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此时此刻,还不能叫俗称,它还就是事实了,因为很多识字不多的拖拉机手,还需要人帮忙念。
  念得人有点痛苦。
  听得人有点茫然。
  知识非常丝滑从左耳朵流入,短暂的流过大脑,又从右耳朵流出,啥痕迹都没留下。
  大眼瞪小眼,“耍俺?”
  脾气爆一点的,都跑去供销社拍桌子了,货不对板,这是骗子行为!
  骗他们农民辛辛苦苦种地攒的血汗钱。
  两个厂就傻眼了。
  怎么会?
  他们都看过了啊,不都挺好的吗?
  也是问答形式的,好找问题,也好找维修方法!修的方法也没问题,他们都看了,分明挺好懂的!
  嗯,两个厂也都是做过调研的。
  老百姓都说,这本书好看好懂,甚至有人说一看就懂,一看就会修了。
  他们还特意嘱咐:“找笔头好一点的,简单大方点。”
  结果没想到,反馈是完全出乎意料的!
  赶快请了反应比较大的一批生产大队的人到城里来,到厂里来。
  然后,他们就经历了当初杜主任一样的痛苦。
  这也不行。
  那也不行。
  你说这看不懂,好,改了。
  你说那不知道怎么修,好,努力写得更准确具体了。
  “不是那个感觉。”
  到底是什么感觉?
  要掀桌了!!
  两个同是苦命人的厂长,在参加北方活动的时候聚到了一起。
  简直不要太有共鸣。
  龚厂长:“我们试了一圈,发现光找笔头好的人没用,找人给他们讲技术也没用,要么写出来技术太硬,要么就避开技术不写,跑去东扯西拉。”
  “我也发现了,这个有好笔头的人,得自己懂怎么修才行,自己都不懂,写出来的东西怎么让人看懂?”但是想在坐办公室写稿子的人里,找一个精通维修的,就有点难了。
  换个视角呢?从精通维修的机修钳工师傅里,找会写东西的?
  教训也有点惨痛。
  说起来都是泪。
  他俩凑在一起,对着那本红旗厂出版的,写在作者那一栏的“林巧枝”三个字,升起了腾腾敬意。
  红旗厂哪里挖出来的人才?
  起先,他们是想找红旗厂借一借人的。
  但是,还没等他们开口,就先一步等到林巧枝的名字传到北边。
  两厂:“……”
  他们拿什么去和那些重型设备制造厂抢人?还是为写维修手册这样的理由?
  站不住脚啊!
  你们自己厂生产的拖拉机,还要去请别的厂的年轻人帮忙写维修手册?
  陡然被架在半空,面对眼前这半截摊子,还真是没有好办法。
  怎么办?
  眼看着《红旗牌拖拉机速查速修百问百答》的印刷量跟上,不断往他们的地盘进军。
  还不是人家主动卖的,是老百姓们自己强烈要求想买的!
  心拔凉拔凉……
  眼看春天过了,林巧枝也该忙完了。
  两通电报发往了红旗厂。
  简单来说:
  兄弟,情况紧急,可否借个人来用一用。
  ***
  红旗厂。
  林巧枝在写立项申请书。
  林巧枝从前一直觉得这是个很高大的事,直到真的写这个,才知道这事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就两字——要钱。
  再多给一个词:夸自己+死要钱。
  “申请经费,你得把好处往里头写!往好了写!”温东鸣指导着,恨不得自己拿笔上了。
  他就知道,王柏强这个硬疙瘩教出来的人,跟他一个脾气,一板一眼的。
  “你这太老实了,我教你,你这句改成……”
  林巧枝写得脸颊都发红了。
  这写的是拖拉机吗?这简直写成了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曙光。
  ——要是不给立项,不给批经费,那简直是傻子行为。
  她都不好意思跟人说这玩意是她写的!
  “会不会有点太夸张了?”林巧枝脚趾抠了两下地,还是委婉的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温东鸣收走申请书:“夸张什么?我们这多写实,多克制,你是没看过别人的。”
  居然还有更夸张的吗?
  林巧枝穷尽此前十八岁所有的脸皮,都想不到还能怎么再夸自己?
  她还是觉得哪儿哪儿都很奇怪,吐了吐气道:“那咱们申请的经费,会不会多了一点?”
  国家现在也穷,能省一点是一点。
  “话不是这么说的,不管你申请多少,肯定都拿不到实数。”温东鸣经验老到,语气都透着一股淡定,“咱们要先留一些砍价空间。”
  林巧枝:“……”
  跟组织讨价还价吗?
  还是说跟组织砍价?
  砍几刀呢?会不会有点太刺激了?
  在林巧枝的努力下,立项申请书既没有变得朴素,也没有少要钱,依旧保持“不要脸夸自己+我要钱”的风格交上去了。
  同时交上去的,还有整包整包的图纸。
  国家也是要派人审查的,不能底下说什么就信什么吧?
  全都送走之后。
  林巧枝把脸一捂,感觉自己的脸都要丢光了!
  想到会有不少人看到“我夸我自己”,有一种不愿见人的淡淡忧伤。
  但是心里又不免期待,希望能早点立项,早一点批经费!
  还能加加分,对她分房也是一大助力!
  温东鸣把这事忙活完了。
  总算有时间见一见开春后就联系过他说见面聊事的霍丰,城东仪器仪表厂厂长。
  霍丰要搞比赛的事,已经和省里那边通气了,省里态度是支持的,又来找温东鸣和红旗厂几个领导班子,商量具体的事。
  温东鸣一听,直接就听明白了霍厂长想要拉他们红旗厂出去溜溜的想法。
  红旗厂一直技术都是不如仪器仪表厂的。
  而现在红旗厂势头好,口碑也好,这时候仪器仪表厂要是能力压红旗厂,名气自然就更上一层楼。
  温东鸣顿时就不高兴了:“才开始新的一年,生产任务得抓一抓,这个时候搞比赛做什么?”
  别看温东鸣平时在林巧枝面前挺和蔼,但真摆出气势来,还是非常唬人的,尤其他眼角一点肌肉绷紧,眼神便看着刀一样冷,很有威慑力。
  但作为多年的死对头、老朋友,霍厂长早就不怕他这张冷脸,半点不受影响的笑笑道:“新年新气象嘛,正好提一提精神,抓一抓技术,看看大家技术水平怎么样,免得太久不搞比赛,以为自己技术牛的很,就放松懈怠了。”
  温东鸣把茶杯压在桌上:“大家技术有什么好看的?你自己厂里职工技术,你不清楚?每年都组织厂内技术比赛,平时生产任务也没断过。”
  “那能一样吗?”霍丰给他倒了点茶,笑着说:“温厂长,因为时局市里省里比赛停了一两年,你难道就不想知道红旗厂职工如今在江城的水准?好些职工以为进了仪器仪表厂,红旗厂这样的大厂,就稳当安逸了,就牛得不行了,也得适当刺激刺激,不感觉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怎么奋发上进?”
  这话说的,就是说他们仪器仪表厂的职工都觉得自己技术牛得不行了,然后客气的捎带上他们红旗厂。
  温东鸣一听就晓得没冒好泡,就是给他们红旗厂找刺激来了。
  同时还可以在市里省里争争表现,稳固自己“第一厂”的地位,这关乎日后资源来到江城的分配。
  但就这么笃定和他们红旗厂能比出好成绩,向来自认为红旗厂在江城也不差的温东鸣心里隐隐有些生气,气霍丰这股稳稳吃定他们的底气,但他表情没有体现出来,反而给霍丰又添了一点茶水,同样打着算盘道:“行啊,你们想搞比赛,那就搞,咱们直接一点,学学世界技能大赛怎么样?”
  第60章 红旗厂的队伍呈雁形阵走进来
  世界技能大赛?
  霍厂长思索瞬息, 一下就想明白了温东鸣肚子里打的主意,他笑笑看向温东鸣这个老狐狸:“你说那个‘世界技能奥林匹克’的模式?”
  世界范围内最高层级的职业技能赛事。
  但除了难度非常高之外,它有一个很特别的点, 只允许不超过22岁的青年参加,特殊项目最高年龄也不允许超过25岁。
  这个限制, 肯定对仪器仪表厂是不利的。
  技术这个东西, 越是经年累月的打磨,不断随着时间沉淀,越是经得住考验。
  在仪器仪表厂追求高精尖的环境里,时间越长、年限越久,技术的积累就越雄厚。
  但是年轻人就不一样了, 才积淀了短短几年,远没有老一辈那么坚不可摧,无法撼动。
  温东鸣面容正色,笑得很正义的样子:“既然要搞比赛, 咱们就往高了走,向世界最高水平看齐, 才好叫人知道什么是山外有山, 人外有人,好好看清自己的水平,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