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沈朝青瞳孔微缩,这些他自然知道,但从未想过会从萧怀琰口中听到如此准确的描述。服用剧毒,以毒攻毒本身就是九死一生,他不能冒这个险,但也不得不尽快做出抉择。
春闱必会有人兴风作浪,郑家小姐未必能稳住,而以他现在的身体状况,也未必能主持大局。
萧怀琰坦然地对上沈朝青的视线,那眼神深处,似乎有一簇微弱的火苗在跳动,不知是为了自救,还是别的什么。
“靖安侯与太后在春闱之事上吃了瘪,绝不会善罢甘休。春闱期间,事务繁巨,压力如山,各方势力涌动,正是他们发难,甚至设法诱发陛下旧疾的绝佳时机。”
“陛下若不想受制于人,不想让郑小姐一番心血付诸东流,届时恐怕……唯有服用见雪草强行支撑这一条路。”
他每一句话,都精准地戳中了沈朝青最深的隐忧和那近乎绝望的备选计划。
“但我有办法,”萧怀琰的声音带着一种奇异的蛊惑力,却又显得无比认真,他再次微微前倾身体,“或许可以让你不必服用这剧毒之物,也能安然度过春闱此番艰难。”
沈朝青死死盯着他,试图从他脸上找出任何一丝欺骗或算计的痕迹。
怀中的旺财不安地动了一下,跳下他的膝盖,却并未远离,而是蹲坐在两人之间,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
良久,沈朝青才莞尔一笑,说道:“你的办法?朕凭什么信一个恨朕入骨,时刻想着报仇的辽国皇子?凭什么信一条朕亲手养在身边,却可能随时反噬的‘狗’?”
他刻意加重了“狗”这个字眼,既是提醒对方,也是提醒自己。
萧怀琰面不改色,“就凭我现在是陛下脚下的狗,陛下的安危关乎我的生死。陛下若倒下了,我只会死得更快,所有图谋皆成空谈。”
“我的办法,陛下不妨一听。若觉得无用,或存有害心,”他垂下眼帘,遮住眸中所有情绪,“再处置我不迟。届时,旺财……或许会很乐意执行陛下的命令。”他看了一眼那只黑狼,狼正盯着他,仿佛真的在等待一个指令。
第41章 余生全靠陛下
沈朝青看着跪在眼前的男人,这个他肆意折辱,却又惺惺相惜的男人,心中杀意与疑虑翻腾不休。
理智告诉他这极可能是一个陷阱,但那句“不必服用剧毒”如同最诱人的饵,让他无法立刻拒绝。
他修长的手指无意识地蜷缩起来,指节泛白。旺财似乎感受到了他的动摇,轻轻用脑袋顶了顶他的手。
他最终冷冷地吐出一个字,“说。”
尾音还未完全消散在空气中,萧怀琰竟毫无征兆地动了。
他没有开口回答,而是身形倏忽前欺,快得只留下一道残影。沈朝青甚至来不及反应,手腕便被一只温热而有力的大手牢牢扣住。
“放肆!”沈朝青下意识便要挣脱。
然而他刚一发力,却惊觉对方五指如铁钳,竟纹丝不动。更让他震愕的是,一股温和却不容忽视的暖流,正透过两人肌肤相贴之处,缓缓渡入他的体内,顺着经脉流向四肢百骸。
那暖流所过之处,竟似冰雪初融,驱散了他深埋骨髓的寒意,带来一种难以言喻的舒适与松弛,连因久病而总是隐隐作痛的关节都舒缓了许多。
他体内那纠缠多年,几乎将他生命力吞噬殆尽的阴寒,在这股外来的暖意面前,第一次显出了退却的迹象。
沈朝青猛地抬头,眯起的桃花眼中锐光乍现,死死盯住近在咫尺的萧怀琰:“你……”
这是什么?内力?
萧怀琰说道:“一成内力。暂可助陛下抵御寒气,固本培元,足以应对春闱劳顿,无需倚仗那虎狼之药。”
他竟然……用这种方式来证明他的“办法”?
沈朝青心中骇浪翻涌,惊疑不定。能如此精准地控制内力渡入他人体内,且属性恰好能克制他的寒症,这绝非寻常高手所能为。
萧怀琰在他身边潜伏至今,究竟还隐藏了多少实力?
“辽国皇族的独门内功心法,至阳至纯,恰是陛下寒症的克星。”萧怀琰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解释道,手上输送内力的动作却未停止,“一日一次,春闱期间,可保陛下无虞。”
感受着体内久违的暖意和似乎重新滋生的气力,沈朝青心底却愈发冰寒,他压下翻腾的情绪,“付出如此代价,你想要什么?”
一成内力绝非小事,损耗需许久才能补回,他绝不信萧怀琰会如此好心。
萧怀琰闻言,扣着他手腕的手指微微一动,非但没有松开,反而引着沈朝青的手,缓缓贴上了自己裸露的脖颈。
掌下是温热的皮肤,能清晰地感受到其下有力而规律的脉搏跳动,脆弱而致命。
这是一个全然臣服且毫不设防的姿态,将最大的弱点主动送到了帝王手中。
沈朝青指尖微微一颤,几乎能感受到那生命搏动传递来的微妙战栗,不知是来自对方,还是源于自己。
萧怀琰抬眼看着他,目光深沉似海,一字一句,“我什么都不要。只想能在陛下身边待得久一些。”
他微微停顿,仿佛在斟酌词句,又像是在献上某种誓言,声音低沉而缱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认真:“余生全靠陛下。”
沈朝青脑中“嗡”的一声,仿佛有什么东西炸开了。
他预料过各种答案,求自由、求权势、甚至求报复,却独独没料到会是这个!
玩脱了。
这是他脑海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
这不对!这不该是萧怀琰!那个隐忍狠戾、心机深沉、时刻想着复国报仇的辽国皇子,怎么会说出这种……近乎祈求依赖的话?是更新的阴谋?更深的算计?还是……
沈朝青猛地甩开了萧怀琰的手,像是被那肌肤相贴的温度和话语烫伤一般,疾退两步,拉开距离。
体内残留的暖意与骤然失去来源的空虚感交织,让他心绪愈发混乱。
“巧言令色!”沈朝青袖中的手指却悄然握紧,指尖仿佛还残留着对方颈动脉搏动的触感,“你以为凭这点小恩小惠和几句似是而非的话,就能让朕相信你?萧怀琰,你的恨呢?你的傲骨呢?”
他试图用尖锐的话语重新筑起防线,将两人拉回熟悉的,充满恨意与对抗的轨道。
萧怀琰缓缓放下手,颈侧还隐约留着沈朝青指尖微凉的触感。
他并未因沈朝青的斥责而动怒,只是静静地望着他,“恨自然还在。傲骨……陛下不是最喜欢亲手敲碎它吗?”
他往前踏了一步,逼视着沈朝青微微闪烁的眸子:“至于信与不信,陛下心中自有衡量。内力是真是假,陛下此刻身体感受最为真切。我的命,”他目光扫过方才被沈朝青手掌贴附过的脖颈,“方才不就在陛下掌中吗?”
两人视线在空中交锋,一个惊疑不定,试图看透迷雾;一个深沉似海,主动将迷雾拨开一丝,却又露出更深沉的内部。
旺财在一旁焦躁地踱步,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发出低低的呜咽声,似乎无法理解这骤然紧张又诡异的气氛。
沈朝青胸口微微起伏,萧怀琰的话像是一把钝刀子,反复切割着他的理智和猜疑。那内力带来的效果真实不虚,那交付性命的姿态也极具冲击力。可越是如此,他越是觉得匪夷所思,难以接受。
“留在朕身边?”沈朝青冷笑,“以什么身份?”
“陛下说是什么,便是什么。”萧怀琰从善如流,语气甚至带上了一丝顺从,但那眼神深处,却仿佛燃着一簇暗火,灼灼地烫着沈朝青。
沈朝青顿时有种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无力感,沉默了片刻,“好。朕便看看,你这套新把戏能玩到几时。春闱期间,朕准你近身伺候。”
眼下来看,萧怀琰似乎没和靖安侯达成协议,也有可能,他们的协议并非固若金汤,既然有机可乘,便不能放过。
最好能趁这次机会,直接扳倒李氏一族。
萧怀琰深深一揖:“谨遵陛下旨意。”
然而在他低垂的眼眸深处,却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计谋得逞的暗光。
拉扯与试探,仍在继续。只是棋盘之上的规则,似乎从这一刻起,悄然发生了变化。
第42章 萧皇子大补
春闱之日,京城一扫往日慵懒,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肃穆而焦灼的气息,寒风掠过旌旗,发出猎猎声响。
下方数千学子鸦雀无声,唯有纸笔摩擦的沙沙细响,更衬得台上气氛凝滞。
他们脸上交织着期盼、紧张与孤注一掷的决绝,每一次呼吸都化作白雾,旋即消散在清冷的晨霭之中。
贡院高台之上,郑月瑶一身绯色官袍,端坐主位,一双美目缓缓扫视着下方如蝼蚁般攒动的人群。
林贤作为副主考,坐在她下首侧位。面上挂着恰到好处的恭敬笑容,“郑大人初次主持春闱,便能将这般千头万绪的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真是巾帼不让须眉,下官佩服之至。”
春闱必会有人兴风作浪,郑家小姐未必能稳住,而以他现在的身体状况,也未必能主持大局。
萧怀琰坦然地对上沈朝青的视线,那眼神深处,似乎有一簇微弱的火苗在跳动,不知是为了自救,还是别的什么。
“靖安侯与太后在春闱之事上吃了瘪,绝不会善罢甘休。春闱期间,事务繁巨,压力如山,各方势力涌动,正是他们发难,甚至设法诱发陛下旧疾的绝佳时机。”
“陛下若不想受制于人,不想让郑小姐一番心血付诸东流,届时恐怕……唯有服用见雪草强行支撑这一条路。”
他每一句话,都精准地戳中了沈朝青最深的隐忧和那近乎绝望的备选计划。
“但我有办法,”萧怀琰的声音带着一种奇异的蛊惑力,却又显得无比认真,他再次微微前倾身体,“或许可以让你不必服用这剧毒之物,也能安然度过春闱此番艰难。”
沈朝青死死盯着他,试图从他脸上找出任何一丝欺骗或算计的痕迹。
怀中的旺财不安地动了一下,跳下他的膝盖,却并未远离,而是蹲坐在两人之间,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
良久,沈朝青才莞尔一笑,说道:“你的办法?朕凭什么信一个恨朕入骨,时刻想着报仇的辽国皇子?凭什么信一条朕亲手养在身边,却可能随时反噬的‘狗’?”
他刻意加重了“狗”这个字眼,既是提醒对方,也是提醒自己。
萧怀琰面不改色,“就凭我现在是陛下脚下的狗,陛下的安危关乎我的生死。陛下若倒下了,我只会死得更快,所有图谋皆成空谈。”
“我的办法,陛下不妨一听。若觉得无用,或存有害心,”他垂下眼帘,遮住眸中所有情绪,“再处置我不迟。届时,旺财……或许会很乐意执行陛下的命令。”他看了一眼那只黑狼,狼正盯着他,仿佛真的在等待一个指令。
第41章 余生全靠陛下
沈朝青看着跪在眼前的男人,这个他肆意折辱,却又惺惺相惜的男人,心中杀意与疑虑翻腾不休。
理智告诉他这极可能是一个陷阱,但那句“不必服用剧毒”如同最诱人的饵,让他无法立刻拒绝。
他修长的手指无意识地蜷缩起来,指节泛白。旺财似乎感受到了他的动摇,轻轻用脑袋顶了顶他的手。
他最终冷冷地吐出一个字,“说。”
尾音还未完全消散在空气中,萧怀琰竟毫无征兆地动了。
他没有开口回答,而是身形倏忽前欺,快得只留下一道残影。沈朝青甚至来不及反应,手腕便被一只温热而有力的大手牢牢扣住。
“放肆!”沈朝青下意识便要挣脱。
然而他刚一发力,却惊觉对方五指如铁钳,竟纹丝不动。更让他震愕的是,一股温和却不容忽视的暖流,正透过两人肌肤相贴之处,缓缓渡入他的体内,顺着经脉流向四肢百骸。
那暖流所过之处,竟似冰雪初融,驱散了他深埋骨髓的寒意,带来一种难以言喻的舒适与松弛,连因久病而总是隐隐作痛的关节都舒缓了许多。
他体内那纠缠多年,几乎将他生命力吞噬殆尽的阴寒,在这股外来的暖意面前,第一次显出了退却的迹象。
沈朝青猛地抬头,眯起的桃花眼中锐光乍现,死死盯住近在咫尺的萧怀琰:“你……”
这是什么?内力?
萧怀琰说道:“一成内力。暂可助陛下抵御寒气,固本培元,足以应对春闱劳顿,无需倚仗那虎狼之药。”
他竟然……用这种方式来证明他的“办法”?
沈朝青心中骇浪翻涌,惊疑不定。能如此精准地控制内力渡入他人体内,且属性恰好能克制他的寒症,这绝非寻常高手所能为。
萧怀琰在他身边潜伏至今,究竟还隐藏了多少实力?
“辽国皇族的独门内功心法,至阳至纯,恰是陛下寒症的克星。”萧怀琰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解释道,手上输送内力的动作却未停止,“一日一次,春闱期间,可保陛下无虞。”
感受着体内久违的暖意和似乎重新滋生的气力,沈朝青心底却愈发冰寒,他压下翻腾的情绪,“付出如此代价,你想要什么?”
一成内力绝非小事,损耗需许久才能补回,他绝不信萧怀琰会如此好心。
萧怀琰闻言,扣着他手腕的手指微微一动,非但没有松开,反而引着沈朝青的手,缓缓贴上了自己裸露的脖颈。
掌下是温热的皮肤,能清晰地感受到其下有力而规律的脉搏跳动,脆弱而致命。
这是一个全然臣服且毫不设防的姿态,将最大的弱点主动送到了帝王手中。
沈朝青指尖微微一颤,几乎能感受到那生命搏动传递来的微妙战栗,不知是来自对方,还是源于自己。
萧怀琰抬眼看着他,目光深沉似海,一字一句,“我什么都不要。只想能在陛下身边待得久一些。”
他微微停顿,仿佛在斟酌词句,又像是在献上某种誓言,声音低沉而缱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认真:“余生全靠陛下。”
沈朝青脑中“嗡”的一声,仿佛有什么东西炸开了。
他预料过各种答案,求自由、求权势、甚至求报复,却独独没料到会是这个!
玩脱了。
这是他脑海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
这不对!这不该是萧怀琰!那个隐忍狠戾、心机深沉、时刻想着复国报仇的辽国皇子,怎么会说出这种……近乎祈求依赖的话?是更新的阴谋?更深的算计?还是……
沈朝青猛地甩开了萧怀琰的手,像是被那肌肤相贴的温度和话语烫伤一般,疾退两步,拉开距离。
体内残留的暖意与骤然失去来源的空虚感交织,让他心绪愈发混乱。
“巧言令色!”沈朝青袖中的手指却悄然握紧,指尖仿佛还残留着对方颈动脉搏动的触感,“你以为凭这点小恩小惠和几句似是而非的话,就能让朕相信你?萧怀琰,你的恨呢?你的傲骨呢?”
他试图用尖锐的话语重新筑起防线,将两人拉回熟悉的,充满恨意与对抗的轨道。
萧怀琰缓缓放下手,颈侧还隐约留着沈朝青指尖微凉的触感。
他并未因沈朝青的斥责而动怒,只是静静地望着他,“恨自然还在。傲骨……陛下不是最喜欢亲手敲碎它吗?”
他往前踏了一步,逼视着沈朝青微微闪烁的眸子:“至于信与不信,陛下心中自有衡量。内力是真是假,陛下此刻身体感受最为真切。我的命,”他目光扫过方才被沈朝青手掌贴附过的脖颈,“方才不就在陛下掌中吗?”
两人视线在空中交锋,一个惊疑不定,试图看透迷雾;一个深沉似海,主动将迷雾拨开一丝,却又露出更深沉的内部。
旺财在一旁焦躁地踱步,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发出低低的呜咽声,似乎无法理解这骤然紧张又诡异的气氛。
沈朝青胸口微微起伏,萧怀琰的话像是一把钝刀子,反复切割着他的理智和猜疑。那内力带来的效果真实不虚,那交付性命的姿态也极具冲击力。可越是如此,他越是觉得匪夷所思,难以接受。
“留在朕身边?”沈朝青冷笑,“以什么身份?”
“陛下说是什么,便是什么。”萧怀琰从善如流,语气甚至带上了一丝顺从,但那眼神深处,却仿佛燃着一簇暗火,灼灼地烫着沈朝青。
沈朝青顿时有种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无力感,沉默了片刻,“好。朕便看看,你这套新把戏能玩到几时。春闱期间,朕准你近身伺候。”
眼下来看,萧怀琰似乎没和靖安侯达成协议,也有可能,他们的协议并非固若金汤,既然有机可乘,便不能放过。
最好能趁这次机会,直接扳倒李氏一族。
萧怀琰深深一揖:“谨遵陛下旨意。”
然而在他低垂的眼眸深处,却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计谋得逞的暗光。
拉扯与试探,仍在继续。只是棋盘之上的规则,似乎从这一刻起,悄然发生了变化。
第42章 萧皇子大补
春闱之日,京城一扫往日慵懒,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肃穆而焦灼的气息,寒风掠过旌旗,发出猎猎声响。
下方数千学子鸦雀无声,唯有纸笔摩擦的沙沙细响,更衬得台上气氛凝滞。
他们脸上交织着期盼、紧张与孤注一掷的决绝,每一次呼吸都化作白雾,旋即消散在清冷的晨霭之中。
贡院高台之上,郑月瑶一身绯色官袍,端坐主位,一双美目缓缓扫视着下方如蝼蚁般攒动的人群。
林贤作为副主考,坐在她下首侧位。面上挂着恰到好处的恭敬笑容,“郑大人初次主持春闱,便能将这般千头万绪的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真是巾帼不让须眉,下官佩服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