不同。
到底是哪里出了错?
没时间细想,江簫笙与明暘迅速拔刀加入战局。姚盛则是观望左右,见有几名文官朝他看来,当即换上一副惊慌模样,边喊救命,边抄起酒杯,往刺客后脑勺扔,偶有得中,竟真能击昏刺客,立即吸引了一群人往他身后躲。
破碎的嘶吼声此起彼落,诗文抄本在慌乱间被扫落在地,上头歌颂大周的诗文浸入血泊,霎时爬满腥红痕跡,一片狼藉。
从歌舞昇平到阿鼻地狱,不过几息之间。
银光猎猎,江簫笙出手并非粗獷地大开大合,而是縝密连贯的杀招,往往趁着敌人攻击之时逮住细微破绽,咬住要害死命不放,一招致命。
他的攻势绵实精巧,击杀刺客只在转瞬之间,原先相互抗衡的局势很快翻转,成了禁军一面倒的压制。
可事发往往出人预料,刺客见他们落入下风,竟毫不恋战,纷纷饮刀自刎,伤痕直入三寸,筋脉尽断,血水喷溅涌出,绝无生机。
「该不会……」姚盛登时脸色大变,跑向被他扔晕的刺客,就见他们果然也没了呼吸。
他俐落掰开刺客的嘴一瞧,立刻散出一道奇异苦味,显然是刺客嘴中早含了剧毒药包,若中招倒地,受到撞击就会破裂流出,当场夺命。
姚盛暗叫不好,扭头就见江簫笙越过满地尸首,披着血色,神色漠然,大步朝向舞台而去。
弯下腰,江簫笙翻动尸体,一个一个都不放过,脸上神情虽未变化,眼底却是一片凝重。
──全是人牙子,那些他们以为是兇手的人牙子,一个不留,全让人一刀封喉,。
江簫笙重新直起身子,环顾周围凌乱且破烂的场面,顿感头昏脑涨,连日疲惫趁他失了气力一拥而上,扰得他踉蹌几步,差点跌坐在地。
「下棋之人终究在棋局之内。」江簫笙喃喃,面色铁青,久久迈不开步。
错了,他们完全猜错了。
打从一开始,四皇子将人牙子提前招来长封,并非有利要图,预先替他们铺路,而是打算将人放到眼皮子底下监视,最后抓准机会,藉着旁人之手将人牙子全数灭口。
唯有死人不会告密。
明面上,他或许允诺了人牙子,会替他们破坏诗会,还能让他们改头换命,位极人臣。
私底下,他藉着这次诗会,先是派出鱉脚的探子,假借试探之名,实则给出他要送出的讯息,引导可能暗地关注人牙子的人判断错误,放任他安排的人潜入诗会肆虐。
那些人牙子,很可能直到死前,才知道主子替他们找来破坏诗会的人,其实是为了夺命而来,断了所有隐患。
更荒谬的是,事后景明帝要追究,极可能会得到与江簫笙一样的结果,人都是人牙子自己找来的,最后不过是黑吃黑,根本编排不到四皇子身上。
又何况,这场诗会,由头至尾,起草方案的是姚家人,经手的人是景明帝,最后举办的是张家人。所有人都可能被追究责任,唯有他乾乾净净的,是个受害者,不少手下的文官遭了难。
真是下得一手好棋!
江簫笙死命紧握手中的刀,藉此汲取稀薄的力气,足够他再一次踏入风雪,迎接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