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等待二次复核数据的时间里,林巧枝忽然道:“这次这么快找到问题,也属运气好。趁着这个时间,我们来交流一下排查思路,如果以后再出现类似问题,也算是有经验。”这是她来之前在梦里提前制定好的,可以对类似问题做全面排查,没机会用上了,传授出去也是好的,“如果有意见可以提出来,咱们一起讨论。”
大家眼皮一跳。
什么叫“也属运气好”?
尤其是陆八一,他脑子里还嗡嗡着那些计算阻尼孔孔径的东西,主要是懂行,没法像是谢书记等外行一样,大脑有天然保护机制,不明所以的知识进了耳朵和脑子,也可以当作脑子进水一样甩出去。如果这叫运气好,那他算什么?瞎猫碰上死耗子吗?
林巧枝说着,就开始详细地介绍排查思路来。
当知识难度系数降下来,林巧枝的清晰的思路和表述就显得十分可亲可爱了。
其实在讲阻尼孔计算的时候,她的思路和条理也是很清楚的,只是难度系数太高,没有到一定水平的人,就体会不到了。就好像要通过迷宫,要换一百个方向和记住三百个陷阱,说得再清晰,百分之九十九的人还是走不通,但换成十个方向和五个陷阱,通过率就飙升了。
一分钟。
五分钟。
八分钟。
临时办公区的外行领导们两眼失神,神游天外。
而内行技术员们则是感觉脑壳痒痒的,好像要长脑子了。
林巧枝也没准备个稿子什么的,纯就拿刚刚拆解实体模块来说明。
但是,这一次,大家没有谁敢茫然、或者失神了。
甚至站在那里,都有些微微紧张。
为什么紧张呢?因为搞技术的人都知道,多半马上就要有提问了。这样无私的大方的输出型教学,单方面的纯讲是很无聊了,也是很无趣的,没有反馈的话很难维持下去。
所以大部分人,在输出到某个节点,感到讲无聊了,就会冷不丁冒个问题出来——有没有好好听?听懂了多少?
毕竟不图回报,还不藏私地把经验和技术传递出来,总要来点情绪价值吧?
也没有谁做个规定啥的,但就是这么个经验,神奇的全行业流传适用。
果不其然,在众人心暗暗提起来的时候。
林巧枝看了看时间,转而道:“说了这么多,测试组的人应该快回来了,咱们做个预习吧,在刚刚的基础上,再说说阻尼孔的修复方案,黄彩霞。”
“啊?”黄彩霞本来有点懵,她还是第一次这么大量的接触起重机行业的知识,脑子转得感觉已经烧起来了,忽然被点名,瞬间感觉满脑子浆糊。
过年时一直在学习和传授拖拉机的知识,还是有点切不过来。
带教老师提问是最常见的手段,有能力有技术的提问,对学生能力的提升是有很大益处的,反之,那就是故意欺负人了。
“修复的难点,应该是要能扛住高压油的冲击吧,所以首先不能考虑用低强度材料填补?”针对马上要开始修复,黄彩霞努力试着用浆糊摊一张香喷喷的面饼。
“控制材料强度没错,但不仅要控制修补材料,也要考虑原材料的完好和不被破坏。”心里已经有修复方案的林巧枝,自然是做过全面考虑的,于是引导提醒道。
黄彩霞点点头,感觉一下也想起来了,忙道:“所以对阻尼孔直接焊接修补和直接敲击缩孔也不行,焊接高温容易导致的零件变形,而焊渣可能进入液压系统引发二次故障。敲击也有可能导致磨损的金属颗粒脱落。”
“嗯,进一步呢?”林巧枝又看向众人。
大家一激灵,更精神了。
“可以用金属修补剂,填补之后,用砂纸做精细打磨。”
“恩,但是要注意脱落风险。”林巧枝点评一下,目光又扫视。
“还可以用堵塞法。”
“具体说说。”
“铜片或者铝片裁剪成月牙形薄片,用……嗯、用硅酮胶密封?”说着可能不太确信,连忙自己就先补了一句,“临时应急,肯定不能用于满载工况。”
……
看着林巧枝淡定自然的提问,看着她一个年轻女孩子这样“欺负”自己项目的技术员,谢书记等人也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好像是什么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事情。
就是他们自己呼吸也有点微微放轻,有种生怕突然听到自己名字的紧张错觉。
眼看着测量组的带着数据推门进来,大家不约而同松了口气。
屋子里甚至能听到很轻很轻的长吁声。
陆八一:“……”他脸都绷起来,假装不认识这一群手下。
幸好不是嫡系,否则真的是把他的脸都丢尽了!
“如果大家没有异议的话,外接节流阀,我们就用这个方案实施了。”林巧枝掌握着节奏,她说得干脆,一边说,一边伸手,“实测数据。”
再次复核过数据,校准了与宣传手册给出的偏差。
林巧枝亲自调整节流阀。
一个调整好的节流阀,按照数据计算结果,对准阻尼孔前端,固定了上去。
最后,在她的坚持下,又制作了一块【临时修复,限载作业】的醒目标志牌,悬挂在塔机的明显位置处。
尽管觉得没什么必要,都是自己的操作员,但是林巧枝坚持,自然是顺着她来。
模块取下来时,塔机吊臂就在低位了。
只是谁也没想到,才短短几个小时,这么快,就又要在众人合力之下被安装回去了。
众人穿戴好安全设备。
在安全线外围观。
附近所有正在施工的人,叉车、卡车、搬运钢筋等等也全都停下来。
陆八一穿戴好安全防护,最后自己亲自仔仔细细检查一遍设备,才上了塔机操作室。
许昌华很紧张。
谢书记更紧张。
他们作为项目的第一和第三负责人,都是要负领导责任的。尽管林巧枝表现得很镇定、很强势,他们也是真心信任这个明显实力不俗的工业新星的,但是真的到了临门一脚,还是忍不住心里忐忑起来。
“林工,你觉得……会怎么样?”许昌华一时都不知道该怎么问。
面对这个问题这么久了,该试的方法也都试过了,林巧枝是他见过最有信心,且看起来最有解决问题能力的人,如果这次还是不行,那就真的只能找供应商换模块了。
许昌华的看向林巧枝的眼神,都一时期盼、一时忐忑起来。
“修补完成了,阻尼孔也清理疏通过,液压油也换成更粘稠一点的,也可以一定程度增加阻尼。”林巧枝给出的回复客观、且理性,“如果确定是阻尼孔的问题,点头现象就会消失了。”
随着她这话音落地。
吊臂悬吊着较轻的测试件,缓缓上升,又缓缓下降。
顺利,丝滑,没有抖动。
正屏气凝神、忐忑不安的围观众人顿时发出一阵惊呼,“不抖了!”“是不是好了?”许昌华、谢书记等人也是一下肩膀就松下来了。
不断加重测试件的重量,吊臂始终没有出现点头现象。
“林工,真是太感谢了!”谢书记握住林巧枝的手,使劲摇晃了两下。
紧接着,容光焕发的许昌华,好像一瞬间白头发都变黑了,也连忙道:“咱们一起吃个饭,今天也实在是劳烦你了,帮我们解决这么大一个问题,一定让我们表示一下感谢。”
旁边的一些领导们也都赶紧过来,十分热情客气地表达请客吃饭的意愿。
国营饭店。
等真的坐下来了,谢书记、陆八一等人也都还有点没有回过味来。
这原本是欢迎的席面吧?
怎么冷不丁,变成庆功和欢送宴了?
摆上碗筷和杯子,倒上一杯杯果汁。
谢书记站起来跟林巧枝碰了一下,说了一些官方式的感谢的话后,老人家还是没忍住:“林工,你这可是给我们一个大惊喜和大惊吓啊,之前可没见你提。”
“提过的,我说这个比步进梁把握更足。”林巧枝也和他碰了一下。
谢书记笑容僵一下,脑子里忽然就冒出一个词:沉稳质朴。
第106章 什么叫接风宴变成庆功宴?
沉稳质朴。
什么叫沉稳质朴呢?
可能这就是了吧, 明明手中拿的是手榴弹,却朴素到让大家觉得这是二踢脚。
谢书记忽然对“比步进梁更有把握一些”这句话,有了全新的理解。
什么年少轻狂, 锐意进取?
他咳咳两声:“谦虚了,林工还是太谦虚了。”
想到他们当初离开时, 在火车站候车室聊天, 对林巧枝大包大揽的担忧和顾虑,回忆起那时说的话,他老脸都有些臊得慌。
分明是他们把林巧枝看低了,才觉得她的谦虚是轻狂。
谢书记一时讪讪,为了缓解尴尬, 他忙介绍:“别看这国营饭店在这小县城,但是大厨非常有名,祖上开过酒楼,也算是传承百年的厨艺了, 他做的东坡肘子,可是一绝。”
大家眼皮一跳。
什么叫“也属运气好”?
尤其是陆八一,他脑子里还嗡嗡着那些计算阻尼孔孔径的东西,主要是懂行,没法像是谢书记等外行一样,大脑有天然保护机制,不明所以的知识进了耳朵和脑子,也可以当作脑子进水一样甩出去。如果这叫运气好,那他算什么?瞎猫碰上死耗子吗?
林巧枝说着,就开始详细地介绍排查思路来。
当知识难度系数降下来,林巧枝的清晰的思路和表述就显得十分可亲可爱了。
其实在讲阻尼孔计算的时候,她的思路和条理也是很清楚的,只是难度系数太高,没有到一定水平的人,就体会不到了。就好像要通过迷宫,要换一百个方向和记住三百个陷阱,说得再清晰,百分之九十九的人还是走不通,但换成十个方向和五个陷阱,通过率就飙升了。
一分钟。
五分钟。
八分钟。
临时办公区的外行领导们两眼失神,神游天外。
而内行技术员们则是感觉脑壳痒痒的,好像要长脑子了。
林巧枝也没准备个稿子什么的,纯就拿刚刚拆解实体模块来说明。
但是,这一次,大家没有谁敢茫然、或者失神了。
甚至站在那里,都有些微微紧张。
为什么紧张呢?因为搞技术的人都知道,多半马上就要有提问了。这样无私的大方的输出型教学,单方面的纯讲是很无聊了,也是很无趣的,没有反馈的话很难维持下去。
所以大部分人,在输出到某个节点,感到讲无聊了,就会冷不丁冒个问题出来——有没有好好听?听懂了多少?
毕竟不图回报,还不藏私地把经验和技术传递出来,总要来点情绪价值吧?
也没有谁做个规定啥的,但就是这么个经验,神奇的全行业流传适用。
果不其然,在众人心暗暗提起来的时候。
林巧枝看了看时间,转而道:“说了这么多,测试组的人应该快回来了,咱们做个预习吧,在刚刚的基础上,再说说阻尼孔的修复方案,黄彩霞。”
“啊?”黄彩霞本来有点懵,她还是第一次这么大量的接触起重机行业的知识,脑子转得感觉已经烧起来了,忽然被点名,瞬间感觉满脑子浆糊。
过年时一直在学习和传授拖拉机的知识,还是有点切不过来。
带教老师提问是最常见的手段,有能力有技术的提问,对学生能力的提升是有很大益处的,反之,那就是故意欺负人了。
“修复的难点,应该是要能扛住高压油的冲击吧,所以首先不能考虑用低强度材料填补?”针对马上要开始修复,黄彩霞努力试着用浆糊摊一张香喷喷的面饼。
“控制材料强度没错,但不仅要控制修补材料,也要考虑原材料的完好和不被破坏。”心里已经有修复方案的林巧枝,自然是做过全面考虑的,于是引导提醒道。
黄彩霞点点头,感觉一下也想起来了,忙道:“所以对阻尼孔直接焊接修补和直接敲击缩孔也不行,焊接高温容易导致的零件变形,而焊渣可能进入液压系统引发二次故障。敲击也有可能导致磨损的金属颗粒脱落。”
“嗯,进一步呢?”林巧枝又看向众人。
大家一激灵,更精神了。
“可以用金属修补剂,填补之后,用砂纸做精细打磨。”
“恩,但是要注意脱落风险。”林巧枝点评一下,目光又扫视。
“还可以用堵塞法。”
“具体说说。”
“铜片或者铝片裁剪成月牙形薄片,用……嗯、用硅酮胶密封?”说着可能不太确信,连忙自己就先补了一句,“临时应急,肯定不能用于满载工况。”
……
看着林巧枝淡定自然的提问,看着她一个年轻女孩子这样“欺负”自己项目的技术员,谢书记等人也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好像是什么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事情。
就是他们自己呼吸也有点微微放轻,有种生怕突然听到自己名字的紧张错觉。
眼看着测量组的带着数据推门进来,大家不约而同松了口气。
屋子里甚至能听到很轻很轻的长吁声。
陆八一:“……”他脸都绷起来,假装不认识这一群手下。
幸好不是嫡系,否则真的是把他的脸都丢尽了!
“如果大家没有异议的话,外接节流阀,我们就用这个方案实施了。”林巧枝掌握着节奏,她说得干脆,一边说,一边伸手,“实测数据。”
再次复核过数据,校准了与宣传手册给出的偏差。
林巧枝亲自调整节流阀。
一个调整好的节流阀,按照数据计算结果,对准阻尼孔前端,固定了上去。
最后,在她的坚持下,又制作了一块【临时修复,限载作业】的醒目标志牌,悬挂在塔机的明显位置处。
尽管觉得没什么必要,都是自己的操作员,但是林巧枝坚持,自然是顺着她来。
模块取下来时,塔机吊臂就在低位了。
只是谁也没想到,才短短几个小时,这么快,就又要在众人合力之下被安装回去了。
众人穿戴好安全设备。
在安全线外围观。
附近所有正在施工的人,叉车、卡车、搬运钢筋等等也全都停下来。
陆八一穿戴好安全防护,最后自己亲自仔仔细细检查一遍设备,才上了塔机操作室。
许昌华很紧张。
谢书记更紧张。
他们作为项目的第一和第三负责人,都是要负领导责任的。尽管林巧枝表现得很镇定、很强势,他们也是真心信任这个明显实力不俗的工业新星的,但是真的到了临门一脚,还是忍不住心里忐忑起来。
“林工,你觉得……会怎么样?”许昌华一时都不知道该怎么问。
面对这个问题这么久了,该试的方法也都试过了,林巧枝是他见过最有信心,且看起来最有解决问题能力的人,如果这次还是不行,那就真的只能找供应商换模块了。
许昌华的看向林巧枝的眼神,都一时期盼、一时忐忑起来。
“修补完成了,阻尼孔也清理疏通过,液压油也换成更粘稠一点的,也可以一定程度增加阻尼。”林巧枝给出的回复客观、且理性,“如果确定是阻尼孔的问题,点头现象就会消失了。”
随着她这话音落地。
吊臂悬吊着较轻的测试件,缓缓上升,又缓缓下降。
顺利,丝滑,没有抖动。
正屏气凝神、忐忑不安的围观众人顿时发出一阵惊呼,“不抖了!”“是不是好了?”许昌华、谢书记等人也是一下肩膀就松下来了。
不断加重测试件的重量,吊臂始终没有出现点头现象。
“林工,真是太感谢了!”谢书记握住林巧枝的手,使劲摇晃了两下。
紧接着,容光焕发的许昌华,好像一瞬间白头发都变黑了,也连忙道:“咱们一起吃个饭,今天也实在是劳烦你了,帮我们解决这么大一个问题,一定让我们表示一下感谢。”
旁边的一些领导们也都赶紧过来,十分热情客气地表达请客吃饭的意愿。
国营饭店。
等真的坐下来了,谢书记、陆八一等人也都还有点没有回过味来。
这原本是欢迎的席面吧?
怎么冷不丁,变成庆功和欢送宴了?
摆上碗筷和杯子,倒上一杯杯果汁。
谢书记站起来跟林巧枝碰了一下,说了一些官方式的感谢的话后,老人家还是没忍住:“林工,你这可是给我们一个大惊喜和大惊吓啊,之前可没见你提。”
“提过的,我说这个比步进梁把握更足。”林巧枝也和他碰了一下。
谢书记笑容僵一下,脑子里忽然就冒出一个词:沉稳质朴。
第106章 什么叫接风宴变成庆功宴?
沉稳质朴。
什么叫沉稳质朴呢?
可能这就是了吧, 明明手中拿的是手榴弹,却朴素到让大家觉得这是二踢脚。
谢书记忽然对“比步进梁更有把握一些”这句话,有了全新的理解。
什么年少轻狂, 锐意进取?
他咳咳两声:“谦虚了,林工还是太谦虚了。”
想到他们当初离开时, 在火车站候车室聊天, 对林巧枝大包大揽的担忧和顾虑,回忆起那时说的话,他老脸都有些臊得慌。
分明是他们把林巧枝看低了,才觉得她的谦虚是轻狂。
谢书记一时讪讪,为了缓解尴尬, 他忙介绍:“别看这国营饭店在这小县城,但是大厨非常有名,祖上开过酒楼,也算是传承百年的厨艺了, 他做的东坡肘子,可是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