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于是卫榆怀疑自己被耍了,温催玉那日只是看似和气,实则是拖字诀!
卫榆被气乐了,第六天特意在下午不早不晚的时候,再度拜访了驿馆——他前面几次都是正午之前来,发现每次卫樾都和温催玉在一块儿。
但卫榆就还不信了,这两人还能每时每刻都黏在一起不成,他这次换个时辰瞧瞧。
这次,卫榆倒是如愿了。
卫樾这会儿是习武的时辰,并未在温催玉身边,温催玉留在居住的院子里,闲来无事正在修缮卫樾昨日信笔涂鸦的画作。
听闻蔡庆禀报说景王来了,温催玉执笔的手微微一顿,抬眸看去:“景王殿下又来给陛下请安了?”
蔡庆低着头恭敬回道:“是这样说的。但陛下此时不在院中,奴才不知道能不能直接告诉景王殿下,所以只说来通传,还请温太傅定夺。”
温催玉笑了笑,放下笔:“不必多言,请景王殿下进来,我自与他说明。”
蔡庆应是,便退出去,将景王请进屋了。
卫榆进了堂屋,扫了眼独自一人的温催玉,笑起来:“哟,陛下这会儿不在啊,难得啊。”
温催玉一脸和气:“景王殿下又来请安,也是难得啊,不过不凑巧,陛下这会儿有事不便,只好由下官代为接待。景王殿下请坐,茶水自便。”
卫榆坐下了,挑挑眉:“温太傅独自在屋里做什么呢,看本王前些日子送来的文书?是否其中有什么晦涩难懂的内容,才让温太傅如此费神,至今都还没来得及回复对巡察行程安排的意见?”
温催玉轻叹:“原来景王殿下是又来催促我等尽快离去的,如此待客之道,下官闻所未闻。”
卫榆无语想笑:“温太傅说笑了,这话本王可不敢接,此处是大燕国境,陛下是大燕的陛下,哪有本王待‘客’之说?怎么,温太傅这监察史还有所盘算,不方便对本王说?”
“莫说是下官,便是陛下,来到景国王都这两三个月以来,也都堪称足不出户,能有什么盘算?这驿馆还能比雁安的皇宫住着更舒服不成,景王殿下想多了。”温催玉不慌不忙地打官腔。
反正话说得规矩漂亮,但表面一掀开,什么实质内容都没有,还是让人拿不准他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卫榆索性直言:“温太傅,本王还是不信你和陛下有滞留景国的必要,我们也别互相试探干耗着了,你们到底想要什么,直说如何?若是本王能办到,定然为陛下办了,也免得陛下纡尊降贵在这偏远之地耽误日子。”
温催玉轻笑:“景王殿下心思太重了,陛下与景王往前素不相识,都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陛下能有什么想从景王这里得到的?”
卫榆眯了眯眼:“温太傅可要想好了,如今已经七月下旬,你还没有实地巡察,再这么兜圈子耽误下去,怕是大雪封山之前你们来不及离开,届时天寒地冻,本王不可能伤财劳众地派人护送你们冒险返程。你们真想在这过年不成?”
温催玉还是一脸要气死人的无欲无求:“多谢景王殿下提点,下官会注意日子的。”
卫榆面无表情地一声冷笑,抬手对温催玉抱拳,十分佩服:“好!那本王也不想当个恶人,不敢再催监察史大人,否则不知道的还以为本王心虚、封地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呢。说起来,若是能和陛下一同过年,也是本王三生有幸了。”
他放下手,方才垂落、挡住了桌案的袖摆也跟着落下,露出了桌案上原本就摆着的茶壶和杯子来。
卫榆抬手翻过两个茶杯,拎起茶壶便倒了两杯,然后起身端着走向温催玉,十分热络道:“来,本王敬温太傅一杯清茶。温太傅如此钟灵毓秀的人物,本王难得领教……”
景王都走过来了,温催玉出于礼数,也站起了身:“景王殿下谬赞。”
卫榆把一杯茶递给温催玉,又说起来:“对了,本王来了几趟,回回都瞧见那相思古琴被你随意搁置在院中亭下,似是并不多受主人珍爱,温太傅就当真不能割爱?借几天都不行?”
温催玉端着茶杯,笑道:“景王殿下误会了,陛下送的名琴,下官怎会不珍爱?但确实不曾过于小心,毕竟只是一把琴,自然是放在方便取用的地方,总比束之高阁来得不埋没。景王殿下请。”
说罢,温催玉微微仰头饮茶。
但还未入口,只是杯口凑到了唇边,温催玉就嗅到了不对——有点辛辣呛人的味道,绝对不是正常茶水。
他正欲放下茶杯,卫榆却早有准备似的、十分“不见外”地上了手,直接抵着杯底往温催玉那边压。
温催玉猝不及防喝了一口,才呛咳着反应过来,直接往后退了几步,让卫榆没法再灌。
茶杯没拿稳,杯中物洒了出来,沾湿了温催玉的衣襟,显得他有几分狼狈。
卫榆大笑起来,喝下了他自己手中那杯“茶水”,接着竟是从袖中掏出了一个酒壶!
他一边倒酒一边说:“温太傅别担心,只是酒水,没毒,本王不至于这么莽撞无礼。”
温催玉堪堪止住咳嗽,嗓子里却还是那股不习惯的辛辣味,他放下茶杯,拧眉不语。
“古人有云,‘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卫榆又自己喝了一杯,接着说,“温太傅居然不饮酒,实在是可惜,初见那日陛下因此百般维护,言辞间实在不客气,本王不是个豁达人,便记挂此事许久了。”
“本来也寻思着只是萍水相逢,记挂记挂也就罢了,但没想到陛下与温太傅一再驻留,可算让本王逮到今日之机,让温太傅喝了一回酒,实在高兴。”
温催玉可高兴不起来。
这酒太烈,他虽然只被呛到了一口,但这会儿已经开始酒意上脸、头晕脑胀了。
他转身往外走,语调冷淡:“下官不胜酒力,恕不奉陪,景王殿下还是自己回去喝罢——蔡庆!送景王殿下出去!”
卫榆“唉哟”一声:“温太傅这是生气了?怎么气量如此小。对了,那琴……”
“厨房缺柴禾,不借!”温催玉推开隔壁卧房的门,进去后直接把门关上了。
堪称十分没有礼数。
但对人才要讲究礼数,景王不做人在先,他现在就是懒得周旋了,景王又能奈他何?
卫榆方才暗中换酒、强行灌酒的举动,确实让温催玉火大,但他被烈酒呛得实在难受,很快就顾不上生气了。
温催玉回到屋中,先喝了两杯清水漱口,然而过了一会儿,还是脑子昏昏沉沉。
他蹙着眉,索性回床榻上躺会儿。
只是猝然喝了一口酒,不胜酒力而已,温催玉倒不太担心。
……
晚膳之前,卫樾回到院子,才从蔡庆口中得知,下午景王来过,似乎还和温催玉起了冲突,让素来持重温和的帝师最后下了不客气的逐客令。
“……温太傅回了卧房,一直都没出来。”蔡庆说。
卫樾蹙着眉,走到卧房门口,一边开门一边说:“老师,我回来了,下午景王他……老师?”
看到温催玉合衣靠在床边,双眼也阖着似是正睡得沉,卫樾怔了怔,然后闭了嘴,呼吸连着手脚动作都轻了下去。
他反手关上门,小心翼翼走到床榻边。
离近了,这才发现温催玉脸上的暖色不是屋内的烛光映照,而是自发的。
卫樾一惊,第一反应便是疑心温催玉生病在发烧,但探了探额温和脉搏,又并无多大异常,不像是病了,倒像是……酒醉的症状?
而且凑近了,卫樾能闻到温催玉衣襟处残留的酒香,与白檀药香有所重叠。
“……老师?”卫樾摸了摸温催玉的脸颊,轻声唤道。
温催玉迷迷糊糊地被唤醒了,但还是脑子发沉,有点反应迟钝:“……阿樾回来了……什么时辰了?”
卫樾捋了捋他鬓边的发丝,柔声说:“嗯,回来了,快要吃晚膳了。老师,你怎么了,身子哪里不舒服?我方才瞧了瞧,老师怎么像是醉了酒……”
说起这个,温催玉清醒了点,但说话还是有点含糊:“景王惦记着之前接风宴上的‘仇’,下午故意带了一壶酒来,借着倒茶的动作遮掩,实际倒了酒,我不小心喝了一口……兴许是以前从未喝过,如今竟然被一口酒放倒了……”
温催玉调子懒洋洋的,便带出了些许缱绻意味来。
和着他微微泛红的脸颊一起,看得卫樾心惊肉跳。
“老师……那我去给你配点醒酒汤吧,不过你最好不要再睡了,不然怕夜里睡不好,更难受,好不好?”卫樾轻声说,到最后甚至有些许哄人的调子了。
温催玉倦倦地点头,但是没有起身的意思,还想要耍赖似的偏过头去,轻轻蹭了下枕头。
这般模样的温催玉,看得卫樾心软得发烫。
“老师……”卫樾俯身靠近,突然福至心灵,大着胆子唤了声,“令卿。”
卫榆被气乐了,第六天特意在下午不早不晚的时候,再度拜访了驿馆——他前面几次都是正午之前来,发现每次卫樾都和温催玉在一块儿。
但卫榆就还不信了,这两人还能每时每刻都黏在一起不成,他这次换个时辰瞧瞧。
这次,卫榆倒是如愿了。
卫樾这会儿是习武的时辰,并未在温催玉身边,温催玉留在居住的院子里,闲来无事正在修缮卫樾昨日信笔涂鸦的画作。
听闻蔡庆禀报说景王来了,温催玉执笔的手微微一顿,抬眸看去:“景王殿下又来给陛下请安了?”
蔡庆低着头恭敬回道:“是这样说的。但陛下此时不在院中,奴才不知道能不能直接告诉景王殿下,所以只说来通传,还请温太傅定夺。”
温催玉笑了笑,放下笔:“不必多言,请景王殿下进来,我自与他说明。”
蔡庆应是,便退出去,将景王请进屋了。
卫榆进了堂屋,扫了眼独自一人的温催玉,笑起来:“哟,陛下这会儿不在啊,难得啊。”
温催玉一脸和气:“景王殿下又来请安,也是难得啊,不过不凑巧,陛下这会儿有事不便,只好由下官代为接待。景王殿下请坐,茶水自便。”
卫榆坐下了,挑挑眉:“温太傅独自在屋里做什么呢,看本王前些日子送来的文书?是否其中有什么晦涩难懂的内容,才让温太傅如此费神,至今都还没来得及回复对巡察行程安排的意见?”
温催玉轻叹:“原来景王殿下是又来催促我等尽快离去的,如此待客之道,下官闻所未闻。”
卫榆无语想笑:“温太傅说笑了,这话本王可不敢接,此处是大燕国境,陛下是大燕的陛下,哪有本王待‘客’之说?怎么,温太傅这监察史还有所盘算,不方便对本王说?”
“莫说是下官,便是陛下,来到景国王都这两三个月以来,也都堪称足不出户,能有什么盘算?这驿馆还能比雁安的皇宫住着更舒服不成,景王殿下想多了。”温催玉不慌不忙地打官腔。
反正话说得规矩漂亮,但表面一掀开,什么实质内容都没有,还是让人拿不准他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卫榆索性直言:“温太傅,本王还是不信你和陛下有滞留景国的必要,我们也别互相试探干耗着了,你们到底想要什么,直说如何?若是本王能办到,定然为陛下办了,也免得陛下纡尊降贵在这偏远之地耽误日子。”
温催玉轻笑:“景王殿下心思太重了,陛下与景王往前素不相识,都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陛下能有什么想从景王这里得到的?”
卫榆眯了眯眼:“温太傅可要想好了,如今已经七月下旬,你还没有实地巡察,再这么兜圈子耽误下去,怕是大雪封山之前你们来不及离开,届时天寒地冻,本王不可能伤财劳众地派人护送你们冒险返程。你们真想在这过年不成?”
温催玉还是一脸要气死人的无欲无求:“多谢景王殿下提点,下官会注意日子的。”
卫榆面无表情地一声冷笑,抬手对温催玉抱拳,十分佩服:“好!那本王也不想当个恶人,不敢再催监察史大人,否则不知道的还以为本王心虚、封地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呢。说起来,若是能和陛下一同过年,也是本王三生有幸了。”
他放下手,方才垂落、挡住了桌案的袖摆也跟着落下,露出了桌案上原本就摆着的茶壶和杯子来。
卫榆抬手翻过两个茶杯,拎起茶壶便倒了两杯,然后起身端着走向温催玉,十分热络道:“来,本王敬温太傅一杯清茶。温太傅如此钟灵毓秀的人物,本王难得领教……”
景王都走过来了,温催玉出于礼数,也站起了身:“景王殿下谬赞。”
卫榆把一杯茶递给温催玉,又说起来:“对了,本王来了几趟,回回都瞧见那相思古琴被你随意搁置在院中亭下,似是并不多受主人珍爱,温太傅就当真不能割爱?借几天都不行?”
温催玉端着茶杯,笑道:“景王殿下误会了,陛下送的名琴,下官怎会不珍爱?但确实不曾过于小心,毕竟只是一把琴,自然是放在方便取用的地方,总比束之高阁来得不埋没。景王殿下请。”
说罢,温催玉微微仰头饮茶。
但还未入口,只是杯口凑到了唇边,温催玉就嗅到了不对——有点辛辣呛人的味道,绝对不是正常茶水。
他正欲放下茶杯,卫榆却早有准备似的、十分“不见外”地上了手,直接抵着杯底往温催玉那边压。
温催玉猝不及防喝了一口,才呛咳着反应过来,直接往后退了几步,让卫榆没法再灌。
茶杯没拿稳,杯中物洒了出来,沾湿了温催玉的衣襟,显得他有几分狼狈。
卫榆大笑起来,喝下了他自己手中那杯“茶水”,接着竟是从袖中掏出了一个酒壶!
他一边倒酒一边说:“温太傅别担心,只是酒水,没毒,本王不至于这么莽撞无礼。”
温催玉堪堪止住咳嗽,嗓子里却还是那股不习惯的辛辣味,他放下茶杯,拧眉不语。
“古人有云,‘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卫榆又自己喝了一杯,接着说,“温太傅居然不饮酒,实在是可惜,初见那日陛下因此百般维护,言辞间实在不客气,本王不是个豁达人,便记挂此事许久了。”
“本来也寻思着只是萍水相逢,记挂记挂也就罢了,但没想到陛下与温太傅一再驻留,可算让本王逮到今日之机,让温太傅喝了一回酒,实在高兴。”
温催玉可高兴不起来。
这酒太烈,他虽然只被呛到了一口,但这会儿已经开始酒意上脸、头晕脑胀了。
他转身往外走,语调冷淡:“下官不胜酒力,恕不奉陪,景王殿下还是自己回去喝罢——蔡庆!送景王殿下出去!”
卫榆“唉哟”一声:“温太傅这是生气了?怎么气量如此小。对了,那琴……”
“厨房缺柴禾,不借!”温催玉推开隔壁卧房的门,进去后直接把门关上了。
堪称十分没有礼数。
但对人才要讲究礼数,景王不做人在先,他现在就是懒得周旋了,景王又能奈他何?
卫榆方才暗中换酒、强行灌酒的举动,确实让温催玉火大,但他被烈酒呛得实在难受,很快就顾不上生气了。
温催玉回到屋中,先喝了两杯清水漱口,然而过了一会儿,还是脑子昏昏沉沉。
他蹙着眉,索性回床榻上躺会儿。
只是猝然喝了一口酒,不胜酒力而已,温催玉倒不太担心。
……
晚膳之前,卫樾回到院子,才从蔡庆口中得知,下午景王来过,似乎还和温催玉起了冲突,让素来持重温和的帝师最后下了不客气的逐客令。
“……温太傅回了卧房,一直都没出来。”蔡庆说。
卫樾蹙着眉,走到卧房门口,一边开门一边说:“老师,我回来了,下午景王他……老师?”
看到温催玉合衣靠在床边,双眼也阖着似是正睡得沉,卫樾怔了怔,然后闭了嘴,呼吸连着手脚动作都轻了下去。
他反手关上门,小心翼翼走到床榻边。
离近了,这才发现温催玉脸上的暖色不是屋内的烛光映照,而是自发的。
卫樾一惊,第一反应便是疑心温催玉生病在发烧,但探了探额温和脉搏,又并无多大异常,不像是病了,倒像是……酒醉的症状?
而且凑近了,卫樾能闻到温催玉衣襟处残留的酒香,与白檀药香有所重叠。
“……老师?”卫樾摸了摸温催玉的脸颊,轻声唤道。
温催玉迷迷糊糊地被唤醒了,但还是脑子发沉,有点反应迟钝:“……阿樾回来了……什么时辰了?”
卫樾捋了捋他鬓边的发丝,柔声说:“嗯,回来了,快要吃晚膳了。老师,你怎么了,身子哪里不舒服?我方才瞧了瞧,老师怎么像是醉了酒……”
说起这个,温催玉清醒了点,但说话还是有点含糊:“景王惦记着之前接风宴上的‘仇’,下午故意带了一壶酒来,借着倒茶的动作遮掩,实际倒了酒,我不小心喝了一口……兴许是以前从未喝过,如今竟然被一口酒放倒了……”
温催玉调子懒洋洋的,便带出了些许缱绻意味来。
和着他微微泛红的脸颊一起,看得卫樾心惊肉跳。
“老师……那我去给你配点醒酒汤吧,不过你最好不要再睡了,不然怕夜里睡不好,更难受,好不好?”卫樾轻声说,到最后甚至有些许哄人的调子了。
温催玉倦倦地点头,但是没有起身的意思,还想要耍赖似的偏过头去,轻轻蹭了下枕头。
这般模样的温催玉,看得卫樾心软得发烫。
“老师……”卫樾俯身靠近,突然福至心灵,大着胆子唤了声,“令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