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们绝对没有别的意思。”林山雁硬着头皮继续,“只是经过慎重考察,发现这个方案还是有风险,毕竟事关乙烯设备开车,还有一台超黄蜂直升机,最金贵的还是贵方培养的飞行员,低空作业失误就是生死存亡的大问题,还是再谨慎一些得好。”
  125米,对她们属于高空作业。
  但对飞机来说,已经算是很低的高度了,一旦在这个高度失事,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话术这么一转变,刘副司令尽管不高兴,但到底也勉强接受地“恩”了一声。
  哪怕大几百万美元引进的飞机炸了,他的飞行员也不能出事!
  他道:“你说说,林同志都提了哪些问题?她还怀疑我们海军航空兵的飞行员不行?”
  他是听过这个同志的,江南造船厂那边提过好几次,陆军方面也抢得欢,为此,他还顺道去了工业局一趟。
  结果竟然无功而返了,真就这么惹人稀罕?
  现在居然怀疑上他们的飞行员不行了!
  他就不高兴了:“我们派出的飞行员,飞行技术绝对一流,在部队名气都是响当当的。”
  林山雁当然不会去跟他犟这个,没有必要,提出怀疑,很大程度上其实就是质疑对方,觉得对方无法完成之前提出的方案。
  不管方案到底合不合理,有没有问题,既然批复了,对接到命令的军人来说,就是任务了。
  这和质疑军人没有完成任务的能力,没有什么区别。
  她避开这个话题,解释道:“我们这边有几个问题,还是想海军方面慎重考虑一下。”
  “你说!”
  林山雁看着纸条:“首先是悬停时间,数据给出的极限悬停时间,我们有没有做过实际测试?”
  “虽然悬停数据满足,6吨的火炬头也在负载范围之内,但我们是悬吊,不是机载,稍一有风下面摆动就会大大增加这个负荷,吊着这样大重量的火炬头,发动机一旦过热,悬停时间就会大大缩短。”
  林山雁尽可能用简单易懂的语言。
  电话线对面一时有些安静。
  林山雁等了一会儿,也不好让刘副司令表态,但她其实也不需要得到表态,只是希望能协商一下,推迟一段时间,“再者,林工提出直升机悬停的时候,旋翼会产生强烈向下气流,据说叫‘下洗气流’,平地可能会四散,但气流被塔体阻挡,按照我们火炬塔的形状推断,有可能形成湍流,气流失控这方面,您应该比我更懂。”
  对面半天没有说话。
  第130章 你去看看林巧枝燎原行动的成果!
  尽管没有声音。
  但林山雁也感受到对面态度的变化。
  这才转而说起, “其实我们这边也有考虑不周的地方。”
  这方面她就不需要再看林巧枝给写的内容了,因为看过一遍就记在心里,她说“一个是直升机下方的气流强劲, 可能会导致我们的工人安装受影响,被吹得摇晃, 增加了作业难度和操作时间, 二是悬吊的钢丝绳* ,在半空中时间太久了,可能会拧麻花、打结,都会加剧无法脱钩的风险……”
  林山雁语气还是很诚恳的:“无论哪一种情况,都有可能导致长时间悬停、发动机过热失控, 结果肯定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
  刘志远脸一下就黑了,背后也是感觉发凉。
  这么大的风险,这么多的问题,之前怎么没有人提, 没有人汇报?
  但林山雁先发制人,说了他们飞行计划这边的问题, 还真不好骂过去, 什么狗屁方案,忍着怒意,保持头脑冷静:“行,计划延期还是取消,你们燕化向上打报告。”
  林山雁给出一个简单建议:“我们目前是预备延期几天,这段时间,您不妨也多做一些模拟测试, 但千万记得要准备一键脱钩的控制机关,一旦出现任何问题, 可以立马甩掉悬吊重物脱困。”
  “没问题,刚好当作我们的训练项目了。”刘副司令答应得很痛快。
  他也是想看看,说得这么危机重重,到底有多困难。
  “实在是麻烦了,的确是我们没有考虑周到。原本制定好的方案,现在都要改动。”林山雁再次表示歉意,语气也是柔和下来。
  毕竟后面指不定还要请人帮忙不是?
  她这么说,刘副司令就不好意思了,他们也不是完全占理,“我们也有考虑不到位的地方,安全为上,可以理解。”
  “咱们说明白了就好。”
  林山雁也是很重视海军方面的语气:“事关重大,你们出任务也比我们风险大得多,听说原定带队的是一名全天候飞行员,咱们培养一位这样的人才,实在是不容易,肯定还是要慎重的。”
  这简单几句收尾,双方情绪就都缓缓落地了。
  挂掉电话。
  刘副司令满脑子都是林山雁说的那些“危言耸听”的可能。
  他当然不会觉得这都是林山雁说的。
  要是有这个想法,早就说了!
  特供香烟被按灭在烟灰缸里,他再次拿起桌面的红色电话,拨出了电话,向接线员命令道:“给我接海航基地。”
  “稍等。”接线员的声音响起。
  代表接通的声音一响。
  刘志远立即命令道:“飞首都燕山石化协助吊装任务暂时延期,明天安排做低空悬停训练和精准投放测试,任务标准和注意事项30分钟后传于你部,训练成绩合格标准只有100%,不容许出现一丝差错,但凡成绩不达标,任务取消。”
  “是,首长!”
  挂断电话后,刘志远整理思路,把可能的风险想了又想,整个人坐在椅子上,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将训练方案传达下去后,刘志远顿了顿,致电给江南造船厂。
  接通后,对面计剑锋略微疲惫的声音响起:“刘副司令,你催我也没有用,我就这百十斤肉,可没办法给你变一艘舰队出来。”
  刘志远一听就知道下一句是要预算、要人了,面不改色地打断,提起了这边的事。
  想要验证一下可信度和真实性。
  “林巧枝提出来的?”计剑锋一下就坐直了,“这有什么奇怪的,她上次来我们江南造船厂,就提出舰载直升机的构想了,您有没有去帮我们要人?工业局那边怎么说?”
  “一码归一码。”刘志远咳了一声,脸色一正,转移话题地问:“别说舰载了,咱们可连像样一点的直升机都要进口,直7的研制又不顺利,不仅进展缓慢,技术还落后,你觉得林同志能做出舰载直升机?”
  计剑锋:!
  他就知道!他就知道!
  怎么可能一个海军副司令要人都要不来,肯定是没有用上抢装备、抢资金那种哭爹喊娘、恨不得跟上面又抹眼泪哭穷又拍胸脯的狠劲儿,他气得重重强调:“你去看看林巧枝燎原行动的成果!”
  然后十分硬气“啪”地一下挂断了电话。
  气!
  ***
  林巧枝也在同步联系陆八一。
  电话里传来情绪高涨的声音:“林工!怎么想起联系我了,是塔机方面有什么新的灵感吗?”
  这就纯属后遗症了,林巧枝随手播撒种子的行为已经有点深入人心了,而且这种子通常很棒,不是开出漂亮的花,就是结出一颗颗可口的果子。
  很难会有人不喜欢。
  “我这次是有事想请你帮忙,关于起重的,这不就想到你了吗?咱们中国最好的起重机手。”林巧枝很适宜的夸了一句,毕竟是找人帮忙。
  陆八一那头当即传出了哈哈大笑:“能得到林工你这个评价,我以后出去就不吹王厂长说的话了,改成你说的,多有面!”笑完,又问道,“遇上什么起重方面的困难了?不过你都解决不了,我可就不敢打包票了,只能说一定尽我所能。”
  林巧枝仔细说了一下这边的情况。
  听着林巧枝这边说,陆八一就细细地思索起来。
  就是骂了一句:“日本人还挺会想,直升机当起重机用,我搞了这么多年起重,也都没想过还能这样玩。”
  “是的。”林巧枝点头表示赞同。
  陆八一听到林巧枝这个“胡搞”的嫌弃语调,不由乐了:“要是之前来问我,我估计也没辙,除了引进的这台塔机,咱们最大提升高度也只有履带式起重机了,还要特殊配备,提升高度也不太够。”
  “我是想着在上面做一些补偿方案。”林巧枝给出想法,“比如用的火炬塔本身作为支撑点,上方用重型滑轮系统做补偿高度,只是这样的话,起重机手的精度要求就很高了。”
  “这倒是不要紧。我最近练了一手用塔机往花瓶里插筷子的绝技,要是去北京的话,给你亮一手。”陆八一颇有些得意自己的技术。
  又把话题拉回来,解释道:“之前咱们不是一起拆卸了塔机的液压缸和机械结构吗?我们这边,边做项目边研究,刚巧前阵子有些进展了,想提高最大提升高度的话,可以用改造的履带式起重机,配置40米主臂+40米飞臂……”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