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们出版工作难, 未尝也没有这个原因,没有稿酬,全凭革命热情谁愿意花时间和精力来写东西?
  写东西在外行看起来简单, 好像就是动动笔杆。
  但业内人都知道,想写好, 写出水平, 脑力心力消耗不小,否则怎么会有“呕心沥血写出xx”一说?
  更别说现在搞文学,文艺作品,还有风险。
  果然,红旗厂这边, 一开始就拿这个来压他,抢占谈话主动权。
  “技术类书籍可是不一样的。”柴主编赶紧解释,不能再让这话题深下去,要不然他在谈判桌上气势就更弱了, 堆笑着说,“咱们红旗厂这个拖拉机维修技术, 选题完完全全符合政治导向, 工人阶级创作的技术类作品,既有实用性,又符合社会主义思想,绝对是最正确积极的!”
  这会儿出版社国有化,出版选题最倡导且大力赞扬的,除了思想手册,就是“强调实用性”和“符合社会主义建设需求”的工农阶级风貌和技术类书籍。
  那为什么这部分出版还是少呢?
  因为技术类书籍印刷量低, 受众有限,收入微乎其微, 创作方没有稿酬,出版方甚至倒亏钱。亏钱也就罢了,主要是还要受思想教育,反省检讨自己浪费国家资源。
  所以柴主编才如此锲而不舍,执着追寻这份手稿!
  但想什么都不出,只凭几句话就想拿走红旗厂子弟的劳动成果,红旗厂显然也是不会同意的。
  作为强势单位,他们维护职工利益,保障职工权益,才让人人拧成一股绳,团结一心发展到如今。
  显然,之前厂里开会的时候已经定过调子了。
  技术类书籍可以通过单位推荐出版,被视为“科学普及”或“生产指导”,是受计划调控的。
  什么是“计划”?
  计划经济,国家根据人民群众的切实需求,来计划生产多少,定价多少。
  具体到拖拉机维修手册。
  谁来“计划”呢?
  谁最知道人民群众的需求?
  红旗厂的声音显然强而有力。
  林巧枝瞠目结舌的看着这一切翻天覆地式的改变。
  柴主编也喉头滚动,提着一口气在胸腔,不敢松下来。屏住呼吸顽强地听着这番强势发言。
  最后,
  温东鸣笑得和蔼:“柴主编你看,手稿是我们红旗厂子弟自己的,出售也是给我们红旗厂自家用户……”
  柴主编嘴唇干涩。
  强盗啊!
  他要是不同意红旗厂的方案,这是要绕过他们出版社,找个印刷厂自己上啊!
  但红旗厂的方案是什么?
  “稿费”是红旗厂单位得,大批采购是红旗厂,加印也是红旗厂。进也是他们,出也是他们,两头吃啊!
  打不过,完全打不过。
  柴方凛觉得自己多年的出版经验,那些谈判经验,好像都喂了狗。
  他心里眼泪哇哇的淌,只能安慰自己,没事,至少出版工作是他们的,出版销量和成绩是他们的。
  起码社员们日子好过了。
  “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柴主编一颗心总算落地一半,期待看向林巧枝:“不知道这样的手稿,林工写了多少?能不能把已经写出来的,现在就都拿给我。”
  他虽然不好意思,但还是提出:“我知道林工最近工作繁忙,承担的任务也很关键,但我们出版社现在确实比较艰难,只能麻烦你抽空多写些。”
  “我现在回去拿。”林巧枝刚刚也听到了他们出版社的情况,下放干校和农村劳动,也是在艰难维系,只能说,“后续有新拖拉机维修的部分更新和补充,希望负责和我沟通交流的是女编辑,聊起来会比较好。”
  柴主编一心盼着稿子,当然是一口应道:“没有问题!”
  林巧枝回去拿笔记本的时候。
  柴主编一边喝茶,一边笑着来回客套,脑子里已经在思考人选了。
  有,要选最稳重最优秀的。
  选不出,那也要火速提拔一个。
  林巧枝很快拿两个厚厚的本子回来。
  柴主编“腾”地一下站起来,精神大振,脸冒红光:“这些都是吗?”
  原本老神在在喝茶的杜主任,也被呛得直咳嗽,好几声才缓过来,“我们宣传科也看看。”
  怎么就这么多?
  他们抓破头也写不出来的东西,林巧枝一写就是这么一大摞?
  林巧枝点点头,留了一本在他们自己这边,另一本递过去给对面的柴主编。
  杜主任想看。
  温东鸣伸手先截胡了。
  他得先看看,真有柴主编说得那么神奇?
  一翻开,发现里面是活页,不由好奇:“怎么是散的?”
  林巧枝咳了一声,努力淡定:“就是拆开成活页,给人抄过。”
  温东鸣点点头,赞扬道:“是知青吧,你这师傅当得不错,尽职尽责。”
  林巧枝赧然笑笑。
  偷偷往旁边挪了下,挨着孟主任身边坐下。
  孟主任一看她表情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肯定是只给女孩抄了,在后头抬手轻轻戳了下她脑门,压低声音,“你啊~”
  林巧枝有点心虚地笑着冲她眨眨眼,眼睛偷摸瞟了下前面,手飞快竖在唇边:
  “嘘——”
  悄悄地!
  ***
  柴主编打开笔记本,职业习惯先去看署名:果不其然,没有!
  柴方凛心痛地看了一眼林巧枝,又想到他九曲十八弯地找人过程,恨不得刻个名字印章,每一页都用力戳一下。
  柴主编低头看,杜主任下意识坐直身体。
  没办法,当初柴主编挑剔得太狠,他差点都气恼到把人直接撵出去,还是顾着面子才好声好气。这个柴主编,着实是给他留下了一点小阴影。
  不过意识到他看的是手稿主人写的,是他自己夸得不行那份,杜主任腰松了松,“厂长,给我也看看。”
  温东鸣把看完的两张递给他,没说话,继续往后看,看了几份,他的神色逐渐认真起来,身体也是不自觉坐直,仔仔细细把小半本都给看完了,没放过一点细节。
  柴主编还真没夸大,真要出版了,对他们红旗厂、人民群众都是很有好处的。
  不仅是红旗厂响应号召,正在筹划的“红旗厂子弟带着技术去往五湖四海、扎根各地。”是很好的教学材料,对于所有使用红旗牌拖拉机的人和地区而言无疑也意义重大。
  中国,缺工业铁牛!
  农业机械化程度仍遥遥落后于世界水平。
  少损耗一台都是天大的好事!
  温东鸣把笔记前后翻翻,还能看到里面夹杂的思考,还有前后别的工作感悟和笔记。
  他一直觉得这年轻小丫头天赋高,脑子活,只是林巧枝对工作的态度,这样重视且细致,是他怎么也没想到的。
  “你这个写工作笔记的习惯,什么时候开始的?”温东鸣鼻孔微张,明显是高兴的。
  “嗯,”林巧枝想了想,“之前读初中就有记笔记的习惯,后来工作了,看王工的工作笔记,觉得好,就把这习惯捡起来继续做了。”
  “好……好!”温东鸣连声赞叹。
  他当场发出爽朗的笑声,像是一只落进了粮仓里打滚的快乐鼠。
  林巧枝很快也成了快乐貔貅。
  因为她终于弄明白了,这是多少钱!
  “单位推荐出版技术书籍,为单位争得荣誉,按照厂规奖励办法,你占六成,集体功劳里厂校教维修实操课的老师、维修部谢胜利师傅这些提供技术的人总计分得三成,厂里留一成……”厂办会计拨拨算算,一再强调,这是厂里对积极先进个人的奖励,集体出版,集体责任,集体荣誉。
  林巧枝小鸡嘬米点头,什么稿费,不存在的!
  不叫稿酬,读作荣誉!她们红旗厂集体的荣誉,造福广大人民群众!
  “……是435元。”厂办会计帮她算清楚道。
  林巧枝黑眸一下亮了,喜不自禁:“这么多!”
  简直是巨款!!
  对她来说,假设每个月存一半的工资,也需要足足存两年!
  据她所知,不少孩子多的家庭,工作几十年下来都存不下这么多钱。
  厂办会计撕下一张:“这是凭条,等钱到账了会通知你去财务科领取。”
  林巧枝接过,拿在手里左看右看,看上面圆圆红红像是月饼一样的红旗厂印章,笑得眼睛都弯起来。
  她跑回宿舍。
  有点紧张,仓鼠屯粮一样,左看看右看看。
  先藏到枕头套里。
  想了想,不放心!
  又拿出来,藏在凉席下的褥子下面。
  她躺在床上,傻乐得左滚滚右滚滚,发出嘿嘿嘿的傻笑。
  躺了一会儿,还是不放心。
  又爬了下来,从柜子里找了本《数理化自学丛书》夹在里面,然后藏在好几本书下面压住,最后锁好!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