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虫怪蝶 第46节
熹姐儿奔波了近一个月,回到九江府后人蔫蔫的,当日就病了,有些发热。
姚蝶玉只得在松水村里住多些时日。
这个时候徐遗兰知道姚蝶玉是瞒着翁姑在娘家住下,板着脸薄责了几句:“你这样要是被人知道了,可要说你的不是了。”
“说就说罢,又不会少块肉。”姚蝶玉不在意。
“不过你不是和熹姐儿一块去的松江府,怎么分开回来的?方才离开的男子,又是谁?”徐遗兰忽然间有许多疑惑,连珠箭发问。
姚蝶玉拙嘴笨腮,想不出什么借口搪塞过去,只好说个分晓,当然,和晏鹤京沾皮靠肉的事儿她一个字也没说。
徐遗兰听了后,大为震惊,没有一点好辞色:“你、你可是一鸣惊人!似个憨狗一样的,怎敢去做这种事情?他是不是好人,你怎么能知道。做官的人,十有八九都诈害乡民,倚富欺贫,而提到纨绔子弟,说起名门望族,后边多跟着仗势欺人、以权谋私等说法,这些人双拳起处就是一条人命啊。”
姚蝶玉羞脸儿揣进腔子里,慢慢替晏鹤京辩解:“阿娘,如果不是好人,也就不会替朱氏翻案了,不是好人,也不会养着一个被丢弃的女婴,还将她养得活泼可爱,且今次松水村的案子是他在处理善后,换做旁的官,对那些富户地主只会稍加姑息的。”
听了这些话,徐遗兰怒气稍平,与此同时,心中有了新的疑惑与担忧。
姚蝶玉在辩解时的眼神温柔深邃,堆了一封桃花情书似的,她对晏鹤京有不同的感情。
俗话说眼是情媒,骗不得人,徐遗兰沉吟片刻,宛转道:“小蝶,你可还喜欢吕凭?”
第81章
见问,姚蝶玉浑身流虚汗,把头低,支支吾吾一时不能言明情衷。
晏鹤京是当代知名的子弟,徐遗兰多少听过,那样身份的人,与他在一起门不当户不对,两人再相爱,恐怕也难有美满的结局了。
得不到回答,徐遗兰没有追问,望着外边的树木,忽而无声悲叹,倘若当年姚远山没有出事,这会儿也该是徽商中的巨富了,虽说自古以来那些名门望族鲜少与富商通婚,但姚远山和一般的商户又有些不同,他是个御商。
徽州地处吴头楚尾,是个靠山吃山的地方,徽州婺源更是独擅山林之利。
姚远山是个婺源木商,占有两千多亩山场,山场中的杉木、樟木、棕榈数不胜数,杉木是易生之物,取之难穷,光是将这些杉木销往浙西两地,每年就能获利数万两。
那会儿姚远山靠着这两千多亩的山场在徽商中崭露头角,颇有名声,不过那会儿他还只是个以贩木为业的商人,成为御商是在和徐遗兰成婚之后的事儿了。
姚远山和徐遗兰成婚第二年,北边暴雨不断,宫殿多处因暴雨与雷击而坏,朝廷诏令天下巧匠汇聚京城修缮皇城,那时境内少有楠木可取,加之国库空虚,拨不出银子去开采运输,就在工匠和朝廷急得无计可施时,姚远山将自己山场中的楠木取之送往了皇城。
姚远山的山场里有不可多见的巨型楠木,这些巨型楠木生长百年才能取一回,一根可价值连城,将它们卖掉,儿女子孙数倍都可以衣食无忧,而他却变卖了部分山场,将这些楠木全部送往皇城以作重修皇城之用,一分银子都不收取。
开采运输楠木耗资巨大,需要白银千万,姚远山掏空了家财,又卖了近一千亩山场,才将这些楠木全部送往皇城。
是因这一举动,他被钦点为御商,本以为日子会顺风顺水,不想这才是灾难的开始。
……
熹姐儿吃了药,次日身上的热就退了,絮絮叨叨,自顾说起被带走后发生的事儿:“他们一路走一路停,每停一个地方,都会有小女郎被带上呢。”
“路途中有饿着吗?”姚蝶玉望住熹姐儿瘦了些许的脸庞问道。
“他们没饿着我们,但我吃不下。”熹姐儿摇摇头。
“是不是太害怕了所以吃不下?”姚蝶玉眼眶湿润,“唉,是嫂嫂不好,让你受苦了。”
熹姐儿脸上露出一个笑容来:“是因为紧张,不是害怕,我能听到猫叫声,所以不怕的。”
“猫叫声?”姚蝶玉不懂猫叫声如何能让人不害怕。
“晏大人说,跟在身后的人,会发出些猫叫声,告诉我,他们没有跟丢。”熹姐儿慢慢解释,“既然没有跟丢,知道后面一直有人,我就不害怕了。”
“这样啊……”姚蝶玉闭上嘴,不敢问太多关于娃娃家的事儿,怕那句话逗中了熹姐儿的怕神。
熹姐儿已经柳惊了,提起娃娃家的事儿来,脸上全无一点害怕:“娃娃家竟是在寺庙的后山里头,嫂嫂,你不知道,我被送进去的时候,浑身觉得冷飕飕,还以为是冬日来了呢,里头有许多和我一样大的小女郎,里边的人带着个大鼻子面具,看着怪吓人的……我进到里头的时候,他们正执鞭打人,好在晏大人的人,听到了惨叫声,以为是我处境颇恶,想也没想就冲了进来。”
熹姐儿描绘的娃娃家,和十三娘描绘的一般无二,姚蝶玉听着心惊胆战,心提到嗓子眼儿处:“人都、都救出来了吗?”
“嗯……”熹姐儿重重点了头,“晏大人的人把她们都救出来了,里头作恶的人也抓起来了,还有寺庙的和尚也全都抓了起来。”
“那就好那就好。”娃娃家找到了,娃娃神救了出来,如今只等着按律定罪了,姚蝶玉松了口气,擦去眼角的泪花,望空许愿晏鹤京办案能一切顺利。
“嫂嫂。”熹姐儿扑进姚蝶玉怀里扯娇,“晏大人让管家送我回九江的时候,我泼出胆子,出言冒失,问了能不能让我见见哥哥,晏大人犹豫后答应了,说我可以随时去……嫂嫂,我们去看看哥哥吧。”
姚蝶玉沉默了好一会儿,才掩住慌乱的思绪,愣愣说了个好。
等熹姐儿彻底好瘥,姚蝶玉收拾包袱,带着她回洞溪村。
三个月未见,吕仕芳苍老了许多,脸上的皱纹又多了几道,见媳妇和女儿回来,她先是一愣,好一会儿才移步前去相迎:“小蝶?我还以为你们要七夕之后才回来,在松江府过得可好?挣得银子了吗?”
“活儿做完了,也挣了不少,所以就回来了。”姚蝶玉脸上带着笑容,轮眼看了看周遭,陈设和离开时没什么不同,且阶前无杂草,地上无泥叶,收拾得一干二净。
苏哥儿坐在屋内,脸蛋红红的,他出花了,长满了水疱,面庞上几无隙地,见姐姐和嫂嫂回来,蔫蔫提不起精神,声音沙哑喊道:“嫂嫂,阿姐。”
“这出花几天了?”姚蝶玉出过花,不怕被染上,一个箭步到苏哥儿身边,摸一下那红彤彤的脸颊,烫如火炉,有些心疼,“还发着热了呢。”
“前日出的花。”说起苏哥儿发热的事儿来,吕仕芳脸上更加疲惫了,睡眼惺忪道,“昨半夜才发的热,唉,我先去睡一会儿,昨日都没睡。”
“好。”今日回洞溪村,和熹姐儿走了大半的路才遇到一辆顺道儿的运粮车,走了许久,坐了许久,姚蝶玉疲惫,好在年轻,喝口水,吃些好吃的,精神便回来了几分。
熹姐儿还没出过花,姚蝶玉千叮咛万嘱咐,不许她靠近苏哥儿。
熹姐儿不是顽皮的性子,得了嘱咐,躲到屋里头写顺朱儿去了。
相次申时两刻,吕仕芳睡醒,姚蝶玉恰好做好了晚膳,一荤二素。
吕仕芳在饭桌上有一句没一句问松江府的事儿,多半离不开钱这个字眼,没有什么关心之意。
姚蝶玉听着不是滋味,倒也没表现在脸上,问什么都答,虽然大多都是谎言。
用膳用到一半,余采薇带着福哥儿回来了,两人都瘦了许多,尤其是余采薇,瘦得脸颊凹陷发黄,姚蝶玉见了,着了一惊,正想开口问吕仕芳一句,一道嗤笑声在耳边响起。
吕仕芳先一步开了口:“没了夫君,她现在只能去趁工,身上没本事,什么也不会,只能做些脏活累活的事儿了,今儿应该是去给人挑粪了……别管她们了。”
韩羡禺掠卖孩童是事实,无法宽恕,晏鹤京在来宣城以前,以掠卖孩童之罪,将他杖刑一百,年后流放边疆,等同于死刑,姚蝶玉不可怜韩羡禺,但她可怜余采薇和福哥儿这对母子,好在韩羡禺只是掠卖孩童,没做采生折割之事,不然同住一屋的人都得被流放二千里了。
余采薇和过街老鼠一样,缩回屋内,姚蝶玉收回目光,胃口顿减,没有伸筷夹菜,低着头,干巴巴着吃碗里的饭。
吕仕芳不在意余采薇母子过得如何,继续问起与松江府有关的事儿:“小蝶,金娘子什么时候回来?”
提起金月奴,姚蝶玉想信来了,含糊问道:“嗯……大抵是年后,对了,阿娘,月奴姐姐的信有收到吗?”
“你不是和她在一起?她怎还给你写信?”吕仕芳问道。
“是之前写的……”姚蝶玉眼神飘忽不定,“在我去松江府前她又给我送了一封信。”
“不曾,没有人给你写过信。”吕仕芳想了一会儿后,若有所思回道,“唉,金娘子离开家太久了,没准下回回来,膝下又会多一个孩子了。”
“这是什么意思?”姚蝶玉刚往嘴里塞一口饭,听了这话,眉头皱起。
“我好几次撞见她的男人和个花奶奶在一起。”男人十有八九都偷腥,是常态,但常态不代表是什么好事儿,吕仕芳刻意压低了声音来说。
“阿娘没眼错?”姚蝶玉脸上刹那间布满惊愕,连咀嚼都忘了。
“哪里能眼错,她男人的腿有毛病,走起路来一拐一拐的,光看走姿势就能认人了。”吕仕芳自信而回。
姚蝶玉手脚发冷,一副瞠目结舌的模样,暗道:月奴姐姐背井离乡去外头挣银子,钱赐美这个王八倒是会享乐,没良心的,拿着别人挣的辛苦钱吃喝嫖,要是月奴姐姐知道了该有多伤心难过。
她想不定,搁了碗筷,起身往外走。
知道她要去做什么,吕仕芳呵的一声,怒斥道:“回来!人家夫妻的事儿你一个外人凑什么热闹的,别遭人嫌了。”
一想到钱赐美在外边倚红偎翠,姚蝶玉就气得手脚发冷:“可是……”
她还没说完一句话,就被吕仕芳恶狠狠岔断了。
吕仕芳道:“可是什么可是?你以什么身份去找人家?找了又有什么用,难不成能让她男人老实下来?老不老实日子都得过,你把这事儿闹开了,丢了人家金娘子的脸面,以后外边人提起她来,就会说她连自己的男人都看不住,那么难听的话,人家没准还恨你多管闲事了。”
“脸面脸面,这脸面到底有多重要?月奴姐姐已经受了很多委屈了,为那男人生孩子还险些死了去,做月子还得下地干活儿,是他没个良心,不知月奴姐姐好,明明丢脸的是他,关月奴姐姐什么事儿?”姚蝶玉气了个事不有余,大掉礼数,语甚悲咽地吼完人后,不觉呜呜哭起来,她热着眼眶流着泪,忽而想起金月奴离开九江府前劝她改嫁,不要把一生都困在冰清水冷的苦楚里的话了。
人向来劝和不劝离,金月奴既这样劝,想来也有离婚的念头了。
这世道里没有下那死规矩,不让妇人离婚。
没有下死规矩,但束缚多,离了婚, 孩子得归夫家,妇人当年的嫁妆也得归夫家所有,自己则是一无所有,再加上数千年的儒家礼教倡导,一些妇人会为了孩子继续过眼下的生活,而一些妇人则是死守从一而终与三贞九烈的观念守着家过日子,倘若钱赐美这个狗东西,真在这个时候松了胯下的穷筋,埋身在脂粉堆里,姚蝶玉以为,金月奴并不会继续忍气吞声。
“你这只蠢蝶,何时才能戒一戒冲动的性子?”这是姚蝶玉第二回这样掉礼向人了,只这一回说的话叫她听了不爽,吕仕芳眉毛高挑,强横起来,“这十里之内的人家,有几个男人不去外头拈花惹草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没见得有谁要因此事闹得沸沸扬扬,明媒正娶的和外边养的,地位能一样吗?你看你婶婶,男人都要被流放了也没闹呢,你还帮别人嫉妒担心,说你蠢还是夸你了,就算你这回是去排难解纷,别人也不会谢你的解纷之德,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道理你难道不懂?”
吕仕芳的话一个字一个字进到耳内,姚蝶玉吐出一口气,忽而绝了去找钱赐美折证的念头,她不是觉得吕仕芳说的话有道理,慢慢冷静下来后,她觉得这个时候去折证,保不齐会被倒打一耙,说她挑拨关系,在没有亲眼看见找到证据以前,她得按兵不动,效仿晏鹤京暗度金针。
吕仕芳见她不动了,稍缓了脸色,搁了筷起身:“总之你别瞎掺和了,你要是有心,就写封信到松江府里头,让她回家自个儿决定。”
说完,转身回了房。
她想给金月奴写信,可她不知她在松江府何处地方落了脚,没有底脚,寄出的信给谁看?
姚蝶玉不答话,吞着袖子,将残羹剩饭收拾。
熹姐儿被这忽来的争执吓了一跳,拍拍忒忒乱跳的胸口,从椅子上下来,捋起袖子帮忙收拾碗筷。
“你今儿也累了,回房休息吧。”姚蝶玉不让她碰桌上的油腻物。
“嫂嫂……你不要难过。”熹姐儿捏着手指,担忧地看着姚蝶玉。
“没什么事儿,三日后我们去死牢看阿凭哥哥。”姚蝶玉挤出一抹笑容,哄熹姐儿回了房,叹口气吼默默收拾桌上的残羹剩饭。
剩了一碗饭,菜也剩了些,姚蝶玉心情不美,没有心情净盘,天炎热,留到明日也吃不完,只能倒了去了,好事浪费。
在她准备端起盘子把东西都倒在一块儿时,余采薇颤笃笃斜刺里来,低声下气问道:“那些饭菜……不吃的话能不能给我?”
听见声音,姚蝶玉手腕僵在半空,一转过身便看到了愁态可掬的余采薇。
她弯着腰,肩膀下垂,干裂的手交握在腹前,一副请求的模样,完全没了从前的矜习之气。
熹姐儿没被人掠卖去以前,姚蝶玉不大喜欢这个婶婶,但那日她得知自己的男人把别人的孩子给卖了,并不去助纣为虐,反而还因“胳膊往外拐”挨了巴掌,想来心肠并不坏,只是往前有些心高气傲罢了,现在落魄狼狈了,她做不到像吕仕芳那样冷嘲热讽,幸灾乐祸,在她的请求下,把剩饭剩菜倒在一起给了她:“我给你煮几个蛋吧。”
“不用不用,这点就够我们饱腹的了。”余采薇摆手不敢要,“熹、熹姐儿的事,是我们不好。”
熹姐儿被掠卖的事,韩羡禺就算最后死在流放之地了,姚蝶玉都不会原谅同情他一分的,这是他咎由自取的后果。
她爱乌及乌之人,但不恨及无辜,余采薇以前再叫人讨厌,如今这样也算是一种惩罚了,虽然这个惩罚是在代人受过,对她来说并不公平。
“你不吃,就给福哥儿吃,他还要长身体,你也不想他以后是矮墩墩的身吧。”姚蝶玉没有回答后半截的话,说完去厨房里开火煮蛋。
余采薇止不住流泪,腼然起谢,谢姚蝶玉的慷慨之德。
姚蝶玉连蚕都舍不得饿,何况是人,往后的几日,她做饭都会做多一些,趁吕仕芳不注意时,让熹姐儿送过去。
和吕仕芳争执了一场,姚蝶玉连着几日有形无神,吕仕芳摆老资格,拉不下脸来说好话,同在一屋檐下相处如若生人,直到去死牢看吕凭的那天,二人的关系才有所缓。
“你与晏大人很是相熟了?”许久未见过吕凭,吕仕芳挂念非常,想去见一面,不知道如何开口提这个请求,眼光有意无意,看着熹姐儿。
“不大相熟。”姚蝶玉一大清早起身就在厨房里头呆着,备了许多吕凭爱吃的东西,见问,余光瞟一眼身旁的人,知道她在打什么主意,“这次能去看阿凭哥哥,是晏大人心善,怜熹姐儿受了惊吓,阿娘若也想去死牢的话……下回我问问吧。”
“诶……”话说到这个面上,吕仕芳不好再厚脸皮去取代熹姐儿去死牢里看吕凭。
姚蝶玉只得在松水村里住多些时日。
这个时候徐遗兰知道姚蝶玉是瞒着翁姑在娘家住下,板着脸薄责了几句:“你这样要是被人知道了,可要说你的不是了。”
“说就说罢,又不会少块肉。”姚蝶玉不在意。
“不过你不是和熹姐儿一块去的松江府,怎么分开回来的?方才离开的男子,又是谁?”徐遗兰忽然间有许多疑惑,连珠箭发问。
姚蝶玉拙嘴笨腮,想不出什么借口搪塞过去,只好说个分晓,当然,和晏鹤京沾皮靠肉的事儿她一个字也没说。
徐遗兰听了后,大为震惊,没有一点好辞色:“你、你可是一鸣惊人!似个憨狗一样的,怎敢去做这种事情?他是不是好人,你怎么能知道。做官的人,十有八九都诈害乡民,倚富欺贫,而提到纨绔子弟,说起名门望族,后边多跟着仗势欺人、以权谋私等说法,这些人双拳起处就是一条人命啊。”
姚蝶玉羞脸儿揣进腔子里,慢慢替晏鹤京辩解:“阿娘,如果不是好人,也就不会替朱氏翻案了,不是好人,也不会养着一个被丢弃的女婴,还将她养得活泼可爱,且今次松水村的案子是他在处理善后,换做旁的官,对那些富户地主只会稍加姑息的。”
听了这些话,徐遗兰怒气稍平,与此同时,心中有了新的疑惑与担忧。
姚蝶玉在辩解时的眼神温柔深邃,堆了一封桃花情书似的,她对晏鹤京有不同的感情。
俗话说眼是情媒,骗不得人,徐遗兰沉吟片刻,宛转道:“小蝶,你可还喜欢吕凭?”
第81章
见问,姚蝶玉浑身流虚汗,把头低,支支吾吾一时不能言明情衷。
晏鹤京是当代知名的子弟,徐遗兰多少听过,那样身份的人,与他在一起门不当户不对,两人再相爱,恐怕也难有美满的结局了。
得不到回答,徐遗兰没有追问,望着外边的树木,忽而无声悲叹,倘若当年姚远山没有出事,这会儿也该是徽商中的巨富了,虽说自古以来那些名门望族鲜少与富商通婚,但姚远山和一般的商户又有些不同,他是个御商。
徽州地处吴头楚尾,是个靠山吃山的地方,徽州婺源更是独擅山林之利。
姚远山是个婺源木商,占有两千多亩山场,山场中的杉木、樟木、棕榈数不胜数,杉木是易生之物,取之难穷,光是将这些杉木销往浙西两地,每年就能获利数万两。
那会儿姚远山靠着这两千多亩的山场在徽商中崭露头角,颇有名声,不过那会儿他还只是个以贩木为业的商人,成为御商是在和徐遗兰成婚之后的事儿了。
姚远山和徐遗兰成婚第二年,北边暴雨不断,宫殿多处因暴雨与雷击而坏,朝廷诏令天下巧匠汇聚京城修缮皇城,那时境内少有楠木可取,加之国库空虚,拨不出银子去开采运输,就在工匠和朝廷急得无计可施时,姚远山将自己山场中的楠木取之送往了皇城。
姚远山的山场里有不可多见的巨型楠木,这些巨型楠木生长百年才能取一回,一根可价值连城,将它们卖掉,儿女子孙数倍都可以衣食无忧,而他却变卖了部分山场,将这些楠木全部送往皇城以作重修皇城之用,一分银子都不收取。
开采运输楠木耗资巨大,需要白银千万,姚远山掏空了家财,又卖了近一千亩山场,才将这些楠木全部送往皇城。
是因这一举动,他被钦点为御商,本以为日子会顺风顺水,不想这才是灾难的开始。
……
熹姐儿吃了药,次日身上的热就退了,絮絮叨叨,自顾说起被带走后发生的事儿:“他们一路走一路停,每停一个地方,都会有小女郎被带上呢。”
“路途中有饿着吗?”姚蝶玉望住熹姐儿瘦了些许的脸庞问道。
“他们没饿着我们,但我吃不下。”熹姐儿摇摇头。
“是不是太害怕了所以吃不下?”姚蝶玉眼眶湿润,“唉,是嫂嫂不好,让你受苦了。”
熹姐儿脸上露出一个笑容来:“是因为紧张,不是害怕,我能听到猫叫声,所以不怕的。”
“猫叫声?”姚蝶玉不懂猫叫声如何能让人不害怕。
“晏大人说,跟在身后的人,会发出些猫叫声,告诉我,他们没有跟丢。”熹姐儿慢慢解释,“既然没有跟丢,知道后面一直有人,我就不害怕了。”
“这样啊……”姚蝶玉闭上嘴,不敢问太多关于娃娃家的事儿,怕那句话逗中了熹姐儿的怕神。
熹姐儿已经柳惊了,提起娃娃家的事儿来,脸上全无一点害怕:“娃娃家竟是在寺庙的后山里头,嫂嫂,你不知道,我被送进去的时候,浑身觉得冷飕飕,还以为是冬日来了呢,里头有许多和我一样大的小女郎,里边的人带着个大鼻子面具,看着怪吓人的……我进到里头的时候,他们正执鞭打人,好在晏大人的人,听到了惨叫声,以为是我处境颇恶,想也没想就冲了进来。”
熹姐儿描绘的娃娃家,和十三娘描绘的一般无二,姚蝶玉听着心惊胆战,心提到嗓子眼儿处:“人都、都救出来了吗?”
“嗯……”熹姐儿重重点了头,“晏大人的人把她们都救出来了,里头作恶的人也抓起来了,还有寺庙的和尚也全都抓了起来。”
“那就好那就好。”娃娃家找到了,娃娃神救了出来,如今只等着按律定罪了,姚蝶玉松了口气,擦去眼角的泪花,望空许愿晏鹤京办案能一切顺利。
“嫂嫂。”熹姐儿扑进姚蝶玉怀里扯娇,“晏大人让管家送我回九江的时候,我泼出胆子,出言冒失,问了能不能让我见见哥哥,晏大人犹豫后答应了,说我可以随时去……嫂嫂,我们去看看哥哥吧。”
姚蝶玉沉默了好一会儿,才掩住慌乱的思绪,愣愣说了个好。
等熹姐儿彻底好瘥,姚蝶玉收拾包袱,带着她回洞溪村。
三个月未见,吕仕芳苍老了许多,脸上的皱纹又多了几道,见媳妇和女儿回来,她先是一愣,好一会儿才移步前去相迎:“小蝶?我还以为你们要七夕之后才回来,在松江府过得可好?挣得银子了吗?”
“活儿做完了,也挣了不少,所以就回来了。”姚蝶玉脸上带着笑容,轮眼看了看周遭,陈设和离开时没什么不同,且阶前无杂草,地上无泥叶,收拾得一干二净。
苏哥儿坐在屋内,脸蛋红红的,他出花了,长满了水疱,面庞上几无隙地,见姐姐和嫂嫂回来,蔫蔫提不起精神,声音沙哑喊道:“嫂嫂,阿姐。”
“这出花几天了?”姚蝶玉出过花,不怕被染上,一个箭步到苏哥儿身边,摸一下那红彤彤的脸颊,烫如火炉,有些心疼,“还发着热了呢。”
“前日出的花。”说起苏哥儿发热的事儿来,吕仕芳脸上更加疲惫了,睡眼惺忪道,“昨半夜才发的热,唉,我先去睡一会儿,昨日都没睡。”
“好。”今日回洞溪村,和熹姐儿走了大半的路才遇到一辆顺道儿的运粮车,走了许久,坐了许久,姚蝶玉疲惫,好在年轻,喝口水,吃些好吃的,精神便回来了几分。
熹姐儿还没出过花,姚蝶玉千叮咛万嘱咐,不许她靠近苏哥儿。
熹姐儿不是顽皮的性子,得了嘱咐,躲到屋里头写顺朱儿去了。
相次申时两刻,吕仕芳睡醒,姚蝶玉恰好做好了晚膳,一荤二素。
吕仕芳在饭桌上有一句没一句问松江府的事儿,多半离不开钱这个字眼,没有什么关心之意。
姚蝶玉听着不是滋味,倒也没表现在脸上,问什么都答,虽然大多都是谎言。
用膳用到一半,余采薇带着福哥儿回来了,两人都瘦了许多,尤其是余采薇,瘦得脸颊凹陷发黄,姚蝶玉见了,着了一惊,正想开口问吕仕芳一句,一道嗤笑声在耳边响起。
吕仕芳先一步开了口:“没了夫君,她现在只能去趁工,身上没本事,什么也不会,只能做些脏活累活的事儿了,今儿应该是去给人挑粪了……别管她们了。”
韩羡禺掠卖孩童是事实,无法宽恕,晏鹤京在来宣城以前,以掠卖孩童之罪,将他杖刑一百,年后流放边疆,等同于死刑,姚蝶玉不可怜韩羡禺,但她可怜余采薇和福哥儿这对母子,好在韩羡禺只是掠卖孩童,没做采生折割之事,不然同住一屋的人都得被流放二千里了。
余采薇和过街老鼠一样,缩回屋内,姚蝶玉收回目光,胃口顿减,没有伸筷夹菜,低着头,干巴巴着吃碗里的饭。
吕仕芳不在意余采薇母子过得如何,继续问起与松江府有关的事儿:“小蝶,金娘子什么时候回来?”
提起金月奴,姚蝶玉想信来了,含糊问道:“嗯……大抵是年后,对了,阿娘,月奴姐姐的信有收到吗?”
“你不是和她在一起?她怎还给你写信?”吕仕芳问道。
“是之前写的……”姚蝶玉眼神飘忽不定,“在我去松江府前她又给我送了一封信。”
“不曾,没有人给你写过信。”吕仕芳想了一会儿后,若有所思回道,“唉,金娘子离开家太久了,没准下回回来,膝下又会多一个孩子了。”
“这是什么意思?”姚蝶玉刚往嘴里塞一口饭,听了这话,眉头皱起。
“我好几次撞见她的男人和个花奶奶在一起。”男人十有八九都偷腥,是常态,但常态不代表是什么好事儿,吕仕芳刻意压低了声音来说。
“阿娘没眼错?”姚蝶玉脸上刹那间布满惊愕,连咀嚼都忘了。
“哪里能眼错,她男人的腿有毛病,走起路来一拐一拐的,光看走姿势就能认人了。”吕仕芳自信而回。
姚蝶玉手脚发冷,一副瞠目结舌的模样,暗道:月奴姐姐背井离乡去外头挣银子,钱赐美这个王八倒是会享乐,没良心的,拿着别人挣的辛苦钱吃喝嫖,要是月奴姐姐知道了该有多伤心难过。
她想不定,搁了碗筷,起身往外走。
知道她要去做什么,吕仕芳呵的一声,怒斥道:“回来!人家夫妻的事儿你一个外人凑什么热闹的,别遭人嫌了。”
一想到钱赐美在外边倚红偎翠,姚蝶玉就气得手脚发冷:“可是……”
她还没说完一句话,就被吕仕芳恶狠狠岔断了。
吕仕芳道:“可是什么可是?你以什么身份去找人家?找了又有什么用,难不成能让她男人老实下来?老不老实日子都得过,你把这事儿闹开了,丢了人家金娘子的脸面,以后外边人提起她来,就会说她连自己的男人都看不住,那么难听的话,人家没准还恨你多管闲事了。”
“脸面脸面,这脸面到底有多重要?月奴姐姐已经受了很多委屈了,为那男人生孩子还险些死了去,做月子还得下地干活儿,是他没个良心,不知月奴姐姐好,明明丢脸的是他,关月奴姐姐什么事儿?”姚蝶玉气了个事不有余,大掉礼数,语甚悲咽地吼完人后,不觉呜呜哭起来,她热着眼眶流着泪,忽而想起金月奴离开九江府前劝她改嫁,不要把一生都困在冰清水冷的苦楚里的话了。
人向来劝和不劝离,金月奴既这样劝,想来也有离婚的念头了。
这世道里没有下那死规矩,不让妇人离婚。
没有下死规矩,但束缚多,离了婚, 孩子得归夫家,妇人当年的嫁妆也得归夫家所有,自己则是一无所有,再加上数千年的儒家礼教倡导,一些妇人会为了孩子继续过眼下的生活,而一些妇人则是死守从一而终与三贞九烈的观念守着家过日子,倘若钱赐美这个狗东西,真在这个时候松了胯下的穷筋,埋身在脂粉堆里,姚蝶玉以为,金月奴并不会继续忍气吞声。
“你这只蠢蝶,何时才能戒一戒冲动的性子?”这是姚蝶玉第二回这样掉礼向人了,只这一回说的话叫她听了不爽,吕仕芳眉毛高挑,强横起来,“这十里之内的人家,有几个男人不去外头拈花惹草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没见得有谁要因此事闹得沸沸扬扬,明媒正娶的和外边养的,地位能一样吗?你看你婶婶,男人都要被流放了也没闹呢,你还帮别人嫉妒担心,说你蠢还是夸你了,就算你这回是去排难解纷,别人也不会谢你的解纷之德,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道理你难道不懂?”
吕仕芳的话一个字一个字进到耳内,姚蝶玉吐出一口气,忽而绝了去找钱赐美折证的念头,她不是觉得吕仕芳说的话有道理,慢慢冷静下来后,她觉得这个时候去折证,保不齐会被倒打一耙,说她挑拨关系,在没有亲眼看见找到证据以前,她得按兵不动,效仿晏鹤京暗度金针。
吕仕芳见她不动了,稍缓了脸色,搁了筷起身:“总之你别瞎掺和了,你要是有心,就写封信到松江府里头,让她回家自个儿决定。”
说完,转身回了房。
她想给金月奴写信,可她不知她在松江府何处地方落了脚,没有底脚,寄出的信给谁看?
姚蝶玉不答话,吞着袖子,将残羹剩饭收拾。
熹姐儿被这忽来的争执吓了一跳,拍拍忒忒乱跳的胸口,从椅子上下来,捋起袖子帮忙收拾碗筷。
“你今儿也累了,回房休息吧。”姚蝶玉不让她碰桌上的油腻物。
“嫂嫂……你不要难过。”熹姐儿捏着手指,担忧地看着姚蝶玉。
“没什么事儿,三日后我们去死牢看阿凭哥哥。”姚蝶玉挤出一抹笑容,哄熹姐儿回了房,叹口气吼默默收拾桌上的残羹剩饭。
剩了一碗饭,菜也剩了些,姚蝶玉心情不美,没有心情净盘,天炎热,留到明日也吃不完,只能倒了去了,好事浪费。
在她准备端起盘子把东西都倒在一块儿时,余采薇颤笃笃斜刺里来,低声下气问道:“那些饭菜……不吃的话能不能给我?”
听见声音,姚蝶玉手腕僵在半空,一转过身便看到了愁态可掬的余采薇。
她弯着腰,肩膀下垂,干裂的手交握在腹前,一副请求的模样,完全没了从前的矜习之气。
熹姐儿没被人掠卖去以前,姚蝶玉不大喜欢这个婶婶,但那日她得知自己的男人把别人的孩子给卖了,并不去助纣为虐,反而还因“胳膊往外拐”挨了巴掌,想来心肠并不坏,只是往前有些心高气傲罢了,现在落魄狼狈了,她做不到像吕仕芳那样冷嘲热讽,幸灾乐祸,在她的请求下,把剩饭剩菜倒在一起给了她:“我给你煮几个蛋吧。”
“不用不用,这点就够我们饱腹的了。”余采薇摆手不敢要,“熹、熹姐儿的事,是我们不好。”
熹姐儿被掠卖的事,韩羡禺就算最后死在流放之地了,姚蝶玉都不会原谅同情他一分的,这是他咎由自取的后果。
她爱乌及乌之人,但不恨及无辜,余采薇以前再叫人讨厌,如今这样也算是一种惩罚了,虽然这个惩罚是在代人受过,对她来说并不公平。
“你不吃,就给福哥儿吃,他还要长身体,你也不想他以后是矮墩墩的身吧。”姚蝶玉没有回答后半截的话,说完去厨房里开火煮蛋。
余采薇止不住流泪,腼然起谢,谢姚蝶玉的慷慨之德。
姚蝶玉连蚕都舍不得饿,何况是人,往后的几日,她做饭都会做多一些,趁吕仕芳不注意时,让熹姐儿送过去。
和吕仕芳争执了一场,姚蝶玉连着几日有形无神,吕仕芳摆老资格,拉不下脸来说好话,同在一屋檐下相处如若生人,直到去死牢看吕凭的那天,二人的关系才有所缓。
“你与晏大人很是相熟了?”许久未见过吕凭,吕仕芳挂念非常,想去见一面,不知道如何开口提这个请求,眼光有意无意,看着熹姐儿。
“不大相熟。”姚蝶玉一大清早起身就在厨房里头呆着,备了许多吕凭爱吃的东西,见问,余光瞟一眼身旁的人,知道她在打什么主意,“这次能去看阿凭哥哥,是晏大人心善,怜熹姐儿受了惊吓,阿娘若也想去死牢的话……下回我问问吧。”
“诶……”话说到这个面上,吕仕芳不好再厚脸皮去取代熹姐儿去死牢里看吕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