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砒霜余毒是因为他,五年内力是因为他。
这个男人为了他从高台摔落,得了一身的沉疴顽疾,却毫无怨怼,甚至不惜以万里江山为聘,助他扶摇直上。
沈朝青站在原地,半晌,说道:“今年的海棠,该开了。”他顿了顿,“我每年都会去看看。今年花时已至,还未得空。”
萧怀琰的呼吸似乎在这一刻停滞了。
海棠花。
辽国宫道初见那年,海棠花落了满地。
萧怀琰腰间始终佩戴的玉佩,上面也刻着海棠花。
那是沈朝青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送他的东西。
他记得自己当时心情复杂的接过,看似冷淡,转身却摩挲了那温润的玉石一整夜。
原来……他记得(n)(f)。他不仅记得,还年年都去看。
一股滚烫的热流猛地冲撞着萧怀琰的胸腔,带来一阵剧烈的咳嗽,喉间涌上腥甜,却被他强行咽下。
他撑着几乎散架的身体,“好啊,我们一起去。”
第145章 身败名裂,万劫不复
沈朝青为萧怀琰披上厚重的狐裘,扶着他坐上步辇,一路沉默地行至御花园西角。
那里,数株海棠果然开得正盛,粉白的花朵簇拥在枝头,如云似霞,在料峭春寒中绽放出惊人的生命力。微风拂过,花瓣簌簌而下,落了他们满身。
宫人侍卫皆远远侍立,不敢靠近,只能看到他们新任的陛下推着步辇,而那位已逊位的前任帝王,虚弱地靠在椅背上,微微仰头看着花,苍白的侧脸在花影下竟有几分易碎的宁静。
萧怀琰看了一会儿花,目光便不由自主地转向身边的沈朝青。
日光透过花枝,在他清隽的侧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那双总是含着冰霜或算计的桃花眼,此刻望着纷飞的花瓣,竟有些空茫。
萧怀琰看了许久,仿佛怎么也看不够。
身体的剧痛和沉重的疲惫如同潮水般阵阵袭来,他强撑着的精力终于耗尽,脑袋不由自主地一歪,轻轻枕在了沈朝青的肩上,沉沉睡去。
沈朝青的身体瞬间僵硬。
他能感觉到肩头传来的,属于另一个人的重量和温度,能听到那微弱却清晰的呼吸声拂过他的颈侧。
周遭侍从们小心翼翼投来的目光,如同细密的针,扎在他的背上。
沈朝青面无表情地站着,任由海棠花瓣落在他的发间,肩头,落在萧怀琰沉睡的脸上。
他宽大的帝袍袖口之下,手指死死掐入掌心,锐利的指甲刺破皮肉,带来尖锐的刺痛,几缕鲜红的血丝悄然渗出,沾染了内里的衣袖。
而他脸上,一片冰凉。不知是融化的雪水,还是别的什么。
时间飞逝,已是三月后。
初夏的风带着些许燥热,吹拂着新帝统治下的辽国皇都。
民间开始流传起一些隐秘的传言,说前陛下萧怀琰并非自愿禅让,而是被如今这位晋国来的新帝沈朝青胁迫,甚至可能已被秘密处死。尽管几次小规模的骚乱都被迅速镇压下去,但流言蜚语如同暗处的苔藓,悄然滋生。
郑月瑶躬身立在御书房内,将这些舆情一一禀报给正在香案前低头调配安神香的沈朝青。
“陛下,流言源头仍在追查,但隐隐指向几个与昭王府过往甚密的茶楼酒肆。”郑月瑶语气沉稳,“是否要采取进一步行动?”
沈朝青用小银勺轻轻搅动着香粉,动作优雅而专注,仿佛那些动摇统治根基的流言与他无关。
他没有抬头,只淡淡道:“按兵不动。让他们传。继续盯紧昭王府,尤其是他与外界联络的所有渠道,一兵一卒,一信一使,都给朕盯死了。”
“是。”郑月瑶应下,她犹豫了一下,看着沈朝青比三个月前更加清瘦冷峻的侧影,终是忍不住低声问道:“陛下,若是……若是那人一直不康复,这流言恐怕……”
“他会好的。”沈朝青打断她,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斩钉截铁。
郑月瑶抿了抿唇:“可是巫浔说……”
“他会好的。”沈朝青再次重复,语调没有丝毫变化,却莫名让人感到一股寒意。
郑月瑶心中一凛,不敢再言。她敏锐地察觉到,陛下此刻的情绪如同绷紧的弦,看似平静,实则已到了某个临界点。
她悄然退下。
御书房外,廊下侍立的几名宫女正低声交头接耳,脸上带着些许惶恐与好奇。
“听说了吗?外面都说先帝他……”
“嘘!小声点!不要命了!”
“可是传得有鼻子有眼的,说咱们陛下他……”
“谁知道呢,先帝这几个月都没露过面……”
不远处,一个负责洒扫的侍女看似在认真擦拭栏杆,耳朵却竖得老高,眼珠子滴溜溜地转着。
待那几名宫女散去,她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脚步匆匆,七拐八绕地朝着宫廷某个偏僻的角落走去。
她并未察觉,在她身后,阴影中,一道如同鬼魅般的身影,已无声无息地缀了上去。
昭王府,密室。
烛火摇曳,映照着萧连誉那张富态圆润的脸。
他慢悠悠地品着茶,听着跪在地上的侍女战战兢兢地汇报宫中的见闻。
宫女们的窃窃私语,新帝沈朝青的深居简出,以及前萧怀琰长达三月未曾露面的诡异情况悉数告知。
他脸上始终挂着和煦的微笑,像一尊弥勒佛,只是那双被肥肉挤压得略显细小的眼睛里,时不时掠过一丝精明的算计。
“嗯,做得不错。”萧连誉放下茶盏,声音温和,“下去领赏吧,继续盯着,尤其是棠梨宫那边的动静,一有异常,立刻来报。”
“是,王爷。”侍女如蒙大赦,连忙磕头退下。
密室门重新关上,一直安静坐在萧连誉身旁的昭王妃王氏,这才缓缓开口。
她容貌端庄,嘴角天生带着三分上扬的弧度,看起来慈眉善目,说话的声音也是温温柔柔:“郎君,看来我们散出去的那些话,奏效了。人心浮动,猜疑的种子已经种下,只待生根发芽。”
她拿起绣帕,轻轻替萧连誉擦了擦并不存在的汗,动作体贴入微,“如今,就差一把大火,把这猜疑烧成燎原之势,把那沈朝青彻底架在火上烤。”
萧连誉眯着眼,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敲着桌面,发出沉闷的声响。“火,自然是要放的。而且要放得巧妙,放得猛烈。”他顿了顿,看向心腹,“北境那边,联络得如何了?”
心腹道:“殿下放心,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几位老将军虽然嘴上说着要证据,但心里对萧怀琰被迫禅让给一个晋人早已不满。只要我们这边证实了萧怀琰已遭不测,或者沈朝青狗急跳墙做出什么大逆不道之事,他们自然会‘顺应军心’,以‘清君侧、正国本’之名起兵。”
心腹话语平淡,内容却字字诛心。
利用北境军方对萧怀琰的忠诚和对沈朝青出身的不满,这是他们计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萧连誉满意地点点头,脸上笑容更深,却无端透出一股寒意:“好。告诉那边,时机快到了。让他们准备好,一旦京城信号发出,即刻挥师南下。”
他站起身,踱了两步,圆滚滚的身体在烛光下投下巨大的阴影:“沈朝青这小子,确实有几分手段,这三个月把朝堂梳理得铁桶一般,硬是没让我们抓到什么大的把柄。不过……他最大的弱点,就是萧怀琰那个病秧子。”
他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阴狠:“他不是藏着掖着吗?那我们就帮他把事情闹大。继续散播流言,就说萧怀琰早已被沈朝青秘密毒杀,如今棠梨宫里躺着的,不过是个掩人耳目的替身。再找几个‘忠心的老臣’,联名上书,要求面见‘先帝’,以安天下之心。”
这一招极其毒辣。
沈朝青若不让见,便是心中有鬼,流言坐实;若让见,以萧怀琰如今的状态,恐怕也难掩病重濒死之相,同样会引发巨大动荡,甚至可能加速萧怀琰的死亡。
无论沈朝青如何选择,都必将陷入两难境地。
王妃掩唇轻笑,“郎君此计甚妙。妾身还会让人在民间多加渲染,说那沈朝青乃是晋国余孽,潜伏多年,就是为了颠覆我大辽江山。弑君篡位,乃是他复仇的第一步。这国仇家恨一起,不怕那些愚民不群情激愤。”
她顿了顿,补充道:“另外,宫里我们的人,也该动一动了。总不能一直让陛下……哦不,是沈朝青,如此‘清静’。”
萧连誉赞许地看了王妃一眼。他这个王妃,表面上是个人畜无害的贤内助,实则心机深沉,手段狠辣,是他的得力臂助。
很多阴私毒计,都是出自她手。
“就按你说的办。”萧连誉重新坐下,端起已经微凉的茶,呷了一口,语气带着胜券在握的悠闲,“这把火,我们要烧得旺旺的。不仅要烧掉沈朝青的皇位,还要烧掉他所有的退路。让他和他那个快死的姘头,一起……身败名裂,万劫不复。”
这个男人为了他从高台摔落,得了一身的沉疴顽疾,却毫无怨怼,甚至不惜以万里江山为聘,助他扶摇直上。
沈朝青站在原地,半晌,说道:“今年的海棠,该开了。”他顿了顿,“我每年都会去看看。今年花时已至,还未得空。”
萧怀琰的呼吸似乎在这一刻停滞了。
海棠花。
辽国宫道初见那年,海棠花落了满地。
萧怀琰腰间始终佩戴的玉佩,上面也刻着海棠花。
那是沈朝青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送他的东西。
他记得自己当时心情复杂的接过,看似冷淡,转身却摩挲了那温润的玉石一整夜。
原来……他记得(n)(f)。他不仅记得,还年年都去看。
一股滚烫的热流猛地冲撞着萧怀琰的胸腔,带来一阵剧烈的咳嗽,喉间涌上腥甜,却被他强行咽下。
他撑着几乎散架的身体,“好啊,我们一起去。”
第145章 身败名裂,万劫不复
沈朝青为萧怀琰披上厚重的狐裘,扶着他坐上步辇,一路沉默地行至御花园西角。
那里,数株海棠果然开得正盛,粉白的花朵簇拥在枝头,如云似霞,在料峭春寒中绽放出惊人的生命力。微风拂过,花瓣簌簌而下,落了他们满身。
宫人侍卫皆远远侍立,不敢靠近,只能看到他们新任的陛下推着步辇,而那位已逊位的前任帝王,虚弱地靠在椅背上,微微仰头看着花,苍白的侧脸在花影下竟有几分易碎的宁静。
萧怀琰看了一会儿花,目光便不由自主地转向身边的沈朝青。
日光透过花枝,在他清隽的侧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那双总是含着冰霜或算计的桃花眼,此刻望着纷飞的花瓣,竟有些空茫。
萧怀琰看了许久,仿佛怎么也看不够。
身体的剧痛和沉重的疲惫如同潮水般阵阵袭来,他强撑着的精力终于耗尽,脑袋不由自主地一歪,轻轻枕在了沈朝青的肩上,沉沉睡去。
沈朝青的身体瞬间僵硬。
他能感觉到肩头传来的,属于另一个人的重量和温度,能听到那微弱却清晰的呼吸声拂过他的颈侧。
周遭侍从们小心翼翼投来的目光,如同细密的针,扎在他的背上。
沈朝青面无表情地站着,任由海棠花瓣落在他的发间,肩头,落在萧怀琰沉睡的脸上。
他宽大的帝袍袖口之下,手指死死掐入掌心,锐利的指甲刺破皮肉,带来尖锐的刺痛,几缕鲜红的血丝悄然渗出,沾染了内里的衣袖。
而他脸上,一片冰凉。不知是融化的雪水,还是别的什么。
时间飞逝,已是三月后。
初夏的风带着些许燥热,吹拂着新帝统治下的辽国皇都。
民间开始流传起一些隐秘的传言,说前陛下萧怀琰并非自愿禅让,而是被如今这位晋国来的新帝沈朝青胁迫,甚至可能已被秘密处死。尽管几次小规模的骚乱都被迅速镇压下去,但流言蜚语如同暗处的苔藓,悄然滋生。
郑月瑶躬身立在御书房内,将这些舆情一一禀报给正在香案前低头调配安神香的沈朝青。
“陛下,流言源头仍在追查,但隐隐指向几个与昭王府过往甚密的茶楼酒肆。”郑月瑶语气沉稳,“是否要采取进一步行动?”
沈朝青用小银勺轻轻搅动着香粉,动作优雅而专注,仿佛那些动摇统治根基的流言与他无关。
他没有抬头,只淡淡道:“按兵不动。让他们传。继续盯紧昭王府,尤其是他与外界联络的所有渠道,一兵一卒,一信一使,都给朕盯死了。”
“是。”郑月瑶应下,她犹豫了一下,看着沈朝青比三个月前更加清瘦冷峻的侧影,终是忍不住低声问道:“陛下,若是……若是那人一直不康复,这流言恐怕……”
“他会好的。”沈朝青打断她,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斩钉截铁。
郑月瑶抿了抿唇:“可是巫浔说……”
“他会好的。”沈朝青再次重复,语调没有丝毫变化,却莫名让人感到一股寒意。
郑月瑶心中一凛,不敢再言。她敏锐地察觉到,陛下此刻的情绪如同绷紧的弦,看似平静,实则已到了某个临界点。
她悄然退下。
御书房外,廊下侍立的几名宫女正低声交头接耳,脸上带着些许惶恐与好奇。
“听说了吗?外面都说先帝他……”
“嘘!小声点!不要命了!”
“可是传得有鼻子有眼的,说咱们陛下他……”
“谁知道呢,先帝这几个月都没露过面……”
不远处,一个负责洒扫的侍女看似在认真擦拭栏杆,耳朵却竖得老高,眼珠子滴溜溜地转着。
待那几名宫女散去,她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脚步匆匆,七拐八绕地朝着宫廷某个偏僻的角落走去。
她并未察觉,在她身后,阴影中,一道如同鬼魅般的身影,已无声无息地缀了上去。
昭王府,密室。
烛火摇曳,映照着萧连誉那张富态圆润的脸。
他慢悠悠地品着茶,听着跪在地上的侍女战战兢兢地汇报宫中的见闻。
宫女们的窃窃私语,新帝沈朝青的深居简出,以及前萧怀琰长达三月未曾露面的诡异情况悉数告知。
他脸上始终挂着和煦的微笑,像一尊弥勒佛,只是那双被肥肉挤压得略显细小的眼睛里,时不时掠过一丝精明的算计。
“嗯,做得不错。”萧连誉放下茶盏,声音温和,“下去领赏吧,继续盯着,尤其是棠梨宫那边的动静,一有异常,立刻来报。”
“是,王爷。”侍女如蒙大赦,连忙磕头退下。
密室门重新关上,一直安静坐在萧连誉身旁的昭王妃王氏,这才缓缓开口。
她容貌端庄,嘴角天生带着三分上扬的弧度,看起来慈眉善目,说话的声音也是温温柔柔:“郎君,看来我们散出去的那些话,奏效了。人心浮动,猜疑的种子已经种下,只待生根发芽。”
她拿起绣帕,轻轻替萧连誉擦了擦并不存在的汗,动作体贴入微,“如今,就差一把大火,把这猜疑烧成燎原之势,把那沈朝青彻底架在火上烤。”
萧连誉眯着眼,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敲着桌面,发出沉闷的声响。“火,自然是要放的。而且要放得巧妙,放得猛烈。”他顿了顿,看向心腹,“北境那边,联络得如何了?”
心腹道:“殿下放心,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几位老将军虽然嘴上说着要证据,但心里对萧怀琰被迫禅让给一个晋人早已不满。只要我们这边证实了萧怀琰已遭不测,或者沈朝青狗急跳墙做出什么大逆不道之事,他们自然会‘顺应军心’,以‘清君侧、正国本’之名起兵。”
心腹话语平淡,内容却字字诛心。
利用北境军方对萧怀琰的忠诚和对沈朝青出身的不满,这是他们计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萧连誉满意地点点头,脸上笑容更深,却无端透出一股寒意:“好。告诉那边,时机快到了。让他们准备好,一旦京城信号发出,即刻挥师南下。”
他站起身,踱了两步,圆滚滚的身体在烛光下投下巨大的阴影:“沈朝青这小子,确实有几分手段,这三个月把朝堂梳理得铁桶一般,硬是没让我们抓到什么大的把柄。不过……他最大的弱点,就是萧怀琰那个病秧子。”
他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阴狠:“他不是藏着掖着吗?那我们就帮他把事情闹大。继续散播流言,就说萧怀琰早已被沈朝青秘密毒杀,如今棠梨宫里躺着的,不过是个掩人耳目的替身。再找几个‘忠心的老臣’,联名上书,要求面见‘先帝’,以安天下之心。”
这一招极其毒辣。
沈朝青若不让见,便是心中有鬼,流言坐实;若让见,以萧怀琰如今的状态,恐怕也难掩病重濒死之相,同样会引发巨大动荡,甚至可能加速萧怀琰的死亡。
无论沈朝青如何选择,都必将陷入两难境地。
王妃掩唇轻笑,“郎君此计甚妙。妾身还会让人在民间多加渲染,说那沈朝青乃是晋国余孽,潜伏多年,就是为了颠覆我大辽江山。弑君篡位,乃是他复仇的第一步。这国仇家恨一起,不怕那些愚民不群情激愤。”
她顿了顿,补充道:“另外,宫里我们的人,也该动一动了。总不能一直让陛下……哦不,是沈朝青,如此‘清静’。”
萧连誉赞许地看了王妃一眼。他这个王妃,表面上是个人畜无害的贤内助,实则心机深沉,手段狠辣,是他的得力臂助。
很多阴私毒计,都是出自她手。
“就按你说的办。”萧连誉重新坐下,端起已经微凉的茶,呷了一口,语气带着胜券在握的悠闲,“这把火,我们要烧得旺旺的。不仅要烧掉沈朝青的皇位,还要烧掉他所有的退路。让他和他那个快死的姘头,一起……身败名裂,万劫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