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腊月二十八艳阳高照,邝氏一行心事重重出了铁牢门,端是一下被那耀目的日光灼出泪花来。
遭此横祸,哪能不恨呢?要怪就怪那李三郎,分明收了她的好处,竟是一句话也不在永宁侯世子面前提。
邝氏咬牙切齿,只待下了石阶必定骂几句解气,不成想长阶之下几个衙役顶着风口等在那儿。
刚张开的嘴又闭上,几人对视一眼,皆认出对头为首那满面胡络的壮班,可正是当年陈府尹麾下的袁二。
陈府尹落马,此人立即倒戈亲自把邝氏等人清出去,一点情面没讲过,然此刻他见了他们,却十分客气自马车跃下来,双拳一抱,拱手作了礼。
邝氏阅人无数,来者是善是恶一眼既辨,但方遇事,此刻又不免了忐忑,硬着头皮快迎几步,笑道,“可巧了,上差几个正往御史台办事呢?”
袁二得了上头的令,一点不敢怠慢,旧怨哪得提它,他自袖中摸出个东西递去,只道,“一点不巧,某正等着你们。”
这东西不是别的,正是京兆府印来的牙帖一张,上边的红戳赤艳艳的,显是盖上去没两日,邝氏悚然是不肯信,忙捧手接过来细看。
袁二继续道,“先前的官牙子家里头出事儿,可有阵子没来上府应卯了,胡府尹让咱再找人顶上,这不某就想到邝妈妈了么。”
且不论从前旧怨,袁二此人得这份好差,必定紧着自家亲戚,哪能这般轻易给了他人?邝氏脑筋一转,哦哟,难道是那李三郎从中斡旋的缘故?
果然,你来我往说了几句,那袁二第一件差事,就道起月前永宁侯府提的那几名新罗婢女,“你晓得的,永宁侯世子大婚在即,两家府上正是用人的时候,既那新罗婢女是你们带回来的,就早些遵令送到大都督府上去,免得上头怪罪,咱们也难担待。”
这就是了,邝氏郁在心中一口气顷刻散了。
袁二想了想,又嘱咐道,“你在里头呆了几日,怕是不晓得裴家娘子受封昭应乡君的事,到了地儿别喊错了称呼!”
竟有此事!邝氏也顾不上别的,谨慎收了牙帖在怀中,笑得眼睛也瞧不着,“世子与乡君的差事岂敢耽搁,只是小的几个这些天在台狱协从秘案,如今浑身上下臭不可闻,先往了大业坊收拾着装,即刻就去京兆府办事,您且安心着的。”
衣着不齐,当然也冲撞贵家,袁二了然点头,那邝氏更精,凑近一笑,千恩万谢似的,“此番多亏上差眷顾,否则小的哪有翻身之说,您今日辛苦,改天小的一定请吃茶水,聊表谢意。”
袁二哪不晓得她言外之意,收了袖笼,施施然又一挑眉,“为上头办事,哪有什么辛苦不辛苦的,往后一同在上府当差,吃茶就见外了。”
他压低声音,“你几个倒走了好运,侯府里边有人保你们,那牙帖可是胡府尹亲自督办的。”
邝氏一惊,那李三郎好大的本事!好险方才没骂出口,到手的差事若丢了,岂非悔得肠子发青?
这么的,李辞盈便在二十八这日午后听了通传,说是京兆府的官牙子邝氏领了新罗婢女几人正望求见。
彼时她正懒靠在西窗把玩一柄新得的金花钗,听得这个着实吃惊,宋长山身份暴露,她本以为新罗婢女一样要受牵连,没想到萧应问肯给她全送到这儿来。
当然,此刻这个不是最要紧的,邝氏如何得了好运能进上府办差,李辞盈想得明白——有人见了她欣然受贿,显然假公济私周圆了这份虚权。
在京兆府有个自己人不是什么坏事,她略一迟疑,喊人先将室中几件不得了的玉瓷移到了中厅的博古架上,再请了邝妈妈等人进来。
那邝氏本是满脸带笑,掀了毡毯一抬首,一肚子漂亮话就都卡壳了——天爷,好处银子给到堂堂乡君手中,怕她是开天辟地第一人,后一瞥屋中堂皇,想李辞盈也不稀缺她这点子东西,必定是器重才肯重用。
这下怎能不感激,邝氏鼻头一酸,哽着声音拜见了,此时再得李辞盈温声赐座,当场是泪花儿直淌。
李辞盈向是收复人心的好手,得了邝氏信任,她再看老实排成一列的新罗婢女。
实则这一串儿样貌标志的新罗婢女往这儿来时,赋月阁的侍女们人人自危——乡君的侍女有限,哪里用得着这么多人伺候,若真多选上几个,本在这儿伺候着的可不知调到哪儿去。
果不其然,娘子细细看了那些新罗人,又瞥了一眼身侧浑身发僵的采釉,之后将在场诸人无一被她盯个全,似乎真盘算着要替换了谁。
一时人心惶惶。
还好不多时,娘子轻咳一声,说道,“世子美意,吾本不好辜负,只不过——”
采釉情不自禁抬头,才见李辞盈脸上淡而温和的笑。
李辞盈道,“——只不过这些时日身旁的人都伺候得很好,轻易替换了反而伤人家的心。”
意思是她不会留下她们了!赋月阁侍女松一口气,新罗婢女们却都悬了一颗心——一路如猪狗运到这长安城,谁不想在贵主面前伺候着。
李辞盈略一顿,似不忍又似无奈,她抬指随意在其中点选了两人,叹道,“就她俩个留下吧,这样邝妈妈好交差,咱们这人员也不冗余。”
被点选的自然就是前世身侧最得力的和风、伴月两人,可她们不晓得呀,受此大恩,俯首在地,一个劲地磕头。
“好了好了,看着也可怜。”李辞盈怜悯看向她们,吩咐左右,“带下去吧,收拾收拾,好好吃着东西,歇息两日再来近边伺候。”
如此一来,这屋中除却落选的婢女,皆大欢喜。
正预备着挥手让人下去呢,外头又有人来禀,说是大都督过来了,侍女一顿首,压低声音提醒她,“娘子,大都督脸色不太好。”
还未答话,那边毛毡一掀,冷风倏然倒灌满室,大都督霜色染眉,又在看着那一排新罗婢女时猛一沉脸色。
李辞盈微怔,莫非这些人身份仍然有疑虑,又或是大都督觉着她用这样多的奴仆过于奢靡?
“阿耶?”她只当不晓得,欢欢喜喜起身,胡乱叉手作个礼,上前就挽住了裴启真的手臂,“您今日怎回得这样早?”
不等人答,嘴里一句急过一句,好似说慢了人就又去哪儿忙了,“既回来了,那咱们便一同用夕食,您想吃什么?儿吩咐庖子早作准备。”
她掰了手指头,嘟囔细数,“咱们可有一日、三日、五日、七日没在一张桌上吃过饭了!”
这一句既温润又带来几分小女儿的埋怨,裴启真一腔愤慨淡了些,他轻震袖笼,只道,“都先下去。”
李辞盈料得他有话要说,忙不迭吩咐采釉,“就按着吾方才说的办吧,你领邝妈妈去取银子,再好好送送她,回来顺带请庖子去备下荷包鲊、炖蹄羹与蜜虾,若是虾没有新鲜的,就换了作葱醋鸡也好,晚些时候大都督要留在家中吃饭的。”
裴启真好歹是笑了,耐心等她布置完,才再回握她的手,“阿遥心细入微,业早将吾的喜好摸清楚了。”
“当然!”李辞盈得意昂首,一声答应又轻又脆,“大魏以孝为先,阿耶对儿恩重如山,儿如何能不思报答?!”
“您好容易才回来,就陪阿遥一起吃罢!”李辞盈晃晃他的手,撒娇似的拉长声调,“阿耶——再过些时候您就是想与人家吃,人家都已回不来了。”
裴启真今晚本应了王侍郎席,这会子被她粘得没法子,只好服软了,点头又笑,随口说道,“怎就不回来了,永宁侯府距这儿才几步路,阿遥想回来就可回来——”
说到这儿他一顿,又冷了嗓音,“用不着看那小子的脸色。”
怎就“小子”上了?李辞盈失笑,揣测道,“阿耶今日不愉,莫非与萧世子有关?”
自是与他有关,裴启真冷哼出声,挑眉往外边瞥了一眼,说道,“这些新罗婢女,都是萧应问给你送来的?”
“是呀?”李辞盈有些不安,揣着一双既疑惑又清澈的眸子望着他。
裴启真叹气摸摸她的脑袋,“吾本不该过问你选侍女的事儿,然新罗婢女样貌殊丽,你留来咱们这儿还好,若带去永宁侯府,只怕多生事端。”
李辞盈一下松懈心弦,“原来阿耶是忧心了这个。”她解释着,“之前是儿与世子提过想要几名新罗婢女,他才遣人去办的。这不歪打正着撞上宋长山的事儿么?”
裴启真晓得这事儿,又一叹,“怕只怕人心难测。”
李辞盈笑,“那若是他做了错事儿,儿便掀了桌照样跑回大都督府上来,只要阿耶不嫌我。”
“阿耶怎会嫌你?”打趣几句,裴启真又想起此来目的,略笑笑,说道,“对了,年节将至,吾只怕府上冷清惹你无法尽兴,不若将李家姑母几个一同接来这儿,待太和宴散了,阿遥好与她几个守岁?”
先前的维护,或是后来的顽笑话,都没法子比拟此刻动容,她的姑母是何身份,有谁认为她配到大都督府上来守岁?
遭此横祸,哪能不恨呢?要怪就怪那李三郎,分明收了她的好处,竟是一句话也不在永宁侯世子面前提。
邝氏咬牙切齿,只待下了石阶必定骂几句解气,不成想长阶之下几个衙役顶着风口等在那儿。
刚张开的嘴又闭上,几人对视一眼,皆认出对头为首那满面胡络的壮班,可正是当年陈府尹麾下的袁二。
陈府尹落马,此人立即倒戈亲自把邝氏等人清出去,一点情面没讲过,然此刻他见了他们,却十分客气自马车跃下来,双拳一抱,拱手作了礼。
邝氏阅人无数,来者是善是恶一眼既辨,但方遇事,此刻又不免了忐忑,硬着头皮快迎几步,笑道,“可巧了,上差几个正往御史台办事呢?”
袁二得了上头的令,一点不敢怠慢,旧怨哪得提它,他自袖中摸出个东西递去,只道,“一点不巧,某正等着你们。”
这东西不是别的,正是京兆府印来的牙帖一张,上边的红戳赤艳艳的,显是盖上去没两日,邝氏悚然是不肯信,忙捧手接过来细看。
袁二继续道,“先前的官牙子家里头出事儿,可有阵子没来上府应卯了,胡府尹让咱再找人顶上,这不某就想到邝妈妈了么。”
且不论从前旧怨,袁二此人得这份好差,必定紧着自家亲戚,哪能这般轻易给了他人?邝氏脑筋一转,哦哟,难道是那李三郎从中斡旋的缘故?
果然,你来我往说了几句,那袁二第一件差事,就道起月前永宁侯府提的那几名新罗婢女,“你晓得的,永宁侯世子大婚在即,两家府上正是用人的时候,既那新罗婢女是你们带回来的,就早些遵令送到大都督府上去,免得上头怪罪,咱们也难担待。”
这就是了,邝氏郁在心中一口气顷刻散了。
袁二想了想,又嘱咐道,“你在里头呆了几日,怕是不晓得裴家娘子受封昭应乡君的事,到了地儿别喊错了称呼!”
竟有此事!邝氏也顾不上别的,谨慎收了牙帖在怀中,笑得眼睛也瞧不着,“世子与乡君的差事岂敢耽搁,只是小的几个这些天在台狱协从秘案,如今浑身上下臭不可闻,先往了大业坊收拾着装,即刻就去京兆府办事,您且安心着的。”
衣着不齐,当然也冲撞贵家,袁二了然点头,那邝氏更精,凑近一笑,千恩万谢似的,“此番多亏上差眷顾,否则小的哪有翻身之说,您今日辛苦,改天小的一定请吃茶水,聊表谢意。”
袁二哪不晓得她言外之意,收了袖笼,施施然又一挑眉,“为上头办事,哪有什么辛苦不辛苦的,往后一同在上府当差,吃茶就见外了。”
他压低声音,“你几个倒走了好运,侯府里边有人保你们,那牙帖可是胡府尹亲自督办的。”
邝氏一惊,那李三郎好大的本事!好险方才没骂出口,到手的差事若丢了,岂非悔得肠子发青?
这么的,李辞盈便在二十八这日午后听了通传,说是京兆府的官牙子邝氏领了新罗婢女几人正望求见。
彼时她正懒靠在西窗把玩一柄新得的金花钗,听得这个着实吃惊,宋长山身份暴露,她本以为新罗婢女一样要受牵连,没想到萧应问肯给她全送到这儿来。
当然,此刻这个不是最要紧的,邝氏如何得了好运能进上府办差,李辞盈想得明白——有人见了她欣然受贿,显然假公济私周圆了这份虚权。
在京兆府有个自己人不是什么坏事,她略一迟疑,喊人先将室中几件不得了的玉瓷移到了中厅的博古架上,再请了邝妈妈等人进来。
那邝氏本是满脸带笑,掀了毡毯一抬首,一肚子漂亮话就都卡壳了——天爷,好处银子给到堂堂乡君手中,怕她是开天辟地第一人,后一瞥屋中堂皇,想李辞盈也不稀缺她这点子东西,必定是器重才肯重用。
这下怎能不感激,邝氏鼻头一酸,哽着声音拜见了,此时再得李辞盈温声赐座,当场是泪花儿直淌。
李辞盈向是收复人心的好手,得了邝氏信任,她再看老实排成一列的新罗婢女。
实则这一串儿样貌标志的新罗婢女往这儿来时,赋月阁的侍女们人人自危——乡君的侍女有限,哪里用得着这么多人伺候,若真多选上几个,本在这儿伺候着的可不知调到哪儿去。
果不其然,娘子细细看了那些新罗人,又瞥了一眼身侧浑身发僵的采釉,之后将在场诸人无一被她盯个全,似乎真盘算着要替换了谁。
一时人心惶惶。
还好不多时,娘子轻咳一声,说道,“世子美意,吾本不好辜负,只不过——”
采釉情不自禁抬头,才见李辞盈脸上淡而温和的笑。
李辞盈道,“——只不过这些时日身旁的人都伺候得很好,轻易替换了反而伤人家的心。”
意思是她不会留下她们了!赋月阁侍女松一口气,新罗婢女们却都悬了一颗心——一路如猪狗运到这长安城,谁不想在贵主面前伺候着。
李辞盈略一顿,似不忍又似无奈,她抬指随意在其中点选了两人,叹道,“就她俩个留下吧,这样邝妈妈好交差,咱们这人员也不冗余。”
被点选的自然就是前世身侧最得力的和风、伴月两人,可她们不晓得呀,受此大恩,俯首在地,一个劲地磕头。
“好了好了,看着也可怜。”李辞盈怜悯看向她们,吩咐左右,“带下去吧,收拾收拾,好好吃着东西,歇息两日再来近边伺候。”
如此一来,这屋中除却落选的婢女,皆大欢喜。
正预备着挥手让人下去呢,外头又有人来禀,说是大都督过来了,侍女一顿首,压低声音提醒她,“娘子,大都督脸色不太好。”
还未答话,那边毛毡一掀,冷风倏然倒灌满室,大都督霜色染眉,又在看着那一排新罗婢女时猛一沉脸色。
李辞盈微怔,莫非这些人身份仍然有疑虑,又或是大都督觉着她用这样多的奴仆过于奢靡?
“阿耶?”她只当不晓得,欢欢喜喜起身,胡乱叉手作个礼,上前就挽住了裴启真的手臂,“您今日怎回得这样早?”
不等人答,嘴里一句急过一句,好似说慢了人就又去哪儿忙了,“既回来了,那咱们便一同用夕食,您想吃什么?儿吩咐庖子早作准备。”
她掰了手指头,嘟囔细数,“咱们可有一日、三日、五日、七日没在一张桌上吃过饭了!”
这一句既温润又带来几分小女儿的埋怨,裴启真一腔愤慨淡了些,他轻震袖笼,只道,“都先下去。”
李辞盈料得他有话要说,忙不迭吩咐采釉,“就按着吾方才说的办吧,你领邝妈妈去取银子,再好好送送她,回来顺带请庖子去备下荷包鲊、炖蹄羹与蜜虾,若是虾没有新鲜的,就换了作葱醋鸡也好,晚些时候大都督要留在家中吃饭的。”
裴启真好歹是笑了,耐心等她布置完,才再回握她的手,“阿遥心细入微,业早将吾的喜好摸清楚了。”
“当然!”李辞盈得意昂首,一声答应又轻又脆,“大魏以孝为先,阿耶对儿恩重如山,儿如何能不思报答?!”
“您好容易才回来,就陪阿遥一起吃罢!”李辞盈晃晃他的手,撒娇似的拉长声调,“阿耶——再过些时候您就是想与人家吃,人家都已回不来了。”
裴启真今晚本应了王侍郎席,这会子被她粘得没法子,只好服软了,点头又笑,随口说道,“怎就不回来了,永宁侯府距这儿才几步路,阿遥想回来就可回来——”
说到这儿他一顿,又冷了嗓音,“用不着看那小子的脸色。”
怎就“小子”上了?李辞盈失笑,揣测道,“阿耶今日不愉,莫非与萧世子有关?”
自是与他有关,裴启真冷哼出声,挑眉往外边瞥了一眼,说道,“这些新罗婢女,都是萧应问给你送来的?”
“是呀?”李辞盈有些不安,揣着一双既疑惑又清澈的眸子望着他。
裴启真叹气摸摸她的脑袋,“吾本不该过问你选侍女的事儿,然新罗婢女样貌殊丽,你留来咱们这儿还好,若带去永宁侯府,只怕多生事端。”
李辞盈一下松懈心弦,“原来阿耶是忧心了这个。”她解释着,“之前是儿与世子提过想要几名新罗婢女,他才遣人去办的。这不歪打正着撞上宋长山的事儿么?”
裴启真晓得这事儿,又一叹,“怕只怕人心难测。”
李辞盈笑,“那若是他做了错事儿,儿便掀了桌照样跑回大都督府上来,只要阿耶不嫌我。”
“阿耶怎会嫌你?”打趣几句,裴启真又想起此来目的,略笑笑,说道,“对了,年节将至,吾只怕府上冷清惹你无法尽兴,不若将李家姑母几个一同接来这儿,待太和宴散了,阿遥好与她几个守岁?”
先前的维护,或是后来的顽笑话,都没法子比拟此刻动容,她的姑母是何身份,有谁认为她配到大都督府上来守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