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哦!有理有据,这样一来就全然是说得通了,并非萧世子痴情若狂,而是朝廷局势不容乐观!
李辞盈早晓得裴氏并非没有适龄的女郎,只不过大都督不愿将真正的裴氏女许给萧家,萧家也不愿真与裴氏纠缠,于是乎才让她捡着了介个!
不怪大都督过来前什么也没与她说明,也是,他们定下这事儿,李辞盈也根本没法子推拒,无名商女,棋子罢了。
好险,并非是让她冒领身份。
李辞盈“哦”了声,思来想去,又多余问了句,“意思就是说,此事已定,无论妾有什么异议都无效了?”
萧应问一闭眼,“你有什么异议,就往这帖子里头提!”
还能提啊?李辞盈眨眨眼,问道,“这些都是——”“我的”两个字不敢说,但世子聪慧,应当明白她的意思吧!
等那人漠然点了头,她又紧着金泥帖子看了两行,霎时是被这满纸奢贵震慑住了,好容易把视线拔开,她对萧应问露了个讪笑,小心问道,“妾可是牺牲了自个终身来帮世子的忙,事成之后您不会盘算着过河拆桥罢?”
李辞盈一顿,揣揣道,“若是之后您再遇着了心仪的女郎——”
“昭昭以为人人都如你这般忘恩负义?”萧应问凉声打断了她,“您安心,某根本不想娶妻,安排了你住在侯府正好免了公主、县主等日日夜夜地唠叨着,惹人心烦。”
是呀,前世萧应问二十三了仍未娶妻呢,可见所言非虚,想到这儿,什么裴听寒,什么前世今生的恩怨,通通不在李辞盈脑中了,做世子夫人才是天下第一得意事!
她牢牢搂了那籍书与礼册,低声警告萧应问,“金口玉言,您可不能再反悔了。”
反悔什么,瞧她那小人得志的模样,只怕有了这礼册,无论谁是永宁侯世子她都肯应承,萧应问冷哂一声,拂袖离开。
第96章 “世子就在楼外候着呢。”
这人话不说完掉头就走的毛病究竟什么时候能改改,李辞盈不过瞧了一会册子,一抬头枫林寂幽,静得连风声都听不着了。
她暗骂一声,忙沿着来路追赶回去,拂了密匝匝的红叶,那人正靠在林子口侧旁一块巨石上,百无聊赖般绕指转掌中那柄眼熟的薄刀。
索索冷风飞花乱红,雨径尽头的少年身影似落晖之中削得笔直的孤松。云麓翠壁,景色非秋,他微微垂下的长睫却仿若与霜色相接,满身是残雨愁暮后的落寞。
这倒与那日在瓜州驿馆外边见得他淋透衣衫的情形有些类似,李辞盈可记得之后她随萧应问往阁中取庄冲解药时发生了什么呢,迟疑一咬唇,脚步不知不觉就慢下两分。
实则无论萧应问私底下初衷究竟为何,这门亲事都没法子再推却了,既然如此,李辞盈当不该再将那人视做仇敌——有他一日高高在上,才可保她步步扶摇。
道理一堆,可见了他这张瑰俊的冷脸,到底心里边仍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别扭,要让她将前世应付裴听寒的那一套使在这人身上——李辞盈只望老天庇佑,别让他看出端倪才好。
萧应问怎察觉不到她的犹豫呢,目不斜视把那小刀系回束带,微微侧向她这边,说了句,“一同回去。”
一同来的,分开前后回返算怎么个意思,不怪他在这儿等着,李辞盈“哦”声答应了,一面是加紧脚步,规规矩矩走到萧应问身边,眸光轻抬,睇了个关切的眼神,只道,“妾听人说,世子伤着了眼睛,似是不太好了,这会子瞧着您在林间健步如飞,可见谣传不可信。”
——话一出口便觉要糟,怪了,本是想要关怀一句,怎话到嘴边变得这般阴阳怪气,萧世子听了只怕要误会。
果然误会,萧应问一下是停住了,侧脸露个不可思议的笑,冷哼,“惭愧,某没能如昭昭所愿。这双眼睛如今是有些不中用,勉强还辨得清前头是人是鬼。”
你冷嘲我热讽,得,话不投机半句多,李辞盈闭了嘴,老实跟在后边不再言语。
他们去得远,公主夫妇又是很久没来九台山,这会子李、萧二人回来,只余了大都督与荣国夫人仍留在屋中说话。
为避叔嫂之嫌,屋门与窗牖皆正大光明地敞着,是以荣国夫人略带哽咽的只言片语便随空山寂风飘到院中,李辞盈无意窥听,不过开口之前一句“她果真是茵容的女儿?”先切进耳朵,一下挡住她的脚步。
谁是茵容,谁又是她的女儿?李辞盈顿觉不妙,狐疑瞅了萧应问一眼,不是说大都督晓得她并非真正的裴氏女么,莫非——
萧应问对她的多疑没话说,侧身撩袍落坐在一旁的石凳上,一句话也懒得搭。
但听荣国夫人说道,“可二十一的生辰与茵容的产期相差两旬有余,她怎可能是茵容的女儿?”
裴启真沉沉“嗯”了声,解释道,“茵容腹中怀揣双生子,是以产期较旁人要早上两个月。”
“双子?那另一个孩子呢?”
裴启真叹道,“另一个孩子出工遇着沙暴,已殒身十余年。”
“……”李辞盈顿感毛骨悚然,大都督口中说的所谓双子,岂非就是她与庄冲么?瞬目之隙燃出两眼火光冲天,只怕立即就要把人家头发都点着了。
别人说什么她都信,却怎得一点不信他,萧应问一扯唇,自顾自撑了脑袋去看地缝中两根可怜的草。
而李辞盈呢,一面怒目圆瞪,另一边仍是竖了耳朵在听里头的谈话。
荣国夫人信了李辞盈就是李茵容的女儿,这会子就有些不愿她嫁到永宁侯府去了,抹了泪水,嘀咕道,“永宁侯府虽好,可萧应问不是个好相与的,只可怜那孩子在陇西受苦这些年,如今又要落入那龙潭虎穴中去……”
实则裴启真要谎称李辞盈记是李茵容的女儿,不过是想着后者膝下无香火可继,如今他得了好女,怎得不想着她呢。
另有了这层血缘牵连彼此,荣国夫人也该多多地重视这场昏姻事才是。
他做无可奈何状,只说道,“为保二郎无忧,也只好委屈了遥娘。”
二郎?说的怕是裴二郎裴显城罢?李辞盈更是如坠云雾,她与萧应问“委屈”,怎又与裴二郎扯上干系了。
好在是荣国夫人哀凄更甚为她解惑,“怪他阿耶走得早,妾又没好好教他做人,这阵子连兄友弟恭的道理也不懂,竟至于惹那泼天大祸,此番若非萧世子肯通融,只怕他该已推到菜市口问斩。”
“只可惜了遥娘……”话毕嘤嘤切切,哭得再说不出话来。
也是李辞盈聪慧,否则怎能自这谈话中察微以明——原来汴河漕船倾翻之事是裴二郎所为,紧接着李、裴两家又因扬州事乱须合壁为一,才至今日亲事一蹴即成。
听得荣国夫人愧疚恸哭,裴启真好言相劝道,“大嫂不必过于担忧,实则那萧姓小子早筹谋了要——”
早筹谋了要什么,李辞盈聚精会神听着,身旁之人倏然重咳一声,屋子里头顷刻静谧。
她回首怒瞪萧应问一眼,咬牙道,“你做什么?!”
做什么?当然是不让那老匹夫将他如何筹谋要娶李辞盈的事说出来,否则以李辞盈之歹恶,狐狸尾巴定耀武扬威翘到天上去,届时永宁侯府也得跟了她改姓李,他这辈子别想翻身。
萧应问淡淡瞥了她一眼,“墙下窃闻,非君子所为,昭昭若想晓得某在筹谋什么,大可以开口来问。”
来问?怕他没那么老实,否则又怎会打断了裴启真的话头,可想而知有些事他是瞒着她不肯相告的,李辞盈勉强笑了声,“是么,可有些人好似窃闻了人家不止一回,或也不可堪成什么君子了。”
萧应问理所当然,“昭昭身上藏那样多解释不清的事儿,某探听几回是情理之中——”他笑一声,垂目看向她,继续说道,“不若昭昭解释清了诸如马术从哪儿习来之类,再与某做君子论的好。”
李辞盈拒不认罪,侧了脸冷笑,“您事监察从疑的飞翎卫副首领一职,当然说谁人可疑都可以了。”她一抱了手臂,哼道,“妾可不与您说介个了。”
虽是冷斥,语调中仍带了三分娇嗲,绰态柔情,咬咬好音,李昭昭早视美貌为刃,该如何对付了与她痴心的儿郎,堪称遂心应手。
萧应问恨只恨自个明知她使这低劣的诡计,仍是要被那言语之中的半分亲昵逗弄得心神不宁,是太久没有听她温声细语了,就这样简单一句,尚未愈合的伤口中酸涩的痒意浩荡奔涌。
愈是这般情难自抑,就愈难原谅她轻易愿受裴听寒所谓“求亲”,那日校场之中,那人一句“她是我未婚的妻子”仍振聋发聩响在耳边,每每想起,既烦又乱,她这般薄情的女郎,除非落下真心,否则怎会——
萧应问冷冷“呵”了声,低斥,“少造作。”
李辞盈一噎,好笑,她哪里造作了,这人怕真是撞坏了脑子,莫名其妙。
而大都督呢,今日仍有要务在身,本待往明光寺的间隙就要与李辞盈说明籍书一事,可惜是没来得及,好容易两人回来了,又额外扬手招了她单独来说话。
李辞盈早晓得裴氏并非没有适龄的女郎,只不过大都督不愿将真正的裴氏女许给萧家,萧家也不愿真与裴氏纠缠,于是乎才让她捡着了介个!
不怪大都督过来前什么也没与她说明,也是,他们定下这事儿,李辞盈也根本没法子推拒,无名商女,棋子罢了。
好险,并非是让她冒领身份。
李辞盈“哦”了声,思来想去,又多余问了句,“意思就是说,此事已定,无论妾有什么异议都无效了?”
萧应问一闭眼,“你有什么异议,就往这帖子里头提!”
还能提啊?李辞盈眨眨眼,问道,“这些都是——”“我的”两个字不敢说,但世子聪慧,应当明白她的意思吧!
等那人漠然点了头,她又紧着金泥帖子看了两行,霎时是被这满纸奢贵震慑住了,好容易把视线拔开,她对萧应问露了个讪笑,小心问道,“妾可是牺牲了自个终身来帮世子的忙,事成之后您不会盘算着过河拆桥罢?”
李辞盈一顿,揣揣道,“若是之后您再遇着了心仪的女郎——”
“昭昭以为人人都如你这般忘恩负义?”萧应问凉声打断了她,“您安心,某根本不想娶妻,安排了你住在侯府正好免了公主、县主等日日夜夜地唠叨着,惹人心烦。”
是呀,前世萧应问二十三了仍未娶妻呢,可见所言非虚,想到这儿,什么裴听寒,什么前世今生的恩怨,通通不在李辞盈脑中了,做世子夫人才是天下第一得意事!
她牢牢搂了那籍书与礼册,低声警告萧应问,“金口玉言,您可不能再反悔了。”
反悔什么,瞧她那小人得志的模样,只怕有了这礼册,无论谁是永宁侯世子她都肯应承,萧应问冷哂一声,拂袖离开。
第96章 “世子就在楼外候着呢。”
这人话不说完掉头就走的毛病究竟什么时候能改改,李辞盈不过瞧了一会册子,一抬头枫林寂幽,静得连风声都听不着了。
她暗骂一声,忙沿着来路追赶回去,拂了密匝匝的红叶,那人正靠在林子口侧旁一块巨石上,百无聊赖般绕指转掌中那柄眼熟的薄刀。
索索冷风飞花乱红,雨径尽头的少年身影似落晖之中削得笔直的孤松。云麓翠壁,景色非秋,他微微垂下的长睫却仿若与霜色相接,满身是残雨愁暮后的落寞。
这倒与那日在瓜州驿馆外边见得他淋透衣衫的情形有些类似,李辞盈可记得之后她随萧应问往阁中取庄冲解药时发生了什么呢,迟疑一咬唇,脚步不知不觉就慢下两分。
实则无论萧应问私底下初衷究竟为何,这门亲事都没法子再推却了,既然如此,李辞盈当不该再将那人视做仇敌——有他一日高高在上,才可保她步步扶摇。
道理一堆,可见了他这张瑰俊的冷脸,到底心里边仍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别扭,要让她将前世应付裴听寒的那一套使在这人身上——李辞盈只望老天庇佑,别让他看出端倪才好。
萧应问怎察觉不到她的犹豫呢,目不斜视把那小刀系回束带,微微侧向她这边,说了句,“一同回去。”
一同来的,分开前后回返算怎么个意思,不怪他在这儿等着,李辞盈“哦”声答应了,一面是加紧脚步,规规矩矩走到萧应问身边,眸光轻抬,睇了个关切的眼神,只道,“妾听人说,世子伤着了眼睛,似是不太好了,这会子瞧着您在林间健步如飞,可见谣传不可信。”
——话一出口便觉要糟,怪了,本是想要关怀一句,怎话到嘴边变得这般阴阳怪气,萧世子听了只怕要误会。
果然误会,萧应问一下是停住了,侧脸露个不可思议的笑,冷哼,“惭愧,某没能如昭昭所愿。这双眼睛如今是有些不中用,勉强还辨得清前头是人是鬼。”
你冷嘲我热讽,得,话不投机半句多,李辞盈闭了嘴,老实跟在后边不再言语。
他们去得远,公主夫妇又是很久没来九台山,这会子李、萧二人回来,只余了大都督与荣国夫人仍留在屋中说话。
为避叔嫂之嫌,屋门与窗牖皆正大光明地敞着,是以荣国夫人略带哽咽的只言片语便随空山寂风飘到院中,李辞盈无意窥听,不过开口之前一句“她果真是茵容的女儿?”先切进耳朵,一下挡住她的脚步。
谁是茵容,谁又是她的女儿?李辞盈顿觉不妙,狐疑瞅了萧应问一眼,不是说大都督晓得她并非真正的裴氏女么,莫非——
萧应问对她的多疑没话说,侧身撩袍落坐在一旁的石凳上,一句话也懒得搭。
但听荣国夫人说道,“可二十一的生辰与茵容的产期相差两旬有余,她怎可能是茵容的女儿?”
裴启真沉沉“嗯”了声,解释道,“茵容腹中怀揣双生子,是以产期较旁人要早上两个月。”
“双子?那另一个孩子呢?”
裴启真叹道,“另一个孩子出工遇着沙暴,已殒身十余年。”
“……”李辞盈顿感毛骨悚然,大都督口中说的所谓双子,岂非就是她与庄冲么?瞬目之隙燃出两眼火光冲天,只怕立即就要把人家头发都点着了。
别人说什么她都信,却怎得一点不信他,萧应问一扯唇,自顾自撑了脑袋去看地缝中两根可怜的草。
而李辞盈呢,一面怒目圆瞪,另一边仍是竖了耳朵在听里头的谈话。
荣国夫人信了李辞盈就是李茵容的女儿,这会子就有些不愿她嫁到永宁侯府去了,抹了泪水,嘀咕道,“永宁侯府虽好,可萧应问不是个好相与的,只可怜那孩子在陇西受苦这些年,如今又要落入那龙潭虎穴中去……”
实则裴启真要谎称李辞盈记是李茵容的女儿,不过是想着后者膝下无香火可继,如今他得了好女,怎得不想着她呢。
另有了这层血缘牵连彼此,荣国夫人也该多多地重视这场昏姻事才是。
他做无可奈何状,只说道,“为保二郎无忧,也只好委屈了遥娘。”
二郎?说的怕是裴二郎裴显城罢?李辞盈更是如坠云雾,她与萧应问“委屈”,怎又与裴二郎扯上干系了。
好在是荣国夫人哀凄更甚为她解惑,“怪他阿耶走得早,妾又没好好教他做人,这阵子连兄友弟恭的道理也不懂,竟至于惹那泼天大祸,此番若非萧世子肯通融,只怕他该已推到菜市口问斩。”
“只可惜了遥娘……”话毕嘤嘤切切,哭得再说不出话来。
也是李辞盈聪慧,否则怎能自这谈话中察微以明——原来汴河漕船倾翻之事是裴二郎所为,紧接着李、裴两家又因扬州事乱须合壁为一,才至今日亲事一蹴即成。
听得荣国夫人愧疚恸哭,裴启真好言相劝道,“大嫂不必过于担忧,实则那萧姓小子早筹谋了要——”
早筹谋了要什么,李辞盈聚精会神听着,身旁之人倏然重咳一声,屋子里头顷刻静谧。
她回首怒瞪萧应问一眼,咬牙道,“你做什么?!”
做什么?当然是不让那老匹夫将他如何筹谋要娶李辞盈的事说出来,否则以李辞盈之歹恶,狐狸尾巴定耀武扬威翘到天上去,届时永宁侯府也得跟了她改姓李,他这辈子别想翻身。
萧应问淡淡瞥了她一眼,“墙下窃闻,非君子所为,昭昭若想晓得某在筹谋什么,大可以开口来问。”
来问?怕他没那么老实,否则又怎会打断了裴启真的话头,可想而知有些事他是瞒着她不肯相告的,李辞盈勉强笑了声,“是么,可有些人好似窃闻了人家不止一回,或也不可堪成什么君子了。”
萧应问理所当然,“昭昭身上藏那样多解释不清的事儿,某探听几回是情理之中——”他笑一声,垂目看向她,继续说道,“不若昭昭解释清了诸如马术从哪儿习来之类,再与某做君子论的好。”
李辞盈拒不认罪,侧了脸冷笑,“您事监察从疑的飞翎卫副首领一职,当然说谁人可疑都可以了。”她一抱了手臂,哼道,“妾可不与您说介个了。”
虽是冷斥,语调中仍带了三分娇嗲,绰态柔情,咬咬好音,李昭昭早视美貌为刃,该如何对付了与她痴心的儿郎,堪称遂心应手。
萧应问恨只恨自个明知她使这低劣的诡计,仍是要被那言语之中的半分亲昵逗弄得心神不宁,是太久没有听她温声细语了,就这样简单一句,尚未愈合的伤口中酸涩的痒意浩荡奔涌。
愈是这般情难自抑,就愈难原谅她轻易愿受裴听寒所谓“求亲”,那日校场之中,那人一句“她是我未婚的妻子”仍振聋发聩响在耳边,每每想起,既烦又乱,她这般薄情的女郎,除非落下真心,否则怎会——
萧应问冷冷“呵”了声,低斥,“少造作。”
李辞盈一噎,好笑,她哪里造作了,这人怕真是撞坏了脑子,莫名其妙。
而大都督呢,今日仍有要务在身,本待往明光寺的间隙就要与李辞盈说明籍书一事,可惜是没来得及,好容易两人回来了,又额外扬手招了她单独来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