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晏怀微木愣愣地点了点头——这句子是许多年前,她在平湖女子词社与诸位娘子们一起玩博戏的时候,因输光了钱而写来抵债。
赵嫣又抓过一张, 继续读:“万人一瞬,杳然飞尘, 惟余阑风长雨伴黄昏。这也是你写的?”
晏怀微再次点头——这是及笄那年秋天, 她去西湖作画, 画成时恰逢微雨黄昏。她望着游人四散无踪的湖面, 忽生落寞之情, 于是便将这句子跋于画上。
至此,赵嫣已经懒得再问“是不是你写的”这种话了,只见她恶狠狠地抓过那些纸笺, 打开来,一张接一张大声读了起来。
“身死狷介千古梦,湖光山色就地埋。独有情深,留与后人猜。”
“仰见皎皎天悬月,众生放入一心中。”
“云泼多愁雨,人走花寂寥。”
“瘦水肥石,勤云懒山。明月呵斥愁回岸。”
“与君一醉千碗雨,孰知人间凉意生。”
……
耳闻赵嫣不歇气地将这些旧作全部念出,晏怀微的视线却越来越模糊。词句在她耳畔旋转着、摩擦着,却令她无比惶恐。
这里面有曲子词,有诗画题跋,也有随手写下的根本不成篇章的残句烂稿——而所有这些,都被赵清存如此珍惜地收着。
甚至其中有些句子,连晏怀微自己都已经记不清楚究竟是写给谁、写在何处,却都被赵清存寻到,一笔一划誊抄,认认真真收好。
此时此刻,晏怀微感觉自己的心一会儿如被烈焰烹烧,一会儿又似被严寒冻结。她冷得浑身僵硬,又热得遍体虚汗涔涔。
赵嫣终于读完了这些折磨人的词句,抬头看着晏怀微,问道:“你和我阿兄是绍兴二十年在梁夫人的春日宴上认识的,对不对?”
“……对。”晏怀微努力从喉咙里挤出这个颤抖的字。
“不对!”赵嫣斥道。
晏怀微惊讶地看向赵嫣。
却听赵嫣高声说:“不对!大奸臣秦桧当权之时,我们一直过得很苦、很难,这你应该是知道的。可你不知道的是,我阿兄有很长一段时日,就是靠着你写的这些词句撑下来的!那时候,凡是你写的东西,凡是他能见到的,他都不遗余力寻来,寻得之后便如珍宝一般藏起。……你仔细看看,这幅画,还有这些字,是不是你的亲笔?……还有这个!”
赵嫣将李宅的那条绢帕从一堆字纸中抽出,用力甩给晏怀微:“你自己看!”
晏怀微接过绢帕,定睛一看,就在她的蝇头小楷之下,有人以颇为遒劲的笔力亦写下八个字——“怀瑾握瑜,微芳秀润。”
怀……微……
赵嫣再次拔高嗓音:“我实话告诉你,我阿兄对你的心仪,远比绍兴二十年的春日宴更早!但你别把他想龌龊了,他那时候对你没有欲求,他只是偷偷将你引为知己!”
——弹冠俟知己,慷慨有悲音。
知己却因何不至?
知己又……因何不知?
刹那之间,泪水从眼角飞瀑而落。
晏怀微没有擦拭,也不想擦拭,她任由连绵不绝的清泪一滴滴滑至下颌,又涓涓淌于衣襟。
可赵嫣的话还没说完。
作为赵清存的妹妹,她本不该越俎代庖,本不该替兄剖白,揭兄隐秘。可她今天实在是忍不住了,谁不知道她赵嫣是个恣意任性的千金,既如此,那她就要痛痛快快把一切都说出来!
但见赵嫣深吸一口气,下定决心般继续说道:
“这事原不该由我嚼舌,况且我也答应了阿兄绝不多嘴,要等他亲口告诉你。但本县主今天不想再忍了!你可还记得去岁中秋次日,我们在振鹭轩品茶的时候,我为何会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扇你耳光?”
“因为你阿兄发下誓言,这辈子不碰别的女人……”晏怀微迟疑着答。
赵嫣突然抬手指着晏怀微:“对,我阿兄说今生今世惟眷一人,若违誓言天打雷劈。……让他愿意立下如此重誓的那个人——就是你!”
晏怀微倏地一下抬手按住心口,仿佛心脏在一瞬间已不会跳动,可颊上泪水却淌得更凶,更狠。
“重誓不是随随便便就立的,得有证誓之人,那时候便是我为阿兄证誓。我再告诉你一件事,我阿兄立誓之日便是绍兴二十五年,就是你嫁给齐耀祖的当天。那时候秦桧虽死,但他的党羽仍在把持朝政,太上重用万俟卨和汤思退,张相公被流放,我们的景况仍是岌岌可危。但我阿兄发誓,待一切尘埃落定之时,他一定会把你抢回来!!!”
此际魂如雷击,魄似电惊,赵嫣的话语已不再是无形的声言,而是化作一柄有形利刃。
这利刃沿着晏怀微的三魂七魄狠狠剐过,剐得她浑身觳觫,汗洽股栗,仿佛此刻她正代替施全承受着那三十六刀磔刑。
牙齿磕碰着,发出格格声响,利刃剔下肉骨,剜出心脏,再将她抛上刀山火海,摔落龙潭虎穴。
许久之后,晏怀微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呼吸和心跳。却听她极力从唇齿间挤出一句话:“绍兴二十五年春天的那次品茶会,又是怎么回事?”
赵嫣一下子没反应过来,想了一瞬才忆起,便是在那次品茶会上,赵清存公然表示自己最厌烦那个胆敢给他写《相见欢》的晏家才女,也便是在那之后,晏怀微嫁与齐耀祖为妻。
“他怕连累你。”
赵嫣放轻声音,娓娓言道:“就是绍兴二十五年的春上,那是我们最难挨的日子。那时候,奸相的狠毒已是变本加厉,他恨不能将所有与他为敌之人全部杀光。你知道赵令衿吗?他是太祖皇帝的五世孙,却被那奸相一声令下就抓进了大宗正司。还有赵汾,他是茗如姐姐的表兄,他被那个姓秦的大坏蛋活生生打死了!”
抽了抽因哭泣而齉齉的鼻子,赵嫣继续说下去:
“那时候,我阿兄情知他自己的景况亦是凶多吉少,他怕连累你和你父母,这才故意说那样的话。他说,他曾答应过你,绝不连累你们。……君子一诺重千金。”
晏怀微低着头,耳中嗡嗡作响,感觉喉咙里有黏腻的水液淌过,堵在胸口和舌底,令她窒息。
那是眼泪,是流得太快以至于根本来不及流出眼眶的眼泪,如倒悬之河,沿着喉中血肉淌回身体内部。
人人都说赵清存圆融如珠,赵清存不露声色,赵清存大度宽容从不斤斤计较……所以,他自己担下了一切。
他绝非毁诺之人,他信守诺言,他答应过的事就一定会做到。
可是……现在……赵清存在前线杀敌,她却在后院手握利刃向他捅去,竟是要取他性命!
思至此处,晏怀微膝盖酸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头埋在胸前,大口大口喘着粗气。
原本正悲戚抹泪的赵嫣被晏怀微这突然跪倒的动作吓住,失声问道:“你怎么了?!”
“……我把你阿兄去北伐的事……告诉秦炀了。”
话音出口,赵嫣震惊地瞪大双眼,双唇颤抖,好不容易才挤出一句:“你犯什么疯病?!”
刹那之间她又以双手掐住晏怀微肩膀,使出浑身力气边摇边骂:“你这坏女人!你还有没有良心?!他那样护着你,你怎能如此对他?秦炀是什么东西你不清楚吗?!你……你分明就是想害死我阿兄!!”
晏怀微被赵嫣前后摇晃着,眼前阵阵眩晕……片刻后,她猛然抬头看向对方,眼中却已不再是凄凉,也不再是柔婉——她的眼底仿佛有一片被烈风吹起的野火,火势燎原。在那炽烈的光焰下,是痛苦,却也是慧睿与坚决。
晏怀微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她已决定凭借一身肝胆,在这混沌的形势之中探火取栗。
“我犯的错,我来补救。”她沉声说。
“你要怎么补救?!难道你还能跑去淮西把我阿兄叫回来不成?!”赵嫣质问。
晏怀微却突然反问了赵嫣一个很奇怪的问题:“县主与太上亲善如何?”
“不如何!太上十分厌恶我阿兄,我也只是在元正大朝会的时候见过他寥寥数面。”
“你能去德寿宫吗?”
“去那儿做什么?去自投罗网吗?我看你真是疯了!”
晏怀微秀眉轻蹙,飞速在心底算计着——赵清存能顺利离开临安并跟随李显忠渡淮,必然是有官家为他打掩护。但眼下最好先别惊动官家,官家是最后一步棋,是他们的底牌,倘若现在就把这步棋用了,难保秦炀那里会不会又出什么幺蛾子。
既然赵嫣与赵构搭不上话,那就换个人,换个在赵构面前能说得上话的人来助自己一臂之力。
谁?
还有谁?
还有谁既能平白搭上太上皇,又不会对赵清存有丝毫不利?
快想,快想。
啊,有了!
——恭王赵惇!
晏怀微一把抓住赵嫣衣襟,急声问道:“县主与恭王殿下亲善如何?”
“三哥?他小时候我经常带着他一起玩儿。”
赵嫣又抓过一张, 继续读:“万人一瞬,杳然飞尘, 惟余阑风长雨伴黄昏。这也是你写的?”
晏怀微再次点头——这是及笄那年秋天, 她去西湖作画, 画成时恰逢微雨黄昏。她望着游人四散无踪的湖面, 忽生落寞之情, 于是便将这句子跋于画上。
至此,赵嫣已经懒得再问“是不是你写的”这种话了,只见她恶狠狠地抓过那些纸笺, 打开来,一张接一张大声读了起来。
“身死狷介千古梦,湖光山色就地埋。独有情深,留与后人猜。”
“仰见皎皎天悬月,众生放入一心中。”
“云泼多愁雨,人走花寂寥。”
“瘦水肥石,勤云懒山。明月呵斥愁回岸。”
“与君一醉千碗雨,孰知人间凉意生。”
……
耳闻赵嫣不歇气地将这些旧作全部念出,晏怀微的视线却越来越模糊。词句在她耳畔旋转着、摩擦着,却令她无比惶恐。
这里面有曲子词,有诗画题跋,也有随手写下的根本不成篇章的残句烂稿——而所有这些,都被赵清存如此珍惜地收着。
甚至其中有些句子,连晏怀微自己都已经记不清楚究竟是写给谁、写在何处,却都被赵清存寻到,一笔一划誊抄,认认真真收好。
此时此刻,晏怀微感觉自己的心一会儿如被烈焰烹烧,一会儿又似被严寒冻结。她冷得浑身僵硬,又热得遍体虚汗涔涔。
赵嫣终于读完了这些折磨人的词句,抬头看着晏怀微,问道:“你和我阿兄是绍兴二十年在梁夫人的春日宴上认识的,对不对?”
“……对。”晏怀微努力从喉咙里挤出这个颤抖的字。
“不对!”赵嫣斥道。
晏怀微惊讶地看向赵嫣。
却听赵嫣高声说:“不对!大奸臣秦桧当权之时,我们一直过得很苦、很难,这你应该是知道的。可你不知道的是,我阿兄有很长一段时日,就是靠着你写的这些词句撑下来的!那时候,凡是你写的东西,凡是他能见到的,他都不遗余力寻来,寻得之后便如珍宝一般藏起。……你仔细看看,这幅画,还有这些字,是不是你的亲笔?……还有这个!”
赵嫣将李宅的那条绢帕从一堆字纸中抽出,用力甩给晏怀微:“你自己看!”
晏怀微接过绢帕,定睛一看,就在她的蝇头小楷之下,有人以颇为遒劲的笔力亦写下八个字——“怀瑾握瑜,微芳秀润。”
怀……微……
赵嫣再次拔高嗓音:“我实话告诉你,我阿兄对你的心仪,远比绍兴二十年的春日宴更早!但你别把他想龌龊了,他那时候对你没有欲求,他只是偷偷将你引为知己!”
——弹冠俟知己,慷慨有悲音。
知己却因何不至?
知己又……因何不知?
刹那之间,泪水从眼角飞瀑而落。
晏怀微没有擦拭,也不想擦拭,她任由连绵不绝的清泪一滴滴滑至下颌,又涓涓淌于衣襟。
可赵嫣的话还没说完。
作为赵清存的妹妹,她本不该越俎代庖,本不该替兄剖白,揭兄隐秘。可她今天实在是忍不住了,谁不知道她赵嫣是个恣意任性的千金,既如此,那她就要痛痛快快把一切都说出来!
但见赵嫣深吸一口气,下定决心般继续说道:
“这事原不该由我嚼舌,况且我也答应了阿兄绝不多嘴,要等他亲口告诉你。但本县主今天不想再忍了!你可还记得去岁中秋次日,我们在振鹭轩品茶的时候,我为何会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扇你耳光?”
“因为你阿兄发下誓言,这辈子不碰别的女人……”晏怀微迟疑着答。
赵嫣突然抬手指着晏怀微:“对,我阿兄说今生今世惟眷一人,若违誓言天打雷劈。……让他愿意立下如此重誓的那个人——就是你!”
晏怀微倏地一下抬手按住心口,仿佛心脏在一瞬间已不会跳动,可颊上泪水却淌得更凶,更狠。
“重誓不是随随便便就立的,得有证誓之人,那时候便是我为阿兄证誓。我再告诉你一件事,我阿兄立誓之日便是绍兴二十五年,就是你嫁给齐耀祖的当天。那时候秦桧虽死,但他的党羽仍在把持朝政,太上重用万俟卨和汤思退,张相公被流放,我们的景况仍是岌岌可危。但我阿兄发誓,待一切尘埃落定之时,他一定会把你抢回来!!!”
此际魂如雷击,魄似电惊,赵嫣的话语已不再是无形的声言,而是化作一柄有形利刃。
这利刃沿着晏怀微的三魂七魄狠狠剐过,剐得她浑身觳觫,汗洽股栗,仿佛此刻她正代替施全承受着那三十六刀磔刑。
牙齿磕碰着,发出格格声响,利刃剔下肉骨,剜出心脏,再将她抛上刀山火海,摔落龙潭虎穴。
许久之后,晏怀微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呼吸和心跳。却听她极力从唇齿间挤出一句话:“绍兴二十五年春天的那次品茶会,又是怎么回事?”
赵嫣一下子没反应过来,想了一瞬才忆起,便是在那次品茶会上,赵清存公然表示自己最厌烦那个胆敢给他写《相见欢》的晏家才女,也便是在那之后,晏怀微嫁与齐耀祖为妻。
“他怕连累你。”
赵嫣放轻声音,娓娓言道:“就是绍兴二十五年的春上,那是我们最难挨的日子。那时候,奸相的狠毒已是变本加厉,他恨不能将所有与他为敌之人全部杀光。你知道赵令衿吗?他是太祖皇帝的五世孙,却被那奸相一声令下就抓进了大宗正司。还有赵汾,他是茗如姐姐的表兄,他被那个姓秦的大坏蛋活生生打死了!”
抽了抽因哭泣而齉齉的鼻子,赵嫣继续说下去:
“那时候,我阿兄情知他自己的景况亦是凶多吉少,他怕连累你和你父母,这才故意说那样的话。他说,他曾答应过你,绝不连累你们。……君子一诺重千金。”
晏怀微低着头,耳中嗡嗡作响,感觉喉咙里有黏腻的水液淌过,堵在胸口和舌底,令她窒息。
那是眼泪,是流得太快以至于根本来不及流出眼眶的眼泪,如倒悬之河,沿着喉中血肉淌回身体内部。
人人都说赵清存圆融如珠,赵清存不露声色,赵清存大度宽容从不斤斤计较……所以,他自己担下了一切。
他绝非毁诺之人,他信守诺言,他答应过的事就一定会做到。
可是……现在……赵清存在前线杀敌,她却在后院手握利刃向他捅去,竟是要取他性命!
思至此处,晏怀微膝盖酸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头埋在胸前,大口大口喘着粗气。
原本正悲戚抹泪的赵嫣被晏怀微这突然跪倒的动作吓住,失声问道:“你怎么了?!”
“……我把你阿兄去北伐的事……告诉秦炀了。”
话音出口,赵嫣震惊地瞪大双眼,双唇颤抖,好不容易才挤出一句:“你犯什么疯病?!”
刹那之间她又以双手掐住晏怀微肩膀,使出浑身力气边摇边骂:“你这坏女人!你还有没有良心?!他那样护着你,你怎能如此对他?秦炀是什么东西你不清楚吗?!你……你分明就是想害死我阿兄!!”
晏怀微被赵嫣前后摇晃着,眼前阵阵眩晕……片刻后,她猛然抬头看向对方,眼中却已不再是凄凉,也不再是柔婉——她的眼底仿佛有一片被烈风吹起的野火,火势燎原。在那炽烈的光焰下,是痛苦,却也是慧睿与坚决。
晏怀微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她已决定凭借一身肝胆,在这混沌的形势之中探火取栗。
“我犯的错,我来补救。”她沉声说。
“你要怎么补救?!难道你还能跑去淮西把我阿兄叫回来不成?!”赵嫣质问。
晏怀微却突然反问了赵嫣一个很奇怪的问题:“县主与太上亲善如何?”
“不如何!太上十分厌恶我阿兄,我也只是在元正大朝会的时候见过他寥寥数面。”
“你能去德寿宫吗?”
“去那儿做什么?去自投罗网吗?我看你真是疯了!”
晏怀微秀眉轻蹙,飞速在心底算计着——赵清存能顺利离开临安并跟随李显忠渡淮,必然是有官家为他打掩护。但眼下最好先别惊动官家,官家是最后一步棋,是他们的底牌,倘若现在就把这步棋用了,难保秦炀那里会不会又出什么幺蛾子。
既然赵嫣与赵构搭不上话,那就换个人,换个在赵构面前能说得上话的人来助自己一臂之力。
谁?
还有谁?
还有谁既能平白搭上太上皇,又不会对赵清存有丝毫不利?
快想,快想。
啊,有了!
——恭王赵惇!
晏怀微一把抓住赵嫣衣襟,急声问道:“县主与恭王殿下亲善如何?”
“三哥?他小时候我经常带着他一起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