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三娘!”
忽得手中一沉,李辞盈中断思绪,再看陆暇递来的另一只份量不轻的盒子。
此盒方正,面上镶扣一枚芙蓉玉,四周绘染金丝楠木的纹路,乍看之下,颇是华美。然她好东西见得多了,轻易晓得它实则为桃木所制,玉缘有暇,也不见得多少珍贵。
“这是……?”李辞盈微微拧眉,正要拧开那银扣。
“且慢!”陆暇忙里忙慌要按她的手,鲁莽一扑来,险是把那瓷瓶撞脱了,李辞盈撑了他的手臂稳好,脸色一下冷淡下去。
她回手将瓶儿捲到袖袋中,斥了声,“慌什么?莫非里头还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
陆暇不以为意,这会子止了哭声,又作了从来懵懂的模样,神秘似的,“暂不能打开,此乃专贺三娘与世子新婚之喜的,你且带回去,待到了好日子再瞧不迟。”
他感慨道,“本是想着那日再亲手给你,然这回一去千里,要再来长安城谈何容易,咱们一同长大,往后此生却不知还能不能再相见…”
絮絮叨叨又说起幼时的事儿,李辞盈没耐烦听他啰嗦,一振手上的木盒,瞪眼道,“你花了多少银两买介个?”
陆暇面色一红,支吾也不敢说,“没多少。”
看样子果是被奸商骗着了,李辞盈气不打一处来,复冷脸呛声,“哪儿买的,花了多少银子,说!”
陆暇哪里经得起她这样,听了真是惊得打跌,立即一五一十地招了,“某听闻了长安城的消息之后,一直发愁不知要买什么赠你做贺礼好,正是前几日在西市闲逛遇了一名北边来的游商,他见多识广,听闻了我欲送好友贺礼,便道‘万般喜事皆不离一个吉字,吾这儿一套吉祥如意杯,用作新婚贺礼正好’……”
“花了五十两。”他憨然笑了声,一摸脑袋,仍有些疑惑似的,“你说巧不巧,恰好某身上正有这些呢……”
五十两!!李辞盈一听果然两眼发黑,这桃木盒子与芙蓉玉加起来统共值不上三两银子,她等不及立掀了盖儿来,里面并着一只橙黄的小壶与瓦杯,花纹正刻作柿儿与如意,做工粗糙,样式老旧,大都督府上的奴仆也看不上这种东西。
她捏紧了手指。
而陆暇很是得意,“我一瞧,嘿,双柿与如意,可正称了‘事事如意’的好兆头么?于是某二话不说就——”
李辞盈冷笑打断了他,“你做副尉一个月辛苦来才几个钱,花五十两买贺礼?不晓得买什么不买就是,莫非我如今还缺了你这点子东西?!”
这话可算得上刻薄,陆暇岂能不察,这下脑袋垂得更低,眸中水光漫漫,雨似的往地上砸,“我……我只想着你新婚……”
李辞盈怒火冲天,可看着他哭又觉可怜,送了帕子过去,恨声仍斥责,“你也晓得是新婚,人家新婚谁人送的不是‘流云百蝠’‘鲤鱼共首’,你这东西——”
她一掂那盒子,“这东西与新婚贺礼有何相干?游商空口哄了你这傻子买这不知多少年没卖出去的玩意,你竟仍扬扬自得!”
是了,蝠与鲤鱼皆意多子,女子成亲自是最愿多子多福的,三娘应也不例外,陆暇抹了眼角,伤心道,“倒把最主要的‘早生贵子’给忘了,你不喜欢……那我——”
裴府已收拾的差不多,此刻要再去寻好的贺礼怕也来不及,他讪讪止住话语,沮丧垂下了手,“对不住,那不是从前有句诗么,叫什么——”
他略一想,又继续道,“——‘一入侯门深似海’,某只想着你一人在侯府里边,往后事事如意才是最好。”
“……”哦,“一入侯门深似海”,只怕这满长安城也不会有第二人敢在她与萧应问面前念这首诗了。
罢了,陆暇本就笨,那游商蓄意要哄骗,如何能不上当,李辞盈叹了声,将那盒子好好儿又盖合了,缓和了语气,“哪有不喜,我只可惜了你这些年好容易存下的银子。”
陆暇却摇头,“出来之前已留了十两银在家中,下月到了肃州城又要发俸,都足够用了。咱们两家这样好,哪里能随意拿便宜东西糊弄。”
唉,人蠢情谊真,如何能教人再气恼?
李辞盈拿他没法子,略说了两句软话,又接帕子给他抹了抹脸,“好了,此去路途辛劳,你当心著服别又惹了风寒,等回了肃州,就记得将斗场之事与都尉说了,尽早捣毁腐恶,晓得了?”
陆暇“哦”了声,总算有了些笑。
这事儿就算办完了,可李辞盈难有笑颜,她想不明白萧应问误导她“疑心论”的用意,再回首见了李宅那棵葱茂的槐树,心下烦闷更盛。
为能圆上今日行踪,她本是打算要往李宅看望庄冲,可想着庄冲为那纪肴清连命也不要,心里又觉索然——她去看望又如何,左右于他伤势并无用处,指不定裴听寒几人好容易寻来解药,纪肴清一句话,他又恨不能赴汤蹈火了。
白费气力!
更有甚者,李辞盈只怕一见了那纪肴清如今正住进她从前的屋子,恨得给他俩个一人补上一刀才好。
李辞盈思虑再三到底没往李宅去,绕了巷后小径,再回大都督府。
时至日入,府上诸客却仍未散,李辞盈回赋月阁半刻,廊上便点上了新灯。
那是暮云卷尽,侍女们取了膳食鱼贯而入,一一都摆好了,她才忽又想起一事,问左右道,“先前可有人过来送东西?”
侍女你看我,我看你,最后齐齐摇头。
奇了,萧应问分明说要人送饴糖过来,怎得没来?李辞盈停了筷箸,挥手让她人都下去,只留了片玉在身旁。
片玉亦难办啊,世子本是送了些饴糖和蜜饯子过来,可没等娘子回来,那边却又传话说让她把东西扔出去,这会子东西还在袖里边搁着呢,如何回话才好?
李辞盈见得她犹豫,心里也多少有数,拧眉请人将药端上来,再喊片玉拿些蜜饯子来配。
片玉终松了一口气,取了袖里的油纸包,安分递给她吃。
不必多言,萧应问当是已晓得她往落英巷子去的事了。
此一刻气涌如山,李辞盈遽然挥袖拒了她的好意,那纸包哪堪重负,溜个半弧落在地上,饴糖块儿也四散了。
“让你主子现在过来见我。”李辞盈冷声道。
片玉哪里见过她这般气性,端得是惊着了,想了想,依旧喏声答应着,恭敬退两步,才转身推门出去。
萧应问再往赋月阁,便是见得椿木月牙案上珍馐一筷未动,橙黄的油纸包落在白毯,那女郎就那般侧坐在圈椅上,漠然好似一座冰雕。
他俯身拾了油纸包,又近一步将那散落的糖块也一一都捡回掌中,内室幽暗,檠灯也照不着每个角落,萧应问微微眯眼要再靠近,当是一阵劲风直冲面门而来——
是离得太近躲不开?又或是眼疾未愈让他失了准应,萧应问不太明白,总之那枚给出去没多久的鱼符就这般被掷过来,“咚”一声正中额上。
温热的腥血如川流向下蜿蜒,可他竟一点不觉得疼,再抬头见她,那女郎眸火幽恨正燃,其中愤懑有、不耻有、惧怕有、厌恶有,只差一味“忧心”是全然找不着的。
赤色漫过眼眶,又有数颗绕过嘴角,萧应问一抿唇,原是心死到了这个地步,是一点儿味道也尝不出来的。
他自嘲笑了声,干脆就在她对坐的圈椅上靠住了,冷笑道,“方才仍好好儿的,去了一趟落英巷子,回来脾性就这般暴虐,怎么的,你预判了某要坏了裴听寒好功劳,抢手要杀了我不成?”
他愈是知道得多,李辞盈就愈觉得嫌恶,她盯着那人面上一颗缓缓滚动的血珠,哂道,“萧世子方才让人家掂量着办,原这般说话不算数,仍喊人跟着我?既是这样放心不下,妾不得如您所愿把鱼符归还了?”
实则萧应问并未派人跟着李辞盈,不过是她与陆暇在巷口动静惊人,仍留在李宅的崔妈妈见着了,才又禀告上来。
其中误会懒来赘述,总之一旦李昭昭得了什么不顺心的,首要就是觉出他的不是来。
萧应问略笑笑,认命似的点头,“好,还得很好。”他慢慢儿拾了锦囊,又慢慢儿将它悬回了腰间,一面说道,“但某也想不明白,昭昭分明与我定了亲,怎得要这般急赶慢赶去给他人送功劳?心既与随他去了西边,留在此处十分辛苦罢?”
李辞盈懒与他说这些有的没的,“您想不明白?妾也有些事儿想不明白,不若您先与我说说,毒害苏君衡的人究竟是谁?”
此事关乎朝廷机要,按理他不该和任何案外之人论起,萧应问也的确这样做了,他冷冷笑了好几声,才蔼然了调子,“是从前裴听寒惯纵,才让你什么事儿都敢开口问?可惜了,在苏君衡一案之中,你非疑从,亦非苦主,某无可奉告。”
这事儿到底和裴听寒有什么关系值得此人一句一提?李辞盈紧皱眉头,依旧说道,“您说药是‘那位’的人换的,可陆暇说是他所为,你二人之中岂非定有一个在扯谎?”
忽得手中一沉,李辞盈中断思绪,再看陆暇递来的另一只份量不轻的盒子。
此盒方正,面上镶扣一枚芙蓉玉,四周绘染金丝楠木的纹路,乍看之下,颇是华美。然她好东西见得多了,轻易晓得它实则为桃木所制,玉缘有暇,也不见得多少珍贵。
“这是……?”李辞盈微微拧眉,正要拧开那银扣。
“且慢!”陆暇忙里忙慌要按她的手,鲁莽一扑来,险是把那瓷瓶撞脱了,李辞盈撑了他的手臂稳好,脸色一下冷淡下去。
她回手将瓶儿捲到袖袋中,斥了声,“慌什么?莫非里头还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
陆暇不以为意,这会子止了哭声,又作了从来懵懂的模样,神秘似的,“暂不能打开,此乃专贺三娘与世子新婚之喜的,你且带回去,待到了好日子再瞧不迟。”
他感慨道,“本是想着那日再亲手给你,然这回一去千里,要再来长安城谈何容易,咱们一同长大,往后此生却不知还能不能再相见…”
絮絮叨叨又说起幼时的事儿,李辞盈没耐烦听他啰嗦,一振手上的木盒,瞪眼道,“你花了多少银两买介个?”
陆暇面色一红,支吾也不敢说,“没多少。”
看样子果是被奸商骗着了,李辞盈气不打一处来,复冷脸呛声,“哪儿买的,花了多少银子,说!”
陆暇哪里经得起她这样,听了真是惊得打跌,立即一五一十地招了,“某听闻了长安城的消息之后,一直发愁不知要买什么赠你做贺礼好,正是前几日在西市闲逛遇了一名北边来的游商,他见多识广,听闻了我欲送好友贺礼,便道‘万般喜事皆不离一个吉字,吾这儿一套吉祥如意杯,用作新婚贺礼正好’……”
“花了五十两。”他憨然笑了声,一摸脑袋,仍有些疑惑似的,“你说巧不巧,恰好某身上正有这些呢……”
五十两!!李辞盈一听果然两眼发黑,这桃木盒子与芙蓉玉加起来统共值不上三两银子,她等不及立掀了盖儿来,里面并着一只橙黄的小壶与瓦杯,花纹正刻作柿儿与如意,做工粗糙,样式老旧,大都督府上的奴仆也看不上这种东西。
她捏紧了手指。
而陆暇很是得意,“我一瞧,嘿,双柿与如意,可正称了‘事事如意’的好兆头么?于是某二话不说就——”
李辞盈冷笑打断了他,“你做副尉一个月辛苦来才几个钱,花五十两买贺礼?不晓得买什么不买就是,莫非我如今还缺了你这点子东西?!”
这话可算得上刻薄,陆暇岂能不察,这下脑袋垂得更低,眸中水光漫漫,雨似的往地上砸,“我……我只想着你新婚……”
李辞盈怒火冲天,可看着他哭又觉可怜,送了帕子过去,恨声仍斥责,“你也晓得是新婚,人家新婚谁人送的不是‘流云百蝠’‘鲤鱼共首’,你这东西——”
她一掂那盒子,“这东西与新婚贺礼有何相干?游商空口哄了你这傻子买这不知多少年没卖出去的玩意,你竟仍扬扬自得!”
是了,蝠与鲤鱼皆意多子,女子成亲自是最愿多子多福的,三娘应也不例外,陆暇抹了眼角,伤心道,“倒把最主要的‘早生贵子’给忘了,你不喜欢……那我——”
裴府已收拾的差不多,此刻要再去寻好的贺礼怕也来不及,他讪讪止住话语,沮丧垂下了手,“对不住,那不是从前有句诗么,叫什么——”
他略一想,又继续道,“——‘一入侯门深似海’,某只想着你一人在侯府里边,往后事事如意才是最好。”
“……”哦,“一入侯门深似海”,只怕这满长安城也不会有第二人敢在她与萧应问面前念这首诗了。
罢了,陆暇本就笨,那游商蓄意要哄骗,如何能不上当,李辞盈叹了声,将那盒子好好儿又盖合了,缓和了语气,“哪有不喜,我只可惜了你这些年好容易存下的银子。”
陆暇却摇头,“出来之前已留了十两银在家中,下月到了肃州城又要发俸,都足够用了。咱们两家这样好,哪里能随意拿便宜东西糊弄。”
唉,人蠢情谊真,如何能教人再气恼?
李辞盈拿他没法子,略说了两句软话,又接帕子给他抹了抹脸,“好了,此去路途辛劳,你当心著服别又惹了风寒,等回了肃州,就记得将斗场之事与都尉说了,尽早捣毁腐恶,晓得了?”
陆暇“哦”了声,总算有了些笑。
这事儿就算办完了,可李辞盈难有笑颜,她想不明白萧应问误导她“疑心论”的用意,再回首见了李宅那棵葱茂的槐树,心下烦闷更盛。
为能圆上今日行踪,她本是打算要往李宅看望庄冲,可想着庄冲为那纪肴清连命也不要,心里又觉索然——她去看望又如何,左右于他伤势并无用处,指不定裴听寒几人好容易寻来解药,纪肴清一句话,他又恨不能赴汤蹈火了。
白费气力!
更有甚者,李辞盈只怕一见了那纪肴清如今正住进她从前的屋子,恨得给他俩个一人补上一刀才好。
李辞盈思虑再三到底没往李宅去,绕了巷后小径,再回大都督府。
时至日入,府上诸客却仍未散,李辞盈回赋月阁半刻,廊上便点上了新灯。
那是暮云卷尽,侍女们取了膳食鱼贯而入,一一都摆好了,她才忽又想起一事,问左右道,“先前可有人过来送东西?”
侍女你看我,我看你,最后齐齐摇头。
奇了,萧应问分明说要人送饴糖过来,怎得没来?李辞盈停了筷箸,挥手让她人都下去,只留了片玉在身旁。
片玉亦难办啊,世子本是送了些饴糖和蜜饯子过来,可没等娘子回来,那边却又传话说让她把东西扔出去,这会子东西还在袖里边搁着呢,如何回话才好?
李辞盈见得她犹豫,心里也多少有数,拧眉请人将药端上来,再喊片玉拿些蜜饯子来配。
片玉终松了一口气,取了袖里的油纸包,安分递给她吃。
不必多言,萧应问当是已晓得她往落英巷子去的事了。
此一刻气涌如山,李辞盈遽然挥袖拒了她的好意,那纸包哪堪重负,溜个半弧落在地上,饴糖块儿也四散了。
“让你主子现在过来见我。”李辞盈冷声道。
片玉哪里见过她这般气性,端得是惊着了,想了想,依旧喏声答应着,恭敬退两步,才转身推门出去。
萧应问再往赋月阁,便是见得椿木月牙案上珍馐一筷未动,橙黄的油纸包落在白毯,那女郎就那般侧坐在圈椅上,漠然好似一座冰雕。
他俯身拾了油纸包,又近一步将那散落的糖块也一一都捡回掌中,内室幽暗,檠灯也照不着每个角落,萧应问微微眯眼要再靠近,当是一阵劲风直冲面门而来——
是离得太近躲不开?又或是眼疾未愈让他失了准应,萧应问不太明白,总之那枚给出去没多久的鱼符就这般被掷过来,“咚”一声正中额上。
温热的腥血如川流向下蜿蜒,可他竟一点不觉得疼,再抬头见她,那女郎眸火幽恨正燃,其中愤懑有、不耻有、惧怕有、厌恶有,只差一味“忧心”是全然找不着的。
赤色漫过眼眶,又有数颗绕过嘴角,萧应问一抿唇,原是心死到了这个地步,是一点儿味道也尝不出来的。
他自嘲笑了声,干脆就在她对坐的圈椅上靠住了,冷笑道,“方才仍好好儿的,去了一趟落英巷子,回来脾性就这般暴虐,怎么的,你预判了某要坏了裴听寒好功劳,抢手要杀了我不成?”
他愈是知道得多,李辞盈就愈觉得嫌恶,她盯着那人面上一颗缓缓滚动的血珠,哂道,“萧世子方才让人家掂量着办,原这般说话不算数,仍喊人跟着我?既是这样放心不下,妾不得如您所愿把鱼符归还了?”
实则萧应问并未派人跟着李辞盈,不过是她与陆暇在巷口动静惊人,仍留在李宅的崔妈妈见着了,才又禀告上来。
其中误会懒来赘述,总之一旦李昭昭得了什么不顺心的,首要就是觉出他的不是来。
萧应问略笑笑,认命似的点头,“好,还得很好。”他慢慢儿拾了锦囊,又慢慢儿将它悬回了腰间,一面说道,“但某也想不明白,昭昭分明与我定了亲,怎得要这般急赶慢赶去给他人送功劳?心既与随他去了西边,留在此处十分辛苦罢?”
李辞盈懒与他说这些有的没的,“您想不明白?妾也有些事儿想不明白,不若您先与我说说,毒害苏君衡的人究竟是谁?”
此事关乎朝廷机要,按理他不该和任何案外之人论起,萧应问也的确这样做了,他冷冷笑了好几声,才蔼然了调子,“是从前裴听寒惯纵,才让你什么事儿都敢开口问?可惜了,在苏君衡一案之中,你非疑从,亦非苦主,某无可奉告。”
这事儿到底和裴听寒有什么关系值得此人一句一提?李辞盈紧皱眉头,依旧说道,“您说药是‘那位’的人换的,可陆暇说是他所为,你二人之中岂非定有一个在扯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