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晏怀微黏糊糊地偎着母亲,想到母亲和玲珑专为她准备了这么多好吃食,只觉白日里受的那些排挤和委屈霎时间便一扫而空。
  什么承信郎,什么赵清存……他谁呀?不识得!
  待回到房内将肚儿吃得饱饱,困意便沿着眉梢爬了上来。晏怀微把一双俏丽的杏核眼微眯起来,懒洋洋的像只小狐狸。
  张五娘瞧着女儿娇俏模样,越瞧越喜欢,遂牵了她的手,母女二人来到窗牖下坐着。
  初春的夜晚虽仍是料峭,可晚风却吹得很慢。
  新月斜斜地挂在半空,月辉是淡的,星子也是淡的,一切都是散漫的味道。
  晏怀微抱着母亲的手臂,又将头枕在母亲肩上,鼻尖嗅到母亲身上暖融融的香气,舒服得真想立刻睡过去。
  “等你嫁了人,要侍奉舅姑,可就没有如今这般清闲自在咯。”张五娘轻叹口气,半喜半怜地说。
  “我才不嫁人。”晏怀微慢吞吞答道。
  “又满嘴胡话。怎么着,一碗酒蒸鸡便把你吃醉了?”母亲笑着打趣她。
  晏怀微把头往母亲怀里一拱,糯糯地问:“阿爹怎得还不回来?”
  “你阿爹这一趟去建康出公事,估摸着还得过些日子才能回来。”
  晏怀微的父亲晏裕眼下在秘书省担任正字一职。
  此官本为正九品下,元丰改制之后定为从八品,自绍兴五年起又与秘书省校书郎一并定员十二人。莫看它只是个小小的职事官,所任者尽皆高才博学之士。
  晏裕乃建炎四年庚戌科考二甲,赐进士出身,之后擢入秘书省,其间几波宦海沉浮,最终在这正字的位置上算是稳了下来。
  说到父亲晏裕,张五娘像是想起了什么难为情的事,忽然变得有些嗫嚅。
  “阿娘这是怎么了?”晏怀微十分敏锐地察觉到母亲情绪上的变化。
  “樨儿,你阿爹去建康之前特意交待过我,让我问问你……”
  “问什么?”
  张五娘思忖片刻,终于还是说道:“齐耀祖……他之前向咱家提过的那事,你觉得如何?”
  一听“齐耀祖”这名字,晏怀微原本懒散眯着的眼睛突然睁开。
  她坐正身子看向母亲,蹙眉道:“没来由拿他出来扫兴!”
  张五娘却又问一遍:“你觉得他可以不?”
  “弗来塞!”晏怀微恼得家乡话都憋出来了。
  齐耀祖是个颇有些银钱的商贾,家住安荣坊。齐家主要经营酒肆,脚店遍布御街、新街等各处。
  初时也不知这人是怎么回事,反正自去岁开始,他见天儿赶着来讨好晏裕。
  好巧不巧,安荣坊恰就在秘书省公署对面。这边放衙鼓刚敲响,那边齐耀祖就已经等在公署门外,待得晏裕出门,便邀他要么去吃酒,要么去捡点清玩。
  晏裕平生既不喜美色也不求升官,他兴致惟二,一是豪饮美酒,二是把玩金石,怎知这两样喜好竟全被齐耀祖琢磨透了。
  可晏裕也不傻,明白自己只不过是个秘书省的从八品小官,又不是什么两府三司,犯不着旁人如此尽心讨好。所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二人来往些时日之后,晏裕便主动向齐耀祖问及内由。
  那人这才说出自己的真实目的——他看上了晏怀微,想娶她为妻。
  晏裕一听这话登时大喜过望。想他一个小小的秘书省正字,俸禄微薄,升迁无望,眼看着女儿已到出嫁年纪,可他家却又备不出丰厚嫁妆。临安府那些王孙贵胄自然是高攀不起,现如今若能攀上这么个有钱的主儿,不仅嫁妆好说,甚至下半辈子一家人全都可以吃穿不愁了啊。
  他立刻将这好消息告诉了张五娘和晏怀微。张五娘也觉得这门亲事挺好,谁知晏怀微却咬死不同意。
  晏裕好说歹说都没能说服女儿,遂于公差之前将此事交给了张五娘,让当娘的去劝劝女儿。
  “我瞧那齐耀祖模样颇为周正,和善又懂礼数,你怎么就是看不上人家?”母亲将女儿拉进怀里,给她顺了顺气。
  晏怀微很想告诉母亲,那人初次来家中拜访时就曾偷摸她手,后来又偷扯她裙裾。如此种种,实在不是正人君子之所为。
  可她想了想,终是难以启齿,遂气呼呼地小声嘟哝道:“……他品行不端。”
  “他如何就品行不端了?”张五娘奇道。
  “我打听过了,他仗着自己有钱,眼下在临安光外室就置了四房!”晏怀微愤慨地说。
  谁知张五娘一听这话却笑了:“傻姑娘,他虽有许多外室相好,可唯独对你不同啊。他并未将那些外室接入家中做小姨娘,又费了这么大的心思结交你阿爹,就是一心想娶你过门,这不正说明他心里有你?再者说,男人纳妾置外室皆世间常事,这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在这世上,你想寻个与你情深似海、对你一心一意的人,那可是比登天还难!最好就是睁只眼闭只眼,两下里相安无事。你只管享受你的荣华富贵,何苦较真。”
  晏怀微耳听母亲娓娓相劝,也不知怎得,只觉心绪愈发烦闷。
  母亲的话不能说没有道理,可这道理……这道理越听越让人愤懑,越听越憋屈。
  “何苦较真”这四个字像锁链一样勒在她心上,勒得血气直往头顶冲。
  为何女人就不能认认真真、清清楚楚地活着?为何非要揣着明白装糊涂?为何一定要打断自己的脊梁骨去换个所谓的夫妻和睦?
  这算什么狗屁事!
  张五娘见晏怀微蹙眉咬唇再不发一言,心知今夜的劝说又失败了。但她不想逼迫女儿,她想,反正时日还长,之后再慢慢劝说,女儿这么懂事,总会说通的。
  于是她抬手在晏怀微头发上抚了抚,道:“天色不早,你今日赴宴也累坏了,去睡吧。”
  晏怀微躺在闺房的床榻上时,仍觉脑中乱糟糟,一会儿是可望不可即的承信郎赵清存,一会儿又是妹妹长妹妹短叫得黏腻的齐耀祖。
  还记得有一次齐耀祖来家中拜访,带了许多珍贵的金石字画。晏裕见奇珍难得,便将她从闺房唤了出来,三人一同欣赏。
  齐耀祖一心想讨好她,寸步不离地围着她打转不说,没一会儿又开始自吹自擂。先是吹嘘自己读了许多书,如何学富五车,后来又上赶着非要给她背诗。
  出于礼节,她没有拒绝。之后便听齐耀祖摇头晃脑地念道:
  “白日依山尽,城春草木深。举头望明月,风雪夜归人。”
  ——好得很,听齐耀祖给你一口气背完四首诗。
  *
  三日后,晏裕办完公事从建康回到临安,至秘书省公署复命毕,才跨出公署大门就被等在门外的齐耀祖拦住了。
  “老泰山稍待!”
  齐耀祖身形微胖,许是因为总是喝酒的缘故,腹部显得格外凸出,再加上他今日穿了身细绫织金圆领袍,太阳下一照,活像只闪闪发光的大螳螂。年节拜贺那会儿他自作主张,将晏裕改口唤作“老泰山”。晏裕心想反正两家结亲是早晚的事,对方的奉承让他极其受用,便没拒绝这称呼。
  这会儿晏裕见齐耀祖手拿一张市井小报(注1),面色沉沉地站在那儿,一副受了天大委屈的模样。
  “齐大郎这是怎么了?老夫正打算去寻你小酌几杯。”
  “请老泰山为鄙人作主!”
  话毕,齐耀祖上前将他手中那张小报递给晏裕:“老泰山这许多日不在临安,不知晏妹妹出了大事。您自己看看。”
  晏裕满腹疑窦地接过小报。这一看可不得了,顿时被气得脸色发白,胡子直翘。
  “回去!回去!待老夫回去问她!定要问清楚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晏裕将那张市井小报胡乱一折揣进怀里,大踏步向着保康巷走去。
  第8章
  晏怀微正在房内绘一幅《山径赏梅图》。
  寒山石径,梅枝欹斜,繁花之下隐有二人相伴而行。可那灼灼花枝巧遮眼目,令观者辨不出男女,也瞧不清光阴。
  画得正高兴的时候,忽听玲珑说官人回来了。
  她欢喜地丢下画笔,刚准备去向父亲问安,就见晏裕气势汹汹地冲进房内,“砰”地一声将一张市井小报拍在了晏怀微面前的画案上。
  “这是怎么回事?!”晏裕简直怒不可遏。
  晏怀微被父亲这突如其来的怒火吓得动作一滞,片刻后疑惑地捡起那张小报,只一眼便也惊呆了。
  但见那小报上有板有眼地写着数日前梅岗园“春日宴”上发生的事。其间“大宋第二才女”是如何将一首缱绻怀春的情词赠予承信郎,而承信郎又是如何步韵,写得那叫个先添一桶油再加一坛醋。
  “晏娘子柔情似水,赵郎君诗酒风流,真是才子佳人应如是,只羡鸳鸯不羡仙。”
  结尾的这句话像麦芒刺入眼中,豆大一滴泪瞬间便跌落纸上。
  “全是浑话!”晏怀微说着,委屈地将那小报扔在一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