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看来这景王的确挺狂妄。”温催玉笑了下,又忍不住逗卫樾,“你们姓卫的就没有脾气好相处点的?”
卫樾语气乖顺:“老师不要把我和景王扯在一起。不过,老师非要这么问的话,我只能想起来一个先帝九皇子了,据老师说他性情敦厚,然后他早夭了。”
温催玉:“……”
谭成武运气不太好,这小县城虽然有大夫,但没有跌打损伤这方面在行的,从三家村过来又拖了两天,伤势恶化,大夫甚至有点不敢下手,只能应应付付地给开了点药、帮着加固了腿伤,让他们继续往前寻医。
于是又过了两天,才终于有大夫正经给谭成武治了伤,又说谭成武伤得严重,本来伤筋动骨一百天,他这怕是得再往上加三十天才能好。
袁昭为此在谭成武面前唉声叹气:“谭中尉可要好好养伤,不必因为拖累了行程就自责。不过没想到,此前谭中尉总爱催促赶路,如今倒是自己成了赶不了路的。”
谭成武怒目相视,仗着周围没其他人能听到,咬牙切齿地回:“袁校尉才是多多保重吧,想想回了雁安之后,该怎么和庄王殿下解释。”
袁昭受宠若惊:“庄王殿下竟然会记得我这么个小喽啰吗?”
“装傻充愣就没意思了,袁校尉。”谭成武冷哼道,“你之前倒是会装,庄王殿下竟未怀疑过你,不然怎么会派你同行……”
袁昭抱拳:“谭中尉言重了,卑职不敢苟同。不过,还是多言一句,庄王殿下也未必了解谭中尉吧,若是知道谭中尉如此沉不住气,兴许也不会派谭中尉来担护卫陛下这般重要的责。”
“袁昭你!”谭成武想要发火。
但袁昭说完就转身走了,行动不便的谭成武追不上去,也没有没脑子到大喊大叫的地步,只能坐在原地憋着气。
袁昭在此之后,把谭成武这些话转述给了温催玉和卫樾听,倒也没引起什么意料之外。
……
四月的最后一天,众人在正午时分抵达了景国封地的王都。
出乎意料的是,连三家村夜里有狼群这种危险都没给预警的前提下,景王居然亲自出城在等着迎接,俨然一副忠君敬爱的模样。
“这便是陛下吧,小王年至而立,终于见到一回陛下了,参见陛下。”景王卫榆上来便主动寒暄,然后不等卫樾回应,又接着看向温催玉,“这位应当就是此次的监察史温催玉温太傅了是吧,有劳有劳。”
又不等温催玉反应,看起来挺着急的卫榆接着绕到了后面一点,走到有意低调的李锳面前,非常热情地直接握住了他的手:“唉哟,李锳大人!距离上次分别还未满一年,没想到你我如此有缘,竟又见到了!想来霜钟兄与我景国投契啊,不如此次就不要再走了,留在景国陪本王喝酒抚琴啊!”
如此阵仗,李锳的表情竟十分平静,他一边试图抽回手,一边语气心如止水地拒绝:“多谢景王殿下厚爱,李锳与景国并无缘分。”
这般不委婉,堪称失礼了——当然,卫榆也没见有礼——挺不符合李锳低调谦和的为人处世。
不过,李锳此前被“扣”在景国三年,再看景王卫榆如今的作派,大概李锳那三年过得不止不愉快,还十分受戏弄,如今李锳只是副使,不想再为了公务太委曲求全,也可以理解。
“诶!霜钟怎如此冷淡,叫本王好生难过。”卫榆抓着李锳的手不放,又招呼旁人,“快,迎陛下进城!”
在旁人的围观下,李锳面不改色,继续努力想要抽手。
卫榆这时突然又瞧见受伤的谭成武,一脸惊讶:“哟,这是哪位大人,怎么伤得这么严重,不会是在本王这封地的山路上没踩稳给摔的吧!”
他说话兴许压根没打算等人回答,接着又不留间隙地继续道:“哎呀,多担待,我们景国穷乡僻壤,唯独不缺难走的山路,生人来了走不惯,正常。”
谭成武不想实话实说,正好这景王也没打算听他说,他干脆就闭嘴不语了。
众人进城。
卫榆领着人到了王宫外的驿馆——官家驿馆,又是景国王都,倒也不寒碜。
“往年监察史也都住在这里,是吧,霜钟?”卫榆拍了拍李锳,又对卫樾和温催玉笑眯眯说,“不过往年也没来过帝师这样大的官,更没来过陛下,这驿馆还是简陋了。”
“但王宫里有女眷,不便让陛下入主,陛下见谅。要是有哪里招待不周,更请陛下和温太傅看在小王这封地贫瘠的份上,多多担待。要是有哪里不熟,倒是可以问问霜钟——李锳大人曾在此客居三年,熟络!”
温催玉心态平和,客气一笑。
卫樾不耐烦道:“朕来之前倒不知道景王是鹦鹉转世,如此嘴碎。”
卫榆长叹:“唉,没办法呀陛下,小王这里偏僻冷清,要是自己再不多说点话,那就真没什么热闹了。”
反正不管说什么,卫榆都能把话扯到“景国穷,景国苦”上面,倒是不在乎“家丑外扬”丢面子。
直到瞧见宫人们理所当然把少帝和太傅的行囊搬到一处屋子里,卫榆才第一次露出了点意外表情。
“陛下和温太傅同住吗?”卫榆试探着说,“其实驿馆也没逼仄到这个地步,还是住得开的。”
卫樾嫌他多管闲事,懒得搭理,扭头对温催玉轻声道:“老师,进屋吧。”
温催玉对卫榆揖手道:“景王殿下不必费心了,陛下屈尊和下官同住,也好给景王殿下省点开销,虽省得不多,但能省则省、涓滴成河。”
卫榆一乐:“温太傅说话和本王一样,都十分有趣。”
温催玉敬谢不敏。
待在驿馆收拾休整好之后,今夜在王宫还有接风宴,卫榆说等他们一起进宫。
但直到卫樾和温催玉都上了入宫的马车,卫榆也没出现,同样没露面的还有素来重规矩的李锳。
倒是李锳身边的仆从匆匆赶过来,行礼之后,一脸为难地解释道:“奴才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景王殿下拉着长公子进了屋子,不让人跟进去伺候。刚开始里面还只是琴声,但后来又传出砸东西的声响,奴才壮着胆子敲门去问,景王殿下只说滚,长公子却没回应,奴才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斗胆想请温太傅帮忙去瞧瞧,不知道行不行……”
温催玉想了想,问这仆从:“你可知道你家长公子和景王殿下旧日关系如何?”
仆从更加为难地摇头:“奴才是丞相府的家奴,长公子上回来景国,丞相大人可能是有意磨炼长公子,没让府里伺候惯了的仆从们跟随,也是没想到长公子会在景国一耽搁就是三年吧……所以奴才也不知道长公子和景王殿下旧时有什么恩怨,但长公子从来不跟人动手的……”
“罢了,我去看看。”温催玉答应下来。
仆从感激得连声谢恩,便要带路。
卫樾不想管这闲事,他觉得那卫榆和李锳起了冲突来迟了也无妨,反正他喜欢和温催玉独自待在马车里,哪怕静坐而对也很宜人。
但既然温催玉要去看看,那卫樾自然要跟着一起。
李锳的仆从带路,领着他们来到了李锳在驿馆中住的小院门前。
温催玉这才发现:“怎么李大人住得这般偏,难怪方才我们并未听见琴声……这住处是他自己挑的,还是旁人安排的?”
仆从回道:“是景王殿下拽着我家长公子过来的,说是这院子清静……”
清静的院中传出开门的声响,但温催玉他们还站在院外,仆从也没来得及上前推院门——是院中的屋门被人从里面打开了,然后是凌乱的脚步声和随之而起的争执。
沿路以来没跟人说过重话的李锳,这会儿几乎是吼出声来的,就站在院门外的人听得一清二楚。
李锳含着怒气,直呼景王名讳:“卫榆!我没工夫陪你瞎折腾,你之前戏耍了我那么久还不够吗!放开我!陛下和温太傅还在等着,我没你景王这么大的能耐,敢不把他们放在眼里……我让你放开我!”
比起崩溃的李锳,卫榆听上去仍然游刃有余,声音还是笑眯眯的:“唉,霜钟这样说,我是真的会伤心的。去年你非要走,我放开你过了,但你如今又回来了,那曾经许我的生死与共,真的不打算兑现了吗?”
一墙之隔的院门外,温催玉本来正在犹豫是暂且旁听、观察情况,还是该走远点、不要偷听,又或是直接敲门进去、光明正大……就被卫榆这突然的“生死与共”四个字给惊讶住了。
温催玉眨了眨眼——是他想得太多、卫榆说话就这个肉麻风格,还是当真有点诡异情况?
卫樾其实比温催玉更快意识到院中那两人的情况不对,但他不知该作何反应。
虽然此时状况与他无关,但光是看到站在身侧、一同听墙角的温催玉,卫樾就已然心虚起来……又无端有些蠢蠢欲动,想要观察温催玉会作何想。
卫樾语气乖顺:“老师不要把我和景王扯在一起。不过,老师非要这么问的话,我只能想起来一个先帝九皇子了,据老师说他性情敦厚,然后他早夭了。”
温催玉:“……”
谭成武运气不太好,这小县城虽然有大夫,但没有跌打损伤这方面在行的,从三家村过来又拖了两天,伤势恶化,大夫甚至有点不敢下手,只能应应付付地给开了点药、帮着加固了腿伤,让他们继续往前寻医。
于是又过了两天,才终于有大夫正经给谭成武治了伤,又说谭成武伤得严重,本来伤筋动骨一百天,他这怕是得再往上加三十天才能好。
袁昭为此在谭成武面前唉声叹气:“谭中尉可要好好养伤,不必因为拖累了行程就自责。不过没想到,此前谭中尉总爱催促赶路,如今倒是自己成了赶不了路的。”
谭成武怒目相视,仗着周围没其他人能听到,咬牙切齿地回:“袁校尉才是多多保重吧,想想回了雁安之后,该怎么和庄王殿下解释。”
袁昭受宠若惊:“庄王殿下竟然会记得我这么个小喽啰吗?”
“装傻充愣就没意思了,袁校尉。”谭成武冷哼道,“你之前倒是会装,庄王殿下竟未怀疑过你,不然怎么会派你同行……”
袁昭抱拳:“谭中尉言重了,卑职不敢苟同。不过,还是多言一句,庄王殿下也未必了解谭中尉吧,若是知道谭中尉如此沉不住气,兴许也不会派谭中尉来担护卫陛下这般重要的责。”
“袁昭你!”谭成武想要发火。
但袁昭说完就转身走了,行动不便的谭成武追不上去,也没有没脑子到大喊大叫的地步,只能坐在原地憋着气。
袁昭在此之后,把谭成武这些话转述给了温催玉和卫樾听,倒也没引起什么意料之外。
……
四月的最后一天,众人在正午时分抵达了景国封地的王都。
出乎意料的是,连三家村夜里有狼群这种危险都没给预警的前提下,景王居然亲自出城在等着迎接,俨然一副忠君敬爱的模样。
“这便是陛下吧,小王年至而立,终于见到一回陛下了,参见陛下。”景王卫榆上来便主动寒暄,然后不等卫樾回应,又接着看向温催玉,“这位应当就是此次的监察史温催玉温太傅了是吧,有劳有劳。”
又不等温催玉反应,看起来挺着急的卫榆接着绕到了后面一点,走到有意低调的李锳面前,非常热情地直接握住了他的手:“唉哟,李锳大人!距离上次分别还未满一年,没想到你我如此有缘,竟又见到了!想来霜钟兄与我景国投契啊,不如此次就不要再走了,留在景国陪本王喝酒抚琴啊!”
如此阵仗,李锳的表情竟十分平静,他一边试图抽回手,一边语气心如止水地拒绝:“多谢景王殿下厚爱,李锳与景国并无缘分。”
这般不委婉,堪称失礼了——当然,卫榆也没见有礼——挺不符合李锳低调谦和的为人处世。
不过,李锳此前被“扣”在景国三年,再看景王卫榆如今的作派,大概李锳那三年过得不止不愉快,还十分受戏弄,如今李锳只是副使,不想再为了公务太委曲求全,也可以理解。
“诶!霜钟怎如此冷淡,叫本王好生难过。”卫榆抓着李锳的手不放,又招呼旁人,“快,迎陛下进城!”
在旁人的围观下,李锳面不改色,继续努力想要抽手。
卫榆这时突然又瞧见受伤的谭成武,一脸惊讶:“哟,这是哪位大人,怎么伤得这么严重,不会是在本王这封地的山路上没踩稳给摔的吧!”
他说话兴许压根没打算等人回答,接着又不留间隙地继续道:“哎呀,多担待,我们景国穷乡僻壤,唯独不缺难走的山路,生人来了走不惯,正常。”
谭成武不想实话实说,正好这景王也没打算听他说,他干脆就闭嘴不语了。
众人进城。
卫榆领着人到了王宫外的驿馆——官家驿馆,又是景国王都,倒也不寒碜。
“往年监察史也都住在这里,是吧,霜钟?”卫榆拍了拍李锳,又对卫樾和温催玉笑眯眯说,“不过往年也没来过帝师这样大的官,更没来过陛下,这驿馆还是简陋了。”
“但王宫里有女眷,不便让陛下入主,陛下见谅。要是有哪里招待不周,更请陛下和温太傅看在小王这封地贫瘠的份上,多多担待。要是有哪里不熟,倒是可以问问霜钟——李锳大人曾在此客居三年,熟络!”
温催玉心态平和,客气一笑。
卫樾不耐烦道:“朕来之前倒不知道景王是鹦鹉转世,如此嘴碎。”
卫榆长叹:“唉,没办法呀陛下,小王这里偏僻冷清,要是自己再不多说点话,那就真没什么热闹了。”
反正不管说什么,卫榆都能把话扯到“景国穷,景国苦”上面,倒是不在乎“家丑外扬”丢面子。
直到瞧见宫人们理所当然把少帝和太傅的行囊搬到一处屋子里,卫榆才第一次露出了点意外表情。
“陛下和温太傅同住吗?”卫榆试探着说,“其实驿馆也没逼仄到这个地步,还是住得开的。”
卫樾嫌他多管闲事,懒得搭理,扭头对温催玉轻声道:“老师,进屋吧。”
温催玉对卫榆揖手道:“景王殿下不必费心了,陛下屈尊和下官同住,也好给景王殿下省点开销,虽省得不多,但能省则省、涓滴成河。”
卫榆一乐:“温太傅说话和本王一样,都十分有趣。”
温催玉敬谢不敏。
待在驿馆收拾休整好之后,今夜在王宫还有接风宴,卫榆说等他们一起进宫。
但直到卫樾和温催玉都上了入宫的马车,卫榆也没出现,同样没露面的还有素来重规矩的李锳。
倒是李锳身边的仆从匆匆赶过来,行礼之后,一脸为难地解释道:“奴才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景王殿下拉着长公子进了屋子,不让人跟进去伺候。刚开始里面还只是琴声,但后来又传出砸东西的声响,奴才壮着胆子敲门去问,景王殿下只说滚,长公子却没回应,奴才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斗胆想请温太傅帮忙去瞧瞧,不知道行不行……”
温催玉想了想,问这仆从:“你可知道你家长公子和景王殿下旧日关系如何?”
仆从更加为难地摇头:“奴才是丞相府的家奴,长公子上回来景国,丞相大人可能是有意磨炼长公子,没让府里伺候惯了的仆从们跟随,也是没想到长公子会在景国一耽搁就是三年吧……所以奴才也不知道长公子和景王殿下旧时有什么恩怨,但长公子从来不跟人动手的……”
“罢了,我去看看。”温催玉答应下来。
仆从感激得连声谢恩,便要带路。
卫樾不想管这闲事,他觉得那卫榆和李锳起了冲突来迟了也无妨,反正他喜欢和温催玉独自待在马车里,哪怕静坐而对也很宜人。
但既然温催玉要去看看,那卫樾自然要跟着一起。
李锳的仆从带路,领着他们来到了李锳在驿馆中住的小院门前。
温催玉这才发现:“怎么李大人住得这般偏,难怪方才我们并未听见琴声……这住处是他自己挑的,还是旁人安排的?”
仆从回道:“是景王殿下拽着我家长公子过来的,说是这院子清静……”
清静的院中传出开门的声响,但温催玉他们还站在院外,仆从也没来得及上前推院门——是院中的屋门被人从里面打开了,然后是凌乱的脚步声和随之而起的争执。
沿路以来没跟人说过重话的李锳,这会儿几乎是吼出声来的,就站在院门外的人听得一清二楚。
李锳含着怒气,直呼景王名讳:“卫榆!我没工夫陪你瞎折腾,你之前戏耍了我那么久还不够吗!放开我!陛下和温太傅还在等着,我没你景王这么大的能耐,敢不把他们放在眼里……我让你放开我!”
比起崩溃的李锳,卫榆听上去仍然游刃有余,声音还是笑眯眯的:“唉,霜钟这样说,我是真的会伤心的。去年你非要走,我放开你过了,但你如今又回来了,那曾经许我的生死与共,真的不打算兑现了吗?”
一墙之隔的院门外,温催玉本来正在犹豫是暂且旁听、观察情况,还是该走远点、不要偷听,又或是直接敲门进去、光明正大……就被卫榆这突然的“生死与共”四个字给惊讶住了。
温催玉眨了眨眼——是他想得太多、卫榆说话就这个肉麻风格,还是当真有点诡异情况?
卫樾其实比温催玉更快意识到院中那两人的情况不对,但他不知该作何反应。
虽然此时状况与他无关,但光是看到站在身侧、一同听墙角的温催玉,卫樾就已然心虚起来……又无端有些蠢蠢欲动,想要观察温催玉会作何想。