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成功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在焊缝出了龟裂纹路之后,补焊还如此成功,就很是有点东西了!
余组长感觉脑子不烫了,心也不慌了,自信心那叫一个嗖嗖涨!
不过还是先看了一眼林巧枝。
他要人前嘚瑟这么一下,图个面上光,首先还是要确保蓝鲸不入场。
“你说。”林巧枝没什么犹豫。
她对这个不在意,也没什么人前嘚瑟的想法,最重要的是,她毕竟不是焊工,对这种有一定技术门槛的东西,还是焊工内部交流更容易相互理解。
余组长顿时抖起来了,气势一端,腰杆悄悄一挺,颇有几分大师风范,看着这一圈老伙计投来的火热目光,心里嘿嘿两声得意道:“那我给你们讲一讲,就用我昨天焊接的这个八字筋当教材。”
他悄悄晃了晃脑子,仿佛听到了咕噜咕噜的水声,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被灌进去这么多东西,如此充实的感觉,这是要长脑子了啊!
其实说起来,讲这个八字筋,余组长是有一点作弊的。
毕竟东西是他亲手焊接的。
每一个焊缝的情况,他都了如指掌。
就相当于他已经拿到了考试题目的答案,然后再来给第一次看到题目的人讲题。
真的越讲越觉得自己聪明,越讲越觉得自己可太牛了
余组长讲着讲着,渐入佳境。
众人听得也有点吃力了,仿佛一顿被喂了八大瓢猪食的家猪,别说胃了,脑子都塞满了的感觉。
怎么脑子晕乎乎的还发胀……是不是没睡好?
“可以啊,余组长,你这是得到林工真传了啊。”有点晕乎乎的人,听到余组长停下,连忙大喘一口气,先夸一声。
这是说到大伙心里去了,不由都赞同的点头。
余组长什么水平,他们这些共事了这么多年的老伙计不知道?这次是真的牛啊!
纷纷出言夸奖。
“也是林工教得好。”余组长尚且在得意上头之际保留一丝冷静。不过谦虚完这一句,他就不免开始翘尾巴了,面上端得是一副稳如泰山的自信,嘴上却假意谦虚:“我也只是学了一点皮毛而已,还得再努力。”
林巧枝却觉得真是这么回事,还是要再接再厉,隧道:“也是我没有太多功夫教,只能让余组长你自己看资料,不过我那儿还有一点实际经验笔记,可以当做题目做一下,练练手。”
她心里已经琢磨起来了,后面的焊接工作,倒是可以多给余组长加点担子,就凭这股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学习热情,就值得信赖。
余组长得意的笑容缓缓凝固,且头皮发紧。
做……做题?
他强撑着笑,仅透出一丝期期艾艾道:“会不会太麻烦林工你了……”
真不是他不求上进,主要是他也一把年纪了,这样烧脑子烧到神志不清,实在是有点对老同志太残忍了,是不是?
他是自己人,怎么能用秋风扫落叶的架势来扫他呢。
再者,他还是更喜欢悠哉抱着搪瓷缸,一边喝茶一边调教调教徒弟的惬意和爽快。
周围一群焊工就就不管那么多了,而且余组长这不是学得挺好、挺自信的吗?
热情和夸奖泄洪奔出:
“不愧是余组长!”
“余组长你也别不好意思,这是咱们红旗厂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嘛,‘帮’这多常见,你这学得是真可以。”
“是啊老余,你已经走到我们前面去了,争做红旗厂焊工组的带头人,带我们焊工也往前奔一奔!”
余组长腰杆感觉有点发虚了,额角冒汗珠,连忙谦虚:“夸过了夸过了,我也就做做班组长还行,哪有那么大能耐?”
“别担心,只要你想学,我肯定认真教。争取焊工组水平也拔高拔高,冲到江城前列。”林巧枝安抚的拍拍余组长的背,对他寄予厚望的样子。
余组长被拍得身体一绷,像是被施了定身咒一样,想说他不想,学不会的,脑子要被啃空了,但是面子又不能丢……
***
林巧枝忙活了一上午。
早上各个车间的巡查,项目进度把握,工件细节的检查,工作记录本的抽查,轴承的问题,螺旋锥齿轮的配合问题,重点转向架的刚性和扭力测试……
她走进食堂,刚刚靠近窗口,“林工,吃饭来得有点晚了啊,别太辛苦。”
又从窗口递出来一杯温开水。
“谢谢了。”林巧枝接过水,边喝边看今天想吃什么。
自从成为高工之后,她是彻底不需要控制自己了。
虽然之前也是想吃什么就打什么,但多少还是要心里算一算钱,算一算票的。更早一些,还要温厂长他们补贴。
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
连价钱和粮票肉票都不用算了。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高工都过得这么潇洒,那些上有老下有小,老老小小七八口要养的高工,尤其是孩子多的,日子也是要算着过的。
但林巧枝这不是既没有丈夫,也没有孩子吗?
她这个年龄成为高工,独一份的好处,恐怕在这里是体现得最明显的了。
别家供七八个人的量,她一个人全吃嘴里了。
“林工先吃午饭,我们食堂这边还做了夹饼,你要不要来一个,留着下午饿了吃?”
林巧枝端一铝饭盒香喷喷的菜,探头:“什么夹饼?”
只见窗口里摆着一口黑色大平铁锅,用来做汽水包、生煎包的那口,不过现在摆着在旁边的东西,就是面、鸡蛋、生菜、酱烧的肉条这些了。
林巧枝诧然:“这好像是我前几天说的那个……”
“对,就是您说的那个加鸡蛋加肉的面夹饼,只是咱们不晓得林工你想吃的是什么样的,只能先琢磨出个大概的。”
林巧枝咽了咽口水:“也好,那我来一个,下午饿了吃。”
食堂师傅当即兴奋应了声:“好嘞!”
他准备这么多,还捣鼓了这么久,就怕不是林巧枝想吃的那个,怕对不上林巧枝的胃口。
说起来,林巧枝也觉得奇怪,明明最近也没干什么力气活,就是脑子用得多,也不累,但每天到下午就饿了。
吃早上特意留的煮鸡蛋,馒头的时候,她就想到梦里见过的漂亮姑娘摆摊卖的吃食,也不知道是多少年以后了,竟然可以当街卖东西了,工业也进步了好多。
那姑娘做得真是香,香到她去看那些先进的工业线,看那些引进的高端设备时,都感觉鼻尖一直环绕着一股诱人的香气。
她吃着馒头,就没忍住提了两句。
或许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吧。
大大的浅口煎锅很快就被炉子烧烫,一团白白软软的面团就被铁勺舀到锅中间,手推着锅一转,十分麻利地就推平了,又在锅边敲了个鸡蛋,迅速一搅一推,面糊登时就变得诱人的黄色。
鸡蛋的香气和纯粹的面香,被热气激发出来,直冲鼻尖,瞬间勾起了人的食欲。
“怎么样,是不是你想吃的那种?”温东鸣适时的出现在窗口边,他手里也拿着票,看样子也是准备拿一个。
“差不多,感觉做得很香。”
林巧枝点着头,她是不那么在意正不正宗的,好吃最重要。
食堂师傅笑容一下就挂在脸上了:“这肉用得是特别烧的酱汁,热着香,凉了也别有一番滋味。”说完,他利落的把肉条夹到热腾腾的面饼里,又加上几样小菜,一卷,小铲一推,包到油纸里,“您拿好嘞!”
林巧枝接过,握在手里,表皮有些微微焦黄,一看就知道火候恰到好处。
面香夹杂着油香还有扑面而来的肉香全部混合在一起,萦绕在鼻尖,让人难以抗拒。
林巧枝忙了一上午,每个车间都要抓,各种问题排着队过来要解决,脑子一刻不停的思考,消耗大得早就肚内空空,像是读书时中午放学又累又饿,正是最想吃这种碳水和肉混合的食物。
她也不等下午了,先咬一口。
当即决定中午不打米饭了,用这个夹饼当主食。
林巧枝配着一铝饭盒的肉和菜,狼吞虎咽得把一张蛋肉夹饼吃了个干净。
“好吃。”林巧枝满足的摸了摸肚子,又去窗口要了一个,准备等会儿下午吃。
她拎着这个蛋肉夹饼,先去后面新家属院溜达了一圈,消消食,看看房子。
才心满意足地回了宿舍,打算睡个午觉。
林巧枝在宿舍午休时。
天拖和长拖两边的人,这会儿都在开内部小会选人。
他们想派人跟在林巧枝身边学一学。
倒不是说要把技术学回去,毕竟北方还是以平原为主,丘陵主要还是南方偏多,南北地形气候差异也不小,而是要学习林巧枝的先进思维,好回去全面提高北方拖拉机技术。
不得不说,真的来到红旗厂,看到红旗厂如今声势浩大的发展,还有那一声声“争做世界一流”的口号,两个北方拖拉机厂,都不由生出急迫感。
余组长感觉脑子不烫了,心也不慌了,自信心那叫一个嗖嗖涨!
不过还是先看了一眼林巧枝。
他要人前嘚瑟这么一下,图个面上光,首先还是要确保蓝鲸不入场。
“你说。”林巧枝没什么犹豫。
她对这个不在意,也没什么人前嘚瑟的想法,最重要的是,她毕竟不是焊工,对这种有一定技术门槛的东西,还是焊工内部交流更容易相互理解。
余组长顿时抖起来了,气势一端,腰杆悄悄一挺,颇有几分大师风范,看着这一圈老伙计投来的火热目光,心里嘿嘿两声得意道:“那我给你们讲一讲,就用我昨天焊接的这个八字筋当教材。”
他悄悄晃了晃脑子,仿佛听到了咕噜咕噜的水声,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被灌进去这么多东西,如此充实的感觉,这是要长脑子了啊!
其实说起来,讲这个八字筋,余组长是有一点作弊的。
毕竟东西是他亲手焊接的。
每一个焊缝的情况,他都了如指掌。
就相当于他已经拿到了考试题目的答案,然后再来给第一次看到题目的人讲题。
真的越讲越觉得自己聪明,越讲越觉得自己可太牛了
余组长讲着讲着,渐入佳境。
众人听得也有点吃力了,仿佛一顿被喂了八大瓢猪食的家猪,别说胃了,脑子都塞满了的感觉。
怎么脑子晕乎乎的还发胀……是不是没睡好?
“可以啊,余组长,你这是得到林工真传了啊。”有点晕乎乎的人,听到余组长停下,连忙大喘一口气,先夸一声。
这是说到大伙心里去了,不由都赞同的点头。
余组长什么水平,他们这些共事了这么多年的老伙计不知道?这次是真的牛啊!
纷纷出言夸奖。
“也是林工教得好。”余组长尚且在得意上头之际保留一丝冷静。不过谦虚完这一句,他就不免开始翘尾巴了,面上端得是一副稳如泰山的自信,嘴上却假意谦虚:“我也只是学了一点皮毛而已,还得再努力。”
林巧枝却觉得真是这么回事,还是要再接再厉,隧道:“也是我没有太多功夫教,只能让余组长你自己看资料,不过我那儿还有一点实际经验笔记,可以当做题目做一下,练练手。”
她心里已经琢磨起来了,后面的焊接工作,倒是可以多给余组长加点担子,就凭这股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学习热情,就值得信赖。
余组长得意的笑容缓缓凝固,且头皮发紧。
做……做题?
他强撑着笑,仅透出一丝期期艾艾道:“会不会太麻烦林工你了……”
真不是他不求上进,主要是他也一把年纪了,这样烧脑子烧到神志不清,实在是有点对老同志太残忍了,是不是?
他是自己人,怎么能用秋风扫落叶的架势来扫他呢。
再者,他还是更喜欢悠哉抱着搪瓷缸,一边喝茶一边调教调教徒弟的惬意和爽快。
周围一群焊工就就不管那么多了,而且余组长这不是学得挺好、挺自信的吗?
热情和夸奖泄洪奔出:
“不愧是余组长!”
“余组长你也别不好意思,这是咱们红旗厂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嘛,‘帮’这多常见,你这学得是真可以。”
“是啊老余,你已经走到我们前面去了,争做红旗厂焊工组的带头人,带我们焊工也往前奔一奔!”
余组长腰杆感觉有点发虚了,额角冒汗珠,连忙谦虚:“夸过了夸过了,我也就做做班组长还行,哪有那么大能耐?”
“别担心,只要你想学,我肯定认真教。争取焊工组水平也拔高拔高,冲到江城前列。”林巧枝安抚的拍拍余组长的背,对他寄予厚望的样子。
余组长被拍得身体一绷,像是被施了定身咒一样,想说他不想,学不会的,脑子要被啃空了,但是面子又不能丢……
***
林巧枝忙活了一上午。
早上各个车间的巡查,项目进度把握,工件细节的检查,工作记录本的抽查,轴承的问题,螺旋锥齿轮的配合问题,重点转向架的刚性和扭力测试……
她走进食堂,刚刚靠近窗口,“林工,吃饭来得有点晚了啊,别太辛苦。”
又从窗口递出来一杯温开水。
“谢谢了。”林巧枝接过水,边喝边看今天想吃什么。
自从成为高工之后,她是彻底不需要控制自己了。
虽然之前也是想吃什么就打什么,但多少还是要心里算一算钱,算一算票的。更早一些,还要温厂长他们补贴。
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
连价钱和粮票肉票都不用算了。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高工都过得这么潇洒,那些上有老下有小,老老小小七八口要养的高工,尤其是孩子多的,日子也是要算着过的。
但林巧枝这不是既没有丈夫,也没有孩子吗?
她这个年龄成为高工,独一份的好处,恐怕在这里是体现得最明显的了。
别家供七八个人的量,她一个人全吃嘴里了。
“林工先吃午饭,我们食堂这边还做了夹饼,你要不要来一个,留着下午饿了吃?”
林巧枝端一铝饭盒香喷喷的菜,探头:“什么夹饼?”
只见窗口里摆着一口黑色大平铁锅,用来做汽水包、生煎包的那口,不过现在摆着在旁边的东西,就是面、鸡蛋、生菜、酱烧的肉条这些了。
林巧枝诧然:“这好像是我前几天说的那个……”
“对,就是您说的那个加鸡蛋加肉的面夹饼,只是咱们不晓得林工你想吃的是什么样的,只能先琢磨出个大概的。”
林巧枝咽了咽口水:“也好,那我来一个,下午饿了吃。”
食堂师傅当即兴奋应了声:“好嘞!”
他准备这么多,还捣鼓了这么久,就怕不是林巧枝想吃的那个,怕对不上林巧枝的胃口。
说起来,林巧枝也觉得奇怪,明明最近也没干什么力气活,就是脑子用得多,也不累,但每天到下午就饿了。
吃早上特意留的煮鸡蛋,馒头的时候,她就想到梦里见过的漂亮姑娘摆摊卖的吃食,也不知道是多少年以后了,竟然可以当街卖东西了,工业也进步了好多。
那姑娘做得真是香,香到她去看那些先进的工业线,看那些引进的高端设备时,都感觉鼻尖一直环绕着一股诱人的香气。
她吃着馒头,就没忍住提了两句。
或许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吧。
大大的浅口煎锅很快就被炉子烧烫,一团白白软软的面团就被铁勺舀到锅中间,手推着锅一转,十分麻利地就推平了,又在锅边敲了个鸡蛋,迅速一搅一推,面糊登时就变得诱人的黄色。
鸡蛋的香气和纯粹的面香,被热气激发出来,直冲鼻尖,瞬间勾起了人的食欲。
“怎么样,是不是你想吃的那种?”温东鸣适时的出现在窗口边,他手里也拿着票,看样子也是准备拿一个。
“差不多,感觉做得很香。”
林巧枝点着头,她是不那么在意正不正宗的,好吃最重要。
食堂师傅笑容一下就挂在脸上了:“这肉用得是特别烧的酱汁,热着香,凉了也别有一番滋味。”说完,他利落的把肉条夹到热腾腾的面饼里,又加上几样小菜,一卷,小铲一推,包到油纸里,“您拿好嘞!”
林巧枝接过,握在手里,表皮有些微微焦黄,一看就知道火候恰到好处。
面香夹杂着油香还有扑面而来的肉香全部混合在一起,萦绕在鼻尖,让人难以抗拒。
林巧枝忙了一上午,每个车间都要抓,各种问题排着队过来要解决,脑子一刻不停的思考,消耗大得早就肚内空空,像是读书时中午放学又累又饿,正是最想吃这种碳水和肉混合的食物。
她也不等下午了,先咬一口。
当即决定中午不打米饭了,用这个夹饼当主食。
林巧枝配着一铝饭盒的肉和菜,狼吞虎咽得把一张蛋肉夹饼吃了个干净。
“好吃。”林巧枝满足的摸了摸肚子,又去窗口要了一个,准备等会儿下午吃。
她拎着这个蛋肉夹饼,先去后面新家属院溜达了一圈,消消食,看看房子。
才心满意足地回了宿舍,打算睡个午觉。
林巧枝在宿舍午休时。
天拖和长拖两边的人,这会儿都在开内部小会选人。
他们想派人跟在林巧枝身边学一学。
倒不是说要把技术学回去,毕竟北方还是以平原为主,丘陵主要还是南方偏多,南北地形气候差异也不小,而是要学习林巧枝的先进思维,好回去全面提高北方拖拉机技术。
不得不说,真的来到红旗厂,看到红旗厂如今声势浩大的发展,还有那一声声“争做世界一流”的口号,两个北方拖拉机厂,都不由生出急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